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德军的装甲主力之一——战绩显赫的三号突击炮,三突子

二战时德军的装甲主力之一——战绩显赫的三号突击炮,三突子,第1张

作为二战时的主要参与国,德国无疑是任何研究二战战史的人都回避不了的一环。 而要研究二战时的德国,就避不开二战德国陆军,要研究二战的德国陆军,就免不了研究二战时德国的装甲部队。 和很多人脑海中的印象不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陆军,尤其是德国装甲部队,能够取得如此让人侧目的成绩,更多的是受益于当时优秀的「 ”闪电战”理论和优秀的兵员素质。 在当时,德国的大部分装甲部队使用的还是一号、二号这种轻型坦克,连三号坦克这种中型坦克都被当时的德军装甲部队当作装甲主力来使用。 当然,随着德国军工产能的提升,德军的装甲部队很快就使用上了诸如四号中型坦克等优秀的装甲战车。 但是随着战事的日益紧张,德军的装甲供应逐渐出现的问题,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当时的德军学习自己的敌人,苏军的做法,开始研制无炮塔的装甲车辆——突击炮! 德军根据已经十分成熟的三号中型坦克为蓝本,开始制作属于自己的突击炮。经过德军的测算,如果没有修造并且加装炮塔,那么三号突击炮对比三号中型坦克来说,节约了足足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工时! 于是,三号突击炮开始成为二战前线德军装甲部队的主力。 出乎德军指挥部的意料,前线的德军士兵对三号突击炮十分满意,甚至超过了功能更为强大的四号中型坦克等其他装甲作战车辆! 这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因为没有炮塔,所以不用考虑火炮后坐力对常规坦克炮塔座圈所产生的影响。三号突击炮能够装备更为强力的火炮! 早期的三号突击炮和三号中型坦克一样,只是装备了一门75mm的短管火炮,用来支援前线步兵的战斗。后来,随着战况的逐渐激烈,三突子开始装备75mm高倍径长身管火炮,威力更为强大。 其次,三突子低矮的外形和德军常规坦克「 ”高大”的形象不同,更有利于增加隐蔽性。无论是支援步兵冲锋战斗还是伏击对方的坦克部队,往往都能够取得丰盛的战果。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充足的数量。 在战争后期,德军士兵经常遇见的问题,并不是他们手头的坦克不如盟军的坦克先进。而是手上能够使用的坦克太少甚至是没有! 特别是面对苏军的T-34坦克海冲击和美军永远消耗不完的「 ”馒头”谢尔曼坦克时,这种感觉尤为明显。 而作为缩短工时的产物,三突子以足够的数量很快承担起了前线德军的需求。无论是作战还是运输步兵,甚至是有时候还能够稍微客串一下卡车的身份,使得三突子很快成为前线德军眼中的「 ”神车”之一! 在整个二战中,三突子击毁了超过21000辆盟军的装甲车辆,几乎是自身产量的三倍以上,可以说是完全物超所值了!

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军队的主力坦克是百人队长(肖特坦克),还有一部分之前从联邦德国采购的二手美国的M48巴顿坦克,部分之前从法国购买的AMX13坦克,少量的M51超级谢尔曼坦克

埃及方面,主力是T54/55坦克,少量T34和IS2(主要作为火力点使用)坦克

叙利亚方面,主力是T54/55坦克,少量T34,格兰高地甚至还有二战时期的4号坦克和3号突击炮(固定火力点)

第四次中东战争,以色列的主力还是百人队长坦克和美国的M60巴顿坦克,少量的M51超级谢尔曼坦克。还有少量缴获的T54/55坦克

埃及方面,主要是T54/55坦克,大约150辆T62坦克,少量的T34坦克(装备步兵师)

叙利亚方面,基本上T54、55和T62坦克,后期来支援的伊拉克装甲师装备了不少英国人百人队长坦克

第五次中东战争,以色列主要是M60和梅卡瓦坦克,少量的百人队长坦克

叙利亚方面是T54/55,T62和T72混编

这战车背负近百年污名

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生产数量最多,使用范围,国家最广的坦克无疑就是谢尔曼坦克了,从太平洋的群岛,东南亚的雨林,还有北非的无边大漠以及西欧的牧场麦田,再到广阔草原的东欧,山地崎岖的亚平宁山脉。谢尔曼以直接装备和租借友军等多种方式奋战在对抗法西斯纳粹的每一条战线上。

然而因为使用了二战坦克中的少有的汽油发动机,于是又被称为“朗森打火机”来讽刺其一旦被击中就会起火爆炸。并称谢尔曼对于虎式坦克毫无反击能力。

而且谢尔曼坦克面对虎式根本不是完全无能为力,在换装了长倍径高膛压的76毫米坦克炮后,再配合高性能穿甲弹,足以虎式坦克正面。德国坦克王牌魏特曼就是被英军装备的12磅炮谢尔曼“小飞象”坦克击毁坐车而阵亡。

