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的历史概况?

邢台市的历史概况?,第1张

邢台有三千五百年的建城历史,历史上曾为国都约610余年,为府建置650余年,为州建置660余年,为郡建置近400年,新中国革命时期,邢台为河北省第一座解放的城市。史书上说邢台:“西带上党,北控常山,河北之襟要,而河东之藩蔽也。”李忠定公曰:“从邢州而西北,路出井陉,可以直捣太原。从邢州而西南,路出邯郸,可以席卷相、卫。若道庆源(即赵州),而取深、冀,越清河而驰德、棣,如振裘者之挈其领也。此韩信得之,遂以掇拾燕、齐;石勒据之,因以并吞幽、冀欤!”

邢台行政区划

  上古时期,尧帝曾建都邢地柏人城。夏《禹贡》记邢地为冀州之域。

商代邢地称井方,公元前十五世纪,商王祖乙迁都于邢。

西周初期,周成王封姬苴(邢靖渊)为邢侯,建立邢国。

春秋末期辗转属晋。战国时期属赵,赵成侯立邢为信都。

秦置信都县,属巨鹿郡(治邢台平乡),今邢台辖县均属巨鹿郡。

秦末汉初,信都为赵国国都,赵歇、张耳先后据此称赵王,巨鹿大战后,项羽改信都曰襄国。

汉晋时期,邢地称襄国,西晋石勒据邢建立后赵,都襄国。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襄国郡改名邢州,辖龙岗、青山、南和、任县、平乡、钜鹿、内丘、柏仁、沙河九县。大业三年(607年)复改襄国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复置邢州,辖龙冈、南和、任县、平乡、沙河、内丘、柏仁、青山、巨鹿九县。武德五年,青山县省入龙岗、内丘。天宝元年(742年)邢州改为巨鹿郡,柏仁县更名尧山县,至德二年(757年)复改邢州,

五代时期,邢州设节度使,辖邢州,领辖洺州、磁州。除辖本州龙冈、内丘、沙河、巨鹿、南和、任县、平乡、柏仁8县外,还领辖洺州之永年、平恩、临洺、鸡泽、肥乡、曲周6县和磁州之滏阳、邯郸、武安、昭义4县,共辖3州18县。

北宋邢州辖龙岗、内丘、沙河、巨鹿、南和、任县、平乡、尧山8县,宋宣和元年(1119年)改邢州为信德府,辖域不变。宣和二年,宋徽宗改龙冈县为邢台县。

金天会六年(1128年)复改信德府为邢州。沿袭北宋信德府建置,设安国军节度。金大定中改尧山县为唐山县。金代邢州辖八县四镇,八县为:邢台、唐山、内丘、平乡、任县、沙河、南和、巨鹿;四镇为:平乡境内道武镇、任县境内新店镇、沙河境内綦村镇、巨鹿境内团城镇。

元中统三年(1262年)升邢州为顺德府,赐金虎符,立安抚司,洺、磁、威三州来属。宪宗五年(1255年)析平乡县道武镇增置广宗县,至元二年(1265年)顺德府改为顺德路,辖邢台、沙河、内丘、南和、任县、唐山、平乡、广宗、巨鹿九县。

明洪武元年(1368年)顺德路复改为顺德府,隶属京师,仍辖邢台、沙河、内丘、南和、任县、唐山、平乡、广宗、巨鹿九县。

清沿明制,仍称顺德府,辖邢台、沙河、内丘、南和、任县、唐山、平乡、广宗、巨鹿九县,隶属直隶省。

民国时期,废府留县,顺德府各县属直隶省(后改河北省)。民国17年(1928年)唐山县复名尧山县。1936年在邢设第十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37年邢台沦陷后,日伪华北委员会在邢台市设冀南道,辖冀南32县,道尹驻邢台,后改顺德道,辖邢台县、任县、南和县、沙河县、内邱县、临城县、平乡县、巨鹿县、威县、柏乡县、尧山县、隆平县、广宗县、清河县、南宫县等15县,公署仍在邢台,1945年邢台解放后取消。与此同时中国***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深入华北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邢台市辖县分属冀南行署和太行行署。

1945年9月24日,邢台解放,设立邢台市,为太行区直辖市。1947年隆平、尧山两县合并为隆尧县

1949年8月1日,成立邢台专区,辖南宫、沙河、内邱县、邢台县、临城县、柏乡县、宁晋县、新河县、隆尧县、任县、南和县、平乡县、巨鹿县、广宗县、威县等15县和邢台市,专区行署驻邢台市。

1952年,清河县划归邢台专区。

1964年,设立临西县,属邢台专区(后改邢台地区)。

1984年,邢台市升格为省辖市,辖桥东、桥西、郊区三区。

1986年,邢台县划归邢台市,南宫改建为县级市,1987年沙河改建为县级市。

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地市合并为邢台市,下辖桥东区、桥西区、新河县、南宫市、沙河市、内邱县、邢台县、临城县、柏乡县、宁晋县、隆尧县、任县、南和县、平乡县、巨鹿县、广宗县、威县、清河县、临西县等2市2区15县。

另经省政府批准,邢台还建有邢台经济开发区、大曹庄管理区。

宋微宗赵佶是在政治上昏庸无能,但是艺术才华很高,诗书画都很擅长。赵佶,即宋徽宗,出生于汴京今河南开封,号宣和主人、道君太上皇帝。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北宋第八位皇帝,1100年到1126年在位。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元符三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太后向氏于同月立赵佶为帝,次年改年号建中靖国。

宋代概况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分为北宋和南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宋真宗、宋仁宗时期步入了盛世,北宋初期加强了中央集权,解决了藩镇割据问题。

1127年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宋高宗赵构南迁建立了南宋。后期,抗蒙战争连年,到1276年,元朝军队占领临安,1279年,8岁的小皇帝赵昺被大臣陆秀夫背著跳海而死,厓山海战后,宋朝彻底灭亡。

黑色-神秘 紫色-高贵 蓝色-忧郁 绿色-和平 红色-炽烈 粉色-纯真 **-自由 子鼠性格特点

-乐观

丑牛性格特点

-毅力

寅虎性格特点

-勇猛

卯兔性格特点

-敏捷

辰龙性格特点

-摇摆

巳蛇性格特点

-冷静

午马性格特点

-热情

未羊性格特点

-温驯

申猴性格特点

-机灵

酉鸡性格特点

-有计划

戌狗性格特点

-忠诚

亥猪性格特点

-一意孤行 白羊座性格特点

—— 热情

金牛座性格特点

—— 慢热 双子座性格特点

——追求和好奇 巨蟹座性格特点

—— 爱心 狮子座性格特点

—— 热情 处女座性格特点

——谦虚

天秤座性格特点

——善谈

天蝎座性格特点

—— 热情、善妒 射手座性格特点

—— 乐观、诚实、热情、摩羯座性格特点

—— 耐心,小心、善良水瓶座性格特点

—— 聪明 双鱼座性格特点

—— 善良

  今年的端午节

  过端午节,一定少不了粽子!今天,姐姐就在教我包粽子呢!你瞧。。。。。。

  做粽子一定要有准备的。原来,姐姐已准备好浸泡了3个小时的糯米,同时也买好了粽叶,这样准备就让我大吃一惊了。

  我把米放在叶子里,可米全撒在了桌上,我生气极了。姐姐对我说:“你要把叶子做成一个三角形的样子,然后再把米放进去啊!”

