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从什么朝代开始大量修建

长城从什么朝代开始大量修建,第1张

1、长城大量修建是秦朝统一之后。

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西周时期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5万多千米。

自秦始皇以后,凡是统治着中原地区的朝代,几乎都要修筑长城。汉、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都不同规模地修筑过长城。

从修筑长城的统治民族看,除汉族之外,许多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朝代也修长城,而且比汉族统治的朝代为多。清康熙时期,虽然停止了大规模的长城修筑,但后来也曾在个别地方修筑了长城,可以说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到清代的2000多年一直没有停止过修筑。

2、关于长城的故事:烽火戏诸侯

烽火戏诸侯,指西周时周幽王,为褒姒一笑,点燃了长城烽火台,戏弄了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都不相信了,也就渐渐不来了。后来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后来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即位,开始了东周时期。

3、关于长城的俗语:不到长城非好汉

不到长城非好汉

读音:bú dào cháng chéng fēi hǎo hàn

意思:指不登长城关口绝不是英雄。比喻不能克服困难,达到目的,就不是英雄豪杰。

出自:毛主席1935年10月所写的一首词《清平乐·六盘山》

扩展资料:

长城长度:

由于年代久远,早期各个朝代的长城大多数都残缺不全,保存得比较完整的是明代修建的长城,所以人们一般说的长城指的是明长城,所称长城的长度,也就是明长城的长度。

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测绘局2009年4月18日联合公布,明长城东起辽宁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从东向西行经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56个县域,总长度为88518千米。经过壕堑3597千米,自然天险22325千米。

2012年6月5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居庸关长城宣布,历经近5年的调查认定,中国历代长城总长度为2119618千米,包括长城墙体、壕堑、单体建筑、关堡和相关设施等长城遗产43721处。

这是中国首次科学、系统地测量历代长城的总长度。此次长城的调查和认定,不仅认定了2009年测定的明长城长度,还开展了秦汉及其他时代长城的资源调查。

-长城

-烽火戏诸侯

不到长城非好汉

十二星座各自的国王:

1白羊座:冲动王,大神经,大大咧咧,很冲动,完全控制不住自己。

2金牛座:倔强的王者,无论做什么事,只要确定了目标,就很难改变主意,会倔强到底。

3双子座:演讲之王,天生口才好,沟通能力好。无论你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你都可以和别人相处。

4巨蟹:敏感王,无论遇到什么大事小事,心情都会变得压抑,总会胡思乱想。

5狮子座:强势王者,天生强势霸道,气场十足,无论生活还是工作都喜欢指挥人。

6处女座:洁癖之王,完美主义者。当你看到一点点瑕疵的时候,你的内心是接受不了的。

7天秤座:纠结王,有着难以抉择的时候,做事总是犹豫不决,太纠结,总是拿不定主意。

8天蝎:仇王,受不了被冒犯被挑衅,一定会想办法报复对方,让对方付出代价。

9射手座:自由之王。在他眼里,自由是最长久的。不允许任何人束缚自己,他要冲出自己的小世界。

10摩羯座:耐心王,做事踏实,忍耐力强,很有责任感,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理想。

11水瓶座:创新之王,追求独特不寻常的生活,想要high live的精彩。

12双鱼座:同情国王。当你看到别人在危难中受苦,你会产生潮水般的同情心,你想帮助对方度过难关。

从历史角度看,人类社会快乐程度是否是一个不变的定值?

