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厦门鼓浪屿,日光岩和郑成功雕像,哪个更出彩一些?

说起厦门鼓浪屿,日光岩和郑成功雕像,哪个更出彩一些?,第1张

一、鼓浪屿

鼓浪屿更加的出彩,这个地方不仅风光非常的优美,而且很精致典雅,在世界上都是很有名的,而且在这个地方能够让人想到历史,能够想到郑成功的事迹,同时留下了很多的历史,所以一踏上鼓浪屿让人感触颇深。

二、鼓浪屿是屯兵的地方

郑成功当年在鼓浪屿屯过兵,这个地方流传着很多关于郑成功辉煌的事迹以及人生历程,还有他的许多传说,在这个地方的古井,礁石,石门都会写着郑成功的事迹,这些故事虽然经历的时间比较久远,但是到现在还在流传,可以看出郑成功的影响力。

三、日光岩

日光岩也记载了郑成功的光辉事迹,在寨子门右上方有蔡元培先生亲手写的七绝,专门为郑成功所写的,这首诗里面所要表达的就是郑成功的军事才能,还有他的民族气节,而且这块巨石上也有民海雄风,这4个字看上去非常的苍劲有力,而且这首诗是根据郑成功的笔记而刻的。

四、郑成功雕像

郑成功的雕像在雕刻的时候,它面向的是厦门岛,通过雕像可以感受得到郑成功的内心世界,通过他眉头紧锁看着水是操练的方向,同时注视着被外人占领的故土,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没有成功收复故土,就先去世的无奈,郑成功对于历史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郑成功,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所以郑成功的事迹,我们也要一代一代的流传下去。

可抗12级强台风,8级以上地震。通过查询厦门鼓浪屿官方公众号发布的文章显示,郑成功雕像高157米,宽92米,重1400多吨,由625块白花岗雕凿嵌接而成,分25层,地基深入岩层3米,并配备防雷设施,可抗12级强台风,8级以上地震,因此鼓浪屿关于郑成功的特点可抗12级强台风,8级以上地震。鼓浪屿,原名“圆沙洲”,别名“圆洲仔”,南宋时期命“五龙屿”,岛西南有一海蚀岩洞受浪潮冲击,声如擂鼓,自明朝雅化为今名称“鼓浪屿”,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街道。

简介

位于鼓浪屿东部,鼓浪屿东南部,靠近鹭江。它是郑成功的纪念园,覆盖丁彦海滨,占地20000平方米。为纪念郑成功驱逐荷兰侨民、收复台湾的历史功绩,福建省政府和厦门市政府在此修建了郑成功纪念园。

皓月园介绍

郝跃园是纪念民族英雄郑成功的雕像园,明式建筑与海景、山色交相辉映。郑成功的巨型花岗岩雕像矗立在福鼎岩上,与海中的剑石、印斗石齐名。

郝跃花园是为了纪念郑成功驱逐荷兰部落和收复台湾省的历史功绩而建造的。花园广场矗立着一座大型群雕《藤牌驱虏》,被誉为厦门最美。生动再现了郑成功在宝岛台省指挥千军万马的壮观场面。

还有以郑成功为主题的南碑廊和北碑廊,都以不同的形式和角度再现了郑成功的英雄气概。它的名字取自郑成功的诗“醒时想你,明月照你眼”中的“明月”一词,表达了对英雄和台湾同胞的怀念。

纪念郑成功。因为反清复明时,郑成功曾经在鼓浪屿操兵,为了纪念郑成功就在"晃岩"上建造郑成功像,后来将"晃岩"改名为"日光岩"。至今,日光岩上,还有许多文人志士凭吊郑成功英勇事迹的摩崖题刻。1981年,为纪念郑成功驱逐荷夷、收复台湾的丰功伟绩,福建省、厦门市政府决定在鼓浪屿建一座郑成功石雕像。

明末清初是一个混乱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群雄纷争,多尔衮、崇祯、李定国纷纷亮相。这样一个英雄辈出的舞台出了一位民族英雄,郑成功。我们都知道他从荷兰人手里收复了台湾。但是你可能不知道,郑成功还有一大胜仗,大败20万清军,击毙60员大将的第二次厦门保卫战,此战导致清军20年不敢复议进攻厦门。

图丨郑成功雕像

公元1659年,是清廷的顺治十六年,也是南明的永历十三年。这一年郑成功经历了他人生中的巅峰与低谷。这一年郑成功封锁长江,打到了清军控制的江宁城下。这里曾经是大明的陪都,朱元璋登基的地方。他的另一个名字叫南京。这是他人生中距离成功最近的一次。而接下来清军利用缓兵之计终于等来了救兵。郑成功只得退回自己的根据地厦门。从此之后,郑成功再也没有机会打到南京城下。

败退回厦门的郑成功又收到了一个坏消息。由于顺治得知郑成功大败,马上命令镶黄旗将领达素于1660年进攻厦门,希望毕其功于一役。这一次清军准备充分,想抓住郑成功新败的战机彻底将他们消灭。达素召集了华北八旗精锐和江南沿海各省水军主力,征调近千艘海船。此次清军总兵力号称有二十万。顺治为了鼓舞士气,封达素为安南将军。

