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 | 世间无魔便无佛:释迦牟尼的敌人是谁?

书摘 | 世间无魔便无佛:释迦牟尼的敌人是谁?,第1张

魔王波旬、魔女、魔子及众魔军为魔罗,与阿修罗、罗刹和夜叉共同构成释迦牟尼神话中的魔。

一 阿修罗诸魔

阿修罗、罗刹与夜叉来源于古老的婆罗门神话。阿修罗(Asura)是一类天界灵体的统称,具有法力之术“摩耶”。《梨俱吠陀》中,阿修罗具有亦神亦魔的双重属性。作为创造者,阿修罗被称为“生主”。在天界,阿修罗拥有金城、银城和铁城三座城堡。所谓“阿修罗”者,诸神借助颂歌,可以将其战胜。因陀罗因此获得“阿修罗汉”之称,意为“殛杀阿修罗者”。阿修罗死后均赴伐楼那国,在地下同样拥有众多城堡。《往世书》中,称为“修罗”的诸神试与“非神”的“阿修罗”较量,阿修罗与黑暗和黑夜相关联,获得与诸神相对的单一属性,并最终成为诸神的敌对者。

最著名的阿修罗为弗栗多(Vrtra),“弗栗多”有“阻碍”、“阻塞”、阻碍河流之意。弗栗多为蛇形,无臂无腿无肩,生长于幽暗之中,栖息于水中,筑有九十九座城堡,但均被因陀罗所毁。弗栗多也被因陀罗以工匠神陀湿多所造的金刚杵殛杀。《梨俱吠陀》记述,“杀死弗栗多,劈开森林般的城堡,掘开条条河流,劈开大山像新造的瓦罐,因陀罗和他的部属带来了群牛”。殛杀弗栗多意味着宇宙从混沌转化到繁盛丰饶的现实之中。

阿修罗的国王巴力独占三界的统治权,诸天神被阿修罗赶出了天界。“三界之王”毗湿奴化身侏儒,请求巴力国王赐予他三步大小的地方,以便他安静地冥想。结果毗湿奴的侏儒化身瞬间变得奇大无比,通过巨大的三步丈量了三界。从此,巴力仅仅为下界的国王。毗湿奴的侏儒化身(Vāmanāvatāra)是他勇敢力量的象征,“三步功绩”也为毗湿奴成为“三界之王”铺平了道路。《毕摩塞那职人本生谭》中,讲述了释迦牟尼在前生曾转世为秋罗达努迦博士,是一位武艺高强的侏儒弓箭手,但因为“身量甚短,屈居人下”,常常受人轻视,结果“投入战场,大举哄动之声,打破敌军阵营,捕虏敌王”,波罗奈王极其喜悦,并授予其极大名位,声名远扬的故事。

那牟质(Namuci)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妖魔,据说是不可战胜者,被称为阿修罗之首,是因陀罗的死敌。《百道梵书》和《摩诃婆罗多》中有多处关于那牟质的记述。据说,黄昏时分因陀罗与之较量,用其覆以海水泡沫的金刚杵将那牟质降除,双马童(Asvinau)将那牟质的血制为药剂,使因陀罗恢复如初。

罗刹(Raksas),意为“躲藏者”“保护者”。《梨俱吠陀》中,罗刹与人为敌,区别于与诸天神为敌的阿修罗。随着雅利安人征服印度,罗刹逐渐演变为魔的一种。罗刹性情暴虐,喜欢昼伏夜出,常常出没于坟茔,干扰祭祀,吞噬生者,有“嗜血者”“游荡者”等别称。据《罗摩衍那》记述,罗刹王是十首、二十臂凶恶残忍的罗波那(Ravana),都城为楞伽。毗湿奴化身为持斧罗摩(Parau-Rāmāvatāra),在楞伽岛上斩杀了罗刹王罗波那,重建了秩序。在史诗《罗摩衍那》中,毗湿奴完全成为正义与道德的化身,演绎了与悉多(Sitā)之间的悲欢离合,被视为理想的国王、儿子和兄长,成为人们供奉膜拜的偶像。