--------------------------------------------------

楼主这个问题,以前爱迪生也曾经考虑过。

他给出的答案是:人类社会快乐程度依赖于科学(物质)和艺术(精神)同步发展,两者达到和谐平衡,快乐程度就会高。反之就会感到不快乐。

我们现在社会存在的问题是:科技空前发达,发明创造层出不穷。人类的物质生活得到很大提高。但是人文精神和艺术水平相较而言,落后很多。所以出现的状况就是:人类社会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是精神世界感到迷惘痛苦。

爱迪生打过一个比喻,就像一个人,科学、艺术是这个人的两条腿。现在科学这条腿很长,艺术这条腿很短,这个人走路迟早是要摔跤的。

他曾经希望人类社会关注这个问题,可是他去世很多年了,他担心的问题不但没有得到解决,反倒越演越烈。

我担心人类社会这样子发展下去,会出大问题,更怕这个危机爆发的时候,会影响到很多人的生活。

=========================

我们比唐朝或战国时代的人更快乐吗?那时的人可能没有我们现在的物质,可他们也不会因此感觉到什么。明天的人们可能会把往返于火星当成最大乐事,我们今天并不因此而感失去什么。

现在的鸟儿与它们的祖先一样快乐。

人类为什么不能过简单快乐的生活哪。战国时代人们大概不会划上9年学习。。。。政治,外语,。然后找一个8-5点的工作,直到老迈。或失业。

-------------------------------------------------

楼主大概对以前的时代不太了解。

我们现在的物质生活,很多人以为比唐代时好很多。其实,我们现在的生活简陋粗糙而且庸俗无趣。

我们的祖先生活是很讲情趣的,而且衣食住行,无不精致优美。唐代的衣裳,比现在的服装好看、舒适,唐代的饮食精美可口,种类繁多,起码比现在的好很多。唐代的建筑,也比现在的高楼大厦好。那时候人们能每天听到自在鸟鸣、落叶飞花,亭台楼阁,优美开阔,现在大家都住在鸟笼子里,门窗都安上铁栏,和住监狱差不多,我看不出住在里面有什么好的。现在有轿车、飞机,古代有骏马、华盖,骑马、坐车又舒服又潇洒,还没有噪音、毒气污染。

楼主大概以往返于火星为乐事,可是飞到炎热无比的火星上,有什么好呢?以前没有这么多污染,大家抬头有无边的月色和星光。与忙忙碌碌地飞行比起来,我更喜欢悠悠闲闲地旅行,不要疲于奔命,不要走马观花,细细欣赏路途中的美景。

唉,我们先人的幸福生活简直说也说不尽,更何况那时处处是鸟语花香、清溪流泉。现在到处是污染、毒气,楼主很喜欢吗?

上面说了很多以前时代的美好,接下来该说以前的苦事了。

以前的人们读书不是学上8年,唐宋以来,都是十年寒窗苦,能考上学的,可以上班当官,考不上的,继续读书,像蒲松龄,上一辈子的学,还没有出头之日。考试仍然考不过,到老都是童生的,数都数不过来呀。

唐宋以前,尤其是春秋、战国时代,那时候没有什么科举制度,所以呢,学习的人,是花一辈子来学习。像颜回,学到死,还是孔子的学生,没有毕业。孔子到五十多岁,又开始学习新的知识《易》。

以前学习的内容,比现在多得多了。还要学骑马、射箭、数学、天文、生物、外语也要学,而且不止一门英语。楼主请想,战国七雄,春秋百国,那外语不是一种两种呀。唐朝的时候,也有外语,像印度语、日本语、北方蛮人那些语言,也都是外语呀。古代也有外交官,也要许多翻译,外语是逃不了的。

上完学后,工作不是8小时,一周五天制,一般人就要工作十来个小时吧。当官的要等十天才能休息一次。那时候没有星期制,是按旬,一旬是十天。不当官的老百姓,那就自由了,工作就有饭吃,不工作就不吃饭好了。停工停口嘛。

=========================

如果你能选择,你愿意生在以前的时代吗?

