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良是谁?

吴良是谁?,第1张

  一、地名

  吴良位于东阳市城区以东18公里处,北依笠峰(又称特笠山),南临白溪江(旧称淞水),地势自东北向西南缓缓倾斜。东、西分别与白坦村、后石村毗邻。古属永宁乡十二都,1929年置吴良镇,1935年为第十二都乡九、十保,1944年改称吴良乡;1952年为区辖吴良镇,1958年属上卢人民公社吴良管理区,1961年9月属樟村人民公社,1983年属樟村乡,1992年5月属六石镇。全村690户、2030人。耕地1010亩,其中田784亩,地226亩。

  商贸古埠头 陆路交通畅

  村人以吴姓为主。南宋宝�、景定年间(公元1260年前后),吴氏八十五世祖吴效澄在罗带地结庐事农,发族成村,迄今已730余年。村原名大区,九十三世祖吴大杉有10子,其中第二、四、五、八子仕琼、仕瑭、仕璇、仕舟留居大区。至明朝中叶,营厅堂、建街坊,开三、六、九日为商市,为东阳北乡贸易中心之一。九十五世祖吴本良,在大区集市做牙郎,司秤公平,人称"吴良村头",久之,大区之名为人淡忘,而"吴良"其名约俗沿袭,遂成村名。

  商贸市场发展中,吴良村成为繁盛的水运埠头。市场商品多半赖竹筏输入。清末,各业店铺林立,其中中药店5家,"老聚昌"南杂货店主营批发,时有缙云、嵊县、诸暨客商光顾。陆路交通也迅速发展。吴良古道,南经大里、里岭、郭宅、湖溪、林甘,可抵缙云;北经怀鲁、乌竹岭、鹭鸶岭,可达诸暨;东通巍山、象岗、大岭头,可至嵊县;西过岩口、六石口、麻车头,可入县城。1932年设邮政代办所。抗日战争期间,手车队和竹筏运输更为频繁。1950年5月在村区设立东阳县第一个基层供销合作社。1976年,村民集资5.56万元(吴世鹤捐资7000元)建造的石拱型吴良桥竣工。1980年公路入村。1985年建成950个座位的影剧院。1987年村主道、街巷铺水泥路面。街上有百货、五金、饮食、修理、屠宰、水果、理发、中西药等店铺28家。

  乡村办学堂 教育好儿郎

  村民吴其政(1573~1619),年轻时执教于李宅镇奥里寺,明末忠臣张国维曾受读其门下。崇祯十五年(1642),张国维升任兵部尚书,亲书"德寿扬敷"匾额谢师,时其政已辞叙州(在今四川宜宾)照磨(即管文书之职)回里,师生之谊殷切。木匾至今犹存。村一青石牌坊及八房厅上石刻"延陵世家"4字也系张国维手迹。明末开远侯吴凯,南明唐王隆武二年(1646)抗清兵败奔玉山,率部路寓吴良村,村人排席里门饯行,吴良"排三门"因此垂名。村人尧宰等感其忠义,随军至玉山,于南明桂王永历二年(1648)七月十九日,同吴凯一家同时遇难。清《(道光)东阳县志》载,村人吴绍麟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中武举,其子吴芝于嘉庆六年(1801)中武举,孙吴鹰扬于道光十一年(1831)中武举。祖孙三代戎装从军。民国时吴映白参加同盟会,吴亦枕参加国民革命军,追随孙中山从事民主革命。

  明清以降,村人仕宦辈出,登儒道者代不乏人。清庠生吴绍瞻,享年95,与五子二孙二曾孙为同堂10秀才。民国时期,村有10人毕业于高等学府。1949年后,有大中专就读或毕业者90人,其中已获高级职称者12人。人才之育乃得益于历代尊师、重教、养贤之村风。旧时,各公常以厅堂为学塾,按学历发养贤租谷,凡中秀才者(民国初改为高小毕业,1941年改初中毕业)以"绅缙"礼遇。1928年以吴大宗祠为校舍办乡村国民小学。后改为县立吴良中心小学。1934年吴映白捐地出资发动村人创办小学新校舍,至1937年建成结构为乡村花园式的校舍29间。吴亦枕撰写《建校碑记》。学生四方云集,在校生多时达450余人。校誉隆著,吴文岐作校歌道:"笠山高,淞水长,乡村办学堂,教育好儿郎。莘湖水漾千秋泽,梅里风和一瓣香。"情景交融,乡风浓厚,学童爱唱。1948年冬,筹办中学。1949年中学解散,学生并入东阳中学。1967年小学附设初中。1970~1978年开办"五七"高中。1984年11月,村党支部发起集资兴学,春节座谈会,各阶层人士(包括村民及在外工作者)自动认捐3万余元,创立省、地区、县第一个乡村教育基金会。1988年9月26日,村党支部成立以吴六三、吴云祥为首的建校委员会(共9人),动用集体资金60余万元,历时4年建起现代化的教学大楼和师生宿舍楼。中小学的设施、设备、条件、环境彻底改观。1990年始,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率100%。校风、教风、学风井然,教学质量列东阳市上游。1992年中考,吴明心同学以608分名列东阳市第一名;初中生男子篮球队在全省比赛中获第五名,创金华市历史最好成绩。

  自然风光好 人文景观

  吴良村依山傍水,风物宜人,历史久远,古迹和景观颇多。村人综合为一阁、二祠、三牌坊、四平台、五厅、六堂、七墩、八井、九桥、十景。

  一阁:即文昌阁。建于清中叶,高三层,挑檐四展,顶上宝葫芦冲天,工艺精美。底层塑关羽、关平、周仓。二层塑文昌帝君。顶层塑魁星立像。旧时知识分子组有文昌星会,聚会论文互勉。阁左建有佛殿,为释氏承受香火。阁北有高大古柏、桧树。周围缭以固垣。

  二祠:即村北大宗祠,村南小祠堂。大宗祠创建于明初,清同治初年由吴绍瞻倡捐重建。先后三进,后堂有七层神主牌位。宗祠门前分列4个青石狮子。

  三座牌坊:在吴大宗祠前、小宗祠前及佛堂塘边各有一座青石牌坊。石雕精湛。四平台:吴大宗祠门口有4个旗杆平台,每台中间一孔,竖立5米高旗杆。

  五厅:即大份厅、二份厅、三份厅、六份厅、八房厅,为清代东阳木雕工艺建筑。六堂:即真美堂、崇德堂、桂芳堂、桂馥堂、缉熙堂、学诗堂,皆清代木雕艺术建筑,取材考究,装饰精美,以缉熙堂为最。

  七墩:即高墩、毛沿墩、大墩、朱墩、老鼠墩、端安墩、涧北墩(若地壳般,自然形成的土墩),散于村庄前后左右,可供儿童游乐玩耍。

  八井:古有大份沿井、小份井、三份井、藻水井、六份井、花井、文凤屋内井、范澜屋内井。村地下水丰富,80年代后,石垒井改为涵管,井身小,多数户内置井,既方便又卫生。

  九桥:村东至村北自古有护村涧渠,为出入方便,建有9座小桥。

  十景:空山石阁,吴良至长坞间山岭之颠有两处,各有巨石10余方堆积,有孤积挺直,或横竖若方洞,非人力所置,颇为神奇;笠峰远眺,登村东北笠峰,北瞻会稽山余脉,南望凇水如带,村庄棋布,令人心旷神怡;梅里旧家,延陵世系源自梅里,当年里门花厅大门上镌刻着"梅里旧家"4字,面对田畴,人观之,忆祖之情油生;大桥流水,村南溪水,旧时木桥架渡,1976年10月建成长84米、高9米、宽5.5米的4孔石桥,伫立桥上观流水,感慨旧貌换新颜之历史;灵岩庙会,旧时农历八月十三至十五祀胡公庙会,庙前台亭演戏,并有罗汉班、秋千台阁、高跷、走马、十字莲花、大头舞、杂耍等,热闹异常,1949年后改为物资交流会;长渠导灌,原先北渠引自北莘塘,南渠汲引自白溪江,后东方红水库之水沟通两渠,近千亩田地得自流灌溉,旱涝保收;沙堤修篁,长堤阻水,绵延数里,水竹翠密,形若苍龙,自成景观;溪岸松涛,临溪沙滩,广植长松,迎风摇曳,自成韵涛,有虬身独立者,宛如迎客松;高阁凌云,即文昌阁;台亭挹秀,灵岩殿前台亭,建于清同治八年(1869),挑檐画栋,古色古香,顶内饰有8块樟木板,精雕八仙,属艺术精品。

