持剑,坐莲花宝座,骑狮子是哪位菩萨的形象

持剑,坐莲花宝座,骑狮子是哪位菩萨的形象,第1张

文殊菩萨

在《华严经入法界品》,弥勒菩萨对善财说:‘文殊大愿,非余无量百千亿那由他菩萨之所能有。其行广大,其愿无边,出生一切菩萨功德,无有休息。常为无量诸佛之母,常为无量菩萨之师,教化成就一切众生,名称普闻十方世界。在大乘佛教里,文殊是诸菩萨上首,常与普贤侍佛左右,所有的佛弟子,都把文殊当成智慧的化身,如说般若为诸佛之母,文殊为七佛之师。常见的文殊像,顶有五髻,表示五智无上无得之相。五智: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左手执莲花。花中安放《般若经》一部,表示般若一尘不染,如大火聚,四面不可触,触之即烧。右手执宝剑,表示大智,能断一切无明烦恼,喻金刚宝剑,能斩群魔。或坐莲花台,表示清净,或乘狮子或孔雀,表示威猛。

  尸毗王割肉救鸽

  右印度大国阎浮提的国王名叫尸毗,是个心地善良、治国有方的贤德君主。一无,他理完朝政,坐在凉亭休息。突然,飞来一只雪白的鸽子惊慌失措地大叫:“救命呀!救命呀!’’一只凶狠的老鹰在后面紧紧追赶。

  尸毗王忙将飞来的白鸽放进怀中,眨眼工夫,老鹰也飞到了眼前,瞪着血红的双眼说:“快把鸽子交出来,我现在饥饿难忍!”

  “那不行。”尸毗王说,“我曾发过誓愿,要普度一切生灵。鸽子求救于我,岂能让你活活吃掉?“说得好听!”老鹰恶狠狠他说:“你既爱惜一切生灵,为啥只救鸽子不管我的死活?要知道不杀它,我就得饿死!”

  “这好办。”尸毗王对待者说:“快去端一盘上好的生肉来,让老鹰饱餐一顿。”

  “且慢,大王。我只吃刚杀的、带血的新鲜肉。”

  这下尸毗王左右为难,救了白鸽,老鹰饿死,这不是救了一命又害一命吗?怎么办呢?一拍大腿,有了主意,自己腿上是鲜肉,割下来既救了白鸽,也救了老鹰,不是两全其芙吗?便下令让侍从拿刀端盘,立即割肉。

  “还有一件。”老鹰阴险他说,“既然大王愿代鸽子割肉,请拿秤来称吧。割下的肉必须和鸽子一样重。

  “好,我答应你的要求。”尸毗王令仆人拿来一杆天平秤,将白鸽放在秤盘内。但奇怪的是国王割尽了腿上的肉,不够鸽子重,割尽了身上所有的肉,还不够鸽子重。怎么办呢?为了救鸽喂鹰,履行诺言,他忍着巨痛站了起来,想坐于盘中,献出全身。但体力难支,昏了过去。

  王后和大臣们的哭声惊醒了尸毗王,他挣扎着站起身,强忍疼痛,坐进称盘,刚好和白鸽一样重。

  这时,奇迹出现了——大地震动,宫殿摇摆,飞天洒下五彩缤纷的鲜花,老鹰和白鸽眨眼都不见了。尸毗王割下的肉全部长在身上了,完好如初,不觉疼痛。

  原来,白鸽是帝释天变的,老鹰是毗首翔摩变的。他们用这种方法来考验尸毗王对佛、对普度众生的坚定至诚。

  九色鹿舍已救人

  古时候,在一座景色秀丽的山中,有一只鹿,双角洁白如雪,浑身是九种鲜艳的毛色,漂亮极了!人称九色鹿。

  这天,九色鹿在河边散步。突然,一个人抱着根木头顺流而下,在汹涌的波浪中奋力挣扎,高呼:“救命啊,救命!”美丽善良的九色鹿不顾自己安危,跳进河中,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将落水人救上岸来。惊魂未定的落水人名叫调达,得救后频频向九色鹿叩头,感激他说:“谢谢你的救命之恩。我对天起誓,永做你的奴仆,为你寻草觅食,终身受你的驱使……”

  九色鹿打断调达的话头说:“你的心意我领了,但我救你并不是让你来做我的奴仆。快回家与亲人团聚吧。你只要不向任何人泄露我的住处,就算是知恩图报了。”