  于是,我按照姐姐说的步骤作了一遍,在米上按了按,咦?旁边那个盘子中间放的是什么?原来是肉馅哦!我在糯米中间挖了一个小洞洞,把肉馅弄成圆状,塞入糯米中,让它也加入糯米的行列中。可怎么封好呢?我看了眼姐姐,就明白了一切。

  我把翘起来的一片叶子按下来,并用绳子用力的扎紧。成功啦!我按照前面的方法,包了好多个。现在就要下锅了,先是把水烧开,然后把粽子放下去。

  过了一会儿,粽子煮好了。大家四人坐在桌子旁,吃起了粽子。

  我把绳子解开,正想把叶子摘掉,可我一碰,就被烫着了。姐姐看了,哈哈的笑了起来。我吹着吹着,把让热气吹走了。我再次小心翼翼的将叶子掀开,吃起了自己亲手做的香喷喷的粽子来——白白胖胖的糯米中间,包着一团鲜汁可口的肉馅,放入口中,不油不腻,又有嚼劲,感觉太好了!

  端午节就这么过去了,嘴里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心里想着我国唐代诗人杜甫写的诗: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这真是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活动可真多呀!

  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虽然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无论在中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但我感觉,南方的端午节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气氛更浓郁,更能表现端午节特色

  端午节是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所定的节日每到端午节这一天,我们家家户户都会包一种"中山芦兜棕:圆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鲜的竹叶来缚棕,里面放有配料,分有咸粽子和甜粽子两种口味甜粽子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咸的呢,就是咸肉啊,烧鸡,蛋黄,干贝,冬菇,绿豆,叉烧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个锅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会闻到淡淡的竹叶香,清香四溢,弥漫整个厨房

  解开扎藤,剥开粽子叶,甜粽子里藏着红红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腾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蒸棕香两粽子用盘子放在一起,活塞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糯米在灯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是帮极了!最最令爱吃甜食的我深爱的还是枣红般的甜粽子端午时节,家里包了一大把粽子,总要送亲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为谢意送给我们因此,在端午哪天,我家总有从姨妈,外婆家带来的吃不完的粽子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颦鼓动时雷凌凌,兽头凌处雪微微冲破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这是唐朝卢肇写的《竞渡诗》。十分突出了龙舟赛的宏观场面。然而,在我的家乡广州也有在端午节划龙舟的习俗,俗称“扒龙船”。在端午节这一天村里都会组织一次小型的“扒龙船”比赛。家家户户身强力壮的男人都要参加,女的靠一边,只有观看的份儿。五六条窄窄的,瘦长的舟子,前头是一个大大的龙头。十多个人坐在一起,奋力地划桨前进,力争第一个到达终点。尽管下着针儿般的雨点儿,船上的人淋得遍体湿透,分不清是汗还是雨,但是这点是不要紧的。再这关键时刻,赢了比赛才重要划完龙船的男人会在中午的时候聚集在村里的大祠堂内吃一顿丰盛的“龙船饭,然而我们村里的女人也是没份参加的,所以,到底有什么菜式我也不清楚,因为,我是女孩子。

  村里的“扒龙船”太小儿科啦!对我来说一点也不过瘾。要看还是电视直播的,地地道道的龙舟赛。浩大的江面,二十多条“传统龙”参加角逐。长长的龙船上坐满了肌肉鼓鼓的大汉。中间是鼓手,前头的人呐喊助威,声势震天,霸气。威风,震撼细雨霏霏,江水涌涌。在此,男儿尽显勇敢,坚强本色,了不得!在北方,“扒龙船”的风俗是不常见的,因为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节只吃粽子,不如南方的轰轰烈烈,激情热闹。这就是我家故乡端午节的独特之处所在。

  故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赞颂。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看着精彩的家乡龙舟赛,心里头别有一番滋味。

  2010年,又一个新的端午节即将到来,我怀着一颗思念,期待,激动的心去迎接你。 印象中的端午节

  我生在离成都只有八十多公里的一个小村里,我那里属于丘陵地带,从小到大,在我的印象里我们那里的端午节一定要喝雄黄酒(在头一年将中药雄黄浸泡在酒瓶里,到了第二年端午节就可以用喝),小孩还要在额头擦一点雄黄酒.同时在当天中午自家要煮吃鸭蛋,记得小时候每年我们都要吃2个,因为我家条件不好,平时是很少有机会吃到蛋的,那时的我挺喜欢过这节,因为不光可以吃鸭蛋,还要吃粽子,虽然从小到大我都没有看到过我妈包粽子,但是我们姐弟俩却从来没有少吃一次,每年都是吃外婆送来的.

  记得我家刚建完房子的那一年,由于家里的储蓄全用完了,还欠了不少债,父母只好从节约上出发,那一年,我婆也到小姨家去过节了,我想肯定吃不了,结果邻居家的大妈专给我们姐弟俩送来几个,从那以后我对粽子和鸭蛋总是百吃不大厌,甚至到了现在,我都爱吃这两样食品,条件好了,我也工作了,有能力购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了.也就是在去年,我苏州一个朋友结婚,去她家才真正第一次看到包粽.因为她们那里有一种习惯,结婚时要吃粽子.

  还有一次,那是在我过生日的时候,我一个人在外地读书,那天我特想吃粽子,就去超市里买了几个粽子和鸭蛋,同时请我同学吃,她们还笑我说,那有这样过生日的人呀,太对不起自己了,同时也说我小气,不请她们吃大餐.而今天也是我的生日,我却不能吃到粽子,虽然有太多好吃的东西,以及礼物,但是,从内心来说我还是想吃个粽子.可是没有会请我吃,所以我昨晚专门去买了粽子,做为自己送给自己的生日早餐.