相比于达素气势汹汹的水路大军,郑成功这边明显处于下风。郑成功由于从厦门远征到南京,又折损了甘辉、万礼等一大批悍将。士气相当低迷。而且在攻打南京的过程中,郑成功几乎动用了所能动用的全部陆战部队。南京之战的失败,郑成功陆战部队大多被歼灭。退回到厦门的兵力仅有几万人。面对清军浩大的攻势,明显处于下风。而且此战达素想效仿崖山之战,全歼郑成功。亲自跑到泉州前线进行督战。稍有不慎郑成功就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大战就在这样的形势下拉开了帷幕。达素作为满人虽然不习水战,但是他手下有两个水战行家。这二人就是黄梧和施琅。黄梧和施琅都是郑成功的部下,对于如何同郑成功交战相当有心得。施琅就不用说了,在康熙征台湾的时候大放异彩。由于杀曾德而被郑成功灭了全家,从而投奔清朝。黄梧虽然在清朝也是身居高位,但是跟施琅比就差多了。在揭阳被尚可喜攻占后看到郑成功斩了领兵的苏茂,相当害怕。此人由是卖主求荣,献出郑成功经营多年的海澄,被清朝封为海澄公。

虽然黄梧品质不是很好,但是战术还是很厉害的。黄梧长在漳州又跟郑成功走南闯北,深知海边的自然规律和郑家军的弱点。黄梧建议在洋流退潮之时进攻厦门。这个时候海流向南退去,海船就可以乘风破浪快速抵达厦门。清军虽然调集了千艘海船,但是八旗兵并不精通水战。主要依靠的就是投降清朝的大量汉人水军。

这些汉人水军相比于郑成功的水军战力明显不足。如果在海上硬拼,郑成功先进的火炮和经验丰富的水兵将发挥巨大的优势。只有快速冲到厦门岛登陆才能发挥八旗兵特长。在黄梧的建议下达素兵分三路进攻厦门。一路走陆路由佟济带领进攻盖峙山,一路由施琅率领偷袭赤山坪,黄梧领着八旗和绿营主力朝郑成功杀来。

图丨郑成功画像

面对清军的大举进攻,郑成功就显得困难了不少。如果让清军登陆,就算郑成功是战神也挡不住大批八旗兵的进攻。所以郑成功一定要在海上把清军给挡住。但是郑成功是守方,所以进攻权完全掌握在对方手里。洋流退潮之时,郑成功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制敌。郑成功让军舰全部抛锚停在海里,摆成几条战线利用大炮挡住清军的进攻。郑成功只能硬着头皮与时间赛跑。他等的就是潮汐完全退去的时候。

厦门海面的大战开始了。郑成功的优势是自己火炮和弓箭。由于郑家军常年在海上作战,火炮和弓箭明显要比清军打的准。清军也清楚自己的弱势,所以趁着潮汐的优势快速接近郑家军。一旦两船相接,八旗兵马上跳上郑军战舰进行白刃战。海战变成了攻坚战。郑成功的战舰就是一个个堡垒,清军开始一艘战舰一艘战舰的攻坚。

虽然郑家军在白刃战中比不过八旗兵,但是他们比八旗兵的战斗意志要强很多。厦门是郑成功最重要的根据地。郑家军大部分将领和士兵的妻小和财产全部在岛上。如果厦门一丢所有人都知道意味着什么。为了自己、家人、主公和国家,他们必须死战。在这场激烈的大战中,郑家军多员大将阵亡。这里面就有周瑞、陈尧策、林登等。清军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清军护署参领纳海,护军参领多穆星阿,护军校穆雅纳等多员战将阵亡。但是清军在人数和近战战力方面占据优势。大量郑成功的战舰被烧毁。

就在这个千钧一发的时候,清军撤退了。由于战斗太过于激烈,清军准备重整军阵发起攻击。相比于郑成功,清军的战斗意志相对薄弱。因为他们没有生死存亡的危机感,所以不希望死战。但是清军的这个决定让达素彻底失去消灭郑成功的机会。当清军重新准备好进攻的时候,退潮结束了。海面再度恢复了平静。郑成功马上抓住战机,命令全部战舰起锚发动反击。

这个时候就到郑成功发挥优势的时候了。郑家军驾船技术一流,清军战舰被耍得团团转。随后郑家军利用火炮的优势给予清军致命一击。清军战舰一艘艘被火炮击中,清军不得不跳下海求生。但是八旗兵大多不会游泳,所以很多被海水溺死。黄梧这一路主力被击败。

接下来施琅这一路也没有受到幸运女神的青睐。施琅一路偷偷摸摸的到了防守薄弱的赤山坪登陆。由于潮汐的缘故,郑军战舰早就被甩在了身后。施琅利用的就是这个时间差。但是他千算万算没有算到赤山坪土质松软,非常不适合登陆。八旗兵穿着重甲在水里面深一脚浅一脚的行进缓慢。这对于岸上的守军来说就是活靶子,八旗兵一炸一片。就在施琅着急的时候,郑家军的援军也赶到了。本来施琅率领的部队就少,最后只得灰溜溜逃了回去。

图丨火炮

而最后陆路这一支清军也没有好下场。这一路被郑家军在堡垒内利用火炮击退,佟济与噶布喇被击毙。郑成功还趁机包围了罗源县,利用围点打援歼灭大量清军。此战郑成功获得大胜。清朝不得已接受了黄梧的建议,进行封海并内迁沿海居民。而郑成功一战击败二十万大军,击毙清军正二品前锋统领吴沙以下六十员大将。本来极度不利的局面出现逆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22667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4
下一篇2023-12-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