  靠工艺发家 办工业兴村

  1977年,吴良人均收入仅41元。1978年4月,第四生产队发起兴办工艺厂,以生产劳保用品、机绣品为主。由12人自带缝纫机和资金60元入厂起家,时称"农忙务农、农闲务工,带资入厂当工人",半年产值3.6万元。全村为之振奋,办厂及从业者若雨后春笋。1985年,中共东阳县委把这种办厂的办法总结为"自筹资金、自愿结合、自产自销、自负盈亏"的经验在报刊上发表推广。村办工业发展到30余个生产点,后又变为户自为战。1986年产值逾600万元,其中手套、口罩等产品已成为省内最大的专业生产村。1980年,经济师吴益群引进海外技术,在村内创办县、社、队三级联办的花砖厂,生产的水泥花阶砖定牌名"东牌东阳花砖"。1983年产值60万元。1985年获省级优质产品证书。1986年为东阳赢得第一块部优银牌。1987年,吴妙潭创办的装饰营造厂产值50万元,产品远销海外,1992年产值120万元。

  80年代末,村有私营工厂44家,产品有针织、服装、劳保用品、木雕、水泥预制品、塑料制品、农副产品加工等14个项目。从事工业劳动者500余人,从事商业、外出搞建筑业者217人,户年均产值超过1.5万元,建起新住宅1170余间,新楼房环布村之周围。已装程控电话30多门。1984~1987年,村党支部连续4年被评为金华市先进支部,吴良村获浙江省家庭工业先进村称号。吴六三当选为浙江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吴妙潭为第七届浙江省政协委员。1992年,村党支部对村办工业作出新的部署,开始筹办新的规模企业6家,投产后,年产值将超过5000万元。

  二、小说名、人名(榕树下有)

一、地貌类型与分布

根据会仙岩溶湿地及周边地区地貌成因与形态特征,将会仙岩溶湿地的地貌类型划分为常态中低山、丘陵与垄岗、峰丛洼(谷)地、岛状峰丛、岩溶坡立谷、峰林(孤峰)平原和岩溶湿地(湖泊、沼泽等)等主要类型(图2-19)。

1常态中低山和丘陵

常态中低山主要分布于会仙以南的驾桥岭山脉,由泥盆系信都组碎屑岩组成。山体地势高大、雄伟,山顶海拔高程多在600~1200m之间,最高点为凉伞尾,海拔高程1226m(也是会仙岩溶湿地区域最高峰)。驾桥岭山脉山体呈近南北向展布,南部高,北部低,地形高峻,沟谷密布并多呈东西向和南北向展布,切割相对深度为300~500m。区内地表水系发育,是会仙岩溶湿地南部的主要外源水补给区,也是湿地南部主要河流良丰江、会仙河和罗锦附近河流的发源地。

图2-19 会仙岩溶湿地核心区地貌类型分布图

在北部龙泉林场—畜牧场—张村—白岩嵅等地段,也有由中泥盆统信都组砂岩组成的小面积低山、丘陵,山顶海拔高程一般在700m以下,组成了会仙岩溶湿地汇水区北部地表分水岭。另外,在湿地东、西两侧,尤其是凤凰岭—界牌—四塘以西的湿地西部边缘,由泥盆系与石炭系砂岩、粉砂岩、硅质岩和泥岩等组成的低山、丘陵呈近南北向展布(以羊角山—猪练塘—凤凰岭最为典型,宽 1~3km),海拔高程为300~600m,相对高程 200~400m,山脊浑圆;东部马铵山—雁山大岭—鸟仔岭受断层影响,低山、丘陵呈断续分布,宽约1km;而石炭系砂页岩、泥灰岩和硅质岩等软性岩层多形成近南北向、起伏相对平缓、海拔高程170~250m不等的丘陵垄岗,典型的如四塘乡界牌-土桥、雁山区良丰农场-桂林园艺场等地的低丘缓坡。

2岩溶峰丛洼(谷)地

主要分布于黄村-马面背斜核部和驾桥岭背斜北部倾伏端及邻近的两翼,即北部临桂县四塘乡西官庄(九头山)—会仙镇督龙—马面圩一线以北,以及永福县罗锦—矮山—会仙镇—山尾—六塘镇以南。

西官庄(九头山)—会仙镇督龙—马面圩一线以北,峰丛石山山顶海拔高程一般为250~500m,山峰陡立,其上发育多层溶洞和岩溶地下河,地表水系不发育,峰丛间分布有规模不等的洼地和谷地。大型的洼地或谷地底部最低洼处多分布有溶潭、地下河天窗,雨季多积水形成湖泊或沼泽。

罗锦—矮山—会仙镇—山尾—六塘镇以南的峰丛洼地(谷地)围绕驾桥岭山脉中部的常态中、低山,形成向北突出的弧形。弧形峰丛洼地(谷地)宽约5~8km。受驾桥岭背斜北部倾伏端以驾桥岭为中心、呈放射状展布的地质构造(断层、节理)的控制,区内地表水、地下水多呈NW向、N向、NE向展布。尤其在碎屑岩与碳酸盐岩接触带附近,受外源水强烈侵蚀、溶蚀作用影响,岩溶作用发育尤为强烈,地表水与地下水频繁转换,形成以峰丛谷地为主,河流明、暗相间穿梭其间的典型岩溶地貌。石峰顶部海拔一般为200~600m,并从驾桥岭山前向外围逐步降低。雨季时由于岩溶管道或伏流入口狭窄不能有效地排泄洪水而在大型洼地或坡立谷(如会仙镇东南部的九图洞)中积水成泽。

3岛状峰丛

由平原面或水面(湖泊、沼泽)上耸立的2个或多个连座石峰组成。多分布于峰丛洼(谷)地与湿地(峰林平原)的过渡地带,水文地质上属于地下水向地表水转换带,生态区位上位于地表岩溶湿地与地下岩溶湿地过渡带(共存)。由于地表、地下水活动频繁,岛状峰丛分布区岩溶作用发育强烈。典型的岛状峰丛分布区如四塘乡西官庄附近的九头山、临桂县城附近甲山和会仙镇冯家附近的狮子山,分布面积多在10km2以下,石峰山顶高程一般为200~350m,相对高程均在50m以上;石峰间分布有洼地或水塘,并有规模不等、数量众多的溶洞、岩溶泉或地下河(如九头山福山地下河、狮子山地下河已探测长度900m以上)出露地表,成为会仙岩溶湿地的主要补给水源。九头山福山地下河、狮子山地下河(已探测长度900m以上)即是典型代表。

