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新能源 汽车 的故事讲了十多年,凭着清晰的故事逻辑和可行的商业模式,往往就能得到资本青睐。
时至今日,新能源 汽车 行业早已完全揭开面纱,对于任何故事,资本并不只想获得一个关于长期目标的故事,更希望通过一些准确信息(短期策略、财务情况、产品进展、人员配比)来判断结果。
比如,针对现在备受瞩目的智能驾驶之争,多方关注的焦点已从车企的远景布局,转向实际量产,毕竟只有当产品到达市场,才算迈出第一步。
于是,很多人特别关注近期的一个消息:有100台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产线验证车下线。
新车下线并不算是大新闻,更何况只是产线验证车,这100台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究竟有何意义?
集中落地,华为技术告别概念阶段
今年的新能源 汽车 行业一直延续增长势头,并出现了一块“新战场”——华为、百度、苹果等 科技 巨头纷纷布局造车,目的是逐步推出搭载更高阶智能驾驶技术的电动新车。由此 科技 加持,新能源车的智能化成为未来的投资主线。
其中,华为的智能驾驶技术受到较高关注。由于不直接参与造车,华为便通过自身技术与车企合作。包括广汽集团、长安 汽车 、北汽蓝谷在内的一系列合作者,与华为陆续推出合作车型。
此前提及的100台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即华为和北汽蓝谷联合推出的车型。
在刚刚结束的成都车展上,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作为重点车型亮相。该车是全球首款搭载鸿蒙OS系统和3颗激光雷达的量产车型,也是首款搭载华为高阶自动驾驶ADS系统的量产车型。
重点是,这是首款实现量产的华为元素智能车型。北汽蓝谷在稍早前披露的2021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期间,与华为联合开展的项目正在持续推进,旨在保证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在下半年实现量产。
据了解,北汽蓝谷和华为在合作之初,就将产品标准设置得高于行业标准,使产品安全性普遍高于行业。至于这种高端车型,离不开大量渐进式的验证工作。
这种验证工作涉及数据安全、硬件质量等多维层面,工作量繁重,至8月31日,100台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产线验证车下线,即将全面公开道路测试。据悉,今年10月还将有一批产线验证车下线,意味着极狐阿尔法S 华为HI版生产线已经趋于完善,今年第四季度可以开展小批量产交付。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智能驾驶格局远未确定,仍有众多潜在新入局者,但在短时间达到量产水平的车型不可小觑,至少它拥有在市场中的先发优势。
量产背后的“大动作”
在智能驾驶之争中,华为、百度、苹果等 科技 巨头输出了技术,而传统车企也在加速转型。选择合作者时, 科技 巨头往往看重两点:造车能力和搭载智能技术能力。
造车能力方面,北汽蓝谷在今年集中展示了自己的长处。在成都车展上,极狐展台的参观者多会提及不久前的一次“碰撞测试”。
在一个业内平台举办的“碰撞测试”中,极狐表现出的强耐碰撞性,让更多消费者意识到,新能源 汽车 的安全性能并不由某一个部件决定,而源自体系化的安全设计。
比如说,为保证极狐的安全性能,北汽蓝谷对其全系列产品采用了钢铝混合的车身结构,在有效降低车身总质量的前提下,大大提升产品的刚性。在“笼式框架”的整体结构基础下,产品车身A、B柱及门槛等关键位置使用超高强度热成型钢,提高车体承受碰撞的能量,保证驾乘人员的安全。
这款高安全性产品就是极狐阿尔法S,集中反应了北汽蓝谷的造车能力,这也是华为与之合作的重要因素。极狐阿尔法S 华为HI版的产生,正基于此高度契合。
事实上,北汽蓝谷在近两年一直加速高端制造。透过2021年半年报可见,北汽蓝谷构建了BE11、BE22、BE21三个整车研发平台。其中,BE21正是制造极狐产品的平台,其涵盖了全新开发的高端智能、全冗余架构纯电动 汽车 技术,支持车型轴距从275米到3米的轴距拓展,支持L4级别智能驾驶,具备超级拓展、智能、交互、进化四大特色。
在上述高端制造元素的发力下,消费者将在今年购买到华为智能驾驶技术产品,并在日常驾驶中深度体验。更重要的是,这种体验将在更安全的条件下进行。
曾经,华为参与造车被业界寄予厚望;当前,首批华为元素的智能车即将量产;未来,能否有条不紊却兼具速度地实现量产,将成为资本判断智能车价值的重要标准。
本文源自金融界网
北汽汽车在车辆安全性方面表现良好,其多款车型均通过了国际公认的安全测试标准,如欧洲NCAP、美国IIHS等。其中,北汽EU5、北汽EX5等车型在国内外安全测试中表现优异,成为同级别车型中的佼佼者。北汽汽车在车身强度、碰撞安全、防盗等方面也有着不错的表现。
2 差评
2 车辆品质
综上所述,北汽汽车的质量和口碑都表现不俗。其车辆安全性能和品质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售后服务也受到了广泛好评。当然,消费者在购车前仍需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考虑,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车型。
3 售后服务
城镇化的发展既有效改变了农镇发展格局,促进了区域经济、人口和公共服务中心的快速形成,同时也极大程度带动了物流行业的发展,进而拓展了城配运输场景和区域。当然,随之而来的全新需求和痛点也逐渐显现。其中,如何疏通“最后一公里”就成了行业普遍关注的焦点。
