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102窟-·反弹琵琶·此画的时代背景,时代意义内容是?

敦煌壁画102窟-·反弹琵琶·此画的时代背景,时代意义内容是?,第1张

反弹琵琶是敦煌艺术中最优美的舞姿。它劲健而舒展,迅疾而和谐,反弹琵琶实际上是又奏乐又跳舞,把高超的弹奏技艺绝妙的舞蹈本领优雅迷人地集中在这个舞位的肩上。我们很难知道,当初是否真的有个善歌善舞且才华非凡的朗姬作为模特,还是画工们离奇的的想象和杰出的创造。不管怎样,反弹琵琶都是大唐文化一个永恒的符号。

反弹琵琶图

  此图见于莫高窟112窟的《伎乐图》,为该窟《西方净土变》的一部分。写伎乐天伴随着仙乐翩翩起舞,举足旋身,使出了“反弹琵琶”绝技时的霎那间动势。表现伎乐天神态悠闲雍容、落落大方,手持琵琶、半裸着上身翩翩翻飞,天衣裙裾如游龙惊凤,摇曳生姿,项饰臂钏则在飞动中叮当作响,别饶清韵。突然,她一举足一顿地,一个出胯旋身使出了“反弹琵琶”的绝技--于是,整个天国为之惊羡不已,时间也不再流逝。人物造型丰腴饱满,线描写实明快、流畅飞动,一气呵成,天衣飘飓,有“吴带当风”的韵致,体现了唐代佛教绘画民族化的特色。敷彩以石绿、赭黄、铅白为主,使整个画面显得更加典雅、妩媚,令人赏心悦目。这幅“反弹琵琶”无论是从反映生活的角度,还是从绘画技法的角度,所取得的成就都是引人注目的,是敦煌壁画中的代表杰作。

词语:反弹琵琶。来自敦煌壁画中的一种舞姿造型。喻指突破常规的思维和行为;从反面看问题,与常规事物对着干。

富丽多彩的图画世界:洞窟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个富丽多彩的图画世界。各种各样的佛经故事,山川景物,楼台亭阁,花卉图案,飞天佛像,使这些神秘的洞里出现了一派“满壁风动,天云飘忽”的佛国风光。有的洞窟则使我们看到人们打猎、织布、建造房屋等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的人世间的画。历史上张骞出使西域的情景,丝绸之路上络绎不绝的商旅,唐河西节度使张仪潮浩浩荡荡出行的队列,也出现在那些五彩缤纷的壁画中。

东西方艺术的结晶

如果把莫高窟所有的壁画连接起来,长达50华里。在这样一个长和的画廊里,从十六国经隋唐到宋元,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流派,形成了各有特色的有的富丽华艳,绚烂多彩。在艺术上,这些壁画不仅体现了中国的民族风格,而且吸取了印度、希腊、伊朗等国古代艺术之长,堪称是东、西方艺术的结晶。有不少艺术家来到郭煌,为这座艺术宝库所吸引,宁愿放弃城市中优越的生活条件,在这个偏僻的沙漠小镇上住下,临摹壁画,向古代的艺术家学习,过着艰苦的生活,一呆就是几年,甚至大半辈子。

最美的形象:飞天和反弹琵琶

在这些壁画中,公认“飞天”是最美的形象。这凌空起舞的“飞天”,早就出现在各种画册上,甚至被很多商品用为商标,其优美的形象,已为广大群众所熟悉,还有一个反弹琵琶的伎乐天的形象,随着大型舞剧《丝路花雨》的演出,也为广大群众所喜爱。有人专门研究了壁画中对于人物的手的造型和表情刻画。在美术界历来有“画人难画手”之说,而敦煌壁画中的手,其动作,千变万化,体现了人物的感情。在手的造型和表情刻画方面,可以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那个仅乐天的手的动作就是极好的例子。莫高窟里的彩塑,躯体肌肉骨胳之准确,使你深信古代艺术家是很熟悉人体解剖的,艺术造诣之高,令人叹服。每一个洞窟中的画和彩塑,在布局和色调上,浑然一体,十分协调。

没有固定的格式、布局,内容以语文知识为主。手抄报是中学生开展课外活动的形式之一。学生直接参与编辑、撰写、制作等的全过程,深受学生的喜爱。每当重大的节日我们都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来表达,或祝愿或庆祝或歌功,比如迎元旦、迎“五四”、庆“七一”、庆国庆等。最近由中央教科所教育信息研究中心和中国教育情报研究会共同举办的“2003年首届全国中小学生手抄报大赛” ,许多学生积极参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这里,我与大家谈谈怎样进行手抄报的设计与制作,大体上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阐述:

一、美化与设计的步骤;

二、报头、插图与尾花的表现;

三、编辑抄写描绘制作过程。

一、美化与设计

手抄报的美化与设计涉及的范围主要有:版面设计与报头、题花、插图、尾花和花边设计等。

1、版面设计

版面设计是出好手抄报的重要环节。

要设计好版面,须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本期手抄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选用有一定意义的报头(即报名)。一般报头应设计在最醒目的位置;

(2)通读所编辑或撰写的文章并计算其字数,根据文章内容及篇幅的长短进行编辑(即排版)。一般重要文章放在显要位置(即头版);

(3)要注意长短文章穿插和横排竖排相结合,使版面既工整又生动活泼;

(4)排版还须注意:字的排列以横为主以竖为辅,行距要大于字距,篇与篇之间要有空隙,篇与边之间要有空隙,且与纸的四周要有3CM左右的空边。另外,报面始终要保持干净、整洁。

2、报头

报头起着开门见山的作用,必须紧密配合主题内容,形象生动地反映手抄报的主要思想。报名要取得有积极、健康、富有意义的名字。

报头一般由主题图形,报头文字和几何形体色块或花边而定,或严肃或活泼、或方形或圆形、或素雅或重彩。

报头设计应注意:

(1)构图要稳定,画面结构要紧凑,报头在设计与表现手法上力求简炼,要反映手抄报的主题,起“一目了然”之效;

(2)其字要大,字体或行或楷,或彩色或黑白;

(3)其位置有几种设计方案:一是排版设计为两个版面的,应放在右上部;二是排版设计为整版的,则可或正中或左上或右上。一般均设计在版面的上部,不宜放在其下端。

3、题头

题头(即题花)一般在文章前端或与文章题图结合在一起。设计题头要注意以题目文字为主,字略大。装饰图形须根据文章内容及版面的需要而定。文章标题字要书写得小于报题的文字,要大于正文的文字。总之,要注意主次分明。

4、插图与尾花

插图是根据内容及版面装饰的需要进行设计,好的插图既可以美化版面又可以帮助读者理解文章内容。插图及尾花占的位置不宜太大,易显得空且乱。尾花大都是出于版面美化的需要而设计的,多以花草或几何形图案为主。插图和尾花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需要的,并非多多益善,应得“画龙点睛”之效。

5、花边

花边是手抄报中不可少的。有的报头、题头设计可用花边;重要文章用花边作外框;文章之间也可用花边分隔;有的整个版面上下或左右也可用花边隔开。在花边的运用中常用的多是直线或波状线等。

二、报头画、插图与尾花的表现手法

报头画、插图与尾花的表现手法大致可分为线描画法和色块画法两种。

1、线描画法

要求形象简炼、概括,用线准确,主次分明。作画时要注意一定的步骤:

(1)一般扼要画出主线----确定角度、方向和大小;

(2)再画出与图相关的比例、结构及透视;

(3)刻画细部,结合形体结构、构图、色调画出线条的节奏变化;

(4)最后进行整理,使画面完整统一。

2、色块画法

除要求造型准确外,还须善于处理色块的搭配和变化关系,而这些关系的处理要从对象的需要出发,使版面色彩丰富。作画时,可先画铅笔稿(力求造型准确),再均匀平涂大色块;后刻画细部;最后进行修整,使之更加统一完美。

线描画法与色块画法,通常是同时使用,可以是多色亦可单色。不管是线描还是色块画法,最好不要只用铅笔去画。版面上的图形或文字不能剪贴。

三、手抄报的编绘制作的步骤

编绘制作是落实由设想到具体着手完成的重要步骤。

其步骤有二:一是准备阶段,另一是编制阶段。

1、准备阶段。

主要是各种材料、工具的准备。具体包括:拟定本期手抄报的报名;准备好一张白棒纸(大小视需要而定,有半开,四开,八开等,本次政教处举办的手抄报比赛是要求为《江西日报》大小,即半开);编辑、撰写有关的文字材料(文章宜多准备些);书写、绘图工具等。

2、编制阶段。

这个阶段是手抄报制作的主要过程。 大致为:版面设计、抄写过程、美化过程。

(1)版面设计:根据文章的长短进行排版,并画好格子或格线(一般用铅笔轻轻描出,手抄报制作完毕后可擦可不擦)。

(2)抄写过程:指的是文章的书写。手抄报的用纸多半是白色,故文字的书写宜用碳素墨水;字体宜用行书和楷书,少用草书和篆书;字的个头大小要适中(符合通常的阅读习惯)。字写得不是很漂亮不要怕,关键在于书写一定要工整。另外,文章或标题中不能出现错别字。

(3)美化过程:文章抄写完毕后,即可进行插图、尾花、花边的绘制(不宜先插图后抄写),将整个版面美化。这个过程是手抄报版面出效果的关键过程。

手抄报可以是黑白的,也可是彩色的。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专题性的。手抄报的制作设计与黑板报制作设计要求和步骤大体是相同的。

同学们,锻炼锻炼自己,动手编绘出一份属于你也属于大家的手抄报吧。

回答者: sdgvi1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1-3 08:59

元旦的由来

大约在公元前五万年左右,古埃及人已由游牧改为农耕,定居在尼罗河两岸,他们的农业收成与尼罗河是否发生洪水有很大关系。古埃及人从长期的观察中发现,尼罗河泛滥的时间是有规律的,他们就把这个时间每次都记录在竹竿上,从中得知两次泛滥时间之间大约相隔365天;同时还发现,当尼罗河初涨的潮头来到今天开罗城附近的时候,也正好是太阳与天狼星同时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时候。于是,古埃及人便把这一天定为一年的开始。这是元旦最早的由来。

元旦在我国汉语中是一个合成词,元是开始或第一的意思。旦是一个象形字,表示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我国殷商时代的青铜器上有旦的象形字了。

每年公历的1月1日,人们称它为“元旦”,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汉语里,“元”是开始,也就是第一;“旦”是一天或早晨的意思,两字合称就是指新年的第一天了。但这从一开始就并不是固定的。