-------------------------------------

如果我能选择,我愿意生在现在的时代。

因为以前的人生活实在是太惨了。

上面讲的许多生活的乐趣都是指贵族而言。当官、有钱就有那么好的生活过。

老百姓先不提,先说说唐代大诗人杜甫,他好歹也是个当官的,儿女都病死饿死,最后自己也饿得快死,有个好朋友请他吃饭,他一激动,吃得太多,撑死了。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唐朝呀。

白居易也曾说,当时老百姓衣服都没得穿,贵族、富豪们地毯铺得又厚又软。

太平时期老百姓生活是这么惨,打起仗来,更是没活路了。唐朝时安史之乱、战国时诸侯征战。

楼主去翻翻史书,中国古代几乎是天天打仗,基本上没有几天不打的。只是有大仗小仗的区别。

更别说五胡乱华,要杀尽汉人。元朝入主中原,中国人连切菜刀都不许用,为的是蒙古人好随便杀汉人,汉人没法子抵抗呀。最后朱元璋那帮人实在活不下去了,拿着木棍什么的造反了。还有清朝,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清兵到处,血流成河。清初“湖广填四川”是怎么回事,知道吗?因为清兵把四川人差不多全杀光了,只好把别的地方人搬过去住。

曹操曾经叹息,赤地千里,荒无人烟,只见白骨。

其实中国历史上不只是曹操那时候那么惨,中国那么多朝代,差不多每次改朝换代,就杀得只见白骨,不见人。

唐朝、战国那些以前的时代,好处是人活得自由,潇洒,不受拘束,生死爱恨,活得真,活得痛快,很有风骨。不像现在中国人这么猥琐龌龊,一副奴才样。

但是,只要自己有骨气,有坚守,即使是现在的中国也可以做一个正直刚强的人。

在以前的时代,即使多么刚强的人,也抵不过屠城杀戮。

如果楼主不幸做时光机器,回到以前,遇到一场兵祸,就该想念现在太平而无聊的生活了。

其实,太平就好,有聊无聊,在乎自己,时代再怎么变化,自己能坚持自已的原则,做个堂堂正正的人就好。

2月是大月还是小月(叫什么月)? 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是平月

二月叫做什么月啊 阳历平年的二月叫平月,为28天

阳历闰年的二月叫闰月,为29天

农历二月是什么月 二月兔 卯月

每年的一月叫(正月)那么二月到十二月都叫什么月呢? 农历一月也叫正月,吴自牧在《梦梁录・正月》中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唐人苏味道在《正月十五夜》诗中描述:“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正月又称端月,那是秦朝为避始皇之忌讳,正与嬴政的“政”谐音,故而把正月改为端月。《后汉书・冯衍传》中说:“开岁发春兮,百卉含英。”这里的“开岁”也是指农历一月。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人叶绍翁的诗句中的红杏,花开二月故称杏月。又因二月为春季之中,所以又叫仲春。《尔雅・释天》说:“二月为如。”又据郝懿行义疏云:如者,随从之义,万物相随而出,如如然也。阴历二月因而又称如月。

春夏秋冬四季,三个月为一季,春季中排行老三,因此把三月叫做季月。“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唐人张旭描写的景致为暮春季节,落英缤纷,好似溪水流霞,于是三月的别称又为桃月。此外三月还有晚春、暮春、蚕月等别称。

农历四月为麦子成熟的时候,《礼记・月令》说:“ 孟夏之月 麦秋至。”蔡邕在《月令章句》解释为:“百谷各以其初生为春,熟为秋,故麦以孟夏为秋。”四月便称麦月。从季节气候而言,四月为梅雨季,时值梅子黄熟,阴雨时间较长,唐柳宗元所作《梅雨》云:“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所以把四月叫作梅月。四月的别称还有叫余月。《尔雅・释天》说:“四月为余。”郝懿行义疏云:“四月万物皆生枝叶,故曰余。余,舒也。”

