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查看星座

怎么查看星座,第1张

1、白羊座 3月21日~4月19日

2、金牛座 4月20日~5月20日

3、双子座 5月21日~6月21日

4、巨蟹座 6月22日~7月22日

5、狮子座 7月23日~8月22日

6、处女座 8月23日~9月22日

7、天秤座 9月23日~10月23日

8、天蝎座 10月24日~11月22日

9、射手座 11月23日~12月21日

10、摩羯座 12月22日~1月19日

11、水瓶座 1月20日~2月18日

12、双鱼座 2月19日~3月20日

根据自己的出生年月日,对照上面的星座时间,即可查看自己的是什么星座。

扩展资料

星座的理论基础

在各种占星术中,最为风行的是“十二星座”,在天文学家看来,这只是借助了与“黄道”相交的星座名称罢了。什么是黄道,王玉民解释说,由于地球绕着太阳转,这样人们从地球这个运动的平台上看太阳,则是太阳相对绕着地球转——太阳慢慢在星空背景上移动,一年正好移动一圈,回到原位,太阳如此“走”过的路线就叫 “黄道”,而且月亮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即“白道”及各行星绕太阳的轨道都十分接近黄道。

所以月亮、行星也总在黄道上下不远处来回“穿梭”,这样黄道一带就成了日、月、行星等天体互相追逐和交会的“跑道”。3000多年前的巴比伦人特别关心这一现象,就沿黄道划出了一条宽宽的马路——称“黄道带”,它的宽度伸展到黄道两侧各8度,共16度。

黄道带最早以黄道十二星座为标志,平均分成12份,称“黄道十二宫”,“宫”有“居住”之意,是日、月、行星每走一段都要歇歇脚的意思, “黄道十二宫”划分法后来传到古希腊、古印度、阿拉伯以及整个欧洲,在隋代传入中国。

参考资料:

人民网-科学家眼里的星座

怎么知道自己是什么星的巨蟹座

怎么知道自己是什么星的巨蟹座,星座和占卜都属于神秘学,宇宙的浪漫我们得以从星座中窥见一二,面对不同星座也要拿出不同的攻势,每个人的出生都像是上天落在黄道带上的一颗星星,看完怎么知道自己是什么星的巨蟹座,快转给身边的人吧。

怎么知道自己是什么星的巨蟹座1

巨蟹男

巨蟹男温文尔雅、风度翩翩。初次与他相见,有种和蔼可亲之感,与他一起感觉不到压力,久而久之会发现他的口若悬河,还有他独特的幽默。但是他的情绪化时不时会跑出来作怪,让他没有安全感。

个性标签:

1、居家好男人:以家庭为重的巨蟹男,做的了一手好菜,扫的了一屋,他们让你在回到家的时候能够很放松。

2、父爱光环:对于巨蟹来说,他们的幸福源自家人,所以他们的幸福在他们的孩子身上,巨蟹会把自己全部的父爱给自己的孩子,为他们构建一个幸福乐园。

3、认真:稳重低调,对待事业和生活的态度认真,有时候会被认为是无趣。

如何与巨蟹座男生相处

巨蟹男缺乏安全感,也很敏感,很多时候他会想要保护自己,你需要的是给他安全感,他很担心自己被拒绝,所以当你要推脱他的时候,尽量婉转,不然你可能会伤害到他。

巨蟹男自尊心强,很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需要你的细心和耐心,他很敏感,你的一句无心的话可能会把蟹蟹吓得躲进壳里。

请记住,温柔是第一交往准则。当你们的感情进一步升华时,他的不安会驱使他来试探你,他希望自己在一个安全的环境里。

千万不要乱丢他的物品,巨蟹是个收集癖,他很念旧,回忆过去是他的一大爱好。

巨蟹男与“性”

他们温柔的性格使他们在性爱方面不会有粗暴的表现,他们总是很腼腆,如果想要刺激,你应该占据主导地位,

巨蟹男当爸爸

他的关怀是无微不至的,孩子能够感觉自己被保护的很好。

他对孩子的耐心更甚于你,以至于到孩子能够独立时他还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因为他事无巨细,你要给他打好预防针,避免孩子因为他的好意而不耐烦,最后受伤的还是他,然后让他明白,你会永远陪着他。