元旦节的来历

在历法上,人们习惯称地球绕太阳转1周为1年。但是由于地球绕太阳运转没有固定的起点和终点,所以一年的起点和终点都是人为规定的,这就造成了各种历法的不一致。相传“元旦”一词来自我国最早的皇帝之一——颛顼,他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后来有的朝代对元旦的日期有所变更,但原则上还是以每年的第一天为元旦,如夏代以正月初一为元旦,但商代以12月初一为元旦,而周代又以11月初一为元旦,秦代以10月初一为元旦。直到西汉武帝时,大历史学家司马迁等人重新制定历法,并规定每年正月初一为元旦,从此历代不改。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决定采用国际通行的公历,于是将农历元旦改为“春节”,而把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新中国成立之时,开始正式使用“公元纪年法”,把每年公历的1月1日定为元旦。

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把每年1月1日作为元旦,因为他们多采用了国际通行的公历。但也有一些国家和民族由于本地的历法传统及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季节气候的不同,因而他们的元旦日期也不一样,这也使得这个世界多姿多彩,更显民族的特色了。

元旦是全世界人民传统的新年。元旦,就是一年的头一天。元旦是合成词,拆开来讲,元是第一或开始的意思,旦字的原意是一轮红日从地面升起。

在中国,元旦这一名称,都说起自传说中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他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据《史记》载:夏代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周代以十一月初一为元旦;秦以十月初一为元旦。辛亥革命后,我国把正月初一称作春节,公历1月1日叫新年,不称元旦。直到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才又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

阴历的祖先埃及历,把天狼星和太阳一同升起的那天作为元旦;阿富汗把春分作为元旦;犹太人把秋分作为元旦;而寒带的爱斯基摩人的元旦是不固定的,他们把第一次下雨作为元旦。公元前46年,罗马皇帝儒略·凯撒制定儒略历,开始时他把冬至作为元旦。但是,人们坚持要把朔日作为元旦,因此就把元旦延到冬至后10天。

回答者: Sai诸葛 - 初学弟子 一级 1-3 17:28

手抄报是中学生开展课外活动的形式之一。学生直接参与编辑、撰写、制作等的全过程,深受学生的喜爱。每当重大的节日我们都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来表达,或祝愿或庆祝或歌功,比如迎元旦、迎“五四”、庆“七一”、庆国庆等。最近由中央教科所教育信息研究中心和中国教育情报研究会共同举办的“2003年首届全国中小学生手抄报大赛” ,许多学生积极参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这里,我与大家谈谈怎样进行手抄报的设计与制作,大体上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阐述:

一、美化与设计的步骤;

二、报头、插图与尾花的表现;

三、编辑抄写描绘制作过程。

一、美化与设计

手抄报的美化与设计涉及的范围主要有:版面设计与报头、题花、插图、尾花和花边设计等。

1、版面设计

版面设计是出好手抄报的重要环节。

要设计好版面,须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本期手抄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选用有一定意义的报头(即报名)。一般报头应设计在最醒目的位置;

(2)通读所编辑或撰写的文章并计算其字数,根据文章内容及篇幅的长短进行编辑(即排版)。一般重要文章放在显要位置(即头版);

(3)要注意长短文章穿插和横排竖排相结合,使版面既工整又生动活泼;

(4)排版还须注意:字的排列以横为主以竖为辅,行距要大于字距,篇与篇之间要有空隙,篇与边之间要有空隙,且与纸的四周要有3CM左右的空边。另外,报面始终要保持干净、整洁。

2、报头

报头起着开门见山的作用,必须紧密配合主题内容,形象生动地反映手抄报的主要思想。报名要取得有积极、健康、富有意义的名字。

报头一般由主题图形,报头文字和几何形体色块或花边而定,或严肃或活泼、或方形或圆形、或素雅或重彩。

报头设计应注意:

(1)构图要稳定,画面结构要紧凑,报头在设计与表现手法上力求简炼,要反映手抄报的主题,起“一目了然”之效;

(2)其字要大,字体或行或楷,或彩色或黑白;

(3)其位置有几种设计方案:一是排版设计为两个版面的,应放在右上部;二是排版设计为整版的,则可或正中或左上或右上。一般均设计在版面的上部,不宜放在其下端。

3、题头

题头(即题花)一般在文章前端或与文章题图结合在一起。设计题头要注意以题目文字为主,字略大。装饰图形须根据文章内容及版面的需要而定。文章标题字要书写得小于报题的文字,要大于正文的文字。总之,要注意主次分明。

4、插图与尾花

插图是根据内容及版面装饰的需要进行设计,好的插图既可以美化版面又可以帮助读者理解文章内容。插图及尾花占的位置不宜太大,易显得空且乱。尾花大都是出于版面美化的需要而设计的,多以花草或几何形图案为主。插图和尾花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需要的,并非多多益善,应得“画龙点睛”之效。

5、花边

花边是手抄报中不可少的。有的报头、题头设计可用花边;重要文章用花边作外框;文章之间也可用花边分隔;有的整个版面上下或左右也可用花边隔开。在花边的运用中常用的多是直线或波状线等。

二、报头画、插图与尾花的表现手法

报头画、插图与尾花的表现手法大致可分为线描画法和色块画法两种。

1、线描画法

要求形象简炼、概括,用线准确,主次分明。作画时要注意一定的步骤:

(1)一般扼要画出主线----确定角度、方向和大小;

(2)再画出与图相关的比例、结构及透视;

(3)刻画细部,结合形体结构、构图、色调画出线条的节奏变化;

(4)最后进行整理,使画面完整统一。

2、色块画法

除要求造型准确外,还须善于处理色块的搭配和变化关系,而这些关系的处理要从对象的需要出发,使版面色彩丰富。作画时,可先画铅笔稿(力求造型准确),再均匀平涂大色块;后刻画细部;最后进行修整,使之更加统一完美。

线描画法与色块画法,通常是同时使用,可以是多色亦可单色。不管是线描还是色块画法,最好不要只用铅笔去画。版面上的图形或文字不能剪贴。

三、手抄报的编绘制作的步骤

编绘制作是落实由设想到具体着手完成的重要步骤。

其步骤有二:一是准备阶段,另一是编制阶段。

1、准备阶段。

主要是各种材料、工具的准备。具体包括:拟定本期手抄报的报名;准备好一张白棒纸(大小视需要而定,有半开,四开,八开等,本次政教处举办的手抄报比赛是要求为《江西日报》大小,即半开);编辑、撰写有关的文字材料(文章宜多准备些);书写、绘图工具等。

2、编制阶段。

这个阶段是手抄报制作的主要过程。 大致为:版面设计、抄写过程、美化过程。

(1)版面设计:根据文章的长短进行排版,并画好格子或格线(一般用铅笔轻轻描出,手抄报制作完毕后可擦可不擦)。

(2)抄写过程:指的是文章的书写。手抄报的用纸多半是白色,故文字的书写宜用碳素墨水;字体宜用行书和楷书,少用草书和篆书;字的个头大小要适中(符合通常的阅读习惯)。字写得不是很漂亮不要怕,关键在于书写一定要工整。另外,文章或标题中不能出现错别字。

(3)美化过程:文章抄写完毕后,即可进行插图、尾花、花边的绘制(不宜先插图后抄写),将整个版面美化。这个过程是手抄报版面出效果的关键过程。

手抄报可以是黑白的,也可是彩色的。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专题性的。手抄报的制作设计与黑板报制作设计要求和步骤大体是相同的。 同学们,锻炼锻炼自己,动手编绘出一份属于你也属于大家的手抄报吧。

一节美术课1

二年级的美术课和一年级不一样,一年级只要求会画画就可以了,而二年级可以做机器人、玩墨水(即用勾线笔在面纸上涂绘)、画画、贴纸等等许多事情,难忘的美术课作文。在上星期五的美术课上,老师要求我们和同桌一起做机器人,时间是在下课前完成。

为完成好老师布置的作业,我和我的同桌----王路翔迅速进行了简单地分工:我负责准备纸盒,并做好机器人身体的各个部位;王路翔负责剪贴机器人的脸部纸片,并画好机器人的脸。我先用一个小一点的纸盒做好机器人的头部,再用大一些的正方形纸盒做好机器人的身体,然后分别用两个瘦长些的长方形的纸盒做好机器人的腿脚和手臂,一会儿的功夫,机器人的各个部位都准备就绪了;我的同桌----王路翔先把画好的脸部纸片粘贴在机器人的脸上,最后把我做好的机器人的各个零部件,用双面胶作为粘合剂,组装在一起。

这样,一个帅气并且威猛的机器人就做好了。老师看了我们的劳动成果,欣慰地称赞道:你们做得很好,都要重重地表扬!我们听了老师的话,心理就好象乐开了花儿一样----别提多开心了!这节美术课使我知道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做好一件事情,不仅需要用心地思考,还需要合理地分工,并且相互之间还要密切地配合好!

一节美术课2

美术课调到了倒数第二节课,哼!倒数第二节课!怎么让我们收颜料、倒水、洗水粉刷,还有画我的作业,第二节课的休息时间很短,无法在这段时间内完成。我快崩溃了!哦,对啦!画水粉我并不是很专业,而且我没有学过这方面的知识,尽管这样,作为好学生的我也要做好画画前的准备,把袖子腕起来,拿出颜料、笔刷和纸。

上美术课了,我带着我盛满水的水杯回到了教室,看着其他同学带来的水桶,我突然想起美术课要用调色盘,后悔没有把调色盘带上。美术王老师说:“这节课大家画上节课老师讲的内容”。我看见了陈君的调色盘,颜料和图画纸,好像差了笔刷。我和他交换了东西,哈哈!我换到了!我拿出另外一个笔刷开始画画。我要画夕阳落日,先拿出颜料中的橘色,咦!怎么挤也挤不出来?用尽全身的力量,颜料涌出许多,沾满了我整个手。“什么鬼,我好幸运啊!居然遇到了这种事。”这种东西好恶心,手上感觉粘粘的啊,好像“大便”。前面的同学看了说想吐,我心理想:“你们这些吃瓜群众别只光看热闹,帮个忙,给点纸了。”陈君的手也被颜料污染了,他叫了一声,我们都没有纸,真痛苦,王老师过来了见到这一切,让我们去把颜料清洁干净。我们把手清洁干净了,然后叹了口轻松的气。

颜料画出的画是那么的美丽,但是它捣乱的话就讨厌了。

一节美术课3

劳动节即将来临,为了凸显劳动的意义,昨晚放学时我特意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要求每个孩子画一幅关于劳动的主题画。要求孩子可以和家长共同完成,并且择优上墙展示。

今天早上,每个孩子都兴致勃勃地送来了自己的作品,我仔细看了一下,发现有几幅作品很漂亮但是不像出自我班孩子之手,经过我稍稍盘问,这几个孩子都主动承认是自己的姐姐或哥哥画的。他们很诚实,我没有过多地批评,只是说明下次要自己动手画画,他们都明白似的点头答应。

