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的12月12日,古列尔莫·马可尼首次发送了世界上横越大西洋的无线电信号,他也因此被称为“无线电之父”。
1901年12月12日下午2点30分,马可尼和助手坎普在加拿大纽芬兰海岸附近的锡格纳尔山一座峭壁上等待接收无线电信号。距此2200公里远的英格兰西南海岸的康沃尔郡的波尔渡,那里有一个当时算是功率最大的无线电发射机,一遍又一遍地发出由三个莫尔斯码小圆点编成的字母S-表现在声音上即“滴答”。
终于,次日的12点30分,马可尼相信,他听到了“滴答”信号!据英国科学博物馆的专家凯斯·基德介绍,当时,马可尼把他的耳机递给坎普,并问坎普说:“你能听到什么声音吗?”坎普肯定地说,虽然声音非常微弱,但是他确实听见了信号声。
于是,马可尼将这一科学史上的伟大时刻简单地记录在笔记本上:“12点30分、1点10分和2点20分接到信号。”随着这三声“滴答”声,在以后的岁月里,各种通信手段雨后春笋般地出现,马可尼也因此被称为“无线电之父”。
姓名:钱学森 职业:科学 科学家;科学 空气动力学家;学者 科学 成就: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 代表作:《工程控制论》; 《物理力学讲义》 ;《星际航行概论》、《论系统工程》、《关于思维科学》、《论地理科学》、《科学的艺术与艺术的科学》、《论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创建系统学》、《论宏观建筑与微观建筑》;《论第六次产业革命通信集》
塞缪尔·莫尔斯
塞缪尔·莫尔斯(SamuelFinleyBreeseMorse,1791年4月27日—1872年4月2日),男,是一名享有盛誉的美国画家、电报之父。1791年4月27日出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查尔斯顿,Morse最初的职业是画家。1839年他发布了他的第一项发明“莫尔斯”码。他的同行发明的电报就是运用“莫尔斯”码来传递信号的,1844年莫尔斯从华盛顿到巴尔的摩拍发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份电报。在座无虚席的国会大厦里,莫尔斯用激动得有些颤抖的双手,操纵着他倾十余年心血研制成功的电报机。1872年于纽约逝世。
中文名:萨缪尔·芬利·布里斯·摩尔斯
外文名:SamuelFinleyBreeseMorse
别名:萨缪尔·莫尔斯
国籍:美国
出生地:美国麻省查尔斯镇
出生日期:1791年4月27日
逝世日期:1872年4月2日
职业:作家、画家及投资者
毕业院校:耶鲁学院
信仰:基督教
主要成就:创立摩尔斯电码
代表作品:发明摩尔斯电码,绘画降落的朝圣者,著作外国阴谋美国的自由
血型:B型
星座:金牛座
人物生平
摩尔斯,生于麻省查尔斯镇,是美国“地理学之父”兼基督教公理会牧师迦地大·摩尔斯及ElizabethAnnBreeseMorse的长子。迦地大·摩尔斯是一个喀尔文主义的传道者,也是一个美国联邦党的拥护者。他不但保存了清教徒严格遵守安息日的传统,也相信强大的中央政府以英语建立的联盟。他相信联邦内的教育能够把喀尔文主义的美德、道德及祷告灌输给他的儿子。当到访麻省菲腊学院后,萨缪尔·摩尔斯便到耶鲁学院修读宗教哲学、数学及有关马匹的科学。当时他曾经出席本杰明·西利曼及JeremiahDay有关电的课堂。他最后在1810年毕业。
故事
1832年10月1日,一艘名叫“萨丽号”的邮船,满载旅客,从法国北部的勒阿弗尔港驶向纽约。“萨丽号”邮船缓缓驶出英吉利海峡,进入浩瀚的大西洋。途中,船受到风暴的袭击,在波峰浪谷中颠簸。许多人晕船,乘坐这艘船的美国著名画家莫尔斯也觉得浑身不舒服。
“遇到风暴,有什么办法使船不受到影响?”莫尔斯与船长聊了起来。
“毫无办法!”船长说,“这只能听天由命了。我给你讲一件事。那是1498年,发现美洲新大陆的哥伦布组织了一支有6条船、300人的大船队直奔赤道,准备去寻找黄金遍地的乐土。可是,途中由于天气太热,船上的食物全部霉烂了。这对于远航的船员来说,是十分可怕的。哥伦布对这束手无策,只好抱着侥幸的心理,写了一封求援信,塞进密封的椰壳里,然后将它投入大海。他指望海水能把这封信送到西班牙。但是,当哥伦布历经千难万险,返回西班牙时,才知道国内并没有收到那封求援信。连大智大勇的哥伦布对大自然的肆虐都无可奈何,我又能怎么样呢?”