巨蟹座男生少言而寡语,讲话比较含蓄。他们绝不是那种轻率、浮躁、喜欢唠叨的人。

他们不信任陌生人,没有安全感,通常还有点恋母情结。

他们是个恋家的人,不善言谈但亲切温柔,偶尔多愁善感,可能会让你感到压抑,想好好安慰这个失落的男人。

当然,这是个顾家的巨蟹男。

怎么知道自己是什么星的巨蟹座2

巨蟹座的神话

月亮高高的挂在海洋的西边,靠海吃饭的人们此时已经起身,准备下海打鱼了。此时这个小小海港的望海巫女早已经起身企求月亮的眷顾,保佑海港的族人安全回来。

数百年来,望月巫女一直担负着企求月神安抚海洋的咆哮,事实上她们有这样的能力,保佑海港的人们安宁。

在这个宁静祥和的小港湾中,一年一度的望月大会是最盛大的典礼,尤其是每代望月巫女成年的时候,这个时候的月神将会为她们选择一位丈夫,他们的女儿将会是下任的巫女。

许多年来,巫女们放弃了爱情、朋友,尽心尽力的保护着她们的族人,即使她们有想过放弃,可是到最后她们与生俱来的责任感战胜了自己的需求。

而在这个没有月亮的望月大会里,下届巫女雅素在即将月神为她选择出丈夫的时候,失踪了。

海港的人们沸腾了,她是他们最重要的人,每个族人都愿意为她牺牲自己,因为没有她,他们将会被海水吞没,而她注定丧失自己。

人们在入海口隐藏的山洞中找到了她和她的爱人阿森,这对青梅竹马的情人不愿意被人拆散,于是雅素做了数百年来,所有她的先辈们想过却没有做过的事情——私奔。

人们为了留住雅素,将阿森杀死,并将他的尸体顺着入海口抛入海中。失去爱人的雅素心碎了,她恨族人的自私和无情。从此她不肯再为族人祈祷。

村民的做法终于引来了神的惩罚,暴风卷着海水而来,海港即将被淹没。

人们请求雅素,只有她才能让这一切平息。雅素唯一的回答是闭上了双眼,恨掩盖了她天生的责任。

婴孩的哭声隐约传入了雅素的耳中,望月巫女的历史在雅素的脑海中回荡着,一代一代的巫女都以母亲的情怀守护着这里的族人,可是换来的……

雅素缓缓走向入海口,在恨与责任之间,她做了选择,一位巫女的选择。

“我在这里诅咒,望月的血脉从此不复存在,你们只有在自己的努力下才能生存下去。”

这一切以后,雅素跳下了入海口,风散去了,雨停了,咆哮的海水被入海口升起的一只型入螃蟹的望着海洋方向的巨型石头阻挡了。而河水则可以通过它中间的缝隙如同以往一样穿过。

天空中石头的上方,几颗新星升起,向着海洋和月亮的方向。从此巨蟹成了这几颗星星的名字,而望月巫女也在时间的流失中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

  星座与「黄道十二宫」

  星座

  相信大部分人对星座的认识,只限于在消闲杂志中看到的十二星座。其实这十二星座只是全天八十八个星座的一部分。

  黄道十二宫

  全天共有八十八个星座,这个标准星座数目是国际天文联会在1930年确立的。而大家在消闲杂志看到的星座,就是著名的「黄道十二宫」。这些星座正位于太阳在天空中必经的路线「黄道」之上,因此称为「黄道十二宫」。而你们所属与哪个星座,就是决定于你出生时太阳正位于哪个星座。不过这一切而现时二千多年前的事了。

  经过二千多年,十二星座的日期与天象已经不吻合。并由于地轴以二万六千年的周期摆动,黄道在天空的位置亦因此出现变动。这种地轴周期摆动的运动,称为「岁差」。

  结果,每隔二千多年,太阳到达每一宫的时间便会推此约一个月。现时的春分点并不在白羊座,已经退到双鱼座了。此外,黄道现在不只经过十二星个星座,还夸过第十三个星座蛇夫座。按下左边的对照图,你便可以找出现在太阳在你出生时所经过的星座与传统星座的分别。

  星座的起源

  远古时候的人们为了从畜牧、农耕,必须详细了解季节的变化。他们注意到季节不同,天上的星星排列也不同,为方便一记忆及把这些知识流传,于是运用幻想力把天上杂乱无章的星星串连起来,这就是星座的起源了。

  西方的星座

  西方星座源于古希腊,提及星座的最早文猷,见载于一首公元前270年希腊诗人Aratus所著之诗歌Phaenomena中。诗中可见,还在Aratus之前,星座一词已为人类所知晓。

  Aratus所提及之星座,完全没有近南天极上空之星体。这大概是因为这些星体,皆位于星座命名人当年所处地域的地平线之下。从这些未经测缯的天域范围,我们可以推断,当年为星座命名的人们大概都居住在北纬36°左右,即希腊以南,埃及以北的地方,亦即古巴比伦及Sumer所在。

  由于地球自转时的岁差现象,地球南北极与南北天极会随着时间作周期性偏离。据推算,这片未经测缯的天域,正好处于公元前2000年的南天极之上,而这时亦正好是古巴比伦人和Sumerians所身处的年代。

  据此,我们大有理由相信希腊人的星座实源于古巴比伦和Sumer。有关星座的知识,后来辗转传至埃及,令当时居住在该处的一些希腊学者得以知晓。

  公元 150年,希腊科学家托勒玫(Ptolemy)编写了一本名为「天文学大成」(Amagest)的天文书藉,书中撮要介绍了当时希腊人的天文知识,包括列出48个星座和其内1022颗星体的名称,及对它们的光度的估计。

  中国的星宿

  其实中国古代也有相似的星座观念。中国古代是以星宿及星官来划分,其中较重要的是三垣、四象二十八宿。

  中国古代为了方便观测与记录日、月、五星的运动及其它特殊天象,将北天极和近头顶天空分为三个区域称为「三垣」,他们分别是「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而在黄道和天球赤道近旁一周分为四个星区,以动物来命名称为四象,它们分别是苍龙、白虎、朱雀、玄武,至于为何取此四种图象则众说纷云,有谓与原始部落之图腾有关,有谓代表季节,有谓古人将亮星相连想象成动物形状而以吉祥动物命名,至于四种颜色,似与古代盛行之五行(金、木、水、火、土)有关,四象的方位古代取春分前后在初昏所见之星象为依据,此时朱雀之象在南方天空,东边为青龙,西边为白虎,北方地平附近则为玄武。

  由于四象各区涵盖范围太广阔,因此后来各区再细分成七宿,即为二十八宿,部分宿名系取四象之部位命名,如角、心、尾分别指龙角、龙心与龙尾。二十八宿由角宿自西向东宿名依次为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每宿跨越范围不一。位于宿内的星星,就会以这宿的名字来命名,例如天蝎座的心宿二就是位于心宿内,猎户座的参宿四就位于参宿内。

  二十八宿的名称首见于「周礼」,而全部二十八宿的宿名则最早见于吕氏春秋,二十八宿是经过漫长的发展才形成完整的体系,其宿名及范围经过历代多次的演变与调整,1978年湖北省随县擂鼓墩发掘出的战国早期曾侯乙墓中,有个漆箱盖上写有古代二十八宿的宿名,以此推断,二十八宿体系的形成,应比战国初期要早得多。