4丘陵地貌

分布于研究区东、西两侧,包括从临桂县六塘沟河桥—马鞍山—雁山—雁山二塘一线断续分布的海拔400m以下、多呈南北走向、宽05~1km的窄长山地,以及西部罗锦大里面—四塘界牌—四塘乡—秧塘一线以西至西部分水岭、呈南北向展布、长约20km、宽1~2km、顶部高程为180~300m的山地。山地坡面和顶部平缓,多呈馒头状或条带状。

东、西部丘陵均由泥盆系—石炭系非碳酸盐岩或不纯碳酸盐岩组成,不仅组成会仙岩溶封闭储水地质体的东、西部边界,而且能够有效地保(蓄)水。在西部丘陵内修建的多个水库为湿地的补水和农业灌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5峰林平原(溶蚀平原)

分布于会仙岩溶湿地中央,为长期岩溶作用形成的地形低平的平原地面,其上分布有数量不等、规模不一的孤立石峰。其中,会仙、睦洞、督龙、马面、莲塘等地地势低平,其平原地面总体平坦或略有起伏,海拔多在146~150m之间,最低点位于西部大湾一带的相思江河谷,海拔145m。平原面上零星分布有孤立石峰、岛状峰丛、或低矮的土山缓丘或垄岗。孤立石峰多由性脆、产状平缓(多水平产状)的厚层块状石灰岩组成,其平地拔起,其四周陡峭,规模小(一般在005km2以内),峰顶高程为180~300m,相对高30~150m不等;缓丘或垄岗多由白云岩、泥质岩或薄层不纯灰岩组成,其坡面及顶部平缓,海拔多在200m以下,其上有较厚的土壤层,为区内主要旱地作物、种植林区。而平原面上大面积低洼地带多长期积水形成湖泊、塘池或水草地、沼泽地,地表河、湖交错,水系纵横,为区内主要水稻种植区,也是会仙岩溶湿地的核心区。

位于临桂县四塘乡西官庄、全洞、面村一线的清水江流域、烂桥堡岩溶河谷和会仙河与良丰江的上游河谷平坦谷地也称为岩溶坡立谷平原。河谷平原窄长,两岸地势低洼、平坦,谷地中偶有孤峰、缓丘分布,谷地河流源头或两侧(或一侧,如清水江)为峰丛洼地。河流主要由岩溶地下河、岩溶泉(多为小型渗流型岩溶泉)补给。由于地势低平,雨季时河谷下游出口地表、地下水排泄不畅,造成谷地洪水泛滥成泽(典型代表为清水江下游的西官庄、九头山和大湾一带)。

6岩溶湿地

分布于峰丛洼地、峰丛谷地和峰林平原等的低洼地带,为土壤常年或季节性水淹或土壤长期处于饱水状态、水生或湿生植物生长茂盛的水域或类水域湿润景观区域,包括岩溶湖泊、岩溶沼泽、水草地、岩溶水库(池塘)等多种类型。会仙岩溶湿地内典型的岩溶湖泊景观(地貌)有睦洞湖、督龙湖、八仙湖、寺湖、莲塘和分水塘等,典型的岩溶沼泽有清水江沿岸岩溶河流沼泽、九头山沼泽与水草地、神龙沼泽、督龙沼泽等。

二、典型岩溶湿地景观

景观是指地球表面一个特定区域的总体特征。会仙岩溶湿地景观是岩溶湿地生态景观与岩溶地貌景观两者融合的结晶。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会仙湿地群山环抱、山水交融、风景秀丽、多姿多态的岩溶地貌与湿地生态景观。这里湖水清澈,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山环水绕,水绕山行,水天一色;山前泉水潺潺,水草清绿,更有神奇的溶洞和地下河,属典型的南方亚热带喀斯特地貌景观,旅游资源丰富。

作为一个典型、完整的岩溶湿地生态系统,会仙岩溶湿地具有很高的景观价值。其宽广的水面、九曲十八湾的河谷湖泊、类型多样而丰富的湿地生物资源与湿地内及周边秀丽的岩溶地表及地下景观相互辉映、相互交融,形成山水一体的独特的岩溶湿地景观。唐代后修建的沟通柳江和漓江的“相思埭”更是给湿地增添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景观价值。因此,会仙岩溶湿地具有水上休闲、观光、娱乐、科普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多重价值。

1河湖湿地生物群落景观

会仙岩溶湿地包括睦洞湖、督龙湖、八仙湖、寺湖、莲塘和大马塘湖等主要湖泊及清水江等典型河流的宽河湾、河滩两岸。

会仙岩溶湿地有各类湿生、水生湿地植物100余种,组成了分布于各河流、湖泊中和滨岸类型多样、层次丰富、分带性明显(图2-20)和景色各异的沉水、浮水、挺水和湿生植物群落,一些特色观赏植物和濒临灭绝的珍贵植物更增添了湿地的观赏价值和文化内涵。目前保留的连片面积较大、观赏价值较高的湿地植物群落有睦洞湖及莲塘的莲群落(图2-21)、位于中央龙山周边睦洞湖和分水塘中的华克拉莎群落(图2-22)、位于寺湖及督龙—龙山之间睦洞湖中的长苞香蒲群落(图2-23)、睦洞湖和清水江沿岸的芦苇群落(图2-24),以及狮子潭的菰群落、睦洞湖石龙尾群落和竹叶眼子菜等浮水、沉水植物群落(图2-25)。尤其是每年荷花盛开季节,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目前睦洞湖周边村民已部分开发湿地景观休闲旅游,但尚处于初级开发阶段,生态旅游仍具有重要的开发潜力。

图2-20 寺湖中心岛植物沿岸分带

图2-21 睦洞莲

图2-22 华克拉莎

图2-23 香蒲

图2-24 寺湖出口与清水江交汇处芦苇

图2-25 色彩斑斓的浮水植物群落景观

2岩溶地貌与洞穴景观

包括地表岩溶地貌景观和地下岩溶地貌景观两种类型。

地表岩溶地貌景观有典型峰丛洼地地貌景观(图2-26)、岩溶峰林平原(湿地)景观(图2-27)、岛状峰丛(图2-28)和各种形态的岩溶石峰(塔状石峰、锥状石峰等)和溶蚀形态(图2-29)。

图2-26 峰丛洼地

图2-27 峰林平原地貌(一)

图2-27 峰林平原地貌(二)

图2-28 岛状峰丛

地下岩溶地貌景观包括岩溶地下河和洞穴系统、岩溶天坑等。会仙湿地及周边的岩溶石山上发育有众多的岩溶洞穴与地下河。地下河洞穴系统中溶蚀作用形成的千姿百态的石笋、钟乳石、石柱等洞穴沉积景观,也是岩溶湿地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旅游景观资源,具有很高的保护和开发价值。其中,狮子山地下河(全长约1100m,已测量约800m)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岩溶天坑(地下河天窗)、八音(仙)岩、古仙洞等洞穴系统;四塘乡西官庄福山地下河(长约200余米)及上层溶洞;四塘乡峨底地下河、全洞地下河及周边溶洞群、会仙马面地下河和永福县罗锦南部的神洞地下河群(已经开发有金钟山景区)等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图2-30)。

图2-29 岩溶地貌景观

图2-30 地下岩溶地貌景观

3综合岩溶湿地景观

会仙岩溶湿地不同于一般的河流、湖泊(水库)或沼泽,也不同于我国分布广泛的一般岩溶地貌景观,其景观之美体现在其山(岩溶地貌景观)、水(湿地湖泊、河流、沼泽)、林(湿地生态系统)、田园(人为景观)的相互融合和交相辉映(图2-31)。可分成以下几种综合景观:

图2-31 会仙岩溶湿地全景

(1)湖滨森林湖泊沼泽湿地景观

分布在雁山莲塘—木树头之间的峰林平原上,在湖滨或缓丘、河谷之间地形低洼处多沼泽或水塘,生长各类湿生、水生植物;在缓丘成波状起伏的湖滨或高位沼泽(略高于最低水位)上生长有以湿地松等为主的乔木林地(图2-32),形成集岩溶孤峰、水域、沼泽和森林于一体,气候宜人的湿地生态景观。由于地形低洼,雨季时森林多季节性被洪水淹没。

图2-32 森林湖泊沼泽湿地

(2)河流湖泊综合山水景观

是河流、湖泊水域与岩溶地貌有机融合的综合景观。根据河流、湖泊与岩溶地貌的空间分布和景观构成,分成山环、水绕、山水交映等多种类型,形成一幅幅群山倒映“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山水交映”多姿多态的山水景观或如景似画的田园风光。

山环型河流湖泊山水景观:又称为“石山明珠”,是指在会仙岩溶湿地周边以岩溶峰丛石山为主体的岩溶地区,由于地下水位常年处于较高的位置(通常在地面以下1~3m),在群峰环抱的洼地、谷地低洼处形成的常年积水的山涧湖泊、池塘或沼泽、大型溶潭,以及底部排水不畅、全年大部分时间或季节性被水淹没的大型洼地(谷地)。雨季时会仙岩溶湿地周边许多洼地或谷地(坡立谷)更是大面积积水成泽。这些山涧湖泊、池塘或溶潭就像一颗颗“明珠”镶嵌在群山之间,群山倒映,间有河流蜿蜒穿越,将一颗颗“明珠”串联在一起,形成一幅幅群山荟萃、山水交融的美丽景观。会仙岩溶湿地周边典型的“石山明珠”有全洞山间湖泊(积水洼地)、九图洞积水坡立谷、狮子潭和八仙湖等(图2-33,图2-34)。

图2-33“石山明珠”——狮子潭

图2-34“石山明珠”——群山环抱的八仙湖

水绕型河流湖泊山水景观:又称为“水上峰林”,是指在岩溶峰林平原上以水域(湖泊、沼泽与河流)为主体,地形平坦、低洼的峰林平原地区,分布有平地拔起的孤立石峰(多分布于峰林平原与湿地生态景观中央)或连体石峰(岛状峰丛,多分布于峰林平原与湿地生态景观边缘,即岩溶平原与山区过渡地带)所组成的典型“水上峰林”(或“水上峰丛”)山水生态景观(图2-35)。“水上峰林”的代表性景观有九头山洪泛峰林平原景观(雨季)、会仙龙山-睦洞湖景观、分水塘水上峰林景观等。

一些在平原或湖泊水域中平地拨地的石峰形态怪异,单峰成景,如凤凰山、狮子山、小象鼻山和麒麟山等,更增强了湿地的景观观赏性。尤其是狮子山岛状峰丛、孤峰石山与八仙湖、分水塘湖水交相辉映,组成的典型“水上峰林”景观,与湿地植物群落生态景观的结合,比越南下龙湾“水上桂林”更具生气,具有更大的观赏价值。

山水交映型河流湖泊山水景观:指河流、湖泊水域与相邻的周边岩溶山地景观相互辉映、群山倒映在清澈的水面所形成的映像山水景观。会仙岩溶湿地包括映像山水田园风光、映像山水湖泊景观、映像山水河流景观等多种景观类型。

会仙岩溶湿地目前有湖泊水域总面积约5km2,各主要湖泊平均水深多在2m以下,湖水清澈,湖泊湾汊众多,两岸柳树成荫,水稻、瓜果飘香,与连接各湖泊之间九曲十八湾的河流、沟溪组成了秀丽的江南水乡景观。他们与周边的岩溶石山和各种类型的湿地植物群落相互融合,群山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中,形成一幅幅集湖光山色和自然生态、田园风光于一体的湿地自然景观(图2-36至图2-42)。

图2-35 水上峰林

图2-36 会仙峰林平原山水田园风光(睦洞)

会仙岩溶湿地生态系统研究

会仙岩溶湿地生态系统研究

图2-37 会仙睦洞湖山水湖泊风光——青山倒影

图2-38 会仙睦洞湖山水湖泊风光——湖光山色

图2-39 会仙睦洞湖山水湖泊风光——群仙会聚

图2-40 湖光山色(一)

图2-41 湖光山色(二)

图2-42 青山碧水,蓝天白云

会仙岩溶湿地内河流众多,河岸景观秀丽。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河流有清水江、古桂柳运河、睦洞河和良丰江等。其中,清水江发源于四塘乡面村峨底,河流蜿蜒于寺湖、全洞沼泽等湖泊沼泽中,河水清澈,景色秀丽(图2-43);睦洞河犹如一条彩带,先后穿越督龙塘、睦洞湖等湖泊沼泽和九头山洪泛平原湿地,河道纵横交错、弯曲多变,河水清澈,水下有类型多样的沉水植物和鱼虾,两岸有风景秀丽的田园风光和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的芦苇、香蒲等湿生水生植被群落和广阔、平坦的河滩沼泽。两岸群山耸立的岩溶地貌倒映在清澈的河水中,构建了一幅“船在山上走,人在水中游”的美丽景色(图2-44)。具有悠久历史的人工河流相思埭,由东向西穿越整个会仙岩溶湿地,沟通了桂(漓)江和柳江水系,沿河的陡门、桥梁等古建筑遗迹,更为湿地景观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图2-45)。良丰江发源于驾桥岭,中上游两岸的典型岩溶河流地貌景观让人流连忘返(图2-46)。

(3)岩溶沼泽湿地景观

岩溶沼泽在会仙岩溶湿地中分布面积最大,是湿地的主体,也是会仙岩溶湿地中普通野生水稻、中华水韭等许多国家级珍贵保护植物的主要生活区和白鹭(国家保护鸟类)等一些珍贵动物的重要栖息地。

图2-43 清水江风光

图2-44 景色秀丽的睦洞河

图2-45 南四塘桥古运河东

图2-46 美丽的良丰江(上游段)

会仙岩溶湿地中沼泽类型多样,有分布于岩溶河谷或河口或河间地块的滩涂沼泽地、有分布于岩溶峰林平原低洼地带的湖滨沼泽,也有分布于地下河口、岩溶泉口或分散排泄的岩溶小泉群前的水草地(图2-47)。沼泽多常年积水,土质疏松、肥沃。雨季大面积水淹、大部分时间地面泥泞而难以通行。植物以铺地黍、柳叶箬和莲子草等湿生植物为主,适合进行野外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土壤与沉积物及水文地质的科学考察、生态休闲与探险等。建议在秋冬季节进行,以路线穿越探险科考方式为佳。

图2-47 沼泽地

1信宜大田顶要门票吗

高州还有很多名山,其中姜草高梁岭就是高州得名之地;高州市有笔架山。据说高州的文人墨客都是受这座山的风水影响。在旅游方面,大坡有云平,那里有冼氏宗祠,是冼夫人的军事遗址,也是著名的矿泉水的发源地陈璧。还有高州的最高峰,马圭的棉被顶,也是很多徒步爱好者必去的地方。高州和信宜的界峰大乌岭(大天顶),是粤西最高峰,广东第二高峰,海拔1704米。大武岭还出产优质矿泉水。另外城西的关山也很有名,关山寺,高州博物馆都在上面。三官山在新东和云潭两镇交界处,上面有一座道观,香非常浓。这几年高州大力发展佛子岭(在宝光街)和高州中学高中部旁边的挂榜岭。这些景点变得越来越有名。等一下,高州的山太多了,哪能一时半会儿还完不了。祝高州美国的旅游业将会越来越繁荣和美丽。