  调达又起誓说:“恩人请放心,如果背信弃义,就让我浑身长疮,嘴里流脓!”说完,千恩万谢地走了。

  这个国家的王妃,妩媚动人。有一天梦到了毛色九种、头角银白的九色鹿。心发奇想:如果用此鹿的皮毛做件衣服穿上,我定会显得更加漂亮!于是,她娇嗔地对国王诉说了美梦,要国王立即捕捉九色鹿。不然,就死在他面前。

  国王无奈,只好张贴皇榜,悬重赏捕鹿,有知九色鹿行踪或捕获着,赠国土一半,并用银碗装满金豆,金碗装满银豆作为重赏。调达看了皇榜,心中暗喜:我当国王、发大财的机会到了。虽然我对鹿立下誓言,但它毕竟是个畜牲,怕什么?于是揭了榜文,进宫告密,说自己知道九色鹿居住的地方。国王闻言大喜,调集了军队,由调达带路,浩浩荡荡地前来捕捉九色鹿。

  山林之中,春光明媚。九色鹿在开满红花的草地上睡得正香。突然,好友乌鸦高声叫喊道:“九色鹿,快醒一醒吧,国王的军队捉你来了!”九色鹿从梦中惊醒,起身一看,已处在刀枪箭斧的包围之中,无法脱身。仔细一看,调达站在国王旁边,便明白了。心想:即使死也要把他的丑恶嘴脸公布于众。于是,毫无俱色地走到国王面前,问:“大王,你是怎么知道我的住处的?”

  “是他告诉我的。”国王指着调达说。

  “你知道吗?”九色鹿说,“正是这个人在河中快要淹死时,是我救了他,并发誓不暴露我的住地。谁知道他见利忘义,反复无常,圣明的陛下,你竟然同一个灵魂肮脏的小人来滥杀无辜,岂不辱没了你的英名?”

  此时,调达无地自容,身上长满了烂疮,嘴里流出了脓血,臭不可闻,遭到了报应。

  明白了事实真相,国王非常惭愧,责斥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传令收兵回宫。并下令全国臣民不许伤害九色鹿。

  王后没有得到九色鹿的皮毛,又羞又恨,最后活活气死了。

  五百强盗成佛

  从前,在古印度南部,有个侨萨罗王国。国中出了五百个强盗,占山扎寨,拦路抢劫,打家劫舍,杀人放火,无恶不做,商客游人和地方百姓深受其害。地方官员多次用兵,终不获胜。只好报知国王,国王派精兵良将前来征剿,经过激烈的战斗,五百强盗战败全部当了俘虏。

  国王决定,对人们恨之人骨的五百强盗处以酷刑。这天,刑场戒备森严,杀气腾腾。兵士手持尖刀将赤身裸体、披头散发、捆在刑柱上的强盗双眼全部挖掉,有的还割掉鼻子、耳朵,然后放逐到荒无人迹的深山老林中。这座山谷林木葱笼,狼嗥虎啸,阴森恐惧,衣食无着。强盗们悲愤欲绝,撕心裂肺地绝望地嚎叫着。

  凄惨的呼叫声传遍四野,也传进了释迦牟尼佛的耳朵。知道这是五百强盗在生死线上挣扎呼救,便用神力送来了香山妙药,吹进了五百强盗的眼眶。霎时,个个双眼重又见到光明。释迦牟尼亲临山谷,给五百强盗讲经说法:“正是你们以前作恶多端,才有今天的苦难。只要洗心革面,弃恶从善,皈依沸门,就能赎清罪孽,修成正果,脱离苦海,进入极乐世界。”众强盗听了佛的教诲俯首悔过,口称尊师,成了佛门弟子。从此,山谷中的森林被称作“得眼林”。很多年后,当年的五百强盗终于修成正果,成为五百罗汉。