  现代星座的数目

  在南北半球上空经天文学家正式命名的星座共有88个。这是在1930年国际天文联会上确立的。这些星座的名称,包括14个人名,9种雀鸟,2种昆虫,29种水陆动物及一些神话与传说中的异兽及一些无生命物体。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星座的形状与它们的名称根本亳不相似。大概古人在为星座命名时,多倾向于用象征方法,把星座定名为一些他们所喜爱的动物或神话人物。

  还有,同一星座内之星体,相互之间极少有甚么关系,只是视觉上他们靠近一起,他们与我们之距离亦极不相同。

  星座的形状并不是永恒不变的。虽然过去3000年来,这些星体都看似是固定在不变的位置上,但实际上相对于太阳,它们一直都在移动,且速度快达每秒十数公里。

  由于它们距离我们太远,非有三数万年时间,我们是难以觐察到它们的位置的变化。由于这样的移动,50000年后,北斗七星之斗柄将较今天更臀曲。虽然随着时间的变迁,星座的形状会起变化,但大概我们不会因此而要更改星座的名称。

  四季星座

  另外,按照不同季节及个别星座升上中天的时刻,八十八个星座亦粗略分为四组,分别是春季星座、夏季星座、秋季星座及冬季星座。

  为什么会有春夏秋冬四季星空的变化呢?这是因为当地球环绕太阳公转时,背对太阳那面就是我们当晚当季可见的星空。随着地球绕着太阳公转逐渐改变位置,因此背景的星空也就慢慢有所变化。

  举个例子2月1日我们去观星,黄昏之后在西方地平在线看到的星座有宝瓶座、飞马座与双鱼座,而英仙座、白羊座、御夫座、金牛座及腊户座则高挂在中天。

  到五月初,我们在同一地方观星,黄昏之后在西方地平在线的星座已经变成是英仙座、金牛座及腊户座等星座,在中天的星座是巨蟹座、狮子座及长蛇座。

  八月初,在同一时间同一地方,巨蟹座、狮子座及长蛇座已经沉到西方地平在线。在中天的星座已经换成牧夫座、北冕座、巨蛇座及武仙座。

  连续观察数个月后,你会发觉每隔三月,中天的星座便会移到西面的地平在线。

  一般而言,一个晚上可以见到三季星空,例如在仲夏的黄昏,我们可以看到春季的星座在西方的地平在线徘徊,夏季的星座则高挂在中天,天色破晓时,秋季的星空在天顶了。

  在八十八个星座中,我们只能够看到其中一部分,其它的一些星座是永远不会升上地平线的,要看这些星座必须去到赤道以南的地方才可

编号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面积(平方度) 位置 观看季节 1-2-3-4等星的数目