湿婆(Siva),也常常担负着与阿修罗、罗刹王作战的职责。不仅将拐走了罗摩的妻子悉多的罗刹王罗波那囚禁于盖拉瑟山下达千年之久,杀死了爱上湿婆众妻子之一波哩婆提的阿修罗案达迦(Andhakāsura),打败象魔(Gajāsura)、持水(Jalamdhara)等;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摧毁了阿修罗的三座固若金汤的城堡(Tripurāntaka)——天堂的金城、空中的银城、地面的铁城。阿修罗因为拥有这三座城堡而与众天神地位平等,并试图将天神赶出天界而掌握三界的众生命运。湿婆等待了千年之久,等到三座城堡在半空中处于一条水平线时,射出了关键的一箭而直接摧毁了阿修罗帝国夜叉(Yakshas),在婆罗门神话中原本是财神俱毗罗的侍从,守护其在吉罗娑山的园林和山中的财富。据《毗湿奴往事书》记述,夜叉与罗刹同时生于大梵天的脚掌,但夜叉对人类的态度十分友善。夜叉被吸收至佛教神话后,与罗刹性情类似,行径一致,成为喜欢吞噬生者的魔。

古老的婆罗门教与神话重自然与祖先崇拜,并不强调善恶观念的二元对立。阿修罗、罗刹、夜叉仅仅是天神与人的对抗者,而集多重职能于一身的毗湿奴与湿婆化身,代表着高度的人类文明。天神与恶魔之间的对抗与战争反映的是吠陀时代雅利安人渐进印度,雅利安文明持续扩张与印度土著居民的信仰和文明发生碰撞与融合的基本状况。

二 魔罗及其象征意义

魔罗不曾出现于婆罗门神话中,实为释迦牟尼神话的独创。释迦牟尼曾告阿难曰:“世有八众。何谓八?一曰刹利众,二曰婆罗门众,三曰居士众,四曰沙门众,五曰四天王众,六曰忉利天众,七曰魔众,八曰梵天众。”魔罗是顺应原始佛教的伦理道德观念而产生的,魔王波旬是构成释迦牟尼神话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是为了揭示释迦牟尼的顿悟而创造的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神话人物。释迦牟尼与魔王波旬的对决,不仅延续了婆罗门神话中“天神与恶魔的战争”的重要主题,而且象征着善恶二元世界的对决。

阿含经最早吸收了古老的婆罗门神话中“天神与恶魔的战争”的重要主题。后秦佛陀耶舍译《长阿含经》有多处记述释迦牟尼与魔王波旬对决的情节。卷8中记述,端心正意的五百梵志弟子听释迦牟尼说法时,魔王波旬即打算,“我今宁可,往坏其意”。刘宋求那跋陀罗译的《杂阿含经》记述了一场战争,天神取胜后,魔王被捆绑至帝释天处进行审问。卷9、卷23、卷39、卷43等多处文本均记述了释迦牟尼与魔王波旬之间的对峙。释迦牟尼于一日清晨着衣持钵,入王舍城乞食时,天魔波旬即打算,“我今当往,乱其道意”。于是,“波旬化作御车象类,执杖觅牛,着弊衣,蓬头乱发,手脚剥裂,手执牛杖”。释迦牟尼即刻识破魔王的身份,曰:“此是恶魔,欲来乱我。”后来,释迦牟尼在道树下,以“慈悲三昧,力破魔兵众”,得胜菩提果。

 

 

《长阿含经》《佛般涅洹经》《般涅洹经》《大般涅槃经》等经典都记述了释迦牟尼于本生处拘尸那揭罗城娑罗园双树间,当取灭度时,魔王波旬在旁边催促其“宜速灭度”,并言:“佛不虚言,今必灭度。”随后,魔王欢呼雀跃地离去,“魔去未久,佛即于遮婆罗塔,定意三昧,舍命住寿”。魔王不仅能够扰乱释迦牟尼的修行,破坏其获得无上正觉的过程,而且也能影响释迦牟尼灭度的进程。

