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样的月饼?

有什么样的月饼?,第1张

1五仁月饼

所谓五仁,并非只有五种,而是由多种不同馅料制成,一般包括核桃仁、花生仁、松子仁、芝麻仁等,有圆满、和谐的寓意。五仁月饼是最常见的一种月饼的口味,也是最原始的口味之一。

2莲蓉月饼

莲蓉月饼是市面上常见的月饼的口味之一,几乎每一个品牌的月饼都会出现,而且还比较受欢迎。

以莲蓉和蛋黄为馅料,它皮薄油润松化、饼馅幼滑甘香,甜味深沁人心,可谓是中秋月饼的经典品种。莲蓉就是莲子(打碎的)。

3

鲜肉月饼

鲜肉月饼并不是一种很大众化的月饼口味,江浙沪一带非常的流行。

顾名思义,馅完全是由一大团鲜肉组成,皮脆而粉,又潜伏着几分韧,丰腴的肉汁慢慢渗透其间,可谓一绝。

4栗蓉月饼

栗蓉月饼采用板栗作为馅料的主要原料,板栗富含淀粉和矿物质,但是脂肪含量却低于其他坚果,相对而言更加健康。口感也比较具有特点,但是也不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接受。

5豆沙月饼

豆沙月饼是将红豆蒸熟打烂后加入白糖再炒,就制成了豆沙月饼的馅料。豆沙月饼口感同样出色,具有浓郁的豆香味,咽下的时候也没有其他月饼粘喉的不适感觉。

6火腿月饼

火腿月饼的馅料是用云南特产的宣威火腿,加上蜂蜜、猪油、白糖等为馅心,用昆明呈贡的紫麦面粉为皮料烘烤而成。其表面呈金**或棕红色,外有一层硬壳,油润艳丽,千层酥皮裹着馅心。这种月饼既有香味扑鼻的火腿,又有甜中带咸的诱人蜜汁,入口舒适,食而不腻。

7冰皮月饼

冰皮月饼,是近年来新兴的月饼品种,外观小巧可爱,饼皮晶莹剔透,即使不吃,也让人爱不释手。因此非常适合追求时尚新潮的年轻人,想尝尝新鲜的你也不妨一试。食用时需要留意:冰皮月饼应在低温下保存,从冰箱取出十分钟后食用风味最佳;如果在室温摆放超过两小时后,尽量不要食用了,肠胃功能较弱的人食用后很容易得肠胃病

而其实,吃月饼的我们需要的是什么吗?是不薄不厚的饼皮里包裹着各种或甜或咸的馅料,那一口香味,仅此而已。因此,今年中秋,建议大家别花冤枉钱买贵价月饼,这3款平价又好吃的月饼,一起看一下,你吃过哪一款?

一、三味酥屋流心月饼

三味酥屋这款月饼礼盒,名叫“彩云追月”。礼盒设计很有中式美感,像一本厚厚的古书,等你翻阅的不是文字,而是好味道。值得一提的是,这款月饼甜香好吃,但是无蔗糖配方哦~

一个礼盒里是6块月饼,白、黄、粉各2块。白色月饼,饼皮极简,只在一个角落雕刻一个粗线条的亭台。**月饼,雕以菊花,花瓣丝丝逼真。粉色月饼,叶似兰草,果似麦穗,纤细可爱。

三色月饼,三个大众喜爱的味道。白色的是青提养乐多月饼,外皮用的是牛奶与桃山皮,馅用的是青提养乐多,酸甜爽口,最里面有浓郁的芝士流心。**的叫金凤凰月饼,饼皮是日式桃山皮,馅料是纯凤梨果肉,清甜不腻,心是微甜带咸的蛋黄,浓香无比。红色的是日式红豆牛乳,外皮是玫瑰桃山皮,馅是红豆牛乳,奶香与豆香叠加,心是咸蛋黄,整体甜而不腻。

三种月饼各有特色,三个层次的口感,浓香四溢,这款三味酥屋的彩云追月礼盒,买回家中秋节全家享用,分享美味,送给他人也很有面子,关键是,真心不贵。

三味酥屋彩云追月中秋流心月饼国潮礼盒休闲零食大礼包中秋节送礼创意定制礼包厦门特产伴手礼 彩云追月 月

¥ 978

京东

购买

二、知味观流心奶黄月饼

知味观是百年老字号江南糕点品牌,这款流心奶黄月饼,即传统,又新颖。礼盒设计简约大气,就是明亮的**为主题,每个月饼盒上都有一个可爱的玉兔,整体看来,很有节日氛围。

这款月饼的饼皮,是传统江南月饼的饼皮,薄而软糯,不粘牙。咬开来,奶黄香气浓郁,还不等奶香味品尝完,流心蛋黄的味道已在口中爆开,浓香四溢,甜而不腻,特别好吃。

知味观这款奶黄流心月饼,集传统月饼与蛋黄酥于一体,呈现的是多层次的口感是大众价位的月饼里,口味比较优秀的一款,自留送礼都合适。

哪一年的中秋啊

星座是按阳历(新历)日期划分的,首先你得知道你的阳历出生日期,然后对照下面的资料。

  如果只知道阴历出生日期,可先到这里换算成阳历生日再输入资料。

  白羊座:3月21日~4月20日

  金牛座:4月21日~5月21日

  双子座:5月22日~6月21日

  巨蟹座:6月22日~7月22日

  狮子座:7月23日~8月23日

  处女座:8月24日~9月23日

  天秤座:9月24日~10月23日

  天蝎座:10月24日~11月22日

  射手座:11月23日~12月21日

  魔羯座:12月22日~1月20日

  水瓶座:1月21日~2月19日

  双鱼座:2月20日~3月20日

月饼,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 “太师饼”,此乃我国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