1 仙女座 Andromeda 722 北面 秋季 0-3-1-11

2 唧筒座 Antlia 239 南面 春季 0-0-0-1

3 天燕座 Apus 206 南面 0-0-0-3

4 宝瓶座 Aquarius 980 天赤附近 秋季 0-0-2-13

5 天鹰座 Aquila 652 天赤附近 夏季 1-0-4-6

6 天坛座 Ara 237 南面 夏季 0-0-3-5

7 白羊座 Aries 441 天赤附近 秋季 0-1-1-2

8 御夫座 Auriga 657 北面 冬季 1-1-4-4

9 牧夫座 Bootes 907 天赤附近 春季 1-0-3-10

10 雕具座 Caelum 125 南面 冬季 0-0-0-0

11 鹿豹座 Camelopardalis 757 北面 冬季 0-0-0-4

12 巨蟹座 Cancer 506 天赤附近 冬季 0-0-0-6

13 猎犬座 Canes Venatici 465 北面 春季 0-0-1-1

14 大犬座 Canis Major 380 天赤附近 冬季 1-4-2-11

15 小犬座 Canis Minor 183 天赤附近 冬季 1-0-1-0

16 摩羯座 Capricornus 414 天赤附近 秋季 0-0-2-7

17 船底座 Carina 494 南面 冬季 1-3-3-18

18 仙后座 Cassiopeia 598 北面 秋季 0-3-2-5

19 半人马座 Centaurus 1060 南面 春季 2-2-8-21

20 仙王座 Cepheus 588 北面 秋季 0-0-3-10

21 鲸鱼座 Cetus 1231 天赤附近 秋季 0-2-1-11

22 蝘蜓座 Chamaeleon 132 南面 0-0-0-4

23 圆规座 Circinus 93 南面 春季 0-0-1-1

24 天鸽座 Columba 270 南面 冬季 0-0-2-4

25 后发座 Coma Berenices 386 天赤附近 春季 0-0-0-2

26 南冕座 Corona Australis 128 南面 夏季 0-0-0-4

27 北冕座 Corona Borealis 179 天赤附近 夏季 0-1-0-4

28 乌鸦座 Corvus 184 天赤附近 春季 0-0-4-2

29 巨爵座 Crater 282 天赤附近 春季 0-0-0-3

30 南十字座 Crux 68 南面 春季 1-2-1-5

31 天鹅座 Cygnus 804 北面 夏季 1-1-4-18

32 海豚座 Delphinus 189 天赤附近 夏季 0-0-0-4

33 剑鱼座 Dorado 179 南面 冬季 0-0-1-2

34 天龙座 Draco 1083 北面 夏季 0-1-5-9

35 小马座 Equuleus 72 天赤附近 秋季 0-0-0-1

36 波江座 Eridanus 1138 天赤附近 冬季 1-0-3-24

37 天炉座 Fornax 398 天赤附近 秋季 0-0-0-1

38 双子座 Gemini 514 天赤附近 冬季 1-2-4-12

39 天鹤座 Grus 366 南面 秋季 0-2-1-6

40 武仙座 Hercules 1225 天赤附近 夏季 0-0-6-19

41 时钟座 Horologium 249 南面 冬季 0-0-0-2

42 长蛇座 Hydra 1303 天赤附近 春季 0-1-5-13

43 水蛇座 Hydrus 243 南面 秋季 0-0-3-2

44 印第安座 Indus 294 南面 秋季 0-0-1-2

45 蝎虎座 Lacerta 201 北面 秋季 0-0-0-2

46 狮子座 Leo 947 天赤附近 春季 1-2-3-12

47 小狮座 Leo Minor 232 天赤附近 春季 0-0-0-3

48 天兔座 Lepus 290 天赤附近 冬季 0-0-4-6

49 天秤座 Libra 538 天赤附近 夏季 0-0-3-4

50 豺狼座 Lupus 334 南面 夏季 0-0-4-16

51 天猫座 Lynx 545 北面 冬季 0-0-1-5

52 天琴座 Lyra 286 北面 夏季 1-0-2-6

53 山案座 Mensa 153 南面 0-0-0-0

54 显微镜座 Microscopium 210 南面 秋季 0-0-0-0

55 麒麟座 Monoceros 482 天赤附近 冬季 0-0-3-6

56 苍蝇座 Musca 138 南面 0-0-2-4

57 矩尺座 Norma 165 南面 夏季 0-0-0-1

58 南极座 Octans 291 南面 0-0-0-3

59 蛇夫座 Ophiuchus 948 天赤附近 夏季 0-1-7-15

60 猎户座 Orion 594 天赤附近 冬季 2-5-3-15

61 孔雀座 Pavo 378 南面 夏季 0-1-0-10

62 飞马座 Pegasus 1121 天赤附近 秋季 0-1-4-9

63 英仙座 Perseus 615 北面 冬季 0-2-5-15

64 凤凰座 Phoenix 469 南面 秋季 0-1-2-5

65 绘架座 Pictor 247 南面 冬季 0-0-1-2

66 双鱼座 Pisces 889 天赤附近 秋季 0-0-0-7

67 南鱼座 Piscis Austrinus 245 天赤附近 秋季 1-0-0-5

68 船尾座 Puppis 673 天赤附近 冬季 0-1-7-13

69 罗盘座 Pyxis 221 天赤附近 春季 0-0-0-3

70 网罟座 Reticulum 114 南面 冬季 0-0-1-4

71 天箭座 Sagitta 80 天赤附近 夏季 0-0-0-4

72 人马座 Sagittarius 867 天赤附近 夏季 0-2-8-10

73 天蝎座 Scorpius 497 天赤附近 夏季 1-3-10-10

74 玉夫座 Sculptor 475 天赤附近 秋季 0-0-0-2

75 盾牌座 Scutum 109 天赤附近 夏季 0-0-0-2

76a 巨蛇座 (头) Serpens 637 天赤附近 夏季 0-0-0-12

76b 巨蛇座 (尾) Sextans 314 天赤附近 春季 0-0-0-0

77 六分仪座 Taurus 797 天赤附近 冬季 1-1-2-23

78 金牛座 Telescopium 252 南面 夏季 0-0-0-2

79 望远镜座 Triangulum 132 天赤附近 秋季 0-0-1-2

80 三角座 Triangulum Austale 110 南面 夏季 0-1-1-2

81 南三角座 Tucana 295 南面 秋季 0-0-1-3

82 杜鹃座 Ursa Major 1280 北面 春季 0-5-7-8

83 大熊座 Ursa Minor 256 北面 夏季 0-2-1-4

84 小熊座 Vela 500 南面 春季 0-3-2-14

85 船帆座 Virgo 1294 天赤附近 春季 1-0-3-11

86 室女座 Volans 141 南面 0-0-0-6

87 飞鱼座 Vulpecula 268 天赤附近 夏季 0-0-0-0

你只要把阳历的生日和星座时间对比一下,就能知道你是什么星座。每个月只有两个星座交替,只要知道具体日期就能看出来。如果你只知道你在月初或月末,你也可以告诉它。想测星座,建议选测。

星座虽然是天文学中的一个概念,但在占星学中被广泛使用。这些离中国比较近的星星在中国叫星星,在西方国家叫星座。十二星座是西方文明的一部分,所以十二星座是按照公历划分的,也就是公历。一般来说,大部分星座都是在20号左右区分的。5月份,包括5月21号以后,都是双子座,之前都是金牛座。所以如果你记不清自己确切的生日,只要能确定自己的生日是在月初还是月末,就能知道自己的星座。

关于星座的更多信息,建议使用测试app。Test汇集了一大批心理学爱好者和星座文化爱好者,他们互相交流,互相疗愈。同时,还有很多专业的占星师、心理医生可以在线实时解答情绪问题,完成心理咨询。专业的星盘会给用户带来更便捷的服务,让用户可以灵活设置。无论用户是什么星座,都可以在这里进行测试,让用户免费使用星盘的星座信息。

恒星的诞生

恒星是由星际物质构成,早在17世纪,牛顿就提出了散布于空间中的弥漫物质可以在引力作用下凝聚为太阳和恒星的设想。经过天文学家的努力,这一设想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相当成熟的理论。观测表明,星际空间存在着许多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巨大分子云。1969年加拿大天体物理学家理查森·B·拉森在他的加州理工学院写出了星际物质转变成恒星的过程。

拉森设想有一团球状星云的质量和太阳的质量正好相等。他用了一种在当时条件下尽可能最合理地反映一团气体坍缩的计算过程探索了它的变化,他的研究起点不是星际物质,而是密度已经增大的一个云团,相当于大规模坍缩物质中的一粒碎屑。因此,可以说这种云团的密度早已超过了星际物质:每立方厘米已达6万个氢原子。拉森初始云团的直径大致为其后将由这团物质形成的太阳半径的500万倍。接下来的过程是发生在一段天文学上来说极短暂的时间中,也就是50万年内。