农历五月最常用的别称为仲夏,它排行夏季之中。本月五日为端午节,旧时农家用菖蒲叶与艾叶等扎悬于门首,用以驱邪,因称五月为蒲月。《尔雅・释天》说:“五月为皋。”郝懿行义疏解释为,“皋者, 同高也 高者上也,五月阴生,欲自不而上,又物皆结实,……。”故五月又称为皋月。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唐代王昌龄的《采莲曲》 这出污泥而不染的莲篷,在暑月为人们带来阵阵凉意,故把六月称为荷月。在《易・系辞上》说,“日月运行,一寒一暑。”又有六月叫做暑月之说。此外,还把六月称为季夏、焦月、溽暑等,如在《礼记・月令》上有“孟夏之月其臭焦。”“季夏之月土润溽暑,大雨时行。”

秋季的头一个月谓新秋。古时,瓜果成熟也在秋天,“米谷豆子,秋收冬藏”,把七月叫做瓜月。有一种兰花在初秋开放,故又把七月称为兰秋和秋月。

秋季的八月居中,谓之仲秋。《尔雅・释天》中云:“八月为壮。”郝懿行义疏解释说,“壮者,大也。八月阴大盛,《易》之大壮,言阳大盛也。”故称八月为壮月。“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唐人宋之问把月中的桂花飘香都吹落人间了,何况乡间山歌里唱道:“八月里来桂花香”,民间又把八月称为桂月。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把主霜雪的女神青女绰约仙姿描写得美妙绝伦,其摄入魂魄的精髓便是经得起严寒考验的特性。九月的别称除了霜月外,还有季秋、菊月、朽月等。黄巢的《菊花》诗歌吟:“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陈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而把九月称为朽月,虽无处考证,或许是因有的草木入冬后衰老、枯落之故。

农历十月的别称有:初冬、开冬、露月、良月等。《尔雅・释天》中说:“十月为阳。”郭璞的注解为:“纯阴用事,嫌于无阳,故以名玄。”《后汉书・马融传》说:“至于阳月,阴慝害作,百草毕落。”乡间开冬之后,旧时娶亲嫁女等操办喜事便选在入冬,此时收成已毕,正值农闲,良辰美景多可入选。

《礼记・月令》:“ 仲冬之月 命之曰畅月。”郑玄的注解为“畅,犹充也。”因此农历十一月的别称为畅月。孔颖达还注解为:“言名此月为充实之月,当使万物充实不发动也。”而孙希旦的集>>

农历2月是什么叫什么月 农历二月又称杏月、如月、中和、花朝、仲春。

古代书画题识上,常用农历年月,名目繁多。

正月又称瑞月、元月、青阳、三阳、孟阳、春王、芳春、三春、孟春、阳春。

二月又称杏月、如月、中和、花朝、仲春。

三月又称桃月、上巳、寒食、季春、暮春、末春。

四月又称槐月、清和、麦秋、孟夏。

五月又称蒲月、榴月、满月、端阳、仲夏。

六月又称荷月、伏月。

七月又称桐月、巧月、中元、兰月。

八月又称桂月、仲秋。

九月又称菊月、重阳、菊秋。

十月又称梅月、阳春、小阳春。

十一月又称冬月、仲冬月、长关、葭月。

十二月又称腊月、嘉平、清祀。

2月出生的是什么星座 12星座性格特点:

水瓶座1月20日~2月18日

思想超前,理性自重的星座。一样的不爱受约束,一样的博爱,但他们还是不同射手座;他们较著重於精神层次的提升,是很好的启发对象。

双鱼座2月19日~3月20日

多愁敏感,爱作梦、幻想的星座。天生多情,使他们常为情字挣扎,情绪的波动起伏也跟脱不了关系;但他们生性柔弱,很喜欢奉献,也不会随意伤人。

白羊座3月21日~4月19日

精力旺盛、活力充沛的星座。性格与爱情多数“横冲直撞”,但纯真的个性里没有杀伤力,所以不用太担心。

金牛座4月20日~5月20日

慢条斯理的星座。凡事总是考虑后再过滤,属於大器晚成型,情思也比较晚开。他们有超人的稳定性,一旦下赌注,就有把握赢。

双子座5月21日~6月21日

变化速度快如风的星座。双子的双重性格常搞的别人和自己头痛万分,对于事业与爱情,如果肯多花点心思经营,应该会是很好的,但他们实在是太机灵了。

巨蟹座6月22日~7月22日

非常需要爱与安定的星座。爱猜疑的个性,使他们在人生旅途上处处显得缺乏安全感。但是带著母爱光辉的巨蟹,为了所爱倒是心甘情愿的付出。

狮子座7月23日~8月22日

讲究气派华丽的星座。狮子是森林之王,理所当然喜欢呼朋引伴,有些耐不住寂寞。他们有冲劲,虽然粗枝大叶,但为人讲义气,也蛮有人缘。

处女座8月23日~9月22日

有点挑剔又追求完美的星座。缺乏信心的个性,常在潜意识里责怪自己不够美好;虽然难免会使心情沈重,但天生的优点就是放得开,不会就此一蹶不骇。

天秤座9月23日~10月22日

爱美又怕空虚的星座。凭借天生的外交本领,能在各色人物之间周旋;但有时也回因为过于顾虑面面俱到,而搞的自己吃力不讨好,脑筋常常转来转去,当心神经衰弱。

天蝎座10月23日~11月21日

神秘诡谲,令人费疑猜的星座。他们可以很执著,也可以很破坏;在爱情的国度里黑白分明,没有灰色地带,他们对於自己的目标相当清楚,一旦确立就往前冲。

射手座11月22日~12月21日

自由浪漫也滥情的星座。不爱受约束的个性使他们很怕被捆绑,多情的天性也使他们四处寻求猎物;性情天真,常会伤了人也不自觉,爱他们~就由他们去吧!

摩羯座12月22日~1月19日

严谨刻板,稳重老成的星座。虽然他们一向给人呆板的印象,但是呆板的人普遍说来不太耍花样;不管是在事业或爱情上,他们也都以这份特殊气质获胜!

一二月份是什么季节 季节: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个月:一月三月Apirl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天

对不起,我忘了月和12月两个词

一二月份是什么星座 星座是按阳历计算的

摩羯座 12月22日------1月19日 水瓶座 1月20日-------2月18日 双鱼座 2月19日-------3月20日

二月出生是什么星座 水瓶座(AQUARIUS) 1月20日~2月18日

星座特征

思想超前、理性自重的星座。一样的不爱受约束、一样的博爱,但他们还是不同于射手座;他们较着重于精神层次的提升,是很好的启发对象。

水瓶座常被称为“天才星座”或“未来星座”。因为它的守护星是天王星,而希腊神话中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并有预知未来能力的智能大神~乌拉诺斯,是它的守护神。所以他们具有前瞻性、有独创性、聪慧、富理性,喜欢追求新的事物及生活方式。

他们的心胸宽大、爱好和平,主张人人平等、无分贵贱贫富,不但尊重个人自由,也乐于助人、热爱生命,是个典型的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者;他们深信世上自有公理,所以常有改革(或革命)的精神。

另外,他们也很重视理论和知识,有优秀的推理力和创造力,客观、冷静,善于思考,思想博爱,讲求科学、逻辑和概念,价值观很强。是一个对超能力、超自然现象会积极证明,人缘及辩才均佳弗忠于自己信念,又令人难以捉摸的星座。水瓶座虽是个理想主义者,但他们一旦碰上爱情,就会变的非常实际。

贞节旌表

贞节旌表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制度,是指由朝廷公开表扬奖励守节不再嫁或拒受污辱而自杀的妇女(即节妇与烈女),以试图达到教化人民的目的。此制度在中国起源甚早,但到明清时代制度完备并受到重视,因而对乡里社会以及女性生命产生重大的影响。

目录 [隐藏]