以实际需求为导向,才能发现新市场;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才能达成行业领先。前不久,北汽雷驰新能源MINI卡下线发布就是对市场需求的积极响应,也是对新能源技术的创新探索。
亟须正视的是,目前在城镇、乡村,包括大规模园区、批发市场等环境,物流未端的短途运力还充斥着大量低速三轮和农用车辆。大量不规范车辆充斥市场,不仅导致秩序混乱、监管无序,还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北汽雷驰新能源MINI卡正是针对此间诸多乱象,为规范而生,率先推出的行业新产品,同时也是为了引领城配物流新能源化转型发展的新物种。
外观灵动+科技感十足 塑造MINI卡时代新形象
MINI卡,是MINItruck,即微型卡车,根据我国机动车规范,微型卡车的车长小于等于35m,总质量小于等于1800kg。目前行业内此类产品以燃油动力车型为主,北汽雷驰新能源MINI卡的诞生,极大推动了我国微型货车的新能源化发展。
外观造型方面,北汽雷驰新能源MINI卡前脸采用了分体式设计,驾驶室上半部分、侧围、A柱,还有驾驶室框架均为高碳钢材料,格栅部分具有吸能缓冲的功能,整体设计在实用的基础上更兼顾了安全性需求;前照大灯与转向灯采用了集成设计,整体形象科技感十足,且不失可爱灵动。
非承载式车身+大容积货厢 成就效能运输
作为生产资料,北汽雷驰新能源MINI卡在研发中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强化货车功能属性,因此采用了更适合货车的非承载式车身和高强度钢车身骨架。产品可选装18米和21米两种规格的车箱,轴距分别为2200/2450mm。其中,厢车容积可以做到36立方米。
车辆前桥为麦孚逊悬架,后桥部分采用液压减震+渐变式高强度板簧悬架,在兼顾空载驾乘舒适性的同时,还保证了车辆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三电系统高性能高品质 保障经济、安全运营
对于新能源产品,尤其是纯电动车辆,三电系统决定了整车的性能和品质。北汽雷驰新能源MINI卡匹配头部电池品牌的高品质磷酸铁锂电池,匹配123kWh和151kWh两种规格电量,防尘防水达到IP67级;电机峰值功率30kW,加上驱动桥集成设计,动力性能更强。
实测数据显示,123kWh电量续航超过120公里,151kWh电量续航超过140公里,无论是对个体运营,还是车队运营,均能极大程度节省成本支出,实现经济环保的绿色运输。
双人驾乘 MINI大空间 微货内饰也升级
与一般卡友们接触的微货不同,北汽雷驰新能源MINI卡的内饰绝不将就。
满足双人驾乘的驾驶室空间内,无论操控、转身,还是两个人的交流都不会有妨碍;中控仪表和大屏采用集成设计,既有必要的行车数据和电量显示,还可以接入电话、娱乐等功能。
符合人体工程的座椅设计舒适感十足。此外,还标配中控门锁、遥控钥匙、电动车窗、冷暖空调、大屏倒车影像、USB充电接口、手机支架等等,可谓是相当丰富。
试驾感受
北汽雷驰新能源MINI卡设计时速超过70公里,无级变速操控相比油车更为简便,行驶中随着速度提升,D型方向盘从轻便到沉稳,传递出强烈的安全感;C-EPS电动助力+回位转向,则保证了灵活驾驶。
在30kW功率电机的保障下,车辆起步加速性能响应非常迅速,动力输出强劲、持久。特别是在经过25%坡时,上坡路段动力没有明显迟滞衰减,下坡路段在逐渐松开电门后,车辆保持匀速行驶,并有电能回收。另外,通过扭曲路、井盖路、碎石路段时,车身稳定性极强。
制动性能方面,北汽雷驰新能源MINI卡采用前盘后鼓的刹车系统,带有ABS和EBD制动力分配,紧急刹车表现线性且及时。
对于纯电动车辆,广大卡友不仅关注其实用性,更关注其安全性,北汽雷驰新能源MINI卡三电系统采用安全保护布局设计,整车验证环节通过了国家碰撞、盐雾、雨淋等试验,还经过了从漠河到火焰山,历经零下30度至47度累计超10万公里的全地形路段测试,安全无忧有保障。
高效能、低成本、安全还舒适,北汽雷驰新能源MINI卡在为城配“最后一公里”提供最优解决方案的同时,势必引领行业技术创新。据悉,除了新能源MINI卡系列产品,北汽雷驰正在加快产品研发,致力于成为“城市新能源物流车领跑者”,构建物流新生态。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卡车之友网,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图示-驾驶员侧和副驾驶员侧正面安全气囊碰撞瞬间
前排正面安全气囊的展开在瞬间完成,带有很大的力量,且伴随着很大的声响。展开的正面安全气囊连同安全带限制系统,限制了前乘员的移动幅度,从而减少了头部、躯干部位受到伤害的程度。
需要注意的是:
安全气囊在展开后,有些部件处于高温状态,在冷却之前不要接触。
气囊经过专门设计,在乘员惯性向前的挤压下有控制地排出气体,柔和地支撑乘员头部和上身。事故发生后气囊会继续排气,重新恢复良好的前方视野。
为了在事故发生时安全气囊可以及时提供保护作用,安全气囊会在瞬间高速膨胀。安全气囊展开时会产生细小烟尘,此属正常现象,不表示轿车发生火情,无需担心。
图-轿车驶向一砖墙,驾乘人员均未系安全带
行驶过程中的汽车和乘员均具有能量(动能),其强弱取决于汽车车速和车内乘员的质量,车速越高,质量越大,碰撞时所释放的能量就越大。其中车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车速由25 km/h提高至50 km/h,动能的释放将增加至四倍。
图示-载有未系安全带驾乘人员的轿车撞到砖墙上的状况
未系安全带的乘员因未与汽车“结合”为一体,因此在发生正面碰撞时,车辆减速时,而未系安全带的驾乘人员仍以碰撞前的车速向前运动。本例所介绍的碰撞物理原理不仅适用汽车正面碰撞,也适用于所有其它类型的碰撞事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