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奇伏坦主战坦克发动机的功率是多少?

英国奇伏坦主战坦克发动机的功率是多少?,第1张

英国“奇伏坦”主战坦克装有里兰德公司的L60型2冲程直列6缸对置活塞水冷多种燃料发动机。奇伏坦MK1的发动机,功率仅为430kW,MK2的发动机功率为480kW(650马力),都比当初要求的551kW(750马力)低。随着L60发动机的不断改进,奇伏坦MK5的发动机功率提高到529kW(720马力),这咱坦克从1979年起在驻联邦德国部队中服役。

作为陆战之王的坦克,自上世纪20年代起,就成为了陆地战争中的一大杀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坦克正式问世人类世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1916年法国北部索姆河战役中首次出现。

1916年9月15日首次出现的英国坦克MK2一出现就震惊了德国军队。大铁盒子在战场上横驱直入,德国的军队没有任何办法。MK2坦克就在战场上压过一道道的德军防线,就连铁丝网也被碾的不像个样子。就这样,坦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充分的展示了自己的风采。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出尽了风头的坦克,毫无疑问被世界上的其它国家给圈粉了。他们也竞相发展坦克。就这样,20年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坦克又一次成为了主角。而此时德国再也不是那个看见了坦克就害怕无所适从的德国。我们都知道,德国是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起国,但依我看来,第二次世界大战较之第一次德国更是做了充分的准备。

在二战中,德国装备最多的坦克是4型坦克,这种坦克性能比较一般。坦克前部的装甲厚度才20毫米,强化后的后部装甲也才50毫米。故而多用于平原推进。而真正的强者是德国的两款重型坦克,分别是黑豹和虎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虎式坦克经常作为重型坦克歼击车使用,创造了不可胜数的惊人战绩。

而黑豹坦克就更不得了了。黑豹坦克宣称为二战最厉害的坦克,它做到了坦克三个性能的均衡发展。不仅火力强,精度还高的要命。防御力和机动性也是出奇的好。据说美国军方曾做过一个统计,每摧毁一辆黑豹坦克就要付出5辆M4谢尔曼坦克或者9辆T-34坦克的代价。

据记载1943年二战后期,欧洲东线苏德战场上,德国的一个坦克营7辆“黑豹”坦克,在乌克兰正面遭遇了70辆苏联T34坦克的围攻。经过了二十多分钟的战斗之后,结果这个坦克营竟然击退了苏军坦克的进攻,并击毁了70辆T34中的28辆,而自身却没有一辆损失。这便是二战顶级坦克——黑豹。

二战期间,日本同样也是坏蛋军团中的一个。在二战期间,日本也研发了不少种类的坦克,并使用在对我国作战的战场上。比如一式中战车、三式坦克、五式中型坦克等等。虽然这些坦克在当时世界上属于最落后的存在,但对于我们任然是有大于无的存在。所以在当时,我们仅仅只能靠生命来殊死拼搏。

但后来,狮子庆幸苏醒,我们也有了闻名世界的主战坦克——99A主战坦克

no1美国M1A2主战坦克

M1A2主战坦克堪称世界最强坦克。最早是于1992年生产问世。93年装备到美军。该坦克配备了大量的高科技电子设备。它车长9米7,宽3米6,高2米4全重62吨,最高时速能达到67千米每小时。与别的坦克不同,它搭载了AGT-1500燃气轮机,这是一个很有特色的装备,比传统的柴油机先进很多,结构更简单,故障率也更低。甚至在低温的情况下,也可以直接启动,不需要加热。此外,它排烟少,振动小,噪声也特别小。

no2德国豹2主战坦克

德国豹2主战坦克身长7米6,比M1A2短了近两米。高度和宽度几乎一样。但时速却能达到70千米每小时。德国豹2主战坦克作为世界上的顶尖坦克,在欧洲更是香饽勃的存在。很多国家都希望能得到更多的豹2坦克,所以豹2也是神不知鬼不觉的就“统一了欧洲”。

no3俄罗斯T-14坦克

俄罗斯T-14主战坦克是俄罗斯最新研制的一款新型坦克,2014年研制成功,2016年正式开始服役。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经济一落千丈,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军事发展,俄罗斯都落后美国一大截了。但独独坦克这一方面,俄罗斯还是世界领先。虽然这款坦克在实战运用中还比较少,但是它的先进之处已然让人垂诞。新型的T-14配备了无人炮塔,运用了主动防御技术。这便足以让他国好好学习学习。

no4中国99A主战坦克

早在二战时期,日本的破烂坦克在中国横行时,中国只能忍气吞声,以鲜血和坦克同归于尽。但现在我们也不是当时的他。我国最先进的99A主战坦克已经在世界上扬名立万了。99A主战坦克采用德国技术研发而来的新150HB柴油发动机,最大功率达到了1500马力,这使得99A主战坦克拥有了强大的推力。此外,完全信息化,防护能力我国也同样做的很好。在世界军武比赛中,多次拔得头筹。

“酋长”式坦克的车长指挥塔四周有9个40号MK2潜望镜和平共处个37号MK4潜望瞄准镜。炮长有1个放大倍率为1x和8x的59号潜望式瞄准镜或者说个巴尔和斯特劳德公司的坦克激光瞄准装置,还有1个70号望远式瞄准镜。

车长和炮长的夜间瞄准镜型号分别为L1A1和L3A1,他们的昼用瞄准镜都能用1个放大倍率为3x的红外瞄准镜代替。

最初的“酋长”式坦克装有1挺127mm试射机枪。到20世纪70年代初,酋长坦克装上了巴尔和斯特劳德公司研制的坦克激光瞄准装置,型号分别为1973-1974年生产的1号MK1、1974-1976年的1号MK2、1976-1978年的3号MK1、1979年的4号MK1。

该装置包括激光模件及光学系统、接收系统和光学瞄准系统。借助精密的平行联动装置和通过与炮塔的同心安装使瞄准装置的高低向瞄准线和水平向瞄准线与火炮轴线能同步运行,最后的炮膛轴线瞄准是用激光瞄准默默上安装的控制器完成的。

激光测距仪可以由炮长操作,也可由车长遥控操作,测得的距离数字可以显示在炮长左目镜上,也可以显示给车长。当有烟尘时,通过选择首末脉冲距离逻辑能有效地减少目标距离的不准确性。该测距仪的测距距离范围为500~10000m,其中90%的测距精度为±10m。