这团气体最初是透光的:每粒尘埃不断发出光和热,这种辐射一点也不受周围气体的牵制,而是畅行无阻地传到外空。这种透光的初始模型也就决定了气体球团的今后的演变。气体以自由落体的方式落到中心去,于是物质在中心区积聚起来。本来质量均匀分布的一团物质,这时变成越往里密度越大的气体球。这样一来,中心附近的重力加速度,越来越大,内部区域物质的运动速度的增长表现得最为突出。开始时几乎所有的氢都结合成氢分子:一对对氢原子彼此结成分子。最初气体的温度很低,总也不见升高,这时因为它仍然太稀薄,一切辐射都能往外穿透而溃缩着的气体受到的加热作用并不明显。要经过几十万年后,中心区的密度才会大到使那里的气体对于辐射变得不透明,而在此以前的辐射一直在消耗热量。这么一来,气体球内部的一个小核心就要升温。后者的直径只有那个始终充满向中心下落物质的原气体球的1/250。随着温度的上升,压力也就变大,终于使坍缩过程停了下来。这个特密中心区的半径和木星轨道半径差不多,而它所含的质量只及整个坍缩过程中涉及的全部物质的05%。物质不断落到内部小核心上,它所带来的能量在物质撞到核心上的时候又成为辐射而放出。同时核心在缩小,并变得越来越热。

这种过程一直要进行下去,直到温度达到大约2000度为止。这时氢分子开始分解,重新变成原子。这种变化对核心的影响很大。于是,核心再度收缩,到收缩时释放出能量把全部的氢都重新变为原子。这样,新产生的核心只比今天的太阳稍大一点。不断向中心跌下的全部外围物质最终都要落到这个核心上,一颗质量和太阳一样的恒星就要由此形成。在往后的演变中,起主导作用的实际上只有这个核心了。

比如猎户座的发光星云。在一个直径大约为15光年的空间范围里所包含的是浓缩的星际气体,那里的物质密度达每立方厘米1万个氢原子。虽然对星际物质来说这是非常高的密度,但猎户星云中的气体比地球上所能制造的最好真空还要稀薄得多。发光气体的总质量估计为太阳的700倍。星云中的气体是受到一批蓝色高光度星的激发而发光的。可以肯定的是,猎户星云中有诞生才100万年的恒星。这个星云中所找到的浓缩区使我们可以推断,这些区域目前还在生产恒星。

因为这样的核心是在逐渐转变为恒星的,人们称之为“原恒星”。它的辐射消耗主要由下落到它上面的物质的能量来补充。密度和温度在升高,原子在丢失它们的外层电子,人们称它们为电离原子。由于落下的气体和尘埃形成了厚厚的外壳包围了它,使它的可见光不能穿透出来,人们从外面还看不到多少内幕。原恒星从内部照亮外壳。要到越来越多的下落物质都已经和核心联成一体时,外壳才会变成透光,星体就以可见光突然涌现出来。其余的云团物质在不断向它下落,它的密度在增大,因而内部温度也往上升,直至中心温度达到1000万K而开始氢聚变,到了这个时候,原来那个质量和太阳相等的坍缩云团就变成了一颗完全正常的主序星:原始太阳,一颗恒星由此诞生了。

恒星的演化

(1)1926年,爱丁顿指出,任何恒星内部一定非常热。因为恒星的巨大质量,其引力非常强大。如果这颗恒星要不坍缩,就必须有一个相等的内部压力与这种巨大的引力相平衡,我们知道我们最熟悉的恒星是太阳。与大多数恒星一样,太阳看上去是不变化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实际上太阳一直在与毁灭它的力做不停的斗争。所有恒星都是些靠引力维持在一起的气体球。如果唯一起作用的力只有引力,那么恒星会因自身巨大的重量很快向坍缩,要不了几小时便会消亡。没有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向内的引力被恒星内部压缩气体产生的向外的巨大压力所平衡了。

50年代中期,佛莱德·霍伊尔,威廉·福勒和伯比奇夫妇首先研究了恒星的爆发理论。

他们认为,气体压力与温度之间存在着一个简单的关系:一定体积的气体在受热时,压力以正比关系随温度而上升;反之,温度下降时压力也下降。恒星内部压力极大的原因在于温度高。这种热量是由核反应产生的。恒星的质量越大,平衡引力所需要的中心温度也就越高。为了维持这种高温,质量越大的恒星必须越快地燃烧,从而放出更多的能量,因此一定比质量小的恒星更亮。

在恒星的大半生中,氢聚变成氦是为恒星提供能源的主要反应,这种反应要求很高的温度来克服作用于核之间的电斥力。聚变能可以使恒星维持几十亿年,不过核燃料迟早会越来越少,从而使恒星反应堆开始萎缩。发生这种情况时压力支撑台已岌岌可危,恒星在这场与引力的长期斗争中开始溃退。从本质上讲恒星已是在苟延残喘,只是通过调整它的核燃料储备来推迟引力坍缩的发生。但是,从恒星表面流出并进入太空深处的能量在加速恒星的死亡。

依靠氢的燃烧估计太阳可以存活100亿年左右。今天,太阳的年龄约为50亿年,它消耗了一半左右的核燃料储备。今天我们完全不必惊慌失措。恒星消耗燃料的速度极大程度上依赖于它的质量。大质量恒星核燃料的消耗要比小质量恒星快得多,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大质量星既大又亮,因而辐射掉的能量也就越多。超额的重量把气体压得很密,温度又高,从而加快了和局边的反应速度。例如,10个太阳的恒星在1千万年这么短的时间内就会把它的大部分氢消耗殆尽。