  阿修罗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大海边上住着一户人家,只有老两口儿,靠打鱼捞虾过着清贫的日子。眼看他们老了,可还没有生下一男半女,再老了靠谁养活呢?老两口为这事儿成天发愁。老婆婆每天早晚烧香上供,乞求神灵赐一个儿子。一天,老头子驾船出海捕鱼去了,老婆婆在海滩上补鱼网。到了中午,天气闷热,老婆婆跳进海里洗澡,海水太凉快了,她在水中愉快地游着,心里畅快极了,好像变成了个年轻姑娘。正玩得高兴,突然,觉得一股精气进入了她的腹部。她感到奇怪,就上岸回家了。到了晚上一摸肚子,里面好像长了一个肉瘤。把这事告诉了老头子,老头子非常高兴,说:“这可能是天神显灵,给我们送来儿子!”老婆婆果然怀孕了。八十天后生下一个儿子,出世就会说话。别的孩子一年一长,这孩子一天一长,一年就长成了一个身材高大、魁梧英俊的小伙子,取名阿修罗。过了几年,老头子出海打鱼遇上暴风雨再也没有回来。老婆婆说啥也不让阿修罗出海打鱼,怕有个闪失,见不到儿子。可两张嘴要吃饭呀,靠什么糊口呢?阿修罗有的是力气,便去山上打柴,挑到市上去卖,换几个小钱度日。为了打柴方便,阿修罗就在山坡上盖了间草房,把穷家从海边搬来,和老妈一块过着贫穷的日子。

  他们住的山坡下有一条大河。平常河水清澈见底,阿修罗淌水过河,去城里卖柴,倒也无事。一到雨季,山洪暴发,河水猛涨,难以淌过。三天不卖柴,家里就揭不开锅了。阿修罗十分孝顺,那怕自己挨饿,也要把干粮省下来给母亲吃,那怕自己挨冻,也要把棉衣给母亲穿。河中若发洪水,阿修罗只好拼着命,抓牢柴捆,游到对岸去市上卖柴换钱。这样又过去了好多年。

  一天,阿修罗到市上去卖柴,没有人要,一担柴只换回两块饼子。老母亲煮了些野莱,二人正在吃饭,来了一个化缘和尚,饿得身瘦如柴,有气无力他说:“施主呀,快给我一点吃的东西吧!我已经三天没有吃饭了。”

  阿修罗二话没说,将自己的饼给了他。老和尚三下五除二把饼吃了,又乞求说:“好心人呀,这块饼我吃下去,好像没起作用。救人救到底,把那一块饼也给我吃吧!”老母亲也是个大善人,把送到嘴边的饼没舍得咬一口,便给了他。老和尚吃完两块饼,又把煮的菜汤喝光,一抹嘴说了几句感谢的话就走了。母子二人毫无怨言,只好又煮了一锅野莱充饥。

  第二天,阿修罗忍饥挨饿打了一担柴去市上叫卖。眼看太阳落山了还卖不掉,只好又换了两个烧饼回家。谁知一进屋门,老和尚正和母亲说话呢。阿修罗说:“老师父,你来我家,没什么好吃的招待你。只有这两个烧饼,你吃一个,让我娘吃一个吧。”

  老和尚不客气他说:“你既然请我吃烧饼,为啥只给一个?我一个吃不饱,两个正好。”

  “孩子,”老母亲笑着说,“把那个烧饼也给老人家吧。我不吃可以,不能慢待客人。”

  两个烧饼又让老和尚吃了。

  第三天,阿修罗用一担柴换来的两个烧饼还是让等在家中的老和尚吃了。老和尚吃完问:“阿修罗,你母子一连三天用野菜充饥,把烧饼给我吃了,难道一点都不怨恨吗?”

  “穷帮穷,邻帮邻,你能到我家化缘,是看得起我母子,还怨恨什么哟?”

  “如果我长期住下,让你供吃供喝呢?”

  “非常欢迎。如果你真能长期住下,我宁可不吃,也不能让你饿着。”

  “你真是个好心肠的小伙子。”老和尚说,“你待人心最诚,为了报答你的救命之恩,小伙子,你说吧,有什么要求?什么金银财宝、美女仆人、豪门大院、牛羊骏马等等,让你片刻成为此地的大富户。”

  “尊敬的老师父,谢谢你的好意。”阿修罗施礼说,“我并不需要你的报答。钱财乃身外之物,我更加不要。只是我的身材太小,力气太少,打不了多少柴。我要靠自己的双手来生活。你如果让我长一双长腿,我卖柴过河时,就不怕洪水暴发了;你如果让我长四只长长的胳膊,我就能打很多很多的柴了;你如果让我长四只眼睛,我就看得更加远了。今后,我母子吃穿就不用发愁了。”

  “好,我满足你的要求。”老和尚拿起水钵,喝了口清水,向阿修罗喷了几口,说声“变”,只见木钵变成了木盆,老和尚站在盆中施礼道:“后会有期!”说了声“起”,木盆腾空而起,升天而去。原来老和尚是辟支佛。