上课时我一一评论了每一副作品,先是让孩子自己说出图画上的含义,大家共同评论是否符合主题,然后我就整个作品的构图、布局、色彩和想想加以点评,表扬其优点,提出其不足,最后宣布这幅作品是否被选上展示。

那几张哥哥姐姐代画的作品我并没有扔掉,正好被我当做范画让幼儿学习其中的优点。只是在最后仍然告诉幼儿这些作品还是被淘汰了,再就为什么画的好还是被淘汰这个问题让幼儿展开讨论。一节课下来,孩子们不仅提高了关于绘画方面的美术素养,而且还懂得了学习一定要靠自己,别人的东西再美也代替不了我们自己的美丽。 快下课时我将被选中的作品贴在了墙上,虽然不是最好的,但是我觉得意义非凡。孩子们更能记住今天的教育。

一节美术课4

本周的周三与往常有所不同,第五节课美术课要上公开课,我心中不免有些紧张。

以往都是语数外正课上公开课,而今天,竟然是美术课上公开课。下午,我早早地来到了教室,美术老师早就站在了讲台上,而同学们的座位上多出来了一张红纸。等同学们到齐,美术老师就跟我们说:“同学们请把桌面上多余的东西放到桌内,只拿出一只铅笔。”这时候,许多听课的老师从后门进来了,同学们就端端正正地坐到座位上。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同学们不约而同的站起来一同说:“老师好!”随后就坐了下来。美术老师在大屏幕向我们展示我们 中国的一个古老文化―剪纸。进来时我还觉得奇怪,想着今天美术老师为什么穿的这么喜庆,原来跟剪纸有关啊!剪纸早在1000多年前就出现了,到现在还在广泛流传,结婚、过年的时候剪剪纸,贴窗花,这是一种习俗,也是一种艺术啊!

当我们欣赏完各种各样精美的剪纸艺术品后,到了最后环节——我们自己剪剪纸,而对于完全没有艺术细胞的我,不啻于一种挑战!折磨!我们剪剪纸的主题为蝴蝶,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没错,从一开始我就出现了许多问题,不是这里画错就是那里画得不对称,擦了又擦,画了又画,最后终于换了只像样的蝴蝶。开始剪了,我小心翼翼地操作着剪刀,生怕把自己好不容易画好的“蝴蝶”给剪坏了!终于,大功告成!我吁了一口气,可还没等到我开始上台解解,就下课了。

这真是一节有趣的美术课!

一节美术课5

今天放了学,我和向往一起跑向美术社团。

唉,没到一分钟就打了铃。一部分同学去看张老师来没来。不一会儿你就会发现有一些同学回来报信:呀,老师来了!

一会,张老师真来了。

今天我们画《奇怪的树枝》。

张老师把纸发下来。又把自己的画贴在黑板上。我们开始画画了。

先画树枝,我不幸画错了,第二部:画树叶。半圆画了画锯齿,锯齿画了画半圆,半圆画了画锯齿······画到纸边就不画了。

第三:画小动物。老师让我们画躲在树下的小动物。哭,我画了个狐狸不是狐狸,兔子不是兔子的东西!

第四:加树。嗯,张老师说加树,我把加树听成了加数。嗯,我心里冒出一个大大的问号:张老师打算上数学呀!一想,再看看张老师的黑板。我才恍然大悟。加数加树晕!

第五:树藤。张老师又说画树藤。我画的那个什么树······藤,有的太胖有的太苗条。

搞了半天,都下课了。我们收拾书包,回家了!

一节美术课6

听说,星期五有领导来听课,第四节美术课由班主任来上课,这可是一节有趣的美术课。

随着铃声奏响,雷老师从前门走了进来,“上课。”,“起立。”“老师好!”开始上课了,今天,我们上的是第七课《我的艺术收藏》。随着老师读的课题,我们开始读书上得导读了:“医生能使我们知识面……”。老师问:“大家有一些怎样的艺术收藏品呢?”于是张君宜一马当先,回答了一个标准答案,真可谓是我们班的“一肚子墨水”啊!后来,雷老师问:“大家都知道怎么样储存艺术收藏呢?”于是我马上举手回答:“比如相机胶片要把它用一些小袋子来装着,这样既可以保护底片的色彩,再有一个就是可以防止底片的碎裂。”当我一会答完,班里就传出热烈的掌声。接着我后面的还有几个同学回答,他们的回答都非常地精彩,同时也获得了热烈的掌声。最后,雷老师做了小结:“艺术收藏能培养大家对艺术的热爱,并能丰富大家的课外知识,提高大家的艺术修养。”伴随着下课铃声的响起,我们结束了这节有趣的美术课。

星期五的美术课,既让我懂得了艺术收藏的意义,又让我知道了收藏的快乐。

一节美术课7

伴随着清脆的铃声,这学期的第一堂美术课开课了。

数学老师换了,英语老师也换了,美术老师换了吗?我们都盯着门口看。哦,还是原来的梁老师啊!一声“起立”“坐下”后,老师开始讲授这节课的内容。老师开讲了,我同桌吴和我后面的袁也开始“高谈阔论”起来。两三分钟后,梁老师往我们这个方向看了一眼。我轻轻地用手肘碰了一下吴,他似乎明白了我的用意,转过身来听课了。我以为他会继续保持这种状态,哪知不过两分钟,他又转过身和袁兴致勃勃地说了起来。忽然,梁老师停止讲课,眼睛直盯着他们。我感到情况不妙,正想提醒他们,美术老师已快步走到吴的面前,一把把他拉出座位了。吴没有防备,书掉到了地上,满脸惊慌……

教室里一片寂静。许久,梁老师说:“你刚才是不是转过身去说话了,你承不承认?”吴低着头,一言不发。美术老师又问了他一次 ,他仍然保持沉默。这下老师生气了,拍着桌子声说:“警察审问犯人,他有权力不说话。你是我的学生,我有权让你回答我。”可吴仍然不吭声。老师一把把他拉到了讲台前,然后回过身快步走到我的旁边开始盘问袁锦敏。袁锦敏低着头,红着脸,小声地承认了错误。老师的怒火消了些,挥手示意他坐下了,然后又回过头来“审讯”吴。这次,吴学谦终于开口了……

又一阵清脆的铃声响起,这次师生“战争”也宣告结束了。希望以后的课上,都没有类似的情况发生。

一节美术课8

今天上午有大家喜欢的美术课,而且更开心的是这节要学线描,正好我现在美术班学着素描,我可以大展我的才能了。

素描虽然不是这节课的主题,但是它是线描的较高级艺术画。我拿起铅笔,一道画下去就是一个优美的线条。我是先从最基本的正方体画起,不一会儿,一个正方体就出来了,虽然没有在美术班画的好看,但是大家看到都很惊讶。

言归正传,我掀开书,挑选了一条线描的物体组合,开始一笔一画的画起来,画一笔看一下书。画画不在于总体的结果好不好看,而是在于每个大大小小的细节。如果你只看结果,不看过程,即便结果是完美的,也可能不尽人意。即使结果不完美,过程中你在成长进步,也是好的。如果这是一道数学题,老师只看结果,如果最后答案是抄别人的呢,或者是还有另一种新的解题方式,你忽略了就是一种遗憾。我们美术也是这样,如果你的细节画的很好,外表只是因为一点困难而画的不好看也没有太大关系。

我们的生活也是这样,如果只看一个人的表面善良,那就可能会有巨大的损失,关键在于这个人做事的一些细节,看清他的内心深处,如果有恶意的话,那后果就不堪想象。

所以,我们不要光做一个表面善良的人,也要做一个内心善良的人,这样才是真正的自己!

一节美术课9

星期四的下午,美术课上老师教我们做盾牌。马老师用简练的语言给我们讲了盾牌的制作过程。

老师讲完,我拿着一张4K的大卡纸,让马老师帮我剪成盾牌的形状。只见,马老师拿起剪刀,麻利地在卡纸上剪来剪去,不一会儿,盾牌的形状就剪出来了。

我拿着剪好的卡纸开始忙活了起来。我先从蓝色纸上剪下两个比较大的圆片,又从绿色的卡纸上剪下两个较小的圆片,接着用双面胶把这两个小圆片分别贴在两个大圆片上,并把它们贴在盾牌中间位置上,这样盾牌的眼睛就做好了。然后,我从淡蓝色的卡纸上剪出像小鸟翅膀一样的羽翼,把它们贴在眼睛的下方,然后用橙色卡纸剪出弯弯的眉毛,红色卡纸剪出尖尖的嘴巴,莹光浅粉色卡纸剪出像桃子一样的鼻子,黑色的卡纸剪出细细的手臂。最后,在马老师的指导下分别贴在盾牌的相应位置。一个栩栩如生的盾牌诞生了!

做完盾牌,我又拿出灰色的卡纸剪了一个菱形和很小的长方形,用黑色的卡纸剪了一个又细又长的长方形,再用双面胶把剪出的卡纸连接起来,一个攻击性的武器——长矛也大功告成了。

看到早已做完作品的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找老师拍照留念,我也情不自禁地拿起了我的作品。可是,下课铃声响了,哎,真可惜,差一点就可以拍照了!

这节课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动手、动脑能力,也让我们了解了盾牌的功能和特点,真是一节有趣的美术课啊!

一节美术课10

今天,班主任王老师告诉我们新疆英吉沙小学的老师要我们这交流学习,学校选重了我们班。

下午,我怀着紧张又激动得心情,早早地来到教室。快上课时老师把我们带到了多媒体教室。这节课是美术课,老师首先为我们讲述了,星空的联想。然后拿出一张刮画纸说:“哪位同学上讲台来帮老师刮一张你联想的星空?”话音刚落,我就不假思索地举起了手。老师说:“那就你吧。”我的心突然砰砰地跳的厉害,像揣了一只小兔。可是不能后悔了,于是我拿起刮画笔,大步向讲台走去。

老师宣布:“下面同学们开始自由创作吧!”教室里一片寂静,只有“刷刷”的刮画声。

我刮得正尽兴时,一位英吉沙小学的老师,悄悄地走到了我身旁,对我说到:“小朋友,你刮的是什么呀?”我紧张地把胳膊移开,这时我已经刮好了一艘飞向火箭。那位老师看了一眼我的画,微笑着点点头,就离开了。

美好的时光总是过的很快,不知不觉,下课铃响了,今天的美术课真有趣!我们不仅了解关于美丽星空的知识,还通过自己动手,展示了美丽的星空,我爱这形式多样的美术课。

一节美术课11

今天真是倒霉,因为第一节课就是我最最讨厌的美术课,上课铃响了,教室里死气沉沉的,这似乎是同学们送给美术老师的礼物,这时,一位年轻的教师来了,他就是我们的美术老师——关老师,因为关老师的名字叫关国亮,所以有人暗地里叫他叫做“朱葛亮”(诸葛亮)。这位老师鞠躬时可真有趣,只见他不向平常人那样弯腰,而是把腰“压”下去,我看了以后,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起来,老师听到后,严肃的对我说:“林韵妍,上课要言(安)静,不要笑!”我一听,笑得更厉害了,原来,老师把安静读成了眼睛,这也难怪老师是广州人。

“同学们,今天咱们学习画花瓶!”关老师开始讲起课来,但是我对这种课不感兴趣,所以便趴在座子打起吨来,“林韵妍,你看这里怎么画才好呢!”关老师指着花瓶的“脖子”冷不丁得对我说,,我想:糟了。要出洋相了,但是看在面子上,只好去画,想不到老师我不会画就让我回去,真是侥幸过关。

别看关老师看起来不好惹,其实他也没什么了不起,只不过只会跟别人逞逞能,打打篮球而已,真是人心隔肚皮。

“铃铃铃”下课了,只见关老师又在“压”身子了,关老师呀关老师,你真是让我哭笑不得呀!