“的确,在这无边无际的大海之中,一艘船、一个人实在太渺小了。”莫尔斯望着茫茫的大海,心中发出这样的感慨。
就在这次旅途中,莫尔斯结识了杰克逊。杰克逊是波士顿城的一位医生,也是一位电学博士。此次他是在巴黎出席了电学研讨会之后回国的。闲聊中,杰克逊把话题转到电磁感应现象上。
“什么叫电磁感应?”莫尔斯好奇地问。
于是,健谈的杰克逊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了电磁感应现象。说着,杰克逊从旅行袋中取出一块马蹄形的铁块以及电池等。他解释道:“这就叫电磁铁。在没有电的情况下,它没有磁性;通电后,它就有了磁性。”
“这真是太神奇了!”莫尔斯仿佛看见了一个奇妙无比的新天地。于是,他向杰克逊请教了许多电的基础知识,比如电的传递速度等等。
莫尔斯完全被电迷住了,连续几个晚上都失眠了。他想:“电的传递速度那么快,能够在一瞬间传到千里之外,加上电磁铁在有电和没电时能作出不同的反应。利用它的这种特性不就可以传递信息了吗?”他想起了船长给他讲过的哥伦布“大海传信”的事。信息传递是多么重要啊!41岁的莫尔斯——一位颇有成就的绘画教授决定放弃他的绘画事业,发明一种用电传信的方法——电报。
从此,莫尔斯走上了科学发明的崎岖道路。没有电学知识,他便如饥似渴地学习。遇到一些自己不懂的问题,他便向大电学家亨利等请教。他的画室也成了电学试验室。画架、画笔、石膏像等都被堆在角落,电池、电线以及各种工具成了房间的“主角”。
很快,莫尔斯就掌握了电磁基本知识。他准备正式向“电报”发起冲击!
莫尔斯从有关资料中得知,在他之前,早就有人设想用电传递信息。早在1753年,当时人类对电的认识还是处在静电感应时代,一位叫摩尔逊的英国电学家,就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架设26根导线,每根导线代表一个字母。这样,当导线通电时,在导线的另一端,相应的纸条就被吸引,并记下这个字母。当时由于电源问题没有解决,因此摩尔逊的实验未能进一步深入。
3年过去了,莫尔斯不知画过多少张设计草图,做过多少次实验,可每一次都以失败而告终。他的积蓄也全部用完了,生活十分贫困。他想到,在他之前的科学家,往往是为了表达26个字母而设计了极为复杂的设备,而复杂的设备制作起来谈何容易。他意识到,必须把26个字母的信息传递方法加以简化,这样电报机的结构才会简单一些。
“用什么符号代替26个英文字母呢?”莫尔斯苦苦思索。他画了许多符号:点、横线、曲线、正方形、三角形。最后,他决定用点、横线和空白共同承担起发报机的信息传递任务。他为每一个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设计出代表符号,这些代表符号由不同的点、横线和空白组成。这是电信史上最早的编码。后人称它为“莫尔斯电码”。
有了电码,莫尔斯马上着手研制电报机。他在极度贫困的状态下,进行研制工作。终于在1837年9月4日,莫尔斯制造出了一台电报机。它的发报装置很简单,是由电键和一组电池组成。按下电键,便有电流通过。按的时间短促表示点信号,按的时间长些表示横线信号。它的收报机装置较复杂,是由一只电磁铁及有关附件组成的。当有电流通过时,电磁铁便产生磁性,这样由电磁铁控制的笔也就在纸上记录下点或横线。这台发报机的有效工作距离为500米。之后,莫尔斯又对这台发报机进行了改进。
该在实践中检验发报机的性能了。莫尔斯计划在华盛顿与巴尔的摩两个城市之间,架设一条长约64公里的线路。为此,他请求美国国会资助3万美元,作为实验经费。国会经过长时间的激烈辩论,终于在1843年3月,通过了资助莫尔斯实验的议案。1844年3月,国会通过了拨款。电报线路终于建成了。
1844年5月24日,莫尔斯坐在华盛顿国会大厦联邦最高法院会议厅中,用激动得发抖的手,向40英里以外的巴尔的摩城发出了历史上第一份长途电报。从华盛顿国会大厦里,莫尔斯用他倾注十余年心血研制成功的电报机,向巴尔的摩发出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份电报:“上帝创造了何等奇迹!”
