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出品的电影票房都很高,那有哪些投资很大还亏本了的电影?

好莱坞出品的电影票房都很高,那有哪些投资很大还亏本了的电影?,第1张

《异星战场》

这部2012年上映的《异星战场》**投资高达25亿成本,还有铺天盖地的宣传费用花了1亿美金,**没上映前就炒得很火爆,但是没想到上映后口碑失守,导致票房惨败,全球只有12亿票房左右,连带迪士尼发行公司股票也大跌,导致公司股票亏损12美元。

这样的**,只能用“痛快”二字来形容了,全片没有冷场,一口气看下来,什么叫刀光剑影,什么叫血肉横飞,全在这两个多小时里面。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连本都没回来,我也是非常好奇的!

双子杀手

还有就是《双子杀手》了,《双子杀手》是一部大制作影片,这部影片制作水准还是在水平线以上的,但是明显匹配不上如此高额的投入,所以双子杀手明显的扑街了,要知道双子杀手从诞生就非常艰难,从1997年开始有双子杀手剧本,经过十多年开拍摄完毕,最后赔了111亿美元。

《割喉岛》

95年的时候一部《割喉岛》海盗题材的动作冒险**,也是巨亏。此片除了没有鬼怪元素,其他方面都比加勒比海盗好,很多都是实景拍摄,场面火爆,女主角还有名气,想不出为什么就是票房惨败?没有看过值得一看

《割喉岛》是米高梅公司于1995年出品的一部场面震撼宏大、情节跌宕起伏的海盗题材**。这部作品之所以有名,不是因为它的出色或者糟糕,而是因为它的赔钱,在好莱坞历史上最赔钱**前十名中占有不可动摇的一席之地,甚至还一度作为影史最赔本**而被载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投资九千两百万美元,结果只拿到了九百五十万美元的票房,直接导致了制片公司的破产。

《天堂之门》

这部**给整个拍摄**公司带来了灾难,导演迈克尔·西米诺,运用拍摄舞会场面所用的手法,想复制自己在《越战猎鹿人》中的成功经验,但是影片内容单一、主线不清晰、冗长而乏味,仅有摄影一项维持水准,大多数影迷都不卖帐,该影片的惨淡票房直接导致联艺**公司的倒闭。

《星际冒险王》

影片讲述的是地球上的各种资源已被人类开发的所剩无几了,人类被迫开始移居去月球生活。艾迪·墨菲在片中饰演一名月球“新移民”,由于票房惨淡,艾迪·墨菲甚至还被嘲笑为“倒霉星”。片里希拉里与川普同框,还算有点小意思。

1、CINITY系统

CINITY影院系统是当前**放映领域的最高综合技术规格和最佳综合**展现形式,融合了4K、3D、高帧率、高亮度、高动态范围、广色域、沉浸式声音等**放映领域的最新技术。

同时从空间维度、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和像素质量等方面全面提升整体声画品质,具有画面更清晰、色彩更真实、影像更流畅、动作更连贯、声音更具临场感等特点。

结合4K和3D技术,《双子杀手》带来清晰如水晶般亮丽透彻的画质,每一个特写,每一处细节都被真实还原。演员任何微小情绪的变化,包括汗毛的抖动、肌肉的纹理,都能看得清楚分明,高技术**将是“面瘫式表演”和“无演技”的致命杀手。

2、120帧/秒的画面显示

所谓120帧拍摄,是指拍摄时镜头每1秒钟产生120帧画面。**得以存在的基础是人脑的视觉残留,当一秒内闪现的静帧画面足够多,人眼就会产生运动图像的幻觉。

所以提高拍摄帧率可以让**画面更加逼真,尤其是镜头快速移动时,低帧拍摄通常会伴随着抖动、顿挫与频闪,而120帧这样的极致帧率会使动态画面更加流畅,完美解决了摄影机移动过程中产生的频闪或晃动问题,带来更舒适的3D效果和无可比拟的敏锐与真实感。