原始佛教强调个人品行的修为,人性中既有善又有恶,两者可以相互转化,人修行的过程就是弃恶扬善、以善克恶的过程。恶的力量就是被人格化的魔罗与黑暗,释迦牟尼就是善与光明的象征。释迦牟尼在菩提伽耶的菩提树下因为战胜魔王波旬与众魔军的进攻,经过七天七夜的沉思默想而悟得“四谛”,获得无上正觉。释迦牟尼认为,由于“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而“一切皆苦”,因此,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暂时的。人由“色、受、想、行和识”五蕴所构成,亦如此。五蕴加上欲望便产生贪欲,只有消灭贪欲才能消除“求不得”之痛苦,其途径为“八正道”。实践“八正道”的过程就是弃恶扬善、以善克恶的过程。魔罗作为恶的化身出现在释迦牟尼修行成道的过程中,出现在释迦牟尼说法的过程中,也出现在释迦牟尼入般涅槃的过程中。最终魔王波旬与众魔军被释迦牟尼所打败,意味着善终将战胜恶。

三 佛魔二元对立的来源

释迦牟尼神话中佛与魔的对决是善恶二元世界对立的象征,是宗教二元论意识的体现,显然受到中亚地区其他古代神话与宗教的影响。

波斯察宛(Zurvan)的神话说明了波斯人对善与恶的关注。察宛是时间的起源,“时间”在波斯语中的原意是“行色匆匆的”。察宛是幸福和灾难的施予者,也就是宇宙生命的主宰者。察宛有三个化身——“使人身强体壮的”“使人光辉灿烂的”“使人衰老的”,象征着人类存在三个阶段:青年、成年和老年。波斯人认为时间和空间是善与恶这两个原则的共同来源。

 

波斯的玛兹达教是一种古老的原始拜火宗教,主张光明与黑暗的二元对立是玛兹达教作为宗教最鲜明而具有个性的特征,“也是玛兹达教有异于世界其他一切宗教的特征”。根据古代波斯文的经典《阿维斯陀》记述,世界万物由光明之神玛兹达(Mazdak)和黑暗之神阿赫里曼(Ahriman)创造和主宰。玛兹达诞生于光明中,创造光明、理性和幸福,是善的原则化身;阿赫里曼诞生于黑暗中,创造黑暗、愚昧和灾难,是恶的原则化身。宇宙的生命周期为9000年,被均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经历3000年。玛兹达和阿赫里曼分别统治宇宙3000年,又相互征战3000年。因为玛兹达创造的是直线的、有限的时间,在其中和邪恶的阿赫里曼对抗,直到在连续不断的战斗中取得最后的胜利;而在这场战争中,阿赫里曼和群魔侵入物质世界,制造有害的事物污染世界,特别是潜入人的身体。玛兹达为了回击阿赫里曼,就创造了世界,使自己在空间上也成为无限的。

在印度的《奥义书》和希腊的《荷马史诗》中都可以看到同样的“三个时间”的说法。玛兹达的时间据说也被分为过去存在、现在存在和未来存在。而释迦牟尼的存在也恰恰分为过去、现在与未来。在波斯的神话与宗教中,宇宙不是循环的,是直线性的,也就是说世界有起点也有终点。

据藏族文献《斯巴佐普》记述,世界万物是由赤杰库巴创造的,他把从南喀收集到的五种世界的本原物质放入儿子南喀东丹却松的体内,借助风起、火烧产生露珠,在露珠上产生的元素又被风吹落堆积成山。南喀东丹却松也因此成为三方天界之王。之后在这五种世界的本原物质中又产生了一个发亮的和一个黑色的卵,当赤杰库巴用光轮敲开发亮的卵,就产生了火、托塞神和箭神,从亮卵的中心产生了头戴绿松石的白人斯巴桑波奔赤,即现世的国王。而赤杰库巴的死对头格巴梅奔那保则让黑色的卵在黑暗处爆炸,产生了迷惑、愚昧和疯狂,从黑卵的中心产生了黑光人闷巴色丹那保,即幻世的国王。

斯巴桑波奔赤与一个青色的气泡跳到蓝色的卵上,从而生出青蓝色的女人,通过碰触对方的鼻子而生出了九儿九女,九兄弟与分身出的九个女人彼此结合;九姐妹与分身出的九个男人彼此结合,构成了神祇体系,并繁衍了人类。闷巴色丹那保与从自己的影子中生出的黑暗女神结合,生下八儿八女,这八儿八女又与异性相结合,繁衍构成了恶魔世界。值得思考的是,阻止释迦牟尼成道的魔是心魔,具有虚幻性。藏族《斯巴佐普》创世神话中的恶魔闷巴色丹那保为幻世的国王,同样具有虚幻性。