1 明代以前的贞节旌表

2 明清时代的贞节旌表制度

21 受旌表者的资格

22 贞节旌表的流程

3 明清旌表制度的缺失及士人的参与表彰

4 贞节旌表对明清妇女生活的影响

5 参看

6 参考资料

[编辑] 明代以前的贞节旌表

贞节旌表最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已见于记载,刘向的《列女传》中记述楚国的两位守节妇女,受楚王赠封号为“贞姜”、“贞姬”。其后在秦朝,秦始皇曾为巴寡妇清筑台以奖其贞节。但这些旌表,大多属于针对个别妇女的例子,尚不能确定有一个及于多数妇女的制度存在。

成为制度的贞旌表在汉代开始出现。最早的记载汉宣帝时对曾对颖川郡的“贞妇顺女”赐帛,其后从汉平帝、汉安帝、汉顺帝、汉桓帝等时代的相关诏令中,可看出开始把这种赏赐及奖励扩及于全国。尤其安帝时的诏令,显示出应已有一套由地方官推举甄选的制度。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对贞节妇女的奖励,虽仍然如汉代时仅存于各诏令之中,但有更明确要求地方官推选,出现一套层层负责的流程,可看到旌表贞节与地方行政、监察等制度相结合。对于贞节妇女

到隋唐时代,贞节旌表制度正式见于典章制度中,例如隋代规定“孝子、顺孙、义夫、节妇,并免课役”。亦即被认可有特殊德性者,皆可获得免税赋、劳役的优待并获得奖励。并有一整套较完整选拔方式,由地方官的奏闻、巡方大吏的采访、地方乡里的认可等作为旌选的标准。

到宋代承袭唐代之外,对于贞节妇女的表扬方式更多,包括实物赏赐、免赋役之外,尚有旌表门闾(亦即在家族的大门建筑上加上特定的标示装饰以作为标记,后来明清时代的贞节牌坊亦为其中一种)、封爵赠号、立祠供乡人祭祀、在墓上表记等等。

元代时,由于势家冒请旌表以求名利的情形日渐增多,朝廷开始对于节妇的身分作出较严格的规定,亦即三十岁以前丈夫去世,守节到五十岁以后的,才能算是节妇,此外,对于申请旌表的过程也作较严格的规定,这些制度为明清时代所承继并进一步严格化。

大体而言,明代以前虽然已有贞节旌表的制度,但尚未受到朝廷及一般社会上的高度重视,旌表的人数也较少,基本上,受旌表的贞节妇女,被认为是少数道德高尚的典范人物,而不是一般人都要遵行的规范,因此旌表制度对于社会风气,以及一般妇女的生活,如再嫁的问题上影响较小。

[编辑] 明清时代的贞节旌表制度

明代开始,旌表制度远比前代受到重视,明太祖时即详细制定关于旌表的规定,其后的历朝皇帝也遵循其重视旌表制度的政策,在许多诏令中屡次重申此制度。在实际运作上,更是形成一套严密而规律化的制度,而清代也大致上承袭了明代的制度。

[编辑] 受旌表者的资格

贞节旌表可分为“节妇”和“烈女”,承袭元代的制度,节妇定义为三十岁之前丧夫,守节到五十岁以上的妇女。烈女较无明确定义,但一般是指妇女为维护自身的贞操而死的行为。到了清代,对任意自杀的烈女变得不再像明代那样鼓励,因此主要仅旌表节妇。

除此之外,明代朝廷对贞节旌表有两项规定,一是人已去逝的节妇则不得旌表,除了申请时已去逝的节妇之外,在漫长的申请过程中去逝的也不得旌表,这个规定后来受广大的到批评和质疑,因此在嘉靖三年时予以废除。

此外,规定命妇,亦即高官及宗室贵族家庭的受封妇女不得受旌表,因为命妇本身就是国家封赠的荣誉,一旦晋身于命妇,即规定不得改嫁,因此不适用民间寡妇的表彰规定。但随著贞节旌表广的荣誉受到社会上的的重视,其价值甚至高过于命妇的身分, 许多人开始要求命妇也能获得旌表,这个规定也在部分个别情形下放宽。