  学生作文:儿时的端午节

  端午节在中国的民间节日中可以算得上隆重,粽子、茶鸡蛋、插艾蒿等都是端午节的特色。

  小时候过端午节我足足能提前兴奋上一周,因为可以吃上香喷喷的粽子了,那个时候生活比较单调,也很苦,不是过节平常是什么也吃不到的。说起粽子,它不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粽子的过程中,体现着乐趣。每年端午一到,母亲在头一天晚上跑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亲一起包,绿绿的粽叶里加上糯米和大枣,包成三棱形的粽子,包好后放在大锅里足足煮上3、4个钟头,之后母亲把粽子泡在备好的两水桶内,凉了以后细细地拨开竹叶,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红的大枣就露出头来,蘸白糖再吃,那时吃起来是那么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节前夕,家家把在山上采的艾蒿插在门上,说是为了避邪,我们小孩只是效仿着做,不懂其中的含义。

  端午节早晨,起床后,母亲在我们的手腕和脚踝上缠上五彩的丝线,今后一直带着,据说可以去病除邪。其实在我心里,这些五彩的丝线在我心里是那些精美手镯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会花些钱给自己的小孩买香荷包带在身上,我的母亲是自己亲手用些小布头做的,里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这样我们也很高兴。

  回忆儿时过节是快乐的,节日的气氛也比现在浓。

  端午节介绍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

  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挂艾叶菖蒲: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赛龙舟: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香港有竞渡,近来英国人也有仿效我国人作法,组织鬼佬队,进行竞赛活动。

  吃粽子: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饮雄黄酒: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今年的5月31日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相传古代诗人屈原就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投江自杀,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天当作节日,有吃粽子、赛龙舟等风俗。

  他们都有共同的想法,去帮助关爱这些受灾的人们。

  你看,捐款处的队伍排得像条长龙,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捧着压岁钱罐的孩子。一个老汉走来,他的衣服又脏又破,走路颤颤巍巍。当他从口袋里掏出钱时,人们惊呆了。一枚枚硬币,一张张破皱的纸币,一共一百零五元。他是一个乞讨者,这钱不知他攒了多长时间。这钱他完全可以在饥饿时买个馒头充充饥, 这时他也可以在严寒买件衣服来抵挡。可他却毫不犹豫全部捐了出来,也许这是他的全部家当。

  在这个大地震中还有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这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部分。

  灾难虽然无情,却打不垮我们,我们被爱这巨大的力量紧紧团结在一起,希望就在前方。

  我印象中的端午节

  我生在离成都只有八十多公里的一个小村里,我那里属于丘陵地带,从小到大,在我的印象里我们那里的端午节一定要喝雄黄酒(在头一年将中药雄黄浸泡在酒瓶里,到了第二年端午节就可以用喝),小孩还要在额头擦一点雄黄酒.同时在当天中午自家要煮吃鸭蛋,记得小时候每年我们都要吃2个,因为我家条件不好,平时是很少有机会吃到蛋的,那时的我挺喜欢过这节,因为不光可以吃鸭蛋,还要吃粽子,虽然从小到大我都没有看到过我妈包粽子,但是我们姐弟俩却从来没有少吃一次,每年都是吃外婆送来的.

  记得我家刚建完房子的那一年,由于家里的储蓄全用完了,还欠了不少债,父母只好从节约上出发,那一年,我婆也到小姨家去过节了,我想肯定吃不了,结果邻居家的大妈专给我们姐弟俩送来几个,从那以后我对粽子和鸭蛋总是百吃不大厌,甚至到了现在,我都爱吃这两样食品,条件好了,我也工作了,有能力购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了.也就是在去年,我苏州一个朋友结婚,去她家才真正第一次看到包粽.因为她们那里有一种习惯,结婚时要吃粽子.

  还有一次,那是在我过生日的时候,我一个人在外地读书,那天我特想吃粽子,就去超市里买了几个粽子和鸭蛋,同时请我同学吃,她们还笑我说,那有这样过生日的人呀,太对不起自己了,同时也说我小气,不请她们吃大餐.而今天也是我的生日,我却不能吃到粽子,虽然有太多好吃的东西,以及礼物,但是,从内心来说我还是想吃个粽子.可是没有会请我吃,所以我昨晚专门去买了粽子,做为自己送给自己的生日早餐.

  学生作文:儿时的端午节

  端午节在中国的民间节日中可以算得上隆重,粽子、茶鸡蛋、插艾蒿等都是端午节的特色。

  小时候过端午节我足足能提前兴奋上一周,因为可以吃上香喷喷的粽子了,那个时候生活比较单调,也很苦,不是过节平常是什么也吃不到的。说起粽子,它不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粽子的过程中,体现着乐趣。每年端午一到,母亲在头一天晚上跑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亲一起包,绿绿的粽叶里加上糯米和大枣,包成三棱形的粽子,包好后放在大锅里足足煮上3、4个钟头,之后母亲把粽子泡在备好的两水桶内,凉了以后细细地拨开竹叶,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红的大枣就露出头来,蘸白糖再吃,那时吃起来是那么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节前夕,家家把在山上采的艾蒿插在门上,说是为了避邪,我们小孩只是效仿着做,不懂其中的含义。

  端午节早晨,起床后,母亲在我们的手腕和脚踝上缠上五彩的丝线,今后一直带着,据说可以去病除邪。其实在我心里,这些五彩的丝线在我心里是那些精美手镯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会花些钱给自己的小孩买香荷包带在身上,我的母亲是自己亲手用些小布头做的,里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这样我们也很高兴。

  回忆儿时过节是快乐的,节日的气氛也比现在浓。

  端午节纪念屈原作文

  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位列右大夫,很受楚王器重。后来,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他们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向》等不朽诗篇。

  公无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襄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同时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

  从此,每年五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

  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它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尽管端午节年年过,但是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却不甚清楚,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

  一,纪念屈原说。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惊《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汩罗江,死后为蚊龙所困,世人

  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汩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二,迎涛神说。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

  三,龙的节日说。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 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祖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四,恶日说。据《史记》记载,孟尝君田文生于五月初五,其父曾令其母遗弃田文,理由是这一日生的孩子要害父。东汉《风俗通义》也有“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的说法。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桔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五,夏至说。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竞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人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三)岁时风物名著《岁华纪而》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夏。”也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看来,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

  诸说纷出,而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由于屈原的人格伟大,诗艺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

  端午节介绍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

  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挂艾叶菖蒲: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赛龙舟: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香港有竞渡,近来英国人也有仿效我国人作法,组织鬼佬队,进行竞赛活动。

  吃粽子: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饮雄黄酒: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煮鸡蛋,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奶奶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

  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

  我晕!感情粽子包出四个棱角是方便用细线系着挂起来的,怎么这世界上就没有圆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

  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那感觉不是一般的甜蜜。 希望能够帮助你把!望你需要

[历史名人]

邢襄大地,人杰地灵,古往今来,涌现出的民族英雄、帝王将相、先哲圣贤、科技精英、社会名流、能工巧匠、艺苑巨擎、侠客义士、忠烈豪杰不可胜数!