1、纺织业:嫘祖

嫘祖是黄帝的元妃,西陵氏之女,她心灵手巧,受到蜘蛛织网的启发,开始寻求纺织的方法,后来她用蚕丝织出了人类第一件衣裳,并传授给人们,她由此被称为纺织业的祖师。

2、建筑行业:鲁班

鲁班,姬姓,春秋末期鲁国人,鲁班出身于世代工匠之家,从小就见识乃至参与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到他长大时,已经是一名技艺高超的工匠了。

除此之外,鲁班还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发明家,他聪明、善于思考、动手能力强,再加上善于观察,能从生活中获得灵感,他创造了许多发明。

两千多年来,关于鲁班的种种传说和故事,一直在民间流传。时至今日,鲁班依然受人景仰,土木建筑和木匠等行业还尊其为祖师。

3、织布业:黄道婆

黄道婆是宋末元初时候的人,她出身贫苦,小小年纪就被卖给别人做童养媳,后来不堪折磨的她只身逃离,乘船来到海南。

在海南,她以道观为家,和黎族同胞在一起劳作和生活,黎族人虽然身处极其不发达的蛮荒之地海南,但却掌握了非常先进的织布方法和工具,黄道婆师从黎族人,聪明伶俐的她很快就学会运用制棉工具和织崖州被的方法。

在海南生活了数十年以后,黄道婆思乡之心日切,最后,她乘船返回了故乡松江。在故乡,她传授自己数十年所学,推广先进的纺织工具,短短几年时间内,松江一带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中心。

黄道婆因此受到百姓的敬仰,人们在她去世以后立祠纪念她,后来更是尊她为织布业的始祖。

4、豆腐业:刘安

刘安是西汉皇族,汉高祖之孙,袭封淮南王。汉初的诸侯国,是有很大的独立性的,基本就是独立王国,刘安身为淮南国之王,可以做许多自己想要做的事。

刘安爱好文学,文学功底很强,曾著《离骚传》,也编纂过《淮南子》等书,而且思维活跃的他,还摸索出了豆浆,并再进一步造出了豆腐。他于是成为豆腐的创始人。

5、茶业:陆羽

生活在唐代的陆羽对茶叶有非常浓厚的兴趣,他嗜茶如命,一生都在追求茶道的真谛。经过长期的走访调查以及研究,他日渐熟悉各种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而且还擅长品茗。

最终,陆羽把他一生的研究写成了一本书——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正是在陆羽的《茶经》问世以后,喝茶、品茶的人越来越多。

参考资料:

-陆羽

参考资料:

-刘安

参考资料:

-黄道婆

参考资料:

-嫘祖

参考资料:

-鲁班

  古代印度有一个伟大的部族叫做度族,班度是一个刹帝利,有一天班度去打猎,杀死了交合中的鹿,遭到了诅咒。于是班度就不能和妻子同房,否则就会死去。遭遇了不幸的班度不愿承受没有后代的痛苦,他就祈求神明赐给他后代。他的祈求得到了神明的认可,几位伟大的神给予了他后代,使班度族可以得到延续。正法王阎摩赐给了他长子--坚战,风神赐给了他次子--怖军,天帝释因陀罗赐给了他第三个儿子--阿周那,双马童神赐给了他最小的两个儿子--无种和谐天。这五个由天神所赐予的儿子就是班度五子。他们从小就有婆罗门教导,学习了许多经典,拥有可贵的智慧。长大以后他们又从武术大师德罗那那里学习武艺,每个人都勇猛非凡。 长子坚战深明正法,是一个以正法为魂的人,他作为五兄弟的兄长也最具有王者的风范。