一节美术课12

有一节美术课使我们班不断传出“哇哇”的惊叹声,原来那是一节捏彩泥课。

首先,美术老师董老师给我们看了四(1)班同学捏的彩泥:憨厚的乌龟,可爱的小猪,肥胖的企鹅,盘成一团的蛇,昂首啼叫的鸡,凶猛的老虎,长着黑眼圈的的熊猫,小巧玲珑的老鼠,红眼的兔子,凶猛的狮子,吐着舌头的小狗,勤劳的老黄牛,代表吉祥的龙,膘肥体壮的马,瘦小的羊,顽皮的猴子……同学们见了都忍不住啧啧称赞,有的说:“这些作品真多呀!”有的说:“这些作品真是色彩明丽,栩栩如生,像活的一样!”还有的说:“看来我们得加油了!”

听到老师说等我们的作品做好了也会拍照时,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开始做可爱的小动物,只听老师一声令下,同学们立马认真地起来,我做的是一对情侣小猪,周鸣洋做的是青蛙,周奕伶做的是贴在纸上的蝴蝶……等到快结束的时候老师说做好的同学上去拍照时,同学们如潮水般涌上讲台,等着拍照。做这一节美术课使我们班充满了笑声,真快乐啊!

一节美术课13

昨天,我们上了一节十分有趣的美术课--做玩偶。

刘老师一走进教室,就对我们说:“同学们,你们家里都有玩具吧!”“有!”大家齐声应答。“那我们今天自己制作玩具,好吗?”“好喔!”顿时,教室里就炸开了锅,好不热闹!大家都开始干了起来。我迫不及待地将备好的“白皮肤”蛋壳剪刀等工具摆好,拿起蛋壳,左看看,右看看,不知从何处下笔。突然,一个灵感划过我的脑海,“对了!”我放下蛋壳,去拿水彩笔。“NO!”我大叫一声,一动不动。蛋壳掉在地上,碎了,那破碎的蛋壳像一滴滴眼泪落在地上。“喔噢”同桌向我做了个鬼脸,差点把我气晕。没了“白皮肤”蛋壳,我心里特沮丧,现在只能用“黑皮肤”蛋壳。这次,我显得小心翼翼,先在蛋壳上画上一对柳条般的眉毛,再画上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我又画上一张樱桃小嘴,更加可爱,那小巧的鼻子,更不用说了。该给她做发型了,我用**的毛线给她做头发,一根两根,几分钟后,我终于将头发一根根粘好,我看了看,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哦,原来,小姑娘还没有戴蝴蝶结!我赶紧用绿色的毛线做成蝴蝶结状,戴在小姑娘的头上,她笑了,笑得那么甜美。

接着,我又给小姑娘做了身体,裙子,手等。好一个漂亮的小公主!蛋壳静4从几样普通的材料变成了独一无二的玩具!真的不可思议!

这次美术课真有趣,如果下次还有机会,我一定把小姑娘打扮得更漂亮,

一节美术课14

美术考试考完了,老师便让我们放松一下,放了一张动漫人物,让我们模仿着画,全班一起叫好。

老师先为我们示范,先起草,再画刘海,轻轻勾列出来……,全班大部分人都在仔细听讲,少数人没有听,也是在尽力画着,这可是史无前例,毕竟之前的任何一节美术课,都有人在捣乱,大声说话乱跑,也有人不带工具,今天没带本的同学,借来的、买来的什么方法都用上了,结果就是工具齐全,并且整节课大家都鸦雀无声,认真思索着画着。

老师讲完了,我们便自己发挥,我用笔描了很多次,太长、太大,这样都不好看,即使一点点的不合理,整幅画便不好看。终于一个自认为完美的脸型被我画出来了,用几道弧线大致画出五官,在精致的改一改,脸就成功了,四周看看同学们的画,虽然有些千奇百怪,但能够看出来,大家都努力了。他画了一双好似精灵球的眼,你画了一头美杜莎的头发,大家互相笑笑,改进自己的不足,一幅幅长相不同,同样漂亮的少女出现了。大家互相欣赏,给予赞赏与意见一片和谐。

一节不同寻常的美术课,让我们互相发现了自己的长处与短处,让自己充满信心,继续努力。

一节美术课15

星期五下午,我终于又上了一节期盼已久的美术课,这堂课的主题是画盘子,老师要求我们每人画两个小盘子,需要自己来进行图案设计,老师在黑板上贴出了样板供大家参考。

我一看妈妈提前打印好的一个图案有点难,我正发愁呢,突然想起了老师对我们说的话:“一定要自己设计。”于是我开动脑筋,仔细的想,想来想去就是没有头绪。这是我抬头看到黑板上的样板,灵机一动,画了一朵爱心花,这是世上独一无二的花哦!我用星星在盘子的边上做了一圈点缀,看上去很耀眼。

接着我画了池塘里的小鹅和小鱼,他们自由自在的游玩着,我在四周加上了装饰图案,最外面一圈画上了美丽的皇冠,希望他们都能做自己的国王。

画好后,我用蓝色的记号笔涂上了颜色,看上去就像青花瓷盘子。因为我的速度很快,老师又给我发了第三个盘子让我设计。于是我画了九朵魔法花,我希望魔法花播散出来的魔法种子能够随风漂洋过海,到世界各地生根发芽。

下课了,我带着我的作品高兴的回家了,我迫不及待的想让妈妈看到漂亮的青花瓷盘子。

中国记忆——5000年文明瑰宝展

展览时间:2008年7月29日——10月7日

开馆时间:9:00—17:00(16:0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

展览地点:首都博物馆B展厅(西区一层)

前 言

这是一个源远流长的东方文明,无论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多次南下,还是西方列强的闯入,都未曾中断文明的传承与进程,卓尔不群、独立远东。

这是一个神奇瑰丽的东方文明,在西方人眼中,既有“丝国”(塞里斯、Seres、∑ηρε)到“瓷国”的嬗变,也有“汉人”到“唐人”的演绎,在马可·波罗等冒险旅游家颇具传奇的游记中,是令人向往的神奇世界。

这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东方文明,以华夏文明为主体,吸纳、融合各区域文明汇聚而成。宛如海纳百川,奔流不息。

这是一个历久弥新的东方文明,在与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碰撞中,以无与伦比的包容和再生力,实现自身的创新和发展,并推动着世界文明整体的进程。

这就是中华文明,蕴含着“和”的文明。以礼明序,以乐和群,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以期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古老的中华文明,从遥远的时空中走来,如今在这里向您展示中华文明昨夜灿烂星辰中最为耀眼的明星,也是最能唤醒那尘封已久的美好记忆的文物瑰宝。

第一部分 曙光初照

(史前时期 公元前21世纪以前)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先人在求得生存的过程中,逐渐认识自然和自身,也进化着自己。从茹毛饮血到钻木取火,从采集野果到种植庄稼,从穴居山洞到建造房屋,从与野兽相争到驯养家畜,从结绳记事到刻画文字符号,从实用器到礼仪用具,从氏族到城邦,迈进文明的门槛。由南方的西樵山文化至北方的红山文化,从东方的良渚文化到西方的马家窑文化,文明曙光初照中华大地。

本单元展品详细信息 -->

第二部分 礼乐安邦

(公元前21世纪~前3世纪)

伴随着国家的出现,中华文明迎来了第一个发展高峰。夏商周为稳固其统治,建立了一套严密的礼乐制度,以礼明序,定尊卑;以乐调节心灵,融和上下、群体关系。由此而生的礼乐器造就了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当西周王室衰微、诸侯逐渐势力强大,伴随而来的是区域文明的长足发展和繁荣。秦的大一统,也统一了区域文明。秦祚虽然短暂,但作为中华文明规范体系的典章却垂范近二千年。

一、礼仪的沉淀

(公元前21世纪~前8世纪)

公元前2100年前后,夏禹在治水中脱颖而出,建立夏朝,“禅让”变为“世袭”。商周时期,礼乐渐趋兴盛,并伴随频繁的祭祀。从大量出土的精美的青铜礼乐器中,可以遥感当年礼仪的庄严与繁复。甲骨文、金文则记录着这一文明的进程。

本单元展品详细信息 -->

二、区域文明各领风骚

(公元前8世纪~前3世纪)

高度发达的礼乐文明,不仅成就了自身的辉煌,也辐射到周边地区。受其影响,周边地区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自身文化中孕育出独具魅力的区域文明,相同材质造就了不同的器形,蕴含着不同的文化符号。

本单元展品详细信息 -->

三、百川终入海

(公元前3世纪末)

地处西戎边陲的小国秦,经商鞅变法后,逐渐强大,横扫六合,建立了疆域广袤的秦帝国。车同轨、书同文,促进各区域文明的进一步融合,协调发展,汇流成中华文明的发展主轴。秦朝虽仅存15年,但其所奠定的政治文明却垂范后世、传承千年。

本单元展品详细信息 -->

第三部分 盛世华章

(西汉至隋唐五代 公元前3世纪~公元10世纪)

汉在秦统一的基础上开拓进取,呈现出新兴帝国的朝气蓬勃气象。丝绸之路的开通,将东亚与西亚、欧洲文明连在一起,中土文明在影响对方的同时,也受对方影响。汉朝雄强的流风余绪延续到魏晋,伴随着豪杰并起,风流纷争,北方民族相继南迁,各民族互相碰撞、融合。国力强盛的唐朝借西来“胡风”的熏陶,吸纳各种外来文明,再一次显示出勃勃的生机和阔大的气象。强汉盛唐,绵延着原生创造,兼容并蓄各种外来文明,呈现出新风异彩,祥和灿烂,为历代盛世所称颂。