  再说,阿修罗自老和尚走后,浑身关节乱响,一时三刻,长成了一个头顶天、脚踩地的巨人。他过河,水漫不过脚面,下到海里,最深处的海水也才到他的膝盖下。他长出四只眼睛和四条臂,伸手可摘到太阳和月亮。这样,他母子都修成了罗汉正果,升入佛国。阿修罗被释迎牟尼佛封为天龙八部护法神之一。

  阿修罗和老母亲住进佛国天堂须弥山后,再也不愁吃穿了,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快乐生活。又过了好多年,阿修罗才真正长大成神。他看着天上美丽的仙女来来往往,有的散花,有的奏乐,欢乐无比,无忧无虑。他却闷闷不乐,想着自己的心事。一天,母亲见他双眉紧锁,问:“儿呀,你我来到天堂,还有啥发愁的事呢?”

  “母亲,儿大当婚,女大当嫁。别的神都成双成对,我也该找媳妇了。”

  “儿呀,妈把你的婚事早就放在心里呢。我打听到香山神有个女儿名叫乾闼婆,头发比清水还柔软,容貌比桃花还好看,皮肤比羊脂玉还白嫩,身材比杨柳还苗条,笑声比银铃还清脆,唱歌比百灵鸟还好听。我说了不算,你先偷偷地看看她,若合你意,我亲自去提亲。”

  阿修罗高兴了,他施展神力,睁开四只眼朝香山看去。只看见乾闼婆和好多仙女在唱歌跳舞,就是看不清她的容貌。原来太阳光刺眼。他想,白天看不清就晚上看吧。可晚上月光如银,还是看不清。他又想,于脆乘太阳落下,月亮还末升起时看,定能看清。可是,到黄昏太阳和月亮同时射出万道光芒,使他什么也看不见了。阿修罗很生气,一怒之下,伸出手臂,一手抓住太阳,一手抓住月亮,把它们从头顶上拨开,这才看清了香山的乾闼婆,果然美貌无比,一见钟情,让母亲快去求婚。

  阿修罗的母亲带着礼品来见香山神。说明来意后,香山神大喜。他早闻阿修罗神通广大,心地善良,便同意了这门亲事。乾闼婆本人也十分乐意。二神结婚这天,鲜花铺道,鼓乐齐鸣,各路佛仙前来祝贺。二神结为夫妻后,你恩我爱,亲密无比。乾闼婆不久便怀孕了。生下一个女儿名叫悦意,长得如花似玉,天上人间无与伦比。帝释天见了,非常喜爱,便取悦意为妻。从此,帝释天成了阿修罗的女婿。

  释迦牟尼传记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姓乔答摩,名悉达多。释迦为种族名,牟尼为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敦煌彩塑中有大量释迦牟尼“说法像”,壁画中有大量“说法图”和“佛传图”,佛传图详细描绘了释迦牟尼生平事迹,是一个长篇传记故事。由于篇幅所限,全部故事太长,只选主要情节讲述。

  一、乘象人胎

  古时候,波罗奈国疆域辽阔,物产丰富,人口众多。国王净饭王贤德善良,王后摩耶夫人性情温和,深受百姓尊重。只是国王夫妇老迈年高,膝下无有儿子,不免忧心忡忡。

  盛夏的一个中午,骄阳似火,天气闷热。王后摩耶夫人燥热不安,来到后花园菩提树下的凉亭内乘凉,躺在床上不知不觉睡着了,进入甜蜜的梦乡。她梦见一头白象脚踏白云,飘然而来,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坐在象背上笑着。白象从天空徐徐而降,落在床前。小男孩突然从象背上跳下来,从右肋下钻进夫人的胎中。这时,白象大吼一声,踏着白云上了天,王后猛然惊醒了,把梦中之事告诉了净饭王。国王不知吉凶,请来一位相师圆梦。相师说:“小孩乘象人胎,是瑞祥之兆。恭喜王后身怀喜孕,恭喜国王有了太子!”国王听后大喜,重赏了相师。

  二、树下诞生

  王后真的怀孕了,自觉心情舒畅,食欲大增。净饭王愁眉换上了笑容,对王后更加关心。

  这一年四月初八,怀胎十月的王后挺着肚子即将分娩了。她为了解闷,信步来到后花园散心。她站在枝繁叶茂、树冠如伞的菩提树下,只见园中各种鲜花争奇斗妍,花间蝴蝶飞舞,树上百鸟鸣唱,池中碧波荡漾,荷花含苞欲放……