  他们从小就有婆罗门教导,学习了许多经典,拥有可贵的智慧。长大以后他们又从武术大师德罗那那里学习武艺,每个人都勇猛非凡。长子坚战深明正法,是一个以正法为魂的人,他作为五兄弟的兄长也最具有王者的风范。班度五子的感情非常的好,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妻子--黑公主(在当时这是可以的)。他们曾经因为受了持国的骗而被放逐,又一起在讨伐持国的战争中诛灭仇敌,最后一起攀登通向正法的高峰。有人说,班度五子的一生是在政法中度过的,他们遵循正法,最终获得了宝贵的平静

观音菩萨,在中国民间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提起观音,在我们的眼前立刻浮现出的是一位头戴宝冠,身披璎珞,锦衣绣裙,秋波流慧,玉容含情,左手托净瓶,右手拿柳枝,足踏莲台,法像端庄,亭亭玉立的女性形象。千百年来,这一形象似乎已经固化在了我们的头脑里。“女大十八变,变作观音面”,在不少人看来,观音就是一位美丽、善良、慈悲的女性,同时她又能在人们需要的时候及时地给以关爱和救助,殊不知观音最初从印度传到中土时是男性形象。

印度佛教的观音呈男性,是在印度传统佛教轻视女性,甚至认为女性得道只有在转为男身之后才能实现的观念背景下产生的。古印度是一个等级制度森严的社会,存在着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等四大种性。女性的地位和首陀罗一样,处于社会的最低层,是最低贱的一类公民。她们只是男性的附庸,没有任何的社会权利。《摩奴法典》说:“诱使男子堕落是妇女的天性,……因为在人世间,妇女不但可以使愚者,而且也可以使贤者悖离正道,使之成为爱情和肉欲的俘虏。”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之初的佛教徒都是男性,他们出家,割断和家庭、社会的一切联系,过禁欲行乞生活,严禁女性入教;并将妇女与禽兽、魔鬼相提并论,认为三者都是佛徒修行学道的大敌和破坏者。原始佛教在创建、巩固、宣扬自己的理论体系的同时,吸收婆罗门教的观音信仰创造了自己的菩萨,名叫“马头观音”或“马头明王”。此时的观音,无论从形象上看,还是从功法与职司上看,都保留着“双马童神”的诸多特点,其形象依然是小马驹。公元前后,随着大乘佛教体系的进一步完善,“马头观音”开始改作男人身。同时,佛门弟子还对这位男相观音的身世作了许多新的解释,把他说成是阿弥陀佛的长子,与其二弟大势至菩萨辅助其父,弘化佛法,成为阿弥陀佛的左右肋侍,父子三人合称西方三圣。

藏传佛教中,观音也多呈男相。观音是藏区佛像供养中最为广泛的一个神,“莲花手”是其中最为典型的观音身形之一。传说藏族人的起源来自观音化现的猕猴与度母化现的罗刹女的结合,所以,为了调化边地雪域妖魔出入的西藏的横野众生,莲花手——观音化现为一面四臂相:二主臂当心合掌结王者印,后右手持念珠,后左手持白莲花,莲花开放耳旁,左肩披仁兽皮,身体洁白如雪,以诸宝为饰,头顶中心变现阿弥陀佛为顶严。“莲花手”作为藏族的第一位男性祖先以及主要保护神受到极度崇拜。

原本是男身的观音菩萨传入中土后就渐渐转变为女身,并固定在人们的观念中,其中的原因众多,本人以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观音信仰的普遍流行。早期流行的救苦观音是与《妙法莲华经》、《华严经》及其它与观音有关的佛经传入中土并被译为汉文密切相关的。《法华经》据传六出三存,三存的译本是:西晋竺法护《正法华经》十卷二十七品,太康七年(286)出;后秦鸠摩罗什《妙法莲华经》七卷二十八品,弘始八年(406)出;隋阇那崛多和达摩笈多《添品妙法莲华经》七卷二十七品,仁寿元年(601)出。鸠摩罗什译出《妙法莲华经》后,观音信仰随着这部经在社会上的流行而逐渐为人所熟知。汉末至魏晋是中国历史上战乱频繁、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的利益冲突都十分尖锐的时期,社会各阶层人士都有一种朝不保夕的恐惧感,特别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广大人民,受着天灾与人祸的双重压迫,极力寻求一种超自然的神力的庇护,以摆脱现实苦难的纠缠。《法华经》的译出,正好满足社会各阶层这种心理需求,比起远在西方极乐世界、遥不可及的佛,观音菩萨能够出莲座,历下界,主张“随类化度”,具有“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的愿职。观音信仰便应运而生,加之经中宣扬口诵观音名号,既能应验,救苦救难,这无疑又增加了它的吸引力。《法华经》译出后,僧人们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如梁法云作《法华义记》八卷,隋智顗作《法华玄义》二十卷,唐湛然补充《法华玄义》作《释签》二十卷,使得《法华经》在社会上的影响不断扩大。因此,观音信仰在广大中国民众中迅速流传、普及开来。“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形象的概括了观音信仰在社会上的普遍流行。