梅卡瓦”坦克采用了非同寻常的总体布 局:发动机舱和驾驶舱布置在车体前部;炮塔和战斗舱布置在车体中央;后部为载员舱,舱内可载8名全副武装的步兵或4副担架

自1979年第一批“梅卡瓦’,坦克——“梅卡瓦”Mkl交付以色列国防军以来,“梅卡瓦”坦克已

发展了三代:1983年“梅卡瓦”Mk坦克问世;1989年“梅卡瓦”Mk3坦克服役;1995年“梅卡瓦”Mk3B“战隼”坦克被批准投入生产。如今,第四代“梅卡瓦”主战坦克——“梅卡瓦”Mk4已完成了1万公里的行驶试验,正进入最后设

计阶段,预计将于21世纪初装备部队。

总体布局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车辆的正面防护水平,“梅卡瓦”坦克采用了非同寻常的总体布

局:发动机舱和驾驶舱布置在车体前部;炮塔和战斗舱布置在车体中央;后部为载员舱,舱内可载8名全副武装的步兵或4副担架,但通

常用来装载弹药。弹药基数48发,其中备用弹存放在车体内的防火弹舱内。弹舱为分隔式,每发弹分开放置,这种放置弹药的方法具有隔热、防散裂和减少弹药自居的优点。待发弹存放在战斗舱底板上的鼓形防火弹舱内,从而降低了由于弹药爆炸引起火灾的可能性。车体后部有3扇门,中间一扇为乘员出入门,分上、下两部分,下半部分放下后形成一个踏板,便

于乘员出入和补充弹药。行动系统两侧各有6个负重轮和4个托带轮,主动轮在前、辅动轮在后。车内乘员4人:车长、炮长、装填手和驾驶员。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左侧,其右侧为发动机。车长位于炮塔内右侧,炮长位于车长前下方,装填手位于炮塔内左侧。动力系统在“梅卡瓦”MKl和MK2坦克上,发动机功率只有

671千瓦,单位功率10.65千瓦/吨;“梅卡瓦”MK3坦克的发动机功率增至895千瓦,单位功率为14.66千瓦/吨;为了使“梅卡瓦”坦克克服战场机动性较差这一缺陷,“梅卡瓦”Mk4坦克的发动机功率提高到了1100千瓦。行动系统“梅卡瓦”Mk3坦克的行动系统采用了新型螺旋弹簧悬挂装置,使负重轮的总行程达604毫米,其中动行程300毫米、静行程304毫米,非常适合在恶劣路面上行驶,也符合以色列国防军的“在崎呕山路上以铡公里/4、时的速度行驶时必须保证乘员具有良好的乘坐舒适性”的要求。在“梅卡瓦”Mk4坦克上,这些将予以保留。

防护系统“梅卡瓦”MK3坦克是首辆采用模块化装甲的主战坦克。这种模块化装甲是根据坦克各部位的形状和被击中的概率设计而成的,安装时用特殊的装置将其固定在坦克车体和炮塔的结构装甲上。其特点是根据需要可迅速更换装甲,一旦研制出性能更好的装甲,可以很容易地拆下旧装甲,换上新型装甲,作战时如果某些装甲模块被损坏,可在野战条件下迅速更换;另外这种装置还可以承受坦克高速运动或中弹时产生的高强度动态载荷。“梅卡瓦”Mk4坦克除采用上述模块化装甲以外,还将安装全方位综合防护系统。该系统具有自动探测、威胁排序和自动或人工防御功能,对来自四周和顶部的威胁均具有较高的防护能力。以色列国防部的官员说,“梅卡瓦”Ⅳ的关键性能还处于保密阶段,包括一种电磁威胁识别告警系统。他们说“梅卡瓦”Ⅳ安装了模块式特种装甲,而且是第一次安装到炮塔上。车上携带的48发炮弹都装在保护容器内。由于最近刚有两辆“梅卡瓦”Ⅲ坦克被巴勒斯坦的地雷炸毁,“梅卡瓦”Ⅳ的底部增加了附加装甲。

“梅卡瓦”Mk4坦克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乘员的生存条件。例如,在车辆门窗关闭时,坦克的超压式集体三防系统在车内乘员不穿防护服和不戴防毒面具的情况下,也能使乘员得到很好的保护;在车辆需要打开舱门作战时,过滤过的空气能够直接进入乘员所穿戴的个人防护装备和防毒面具。此外,该坦克还装有先进的空调系统,它能够使经热交换以后的循环空气进人坦克车体和乘员的防护服。主要武器与最初给“梅卡瓦”MK4坦克安装140毫米滑膛炮的设想相反,该坦克仍保留了“梅卡瓦”Nk3坦克的120毫米滑膛炮、这种120毫米滑膛炮是由以色列军事工业公司研制的;其工作原理与德国的“豹”2和美国的“艾布拉姆斯”坦克所用的火炮相同;也可发射上述两种坦克的弹药,但

反后坐装置已改用压缩气体作为储能元件,而不是以前惯用的螺旋弹簧。这一改进不仅使反后坐装置的直径减小了约100毫米,而且允许火炮使用更大的膛压发射弹丸,使弹丸的速度提高,穿甲能力增大。该炮的另一个特征是使用了新的一体式热护套,在维护保养时不拆热护套就可将抽气装置拆下来。热护套的作用是减小火炮身管因外、界气温变化及阳光、动力舱热辐射而引起的弯曲,据说新型热护套对此的效率提高了80%。

“梅卡瓦”Mk4坦克还将采用改进型动能弹,以增强其穿甲能

力。火控系统“梅卡瓦”Mk3B坦克的“勇士”MkIII火控系统带有电视定心跟踪型自动目标跟踪系统,依靠电视(昼间通道)/热成像(夜间和恶劣天气通道)摄像机输出的图像,自动地跟踪目标,能够在数公里的距离上精确地锁定目标。只要炮长瞄准上目标,自动目标跟踪系统就能自动保持对目标的瞄准,不管坦克本身和目标如何运动,瞄准线总是锁定目标,即使因

地形变化而使目标在短时间内被遮住,一旦目标再出现,启动目标跟踪系统也能立即重新瞄准目标。该自动目标跟踪系统可使坦克对运动目标的首发命中串提高40%。60%,能显著提高坦克对直升机和高速行驶的敌坦克等快速运动的目标的攻击能力。目前世界上只有两种坦克装备有这种系统。“梅卡瓦”Mk4坦克的火控系统将使车长在装甲的保护下具有完全的猎歼能力;其模块化的设计使它具有非常好的改进能力。炮塔驱动装置为全电动式,由炮长和车长控制。这种全电式炮塔驱动装置比原来的液压式炮塔驱动装置安全可靠,并且使火炮的方向旋转和高低俯仰运动迅速而精确,提高了火力转移速度。由于改进了火力、机动性和防护,“梅卡瓦”Mk4坦克将完全能够满足以色列国防军21世纪初的作战要求。

阿琼坦克是印度国产?