大多数恒星最初主要由氢来组成。氢“燃烧”使质子巨变为氦核,后者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氢“燃烧”是最为有效的能源,但却不是唯一的核能源。如果核心温度足够高,氦核可以聚变成碳,并通过进一步的聚变生成氧、氖以及其他一些元素。一棵大质量恒星可以产生必要的内部温度——可达10亿度以上,从而使上面的一系列核反应得以进行。但随着每一种新元素的慢慢出现产能率下降。核燃料消耗得越来越快,恒星的组成开始逐月变化,然后逐日变化,最后每小时都在变化。它的内部就像一个洋葱,越往里走,每一层的化学元素以越来越疯狂的速度依次合成。从外部看来,恒星像气球那样膨胀,体积变得十分巨大,甚至比整个太阳系还大。这时天文学家称之为红超巨星。

这条核燃烧链终于终止于铁元素,因为铁有特别稳定的核结构。合成比铁更重元素的核聚变实际上要消耗能量而不是释放能量。因此,当恒星合成了一个铁核,它的末日便来临了。恒星中心区一旦不能再产生热能,引力必然会占上风。恒星摇摇晃晃地行走在灾变不稳定的边缘,最后终究跌进它自己的引力深渊之中。

这就是恒星内部所发生的事,而且进行得很快。由于恒星的铁核不可能再通过核燃烧产生热量,因而也就无法支撑它自身的重量,它便在引力作用下剧烈压缩,甚至把原子都碾得粉碎。最后,恒星核区达到原子的密度,这时一枚顶针的体积便可容纳近1万亿吨的物质。在这一阶段,恒星的典型直径为200公里,而核物质的坚硬性将引起恒星核区的反弹。由于引力的吸引作用极强,这种反弹力所经历的时间只有几毫秒。当这场戏剧性事件在恒星中心区展现之际,外围各层恒星物质在一场突发性的灾变中朝核区坍缩。数以万亿吨计的物质以每秒几万公里的速度向内暴缩,与正在反弹着的比金刚石更坚硬的致密恒星核区相遭遇,发生极为强烈的碰撞,同时穿过恒星向外发出巨大的激波。

同激波一起产生的还有巨大的中微子脉冲。这些中微子是恒星在最后核裂变期间从它的内区突然释放出来的。在这次核裂变中,恒星内原子的电子和质子被紧紧地积压在一起而形成了中子,恒星核区实际上成了一个巨大的中子球。激波和中微子两者一起携带着巨额能量穿过恒星外部各层向外传递。被压缩了的物质的密度非常高,即使是极其微小的中微子也得费尽周折才能冲开一条出路。激波和中微子携带的能量有许多为恒星外层所吸收,结果导致恒星外层发生爆炸。接着是一场核浩劫,其剧烈程度是无法想象的。在几天时间内恒星增亮至太阳光的100亿倍,不过在经过几个星期后又逐渐暗淡下去。

在像银河系这样的典型星系中,平均每百年出现2至3颗超新星,历史上天文学家对此已有记载,并深感惊讶。其中最著名的一个由中国和阿拉伯观测家于1054年在巨蟹座中发现的。今天,这颗已遭毁灭的恒星看上去就象一团很不规则的膨胀气体云,称为蟹状星云。

(2)在研究恒星演化方面取得的另一个进展来自对球状星团中恒星的分析。一个星团中的恒星距离我们都差不多同样远,所以它们的视星等和它们的绝对星等成正比。因此,只要知道它们的星等,就可以绘制出这些恒星的赫-罗图。结果发现,较冷的恒星在主星序中,而较热的恒星似乎有离开主星序的倾向。它们依照燃烧速率的高低及老化的快慢,遵循着一条确定的曲线,显示出演化的各个阶段:首先走向红巨星,然后折返回来,再次穿过主星序,最后向下走向白矮星

根据这一发现,再加上某些理论论方面的考虑,霍伊耳绘制出了一幅恒星演化过程的详细图画。根据霍伊耳的观点,演化的早期,一颗恒星的大小或湿度变化很小。(我们的太阳现在正处在这种状态,并将维持很长的时间)因为恒星在其炽热的内部将氢转变为氦,所以在恒星的中心氦积累得越来越多。当这个氦核达到一定的大小,恒星的大小和温度开始发生剧烈地变化,体积急剧膨胀,表面温度降低。也就是说,离开主星序朝红巨星的方向运动。恒星质量越大,到达这个转折点就越快。在球状星团中,质量较大的恒星已经沿着这一途径走过了不同的演化阶段。

膨胀后的巨星虽然温度较底,但因表面积比较庞大,所以释放出比较多的热量。在遥远的未来,当太阳离开主星序时,或在那之前,它可能会热得使地球上的生命无法忍受。不过,这将使几十亿年以后的事了。

可是,氦核到底是如何膨胀成为红巨星的呢?霍伊耳认为,氦核本身收缩,结果温度升高,使氦原子核聚合成碳,从而释放出更多的能量。这种反应的确是可以发生的。这是一种非常罕见而几乎不可能发生的反应。但是红巨星中氦原子的数量十分庞大,所发生的这类聚合反应足以提供其所必需的能量。

霍伊耳进一步指出,新的碳核继续变热,从而开始形成像氧和氖一类的更复杂的原子。在发生这一过程时,恒星正在收缩并再次变热,朝主星序返回。此时恒星开始变为多层,就像洋葱头一样。它有一个由氧和氖构成的核,核外面是一层碳,再外面是一层氦,而整个恒星由一层尚未转变的氢包围着。

然而,与消耗氢的漫长岁月比较起来,恒星消耗其它燃料的时间就如同速滑雪橇一样飞驰而过。它的寿命维持不了多久,因为氦聚变等所释放的能量只有氢聚变的1/20而已。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内,保持恒星膨胀状态所需要的抗拒自身引力场强大引力的能量变得不足,从而使恒星更加快地收缩。它不仅收缩到正常恒星的大小,而且进一步收缩到白矮星的大小。