传统文化中的女神信仰的影响,即民众对女性尤其是对母性的崇拜。其根源是母系氏族社会观念的一种积淀,那时妇女不仅在生育上有优势,而且在政治经济活动中处于领先地位,氏族部落的女酋长、女首领深受成员的拥戴,被奉为英雄加以崇拜。早期神话中的女神形象不胜枚举,最着名的当数女蜗,她无所不能,具有超时空的创造能力。这种对女性的原始信仰深深地印在民族早期的记忆中,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民族的心理特性。

同时,观音菩萨自身内的属性也为其女性化提供了根据。观音的名号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说明她是以慈悲为怀,救世为首的。《华严经》卷第四十云:“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观音“随类度化”,度化一切人,不分男女老幼、贫富贵贱,甚至于不分善恶是非,只要诵念她的名号,就可寻声而至。能这般无条件地积极关注的,只有母亲才能做到。《观音玄义》卷下云:“又《如来藏经》亦云,观音文殊,皆未成佛。”《优婆塞戒经》云:“智人行施,不为报恩,不为求事,不为护惜悭贪之人,不为生无人中受乐,不为善名流布于外,不为畏怖三恶道苦,不为他求,不为胜他,不为失财,不以多有,不为不用,不为家法,不为亲近。”观音为了拯救众人,而未成佛,施恩不为任何理由,只是给予,却不求任何回报。能这般无条件地积极关注的,也只有有母亲才能做到。一般来说,女性的天性是慈爱柔顺,善良敦厚,极富同情心,易于亲近。当人们向观音菩萨祈求救助时,很容易把观音菩萨幻化为女性,从这一点来说,观音的女性化更符合其大慈大悲的特征。在世界上许多大宗教里也能找到同样的例子,如道教推崇玉帝,而玉帝最为崇拜他的母亲瑶池老母,天主教供奉圣母玛利亚等。

中土孝道思想的影响。汉代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儒学被确立为国学。在此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传统儒家思想对中国民众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其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更是渗透于封建社会民众的思想意识深处。观音信仰的流行及观音性别的转变与这种孝道思想有着重要关系。《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明确说到:“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力。”人们除了希望观世音大慈大悲,救若救难,逢凶化吉,消灾解难之外,作为孝子和贤妻的最大愿望就是早生贵子,传宗接代。而生儿育女本是妇女之事,求子首当妇女出面;观音作为送子之神,即是生育之神,这从情理与生理而言,都非女性不可。后世在民间出现的送子观音等中土化的观音,更是孝道思想与观音信仰融合的典型产物。

唐时政治因素的推动。观音性别之重大变化与武则天之执政及大力宣扬自己不无关系。唐时,妇女的社会地位相对提高,武则天与佛教人士交往密切,她本人也曾入寺为尼,而且号称自己是弥勒转生,这对于观音形象的改变,具有很大的影响。僧人们也为武则天称帝而大造舆论,《旧唐书》卷一八三《外戚传附薛怀义传》云:“怀义与法明等造《大云经》,陈符命,言则天是弥勒下生,作阎浮提主,唐氏合微。故则天革命称周,怀义与法明等九人并封县公,赐物有差,皆赐紫袈裟、银龟袋。”《大云经》卷四载,佛对净光天女说:“舍是天形,即以女身当王国土,得转轮王所统领处四分之一。……汝於尔时,实是菩萨。为化众生,现受女身。”《宝雨经》卷一载:佛对东方月光天子说,你在中国“实是菩萨,故现女身,为自在主。”武则天因此宣称自己称帝是合天意的,“朕曩劫植因,叨承佛记。金仙降旨,《大云》之偈先彰;玉扆披祥,《宝雨》之文后及。”社会上也作如是观,如贾膺福在《大云寺碑》里说:“菩萨成道,已居亿劫之前;如来应身,俯授一生之记。《大云》发其遐庆,《宝雨》兆其殊祯。”宗教中有社会生活的折射反映,人世间既然可以有君临天下的女皇帝,佛教中也可以有主宰众生命运的女菩萨。