从理论角度评价,印度国产的阿琼坦克拥有高于T-90M的绝对性能,尤其在火力打击方面。除了上述方面外,它在其他领域也拥有相当于T-90A坦克的实力。所以综合来看,阿琼坦克是印度坦克家族中的新王者,这是T-90A坦克所不能比的,但能否超越“黑豹”坦克,还要另当别论。

在技术专家看来,缺乏国产配套零部件是阿琼坦克的致命缺陷。虽然该坦克被视作印度国产货不过真实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即使其拥有强劲的性能优势。对于印度人而言,它们仍然需要像T-90A那样通过采购国外零部件来组装阿琼坦克。

对此印度当局期待提升该坦克的国产化率,为此通过技术升级而有了MK2这款新型号坦克。有传言新坦克拥有超过90%的国产化比率。可是当实际开启量产进程时,印度人傻眼了:零部件质量不合格,没法装备使用,于是不得不转向海外采购渠道。这样一番折腾后,阿琼坦克的国产率被拉低至40%。所以,该坦克根本就不能被称作印度国产坦克了。

虽然遭遇上述不利情形,印度可没有对阿琼坦克失去信心,而是继续进行技术创新,以最终替换掉此前装备的俄制坦克。在此背景下,印度推出了大量阿琼坦克的试验产品,但却始终没有定型。目前,MK1A型是该系列最新坦克类别,起初它被军方高度认可,只是投入量产后却又一次让印度人失望了。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在获取125毫米滑膛炮技术的基础上,却依然为阿琼坦克装备了线膛炮,这点让人觉得很有趣。对此有人分析认为,这是因为俄罗斯在转让上述技术时故意做了限制所致而且随着电子通信技术创新,印度获得了提升火控系统的良机,以此为基础,印度为T-90A坦克装备了这套国产火控系统。

在防护性能上,阿琼坦克装备了印度自身研发的主动反应装甲和防御等系统。尤其特别的是,该坦克拥有激光接收传感器,能实现全方位防护的需求,这是T-90A所不具备的。

如果不考虑进口配套零部件的话,阿琼MK1A性能确实很出色。印度军方对于高进口率也很无奈,于是抛出了NGMBT这个未来坦克项目,以期待有更多突破。

维克斯——典型的外贸坦克

英国著名的军火制造商──维克斯防务系统公司,算得上是“百年老店”。1847年,英国贵族W·G·阿姆斯特朗创建了维克斯公司。从世界上第一辆过顶履带式的菱形坦克,直到英国最新式的“挑战者”2主战坦克,可以说,英国坦克的发展是和维克斯公司的发展壮大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最近,经过整合,新成立了“阿尔维斯-维克斯公司”。但是,人们习惯上仍然称它为维克斯公司。一个有名望的大公司,本身就是一个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大名鼎鼎的维克斯公司除了研制一批著名的英国坦克外,还研制了一批基本上用于出口的坦克。早期的有小有名气的“卡登-洛伊德”超轻型坦克(豆坦克)。二战以后,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维克斯公司先后研制出几种“维克斯”系列的坦克,成为“出口坦克的明星”。

企业自筹资金来研制坦克或装甲车辆,是一种“风险投资”。弄不好,会“货砸在手里买不出去”,自然是赔本买卖。像巴西的恩杰萨公司研制的“奥索里奥”主战坦克,按说性能也不错,但硬是“赔本赚吆喝,没人买”。不过,自筹资金研制产品也有一个“好处”,可以不受政府和军界的干预,如有技术储备的话,产品会上得很快。在这方面,“维克斯”坦克的研制,总的说来还算是成功的。

维克斯公司是英国著名坦克──“百人队长”和“酋长”坦克的研制厂商。在研制这些坦克的同时,再研制外贸坦克,属于“搂草打兔子──捎带”,可以大大节省研制经费。

1965年,维克斯公司研制出二战后第一种外贸坦克──“维克斯”1型坦克。同年,开始在印度生产这种坦克,并命名为“胜利”(Vijayanta)坦克。

一开始,“胜利”坦克的部件40%来自英国,60%由印度生产。后来,国产化率逐年提高,直至完全国产化,最终的生产总数达1 500多辆。此外,1970~1972年间,维克斯公司向科威特出口了70辆“维克斯”1型坦克。看来,维克斯公司的外销业绩还算不错。

“维克斯”1型坦克的战斗全重为386吨,乘员4人。主要武器是1门英国L7A1型线膛炮,这可是西方军界的一代名炮,西方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主战坦克上的明星坦克炮。火炮的俯仰角为-10度~+20度,射界较大。弹种有:脱壳穿甲弹、碎甲弹和烟幕弹,后来又发展了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弹药基数44发。

辅助武器为2挺762毫米机枪,1挺为并列机枪,1挺为车长专用的高平两用机枪,携机枪弹2 400发。另有1挺127毫米测距机枪,携弹600发。用机枪点射来测距,这也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坦克的一个特色。其原理是:炮长用测距机枪打出一个点射,发出一串曳光弹,并注意观察弹着点。一旦命中目标,便立即打出炮弹,即可命中目标。由于在直射距离内,机枪弹和炮弹的弹道相差不多,这样做是十拿九稳的。

火控系统较简单,包括:炮长瞄准镜、双向稳定器、127毫米测距机枪、炮控装置等。火控系统有稳定、非稳定、紧急工况三种工作方式。在以非稳定方式工作时,火炮的方向瞄准是动力控制的,火炮的俯仰为手动。紧急工况下,可用车上的蓄电池为动力源。测距机枪与火炮并列安装,由炮长脚操纵电击发射击,这也是一个小小的特点。

其动力装置为里兰公司的L60型6缸、对置活塞式、二冲程、多燃料发动机,最大功率可达700马力,但一般调低到535马力(393千瓦)。传动装置为TN12型半自动变速箱,有6个前进档和2个倒档。发动机和变速箱可以整体吊装。车体后部有1台辅助动力装置。