3、CG技术

《双子杀手》影片中,史密斯一人分饰两个角色,51岁退休杀手的成熟沧桑和23岁年轻杀手的青春茫然,从眼神中呈现了鲜明的对比。这个23岁的史密斯是由高科技特效CG技术制作完成的,不同于以往只是单纯的减龄,这次23岁的年轻版史密斯更鲜活更富有生命力。

扩展资料

**《双子杀手》背后的哲思:

**《双子杀手》中嵌入的哲思,导演李安坦言这是个人对生命的思索,还有存在的一些价值观,对人生的经验,甚至可能包括教养,即自古以来中国文人文艺载道的习性,这些都很自然地不自觉地会被放在自己做的每一项决定里面。

《双子杀手》是对于人生的一个检讨,他把自己的经历掏心破腹的用**的形式展现给不同的人群,让曾经年轻的男孩去反映、互相印证一个中年甚至老年人的心情,他相信这部影片,有年纪阅历的观众与年轻观众看到的想到的一定是不一样的内容,希望所有人都能各取所需。

-双子杀手

李安在跟自己较劲的同时,没有顾及市场所需。

本以为这次奥斯卡影帝威尔·史密斯和奥斯卡导演李安的合作稳了,结果《双子杀手》还是翻车了!

为何《双子杀手》在有着豆瓣71的评分作为口碑保障的前提下,在国内上映后第二天票房就翻车了?

1、北美口碑票房已双扑街

在北美首映的《双子杀手》,首周票房惨淡。同时北美的口碑也面临扑街,25%的烂番茄,就是观众对影片盖上的“扑街”章。

2、影片技术过高放映受限制

《双子杀手》虽拥有3D/4K/120帧的高科技格式,但全国能支持这种格式放映的影厅不足30家。更要命的是影片首映时,多地影院频现放映事故,这对于新技术影片来说无疑是个大打击。原本优势的技术成了劣势!

3、影片文戏与剧本成鸡肋

影片的技术的确很令人惊艳,尤其是那段近十分钟的摩托车追逐战,第一人称视角跟着镜头左躲右闪确实非常带劲,真的是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但除此之外所谓的高帧率非但没有让**本身显得更高级,反而质感更像是电视剧,体验并不算佳。

更糟糕的是影片的文戏和剧本,很多处没有圆上的伏笔。比如中途见的那个俄罗斯人尤里到底有什么作用?还以为杀了反派boss剧情要反转,这个俄罗斯人还会出来。比如主角挚友手腕上都有黑桃纹身是什么内涵?可这些都没提。再加上主角内心戏是通过念白表现出来的时候,觉得有点生硬了。

李安为啥拍个120帧3D4K的《双子杀手》啊?成本又高,风险又大,市场又不一定买单。

有网友说李安就是在较劲,文艺片上虽获得荣誉封神,但商业片是他的软肋,早年《绿巨人》到现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都失败了,不甘心啊!

他的**始终是介于文艺和商业平衡的佳作,只不过取得成功以后他比较叛逆,不愿意重复自己而已,从西部片到武侠片,从谍战片到奇幻片,从战争片到科幻片,就是放在好莱坞也没几个人。

但就李安的这种创新精神对于**行业来说是有必要的,总有人需要创新,不然哪里来3D全息。只要勇于去尝试,失败不可怕,最怕没人做。这个世界嘘声的人太多了,真正干实事的却不多。

李安最近一次留给公众的深刻印象,大概就是去年金马奖上的那一瞬间了。短短几秒钟,尴尬、无助、失落、欲言又止、无可奈何,层次分明又复杂纠缠地爬上他已显露沧桑的面容。而今,或许在所有人都看不到的地方,相似的表情正又一次在李安脸上重现。