唐代完成了观音性别的转变,自此原本是男身的印度观音在中土被改造成了女身,观音最初的“威猛丈夫”的形象在世人的心目中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一位慈悲祥和、面带母性般微笑的女菩萨。文学作品中对观音女性特征的描绘更是随处可见,唐代皎然的《观音赞》中有“慈为雨兮惠为风,洒芳襟兮袭轻佩”之句。韩偓的《咏柳》诗也暗示了观音之女性相貌,诗云:“袅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玉纤,通常指美人的手指,元代顾瑛《西湖口占三首》诗“薄薄红绡映雪肤,玉纤时把髻鬟梳”之句便是一例。《西游记》对观音女性形象的描写异常鲜明,第八回中就有如下描绘,“诸众抬头观看,那菩萨:理圆四德,智满金身。璎络垂珠翠,香环结宝明。乌云巧迭盘龙髻,绣带轻飘彩凤翎。碧玉纽,素罗袍,祥光笼罩;锦绒裙,瑞气遮迎。眉如小月,眼似双星,玉面天生喜,朱唇一点红。”在吴承恩的笔下,观音俨然成为了一位大家闺秀,神情端庄妩媚,秀美可亲。

实际上,《法华经》中已为观音伏下了许多潜在的女性因素,经中记载:“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应以梵王身得度,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应以帝释身得度者,即现帝释身而为说法;”下文则以同样的口吻继续叙述了观音的其他化身:自在天身、大自在天身、天大将军身、毗沙门身、小王身、长者身、居士身、宰官身、婆罗门身、比丘身、比丘尼身、优婆塞身、长者妇女身、居士妇女身、宰官妇女身、婆罗门妇女身、童男身、童女身、天身、龙身、夜叉身、乾闼婆身、阿修罗身、迎楼罗身、紧那罗身、摩睺罗迦身、执金刚身。在这三十三种化身中,至少有比丘尼、优婆夷、长者妇女、居士妇女、宰官妇女、婆罗门妇女、童女这七种人是明显的女性形像。观音菩萨具有定、慧二德,主慧德者,名毗俱胝,作男形;主定德者,名多罗,作女形。《大方广曼殊室利经·观自在菩萨授记品》载,观音菩萨“入於普光明多罗三昧。以三昧力,从其面轮右目瞳中放大光明,随光流出现妙女形。”)此多罗菩萨光照一切众生,犹如慈母般之怜愍、救度众生出离生死苦海。关于其形像,《大日经》载,此尊形像为中年女人状,青白色相杂,二手合掌,持青莲华,身着白衣。这是佛经对观音性别的说明,她可以根据需要而现身,或男或女,都是按照实际情况而变化的。其实,诸佛菩萨在成就菩提时是没有男相女相之分的,正如净土宗省庵大师在《观音大士像赞》中所说:“大士法身,非男非女,身尚非身,复何所倚。”观音所以示现三十三身,是为了适应广大信众的信仰崇拜的习惯,依相起信,依声说法,如玄应《一切经音义序》所说:“非相无以引心,非声无以能解。”

综上所述,既由于观音信仰的普遍流行,又由于观音自身内在的特点,中国民众的现实需要的心理、中土的文化传统以及唐时政治影响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一个印度来的威猛菩萨变成了一位中国化的女性菩萨。