行动装置包括扭杆式悬挂装置,每侧6个负重轮、3个托带轮,主动轮在后,诱导轮在前。履带板为高锰钢铸造件,有可更换的橡胶垫块。坦克的最大速度为48千米/小时,最大行程480千米。安装浮渡围帐后,靠履带划水可达到64千米/小时的最大航速。

“维克斯”1坦克采用钢装甲全焊接结构。车体正面装甲厚度为80毫米,侧面为30毫米;炮塔正面为80毫米,侧面40毫米。和同时代的坦克相比,装甲较薄。“胜利”坦克参加了第二次印巴战争,与巴基斯坦的坦克打成平手。

“维克斯”3坦克原型车,其炮塔前半部分铸造而成,后半部分则为焊接结构“维克斯”1坦克外销一炮打响,调动了维克斯公司的积极性。紧接着,公司于1966年制成了改进型的“维克斯”2坦克。它的最大特点是在炮塔后部两侧各加装一具“旋火”反坦克导弹发射器。当时,坦克上装反坦克导弹,也算是“赶时髦”。无奈,这股风很快过去,“维克斯”2自然也无人问津。好在“维克斯”2只制成样车,损失微乎其微。

1972年,维克斯公司又推出“维克斯”3坦克。它采用重型装甲的铸造炮塔,将L60发动机的最大功率提高到650马力,结果仍然是无人问津。

1975年,公司又对“维克斯”3坦克作进一步改进,换装了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底特律柴油机公司的12V71型涡轮增压柴油机,最大功率提高到750马力,火控系统也有一些改进。改进后的坦克称为“维克斯”3B坦克(后称为“维克斯”3坦克)。这一回总算有了买主。1980~1982年间,向肯尼亚出口了76辆;1983~1986年间,向尼日利亚出口了108辆“维克斯”3坦克、15辆“维克斯”装甲抢救车和18辆“维克斯”架桥坦克。尽管这一销售业绩平平,但改装工作用不了多少经费,公司还是有赚头。“维克斯”3坦克的采购价格为165万美元(1987年币值)。

“维克斯”3坦克的战斗全重为40吨,乘员4人,外观上和“维克斯”1大同小异,但采用了铸造炮塔,成为区分3型和1型的最主要的外部特征。“维克斯”3坦克的车体仍为钢装甲全焊接结构,由于更换了发动机,动力舱重新设计,缩短了30毫米,“节省”下来的重量用来增强装甲防护。炮塔的变化最大,前半部分是铸钢件,后部的尾舱是钢装甲焊接结构。

主炮未变,仍为L7A1型105毫米线膛炮,但火控系统有较大改进,装上了马可尼公司研制的SFCS-600型简易火控系统。火控系统包括:弹道计算机、观瞄合一的炮长瞄准镜(带激光测距仪)、光点投射装置、车长控制面板、目标角速度传感器、炮耳轴倾斜传感器、火炮伺服控制装置、双向稳定器等。这是一种采用扰动式原理的火控系统,适于短停间射击固定目标和运动目标。图中给出了两种射击效果的曲线比较。可以看出,装上了SFCS-600后,一般可使首发命中率提高20%~30%。车长指挥塔可旋转360度,车长瞄准镜昼间为1×、10×,夜间为4×。弹药基数增至50发,其中的25发布置在炮塔座圈以下,25发布置在驾驶员旁边。127毫米机枪弹增至700发。

动力装置的最大功率提高到750马力(551千瓦),变速箱及行动装置未变。坦克的最大速度提高到5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483千米。到了20世纪90年代,维克斯公司又推出了进一步改进的“维克斯”3M坦克,主要是改进了火控系统,装上了热像仪,使首发命中率进一步提高。这种“旧瓶装新酒”的做法终究有限度,外界的反应很平淡。

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维克斯公司并没有停止改进“维克斯”坦克的步伐。1976年英国人发明了“乔巴姆”装甲。1978年3月,维克斯公司便开始研制装“乔巴姆”装甲的“勇士”(Valiant)主战坦克。1980年,“勇士”坦克正式对外展出。由于“勇士”坦克的机动性较差,展出后并未引起多大反应。于是,从1984年起,维克斯公司又决定将“勇士”的炮塔和120毫米线膛炮装到“豹”2坦克上,以期研制出三大性能俱佳的新型主战坦克。这就是“维克斯”7主战坦克的来历。

维克斯公司于1986年6月完成了“维克斯”7坦克的第一台样车。同年8月,样车在埃及进行了试验。到了20世纪90年代,公司又研制出装新型火控系统和改进装甲的“维克斯”7Mk2坦克。

“勇士”坦克的战斗全重为46吨,乘员4人,主要武器是1门120毫米线膛炮。火控系统为马可尼雷达公司的“半人马座”Ⅰ型综合火控系统。动力装置为1 000马力(735千瓦)的柴油机,采用TN12-1000型传动装置,有6个前进档和2个倒档。坦克最大速度为61千米/小时。“勇士”坦克的最大特点在防护系统上。车体部分为铝合金装甲全焊接结构,这在主战坦克上很少见。车体的主要部位在铝合金装甲的外部加装了“乔巴姆”装甲,可防60度正面区域内的各种攻击。炮塔为钢装甲全焊接结构,正面及侧面有“乔巴姆”装甲。无疑,“勇士”坦克的防护性是超群的。

“维克斯”7坦克的战斗全重为546吨,乘员4人,主要武器是1门120毫米线膛炮。“英国的头,德国的身子”,赋予“维克斯”7坦克以强大的动力;1 500马力的柴油机,全自动变速箱,强力扭杆悬挂装置,保证了“维克斯”7坦克有良好的机动性,使坦克的最大速度达到72千米/小时的高水平。轧制钢装甲+“乔巴姆”装甲+间隔装甲,赋予“维克斯”7坦克无与伦比的防护性。

然而,“维克斯”和“勇士”坦克实在是“生不逢时”。也许是英国坦克的品牌效应不如“豹”2和M1系列坦克,好运并没有降临到维克斯公司的头上。这样,“维克斯”7和“勇士”坦克尽管性能不错,尽管表现不俗,但仍然“无疾而终”,仅停留在样车研制阶段。

这里用得上中国古代勇士项羽的一句绝唱:“力拔山兮气盖世,骓(zhui)不逝兮可奈何……”。看来这匹英格兰“骏骓”也处于“无可奈何”的境地。有成功,有失落。这就是“维克斯”坦克近40年不平凡的经历。