2信宜大田顶开放了吗

大天顶位于新沂县大成镇东部,海拔1704米。它是粤西最高峰,也是西江支流黄花江的发源地。主峰东南有一座高山水库,山谷山麓奇石景观,山中原始森林茂密,多为珍稀动植物和珍贵药材,山顶有一座电视广播塔。

大岭位于新沂县大成镇东南65公里与高州县城交界处,海拔1423米。经过多年的云雾,人们可以看不清它的真面目,所以得名。山区植物资源丰富,有高等植物184科629属1209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为黧蒴栲,二级保护植物为甜槠,三级保护植物为香椿、池杉、甜槠、乐东木莲、松叶蕨等,还有14种世界其他地方没有的特有植物和药用植物。

银顶位于新沂县钱排镇,海拔1334米。它以富含锡、钨、铋、铜、钼、铁和金的多金属石英斑岩型脉石矿而闻名。银锡矿床是中国大型斑岩型锡矿床之一。

包子顶部海拔1040米。位于新沂县高坡镇望江村,是新沂县与广西北流、容县的界山。这座山被称为龙族祖先古时候的信义山。山麓有畜牧场,养牛、羊、鹿。山顶周围有连绵不断的天然草原。

有五个女人新沂县的s包子。一是位于钱排镇北内村,海拔989米。清道光三十年七月,农民运动领袖凌柴犬在山脚下的大寮村领导了祭旗起义。

二是位于钱排镇钱商村,海拔1616米,上面有连片的大面积天然草原。其余位于合水镇景清村,海拔888米;海拔1159米的桂子镇秋风根村;归真中和村,海拔1088米。此外,高州县新东镇还有一个阿婆包,海拔694米。

唐定位于新沂县钱排镇,海拔1681米,是粤西仅次于大天顶的第二高峰。山上有大面积的天然草地,现在有畜牧场。

公山位于新沂县茶山镇和桂子镇之间,海拔1298米。两峰相对,如肩并肩,又称姻亲石。南北两侧都是陡峭的悬崖,但东边有一条通往山顶的路线。清朝咸丰年间,村民们修建了一座碉堡

南翁顶新沂县与广西的界山,位于朱砂镇北部,海拔1054米。山崎的形状就像一个屏风,在半山腰的下方,林木葱郁,动植物丰富。

鸡笼山位于新沂县合水镇南部,海拔1281米。是新沂、高州两县与阳春县的界山,也是罗定河(上游称合水河)的发源地。

公基位于新沂县前牌镇山口村,海拔1514米。是新沂县和高州县的界山。此外,前牌镇北内村还有一个鸭公包,海拔1116米。

位于白马山新沂县前牌镇白马村,海拔1475米。传说有一匹白马隐现其上,故名。山上悬崖上生长着七种珍贵的白茶,可有可无。

巴丁位于新沂县四合镇八排村,海拔1081米。是新沂县和罗定县的界山。山中杉木丰富,山顶是天然草原。

大角顶位于高州县石龙镇东南9公里处,海拔1335米。它是高州县东南部的最高峰。

3信宜大田顶好玩吗

大武陵。大岭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西南部,毗邻广西,地跨新沂和高州,面积3534公顷。大乌岭属于云开山脉,地貌类型为中山。境内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峰有29座,其主峰大田峰海拔17038米,为粤西最高峰。大雾岭以云雾频繁而闻名。

4信宜大田顶开放时间

新沂市是一座山城,以自然、真山水、纯生态为主题。可供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很多,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很多人文资源。

主要景点:1大天顶位于大成镇东部,距市区38公里,2武陵自然保护区位于大成镇东部,3西江温泉位于半山腰北街镇西江河畔。信宜古城位于镇龙镇八方村,距市中心12公里,被称为斗州5大人山,又名云秀山在古代。它位于东镇镇北罗村与董驰镇交界处,距县城约5公里,6太华山信义八景被称为太华揽胜,位于东镇镇庄东村南,7虎跳峡位于胡爱香镇黄花江上,长约5公里,8印石瀑布位于平塘镇林动镇口。九月半月岩位于北街镇山口村,因为它的主体是一块弧形的巨石。10信宜八景尚文水库被称为胡雯清波。它位于东镇尚文村里冲口,距市区5公里。11龙泉谷位于焦玲村,距丁宝镇集镇约12公里。白石镇里东村里洞口有一棵生长了两三百多年的13石老松树。

5广东省信宜市大田顶风景区

新沂市是一座山城,以自然、真山水、纯生态为主题。可供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很多,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很多人文资源。主要景点:大天顶位于大成镇东部,距市区38公里,海拔1704米。是粤西第一峰,广东第二峰。附近有几十座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一个天湖在主峰西南,高1554米,容量308万立方米。池水清澈,映衬着周围3000多亩的原始森林。1973年,从山脚到山顶的路打通了,广东电视台在山顶建起了转盘,竖起了55米高的电视塔。站在山顶上有一种其他的山在天空下都显得矮小。在那里,看日出,看云海,看古树,看古藤,好好玩玩。大乌岭自然保护区位于大城镇东部,大田半山腰,处于热带北缘向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是华南陆地区域最南端的最高峰。地质古老,生境差异大,水热丰富,生物物种丰富,是热带雨林与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也是日本森林植物亚区与中国古热带植物区(马来西亚)分界线的最南端节点。1996年被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据初步统计,大武陵共有野生维管束植物195科703属1453种。其中,特有植物38种;濒危植物23种;还有世界上至今未发现的14种植物,如毛竹、紫茎泽兰等。同时,还有500多种药用植物和几十种生物物种。如此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吸引人们观赏和调查生物物种的好地方。在距市区40多公里的天马山北街镇望江村西南,有信宜香格里拉之称。它被评为广东省最美丽的村庄。主峰海拔1080米。山上是大草原,山脚下是狭长的山谷,四周是茂密的森林。还有一些珍稀树种,如桫椤、羽松、红花荷、蕨菜等。中间有一条很深的河,形状各异、鬼斧神工的瀑布,还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天马山曾是苗族聚居的地方,留下了石阶、石屋遗址、大茶树和柠檬。景区内每立方厘米有10万个负氧离子,是天然的大氧吧。其中,给人的感觉是返朴归真。这个景点是近年来投资开发的,现在已经成为新沂市最受欢迎的景点。西江温泉位于北街镇西江河畔。距市中心12公里,占地400亩。温泉是世界拥有——个氟温泉,含46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水质居广东第一,水温80多摄氏度,有100多处开放泉,月流量近10万立方米。目前,西江温泉度假村是粤西地区集温泉理疗、度假疗养、旅游餐饮、娱乐健身、旅游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新沂古城位于镇龙镇八方村。古时候叫斗州。古城始建于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这是一个州和县互相统治的地方。古城内的古建筑大多建于元明清,非常古典大气。古城内还有十三座古书院、七座祠堂、两座宅邸,以及一批具有历史意义和文物价值的古建筑,如文明门(红楼)、龚雪(大洪水王府旧址)、仙台寺(招塔仁殿