传说中的中国上古10大神兽!~白泽: 昆仑山上的神兽,著名的神兽,浑身雪白,能说人话,通万物之情,很少出没,除非 当时有圣人治理天下,才奉书而至。 《轩辕本纪》有神兽白泽的故事:“(黄)帝巡狩,东至海,登桓山,于海滨得白泽神兽,能言,达于万物之情。因问天下鬼神之事。自古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者凡万一千五百二十种,白泽言之;帝令以图写之,以示天下。” 夔: 出生于东海流破山,其形状如牛,无角,身形巨大,昏黑色,但只有一只脚支撑,也叫独脚夔。 夔是一种恶兽,能放出如同日月般的光芒和雷鸣般的叫声。 凤凰: 大家很熟悉的神鸟了,头像鸡,颔像燕,颈像蛇,胸象鸿,尾像鱼。五德之鸟。 麒麟: 是品性仁慈、妖力强大的生物,谙悟世理,通晓天意,可以聆听天命。人的世界有十二个国家,分别由十二个王来统治。王不是以出身或功绩来评选,而是由天命来决定。麒麟就是传达天命,为自己的国家选出王者的神兽。 梼杌: 原本只是令人害怕厌恶的恶人,根据《左传》文公十八年:“颛顼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诎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嚣,傲狠明德,以乱天常,天下之民,谓之梼杌。”这个不可教训的恶人死后最终演化成上古著名的魔兽,《神异经西荒经》记“西方荒中,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犬毛,长二尺,人面,虎足,猪口牙,尾长一丈八尺,搅乱荒中,名梼杌。”已然是一派怪异扭曲的形象,与其说是魔兽不如说是生化实验失败核泄漏的产物。 獬豸: 古代神裁制度下产生的著名神兽,又被称为“法兽”。根据《论衡》和《淮南子修务篇》的说法它身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样貌大致类似麒麟,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发,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有一只独角,据传角断者即死,有被见到长有双翼,但多数没有翅膀。拥有很高的智慧,能听懂人言,对不诚实不忠厚的人就会用角抵触。后世常将普通羊饲养在神庙,用来代替獬豸 吼: 形如兔,两耳尖长,仅长尺余。狮畏之,盖吼溺着体即腐。 《偃曝馀谈》有载。 重明鸟: 在《拾遗记》中说,尧在位七十年,有积支之国,献明鸟,一名双晴言在目。状如鸡,鸣似凤。解落毛羽,用肉翅而飞。能抟逐兽狼,使妖灾群恶不能为害。或一年来数次,或数年都不来。国人都全洒扫门户,以留重明。如重明鸟未到的时候,国人或刻木,或造铜像, 为此鸟的形象,放在明户之间,则魑魅之类,自然退伏。所以到了现在,都刻木像、造铜像或画图像,故现在画鸡于门上。 华方: 在《山海经.西次三经》中,有在章峨之山,有一种鸟,型状如鹤,一足,有红色的纹和白喙。就是叫做华方。《海外南经》:「华方鸟在东方,青水西,只有一只脚。」而《淮南子.汜论训》中说,木生毕方。因而有说毕方是木精所变的,而形状是鸟、一足、不食五谷。《在文选.张衡〔东京赋〕》中说:「华方...老父神,如鸟,两足一翼,常衔火在人家作怪灾也。」而《韩非子.十过》中说:「昔者黄帝合鬼神于西秦山之上,驾象车而蛟龙,毕方并害。袁珂说华方是凤,凤为太阳鸟,故「见则其吧有讹火」。《骈雅》:「毕方,兆火鸟也。」凤即为神,也是灾难的象征。《淮南子.本经训》:「尧之时...大风为害,尧乃使羿...缴风于青邱之泽。」大风即大凤。《淮南子》「木生毕方」是受五行思想的影响所玫,意即木生火。因毕方为火鸟故用毕方代火,非指毕方生于木。

男神 =================梵天 · 毗湿奴 · 湿婆 · 因陀罗 · 阿耆尼 · 伐楼拿 · 双马童 · 密多罗 · 伐由 · 阎摩 · 毗首竭磨 · 俱毗罗 · 苏利耶 · 楼陀罗 · 象头神 · 哈奴曼 · 黑天 · 陀湿多 · 生主 · 祭主仙人 · 特尤斯

女神================ 辩才天女 · 吉祥天女 · 雪山神女 · 难近母 · 时母 · 恒河女神 · 舍脂 · 广延天女 · 伐楼尼 · 钵哩提毗 · 乌莎斯 · 提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25762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28
下一篇2023-12-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