一.时代的定格

(公元前3世纪—公元3世纪)

秦统一后区域文明的重组,在汉代焕发出新的活力。“文景之治”开启了两汉盛世,与欧洲的罗马帝国并肩称雄东、西方。创造这一盛世的人们及其语言文字也被定格,即汉人、汉语和汉字。

本单元展品详细信息 -->

二、南北民族、东西文化大交融

(公元3世纪~6世纪)

汉末乱世经晋的短暂统一后,又出现了较长期的南北分治局面。汉文化在南方得到延伸和发展,青瓷造型及釉色之美,也成为人们情感的新载体。北方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相继南迁,其风俗文化与汉文化在不断的碰撞、融会。夹杂着佛教的东渐,以及波斯和希腊文化的羼(chàn)入,它们逐渐融入中华原生文明之中,散发出存异趋同的独特魅力。

本单元展品详细信息 -->

三、黄金时代

(公元6世纪~10世纪)

唐朝的开明政治和民族融合,开创了社会的繁荣。开放的社会,使唐朝成为各种民族、宗教、文化的汇聚地,“丝绸之路”引来的不只是诸国“胡商”,各种文化艺术也纷至沓来,这是空前的文化交流与大融合。融会南北,贯通中西,把唐代推向中世纪世界文明之巅峰。

本单元展品详细信息 -->

第四部分 古典终结

(公元10世纪~19世纪)

宋在唐代文明的基础上峰回路转,时代精神从追求外在雄伟华丽转向内在的宁静愉悦,由世间转向心境,讲求雅致和细腻入微的感官享受。琴棋书画成为文人的情感载体,品茶论酒成为时尚雅趣;“以玉比德”观在理学的倡导下再次提升,瓷器是否类玉成为评判优劣的标准。但北方游牧民族仍相继南下,重文轻武的社会已不能抵挡游牧民族的剽悍及其铁骑,故有女真、蒙古、满族相继入主中原,融入到中华民族大家庭。当中华文明沿着自己的轨迹发展、完善并推向极致时,西欧诸国却走出中世纪,生产力迅猛发展,迈进近代文明,改变了世界格局,也改变了中国文明的进程。

一. 宁静中的愉悦

(公元10世纪~13世纪)

黄袍加身后取得政权的宋开国皇帝赵匡胤,以“杯酒释兵权”实现了文人治国的理念。经前朝绚烂文明之极后归于平淡的宋,重文轻武,追求心灵的宁和,生活的安逸。前有西夏、辽夹肩,后被女真所逼偏安一隅,仍能“酣睡于卧榻”。尽管它缺乏英雄气概,但其对人生、世事的哲学感悟,却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从宋瓷神韵中可领略时人的儒雅心境。

本单元展品详细信息 -->

二、民族融合谱新曲

(公元10世纪~14 世纪)

皑皑雪原,金戈铁马;小桥流水,西厢风月。北宋国力不够强盛,其文明却为周边民族所倾慕,西北党项、东北契丹,后来的女真、蒙古族,或争得一角,或入主半壁江山,或一统中国,但最终为中华民族所融入,同时也为中华文明又增添了新的色彩。

本单元展品详细信息 -->

三.盛世余晖

(公元14世纪~19世纪)

在明清近五百年的岁月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强化,文明被推到了极致,并成就了古典最后一个盛世。清高宗更是踌躇满志,将紫禁城主殿更名“太和”。然而这正是西欧列国空前巨变、日新月异地迅猛发展时期,明清也随着时代的脉搏在跳动,先是经传教士传入一些近代科学知识,后在西方列强向外扩张的强大压力下转向闭关自守。

本单元展品详细信息 -->

结 语

“中国记忆——5000年文明瑰宝展”由国家文物局、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天津市人民政府、上海市人民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山西省人民政府、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辽宁省人民政府、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江苏省人民政府、浙江省人民政府、安徽省人民政府、江西省人民政府、山东省人民政府、河南省人民政府、湖北省人民政府、湖南省人民政府、广东省人民政府、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云南省人民政府、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陕西省人民政府、甘肃省人民政府、青海省人民政府、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注:排序按照政府网站公布的排序序列)。

北京市文物局、湖南省文物局及其他省市文化厅(文物局)协办。

故宫博物馆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研究所、首都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北京市定陵博物馆、北京市白塔寺管理处、辽宁省博物馆、天津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河北定州博物馆、河南省文物考古所、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省青州市博物馆、黑龙江省博物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博物馆、内蒙古敖汉旗博物馆、四川省博物馆、四川省绵阳博物馆、四川省成都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南京市博物馆、江苏省徐州市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荆州博物馆、湖北省武汉市博物馆、安徽省博物馆、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安徽省岳西县文物管理所、湖南省考古研究所、湖南省长沙市博物馆、湖南省衡阳博物馆、江西省博物馆、江西省景德镇陶瓷馆、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博物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陕西省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省汉阳陵博物馆、陕西省周原博物馆、山西博物院、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管理处、西藏自治区罗布林卡管理处、云南省博物馆、青海省博物馆承办(排名不分先后)。

首都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为展览的承制单位。

国宝文物讲述5000年文明

文章来源:北京晚报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无论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多次南下,还是西方列强的闯入,都未曾中断文明的传承与进程,卓尔不群、独立远东。

它是一个神奇瑰丽的东方文明,在西方人眼中,既有“丝国”到“瓷国”的嬗变,也有“汉人”到“唐人”的演绎,在马可·波罗等冒险旅游家颇具传奇的游记中,是令人向往的神奇世界;它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东方文明,以华夏文明为主体,吸纳、融合各区域文明汇聚而成。宛如海纳百川,奔流不息;它是一个历久弥新的东方文明,在与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碰撞中,以无与伦比的包容和再生力,实现自身的创新和发展,并推动着世界文明整体的进程。

《中国记忆——5000年文明瑰宝》展位于首都博物馆方厅一层,展厅面积1400平方米,共上展的169组件文物,是从中央及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所属科研院所、博物馆、考古所等55家文物收藏单位挑选出的,具有鲜明时代性,能够代表一个历史时期文化艺术最高成就,或者能够代表一个区域文明特色的国宝级文物,它们中绝大多数是考古断代中的标准器和艺术史上著名的艺术精品。

中国最早的“太阳神”

太阳神纹石刻

代表长江中游太阳神崇拜的湖北秭归出土的距今约7000多年的“太阳神纹石刻”是目前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刻画太阳神形象的实物。这件石刻用写意的手法雕刻出一位身躯修长、两手下垂、双足分立的人,头顶上刻有23 条光芒的太阳,腰部两侧的圆点似行星在宇宙中运行。它不仅反映了一个地区太阳神崇拜的情况,人们还能从这个形象中看到先民们按照人类自己的形象刻画心目中的“神”,反映出在生产力不发达,环境艰苦的条件下,对发展人类自身能力的渴望以及对人主宰世界的信心。

千年奇“脸”——人面纹铜方鼎

人面纹铜方鼎出土于湖南省宁乡,为商代晚期作品。鼎为饪食器,也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该器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件以人面作为主体装饰的方鼎。器腹四面各高浮雕人面,虽大小不一,但五官部位、脸部表情如出一范,可见铸造者拥有十分高明的技巧,也许当时已经掌握了放大缩小的技术。人面写实逼真,表情肃穆,给人以庄严神秘的感觉,这可能是中国南方3000多年前商代人的面貌写真,而其耳上有云勾角状物,下有手爪形饰,又有认为这是古代文献中的“饕餮”( tāotiè)形象。鼎腹内壁铸有“大禾”二字铭文,“禾”字如谷子抽穗时的植株形象,结合器壁的人面形象,有学者认为是对祭祀、祈祷谷物丰收的一种纪念。这件方鼎是湖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该馆的标志就是依此设计的。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太阳神鸟金饰

太阳神鸟金饰出土于成都金沙遗址,属商代晚期作品。图案采用镂空方式表现,分内外两层,内层周围等距分布十二条旋转的齿状光芒;外层由四只逆时针飞行的鸟组成。四只鸟首足相接,朝同一方向飞行,与内层漩涡旋转方向相反。外层4鸟既代表4鸟负日,也代表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内层12道芒纹代表一年十二个月周而复始。是古代蜀人崇拜太阳的物证,也说明古蜀人已经掌握了岁、时、月的概念以及形成的原因。太阳神鸟图案表达着追求光明、团结奋进、和谐包容的精神寓意,而且构图严谨、线条流畅、极富美感。

周武王伐商的见证物——铜利簋

铜利簋出土于陕西临潼。在众多青铜器精品中,特别要提到的是陕西临潼出土的“利簋”, 这是目前发现时代最早的西周青铜器,也是西周初年金文中叙述武王伐商的唯一珍贵史料。腹内底部铸铭文4行32字,大意为:武王伐商,甲子日凌晨岁星正当其位,宜于征伐;战胜商朝八天后的辛未日,武王在军队驻地赏赐贵重金属铜给有功之臣——利,利就用铜来铸造宝器以作纪念。铭文载武王伐商的时间是甲子日;并且反映了从开战后的第八天,就对有关人员进行奖励,说明战争持续的时间不长。这些与文献《尚书·牧誓》、《逸周书·世俘》所载的载周武王在甲子日征伐商王相吻合。它是夏商周断代工程断定武王伐商的器物之一。

通往天国之路

T形帛画

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具未腐烂的汉代女尸,此为墓主人辛追葬仪中用以表示招魂、导引后随葬的旌幡,又称“非衣”。画面所描绘的内容自上而下可分为天上、人间、地下三部分。天上部分绘有人首蛇身的蛟龙、金乌、蟾蜍和玉兔、奔月的嫦娥等天国的神话传说。金乌指代太阳,所谓“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即指此;人间部分绘有墓主人辛追在3个侍女的陪同下,正在飞升天国的路上,以及家人在祈求死者灵魂升天的祭祀场面;地下部分画着神话中的鳌鱼和异兽守卫死者的灵魂。帛画以有序的层次展示了汉初人们观念中的宇宙图景,其主题思想,一般认为是“引魂升天”,但也有人认为是“招魂以复魄”,使死者安土。

汉代规格最高的葬服——金缕玉衣

这一金缕玉衣出土于江苏省徐州狮子山楚王墓,是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玉片数量最多、玉质最好、工艺最精的玉衣。全部用新疆和阗白玉、青玉组成,包括头罩、前胸、后背、左右袖筒、左右裤管、左右手罩、左右脚罩等十余部件,共使用玉片4248片,金缕1576克,需10万人工才能完成。按照汉代的丧葬制度,玉衣是必需的丧葬品,因为汉人相信金玉可以保持尸体不朽。但只有帝王才能使用金缕玉衣,而此件玉衣的主人是第二代楚王刘郢客,即汉高祖刘邦的弟弟刘交之子。刘交深受刘邦之子、汉文帝刘恒宠信,致使其几个儿子贵比皇子,故刘郢客死时能穿金缕玉衣。同时也说明西汉时期象征地位和等级的玉衣缕质的使用并未形成严格的制度。