  第一绝对是以色列的梅卡瓦

  不过我觉得这个问题没啥意义。虽说现在的坦克都拼命增强防护。但基本上都挨上一发现代反坦克炮弹都要失去战斗力。重型反坦克导弹就更别说了

  梅卡瓦主战坦克

  以色列人设计的“梅卡瓦”主战坦克算得上是当今世界上最具活力、最有特色的主战坦克了。从1978年“梅卡瓦”坦克装备以色列军队以来,它亲历了巴以爆发的多次冲突,而且在这期间,从“梅卡瓦”1到“梅卡瓦”4发展了四代。单就这两点,当今世界上的主战坦克中没有哪个能望其项背。梅卡瓦”坦克独特的动力传动装置前置的总体布置方案,令世界上各国坦克设计师们投以惊异和怀疑的眼光。在“世界主战坦克排行榜”上,“梅卡瓦”主战坦克也是屡屡榜上有名。从1998/1999年“梅卡瓦”3居第10位,到2000年“梅卡瓦”3“猎鹰”居第6位,再到2001/2002年“梅卡瓦”4跃居第4位,“梅卡瓦”坦克的蹿升,令人刮目相看。“梅卡瓦”主战坦克的战斗全重为60吨,乘员4人(车长、炮长、驾驶员、装填手)。车体内部由前至后分别为:动力-传动舱(前左)、驾驶室(前右)、战斗室和车厢。通常情况下,后部的车厢只装弹药,这也是“梅卡瓦”坦克的弹药基数大得惊人的缘故。必要时,后部车厢可载8名全副武装的步兵或4副担架。车体后门的结构很有意思,它实际上有3个后门,左面是蓄电池装卸舱门,右面是三防装置保养舱门,中间的主后门分上下两扇,上扇门向上开,下扇门向下开,可以从车外开启,但车内有闭锁装置,像防盗门一样,中间后门主要用于装卸弹药、乘员上下车和运送伤员,门上有一个60升的饮用水桶。战斗室内,车长位于火炮右侧,炮长在车长的前下位置,装填手位于火炮左侧靠后的部位。

  结构特点

  一、总体布置

  该坦克的车体是铸造的,前上装甲焊接有良好防弹形状的装甲板,右边比左边高些。这一层铸造装甲后面有一空间,装有燃油,其后是另一层装甲,这种结构使该坦克有较好的防破甲弹和反坦克导弹的能力。

  该坦克的车内布置与普通炮塔式坦克不同,战斗舱在车体的中部和后部,驾驶舱在车体前左,车体前右是动力舱。

  驾驶员有1个向左开启的单扇舱盖和3个潜望式观察镜,中央1个可换成被动式夜视镜。驾驶舱与战斗舱之间有1通道,驾驶椅向前折叠时,驾驶员可以通向战斗舱。

  车体后部可以储存炮弹,弹药装在特制的弹药箱内并放在弹架上。弹架可以拆除,以便腾出空间乘坐一组指挥人员,或者放4副担架,或者载10名步兵。

  车体后面开有3个门,左边是一个电瓶装卸门,右边一个是三防装置保养门,中间一个门有上下两扇,上扇向上翻,下扇向下翻,可以从车外开启,但车内设有闭锁装置。中间门主要供装卸炮弹和运送伤员,门上有1个容积为60L的饮用水箱。

  炮塔呈尖嘴状,正面面积小,中弹率较低。后部有个大尾舱,放有电台和液压件。

  车长位于火炮右侧,炮长在车长前下位置,装填手位于火炮左侧靠后的部位。

  二、武器系统

  1主要武器和弹药

  梅卡瓦MK1型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门M68式105mm线膛坦克炮,由以色列军事工业(Israel Military Industries)公司生产,炮管上装有热护套。火炮俯仰角为-85°~+20°。车体前上装甲右部装有火炮行军固定架。

  该火炮可以发射标准型105mm破甲弹和碎甲弹,以色列军事工业公司还为此炮研制了M111式尾民办稳定脱壳穿甲弹,初速为1465m/s,直射距离达1600m,有1个直径较小的全钨弹芯和1个滑动弹带,弹丸飞行速度降较小,性能优于美国M735式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

  该坦克上载有92发105mm炮弹,8发待发射炮弹存放在炮塔座圈下方,其余84发弹储存在车体后部,其中12发弹装在2发弹的容器内,72发弹装在4发弹的容器内。

  2辅助武器

  在105mm火炮左侧装有1挺762mm并列机枪,在车长指挥塔门和装填手门上方各装1挺762mm机枪,3挺机枪型号相同,经比利时FN公司许可,由以色列制造。装在弹链上的2000发762mm机枪弹储存在间隙装甲的夹层空间里。

  有些梅卡瓦坦克在105mm火炮炮管上方装有1挺从车内遥控射击的M2 HB式127mm机枪,该机枪用于训练炮长。在黎巴嫩城市战中,该机枪曾代替火炮使用。

  3火控系统

  梅卡瓦MK1型坦克采用斗牛士(Matador)MK1火控系统,它的数字式火控装置由埃尔比特计算机有限公司(Elbit Computers Limited)设计,激光测距仪由埃劳普公司制造,车长和炮长均可使用。该系统以中央处理装置为中心,包括操作装置、控制和反馈伺服回路以及传感器。操作装置包括车长、炮长和装填手3个操作装置。炮长操作装置是主操作装置,它为弹道计算机提供所需的人工输入信息,例如弹种和每种弹在高低秀和水平角上的后坐补偿。此外,炮长操作装置还包括能使系统进行炮膛觇视和供系统进行自检的逻辑板以及预选输入显示装置。车长操作装置提供系统显示器读数、射击距离和弹药输入信息。装填手操作装置提供弹药输入信息。

  控制回路向火炮液压俯仰驱动装置传输计算机瞄准角数据,并向运动的十字线传输方向角数据。反馈回路可确保实际瞄准角及十字线方向角与计算数据一致,并对误差进行精确校正。

  火控系统传感元件包括大气传感器、激光测距仪、炮塔倾角指标器和目标角速度传感器。

  计算机出现故障时,炮长可使用方向机和高低机操纵火炮。车长可使用超越控制装置先于炮长控制火炮和实施射击。

  火炮配有双向稳定器,稳定系统与美国卡迪拉克·盖奇(Cadillac Gage)公司的相同,由以色列PML精密机械有限公司(PML Precision Mechanism Ltd)特许生产。