1963年8月23日,美国总统肯尼迪还引用了莫尔斯拍发的第一份公众电报报文“上帝创造了何等奇迹”,以结束了他与尼日利亚总理会话。
这也是经通信卫星的第一次电话会话,时间刚刚过了120年。
莫尔斯的电报机经过许多改进,被迅速推广应用。从此以后,战争的爆发,和约的缔结,风暴的来临,鱼群的发现,各种消息都通过电报而得到迅速的传递。
1858年,欧洲许多国家联合给莫尔斯一笔40万法郎的奖金。在莫尔斯垂暮之年,纽约市在中央公园为他塑造了雕像,用巨大的荣誉,来补偿曾使这位科学家陷于饥饿境地的过错。
电报的发明,开始了用电作为信息载体的历史。通过对电报、无线电通信的深入研究,我们开始了人类通信历史上的一次巨大的飞跃。
摩尔斯电码
摩尔斯电码(又译为摩斯电码)是一种时通时断的信号代码,通过不同的排列顺序来表达不同的英文字母、数字和标点符号。它由美国人艾尔菲德·维尔发明,当时他正在协助萨缪尔·摩尔斯进行摩尔斯电报机的发明(1835年)。4月27日为萨缪尔·摩尔斯诞辰218周年。
摩尔斯电码是一种早期的数字化通信形式,但是它不同于现代只使用零和一两种状态的二进制代码,它的代码包括五种:点,划,每个字符间短的停顿,每个词之间中等的停顿,以及句子之间长的停顿。
最早的摩尔斯电码是一些表示数字的点和划。数字对应单词,需要查找一本代码表才能知道每个词对应的数。用一个电键可以敲击出点、划以及中间的停顿。
虽然摩尔斯发明了电报,但他缺乏相关的专门技术。他与艾尔菲德·维尔签定了一个协议,让他帮自己制造更加实用的设备。艾尔菲德·维尔构思了一个方案,通过点、划和中间的停顿,可以让每个字符和标点符号彼此独立地发送出去。他们达成一致,同意把这种标识不同符号的方案放到摩尔斯的专利中。这就是现在我们所熟知的美式摩尔斯电码,它被用来传送了世界上第一条电报。
这种代码可以用一种音调平稳时断时续的无线电信号来传送,通常被称做连续波(ContinuousWave),缩写为CW。它可以是电报电线里的电子脉冲,也可以是一种机械的或视觉的信号(比如闪光)。
一般来说,任何一种能把书面字符用可变长度的信号表示的编码方式都可以称为摩尔斯电码。但这一术语只用来特指两种表示英语字母和符号的摩尔斯电码:美式摩尔斯电码被使用了在有线电报通信系统;今天还在使用的国际摩尔斯电码则只使用点和划(去掉了停顿)。
电报公司根据要发的信的长度收费。商业代码精心设计了五个字符组成一组的代码,做为一个单词发送。比如:BYOXO("Areyoutryingtocrawloutofit");LIOUY("Whydoyounotanswermyquestion"),;AYYLU("Notclearlycoded,repeatmoreclearly")。这些五个字符的简语可以用摩尔斯电码单独发送。在网络用辞中,我们也会说一些最常用的摩尔斯商用代码。现在仍然在业余无线电中使用的有Q简语和Z简语:他们最初是为报务员之间交流通信质量、频率变更、电报编号等信息服务的。
1838年1月8日,AlfredVail展示了一种使用点和划的电报码,这是摩尔斯电码前身。
作为一种信息编码标准,摩尔斯电码拥有其他编码方案无法超越的长久的生命。摩尔斯电码在海事通讯中被作为国际标准一直使用到1999年。1997年,当法国海军停止使用摩尔斯电码时,发送的最后一条消息是:“所有人注意,这是我们在永远沉寂之前最后的一声呐喊”!