财富的梦想——铜摇钱树

铜摇钱树出土于四川省绵阳市何家山二号汉墓。整体由基座、树干、树冠等共29个部件衔接扣挂而成。以铜管作树干,插在浮雕天绿、辟邪纹的陶座上,五组枝叶分插在树干套管上,树顶一人正将玉兔捣成的不死“神丸”置于雀嘴,树枝上满布铜钱,树叶上还饰有西王母长生不老神仙故事及乐舞杂技者形象。树叶婆娑,满布铜钱,似乎只要摇动树干,铜钱就会哗哗坠落,故名为“摇钱树”。摇钱树在东汉的墓葬中常有出土,人们在树上挂满铜钱,塑造神仙故事,祈盼它能像果实那样可以不断地“开花结果”,希望能像神仙一般长生不死。“大地有泉皆化酒,长林无树不摇钱”,墓中随葬摇钱树,表达了汉人渴求财富的愿望。

值得提出的是,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重灾区绵阳的文物工作者顾不上自家人员和财产损失,紧急抢救文物。就在余震未息之时,这件东汉摇钱树运抵北京,体现了四川人民对北京奥运盛会的大力支持。

实用与艺术完美结合——错金银牛形铜灯

汉代“彩绘雁鱼铜灯”、“错金银牛形铜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们的动物形象部分为储水容器,灯点燃时产生的油烟经过灯罩收集,由弯管将烟尘导入水中吸收,避免室内空气的污染,它们合理的除烟设计折射出我国古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造物理念。在欧洲,直至15世纪,这种除烟设计才在达·芬奇的设计手稿中出现。汉代,这种灯应用较为普遍,在广西、湖南、河北等地均有考古发现。河北省博物馆藏著名的“长信宫灯”也是依据同样的设计原理制成。

两千年前的滑稽艺人

击鼓说唱陶俑

两千年前的“击鼓说唱陶俑”则从一个侧面展示了盛世的生活。汉代民间极为盛行说唱表演。这件陶俑袒胸露腹,着裤赤足,左臂挟鼓,右手举槌作击鼓说唱表演,神态诙谐,动作夸张,是一件富有浓厚民间气息和地方风貌的优秀雕塑作品。汉代这种说唱艺术称为“俳优”,史书记载:“击鼓歌唱,作俳优”。《汉书·司马相如传》颜师古注:“俳优侏儒,倡乐可狎(xiá)玩者也。”在汉代,往往以身材矮胖、相貌滑稽的侏儒充任表演者。陶俑虽为手工捏塑而成,但其神态生动、鲜活逼真,它仿佛从2000年前的历史尘埃中走来,带给我们汉代社会的音容笑貌,让人忍俊不禁,过目难忘。

情意缠绵人神恋——绢本设色顾恺之《洛神赋图》卷(摹本)

《洛神赋图》是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的绘画名作(展品为宋摹本),是以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曹植的名篇《洛神赋》为题材,描述曹植渡洛水时与洛水神女相遇而恋爱,终因人神路隔而无奈分离的动人故事。《洛神赋》原名《感鄄赋》,一般认为是因曹植被封甄城所作;亦作《感甄赋》,甄通鄄,但也有人认为其写作牵涉到曹植与魏文帝曹丕之妃甄氏之间的一段错综复杂的感情。

该图用具体生动的形象,完整地表现了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洛神赋》的内容,对人物心理刻划的成功及善于表达情感内容的精深造诣,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绘画的新发展。图中人物画的线描如“春蚕吐丝”,后人称这种技法为“高古游丝描”,为人物画技法十八描之一,对后世的中国画线条艺术产生很大影响。

天下第一行书

绢本王羲之《兰亭序》(摹本)

《兰亭序》是大书法家王羲之(321~379年)于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和一些文人举行“修契(xì)”宴会上,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共28行,324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当时的得意之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为“行书第一”。

《兰亭序》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气度、凤神、襟怀、情愫,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堪称绝妙的比喻。可惜被唐太宗作为殉葬品,埋入昭陵,从此真迹永绝于世。现流传于世的《兰亭序》为唐人摹本。因这卷唐摹《兰亭序》所用的是绢本,绢色虽陈旧泛褐,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是极为珍贵的摹本。

流传有绪的墨迹珍本

纸本欧阳询《梦奠帖》

《梦奠帖》共9行78字,内容为书写史事,唐著名书法家欧阳询(557~641年)所作。《梦奠帖》保存南宋“绍兴装”,后有元代郭天锡、赵孟頫诸家跋,阐明此帖与当时其他欧书作品笔意一致。郭天锡说到,“此本劲崄刻厉,森森然若武库之戈戟,向背转折,浑得二王风气,世之欧行书第一书也。” 此帖用墨淡而不浓,且是秃笔疾书,转折自如,无一笔不妥,无一笔凝滞,上下脉络映带清晰,结构稳重沉实,运笔从容,气韵流畅,体方而笔圆,妩媚而刚劲,为欧阳询晚年所书。 欧阳询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唐初四大家。该帖堪称大家的经典之作。

平远辽阔显江峦

绢本设色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卷

《夏景山口待渡图》,无款,董其昌于卷前引首题“董北苑夏景山口待渡图真迹”,卷后有元柯九思、虞集诸人题跋。曾入宋元内府收藏。入清为耿会侯所得,旋进入清内府收藏。俱钤有鉴藏印记。经《宣和画谱》、《石渠宝笈初编》等书著录。历代都被定为五代著名画家董源的作品。

该图描绘江南渡口夏日景色,开卷处平沙浅岸,江河横陈,小舟往来其间,山峦叠起,丛林中微露村舍,卷末沙岸延伸,垂柳成行,岸边有待渡者,展现出平远辽阔的江景。全卷用披麻皴加墨点表现山峦林木,画法与《潇湘图》基本一致,尺寸和质地似乎可与《潇湘图》相接,有学者因此认为两图本系一幅,是董源《河伯娶妇图》中的两个段落。画面以平远取势构图,在平平淡淡的浑朴真实里“得山川之神气”,设色雅淡,艺术感染力得到了充分地发挥。

  魏晋南北朝佛教壁画的特点:顺着佛教传来的路径,由西而东,克孜尔、库木吐喇、森木赛姆、柏孜克里克、莫高窟、榆林窟、文殊山、炳灵寺、麦积山等石窟艺术,这些石窟艺术主要分布在新疆和甘肃境内,在时代上始凿于北朝。这些佛陀的享祀地除了佛教雕塑之外,大多数有精彩的壁画与之配置,造成了浓郁感人的宗教氛围。这些为弘扬佛法、布施祈福、积修功德而绘制的壁画,即融合了中国西北各族人民的才智和创造力,同时受到来自印度,以至伊朗、希腊等国宗教艺术的影响和启迪,渗透了宗教的热情,又每每显示出世俗生活的某些情景。虽然彼此之间有着风格上的差别,六朝石窟壁画有着千佛、说法、降魔、涅盘和本生故事等共同基本主题,飞翔腾达、气势磅礴的整体效果,和讲究装饰美这样一些共同特征。这些石窟壁画也显示出,从西往东越来越深入内地,以及随着岁月的推移,佛像造型便越多带上中华民族审美观念的痕迹,更多带有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和汉族的身体特征。

  隋唐佛教壁画特点:设计是以塑像为中心,周边饰以壁画,以创造、烘托气氛。由于壁画的题材自成体系,构图完整,已经形成自己独立的时代风格。

  北朝最常见的壁画题材是本生故事,至隋代仍有若干表现,但从技法上看,本生故事的构图多用横向展开的连环画形式,而且开始注意在背景上作较为详细的描写,比起北朝同类题材的画面更为注意细节的交待处理,似乎说明,佛教故事的理解正在被不断深化。

  经变故事在北朝壁画中表现有限,如北魏的莫高窟壁画也只有涅槃变、本行变和降魔变几种。

  隋代的莫高窟壁画经变故事尚无大量增加,这和隋代立国时间短促有关,但经变故事在构图上已经开始复杂则是明显的事实。如第二九五窟的“涅槃变”,涅槃的释氏横卧绳床,周围围满他的弟子,画面下方还有摩耶夫人和不能接受世尊圆寂事实而自焚的须跋多罗(Subhadra),其余诸弟子或牵衣槌胸,或拍头扯发,表现出极端痛苦的情绪,都是以往画面中所没有的。

  唐代壁画以经变故事为主,经变的题材有多种,如净土变、维摩变、报恩经变、法华经变、天请问经变、弥勒变、金刚经变、华严经变、金光明经变、本行经变、降魔变、涅槃变、楞迦经变等等。

  每一“变”中含若干“品”,每个“品”都是一个完整独立的故事。

  净土变中以“西方净土变”最流行。

  西方净土变是净土宗的俗讲,净土变图是俗讲的绘画表现。

  西方净土宗强调极乐的西方净土为归宿。认为:要取得往生西方净土的资格,可以作功德事,所谓“功德”,简单的是口念佛号:南无阿弥陀佛。

  净土宗宣扬说,只要一念佛号,或作其他诸功德事,西方极乐净土的水池中就会生一朵莲花苞,作功德事的信徒将在其中往生。

  这种“西土净土变”的依据是《阿弥陀经》,故又叫作“阿弥陀经变”。因为“阿弥陀”的意思又是“观无量寿佛”,所以还可以称作“观经变”。

  “西方净土变”故事的美满结局是此俗讲的精彩之处,在壁画中往往加以刻意描写,所以出现“程式化”的构图。

  一般的画面中心是坐在莲花座上的主尊佛,左右分列着观音、势至菩萨,供养菩萨和力士、护法天王等神界形象环绕在四周。

  主佛的前方有伎乐天在载歌载舞,主佛的上方有诸多飞天在上下翱翔。

  主佛的背景有高大瑰丽的楼阁建筑,画面下方多是莲花池,池中莲花朵朵,有的正在含苞开放,池岸边是菩提树和妙音鸟。

  “西方净土变”的构图宏大严谨,基本上以对称为基本结构,在视觉上突出主尊佛的位置,比例上也以主尊佛最大,两侧的观音和势至菩萨稍小,护法天神及飞天则更小。这种位置安排和比例大小,从意识上说,是等级观念的反映,但从艺术上说,却也是构图的需要。