  “啊,真是太美了!”王后右手抬起,抓住树枝。谁知一抬手,胎儿从她的右腋下呱呱出生了。王后高兴极了,只见婴儿生得眉清目秀,体态丰满,十分惹人喜爱。她张开双手想抱一抱刚生下的小宝宝,可那孩子眨巴着水旺旺的大眼睛,笑嘻嘻地站了起来,走了七步,生出七朵美丽的莲花,并一手指天,一手指他说:“天上天下,唯有我尊!”这时,天上飘下一位仙女把小太子轻轻抱起,放在凉亭的象牙床上。天上飞来九条龙喷吐香水为太子洗浴,称之为“九龙灌顶”。王后抱着儿子,坐着蚊龙拉的车回到王宫。飞天仙女从空中撒下美丽的鲜花,伎乐天奏起悦耳动听的乐曲,诸神护送。早有人将喜讯报知净饭王。国王自觉喜不自禁,与文武百官、各界人士列队出迎。国王亲手抱着儿子走进神庙,跪拜天神先祖。相师为其子取名悉达多。从此,四月初八为释迎牟尼诞辰,俗称“浴佛节”。从神庙回宫,一路上百姓载歌载舞,隆重欢庆。国中出现了枯树生枝、浊流澄清、羊生双羔、马下双驹、地生莲花、刑狱废弛、树神出现等三十三种祥瑞。国王欢喜无比,选了吉日,正式册立悉达多为太子。

  三、树下观耕

  谁知乐极生悲,在一片欢庆声中,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七天以后,王后身患暴病去世了。国王只好把太子委托给性善心细的姨母抚育。悉达多太子在姨母的精心照料下,转眼长大成人。国王特意挑选了一位满腹经纶的老师教太子读书识礼,选了五百仆人陪太子读书,又请了一位武功高超的老师教太子学习武艺。太子天资聪颖,勤奋好学,经过多年刻苦努力,他知识渊博,武艺超群,力大无穷。

  阳光温暖,春回大地。一天,太子出城游玩,来到田野,看见两头老牛喘着粗气拉犁耕地,农夫还不时地用鞭子抽打,只嫌老牛走得慢。犁铧翻起黝黑的泥土,好多蚯蚓、虫子被翻出蠕动着。一群鸟儿觅食,将蚯蚓、虫子饱餐口顿飞走了。太子触景生情,心中难受,站在树下苦苦思索着:老牛辛劳耕作,为啥还受皮鞭之苦?蚯蚓为何无故葬身鸟腹……他回到宫中,心事重重,闷闷不乐。

  四、比武娶妻

  太子愁眉苦脸,整日想着众生皆苦的问题,不得其解。为了让太子快乐,国王挑选了数百名如花似玉的美女,每天弹奏出动听的音乐,跳起优美的舞蹈,供太子娱乐。可太子还是不高兴,常在僻静处独坐沉思。国王怕他闷出病来,在太子十七岁的这一年,决定向邻国花容月貌的裘夷公主求婚。裘夷公主提出,要用比武的方式选择佳婿,因为各国求婚的王子太多了。

  这天,公主坐于宫门楼上观看比武。悉达多应约前来参加。他和同来比武的王子们来到城门口,见一头高大肥胖的白象,横在城门中间,阻碍人们出进,且性情粗暴,谁也不敢靠近它。太子走过去,双手举起大象,扔到城外的空地上。人们掌声齐鸣,赞声不绝。

  比武开始。先比相扑。众王子见悉达多太子能举起几千斤重的大象,谁还敢上前比试?接着又比射箭。靶场设地山谷里,每隔一里悬挂着一面大铁鼓,直排共挂七面铁鼓;有个王子首先张弓发箭,只听嗖的一声,射穿了三面铁鼓,得意地站在一旁。还有个五大三粗的王子,一箭射穿了四面铁鼓,更是自命不凡。太子不慌不忙走了过去,搭箭在弦,运足气力,对准铁鼓,开弓射去,只听轰、轰、轰……七声巨响,一箭穿透了七面铁鼓。靶场内外暴发出雷鸣般的喝彩声。太子获胜,将珠璎掷与裘夷,娶她为妻。太子又用猜指环的方法纳了耶输为妃子。裘夷和耶输聪明美丽,温存贤惠,常给太子宽心,劝慰他不要愁眉苦脸,应高兴欢乐才对。可是太子仍然痴呆如醉,对美女爱妃全然不理不睬,晚上单独入睡,好像根本没有夫妻这回事。国王见太子娶妻纳妃后还是不高兴,更加焦虑不安起来。