[编辑] 贞节旌表的流程

是首先以或由地方的里老人或学校上报给县官,或由县地方官亲自采访之后,将符合资格者呈报于府,由府覆核之后,过了之后再上呈礼部,之后礼部必须再次发文,向府、州县、里甲等层级要求保勘(亦即保证无误)之后,再由礼部交由各所属的按察院作最后审定,无误之后,由礼部统一奏请旌表,获淮之后,即可行文当地政府对受旌表者免差役及盖牌坊。

这套制度由于太过繁复,至嘉靖十年被加以修正,取消了向各级政府要求覆勘的规定。并从以礼部为审核的中心,改为以地方监察单位,包括按察使、巡抚为主要的中心,而礼部只需要按照抚、按所奏名单奏报朝廷旌表。

但即便如此,整个制度仍然十分繁复,公文来往动辄达数年之久,造成申请者莫大的麻烦。加上竞争激烈,很多有资格者无法受旌,因此除了中央朝廷的旌表之外,地方政府也开始提供次一级的表扬方式,其程序较为简单,由地方人士或学校推举或由地方官查访确认之后,直接予以立碑、写入地方志、实物奖励、地方记念活动(葬礼、立祀等)等奖励。

[编辑] 明清旌表制度的缺失及士人的参与表彰

由于明清社会上对于旌表的重视,而受旌表的名额有限,使得申请者的竞争十分激烈, 但在繁复的申请过程中,官僚内部的腐化问题(尤其常被胥吏把持),以及申请方式的资讯流通的困难(偏远乡下及穷人家可能不了解方式),都造成有钱有势之家的贞节烈女在旌表的竞争中往往能胜出,平民几乎难有受旌的机会。这点造成许多士人的不满,他们并非认为有势之家的节妇不应受旌表,而很多是认为许多贫者守节更困难,其道德层次更高,却反不受旌,因此有违旌表原本的教化之意。

此外,由于规定的严格性,造成道德标准的形式化,以守节来说,30岁以前死丈夫守到50岁者可旌的标准之内的人,皆一视同仁,而不考虑其实践的内容差异,也受到士人的批判。

此种不满,造成士人以自己认为的理想,开辟另外的领域空间来表扬贞节妇女,包括地方志的书写,贞节事迹或节妇传记的撰写。如黄宗羲即认为国家旌表反不如士人作传表彰来得有意义。事实上,当时尤其是有权威名望的人为妇女所作的传记常流传甚广,使被作传者更能得到广泛的名声,这种传布也与明中叶以后印刷业的发达有关。

[编辑] 贞节旌表对明清妇女生活的影响

明代以前,贞节的观念虽然一直存在,且被认为是具有重要价值的道德,但实际上,从未被推广实行于一般人,即使到宋代理学家提出女性应当守节的主张(程颐的名言:“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但在宋代这也仅是一种要求少数士大夫家庭妇女的理想,实际上妇女改嫁是十分正常的事。而旌表贞节的制度在当时便只是对于那少数能守节的典范人物的奖励。

但到了明清时代,由于旌表制度的发达、受旌表人数的大量增加,以及朝廷与社会上对旌表的重视,使得虽然没有妇女不可再嫁的规定,但在整个社会的氛围中,包括乡里中贞节故事的广为流传、地方上贞节牌坊的设立,再加上人们莫不以家庭家族中有人受旌表为荣,都造成一种“守节才是正常”的社会期待,使得妇女在这种压力之下,即使生计发生困难,还是坚持守节,以期待那可能是遥不可及的旌表。

另一方面,也有历史学者认为,旌表制度的发达,使得不能参与科举考试当官的女性,也有了光大门楣的机会,因此在一些情形下,妇女反而很可能是较主动地选择了守寡一途,以使自己在家庭家族中获得得较高的地位及财产的继承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27792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11
下一篇2024-01-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