唐代,民间已有从事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玄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心潮澎湃,随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

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宋代的文学家周密,在记叙南宋都城临安见闻的《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月饼”之名称。

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才在民间逐渐流传。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把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更受人民青睐的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

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有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言道出

中秋之夜,城乡日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出是用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慢慢月饼也成了节日的礼品。

《典故》

月饼,原本是祭月时供品的一种,以后成为民间互相馈赠的礼品。《西湖游览志》称:“民间以月饼相馈,取团圆之义。”东坡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来赞誉月饼。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 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慢慢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

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

当时有人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月饼象征着团圆,是中秋佳节必食之品。在节日之夜,人们还爱吃些西瓜、水果等团圆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满、甜蜜、平安。

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古往今来,人们把月饼当作吉祥、团圆的象征。每逢中秋,皓月当空,阖家团聚,品饼赏月,谈天说地,尽享天伦之乐。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月饼,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此乃我国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 唐代,民间已有从事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太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心潮澎湃,随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才在民间逐渐流传。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把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更受人民青睐的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 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记》曰:“八月十五日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清代,月饼的制作工艺有了较大提高,品种也不断增加,供月月饼到处皆有。清代诗人袁景澜有一首颇长的《咏月饼诗》,其中有“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揉搓细面尘,点缀胭脂迹。戚里相馈遗,节物无容忽……儿女坐团圆,杯盘散狼藉”等句,从月饼的制作、亲友间互赠月饼到设家宴及赏月,叙述无遗。

据说,月饼在唐代就曾出现,至宋代更盛。它是中秋佳节祭拜月亮时最主要的物品,祭供后由全家分食。由于月饼象征团圆,有些地方称为“团圆饼”。《燕京岁时记·月饼》载:“供月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亮蟾兔之形。有祭毕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苏东坡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的《淞南采府》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的月饼已和现在的月饼颇为相近。

传统的中秋节为团圆节,所以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词句,也就是到了中秋节,大家更盼望团圆。如果家中有人在海外或外地能来家团聚,就增加思念之情,这是中国以家庭为社会组成单位所具有的特点,而中秋节也就是这一特点的集中表现。

中国历代以农立国,中秋节正当春华秋实,农业收成的季节,所以农村有以“芋魁”供奉之俗,即所谓中秋吃蕃薯、芋头,这两种根块作物,其形硕大而圆,象征丰收与完满之意。而亲友之间馈赠月饼,同样也是象征完满、团圆之意。

中秋之夜,合家围坐,皓月当空、或对月饮酒,或品茶吃月饼以助谈兴,亦人生之一乐事。所以无中秋可以吃月饼,而无月饼则不成中秋,因此中秋与月饼是紧密相连不可或缺的。而此俗之由来,也有多种说法。

有谓唐高祖武德年间,边寇犯境李靖帅师出征,大获全胜,于中秋节凯旋,长安内外通宵欢庆,时有吐蕃人献饼祝捷,高祖取出圆饼手指明月笑曰:“应将胡饼邀蟾蜍。”嗣后分赐群臣共啖,于是遂形成中秋吃月饼之俗。二谓北宋时中秋节以爬山登楼先睹明月为快,然后举行拜月仪式,供品有圆饼,据《燕京岁时记·月饼》云:“至供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蜍之形,有祭毕而食者”。这就是宋代中秋食月饼之俗。

或谓元代末年,统治者实行“三家养一元,五家一菜万”的残暴统治压迫,刘伯温组织农民起义,特制大圆饼,内中暗藏字条,约定八月十五夜起义,结果起义成功,推翻元朝,建立明朝,以后中秋食月饼之俗更为流行。

总之,中秋团圆,赏月及吃月饼之俗,由来已久,历代而后,不断加进新的内容,以丰富这个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流传至今,盛行不衰。

中秋节是我国民间除年节之外的第二大节,以中秋圆月象征人间团圆。每年八月中秋尚未来临,市场上各式月饼已是琳琅满目成为一大风景。人们相互馈赠月饼,特别是在十五的夜晚,家人团聚面对长空皓月,品饼赏月别有情趣。

至于月饼的来历一向众说纷纭,甚至还可与远古传说中的后羿射日、嫦娥奔月搭上一点关系。此间说一个公元八世纪时唐明皇的故事。

相传唐朝玄宗年间的一个仲秋之夜,唐明皇李隆基在宫中赏月,身旁道士罗公远变法术,将手杖扔向云天化为一道长桥,邀玄宗同游月宫。两人走过长桥,眼前忽现一座宫院,上书“广寒清虚之府”。再看宫内仙山琼阁引人入胜。宫中嫦娥命宫女捧上可口仙饼让客人品尝,并观赏了天仙们表演的轻歌曼舞。

待回到人间,唐明皇命人照月宫所见所闻一一仿造下来。此后,人间就有了“霓裳羽衣曲”和形如圆月的“月饼”。苏东坡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说明宋代月饼已做工十分讲究盛行于世了。

另外据传,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张士诚利用中秋亲友互赠月饼的习俗,在月饼馅中夹进起义的字条,约齐各地人马在中秋节举事,最终推翻了元朝统治。

据说月饼的由来是因为两国交战,想出的一种特殊的送迷信的方法,就是把纸条卷好放在一个圆饼里,去传递信息也好不被敌人发现,后来士兵饿了,吃掉了月饼,后来就广为流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3165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6
下一篇2023-07-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