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狮子林石舫详细尺寸 最好附平面图(注意是石舫)

苏州园林狮子林石舫详细尺寸 最好附平面图(注意是石舫),第1张

舫是园林中的一种建筑堂构。 

  它一般建于水中或岸边,外部呈船形或仿船形,称为石舫。园中建舫,反映了园主归隐后追求安宁、不受羁绊、自由自在的心理求索。和苏州古典园林中的一些石舫不同,狮子林的石舫堪称“异类”。它在创作理念、外观体量,以及所使用的材质上,均与众不同。人们对此褒贬不一,颇有争议。  

  建于元代的狮子林,园林原来并无石舫。民国初年,富商贝润生买下狮子林后,将荒芜的园林重新修葺。贝家在修建时,部分建筑采用了当时先进的建材(如水泥、磨光石子、彩色玻璃等),糅进了西方的装饰风格(如铸铁栏杆),引进了西方风景特色(如人工瀑布),从而反映了民国初年的园林建筑风韵。狮子林石舫,正是这种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  

  石舫位于园西北的池边,东临真趣亭,北倚暗香疏影楼为背景。它的创作方法,一反古典园林石舫的写意手法,而大胆采用追求形似的手法。尾舱共两层。中舱屋顶为平台,可登临眺景。整个造型,酷似现实中的画舫,因而显得与经典的写意山水景观不够协调。它的体量比较大,在苏州各园林石舫中属于“船老大”。为此,有人认为空间显得逼仄,疏密有致不够。在建筑材料上,石舫其实非“石”而仿“石”。贝家特意将建造上海汇丰银行后多余的高级水泥运来,配上考究的磨光石子,采用先进的工艺,制成一艘漂亮美观的“仿古石舫”。  

  狮子林的石舫,尽管在客观上存在少许不足,但瑕不掩瑜,仍可称得上是成功的。其一,从历史发展上看,狮子林走过了元、明、清、民国等不同历史时期,经历了寺庙园林、第宅园林和祠堂园林的嬗变。其造园风格,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任何建筑都离不开特定的历史发展过程,从而打上时代的烙印。在苏州古典园林写意山水风格占主导地位的基础上,适当吸收和融合西方园林文化的特色,正是狮子林区别于其它古典园林的独特“个性”。其二,从整体布局上分析,石舫自有丰富景观层次,设置障景功能,增添园池深邃感的妙用。选择扇亭为基点往北眺望,石舫可以部分挡住暗香疏影楼,起到过渡作用。如果拆去石舫,就会使体量较大的该楼突兀在水边一览无遗,效果反而不好。其三,从实用功能上把握,此石舫并不是退隐的象征,而是一处实用的宴饮之所。贝家有厨师擅长烹饪船菜,主宾在特定的石舫载体上享受船菜,正是富商追求高雅就餐环境和氛围的一种生活方式。石舫之所以造得比较大,显然可以满足宴饮空间的需求。而它的另一个“隐性”功能,却被人们所疏忽。其主题,我们可以从飞瀑亭中屏刻《飞瀑亭记》中发现。园主曾有一段时期久客海上,为了不忘大海的涛声。便在园内暗设机关,建造了巧妙的人工瀑布。其旁建亭名“飞瀑亭”,题额为“听涛”。而石舫在充当“食船”作用的同时,显然还可以“近瀑楼台先得涛”,兼具“海轮”的功能。如此一举两得,岂不妙哉?  

  从以上三个方面把握狮子林的石舫,我们能体会到建筑大师精心打造“石舫”这一狮子林名片的良苦用心。

1、中山纪念堂

奉化总理纪念堂前身为中山纪念堂。奉化老城北部的锦屏山,宋代起即为民众踏青优游之地。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原有的锦屏山宋家坪公园改建为中山公园,并着手增建中山纪念堂、县立图书馆(后称中正图书馆)等公共建筑。

“无论是破土动工,还是落成,奉化中山纪念堂都堪称第一。”裘国松在1994年出版的《奉化市志》中找到了依据,“1934年1月由陈布雷堂兄、近代宁波文化名人陈训正撰写的《奉化中山公园记》,明确记载奉化中山纪念堂是在1925年6月,也就是孙中山辞世满百日的时候动工兴建的,并历经三个寒暑于1928年落成”。

2、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二路92号,占地18万平方米,是解放后为纪念1927年12月11日中国***领导的广州起义牺牲的烈士于1954年修建的纪念性公园。

陵园主体有正门、广场、陵墓大道、广州起义纪念碑和圆形的封土。现有景点和游乐场所16处,集纪念、科普于一园。墓道两旁有20个大花坛,四季鲜花不断;墓上密铺青草,四周松柏常青;陵园东部有中朝人民血谊亭和中苏人民血谊亭。园中人工湖还有湖心纪念亭,横匾上书 “血祭轩辕”,为董必武所题。

3、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又称黄花岗公园,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白云山南麓先烈中路,是为纪念1911年4月27日(农历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在广州三·二九起义中牺牲的烈士而建的。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是广州作为近代革命策源地的重要见证,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纪念公园。2016年9月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4、洪秀全故居

洪秀全故居,花都区新八景之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大布乡官禄布村。故居始建于清代末期,是一排六间泥砖、瓦顶木结构平房,石砌墙基,总面阔165米,进深55米。洪秀全的居室是一单间小屋,泥墙,无间隔。

洪秀全在故居居住生活了三十余年,青少年时期在此度过。故居的附近还有洪秀全读书和教书的私塾、洪氏宗祠等。故居原建筑曾被清政府焚毁,新中国成立后重建。现在的故居建有洪秀全故居纪念馆,洪氏宗祠辟为纪念馆辅助陈列室。

5、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狭义上讲,应是1924年~1930年国民党在广东广州黄埔区长洲岛兴办的一所军校,校址原为清朝陆军小学和海军学校校舍。当时校名:“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广义上讲,即是1924年以后,中国国民党及中华民国政府兴办的各个军事学校,即各地分校也包括在内。

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一所军事学校,培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主要将领出自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一至六期,军校在创立目的是为国民革命训练军官,是国民政府北伐战争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

-黄埔军校

-洪秀全故居

-中山纪念堂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亲爱的旅行爱好者们你们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29652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24
下一篇2024-01-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