美式摩尔斯电码
作为一种实际上已经绝迹的电码,美式摩尔斯电码使用不太一样的点、划和独特地间隔来表示数字、字符和特殊符号。这种摩尔斯电码的设计主要是针对地面报务员通过电报电线传输的,而非通过无线电波。
这种古老的、交错的电码是为了配合报务员接听方式而设计的。不像可以从扬声器或者耳机中听到电码的音调,你只能从这些最早期的电报机的一个机械发生装置听到嗒嗒的声音,甚至是从发送电键接听:这种电键在不发送信号时被设置为从动模式,负责发声。
这些报务员大多是为铁路或以后的西联电传等服务。像那时的许多年轻人一样,十几岁的爱迪生就是这样一名话务员。
字母编码字母编码
A-N-
B-O---
C--P--
D-Q---
ER-
F-S
G--T-
HU-
IV-
J--W--
K--X--
L-Y---
M--Z--
数字
0-----
1----
2---
3--
4-
5
6-
7--
8---
9----
常用标点
句号---
逗号----
问号--
长破折号--
连字符--
分数线--
求救信号SOS---
Hello-----
1912年,著名的泰坦尼克号邮轮首航遇险时,曾使用当时刚通过并准备使用的新求救信号SOS(---)发报,结果没有被理睬。泰坦尼克号沉没后,SOS(---)才被广泛接受和使用。泰坦尼克号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艘发出SOS电码的船只。这也成为了4月27日萨缪尔·摩尔斯诞辰218周年当中一个非常著名的案例。
绘画
摩尔斯的绘画风格很明显的在他的绘画《降落的朝圣者》(LandingofthePilgrims)表现:简单的衣着和朴素的面部特征。美南北战争时期联邦党拥护者的心理特征,加尔文教徒们从英格兰带到美国的宗教思想,和政府以此不断地连接两国家。更重要的是,这幅独特的作品吸引了著名艺术家华盛顿·奥尔斯顿(WashingtonAllston),奥尔斯顿想让摩尔斯去陪同自己到英格兰去见艺术家本杰明·委斯特(BenjaminWest)。摩尔斯在吕底亚待了三年。在1811年6月14日,和奥尔斯顿乘坐Lydia出航英格兰。到达英国后摩尔斯在委斯特的留意下,摩尔斯努力地完善绘画技法。在1811年年底,被英国皇家学院录取。
婚姻
1819年9月29日,摩尔斯在新罕布什尔州康科德市娶了卢克雷蒂亚·毕麒麟·沃克(LucretiaPickeringWalker)为妻。妻子在第四个孩子出生不久(四个孩子分别为:生于1819年的苏珊,生于1821年的伊丽莎白,生于1823年的查尔斯和生于1825年的詹姆斯),于1825年2月7日去世。摩尔斯的第二任妻子是莎拉·伊丽莎白·格里斯沃尔德(SarahElizabethGriswold),他们于1848年8月在纽约州尤蒂卡市结婚,婚后产下四子(分别为:生于1849年的萨缪尔,生于1851年的高奈利亚,生于1853年的威廉和生于1857年的爱德华)。
轶闻
问题一:“无线电之父”到底是谁 无线电还是无线电台无线电:赫兹是在1886年至1888年间首先通过试验验证了麦克斯韦尔的理论。他证明了无线电辐射具有波的所有特性,并发现电磁场方程可以用偏微分方程表达 。“贾格迪什・钱德拉・博斯”, 上说“IEEE将他列为无线电之父之一”。只是之一,主要是他率先研究无线电和微波光学。无线电台:古列尔莫・马可尼是第一个拥有无线电技术专利的。特斯拉是1893年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首次公开展示了无线电通信。在为“费城富兰克林学院”以及全国电灯协会做的报告中,他描述并演示了无线电通信的基本原理。他所制作的仪器包含电子管发明之前无线电系统的所有基本要素。特斯拉1897年在美国获得了无线电技术的专利。然而,美国专利局于1904年将其专利权撤销,转而授予马可尼发明无线电的专利。1943年,在特斯拉去世后不久,美国最高法院重新认定特斯拉的专利有效。这一决定承认他的发明在马可尼的专利之前就已完成。
问题二:无线电之父是谁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无线电广播的发明和使用在对外宣传史上打开了崭新的一页。1895年意大利的马可尼和俄国的波波夫几乎同时发明了无线电,但马可尼首先取得了国际专利。此后发射和接收设备便应运而生,并在很短时间里不断改进,达到群众性使用的水平。世界各国一时竞相建设广播电台、生产收音机。随着发射功率的不断增大,特别是短波频率的使用,使得无线电波越传越远,甚至跨越国界,这样国际广播也就逐渐产生。