太华寺(又名观音寺)在寺庙入口对面的每一边都有一个小山丘,像一个钟或一个鼓。鼓与鼓之间有一个池口,水从池口流下,像一个倒挂的银练。寺旁有一口古井,水质清澈,质量上乘,是鉴江的源头之一。爬上山顶,俯瞰山景,心旷神怡。老虎峡位于胡爱香镇黄骅河上,长约5公里。中间水流湍急,两边岩壁被切割,江面狭窄,故有小三峡。在高出水面数尺的窄口黑色花岗岩上,有形似老虎的斑驳白线,跃跃欲试,故名虎跃。在河的左边,有仙人桥,这是一条沿着四川栈道用石头雕刻的人行道。它上面覆盖着突出的岩石,下面面对着深渊,还有大王洞在中间。这里曾经是当地瑶族的居住地s教主,肉翼大王。跳虎的地方有金锁、石狮、谷仓、盐仓、石像、插剑台等名胜古迹。山上到处都是杜鹃花,每到二三月份,一片花的海洋正在绽放。有一种一湾汹涌绿,几里杜鹃红。印石瀑布在平塘镇林动河口有一条狭窄的峡谷,是信宜八景之一。有一条峡谷,左边是狮子山,右边是香山,中间几十尺宽。这里到处都是奇石、深潭芳草、杂树。河里有一块大石头,看起来像一只大海豹,还有石印祠堂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那里有小石板路和小鸟寺边的s窝洞,常年浑浊的清水池(池)和浊水池(池),只闻其声不闻其声的暗水池(地下河看不到流水,水桶池看到的是流水进入,而不是把它拿出来。寺庙后面是深潭和瀑布,相当壮观。半月岩位于北街镇山口村。因其主体是一块长13米、高3米的弧形巨石,形似半月形而得名。岩石的底部是一个弧形的石头,墙壁上刻着真日华庭和钓鱼台分别是。此外,还有10多个石雕,如央视和东研。石头下面有一个石室,里面有一张石床和一个仙女床。东侧是山口瀑布,美丽迷人。尚文水库新沂八景被称为胡雯清波,位于东镇尚文村里冲口,距市区5公里。雨水收集面积432平方公里,淹没面积24平方公里,水库总库容3016万立方米。群山环绕,竹木青青,一年四季,山青水绿,鸟语花香。湖中的白果岛,花果累累。人流如船的渡口上,樵夫采云渡。碧波荡漾的湖中,渔人唱晚,湖畔疗养院是一处幽静的胜地。龙泉谷距丁宝镇焦玲村约12公里。与高州市城东、大成镇双乐、大朝镇凌豹接壤。这里的山沟深沟长约3公里,分为九个弯道,因此也被称为九曲沟。河两岸的山高耸陡峭,两岸的青山遥遥相对。深沟和清溪一样狭窄。一行天空。一座近千米的高山,深沟如九曲长廊,颇为壮观。在沟的两边,很难看到松树和杉树。这个奇怪的山谷里长满了奇怪的树和花,到处都可以看到野生藤蔓和野生香蕉和水果。它集雄伟、奇特、古老、美丽、幽僻于一身,拥抱金水和飞泉。里洞老松林在白石镇里洞村里洞口,有一棵生长了两三百多年的老松树。有500匹努

这里的梯田就像一条带子,从山脚蜿蜒到山顶,丘陵像蜗牛,高山像塔,相互滚动,一气呵成。因为山的不同,所以雄伟壮丽。近两年,山西河边建了两个漂流区。龙旋欢乐峡从洪关镇云里电站水皮漂流至云里樟木湾河,全程约4公里。这条窄窄的河流以其幽深、奇异、美丽和危险而闻名。位于东夏佳董驰镇安门漂流全长约5公里,漂流时间约2小时。河道落差大,水量大,九曲十八弯。两岸的景色就像一幅长廊的画卷,你可以领略到激情穿越和仙境游泳。

:6信宜大田顶能开车到山顶吗

1丹霞山

2罗浮山

3西樵山

4梧桐山

5广东第一高峰

6白云山

7江门桂峰山

8南昆山

9天禄山

10东莞风景

1丹霞山

上榜理由:丹霞山,面积292多平方公里,属于丹霞地貌,是世界上最全面、最丰富的丹霞地貌区。经过长期的侵蚀和风化,红砂岩形成了独立而陡峭的山峰和奇怪的岩石。丹霞山区的680座石山错落有致,意象万千。山上有很多寺庙,可以用来很多景点散步。还有一条河流蜿蜒穿过群山,可以乘船游览。丹霞山植物区系主要由热带和亚热带植物区系组成。因为丹霞山沟壑多,谷深,环境潮湿,所以苔藓多,野生动物种类多。

2罗浮山

上榜理由:总面积214多平方公里,海拔1296米。

福山位于广东惠州,这里山势雄伟,古树参天,植被常绿。它被称为蓬莱仙境有九座寺庙。东晋时,著名道士葛洪曾在此炼制长生不老药。期间葛洪s留居山中,在罗浮县建有四座草堂,后扩建为寺庙,分别是南有大空寺(后改为空城寺)、西有黄龙寺、东有九天堂寺、北有君波寺。

3西樵山

上榜理由:面积14平方公里,海拔346米。

西樵山是一座有5000万年历史的死火山,是中国南方最早的石器工厂,开创了珠江文明,形成了独特的西樵文化。现位于广东省佛山市,是国家指定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共有72座山峰,最高的有346米。这里有大量的淡水,42个天然洞穴,232个温泉和28个瀑布。

4梧桐山

上榜理由:面积3182平方公里,主峰海拔9437米。

吴彤位于深圳经济特区东部,西邻深圳水库。它是深圳最高的山峰,有八个景点,以海岸山脉和自然植被为主要景观。它曾被国务院授予中国国家公园的称号。这里依山傍水,森林覆盖率达886%。动植物资源丰富,是深圳重要的物种基因库。共有36种植物和20多种动物被批准为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

5广东第一高峰

上榜理由:面积138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902米。

广东的第一个高峰也被称为广东的屋顶。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多年的生态旅游发展,它已成为著名的温泉度假村也是看日出星空的最佳地点。离广东第二高峰石臼岭很远。当你爬到山顶时,你可以看到壮丽的云海日出,壮观的清溪瀑布,春天的花和山像大海,夏天的瀑布流动,秋天的森林。

6白云山

上榜理由:面积2098平方公里,主峰摩星山高382米。

白云山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史前文化遗址。战国时期,各路名人游历于此,对其赞不绝口。这里的山很宽,由30多座山峰组成。是国家5A级景区。这里的自然资源相当丰富,绿化覆盖率达95%以上。它每天可以吸收2800吨二氧化碳,释放2100吨新鲜氧气,因此也被称为城市之肺广州的。这里

7江门桂峰山

上榜理由:面积551平方公里,海拔545米。

龟峰山位于广东省江门市。这里主峰绿化率达98%以上。山势雄伟,姿态各异,景点星罗棋布。山顶的绿屏夹在魁峰、云峰和奇石峰之间,是一屏三山。这里的山很美

它是国家重点保护的南昆山森林公园,也被称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和珠三角的后花园。这里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如天堂峰、穿龙瀑布、观音湖等。七仙女的美丽传说就发生在这里,衍生出的仙女湖每年吸引无数游客。

9天禄山

上榜理由:500米以上的山峰有10座,其中海拔700米以上的有6座。

天禄山位于广东省云浮市,这里云雾缭绕,山峦高耸,四季如春,山花烂漫。再加上各种珍稀植被,形成了不可多得的绿色宝库。同时,密山的空气中每立方厘米含有10万个负离子,是天然的氧吧。这里也有许多休闲胜地,是团体进行娱乐活动的好地方。