在收缩当中,恒星的最外层会被留在原处,或被收缩而产生的热喷开。于是白矮星被包围在膨胀的气体层当中。当我们用望远镜观测时,边缘的地方看上去最厚,因此气体最多。这种白矮星好象是被“烟圈”环绕着。因为它们周围的烟圈好象是看得见的行星轨道,所以把它们叫做行星状星云。最后,烟圈不断膨胀而变得很薄,再也看不到了,我们看到的像天狼B星一类的白矮星周围就没有任何星云状物质的迹象。

白矮星就是这样比较平静地形成的;而这种比较平静的“死云”正是像我们的太阳一类恒星和比较小的恒星未来的命运。而且,如果没有意外干扰的话,白矮星会无限延长寿命,在此期间,它们会漫漫冷却,直到最后再也没有足够的热度发光为止。

另一方面,如果白矮星像天狼B星或南河B星那样是双星系统中的一颗,而另一颗是主星序的星,而且非常接近白矮星,那么将会有一些令人兴奋的时刻。主星序星在自己的演化过程中膨胀时,它的一些物质在白矮星强大引力场的吸引下,可能会向外漂移而进入白矮星的轨道。在偶尔的情况下,有些轨道物质会旋落在白矮星的表面,在那里受到引力压缩而引起聚变,从而放出爆发性的能量。如果有一块特别大的物质落到白矮星的表面,则放射出的能量可能大到从地球上都可以看到,于是天文学家便记录下有一颗新星出现。当然,这种事会一再发生,而“再发新星”确实是存在的。

但是这些不是超新星。超新星是从哪里来的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从比我们的太阳大得多的恒星谈起。这些巨大的恒星相当稀少(在各类天体中,大质量恒星的数目比小恒星的少),30颗恒星中大概只有1颗比太阳质量大。即使如此我们的银河系大约也有70亿颗恒星。

大质量恒星引力场的引力比小恒星的大,在这种较强引力的作用下,其核也挤压得比较紧,因此核更热,聚变反应超越脚下恒星的氧-氖阶段后仍能继续进行。氖进一步结合形成镁,镁又能结合形成硅,然后硅再结合形成铁。在其寿命的最后阶段,这种恒星可能会由6个以上的的同心壳层组成。各自消耗不同的燃料。这时中心温度可达摄氏30亿——40亿度。恒星一旦开始形成铁,它就到达了死亡的终点,因为铁原子的稳定性最高而所含的能量最少。无论是铁原子转变成复杂的原子还是转变成简单的原子,都必须输入能量。

而且,当核心温度随年龄增长时,辐射压力也随着增加,并且与温度的4次方成正比,即当温度升高到2倍时,辐射压力会增加到6倍,因此辐射压力和引力之间的平衡变得更加脆弱。根据霍伊耳说法,最后,中心的温度上升得非常高,从而使铁原子变成氦。但是要发生这种情况,正如刚刚说过的,必须给铁原子输入能量。当恒星收缩时,可以利用它所得到的能量把铁转变成氦。然而,所需的能量时如此巨大,根据霍伊耳的假定,恒星必须在一秒中左右剧烈地收缩成原来体积的极小一部分。

当这种恒星开始崩溃时,它的铁核仍被大量尚未达到最大稳定性的原子包围着。随着外层的崩溃,原子的温度升高,这些仍然可以结合的物质以下自全部“点火”,结果引起一场大爆发,将恒星外层物质从恒星体内喷出去。这种爆发就是超新星。蟹状星云就是由这种爆发形成的。

超新星爆发的结果,将物质喷发到空间,这对于宇宙的演化具有巨大的重要性。在宇宙大爆炸时,只形成了氢和氦。在恒星的核内则陆续形成其它更复杂的原子,一直到铁原子。如果没有超新星的爆发,这些复杂原子会锁在恒星的核内,一直到白矮星。通常只有极少量的复杂原子通过行星状星云的晕进入宇宙中。

在超新星爆发的过程中,恒星较内层的物质会被有力地喷射到外围空间,爆发的巨大能量甚至能够形成比铁原子更复杂的原子。

喷射到空间的物质会已经存在的尘埃气体云,并且成为形成富含铁及其它如金元素的“第二代新恒星”的原材料。我们的太阳可能是一颗第二代恒星,比一些无尘埃球状星团的老恒星年轻得多。那些“第一代恒星”则金属含量很低而氢含量很高。地球是从诞生太阳的同一残骸中形成的,所以含铁非常丰富,这些铁也许一度存在于几十亿年前爆发的一颗恒星的中心。

可是在超新星爆发中已经爆发的恒星,其收缩部分的情况又是如何呢?它们形成白矮星吗?体积和质量更大的恒星只是形成体积和质量更大的白矮星吗?

1939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州威廉斯湾附近的叶凯士天文台工作的印度天文学家张德拉塞卡计算出,大于太阳质量14倍以上的恒星,不可能通过霍伊耳所描述的正常过程变成白矮星,从而第一次指出,我们不能期望有越来越大的白矮星。这个数值现在叫做“张德拉塞卡极限”。事实上,结果证明到目前为止所有观测到的白矮星质量都低于张德拉塞卡极限。张德拉塞卡极限存在的理由是,由于白矮星的原子中所含的电子相互排斥,因而使白矮星不能再继续收缩下去。随着质量的增加,引力强度也增加;达到14倍太阳质量时,电子排斥力变得不足以克服白矮星的收缩力,白矮星将坍缩成更小更致密的星体,而使亚原子粒子实际上互相接触。这种星体必须等待利用可见光以外的辐射来探测宇宙的新方法发明之后,才能探测出来。