问题三:炸药大王、飞机之父、无线电之父、电视机发明者分别是谁 1:诺贝尔被称为“炸药之父”。
2: 飞机之父――莱特兄弟[[在巴西,每个人都认为这一说法是错误的,他们声称真正的世界“飞行之父”是一名叫做艾尔伯特・桑托斯・杜蒙特的巴西人]]
3:无线电之父――马可尼
马可尼出生于意大利一个富裕家庭,从小喜欢读书,爱做实验。他自己装备了一个小实验室,先做化学实验,后来做电学实验。他看到有线电报架设线路非常费力,就想:能不能用电磁波来传送电报呢?1895年,20岁的马可尼在自家花园里成功地进行了无线电波传递实验。妈妈十分高兴,给了他一千美元,鼓励他继续实验。实验规模逐渐扩大,为了寻找经费来源,22岁的马可尼来到英国,在英国 的支持下,继续进行研究。1897年,他和助手在英国海岸进行了跨海通讯实验。他们把发射机装在海岸上的一间小屋子里,屋外竖起一根很高的杆子,上面架设了用金属圆筒制成的天线。开始时把接收机放在距海岸48公里的一个小岛上,通讯效果良好。然后又把距离扩大到145公里,同样获得成功,以后几年,马可尼一边改进通讯装置,一边增大通讯距离。1901年12月,马可尼实现了从英国到加拿大长达二千多英里的跨洋通讯,这一天标志着无线电已成为全球性事业。1909年,马可尼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4:电视的发明者――贝尔德 1929年的一天,当英国人第一次看到电视图像时,无不兴高采烈,奔走相告。在他们中间的电视发明者贝尔德(1888―1946),激动地流下了热泪。
这个是大家公认的。
但有不同意见。
问题四:“无线电之父”到底是谁 特斯拉,往往真正的技术高手恰恰也是最不会出风头的人,这定律到现在也没变,好比所谓的大师其实都是大忽悠一个道理,这哥们还发明了交流电,其实跟爱迪生没毛线关系,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和直流电,特斯拉发明的交流电,他死后所有的手稿都被FBI没收了
问题五:称为“无线电之父”的人哪个国家的哪个人? 马可尼(美国) 1903年1月18日,马可尼在鳕鱼岬海岸的沙丘上竖起了4根高达210英尺的木头柱子,作为“发射塔”。随后,他又分别在英国东部的康沃尔海岸和基伯顿岛建了两座相同的“发射塔”,作为无线电讯号的中转站。在整个过程中,麦考尼没有得到过任何帮助,全靠两只手干完了所有的活儿。可以想像,他吃了多少苦头。 当电报发送成功的消息传到华盛顿时,罗斯福总统连连赞叹马可尼是个“奇才”。一夜成名天下知。马可尼荣获了19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在鳕鱼岬建起的发射塔也一直被沿用到1918年。1912年,发射塔还接收到了“泰坦尼克号”发出的求救讯号。
问题六:无线电是谁发明的? 无线电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有了无线电人们不管身处地球的任位置都能够快捷方便地相互联系绩
无线电是谁发明的?在西方公认是;玛可尼。俄罗斯却认为是;波波夫,这个问题呢争论了一个多世纪至今也没有定论。
1859年3月波波夫出生在俄国乌拉尔一个牧师的家庭里,他从小就对电工技术有一种特别的嗜好12岁那年自己制作了一块电池还用电铃把家里的钟改装成闹钟。18岁时波波夫考进彼得堡大学物理系不久转入森林学院学习,这里活跃的学术氛围使他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由于家庭贫困波波夫只好半工半读维持学习并且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1888年波波夫听到了赫兹发现电磁波的消息后他开始萌生;要让电磁波飞跃全球的梦想。
1894年35岁的波波夫成功发明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无线电接收机,波波夫对无线电通信的最主要贡献在于他发现了;天线的作用,他的接收机所使用的导线是世界上的第一根天线。
1895年5月7日波波夫带着他发明的无线电接收机在彼得堡的俄罗斯物理学会上宣读论文并且进行演示;结果大获成功。
1896年3月24日波波夫又进行了一次正式的无线电传递幕尔斯电码的表演,波波夫把接收机安放在物理学会会议大厅内,然后把发射机安装在森林学院内两地间隔250米,当他的助手把信号发射出去后波波夫这边的接收机立即清晰的接到信号,然而波波夫的发明在俄国却没有被采用。