10东莞观音山

上榜理由:主峰海拔566米,观音山海拔488米。

它集生态观光、娱乐、健身、宗教文化于一体,被誉为南方天空的圣地和数百个广东的秘密土地。观音山常被视为祈福圣地,很多游客都会来此求福祈福。庭院中有许多主要景点,包括瀑布亭、观音寺和藏经阁等。这里的森林覆盖率达99%,有1000多种植物。它赢得了广东最佳旅游目的地。

7信宜大田顶可以开车上吗

新沂是广东省西南部的一个城市。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温暖的气候,这个城市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这里有很多竹子、玉石、松香、花岗岩的生产基地,还有各种农业基地。

广东信宜十大最有趣的景点

1大田顶

2云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西江温泉

4镇龙古城书院群

5天马山

6达人山

7太华山

8家门峡漂流

9镇隆红房子

10奇峰书院

8信宜大田顶可以住宿吗

一般来说,学校不会我收不到学生的快递,所以它最好不要送到学校,这样会让学校门口更加混乱。大部分学校都是拒绝送到校园的,所以如果你真的要快递,那就送到你家,或者送到你租住的地方。

学校不我也不接受。

霜锋擗石鸟雀聚,帆冻阴飙吹不举。

芬陀利香释驎虎,幡幢冒雪争迎取。

春光主,芙蓉堂,窄堆花乳,

手提金桴打金鼓。

天花娉婷下如雨,狻猊座上师子语。

苦却乐,乐却苦,卢至黄金忽如土。

《全唐诗·卷828_10》

注释:

“芬陀利”是印度国花白莲花的音译,代表着纯洁,善良,健康,美丽。

幡幢 :汉魏时期,幢出现在车行仪仗和佛教仪式中,一般是在立竿上悬挂单层或多层伞盖状丝织物,伞盖四周饰有垂幔、飘带;在幢幔上书写经文就成为经幢。唐代开始有石造经幢。

桴,击鼓的槌

师子即狮子,佛家用以喻佛,指其无畏,法力无边。

卢至:相传有卢至长者,贪财吝啬,後受佛指点,弃财皈依,因缘成佛。见《卢至长者因缘经》。 明·李梦熊

良冶术何巧,狻猊熔铸成。踞蹯疑掉尾,哮吼似吞声。鼔鬣威张吻,昂头怒闪睛。腹中何所有,丹志镇荒城。 明·孙鏖

西风若助哮哮声,狻猊还阻千里行。撼天怖地逾大岭,草木尽偃兽俱惊。 明·顾炎武

落日空城内,停骖问路歧。曾经看百战,唯有一狻猊。

陕西黄龙县景点有:

1、黄龙无量山景区,位于黄龙县城西南五公里,渭清公路边。此山古名“仙鹤山”,以群鹤绕山旋飞而得名;

2、柏峪神道岭景区,位于黄龙县柏峪乡,距黄龙县城53公里。景区总面积120平方公里,以摘星台为中心,建有御封亭、大岭饭店、五角树水上乐园、狮子沟、晒经山、南峙寺、王庄村灌溉渠和五角树村垂钓园等旅游景观;

3、无量山莲云寺,座落在黄龙县城西南五里处,海拔1356米。四周苍松翠柏环抱,自然风光幽雅俊秀;

4、穆柯寨,位于黄龙县石堡镇水磨湾村东500米,北临石堡川河,东西为深沟,面积约为25万平方米。山顶有一夯筑方锥台,底边长25米,残高4米,夯层不清晰,下有地洞百余米。

  一、地名

  吴良位于东阳市城区以东18公里处,北依笠峰(又称特笠山),南临白溪江(旧称淞水),地势自东北向西南缓缓倾斜。东、西分别与白坦村、后石村毗邻。古属永宁乡十二都,1929年置吴良镇,1935年为第十二都乡九、十保,1944年改称吴良乡;1952年为区辖吴良镇,1958年属上卢人民公社吴良管理区,1961年9月属樟村人民公社,1983年属樟村乡,1992年5月属六石镇。全村690户、2030人。耕地1010亩,其中田784亩,地226亩。

  商贸古埠头 陆路交通畅

  村人以吴姓为主。南宋宝�、景定年间(公元1260年前后),吴氏八十五世祖吴效澄在罗带地结庐事农,发族成村,迄今已730余年。村原名大区,九十三世祖吴大杉有10子,其中第二、四、五、八子仕琼、仕瑭、仕璇、仕舟留居大区。至明朝中叶,营厅堂、建街坊,开三、六、九日为商市,为东阳北乡贸易中心之一。九十五世祖吴本良,在大区集市做牙郎,司秤公平,人称"吴良村头",久之,大区之名为人淡忘,而"吴良"其名约俗沿袭,遂成村名。

  商贸市场发展中,吴良村成为繁盛的水运埠头。市场商品多半赖竹筏输入。清末,各业店铺林立,其中中药店5家,"老聚昌"南杂货店主营批发,时有缙云、嵊县、诸暨客商光顾。陆路交通也迅速发展。吴良古道,南经大里、里岭、郭宅、湖溪、林甘,可抵缙云;北经怀鲁、乌竹岭、鹭鸶岭,可达诸暨;东通巍山、象岗、大岭头,可至嵊县;西过岩口、六石口、麻车头,可入县城。1932年设邮政代办所。抗日战争期间,手车队和竹筏运输更为频繁。1950年5月在村区设立东阳县第一个基层供销合作社。1976年,村民集资5.56万元(吴世鹤捐资7000元)建造的石拱型吴良桥竣工。1980年公路入村。1985年建成950个座位的影剧院。1987年村主道、街巷铺水泥路面。街上有百货、五金、饮食、修理、屠宰、水果、理发、中西药等店铺28家。

  乡村办学堂 教育好儿郎

  村民吴其政(1573~1619),年轻时执教于李宅镇奥里寺,明末忠臣张国维曾受读其门下。崇祯十五年(1642),张国维升任兵部尚书,亲书"德寿扬敷"匾额谢师,时其政已辞叙州(在今四川宜宾)照磨(即管文书之职)回里,师生之谊殷切。木匾至今犹存。村一青石牌坊及八房厅上石刻"延陵世家"4字也系张国维手迹。明末开远侯吴凯,南明唐王隆武二年(1646)抗清兵败奔玉山,率部路寓吴良村,村人排席里门饯行,吴良"排三门"因此垂名。村人尧宰等感其忠义,随军至玉山,于南明桂王永历二年(1648)七月十九日,同吴凯一家同时遇难。清《(道光)东阳县志》载,村人吴绍麟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中武举,其子吴芝于嘉庆六年(1801)中武举,孙吴鹰扬于道光十一年(1831)中武举。祖孙三代戎装从军。民国时吴映白参加同盟会,吴亦枕参加国民革命军,追随孙中山从事民主革命。

  明清以降,村人仕宦辈出,登儒道者代不乏人。清庠生吴绍瞻,享年95,与五子二孙二曾孙为同堂10秀才。民国时期,村有10人毕业于高等学府。1949年后,有大中专就读或毕业者90人,其中已获高级职称者12人。人才之育乃得益于历代尊师、重教、养贤之村风。旧时,各公常以厅堂为学塾,按学历发养贤租谷,凡中秀才者(民国初改为高小毕业,1941年改初中毕业)以"绅缙"礼遇。1928年以吴大宗祠为校舍办乡村国民小学。后改为县立吴良中心小学。1934年吴映白捐地出资发动村人创办小学新校舍,至1937年建成结构为乡村花园式的校舍29间。吴亦枕撰写《建校碑记》。学生四方云集,在校生多时达450余人。校誉隆著,吴文岐作校歌道:"笠山高,淞水长,乡村办学堂,教育好儿郎。莘湖水漾千秋泽,梅里风和一瓣香。"情景交融,乡风浓厚,学童爱唱。1948年冬,筹办中学。1949年中学解散,学生并入东阳中学。1967年小学附设初中。1970~1978年开办"五七"高中。1984年11月,村党支部发起集资兴学,春节座谈会,各阶层人士(包括村民及在外工作者)自动认捐3万余元,创立省、地区、县第一个乡村教育基金会。1988年9月26日,村党支部成立以吴六三、吴云祥为首的建校委员会(共9人),动用集体资金60余万元,历时4年建起现代化的教学大楼和师生宿舍楼。中小学的设施、设备、条件、环境彻底改观。1990年始,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率100%。校风、教风、学风井然,教学质量列东阳市上游。1992年中考,吴明心同学以608分名列东阳市第一名;初中生男子篮球队在全省比赛中获第五名,创金华市历史最好成绩。