  五、出游四门

  太子在深宫住腻了,要出去游玩。这一天,他乘上七宝彩车,前呼后拥出东门而去。太子一路上观看田野美景,感到新鲜。正走着,看见一位面容憔悻、脊背佝偻、白发苍苍的老人,拄着根木棍,颤颤抖抖地在路旁走着。

  “这是位什么人?”太子问侍从。

  “这是老年人。”

  “什么叫老年人?”太子不解地问。

  “禀太子,婴儿长大后成为青年,随着岁月的流逝,会变成中年。到了老年以后,力单体弱,两鬓如霜,像太阳落山一样,生命就要终止了。”

  太子听后,心情沉重,无心游玩,便令驱车回宫了。

  过了几天,太子又要出游。国王心想,前次出东门,太子回来心事重重,这次叫他出南门看看,也许能解心中烦闷。于是,太子在侍从的护卫下出了南门。七彩宝车走了不远,看见路边躺着一个面黄肌瘦、身穿破烂衣衫的人在痛苦地呻吟着,问:“这是什么人?”

  “这是一个病人。”侍从回答。

  “生的什么病?”

  “看样子得了伤寒,又像是经常吃不饱,冻饿而病的。”

  “病人在此无人照管,太可怜了!”太子心想。他又郁郁不乐地回宫了。多少天来,病人痛苦的呻吟声,萦绕在他的心头。

  过了几个月,太子又想出游了。国王怕儿子再遇上什么伤感之事,就让他出西门去玩。

  太子乘车出了西门,心情十分轻松,一路上和侍从说说笑笑。倒也快活。正走着,太子发现路边的土坡上躺着一具尸体,脓血流淌,恶臭扑鼻,使人恶心呕吐。太子捂着鼻子问:“这也是病人吗?”

  “不是,是一具尸体。”

  “因何而死?”

  “说不清楚。也许是病死、饿死、老死,反正人生一世,难免一死,谁知他竟死得这样惨!”

  太子从未见过尸体,不免心中有些恐惧,无心再游,返回宫中,常默默地沉思:“人一生经历的灾难病苦大多了,若能脱离这些病苦该多好!”

  国王见太子三次出城去游,都碰到了不愉快的事情,使太子愁上添愁。如果出北门能看歌舞升平的美好景象,他肯定会高兴的。

  时隔不久,太子又想出游。国王让他出北门,看沿途早已布置好的太平景象。

  太子这次骑马出了北门,见沿途绿树成荫,房舍齐整,来往行人穿戴一新,面带笑容,不觉疑虑重重,为什么北门外的风光这样美?百姓这样欢乐呢?他边走边看边想,不觉来到一片浓荫蔽天的树林边。他下马走进林中乘凉。

  六、树下问道

  太子在树下乘凉,林木深处走来一位童颜鹤发的长者,一手托金钵,一手持锡杖,目不斜视,脚下生风,转眼来到面前。太子见此人相貌不凡,便肃然起敬,忙上前施礼,问:“长者请留步。请问你是何人?”

  “我是比丘。”长者回答。

  “请问比丘是什么人?”太子奇怪地问。

  长者打量着太子,慢条斯理他说:“念你诚心实意请教,便开导于你。世上之法,皆是无常,我能以真道破除生死之根本。只要苦修守戒,息灭贪欲,不触色、声、香,脱离老、病、死、苦,就能达到彼岸,故名比丘。”话音刚落飘然而去。

  太子望着长者的背影,高兴他说:“这是天神来为我指点迷途。只要能脱离老、病、死、苦,我就修道。”他回宫后,日夜思想长老的妙言玄语,时刻念着脱欲为僧,长修正果。

  七、逾城出家

  光阴如梭,转眼太子三十岁了。一天,太子请求国王说:“父王,我思索多年,还是入山修行才是正道,请答应我的要求吧。”

  国王伤心他说:“孩子啊,宫中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荣华富贵,享受不尽。修行风吹日晒,食不饱腹,苦不堪言,你为什么要走这条路呢?再说,你走了,谁来继承王位呢?”