一、一对“数字”上的反差

倾注两年心血、耗资138亿美元创作的《双子杀手》,正在成为李安**生涯的“至暗时刻”。从北美公映到现在,该片只收获了118亿美元的全球票房,中国市场上映第二天才破亿,猫眼预测更是从535亿跌到了229亿;而IMDB的评分仅57,烂番茄给出了25%的番茄值,豆瓣也从上映前的83掉到了71。对于鲜少失手的李安而言,这无异于一次溃败,就连曾经的滑铁卢《绿巨人浩克》,此时也似乎随之减却了几分暗淡。技术上的高规格与结果上的低水平,已然构成了一对“数字”上的反差。

二、不甘与执念。

如果单从故事出发,《双子杀手》甚至不值得寻章摘句地批评。一个闲置了20年的科幻动作剧本,但凡有一点亮眼之处也不会在好莱坞这个超级**工厂里蒙了一层厚到呛人的灰尘。即使仍有一厢情愿的声音努力强调其中李安式的父子命题,也无法解释和掩盖文本主动袒露的简单、粗暴和幼稚。李安并非对此全无意识,他已经在各种场合说过,这个故事一开始并不吸引自己,“大家拿它跟我过去的**比较的话,讲故事是简单了很多”。前路既知,依然如此,显然是有意为之,只不过驱动他的不再只是技术实验的纯粹雄心,而更多源自不甘与执念。

三、倒真应了中国那句老话——蔫人出大胆

虽然三年前的李安就说自己“没有尝试新的讲故事”,但《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并未真正放弃更深层面的表达,不仅在技术的辅助下展示出战争的残酷与现实的荒诞,更试图解构和反思一段紧邻的历史,抛开政治正确的外衣去窥探真实的“人之常情”。可惜买账的人不多,进而连技术也一并略过了。所以这一次李安干脆放弃了两条腿走路,用一种更为直接的矫枉过正的方式,证明自己对技术的判断和坚持是正确的。在他的构想中,故事的先天不足也许恰好是避免“喧宾夺主”之法,只要观众的注意力从故事上移开,那么视觉体验便是唯一的焦点。只是李安忽视了其技术独立存在的可能性。“120帧+4K+3D”的视觉效果并未超出《比利·林恩》已呈现过的范围,那些曾被质疑和争论的问题既没有共识变化,也没有得到解决;“数字造人”又因为太过真实而消减了**所带来的奇观性与梦幻感,若只是一剂佐餐的调料倒还无妨,作为主菜便兴味不足——毕竟在大部分人眼中,“数字造人”和画面合成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差别。当技术无法独立满足观赏,故事的虚弱就会被放大,更何况人们对李安的期待原本就更倾向于此。所以,李安现在所面对的一切,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即使如此,《双子杀手》在某种层面上依然是可敬的,我们尽可以批评李安的所有失误,但同时也该真诚地为他贡献一张**票。和卡梅隆当年拍摄为3D**“开宗立派”的《阿凡达》不同,彼时的3D技术已经到了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整个**产业也都在等待着3D浪潮的席卷。但如今李安坚持的新技术尚处于摸索状态,整个产业也未做好准备甚至没有表现出期待和拥抱的姿态——《比利·林恩》上映时全球只有五家影院升级了设备以放映最高格式版本,《双子杀手》上映时全美一块播放最高版本的银幕都没有。**是一门生意,无论创作者还是影片都是存活在产业链条之中的,作为唯一的探索者,一向温和的李安俨然一个执拗的孤胆英雄,以多年累积的资源和声誉为赌注,凭一己之力描绘着新世界,倒真应了中国那句老话——蔫人出大胆。

李安所探寻的不止于技术,还可能是关乎**本身的。在影像生产和观看已呈碎片化状态的今天,**作为视觉表达所面临的挑战,已远远超越电视和录像机时代,甚至如蔡明亮者在宣布**死亡同时复活之后将**搬到了美术馆。如何把**留在大银幕、把观众留在影院,一定程度上是**作为一个特殊的艺术形态在当下和未来必须思考的问题。李安认定的120帧可能就是**未来的样子,也可能不是,但不可否认这个寻找的过程比结果更加重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21817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8
下一篇2023-11-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