  车长有1个可360°旋转的瞄准镜,放大倍率为4×和20×,车长潜望镜的可旋转头部通过1个反向旋转装置与炮塔方向驱协系统相连,以补偿炮塔旋转量。炮长潜望镜的放大倍率为1×和8×,并与激光测距仪合为一体。

  该坦克的夜视设备是微光夜视系统,也可以选择热像式夜视系统。

  三、推进系统

  1发动机

  该坦克使用美国泰莱达因·大陆(Teledyne Continental)公司的AVDS-1790-6A型12缸风冷柴油机,标定功率为662kW(900马力)。详见“坦克装甲车辆发动机”部分。

  2传动装置

  与上述柴油机相匹配的美国底特律柴油机阿里逊(DDA)公司的CD-850-6A型传动装置,它有高档、低档和倒档各1个,详见“坦克装甲车辆传动装置”部分。

  3行动装置

  该坦克采用平衡式螺旋弹簧悬挂装置,车体每侧有3组悬挂装置,每组有2个平衡肘和2个双轮缘负重轮。6个平衡肘均独立地相对于各自的螺旋弹簧运动。车体每侧还有4个液压减振器、4个限制器以及4个托带轮,其中第一、二、四个托带轮仅支撑履带靠车体半边。

  4车长指挥控制系统

  普通坦克车长与驾驶员的联系借助车内通话系统,但梅卡瓦坦克使用车长指挥控制系统。

  该系统包括车长使用的转向手柄信号发生装置、电子设备和与车内通话器相连接的驾驶员用显示器。车长手柄信号发生装置安装在炮塔上,电子设备可随意布放,驾驶员用的显示器固定安装在驾驶员座位处,无论开窗与否,都易于驾驶员观察。

  车长转动转向手柄时,驾驶员可从耳机中听到待命信号,同时可从显示器上看到相应的待命符号。车长松开转向手柄时,转向手柄会自动回到中心位置,此时驾驶员从耳机中听到“驾驶员,好”的命令。

  四、防护系统

  鉴于该坦克将防护性能置于3大性能之首,为此采取了如下措施:

  1总体布置

  为减少弹药爆炸引起的二次效应,车体前部和炮塔座圈以上部分不放置弹药。为保障乘员安全,尽可能使座位靠车体后部和相对较低的位置布置。用于保护乘员的装甲重量占坦克战斗全重的70%,大大高于其他坦克。

  2动力传动前置

  该坦克与众不同之处是,将动力传动装置前置,主要目的是提高坦克正面防护能力,以保护乘员安全。

  3重要部分采用间隙和(或)间隔装甲技术

  该坦克在最容易受攻击的车体前上装甲、炮塔顶部和四周部位以及战斗舱顶部、后部和两侧重点保护部位,均采用间隙和(或)间隔装甲结构。夹层空间有的储存燃料,有的存放机枪弹,以增强防护和防二次效应。

  4附加防护

  充分利用坦克部件和设备对乘员进行保护是该坦克设计的指导思想。例如,将蓄电池、三防装置、液压动力元件、悬挂装置以及发动机和传动装置布置在乘员舱的周围,以增强对乘员的保护。

  5弹药的特殊防护

  为防止弹药引爆产生二次效应,该坦克将其放在可耐高温的特制容器内,布放在不易受攻击的炮塔座圈以下的车体中后部。

  机枪弹存放在间隙装甲的夹层空间里,同样可防枪弹爆炸对乘员的伤害。

  6自动灭火抑爆装置

  该坦克装有以色列斯佩克卓尼克斯(Spectronix)公司专门研制的自动灭火抑爆装置,可在60ms内抑制并扑灭油气混合气体的燃烧和爆炸。

  7三防装置

  该坦克装有集体防护式的三防装置,由中央增压系统在车内建立超压,从而可防止生物、毒气和放射性尘埃进入车内。

  8瞄准镜的特殊保护

  炮长瞄准镜使用防弹片和机枪弹的钢板加以保护。车前大灯安装在可伸缩的装置上,不使用时缩回,以提高防护性。炮塔前部右侧焊有若干小肋板,以防弹片和机枪弹击中车长瞄准镜和激光测距仪。

  型号演变

  该坦克至今已发展了梅卡瓦MK1型、梅卡瓦MK2型和梅卡瓦MK3型坦克3个型号。

  1梅卡瓦MK2型坦克

  1983年投产的该坦克与MK1型相比有下列改进:

  (1)增强车体正面防护

  除继续采用梅卡丽MK1型里的夹层式间隙装甲和在间隙中储存燃料的防护措施外,该坦克还在发动机后面加了1层特种装甲隔板,以提高坦克车体的正面防护性。

  在发动机上方加有1个矩形铸钢盖板,它既是车体前上装甲的一部分,又可作为起吊发动机和传动装置的吊车支架,打开盖板,还可方便地维修发动机。

  车体前上倾斜装甲板一直向上延伸,高出炮塔座圈,对炮塔与车体的结合部位有保护作用。

  (2)采用复合装甲保护炮塔

  该坦克的炮塔除继续采用MK1型的防护措施外,在正面和侧面部位均使用复合装甲,以增强炮塔的防护性;在炮塔尾舱下面垂吊有铁链作为对破甲弹的屏蔽措施。

  (3)改进炮弹防二次效应措施

  该坦克的所有炮弹,包括待发射弹均存放在有隔离衬层的玻璃纤维储弹筒里面,储弹筒有一定的防弹能力,即使坦克装甲被击穿,炮弹也不会轻易被击中,储弹筒有一定隔热能力,即使车内形成高温,短时间储弹筒内的炮弹也不会自爆。

  (4)加装自卫用60mm迫击炮

  在该坦克炮塔左边,装有1门可从车内装弹和射击的60mm迫击炮,该炮可发射榴弹,以杀伤软目标,也可以发射烟幕弹和照明弹。

  (5)改进火控系统

  该坦克使用斗牛士MK2型火控系统,与斗牛士MK1型相比,改进之处包括用钇铝石榴石(YaG)激光测距仪代替钕玻璃激光测距仪,采用更先进的弹道计算机。该火控系统可以将相应俯仰角和提前角信息送入炮长瞄准镜,该镜的反射镜可做俯仰运动,放大倍率为8倍。车长瞄准镜为周视式,带有可变焦距镜头,放大倍率为4倍和20被,变换放大倍率用脚踏板控制。