我们的太阳

太阳是一颗典型的质量不大的恒星,它平稳地燃烧自身的氢燃料,并把核区转变成氦。目前,就有些核反应来说它的内核是不活泼的,因此内核无法提供足够高的热能以维持太阳不出现毁灭性的引力收缩。为了防止坍缩的发生,太阳必须使它的核区活动向外扩展,以寻找未经反应的氢。同时,氦核逐步收缩。因此,尽管在过去几十亿年中太阳内部发生了一些变化,其外貌几乎没有任何的改变。它的体积将会膨胀,但表面的温度却略有下降,颜色也会变得红一些。这种趋势一直要持续到太阳变成一颗红巨星,那时它的直径也许会增大500倍。红巨星阶段标志着小质量恒星生命结束期的开始。

随着红巨星阶段的到来,太阳一类恒星的稳定性便不复存在。太阳一类恒星在其生涯中红巨星的各个阶段情况复杂,活动激烈而又变化无常;相对而言它的行为和外貌会发生较快的变化。上了年纪的恒星可能会经历几百万年时间的脉动,或抛掉外层气体。恒星核区中的氦可能会点燃,生成碳、氮和氧,并提供能使恒星维持较长一段时间所必须的能量。一旦外壳被抛入太空,恒星便不再继续剥落,最后露出的是它的碳氧核。

在这一复杂活动时期以后,小质量和中等质量的恒星不可能避免地会向引力屈服,并开始收缩。这种收缩是不可逆转的,并一直要进行到恒星被压缩至小的行星那么大为止。恒星变成一个天文学家称之为白矮星天体。因为白矮星非常的小,所以极其暗弱,尽管它们的表面温度时间上要比太阳表面温度还高得多。在地球上只有用望远镜才能看到它们。

白矮星就是太阳遥远未来的归宿。但太阳到达那一阶段时,她仍能在好几十亿年时间内维持炽热状态。它绝大部分密度非常高,结果内部热量被有效地封闭起来,其绝热性能比我们现在已知道的最好的绝热体还要好。但是,热辐射在寒冷的外部空间缓慢地泄漏,而由于内部核熔炉永久性地关闭,因而再也不能指望有任何燃料储备来补充这种热辐射。我们曾经拥有过的太阳现在成了白矮星残骸,它将非常非常缓慢地冷却下来并变得越来越暗,直到进入它的最终变化形态。在这一过程中它逐渐变硬,成为一种刚性极好的晶体。最终,它会继续变暗直至完全消失黑暗的太空之中。

名词解释

(1)恒星:

凡是由炽热气态物质组成,能自行发热发光的球形或接近球形的天体都可以称为恒星。自古以来,为了便于说明研究对象在天空中的位置,都把天空的星斗划分为若干区域,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把星空划分为三垣四象二十八宿,在西方,巴比伦和古希腊把较亮的星划分为若干个星座,并以神话中的人物或动物为星座命名。

早在十六世纪以前,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张衡、祖冲之、一行、郭守敬等设计制造出了精巧的观测仪器,通过恒星的观测,以定岁时,改进历法。1928年国际天文联合会确定全天分为88个星座。宇宙空间估计有数以万计的恒星,看上去好象都是差不多大小的亮点,但它们之间有很大的差别,恒星最小的质量大约为太阳的百分之几,最大的约有太阳的几十倍。

由于每颗恒星表面温度不同,它发出的光的颜色也不同。科学家依光谱特征对恒星进行分类,光谱相同的恒星其表面温度和物质构成均相同。

恒星的寿命也大不一样,大质量的恒星含氢多,它们中心的温度比小质量恒星高的多,其蕴藏的能量消耗比小的更快,故衰老的也快,只能存活100万年,而小质量恒星的寿命要长达1万亿年。

我们宇宙中的恒星又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呢?宇宙一般被认为形成于距今150亿年前。按照大多数天文学家的观点,恒星形成的高峰期为距今70亿至80亿年前。天文学家的最新观测结果表明,宇宙中大量恒星的诞生时间可能比原先认为的要早。由英国爱丁堡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及卡文迪许实验室等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在99年出版的英国《自然》发表论文说,他们在一片遥远的尘埃状星系中,观测到年轻恒星快速形成的迹象。这些恒星形成的时间估计距今120亿年左右,比一般认为的时间要早约50亿年。天文学家们是利用由英国制造的“斯卡巴”(SCUBA)相机获得上述发现的。

恒星有半数以上不是单个存在的,它们往往组成大大小小的集团。其中两个在一起的叫双星,三、五成群的叫聚星,几十、几百甚至成千上万个彼此纠集成团的叫做星团,联系比较松散的叫星系。恒星的结构可分外层大气和内部结构。恒星大气可直接观测到。从里往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星冕。正常恒星的大气处于流体经历平衡态。光球之下直到内核中心叫恒星内部。内部结构用压力、温度和密度随深度的变化表示。恒星内核以核反应方式产生。

(2)主星序:

在我们附近的恒星中,按照非常有规律的亮度与温度的比例来判断,明亮的似乎比较热,而暗淡的似乎比较冷。如果把各种恒星的表明温度相对于它们的绝对星等绘制成图的话,大部分我们所熟悉的恒星将会归入一条从暗冷缓慢地上升到亮热的窄带中。这条带叫做主星序。它是由美国天文学家,HN罗素于1913年首先绘制出的,而后天文学家赫茨普龙也做了同样的工作。因此,把表示主星序的图叫做赫茨普龙-罗素图。简称赫-罗图。

并非所有恒星都属于主星序。高温的白矮星和温度相对较低的红巨星就不属于主星序。有些红巨星虽然表面温度相当低,却有很高的绝对星等。这是因为它们的物质以稀薄的方式扩散成很大的体积,单位面积的热度虽不高,但巨大的表面积总和起来却相当热。在这些红巨星中,最有名的是参宿四和心宿二。1964年科学家们发现,有些红巨星甚至冷到大气层里含有大量的水蒸气;在我们太阳比较高的温度下,这些水蒸气会被分解成氢和氧。

一共有4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17229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5
下一篇2023-10-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