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围巾方法中的上针和下针分别是什么意思

织围巾方法中的上针和下针分别是什么意思,第1张

往上编织的一针是上针,往下编织的一针就是下针。

往上打叫上针,往下打叫下针,全部打一样叫平针,交叉打叫上下针

如果是手针,一次往上穿,一次往下穿。一个上针后,再打一个下针,也就在于正针和反针。如此循环后就打成了做围巾通常所用的上下针,或叫正反针的形式,局面语言叫罗纹,有双罗纹、单罗纹多种形式。

第一针都是挑下来不织的,正确违建编织方法如下:

工具/原料:毛线、棒针。

1、准备好毛线和棒针。

2、首先起头,就是普通的起头,最好线不要过于紧,棒针上的线要留有余地,这样织出来显得更有层次,挑针时很方便,起针为单数,比如11、13等等,可根据自己的需要的宽度来定起多少针。

3、把第一针脱下来不编织。

4、然后把线从底下绕上来。

5、两针合并一针。

6、再把毛线绕到针上。

7、从穿的两针里掏出来。

8、再把织完的两针脱下来,你数一下是不是两针的合并之后还是两针呢,是不多不少的,还是按照刚才的编织法,把线绕到针上,在进行两针的合并,再次把两针脱下来,直到编尾。

9、第一圈织完是下图样子的,然后还是采取第一针脱下的方法,和最先织的是一样的步骤,按照此方法编织,直至需要自己编织的长度。

10、织的圈数少看不出层次,多了就能看出效果了,这种编织的方法无论正反面都是一样的,

11、编织到自己合适的长度即可,效果如下图所示。

扩展资料

编织艺术

1、在原料上,玉米皮、麦秸、柳条、麻等天然的浅黄、浅棕、乳白等色彩和质地,给人们以自然素质的美和淳朴的艺术享受。如山东柳编的筐、篮、篓、花盆套等,既呈现柳条典雅的浅棕色,又体现编织工艺简练,风格粗犷,富有天然野趣。

2、在工艺上,通过运用编织、缠扣、钉串等多种技法,编织成丰富多彩的花纹和造型。虽然麦秸、玉米皮、竹篾、柳条等原料色泽单一,但由于编织工艺的多样化,采用疏密对比,经纬交叉、穿插掩压、粗细对比等手法,使之在编织平面上形成凹凸、起伏、隐现、虚实的浮雕般的艺术效果,增添了色彩层次,同时也显示了精巧的手工技艺。

3、在装饰方法上,编织工艺还运用布贴、刺绣、蓝印花布、绒绣等工艺,使之更加多彩。在草编、玉米皮编的提篮上装饰刺绣、布贴、绒绣或彩色草编图案,在雅致中又显示高贵。山东莱西的玉米皮缠扣提篮是以蓝印花布为面料,在深蓝色的衬托下,使得乳白色的玉米皮缠扣编织更显洁白,而且玲珑剔透 。在玉米皮编织的壁挂上 ,饰以灯芯绒的布贴图案,手法新颖。

-编织

1、首先起针,起针的针数是双数,起了12针,如下图所示。

2、第一针织下针,将右针往左针的下面线里穿出,绕线,织出来,如下图所示。

3、将绕到上面,左针从右针上的两根线里穿出,绕线,如下图所示。

4、绕线后织出来(也就是两针合并起来,一起织下针),如下图所示。

5、然后将线绕到上边,如下图所示。

6、左针从右针上的两根线里穿出,绕线,织出来,如下图所示。

7、同样织法,将一排织到头,最后一针织上针,如下图所示。

8、往后每一排织法相同,一直到围巾织成,如下图所示。

9、两面是一样的,如下图所示。

扩展资料

编织技法

编织工艺品中丰富多彩的图案大多是在编织过程中形成的;有的编织技法本身就形成图案花纹。常见的编织技法有编织、包缠、钉串、盘结等。

1、编织。最基本的技法,包括编辫、平纹编织、花纹编织,绞编、编帽、勒编等工艺。编辫是草编中最普遍的技法,它没有经纬之分,将麦秸、玉米皮等原料边编边搓转,编成3 ~ 7股的草辫,通常作为草篮、草帽、地席的半成品原料。平纹编织是草编、柳编、藤编普遍运用的技法。

2、包缠。以某一原料为芯条,再以其他原料包、缠于芯条之上 ,编织成所需要的造型和花纹 。主要有缠扣、包缠、棒锤扣等。缠扣是玉米皮编常用的技法。它以麦秸等编织成辫子状的芯条作为经绳,然后在外面以玉米皮缠之。每片玉米皮可在芯条上缠两圈后而结扣,并通过结扣,将上下缠过的芯条连接成形。

3、钉串。钉,是以针线或其他原料将两部分编织原料或半成品钉合成一体,构成器物;串,是将两者拢合,并不连成一体。常用的技法有手钉、机钉、砌钉等。手钉是将麦秸辫、玉米皮辫等用手工缝纫钉连成片,制成茶垫、壁挂、地席等。机钉是以缝纫机将麦秸辫、玉米皮辫钉连成草帽、提篮等。

4、盘结。是经纬形式和包缠、结扣相结合的编织技法。常见的有马莲朵、套扣等。马莲朵又名打结,是以玉米皮包缠的芯条作为经纬,然后互相掩压、盘结,组成有立体感的莲花状四方连续花纹。套扣也是打结,但形状扁平,没有立体感。

-编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25985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29
下一篇2023-12-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