  在梅卡瓦MK2A型坦克中,车长有1个微光夜间瞄准镜。

  炮长有1个夜间射击使用的休斯(Hughes)公司热成像瞄准镜,该瞄准镜与昼间瞄准镜结合成一体,与火炮相连接。车长有1个监视器,可显示炮长热成像瞄准镜上的热像。在梅卡瓦MK2B型坦克中,装有1台更先进的埃尔比特(Elbit)公司数字式计算机、1个气象中心装置和1个侧倾自动修正仪。气象中心装置包括横风、气温、气压等传感器,可为火炮提供较完整的射击修正参数。借助“射击门”装置进行射击,能大大提高坦克的行进间射击能力。

  2梅卡瓦MK3型坦克

  1987年投产并装备部队的该坦克在外观上与前两种型号无太大变化,然而,几乎每个主要部件都是新的,从而明显地提高了火力、机动和防护性能。

  该坦克的主要改进有:

  (1)防护

  与前两种型号相比,该坦克使用了更多更先进的复合装甲,尤其是在炮塔设计中采用了可更换的模块式复合装甲,这咱装甲模块还可以被更先进的复合装甲模块所代替。

  炮塔体不再是双层间隙钢板装甲,而是单层壳体结构。这种单层壳体既是基体钢装甲,又是炮塔正面和两侧安装复合装甲模块的基体。复合装甲模块是一个个钢装甲盒子,盒内装有复合装甲板组件,与炮塔基体相连接,用螺栓固定。

  突出炮塔座圈的车体外壁上也采用这种模块装甲。在驾驶员前的前上装甲板上也用螺栓固定有模块装甲,以增强对付来自左侧的攻击。侧裙板也采用以弹性连接方式连接的复合装甲裙板。

  为尽量减小燃料着火的危险性,在两个后部燃料箱遭到攻击小面积破损时可迅速将燃料排掉,万一碰到大面积破损时可从顶部把燃料排掉。

  车体底板的夹层中不再储存燃油,但两层板的间隙对衰减地雷爆炸冲击波极为有利。底甲板的加厚也提高了防地雷能力。

  三防装置位置移向炮塔尾舱,蓄电池位于炮塔座圈以外,从而达到易维修和增强侧面防护双重目的。

  (2)火控系统

  该坦克装有斗牛士MK3型火控系统,主要改进是新型炮长瞄准镜有12倍放大倍率,进行独立双向稳定,装有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测距仪,备有昼夜观察通道。该镜连同弹道计算机和一套传感器构成指挥仪式火控系统,可简化目标捕捉进程和大大提高行进间命中率。

  该坦克装有由阿姆科拉姆(Amcoram)公司发展的先进的威胁报警系统,3个广角探测器分装在炮塔后部两侧和火炮防盾上,可全方位探测并将威胁预警显示在车长屏幕上。

  为提高生存力,该坦克装有全电式炮塔旋转驱动和火炮俯仰驱动装置。

  (3)武器系统

  主要武器由1门105mm线膛炮改为120mm滑膛炮,由以色列军事工业公司研制,可发射M1A1坦克和豹2坦克的炮弹,但后坐装置设计得更紧凑。该后坐装置为同心式,采用氮气作弹性介质,从而使该装置的直径比同灶装置小100mm;另一优点是可以从炮塔前部抽出火炮。

  炮弹仍储存在车体后部,但每箱装4发炮弹改为1发弹。该坦克的炮弹携带基数为50发。

  (4)推进装置

  该坦克采用AVDS-1790-9AR型风冷柴油机,是前两种型号坦克发动机的改进型,功率从原来的662kW(900马力)增高到895kW。功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采用了新型涡轮增压器和中冷器、新型连杆和活塞以及10孔喷油器等。

  传动装置是唯一的继承性部件。

  行动装置有12个弹性支撑在两个同心螺旋弹簧上的负重轮,每侧6个,其中4个有旋转式液压减振器,前后两个有液压限制器,悬挂总行程增至600mm,其中行动程为300mm。履带为干式钢质单销式,每条履带有110块履带板。0至32km/h加速时间为10s。

  变型车

  1梅卡瓦155mm自行火炮

  该车系索尔塔姆(Soltam)公司用梅卡瓦坦克底盘发展而成的。

  2安装推土铲/扫雷设备的梅卡瓦坦克

  该车系车体前下装甲板上装有以色列自己设计和制造的扫雷设备和推土铲的梅卡瓦坦克。

  3排级通信型梅卡瓦坦克

  该车系装有附加通信设备和附加天线的梅卡瓦坦克。

  性能数据:

  型号: 梅卡瓦MK1型坦克 梅卡瓦MK3型坦克

  乘员: 4人 4人

  战斗全重: 60000kg 61000kg

  净重: 58000kg 59000kg

  单位功率: 1103kW/t 1467kW/t

  单位压力: 883kPa 960kPa

  车长(炮向前): 8630m 8780m

  车体长: 7450m 7600m

  车宽: 3700m 3700m

  车高 :

  至指挥塔顶: 2750m 2760m

  至炮塔顶: 2640m 2650m

  火线高: 2150m

  车底距地面高: 047m 053m

  履带宽: 640mm 660m

  履带着地长: 4780m

  公路最大速度: 46km/h 55km/h

  0—32km/h加速时间: 13s 10s

  燃料储备: 900L

  公路最大行程: 400km 500km

  涉水深 :

  无准备: 138m 138m

  有准备: 20m 24m

  爬坡度: 60% 70%

  侧倾坡度: 38% 38%

  攀垂直墙高: 095m 1m

  越壕宽: 30m 35m

  发动机 :

  生产公司: 泰莱达国·大陆公司 泰莱达国·大陆公司

  型号: AVDS-1790-6A AVDS-1790-9AR

  类型: 4冲程12V90° 4冲程12V90°

  风冷涡轮增压柴油机 风冷涡轮增压中冷柴油机

  功率/转速: 662kW/2400r/min 895kW/2400r/

  传动装置 :

  生产公司: 底特律柴油机 底特律柴油机

  阿里逊公司 阿里逊公司

  型号: CD-850-6A CD-850-6A

  类型: 液力机械 液力机械

  前进档/倒档数: 2/1 2/1

  转向装置类型: 双差速器式 双差速器式

  悬挂装置类型: 平衡式螺旋弹簧 独立式同心螺旋弹簧

  主要武器口径/型号/类型: 105mm/M68/线膛 120mm/ /滑膛

  并列武器口径/类型/数量: 762mm/机枪/1挺 762mm/机枪/1挺

  防空武器口径/类型/数量: 762mm/机枪/2挺 762mm/机枪/2挺

  热烟幕: 无 无

  烟幕弹发射器口径: 785mm

  弹药基数 :