  自然风光好 人文景观多

  吴良村依山傍水,风物宜人,历史久远,古迹和景观颇多。村人综合为一阁、二祠、三牌坊、四平台、五厅、六堂、七墩、八井、九桥、十景。

  一阁:即文昌阁。建于清中叶,高三层,挑檐四展,顶上宝葫芦冲天,工艺精美。底层塑关羽、关平、周仓。二层塑文昌帝君。顶层塑魁星立像。旧时知识分子组有文昌星会,聚会论文互勉。阁左建有佛殿,为释氏承受香火。阁北有高大古柏、桧树。周围缭以固垣。

  二祠:即村北大宗祠,村南小祠堂。大宗祠创建于明初,清同治初年由吴绍瞻倡捐重建。先后三进,后堂有七层神主牌位。宗祠门前分列4个青石狮子。

  三座牌坊:在吴大宗祠前、小宗祠前及佛堂塘边各有一座青石牌坊。石雕精湛。四平台:吴大宗祠门口有4个旗杆平台,每台中间一孔,竖立5米高旗杆。

  五厅:即大份厅、二份厅、三份厅、六份厅、八房厅,为清代东阳木雕工艺建筑。六堂:即真美堂、崇德堂、桂芳堂、桂馥堂、缉熙堂、学诗堂,皆清代木雕艺术建筑,取材考究,装饰精美,以缉熙堂为最。

  七墩:即高墩、毛沿墩、大墩、朱墩、老鼠墩、端安墩、涧北墩(若地壳般,自然形成的土墩),散于村庄前后左右,可供儿童游乐玩耍。

  八井:古有大份沿井、小份井、三份井、藻水井、六份井、花井、文凤屋内井、范澜屋内井。村地下水丰富,80年代后,石垒井改为涵管,井身小,多数户内置井,既方便又卫生。

  九桥:村东至村北自古有护村涧渠,为出入方便,建有9座小桥。

  十景:空山石阁,吴良至长坞间山岭之颠有两处,各有巨石10余方堆积,有孤积挺直,或横竖若方洞,非人力所置,颇为神奇;笠峰远眺,登村东北笠峰,北瞻会稽山余脉,南望凇水如带,村庄棋布,令人心旷神怡;梅里旧家,延陵世系源自梅里,当年里门花厅大门上镌刻着"梅里旧家"4字,面对田畴,人观之,忆祖之情油生;大桥流水,村南溪水,旧时木桥架渡,1976年10月建成长84米、高9米、宽5.5米的4孔石桥,伫立桥上观流水,感慨旧貌换新颜之历史;灵岩庙会,旧时农历八月十三至十五祀胡公庙会,庙前台亭演戏,并有罗汉班、秋千台阁、高跷、走马、十字莲花、大头舞、杂耍等,热闹异常,1949年后改为物资交流会;长渠导灌,原先北渠引自北莘塘,南渠汲引自白溪江,后东方红水库之水沟通两渠,近千亩田地得自流灌溉,旱涝保收;沙堤修篁,长堤阻水,绵延数里,水竹翠密,形若苍龙,自成景观;溪岸松涛,临溪沙滩,广植长松,迎风摇曳,自成韵涛,有虬身独立者,宛如迎客松;高阁凌云,即文昌阁;台亭挹秀,灵岩殿前台亭,建于清同治八年(1869),挑檐画栋,古色古香,顶内饰有8块樟木板,精雕八仙,属艺术精品。

  靠工艺发家 办工业兴村

  1977年,吴良人均收入仅41元。1978年4月,第四生产队发起兴办工艺厂,以生产劳保用品、机绣品为主。由12人自带缝纫机和资金60元入厂起家,时称"农忙务农、农闲务工,带资入厂当工人",半年产值3.6万元。全村为之振奋,办厂及从业者若雨后春笋。1985年,中共东阳县委把这种办厂的办法总结为"自筹资金、自愿结合、自产自销、自负盈亏"的经验在报刊上发表推广。村办工业发展到30余个生产点,后又变为户自为战。1986年产值逾600万元,其中手套、口罩等产品已成为省内最大的专业生产村。1980年,经济师吴益群引进海外技术,在村内创办县、社、队三级联办的花砖厂,生产的水泥花阶砖定牌名"东牌东阳花砖"。1983年产值60万元。1985年获省级优质产品证书。1986年为东阳赢得第一块部优银牌。1987年,吴妙潭创办的装饰营造厂产值50万元,产品远销海外,1992年产值120万元。

  80年代末,村有私营工厂44家,产品有针织、服装、劳保用品、木雕、水泥预制品、塑料制品、农副产品加工等14个项目。从事工业劳动者500余人,从事商业、外出搞建筑业者217人,户年均产值超过1.5万元,建起新住宅1170余间,新楼房环布村之周围。已装程控电话30多门。1984~1987年,村党支部连续4年被评为金华市先进支部,吴良村获浙江省家庭工业先进村称号。吴六三当选为浙江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吴妙潭为第七届浙江省政协委员。1992年,村党支部对村办工业作出新的部署,开始筹办新的规模企业6家,投产后,年产值将超过5000万元。

  二、小说名、人名(榕树下有)

狮子岭村是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南湖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1102108277,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71102。邮政编码为276800,长途电话区号为0633,车牌号码为鲁L。狮子岭村与南湖一村、南湖二村、南湖三村、南湖四村、樊家岭村、报子沟村、安家庄子村、卜落子村、王家官庄村、大山沟村、战家村、空冲水村、殷家坪村、大王家庄子村、邵家沟村、娄家沟村、花峡峪村、西明照村、东明照村、北袁家庄村、丁家沟村、大山前村、王家大岭村、彭家河村、弓山村、坳塘石子村、石龙口村、东马陵前村、西马陵前村、张庄子村、东沈马庄村、新合疃村、相家官庄村、东黄山前村、中黄山前村、西黄山前村、小长汪崖村、大长汪崖村、官家岭村、泉子头村、三合疃村、共合疃村、安代疃村、盛代疃村、于家北沟村、下湖一村、下湖二村、下湖三村、苇沟村、徐家坪村、阚家城子村、大城子村、万家坪村、大宅科村、小宅科村、下小城子村、上小城子村、上湖村、上坳村、下坳村、龙王沟村、牟家官庄村、樵业子村、隋家庄村、马陵安村、安子坪村、尹家河村、石河口村、罗川崖村、黄泥崖村、凤凰庄村、长林河村、石老山村、杜家坪村、西沈马社区、北湖社区相邻。

狮子岭村附近有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汤谷太阳文化源、龙门崮、日照万平口海滨旅游区、刘家湾赶海园等旅游景点,有日照绿茶、涛雒大米、日照黑陶、文心蒸包、日照生丝等特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27955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12
下一篇2024-01-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