  “西方净土变”的色彩富丽堂皇,大量运用红、绿对比,间杂以金、黑诸色,气氛是相当热烈的。极好的体现“极乐世界”的丰足和谐的生活基调。

  “西方净土变”和其他题材壁画一样,都是勾勒设色的画法,线条粗细一致而圆浑,行笔流畅而飞扬。

  “西方净土变”画面两侧,往往还画有“十六观”和“未生怨”的连环画式的题材,画面简洁明了,和繁复富丽的“西方净土变”恰成鲜明对映。

  “净土经变”除“西方净土变”外,还有“东方药师净土变”,也是唐人欣赏的题材。

  “东方药师净土变”的主尊佛是东方药师佛,左右分列的是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此外,还有十二员药叉大将。

  “东方药师净土变”的构图和“西方净土变”构图大致相同,都有宏大的场景,如其经文所云:

  彼佛土琉璃为地,金绳界道,城阙宫阁,轩窗罗网,皆七宝成。亦如西方极乐世界,等无差别。

  但它所绘制的不少内容却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如“经变”的两侧多有“九横死”和“十二愿”,都是当时社会生活中最为人关心的内容:

  “九横死”是药物误死、王法诛戮、耽*贪酒而死、火烧死、水淹死、被兽咬死、坠崖死、饥渴死、尸鬼害死等。

  “十二愿”则是十二种美好的愿望,诸如丰衣足食,无病无痛,有病得治,转女成男,解脱刑罚等等。

  “东方药师净土变”主张信奉药师佛,就可以免除“九横死”,获得“十二愿”。有的“东方药师净土变”在画面之外,还向观者提供药方数十种,可见它是相当讲究实际效果的。

  “弥勒净土变”自从武则天执政之后,也是一度流行的经变故事。

  “弥勒净土变”的构图和“西方净土变”基本相同,作为主尊佛的弥勒佛左手扶膝,右手作说法印,画面下方有婆罗门拆塔的情节。

  整个画面依次表现弥勒下生至出家得道,以及弥勒世界丰衣足食、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和平安定的生活情景。

  “法华经变”根据《妙法莲华经》的内容作画,共有二十八品,在“经变”中最宜于创作,尤其是其中第二十五品,即《普门品》,内容是宣传观音的三十二化身救十二大难的故事,常常被单独作为创作题材,说明“救苦救难观世音”的形象已经在当时深入人心。

  “法华经变”把各个不相关联的内容按排在一个壁面上,相互之间用山丘、树木、流水作间隔。如四十五窟的“法华经变”中《普门品》,叙述观世音救十二大难的缘由,上部在左右两小列山丘环绕中,六名商人面对着三名执刀的强盗,地上放着已经卸下的驮子,丝绸财物堆在地上,画面上方红色作底上有大片榜题文字,其大意是:商旅在途中遇到强盗,“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应当一心称观世音菩萨名号,是菩萨能以无畏施于众生。汝等若称名者,于此怨贼,当得解脱”。

  后来,“众商人俱言:南无观世音菩萨,称其名故即得解脱”。

  画面右下角山丘外是一牢狱,中有一愁眉不展的罪犯。狱门外有二人,榜题在其间,大意亦是如犯罪之人不断口念“南无观世音菩萨”也能得到及时解脱。

  唐代经变中的“维摩变”相当流行,莫高窟中现可见到的“维摩变”就有三十多铺。

  《维摩变》有三种译本,支谦译本共列出十四品:

  一、佛国品;二、善权品;三、弟子品;四、菩萨品;五、诸法言品;六、不思议品;七、观人物品;八、如来种品;九、不二入品;十、香积佛品;十一、菩萨行品;十二、见阿閦佛品;十三、法供养品;十四、嘱累弥勒品。

  罗什的译本是:

  一、佛国品;二、方便品;三、弟子品;四、菩萨品;五、文殊师利问疾品;六、不思议品;七、观众生品;八、佛道品;九、入不二法门品;十、香积佛品;十一、菩萨行品;十二、见阿閦佛品;十三、法供养品;十四、嘱累品。

  玄奘的译本又是:

  一、序品;二、显不思议方便善巧品;三、声闻品;四、菩萨品;五、问疾品;六、不思议品;七、观有情品;八、菩提分品;九、不二法门品;十、香积佛品;十一、菩萨行品;十二、观如来品;十三、法供养品;十四、嘱累品。

  据《维摩诘经》所说,维摩诘居士原是毗耶离大城的一位善知识者,又名净名居士。他为了让众人透彻了解佛理,现出疾病的形貌,吸引四方来客探问病情,也借此为题,弘法度众。

  当世尊知道维摩的本意之后,准备派遣大弟子舍利弗等去向维摩问疾,舍利弗顾虑到维摩的辩才,自知不是对手,向世尊推托。

  世尊又要弥勒菩萨去向维摩问疾,不料弥勒菩萨与众菩萨也都以同样的原因推辞不去。

  以上情况都是《维摩变》中《弟子品》和《菩萨品》中的内容。

  当佛问到文殊师利时,文殊虽然知道维摩“深达实相之理,善为说法”,还是遵命前往。

  文殊师利在佛弟子中也是一位辩才,以智慧第一。这次去探望维摩,必定会有一场精深的佛理辩说,因此诸菩萨弟子、释梵天王等成千上万的人都跟随文殊师利到维摩居住的毗耶离城。

  这一场论辩内容就是《不思议品》、《入不二法门品》所叙述的部分。

  唐代《维摩变》壁画,都以《问疾品》为表现中心,围绕“问疾”而概括其他诸品的相关内容,使画面人物众多、情节丰富,构图饱满。

  画面中维摩与文殊对坐,在他们四周,围满了随从文殊而来的菩萨、天王,和人世间的国王、大臣等。

  维摩诘的上方,现出三个师子座,这是《不思议品》中所说:

  尔时,长者维摩诘问文殊师利:“仁者,游于无量千万亿阿僧祇国,何等佛土有好上妙功德成就师子之座。”文殊师利言:“居士,东方度三十六恒河沙国,有世界名须弥相,其佛号须弥灯王。今现在彼佛身长八万四千由旬,其师子座高八万四千由旬,严饰第一。”于是长者维摩诘,现神通力,即时彼佛遣三万二千师子座,高广严净,来入维摩诘室,诸菩萨大弟子释梵四天王等昔所未见。其室广博悉皆包容三万二千师子座,无所妨碍,于毗耶离城及阎浮提四天下,亦不迫迮,悉见如故。

  在维摩诘之前,有一持钵菩萨,单膝下跪于床榻前,这又是《香积品》中的内容:

  于是香积如来,以满钵香饭一切香具与化菩萨……化菩萨既受钵饭,与诸大人俱承佛圣旨及维摩诘化,须臾从彼已来在维摩诘舍。

  在维摩诘身后,还有一小身维摩诘,是《见阿閦佛品》的故事:

  是时,大众渴仰,欲见妙乐世界阿閦如来,及其大人……。于是维摩诘菩萨自念:吾当止此师子座不起,为现妙乐世界铁围山川,溪谷江湖河海州域,须弥众山明冥,日月星宿,龙神天宫梵宫,及众菩萨弟子具足,国邑墟聚人民君王、阿閦如来及其道树所坐莲华,其于十方施作佛事,及其三重宝阶,从阎浮提至忉利宫,其阶忉利诸天所,以下阎浮提礼佛拜谒供事闻法,阎浮提人,亦缘其阶上忉利宫,天人相见如是无数德好之乐,从妙乐世界上至第二十四阿迦腻叱天又断取来供养入此忍界,使一切众两得相见。维摩诘念欲喜众会,即如其像正受三昧而为神足,居诸众前于师子座,以右掌接妙乐世界来入忍土。

  可见,这尊小像正是维摩诘“人于三昧”的“断取妙喜世界”时的幻相。

  维摩居士与文殊菩萨之间,还有一位拈花天女,这个情节在《观众生品》中:

  时,维摩诘室内有一天女,见诸大人,闻所说法,便现其身,即以天华(花)散诸菩萨大弟子上。

  华至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着不堕,一切弟子神力去华,不能令去。

  尔时,天问舍利弗:何故去华?

  答曰:此华不如法,是以去之。

  天曰:勿谓此华为不如法,所以者何?是华无所分别,仁者自生分别想耳,若于佛法出家,有所分别,为不如法。若无所分别,是则如法。观诸菩萨华不着者,已断一切分别想故。 譬如人畏时,非人得其便,如是弟子畏生死故,色声香味触得其便也。已离畏者,一切五欲无能为也,结习未尽,华着身耳,结习尽者,华不着也。

  在文殊菩萨身旁有一位比丘,就是这位“结习未尽,华着身耳”的大弟子舍利弗。

  维摩诘在家修行,能言善辩而聪慧过人,具大神力而折服文殊师利。这个故事自东晋以来就开始受到士人欣赏,尤其是其雄辩的才能深受倡清谈的文人推崇,在文人士夫范围内,维摩居士是被引为知己的。

  “维摩变”的构图主要部分画维摩居士凭几坐在榻上,和前来问候的文殊师利遥遥相对。这个构图在当时是有粉本的,和“净土变”的构图也有粉本一样,都有一个基本程式。

  基本程式确定后,具体的描绘则按各个画师的不同水准,在形貌(开相)造型及笔法表现、形色处理诸方面都会有各自的特点,因此出现同一种题材,基本程式相近的情况下,维摩居士的形像有大同小异的现象。

  第二二○窟和一○三窟都有唐代“维摩变”的壁画。

  从造型上说,两者基本动态相同,都是坐榻上,一膝支起,左手抱膝,右手执麈尾,上身略前倾,蹙眉张口作辩说状。

  但在细节上看,双方又有不同,二二○窟的维摩诘执麈尾的手,食指与小指伸开;而一○三窟的维摩诘执麈尾的手是食指与中指伸开;细审之下,双方精神状态的表现也有微妙的差别。二二○窟的维摩居士眼珠圆而突出,眉尖聚蹙较紧,一副口若悬河的神态之外,尚有咄咄逼人的架势。

  相比之下,一○三窟的维摩居士目光深沉,眉头虽蹙,但较舒散,精神安详自信,是一种侃侃而谈,从容不迫的情态,形象表现相当含蓄。

  在表现技法上,双方亦有很大的差异。

  二二○窟的壁画以色彩为主,其画法过程是先用墨线勾出轮廓,然后沿轮廓线条赋色,在衣服内袖口、帷布等部分,先沿线条赋深色,在相近部分赋浅色,或上白色,趁颜色未干之际,在深浅色交接处涂刷多道,使色彩出现深浅的变化。