所以真的是这样吗?因为根据后来的统计资料证明谢尔曼坦克实际上的被击中后的起火概率并不比德军各种型号的坦克高,而且弹药起火殉爆的概率还要高一些(不过通过装配“水套”解决了这一问题)。那么为什么会将其称为打火机?关于朗森打火机的“朗森,一打就着,每打必着”。

(LightstheFirstTime,EveryTime)曾有文章称这句话在1951年的某次广告中出现,然而实际上从朗森火机出现一开始就没有用过这句广告词,但是在1936年中一张广告出现过类似的语句,其广告语Touch-tipandIt'sLit!(一碰就着)。

不过英国人研制过真正的“朗森打火机”——“朗森”喷火系统,研制于1940年初,不过因为与英国陆军的作战理念相违背,因此兴趣不高。

不过加拿大军队到是十分感兴趣,并改装出多种喷火系统载车。美军在加入欧洲战场后也对这种利于攻坚系统十分感兴趣,大量改装到谢尔曼坦克上。因此可能“打火机”的诨名就是这样以讹传讹的流传下来,本来是把别人点着火却误传成自己被点着火。

M4谢尔曼中型坦克

M4中型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开发、制造的坦克。通称谢尔曼,又译雪曼或薛曼(Sherman),这个名字是英军起的,来源是美国南北战争北军的名将威廉·特库赛·谢尔曼。虽然在型号上统称为M4,但车身、引擎、炮塔、坦克炮、悬挂、履带等几乎是每种型号就是一种新规格,可说是一部多类形式的坦克。和上述的情况一样,由于美国强大的工业生产力,构成各种规格化的零件有大量生产的可能。生产工厂只从事自己擅长的生产方式,在所有规格化的零件生产完成后,令构成车身的零件有高度的兼容性。谢尔曼坦克是二战中产量最大的坦克之一,其产量达49234辆。美国于1942-43年生产了53500辆坦克,而二战中造船所用的钢能折算成超过三十万辆坦克。

好坦克不少啊,T26、A20、M4、M5、1号这些经典全都有。可惜国军不争气呀。。

总体来说,最牛的还是M4中型坦克了,在没有T34/85以及其它重型坦克的情况下,它是当之无愧的国军最好坦克。

另外国军在二战国内没装备M24霞飞,是远征军装备的,所以不算在国内。不过解放战争的时候倒是多次露脸,这种优秀的轻型坦克被他们当成了支援装甲,错误的用法发挥不出M24那恐怖的机动性,不少惨死共君手里。其它的是他们逃到台湾后才陆续装备了M24和M46\48。并使用至今。

以下是一些资料。

1941年1月份,美国政府允许中国加入《租借法案》,随着在当年10月份,第一批36辆M3A1坦克由美国海运至中国。不久,国民党政府又接收了35辆美制M4A4型谢尔曼坦克和44辆M5轻型坦克。

M3A3/M5A1斯图尔特轻型坦克以及M4A4谢尔曼坦克,这些都是国民党第1暂编坦克大队的主要装备。在此,特别提到M4A4谢尔曼坦克,中国士兵在该型坦克上涂有老虎的标志:主炮管的两边是一对恶狠狠老虎眼睛,在正驾驶、副驾驶以及炮塔的前方是巨大的虎爪。

1937年4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在南京方山成立了国民革命军装甲兵团,抗战全面爆发前,装甲兵团共有三个营:战车营、搜索车营和战车防御炮营。这通常被视为是中国装甲部队之始。

战车第一连装备英制维克斯6T坦克,战车第二连装备卡登-洛伊德式两栖坦克,战车第三连装备德制I型坦克。搜索车营装备德制SdKfz221/222型装甲搜索车,防御炮营装备的是37敲门砖。

1938年1月15日,装甲兵团正式扩编为第200师,师长杜聿明,副师长邱清泉。200师是国民革命军中唯一的机械化部队,据杜聿明回忆,200师共接收70辆T-26、4辆BT-5、18辆菲亚特CV-33。

不客气的说,国军在二战中并没有利用好自己手中的武器。他们甚至没有认真的去揣摩自己的武器。例如在北非和欧洲让美英胆寒的88高炮,打飞机不行,打坦克却一流。德国人拿他打坦克打出了名,国军却一直还用它打飞机。其实像M5、M24、A20和T26这种欧战上的炮灰轻型坦克,日本人都觉得是重坦了,太平洋战争上美军的M5一直让日本人束手无策,觉得这玩意好厚重,拿人命都拼不穿。真不知见到IS、IS2、IS3、IS4、KB、虎式、豹式、象式、潘兴这些重家伙,日本人会吓成什么样。

相反,志愿军在朝鲜却一夜之间用最原始的民工爆破法,仅付出很少的伤亡就灭掉了英国“皇家重坦克营”。

适合国军的,并非M4、M5、T26这样需要灵活战术的突击坦克,他们的条件迫使其无法做到苏德美的那种大规模坦克突击,或许英国的瓦伦丁、丘吉尔、玛蒂尔达这些步兵支援坦克更适合国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22972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6
下一篇2023-1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