[古代名人]

黄帝、挥公、尧、鲧、舜、丹朱、象、禹、昭明、祖乙、祖丁、南庚、妇妌、帝辛、巫贤、姬苴、邢伯、邢叔、臣谏、邢姜、巫臣、狐庸、羽颉、南宫括、南宫适、程子、豫让、赵武、赵襄子、李牧、赵雍、扁鹊、田光、赵歇、张耳、陈余、张敖、鲁元公主、张偃、贯高、张嫣、路温舒、张苍、冯唐、耿纯、刘植、耿弇、刘庆、刘祜、张角、张梁、张宝、时苗、孟康、张揖、崔琰、甘始、周仓、田丰、王经、郭女王、崔基正、张宾、石勒、李元忠、綦母怀文、崔浩、崔宏、游雅、游明根、游肇、李浑、李公绪、宋世良、陈宝光妻、李愍、魏歆、张禹、张丘建、张子信、宋景业、佛图澄、竺道生、慧始、石虎、释道安、王乔、柴诞、颜良、木兰、石弘、刘显、王彦超、李孝贞、魏詹、彦琮、辩义、高士达、李渊、李世民、李建成、李虎、罗成、李灵夔、李慎、魏征、宋璟、李元恺、裴问、李抱真、李俌、孟方立、李存孝、 魏謩、宋若莘、宋若昭、僧一行、行距、李乂、张文琮、张祜、张文收、潘师正、张果老、招谦、郭威、孟知祥、孟昶、柴宗训、曹利用、曹皇后、王则、成闵、范邦彦、范质、牛皋、丁度、陈荐、王仁镐、张美、郭进、张思钧、释岩俊、完颜宗敏、定喜禅师、完颜希尹、郭守敬、刘秉忠、张文谦、李若珪、王世清、马铨、白储玿、李起元、侯泰、马亨、魏裔介 邹宏义 杨思圣 孙伏伽 崔昭纬、崔昭矩 崔谔、崔詹 崔光表 魏弘简

[现代名人]

尚小云 吕玉兰 陈 强 赵三多 景廷宾 董英杰 白寿章 董振堂 赵忠祥 刘珍年 王助 杨春增

孙金枝 孙金兰 周之廉 张樾丞 秦建彬 孙振禄 齐福丕 姜登选 王怀庆 许兰洲 张霖之 李庆伟

任仲夷 乔晓光 尚长荣 尹赞勋 尹文英 夏武平 张庆和 王宪堂 顾随 祝元昆 庞炳勋 傅彪 耿幼麟

王同春 李桂云 王宝强 侯宗宾、李子元、 刘子厚、徐冰、马国瑞、张登义、刘杰、王蕴瑞、曹和庆、

王启明、杨寿山、周颖、侯振亚、李世农、张玺

[邢襄典故]

[成语典故]

1[破釜沉舟] 2[作壁上观] 3[以一当十] 4[代人捉刀]

5[阳春有脚] 6[生吞活剥] 7[鹿死谁手] 8[饱以老拳]

9[雨过天青] 10[舌灿莲花] 11[顽石点头] 12[民脂民膏]

13[铁石心肠] 14[珠圆玉润] 15[淡扫蛾眉] 16[傅粉何郎]

17[秽言污语] 18[锻炼周纳] 19[大儒纵盗] 20[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21[酒池肉林] 22[长夜之饮] 23[禁中颇牧] 24[冯唐白首]

25[漆身吞炭] 26[士死知己] 27[堕甑不顾] 28[雕虫小技]

29[出将入相] 30[万古留芳] 31[身无可击] 32[死有余辜]

33[拨烦之才] 34[家常便饭] 35[秽言污语] 36[安邦定国]

37[壶中天地] 38[雀儿肠肚] 39[谦虚谨慎] 40[重赏之下,必有死夫]

41[尧天舜日]

[历史典故]

1[笑不露齿] 2[刑不隐亲] 3[郭巨埋儿] 4[纸衣瓦棺]

5[只欠一死] 6[丹书铁券] 7[以人为镜] 8[赵氏孤儿]

9[ 良马骥邢] 10[纪昌学射] 11[邢侯搏戎] 12[赐箸表直]

13[平台晾尸] 14[沙丘宫变] 15[邢州学派] 16[时苗留犊]

17[石勒听书] 18[涸泽而渔] 19[贝邢兵变] 20[祖乙迁邢]

21[宋璟砸碑] 22[齐桓公援邢] 23[南青北白] 24[纣营沙丘]

25[狄人伐邢] 26[鄗之战] 27[房子之战] 28[巨鹿大战]

29[柏人之谋] 30[冯唐易老] 31[黄巾起义] 32[龙岗咒水]

33[顿悟成佛] 34[马革裹尸] 35[扶清灭洋] 36[ 尧禅让舜]

37[大禹治水] 38[幽州灭火] 39[闻铃断事] 40[程门立雪]

41[铜马起义] 42[刘秀登基] 43[大树将军] 44[武松打虎]

45[光武中兴]

[顺德府十二景]

出于明代万历本《顺德府志》李京增补。

一、太行叠巘(yan)

[李京原文] 太行万里也,自龙门至医无闾,绵亘万里,皆太行也。中条、王屋、玄岳、五台,福地洞天,不可胜数。大河北之干龙,东西界之襟带,控燕、韩、晋、赵、郑、卫、齐、梁。在顺德则屏障西北,近入几案,视他郡为密迩。支颐丽瞩,以供朝夕。诗曰:

迎眸爽气自西来,紫翠重重次第开。

不尽云霞时隐见,无穷岁月漫徘徊。

此中是有桃源洞,世上何多滟滪堆。

但得纸驴张果赠,太行朝去暮邢台。

二、大陆澄波

[李京原文] 大陆既作,北过洚水,至于大陆。夏禹疏九河,分九州旧迹也。今旧迹虽迁移,泽尚在任县。近而漳水、滏水、洺水、湡水、氵虒水、洚水、澧水、泜水、泲水,九水汇于此。一名小东湖,一名张家泊。八月,水平万顷,茫然涵虚混太清矣。诗曰:

汪洋千顷势何雄,九水同归一泽中。

波静天光分上下,浪翻地影失西东。

鱼龙吞吐争春雨,鸟雀擎飞向晚风。

明月兼阴杨柳岸,渔舟人唱藕花丛。

三、尧山圣迹

[李京原文] 尧山,唐山县之北八里,一名虚无,又名巏山务,又名宣雾。帝尧受封于此,后都山西蒲坂。旄山、孔岗、干言山、卧牛山,尧山内之他山,因山之形,人之重而名之。帝尧庙,尼父祠存焉。京师南行千里,坦途如砥,而征车召登陟,马首翠微自尧山始。诗曰:

平原东陆结山岗,灵秀飞来接太行。

日耸丰碑霄汉回,雨收废寺碧云凉。

帝尧封邑名还在,尼父停车道未荒。

斗大孤城人世变,时雍非复旧陶唐。

四、鹊庙仙迹

[李京原文] 鹊庙,内丘蓬山中,一山形如鹊,有首有尾。春秋时,赵简子病,秦越人诊脉,知七日而悟。简子神其术,赐越人扁鹊田四万亩。宋仁宗疾,梦人予药一粒,自言是秦越人。痊,问履历,建庙于鹊山,祀封灵应王。岁三月,四方千里祀者,充满岩谷。庙之西龙腾山太子岩,神僧咒龙,虢太子出家处。诗曰:

巍峨宫阙已千年,劫火曾灭世几迁。

古柏虽沾新雨露,残碑犹峙旧山川。

人声响彻惊三月,神贶通灵落九天。

安得上池明洞水,膏盲痼疾起沉痊。

五、百泉鸳水

[李京原文] 百泉水,即湡水也。《山海经》云:出襄国城南,泉有百孔,故名百泉。上下两泓,中有径如鸳鸯背,两泓如鸳鸯翼,又名鸳水,郡以此名。古今吏邢者,开浚沟渠,筑之堤闸,以滋灌溉。邢、沙、南用水之利,大小二十村,田千亩。碱卤田为膏腴,中下田供上上赋。诗曰:

泉涌碧沙坑漾深,净明润物作甘霖。

双泓澄澈千家玉,百道流澌万亩金。

日日有人耕夜月,村村无地不风林。

从来疏凿归沟洫,泽被邢襄自古今。

六、达活龙湫

[李京原文] 氵虒水。《水经》言:在邢州。邢西山水,百脉千流,散而成河,离城三十里伏而不见。非雨集,河常涸也。至城西北五里,涌出水一潭,深不可测,蛟龙潜焉,曰达活泉,氵虒水涌出者,祷雨即应。潭面仅一、二亩,岁大旱不涸,流入城壕卫城,亦可分流灌两三村田。诗曰:

七十二河涵水灵,广源流伏涌郊垌。

潭开五亩玻璃镜,林绕千山翡翠萍。

日丽杏桃花散锦,风吹杨柳絮为平。

有时雷雨黄昏夜,夜惊蛰龙出野汀。

七、郡楼远眺

[李京原文] 郡城内有楼焉,高十余丈,俯视城内外,望十五里远。西山爽气,入窗牖栏楯间,日夕万家烟火,如缕如织。城南七里河如带,百泉、达活泉如雨落星湾。鼓钟其上报晨昏,为郡谯楼。进府署由楼下行。建自唐宋。诗曰:

百尺丽谯不记年,千家灯火夕阳天。

登临平讶乾坤合,荡漾低看日月悬。

帘卷行山来暮景,窗开陆泽起寒烟。

钟声报漏仍高望,夜气苍茫北斗边。

八、古刹春游

[李京原文] 东开元寺,创自唐。万安和尚阐扬佛教,建木浮图,高五十丈,中可容数千人。金元时,火焚其顶,又铲其腹,存其足,尚存八九丈。明初,因其基,覆以琉璃瓦,如五瓣莲,名五华殿。柏数十株,合抱围。正月十六日,贩农器者云集成市。合邑之乡民之力农者,争售其器,亦有妇女游,竟日而罢。诗曰:

大刹开元自昔称,琳宫绀宇尚层层。

此时象教终难问,旧日浮图不可登。

钟阁云深龙护寺,香台地古佛留僧。

嬉春四远人成市,柏子庭前鼠咬藤。

九、宫墙柏影

[李京原文] 顺德府儒学,南北长二百三十一步,东西广一百一十一步,殿庑弘敞,宫墙崇峻。古柏数百株,霜皮溜雨,黛色参天,童童曲曲,皆唐宋间物。形胜甲天下,日月丽影,印拂阶墀,如筛金沥玉,风动声清远,袅袅似鸾凤鸣经,行其下,起人仰止敬肃,爽朗畅悦。诗曰:

宫墙古柏碧森森,培植千年雨露深。

泮水滋成苍秀色,芹香熏老岁寒心。

讲堂照日云流砌,书阁凌空月满林。

天际笙簧风细细,诸生弦诵和歌吟。

十、雉堞荷香

[李京原文] 郡城高坚,池复深阔,女墙分列,箭楼威壮。四门门四重,左出右入,他郡无也。池种莲,东北最多。开时如散妙莲花,如众香国,池如香水海。北门外旧时有亭,曰君子亭。金大定间修后,改曰柳溪亭。为游憩玩赏胜地。今废址仍存,莲香尚在人心目。诗曰:

四围杨柳绕城堤,池内荷花开放齐。

露滴珍珠擎翠盎,风飘绛缟落青泥。

人游洛浦情偏荡,酒载兰陵醉欲迷。

玩赏流连归去晚,戍楼角动月明西。

十一、龙岗霜月

[李京原文] 龙岗,西城外城西北隅起,西南隅止,长五里,高五丈。厚二丈许,土龙也。如绳如带,如龙如蛇,后周以此名县。无林木蔽,少农牧践。八、九月,霜月凝空,城头下瞰,蜿蜒蠕蠕,似动似走,似起似卧,有五色云护之。元儒董朴结庐其傍,讲周、程、张、朱之学教士,隐居五十年,号龙岗先生。诗曰:

郁郁葱葱五里长,城头远眺小平岗。

晓风浮动黄如雾,夜月轻微淡似霜。

高不居村分土聚,逶迤近郭护金汤。

回旋龙脉饶形胜,北拱皇都控大荒。

十二、檀台烟雨

[李京原文] 顺德,信都也,即邢侯国城,为卧牛城。首西南昂然,尾东北伏然。牛首下有石如柱,立土中数丈,不得根,名栓牛石。地多榆、柳、槐、枣,蒙密蓊蔚,杂果树更伙。岿然土丘,相传战国时,赵成侯都邢,魏献“荣椽”,因筑檀台,以朝诸侯。今烟雨之朝,林莽中犹见台也。诗曰:

高台原在此邢州,不见荣椽空土丘。

衰草凄凄迷故址,荒林莽莽尽耕畴。

淡云疏雨流霜月,穴免栖狐卧喘牛。

感慨西风凭吊者,谁人能说赵成侯。

1、浆水----夷仪城遗址

浆水位于邢台西部深山区,在邢台市西偏北51公里处,地处浆水川南岸,邢台县西部重镇,邢和公路和宜沙公路的重要枢纽。春秋时期,浆水曾是邢国的陪都,邢侯在此建“行台”,革命时期,浆水是太行山区的重要革命根据地。1937年高扬、周桓同志在浆水建立了邢台县抗日临时政府,1938年,邢台县抗日政府成立,驻浆水,1940年11月,中国抗日军政大学到达邢台浆水,抗大在浆水驻了4年,培养了三期(六、七、八)学员,共17124人。并度过了5周年校庆。

2、青山---青山县古城

青山,包括西青山(内丘)、东青山(邢台)、南青山(邢台),原为一村,后被白马河分成三村,位于邢台县北部边缘,和内丘县交界处,白马河北岸。隋唐时期,此为青山城,青山县治。《元和郡县图志》记载:“西青山,汉为中丘县地,隋开皇十六年(596年)于此置青山县,属邢州,县界有青山,因名。”《顺德府志》记载:“又名黑山城,在青山村。”《畿辅志》记载:“青山村即青山故城也。”据考,村西有小山,名黑山,汉朝建黑山城,周太祖改为青山。青山县有青山口,唐末朱全忠与李克用数战于此。