  人物面部先在额口、上眼睑、鼻梁及下颔处赋浅肤色,再在其余部分赋重肤色,双颊处轻染朱色,再加渲染,使之色调润和。五官轮廓在赋色完毕后复勾勒一次,用朱色点唇。

  由于色彩有深浅的转换,物象也就出现了一定的凹凸感觉。

  一○三窟的“维摩变”又是另一种画法。就是基本上以线描为主,局部赋色。就维摩居士的形象来看,似乎只是原来粉本的再现,墨色基本以淡墨、重墨为主,五官中只有眉、目、鼻孔三处用浓墨。双手局部用重墨在淡墨基础上略加提醒。

  赋色部分只是维摩的绿色凭几和身披的红色长袍。

  在莫高窟壁画中,也有一些画面只完成了“草图”,而未加赋色,即如一○三窟“维摩诘”的上方帷幕亦有线条勾出的狮子和祥云,上下红色均已涂满,惟独留下了奔驰的狮子。

  同样,维摩诘所坐的榻几也基本上完成了赋色,只有面部及内襟服装及双手、双足还是“白描”,有可能这也是一幅没有完成赋色的作品(按照民间画工行业规矩,画面中不甚重要部分的色彩由徒弟,或由经验不足的匠人完成,主要人物的开相和上色都要由师傅动手。)

  但从已完成赋色的部分看,如维摩诘身上披着的红袍,衣折线条已经重新勾过,用色是“平涂”,没有渲染的因素,仅此而言,其画法应该是勾线平涂。

  一般来说,唐代经变壁画对气氛渲染十分重视,人物的精神活动是重点表现对象,这一点在一五八窟的“涅槃变”画面上表现也很突出。

  一五八窟“涅槃变”着重表现了众弟子面对世尊的圆寂而不能接受,从而引发种种痛苦的举动。

  画面左侧一组五人,中间一人张口大号,高举双手,作扑向世尊的动作,他的左右各有一人拉扯住他的前胸,前方一人伸出双手亦作阻拦状,后一人自扯胸襟,一手握拳上举,全都是一副悲痛欲绝的形象。

  画面右侧有一人执长剑自刺前胸,他上方有一人双手各执一匕首,亦刺入自己的胸口。他们的上左方又有一人一手扯着自己的耳朵,一手拿着匕首划割。这些疯狂的自残动作,都是表现众信徒在极端的精神重创之下,不能自己的下意识行为,从而渲染了画面悲惨的气氛。

  和前代“涅槃变”不同的是,画面左侧那组悲恸欲绝的人群前方,有一位盘坐在地上的僧人,他双目微闭,一手扶膝,一手扶住耳背,作沉思状。

  这位僧人应当是须跋多罗,据《长阿含经》卷四记载,他原是婆罗门学者,在释迦临圆寂前曾听最后一次弘法,也是释迦的最后一名弟子。一五八窟“涅槃变”的须跋多罗神态安定,对周围众弟子的号啕之声似乎充耳不闻,还沉浸在对所听佛法的回味之中。

  构图中的这种细节安排,说明唐代壁画作者对具体经变的内容十分熟悉,并且善于利用某些细节,加强对人物内心活动的刻画,从而使画面形象丰富生动,更好的凸现画面气氛。

  经变图的故事是完整的,壁画作者能够撷取整个故事内容中的若干个关键情节,加以表现,这样既使画面构图简洁明了,又使情节的衔接紧凑。

  如“弥勒变”壁画,依据的是《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说弥勒当往生兜率天,即弥勒净土。弥勒菩萨曾把转轮圣王赠送的七宝台施舍给婆罗门,但婆罗门众却拆毁七宝台,瓜分一净。弥勒菩萨看到完好的七宝台转眼间不复存在,由此悟得一切皆“无”的真谛,于是在华林园龙华树下得道成佛。

  唐代的“弥勒变”在画面下方画婆罗门众拆毁七宝台,抓住了促使弥勒菩萨重新深思而得道的重要细节,在构图上就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此外,八十五窟的《报恩经变·恶友品》故事曲折复杂,大意是说善友、恶友兄弟二人外出寻宝。恶友为了把哥哥善友寻得的摩尼宝珠占为己有,趁其不备,刺瞎他的双目,抢走宝珠,在作国王的父亲面前谎称其兄已死。

  但善友并没有死,从此靠弹筝谋生。在利师跋国,善友遇到了自幼订亲的公主。公主听到筝声,不能舍离,最后不顾父亲反对,嫁给善友,但此时她并不知丈夫就是善友。后来当她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后,他的双目都恢复了视力,而恶友得到恶报,被系入狱。善友夫妇归国后,重新得到宝珠,用宝珠的法力,使国家人民都富足安康。

  壁画作者选择故事中的典型情节,加以扼要的榜文说明来概述故事过程。

  八十五窟的《恶友品》用近似写意的笔法画两人对坐,迎面坐者是善友,对面坐着的是利师跋国公主。造型都是用寥寥几笔淡墨线条勾出轮廓,善友上衣湖兰色,缀以绿色襟带袖口;公主头顶紫红花冠,上衣紫红,缀以湖兰袖口。远处背景是两棵浓荫大树,色调极为清幽。

  画面构图并不复杂,但寥寥数笔却极富表现力,把初次相遇的公主通过听筝而与善友逐渐发生的内心情感的交流沟通委婉含蓄的表达出来,使画面产生浪漫的抒情气氛,从而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唐代莫高窟壁画中还流行单身的菩萨像,造型都是体态优美,身材匀称,面容端丽可人,神情温和大度。

  代表作品有七十一窟的“思惟菩萨”。屈膝盘坐在莲花座上的菩萨一手支腿,一手放置面下,柳眉高挑,目含春风,似乎是在佛法的沉思之中突然有所悟得而发生的会心一笑,表情相当和美。

  而一四八窟的“思惟菩萨”相对简率一些,但凝神静思的神气十分充足。

  唐代的“供养菩萨”亦极优美,二二○窟有一尊小供养菩萨,双腿跪在莲花座上,双手上捧宝莲花,肤色赭红色,眉弓高,鼻梁笔直,有南印度人的体貌。

  这尊供养菩萨神情自然虔敬,用圆浑略呈短弧形的线条勾勒肌肤轮廓,使形象骨肉停匀,而有丰润俊美之态,充满青春活力。

  唐代壁画的“飞天”形象是活泼灵动的。

  飞天,又名“香神”,有人以为即“乾闼婆”(Gandharva),是八部众之一的乐神,广泛出现在壁画中。从北朝壁画中开始出现,直到唐代壁画,其形象、动态都有不断改善的趋向。

  北魏时期的飞天往往只有一条飘带,多数为侧坐或俯飞的动态,面部均为所谓“小字脸”。

  隋代的飞天飘带增加,以俯飞动态为多,面部清瘦,部分飞天还蓄有小须。

  初唐之时,飞天的飘带加长,带子增加,卷舒自如,富于变化。动势除俯飞外,又有直升、倒飞等多种,面部趋向丰满,眉清目秀,神采盎然。

  盛唐的飞天“吴带当风”的飘动感极强,动姿又增加坐式背向飞行,立式倒向飞行及横向飞行,以至二人同飞,互为呼应的处理,脸型丰满,眉目修长,身材娇美,体态灵活,手持花朵、或乐器法物,种类不一而足,且有手中不持一物,而举手作抛散状,俗称“天女散花”。

  中唐及至晚唐、五代,飞天的飘带又开始趋于短小,飘动感亦由盛唐的强趋于弱,体态渐大,不够灵动,神气淡化,不复盛唐洋洋大观。

  唐代壁画中“供养人”题材也是引人注目的。

  供养人都是实有其人的现实人物,出钱资财以修建洞窟之后,再把自己的像画在墙壁上,洞窟内的所有造像都是他们“供养”,也是他们的一份“功德”。

  供养人像在北朝时期一般只有几寸高,到唐代渐渐拔高到数尺,直至与生人等身。

  供养人像因为是现实的人物描写,所以衣冠服饰都不同于造像的衣饰,而具有时代的特征。三二九窟唐代供养人坐像,是一位年青妇女,跪坐在地毡上,双手放置膝上,上身着白色圆领衫,袖口窄细,下身着长襦裙。又眉粗长,细目小口,面庞丰圆略施胭脂,神态安详镇静。

  乐庭瓖一家供养像在一三○窟,乐庭瓖头戴软脚幞头,穿圆领长袍,腰带上插着一把朝笏,手执香炉,表明是贵族身份。身后是他的子嗣,衣着华美,态度也是虔敬不苟的。

  另一组是乐庭瓖夫人率领眷属的供养人群像。

  乐夫人太原王氏梳高髻,花钿累累,穿长襦裙,披肩衣,足穿花冠鞋。面庞圆润,神情肃然,有富贵雍容的气度。女眷们的服饰均极华美,色彩艳丽,都是“秾丽丰肥之态”。

  乐庭瓖一家是达官贵人,供养像也大许多,小的与生人相仿佛,大的则高八九尺。

  唐代供养人像也出现了宏大的场面描写,一五六窟《张议潮出行图》表现唐宣宗大中五年(851)的归义军节度使,敦煌郡守张议潮的出行情景,洞窟开凿人是张议潮的侄子张淮深。

  《张议潮夫妇出行图》高一百二十公分,长一千六百四十公分,画面上下是骑兵队列,中间是张氏夫妇及近侍们的车骑,全部画面有人物二百五十七人,车乘相接,徐疾相间,场面相当宏大。

  唐朝末年已经出现的经变故事《牢度叉斗圣变》在五代时期流行开来。

  牢度叉是外道六师的代表,他们反对释迦牟尼佛的弟子舍利弗和“给孤独长者”建立精舍,要求相互斗法,以输赢决定能否建精舍。于是双方登上高座开始斗法,结果自然是外道六师大败,都出家皈依佛法,精舍也建立了。

  壁画中的构图十分丰富,情节表现紧凑,斗法场景热烈,引人入胜。而某些动态描绘亦相当精采,夸张而不失真实,在五代时期的大型壁画中是难得的上乘之作。

  五代时期的供养人像是莫高窟最大的供养人像。这就是九十八窟的于阗国王李圣天及其后曹氏的供养立像。

  主要供养人于阗国王高近三米,比例基本正确。头戴华冠,一手执香炉,一手拈花,腰佩拳形把手的长剑,身材伟岸,面目和善,神情相当温和。前方榜题上书:“大朝大宝于阗国大圣大明天子”,表明了供养人非凡的身份。

  五代供养人造像规格庞大,但衣饰细部交待清楚而不紊乱,设色雅致而不艳浮,行笔沉稳而不失流利,说明五代时期的壁画艺术虽然比起盛唐,已是强弩之末,在精神塑造上趋于平淡,但就描绘基本功力而言,仍然是有相当基础的。

后语:汗,不好意思,费了好大的劲才找到,不过在豆丁里一篇文章专门系统化的做了阐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28665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17
下一篇2024-01-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