  105mm炮弹 62-85发

  120mm炮弹 50发

  762mm机枪弹 1000发 2000发

  炮塔驱动方式: 电液式 电动式

  炮塔旋转范围: 360° 360°

  车长超越控制: 有 有

  火炮俯仰范围: -85°~+20° -8°~+20°

  火炮稳定器 :

  水平向: 有

  高低向: 有

  火控系统类型: 指挥仪式

  夜间瞄准具类型: 微光像增强或热成像 微光像增强或热成像

  装甲结构类型

  车体 :

  前上: 间隙 间隙+模块装甲

  前下: 均质 均质

  侧部(裙板): 间隙 均质+模块装甲

  顶部: 均质 均质

  底部: 间隙 间隙

  炮塔:

  正面: 间隙 均质+模块装甲

  侧面: 间隙 均质+模块装甲

  顶部: 间隙 均质+模块装甲

  尾部: 均质 均质

  三防装置: 有 有

  灭火抑爆系统: 有 有

  光电报警设备: 无 有

  电气系统电压: 24V

  蓄电池数量/电压/容量: 8个/12V/500Ah

  非传统布局

  梅卡瓦MK1型坦克最大的特点当然是其与众不同的动力系统前置、驾驶室居中、战斗室后置的布局。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左侧,其右侧是发动机舱。驾驶员有一扇向左开启的舱门并有3具潜望观察镜用于闭仓观察(中间一具可用被动夜视仪替代)。由于发动机顶板的凸起部分仅占坦克车体前部侧的2/3,所以基本可保证驾驶员的前方世界。驾驶室内装有以色列自行研制的坦克驾驶员语音受令系统。车长通过手柄提示驾驶员坦克应当前进的方向,并通过按钮发出速度指令,而驾驶员前方的显示器会出现相应前进方向的箭头,同时能通过装在坦克帽内的耳机听到“快”、“慢”、“前”、“后”等由计算机合成的提示音。这套装置是以色列埃尔塔公司专门为坦克设计的。车长借助此装置,即使不用内部通讯大声呼叫,也能使坦克迅速而准确地进行战术机动。

  在动力室的后面是战斗室,驾驶倚位置也可以用装甲板和战斗室隔开,但通常情况下,驾驶员离车时,应从椅子后方进入战斗室,再从战斗室后部的出入口下车。这是应为在战斗中,主要的火力威胁多来自前方,驾驶员如果迎着枪淋弹雨从车体前方下车的话,基本上死的可能比活的可能要大。平常训练时就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可以在高度紧张的战场情况下也不至于乱了方寸。

  梅卡瓦坦克的战斗室位于车体的后半部,其空间的宽敞度令人吃惊,车长、炮长和装填手的操作空间都很大,这主要是内部设备的合理布局带来的好处。梅卡瓦坦克后藏的空间可搭载一个班的步兵,但是一般情况下不会这样做,特别是在战时需要为伤员提供安全空间。在紧急情况下,梅卡瓦最多考虑到可以搭载8名伤员。

梅卡瓦全系列,就不要丢人显眼了,此坦克典型的薄皮大馅,防护能力不到600毫米,穿甲弹水平也很臭。该坦克被美国军迷称为“厚壁自行火炮”。

在世界坦克领域中,以色列就是一个小弟,基本不入流,连面条国意大利的公羊坦克都比它强。

世界最强的坦克,无疑是美国的M1A2,实在是太强了,打豹2A6就是打靶,一炮一个。

德国人的坦克炮与坦克发动机、动力机组世界第一,不过——德国人的防护技术与穿甲弹技术最多是二流实在悲剧!

楼主所列几种坦克:

豹2A7+,

1,M1A2 SEP, 陆地无敌金刚

2,ZTZ2010(此为军方名称,俗称99A2),亚洲陆地金刚,已经生产了十几辆

3,豹2A7+,装甲水平总算好了一些,豹2系列欺世盗名太久了!

4,挑战者2,超级强大的防护

5,ZTZ99, 亚洲现役最强的坦克

6,勒克莱尔,2015年面世的MK2还是值得期待的,目前的型号MK1比豹2A6还差

7,梅卡瓦4 ,一种垃圾坦克,正面防穿甲能力与96A基本相当

目前除了美国人自己的坦克,还没有任何一种坦克能正面击穿M1A2的车体装甲,更不用说M1A2SEP了。

英国人的乔巴姆4代装甲是世界最强的传统复合装甲,仅次于美国人的贫铀复合装甲。德国人目前最先进的是乔巴姆2代装甲——英国人不卖3、4代技术给德国人。

得益于多年苏联强大的压力,中国的坦克装甲技术世界第三,大约相当于第3代乔巴姆装甲。长杆穿甲弹中国稳居世界第二。

在坦克领域中——

火炮技术

1德国 2美国 3中国 4法国 5日本

长杆穿甲弹技术

1美国 2中国 3德国 4法国 5英国

防护技术

1美国 2英国 3中国 4德国 5法国

以下是几种坦克的部分主要性能(下面是西方军事机构公布的权威数字以及中国自己的估计数字。不要理会网络上那些1000毫米防穿之流的胡扯):

1,M1A2SEP 穿甲能力780毫米,防穿能力大于800毫米

2,M1A2 穿甲能力780毫米,防穿能力750毫米

3,中国的ZTZ2010,俗称99A2,穿甲能力720毫米,防穿能力710毫米

4,豹2A6EX,穿甲能力710毫米,防穿能力680毫米

5,挑战者2,穿甲能力650毫米,防穿能力700毫米

6,豹2A6, 穿甲能力710毫米,防穿能力650毫米

7,ZTZ99(2004年版),穿甲能力650毫米(使用老穿甲弹),防穿能力660毫米

豹2A7没有服役,不能分析(与瑞典合作的坦克),估计硬件技术与豹2A6EX区别不大,可因为德国人的穿甲弹与防护技术不是一朝一夕能提高的。

豹2A7车体大大增重了,所以防护能力应该提高了,无法判断与ZTZ2010谁厉害。

T95是个忽悠项目,已经废止了十年,连全状态样车都没有,可以排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72470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3
下一篇2023-08-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