3、沙河城---沙河县古城

沙河城在沙河市东部,因原为县治而得名,本与邢台同属于襄国县(龙岗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分龙岗县南部建立沙河县,因位于大沙河北岸而得名,1969年沙河县政府由此前往褡裢镇,但名仍未改,现在为沙河城镇,城墙城门和文庙遗址,至今犹存。沙河县治所沙河城原是顺德府九县中距离邢台最近的。

4、蝉房---沙河县抗日政府驻地

蝉房为沙河西部山区最大的村庄,原名蟾房,明永乐年间立村,北靠山坡,南邻河川(沙河上游),抗日战争时期,此村为重要革命老根据地,十八集团军总后勤部供给处设在这里,朱德总司令曾于此战斗过。1937年,此村曾是沙河县第一届抗日政府驻地。

5、垂杨---垂杨县故城

垂杨位于南宫市东南部,地处溹泸河之东,明代时期为南宫东南重镇,除城关外九集之一,抗战时期是冀南重要根据地,在党领导下,为抗日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1940-1945年,建立垂杨抗日县,此处为该县中心、县政府驻地。

6、小里村---柏乡侯国故治

小里村在柏乡县西南,《汉书》中所记柏乡侯国即此。《寰宇记》:“尧所筑也”,《城冢记》:“柏乡故城,汉县侯国,属巨鹿郡。”

7、固城店---鄗县故城

固城店位于柏乡北部,原为古鄗县治所,是个有几千年历史的古聚落,县治迁走后,成为柏乡北部重镇,东汉初,光武帝刘秀在此登基即位,村南曾设有光武庙。相传固城店建于唐尧时代,春秋时期已经是个著名的城邑,《史记》记载:“古之封禅,鄗上之黍,北里之禾,所以为盛。”此鄗即今固城店,两千多年前就称作古,可见固城店历史多么悠久了。公元前357年赵成侯、魏惠王相会于鄗,公元前332年,中山国犯赵,以水围鄗城。公元前305年,赵武灵王伐中山,收复鄗城,公元前287年,齐国伐赵,取邢、任、鄗诸城。公元前258年,魏公子信陵君窃符救赵,赵赐信陵君以鄗为汤沐邑,公元25年,刘秀于鄗南千秋亭即位,建立东汉,后设冀州刺史,治所为鄗。

8、固城---象城县、大陆县故城

固城在隆尧县北部,是个历史悠久的大聚落,地处大陆泽西岸,传说尧纳舜于大陆,而舜弟象曾居此,西汉时设置象氏侯国,后建象氏县,汉中平中期废,隋仁寿初,废广阿县,建象城县,治所于固城,隋大业初,改为大陆县,治所仍在固城,唐武德四年,复改为象城县,天宝元年改为昭庆县,县治迁到旧城村,从此该村以固城(古城、故城)名沿用下来。

9、亦城---汉柏人县故城

亦城位于隆尧县西部,泜河南岸,为西汉柏人县治所。《元丰九域志》云:“古柏人城。”《帝王世纪》记:“尧所都也。”《城冢记》、《大明一统志》皆云:“尧封唐侯所都之地。”

10、尧城镇---尧山县故城

尧城镇在隆尧西部,泜河南岸,西汉设柏人县在今亦城,唐天宝元年泜河水决,县城被毁,县治迁于今尧城镇,因位于尧山南麓,县名尧山,即为尧山城,1935年于此设尧山专员公署,辖九县。抗日战争时期,曾于此设立冀南行署第四专署。

11、旧城---广阿县、昭庆县故城

12、北旧城---南宫县故城

13、赵伏城---府城县故城

14、斥漳--斥漳县故城

15、平乡---平乡县故城

16、大老营--平乡县故城

17、方家营---广宗县故城

18、古城村---洺水县故城

19、经镇---经县故城

20、清河城关---清河县故城

21、仓上---临清县故城

知名企业:

冀中能源----世界五百强

邢台轧辊----中国五百强

邢台钢铁----中国五百强

德龙钢铁----中国五百强

旭阳焦化----中国五百强

晶龙集团----中国五百强

特产:

板栗

苹果

核桃

柿饼

小枣

1 东晋学者郭璞,字景纯他的字是解释名璞的吗

郭璞(pú)(276年—324年),字景纯,河东闻喜县人(今山西省闻喜县),西晋建平太守郭瑗之子。

东晋著名学者,既是文学家和训诂学家,又是道学术数大师和游仙诗的祖师,他还是中国风水学鼻祖,其所著《葬经》。遗迹郭璞井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运河广济桥边尚存一古井,为当年东晋文学家郭璞出资所造。

天然塔相传始建于晋代,系由郭璞于西晋末年侨居夷陵(今宜昌)时所建。郭璞山位于江西省鄱阳县,景德镇市昌江区,乐平市三地交界处,海拔478米。

相传当年郭璞便是隐居于此,在山的半山腰密林下至今仍有一青石垒砌的石屋遗迹。《葬经》简介《葬经》不仅对风水及其重要性作了论述,还介绍相地的具体方法,是中国风水文化之宗。

王祎《青岩丛录》曰:"择地以葬,其术本于晋郭璞。"[2]影响《葬经》,汉青乌先生撰。

青乌先生,乃一托名。我国的丧葬文化一直较为发达,相对文献也较为丰富,而其中则首推青乌子的《葬经》、《葬经》的思想内容为后来的风水书所承袭和发挥。

青乌子的《葬经》可谓风水之宗,要了解中国风水文化,不得不从青乌子《葬经》始。

2 水经注文言文翻译

全文翻译吗?《水经注》很长啊 全文翻译链接如下: 水经注 卷一 河水 原文 三成为昆仑丘①。

《昆仑说》②曰:昆仑之山三级,下曰樊桐,一名板桐;二曰玄圃,一名阆风;上曰层城,一名天庭,是为太帝③之居。注释 ①三成为昆仑丘:三级的土丘称为昆仑丘。

成:级,层。②《昆仑说》:书名,不详。

③太帝:天帝。译文 三级的土丘称为昆仑丘。

《昆仑说》说:昆仑山有三级,最下一级叫做樊桐,又叫做板桐;第二级叫做玄圃,又叫做阆风;最上一级叫做层城,又叫做天庭,这是天帝居住的地方。原文 《山海经》称方①八百里,高万仞②。

郭景纯以为自上③二千五百余里。《淮南子》称高万一千里百一十四步④三尺六寸。

注释 ①《山海经》:我国古代地理名著,作者已不可考,内容包括山川、道里、鸟兽、祭祀、医巫、风俗等。方:方圆。

②仞:古时八尺或七尺叫做一仞。③郭景纯:郭璞(276—324),字景纯,东晋河东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熟知五行、天文、卜筮之术。

自上:为“自此以上”的省略,从这里向上。④《淮南子》: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撰写的杂家书,也称《淮南鸿烈》。