  太子见父王不答应,闷闷不乐地走开了。

  净饭王知道太子任性,认定的事非干不可。怕他偷偷进山,命令五百将士严守王城四门,不许太子出城。又让二位妻妃寸步不离太子,劝解他回心转意。

  这一年二月初八的深夜,王宫里所有的人都昏昏人睡。二位妻妃也进入了梦乡。太子俏悄起来,穿好衣服,轻手轻脚地牵出一匹红毛骏马,骑上往城门口奔去。城门紧闭,若唤士兵开门就会惊动全城。太子正在为难之际,突然四大天王从空而降,各自抬起一只马蹄,腾空而起,迅速逾出王城。

  太子夜半逾出王城,来到仙人苦修的山林中,东奔西跑,踏遍了山山水水,终于选定伽阉山的鹿野苑密林,苦行修炼真道。

  再说王宫中,自从太子夜半逾城出家之后,城内乱作一团。国王令将士寻找太子,可是找遍山林寺院也未见踪影。

  八、得道成佛

  正当王城如一团乱麻的时候,太子在伽阉山一心修道。他结跏而坐,沉静不语,饿了吃口麻麦粉,渴了喝口山泉水。鸟儿在他头上筑巢,野花在他身旁开落,阳光晒黑了他的皮肤,雨水浸湿了他的衣服。在天神的暗中保护下,他度过了好多年,可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瘦得皮包骨头,在泉水中一照,自己认不出自己。他思忖道:“如果忍饥挨饿,将身体累垮,今后怎么继续修道呢?要想修行成佛,就得多吃点东西,保养好身体。”于是,走兽献来的乳汁,他开始喝了;飞禽献来的鲜果,他也吃了。这样,身体才强壮起来。

  也不知过了多少个寒冬酷暑,悉达多太子经过苦修苦炼,终于修成了正果。这天,他在河里洗浴完毕,天神就给他送来了金光袈裟,太子穿在身上,顿觉心情舒畅,神采焕发。他慢步来到菩提树下,只见乐土上面,长满了吉祥草,草丛中设有菩提座,八万诸天在这里各自设有金刚狮子座。太子结跏趺坐在菩提座上,金光万迢,照耀着大地。

  谁知金光照进了魔鬼窟。魔王做了三十二种恶梦,梦见悉达多菩萨要成佛了。他又惊又怕,又气又恨,咬牙切齿地派出所有魔鬼去千方百计地阻止他成佛。

  这天,悉达多在菩提树下的菩提座上端身静坐,潜心默颂佛经。魔王先让魔鬼变成千姿百态的美女,在他面前卖弄风骚,百般献媚。可悉达多双目紧闭,口念真经,岿然不动。

  妖女难以诱惑悉达多,魔王恼羞成怒,亲自率领魔鬼张牙舞爪,杀气腾腾地想把他置于死地。谁知悉达多的莲花宝座有佛光罩护,魔色难以近前,只得扫兴而归。

  悉达多降伏了魔鬼之后,又默默地坐在菩提树下继续苦修苦炼。

  在十二月初八这天,只听大地震响,天鼓自鸣,飞天仙女洒下鲜花,奏起仙乐……悉达多终于得道成佛了,他的心不受善恶之情所移动,彻底抛弃了*、怒、痴、迷等念头,再也没有生死忧患了。

  萨垂那太子舍身饲虎

  这是《大藏经》中的一个故事: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个大车国。国王有三个太子,大的叫摩河波罗,二的叫摩河提婆,最小的叫摩河萨垂那。有一天,三位王子外出游玩,来到一座陡峭的高山上。这时,山谷中有七只出生不久的小虎,围着一只饿得奄奄一息的母虎,嗷嗷待哺。八条生命即将在世上消失,使萨垂那太子极为伤感。“我应该救活它们,它们应该享受生命的快乐。”三王子在心里默念着,“我要像一条大船那样,从大海中把落水者救起来,使他们渡向安全的彼岸。”于是下定决心舍身饲虎。他支走了两个哥哥,默默地祈祷上天让母虎延续生命,然后刺破血管,从崖顶纵身跳到虎旁。顿时,大地为之震动,太阳为之无光。狂风怒吼,海浪翻滚,一个鲜血染红的悲壮场面出现在天地之间……

  粗野狂放的画风,深刻含蓄的寓意,使我们久久不能自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34566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3-01
下一篇2024-03-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