步:古代长度单位,周代以八尺为一步,秦代以六尺为一步,旧制以营造尺五尺为一步。译文 《山海经》说:昆仑山方圆八百里,高达万仞。

郭景纯以为向上两千五百多里。《淮南子》说:高一万一千里零一百一十四步三尺六寸。

原文 《山海经》曰①:南即从极之渊也,一曰中极之渊,深三百仞,惟冯夷都焉②。《括地图》曰:冯夷恒乘云车③驾二龙。

河水又出于阳纡、陵门之山,而注于冯逸之山④。《穆天子传》曰:天子西征,至阳纡之山,河伯冯夷之所都居⑤,是惟河宗氏,天子乃沉珪璧礼⑥焉,河伯乃与天子披图视典,以观天子之宝器:玉果、璇珠、烛银、金膏⑦等物,皆《河图》所载。

河伯以礼,穆王视图,方乃导以西迈⑧矣。粤在伏羲,受《龙马图》于河,八卦⑨是也。

故《命历序》曰:《河图》,帝王之阶⑩,图载江河、山川、州界之分野。后尧坛于河,受《龙图》,作《握河记》。

逮虞舜、夏、商,咸亦受焉。李尤《盟津铭》:洋洋河水,朝宗于海,迳自中州,《龙图》所在。

《淮南子》曰:昔禹治洪水,具祷阳纡,盖于此也。高诱以为阳纡秦薮,非也。

释氏《西域记》曰:阿耨达太山,其上有大渊水,宫殿楼观甚大焉。山,即昆仑山也。

《穆天子传》曰:天子升于昆仑,观黄帝之宫,而封丰隆之葬。丰隆,雷公也。

黄帝宫,即阿耨达宫也。注释 ①《山海经》曰:“南即”四句,出自《山海经·海内北经》。

②惟:同“唯”,只有。冯夷:传说中的黄河水神,即河伯。

都:居住。焉:在那里。

③恒:常,经常。云车:传说中仙人的车乘,仙人以云为车,故名。

④冯逸之山:山名,不详。⑤河伯冯夷:河伯、冯夷是同一个人,指传说中的黄河水神,冯夷是人名,河伯是天帝赐予他的封号。

都居:居住。⑥沉:古代祭川泽叫沉,因为要向水中投祭品,故名。

珪(ɡuī)璧:古代祭祀朝聘所用的玉器。礼:行祭礼。

⑦玉果:形状像果实一样的美石。璇(xuán)珠:美玉珠。

金膏:传说道教中的仙药。⑧导:引导。

西迈:向西行进。⑨八卦:《周易》中八种具有象征意义的基本图形:乾、坤、震、巽(xùn)、坎、离、艮(ɡèn)、兑,分别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

八卦相传是伏羲所作。⑩阶:基础,阶梯。

尧:传说中古帝陶唐氏之号。坛:筑坛祭祀。

虞舜:上古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因其先国在虞(故城在今山西省平陆县北),故称虞舜。朝宗:本来是指古代诸侯春、夏朝见天子。

《周礼·春宫·大宗伯》:“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后来比喻小水流注大水。

禹:古代部落联盟首领,传说曾用疏导的方法治理洪水。有“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的故事。

释氏《西域记》:书名,不详。杨守敬认为是晋释道安的《西域志》。

丰隆:古代神话中的雷神,即雷公。后多用作雷的代称。

译文 《山海经》说:南面就是从极渊,又叫中极渊,深三百仞,只有水神冯夷居住在那里。《括地图》说:冯夷经常乘坐云车,由两条龙驾着出行。

黄河水又从阳纡山、陵门山流出,注入冯逸山中。《穆天子传》说:天子西征,到阳纡山,这是河伯冯夷居住的地方,冯夷即河宗氏,天子于是把宝玉珪璧投进水里礼祭河神,河伯才给天子打开图册典籍,让他观看天子应有的宝器:玉果、璇珠、烛银、金膏等神物。

这些都是《河图》中所记载的。河伯以礼相待,等穆王看完图后,才引导他向西行进。

所谓伏羲氏受《龙马图》于大河之源,《龙马图》就是八卦。所以《命历序》说:《河图》,是帝王的基础,记载着江、河、山川、州界的分野。

后来尧在河边筑坛,接受《龙图》,写了《握河记》。直至虞舜、夏、商,也都接受过《龙图》。

李尤《盟津铭》:浩浩荡荡的大河之水,终于流入大海汇成巨浪;它从中原经过,就是河伯献上《龙图》的地方。《淮南子》说:从前大禹治洪水,在阳纡祭祀祈祷,就是在这个地方。

高诱以为阳纡就是秦薮,是不。

3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贺循,字彦先,会稽山阴人也

小题1:D小题2:D小题3:C小题4:8、①操尚高厉,童龀不群,言行进止,必以礼让②循迎景还郡,即杜门不出,论功报赏,一无豫焉。

③陈敏作乱,诈称诏书,以循为丹阳内史。循辞以脚疾,手不制笔,又服寒食散,露发袒身,示不可用。

④征东将军周馥上循领会稽相,寻除吴国内史,公车征贤良,皆不就。(答出1点给1分,答出3点给4分)小题5:(1)、政治教化得以大力推行,相邻的城市都效仿他的做法。

但是,贺循在朝廷没有后台,长久不能加官进爵。(”政教”“宗”“进序”)3分(2)这时州内豪杰都被捆绑起来,有的年老多病,就提高等级和俸禄,只有贺循和吴郡的朱诞不参与这件事(见、加、秩命、豫) 4分(3)、贺循将檄文转交给抗宠,向他陈说了叛逆归顺的利弊,抗宠于是逃走,程超、宰与都投了降,整个州郡完全平息。

(移、陈、逆顺)3分 略。

4 超级兵王 郭璞到底是什么烂书

郭璞(276年—324年),字景纯,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省闻喜县)人[1] ,建平太守郭瑗之子,两晋时期著名文学家、训诂学家、风水学者,好古文、奇字,精天文、历算、卜筮,擅诗赋,是游仙诗的祖师。郭璞除家传易学外,还承袭了道教的术数学,是两晋时代最著名的方术士,传说他擅长预卜先知和诸多奇异的方术。西晋末为宣城太守殷祐参军,晋元帝拜著作佐郎,与王隐共撰《晋史》,后为王敦记室参军,以卜筮不吉阻敦谋反,被杀,后追赠弘农太守,宋徽宗时被追封为闻喜伯[2] ,元顺帝时被追封为灵应侯[3] 。

郭璞为正统的正一道教徒,长于赋文,以《游仙诗》名重当世。《诗品》称其“始变永嘉平淡之体,故称中兴第一”,《文心雕龙》也说:“景纯仙篇,挺拔而俊矣”。曾为《尔雅》、《方言》、《山海经》、《穆天子传》、《葬经》作注,传于世,明人有辑本《郭弘农集》。

5 第八十签 郭璞为母卜葬 辛癸 下下 是什么意思

郭璞为母卜葬:

郭璞善易学,能预测母亲墓地环境的演变却不能判断自己的吉凶。

辛癸:辛为阴金,癸为阴水,金生水,水又为阴,太阴不吉。

下下:不吉当然是下下了。

郭璞(276年—324年),字景纯,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省闻喜县)人,建平太守郭瑗之子,两晋时期著名文学家、训诂学家、风水学者,好古文、奇字,精天文、历算、卜筮,擅诗赋,是游仙诗的祖师。郭璞除家传易学外,还承袭了道教的术数学,是两晋时代最著名的方术士,传说他擅长预卜先知和诸多奇异的方术。西晋末为宣城太守殷祐参军,晋元帝拜著作佐郎,与王隐共撰《晋史》,后为王敦记室参军,以卜筮不吉阻敦谋反,被杀,后追赠弘农太守,宋徽宗时被追封为闻喜伯,元顺帝时被追封为灵应侯。

郭璞因母丧而去职,卜葬地于暨阳,离水有百许步。人们都议论不该离水太近,郭璞却说:“当要变为陆地。”其后淤沙堆积起来,离墓几十里的地方都成了良田。不到一年,王敦起用郭璞为记室参军。这时颍川陈述为大将军掾,很有名声,为王敦所器重,但不久就死了。郭璞哭得非常悲痛,呼叫道:“嗣祖,嗣祖,谁能知道这不是福气呀。”不久王敦叛乱。当时明帝即位跨了一个年头,没有改先帝的年号,正好遇到火星进入房星之域。郭璞当时休归在家,明帝派人拿着手诏前来询问。正好暨阳县汇报说有人见到了赤色的乌鸦。郭璞上疏请改年号赦天下,其文多不流传。

来自:关帝灵签※第八十签 郭璞为母卜葬 辛癸 下下

一朝无事忽遭官,也是门衰坟未安;

改换阴阳移祸福,劝君莫作等闲看。

占验 一生占之中武会试。一生占之因坟旁开门构讼,盖求第者遭官,则受职置产,营葬者遭官,则不宜也,俱应首句。

圣意 名与利,宜改图,讼和解,保无虞,病更医,行渐回,婚别议,莫轻为。

东坡解 风水不利,门户衰蹇;致招殃咎,有此祸变;急宜迁改,避恶向善;若能戒意,可保无患。

碧仙注有是有非天所使者,免求地理与星辰;若能久守祈天佑,福禄来临祸不侵。

6 含毕字的文言文句子

古代田猎用的长柄小网,亦指用长柄网捕取禽兽:“鸳鸯于飞,~之罗之”。

又《诗齐风卢令》小序(子夏所作)云:卢令(音铃,庐,田犬也。卢令,田犬项圈之铃也),刺荒也。襄公好田猎(齐襄公),毕弋,而不脩民事,百姓苦之,故陈古以风(音讽)焉。

东汉郑玄笺云:毕,噣也。弋,缴射也。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云:令音零,下同。好呼报反。风福凤反。噣直角反,本亦作浊,毕,星名,何音犊(毕,网小柄长,似二十八宿之西方白虎第五宿毕宿,有星八,七属金牛座Tau,毕宿又名噣,鸟嘴)。缴音灼。

唐孔颖达疏云:卢令三章章二句至风焉○正义曰:作卢令诗者,刺荒也。所以刺之者,以襄公性好田猎,用毕以掩兔;用弋以射鴈。好此游田逐禽,而不脩治民之事。国内百姓皆患苦之,故作是诗,陈古者田猎之事,以风刺襄公焉。经三章,皆言有德之君,顺时田猎,与百姓共乐之事。○笺毕噣弋缴射○正义曰:释天云,噣谓之毕。李廵曰:噣,阴气独起,阳气必止,故曰毕。毕,止也。孙炎曰:掩兔之毕,或谓之噣,因名星云。郭璞(字景纯)曰:掩兔之毕,或呼为噣,因星形以名之。月令注云:网小而柄长,谓之毕。然则此器,形似毕星。孙谓以网名毕,郭谓以毕名网。郭说是也。出绳系矢而射鸟,谓之缴射也。

毕,田网也。——东汉·许慎《说文》

田守毕弋。——《国语·齐语》。注:“掩雉兔之网。”

其余荷垂天之毕。——《汉书·扬雄传》

耒遭民田之毕。——《论衡·偶会》

鸳鸯于飞,毕之罗之。——《诗·小雅·鸳鸯》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舞剑。——《史记·项羽本纪》

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老人语未毕。——清· 周容《芋老人传》

公阅毕。——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吾与汝毕力平险。——《列子·汤问》

众妙毕备。——《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责(债)毕收。——《战国策·齐策》

莫不毕集。——清· 侯方域《壮悔堂集》

邢台市简称为“邢”,雅号卧牛城,位于河北省南部,是冀南重要的中心城市和新型工业基地,有3500余年的建城史,为河北省最古老的城市,是元代大科学家郭守敬的故乡,素有“鸳水之滨,襄国故都,依山凭险、地腴民丰”的美誉。

邢台市别称牛城、邢襄,旧称邢国、襄国、邢州、顺德府,星空分野属昂、毕二宿(西名:金牛座)。

邢台市有着有3500余年的建城史和600余年的建都史,是大科学家郭守敬的故乡,素有“五朝古都”之称,先后做过商朝、邢国、赵国、常山国、后赵五个朝代和国家的国都。

邢台北通幽燕,南达黄淮,西扼太行三关,东望华北平原,自然条件优越,有“鸳水之滨,襄国故都,依山凭险、地腴民丰”的美邢台城市风光

誉。

“大河岸边、山前台地”,邢台市位于太行山东麓、古黄河西岸这片独特的大山、大河结合地带上。

太行山为中华民族的脊梁,黄河为中华民族的摇篮,故邢台处于中华民族的核心地带。

邢字古通“井”,《康熙字典》说:“穴地出水曰井”,古邢台百泉竟流,故称井方,上古时期轩辕黄帝曾居住在邢台干言冈一带,黄帝亲率邢人开发利用井水,建井田,筑邑而居,史称“黄帝凿井,聚民为邑”,后世邢人为了纪念黄帝的凿井筑邑之德,乃合井、邑二字为一字,即为“邢”,此为邢得名由来。

《易经》曰“井,德之地也”。

故邢人崇尚圣德。

商代祖乙择沃野定都于邢,西周初,周成王封周公第四子为邢侯建立邢国,战国时期赵成侯立邢为信都,并扩建邢侯台为檀台,又因赵襄子曾都邢,西楚霸王项羽乃改邢为襄国,隋置邢州,宋徽宗赵佶升邢为信德府,金复置邢州,元始祖忽必烈为旌表邢州大治之功,升邢为顺德府,明清沿袭。

因西周邢侯和赵成侯、赵武灵王曾先后在邢地高筑檀台,大会天下诸侯,以标信德之义,故宋徽宗赵佶乃改龙岗县为邢台县,今邢台市之名即沿用于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16401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9
下一篇2023-10-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