1895年波波夫曾经向俄国 申请1000卢布进行无线电实验的投资,可是陆军部长告诉他;我绝不允许把钱浪费在这样的幻想里。
再说说玛可尼,1874年他出生在意大利一个农庄主的家庭。1894年赫兹去世,刚满20岁的玛可尼在电器杂志上读到了赫兹的实验报告。从小就喜欢摆弄线圈电铃的他一下子就对电磁波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认为;既然赫兹能在几米外测出电磁波那么只要有足够灵敏的接收机就一定能在更远的地方接收到电磁波。他在家里的楼上安装了发射电波的装置楼下放置了接收机与电铃来相接。父亲见他不务正业大为不满,斥责他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家邻居们更是对他百般嘲讽。可是他并不气馁,终于有一天父亲正在楼下看报纸忽然听到一阵 ,接着,儿子欢天喜地的跑下来抱着他大叫;我成功了!父亲此时才看到儿子的杰出的才能,开始给玛可尼经济支助让他一心搞实验。第二年的夏天,玛可尼又完成了一次非常成功的实验到了秋天实验又取得空前的进展。他把发射机放在一座山岗的一侧接收机安放在山岗的另一侧中间距离27公里,当助手发送信号时他守侯着的接收机的电铃发出了清脆的 。
可是接下来的实验需要大量的资金,父亲已经没有能力来供给。于是,玛可尼向 寻求援助,但是保守的意大利当局对此不懈于故。不过,英国人对此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很多财团愿意支助他。于是,玛可尼在1896年来到英国。
1901年,玛可尼在英国建立了一座高耸入云的发射塔向大西洋彼岸发射信号获得了成功。1937年玛可尼逝世意大利有近万人为他送葬英国所有无线电报和无线电话以及广播电台停工两分钟向他致哀。
1905年,一场关于无线电发明权的诉讼在美国沸沸扬扬。最终,北美巡回法庭判定;玛可尼是无线电的发明人。第二年,波波夫因为脑溢血去世,享年47岁。
1909年11月,35岁的玛可尼荣获该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尽管玛可尼在西方的地位已经无可动摇但是俄罗斯人始终认为;波波夫才是第一个发明无线电的人。这个遗案,至今还没有解决。
实际上关于无线电的发明者别的国家也有不同的看法;英国人把麦克思韦奉为无线电之父,认为他最先指出电磁波的存在。德国人认为;赫兹,才是无线电的开创者,因为他最早发现了电磁波。美国人>>
问题七:飞机之父是谁 关于谁是“飞机之父”的争论,目前获得认可度较高的有三种说法,但是他们争议也是最多的:
一是:世界航空史专家宣称,将“飞机之父”的头衔授予了莱特兄弟,有学者认为这其实是一个“历史的错误”,莱特兄弟1903年的驾机试飞事实上并不是人类历史上的首次成功飞行!
二是:早在1901年8月,怀特海德就在美国康涅狄格州布里奇波特市的一处旷野中成功试飞了他自己发明的“秃鹰”号飞机,比莱特兄弟的首次成功试飞至少早了两年时间。一些世界航空史专家认为,德国移民怀特海德才是人类历史上真正的“飞机之父”,尽管一些主流的美国航空历史学家,包括美国史密森学会的航空史专家迄今仍对这一说法抱以沉默,但美国最权威的航空史刊物之一――《简氏全球飞机》杂志却对这一说法予以了支持,认为发明世界上第一架载人飞机的“飞机之父”的确不是莱特兄弟,而是名不见经传的德国移民怀特海德。
三是:正当人们疑惑不解的时候,一张巴黎人熟悉的面孔出现在飞机前面。他就是阿尔伯托.桑托斯.杜蒙,来自南美洲国家巴西的航空先驱。在法国“航空俱乐部”专家组和1000多名巴黎市民的注视下,桑托斯.杜蒙驾驶着他自己研制的14BIS,依靠飞机自身引擎的推动飞向天空,在3米高处飞行了大约60米。当飞机安全降落在地面时,杜蒙受到了在场观众的欢呼。飞行场景被**胶片记录了下来。欧洲媒体纷纷报道说,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动力飞行。
此外,怀特海德尽管可能是真正的“飞机之父”和“世界飞行第一人”,但他发明的鸟翼状飞机机翼其实并不适用于现代喷气式飞机,虽然相似的机翼仍被用在一些悬挂式滑翔机和超轻型飞机上,但莱特兄弟设计的飞机模型却堪称是现代喷气式飞机的“始祖”。
关于谁是“飞机之父”,目前还没有正式确认,但据可靠的证据显示,飞机之父最有可能就是以上说的三位人物,分别是:莱特兄弟、怀特海德、再就是阿尔伯托.桑托斯.杜蒙。
光 纤 之 父 -- 高 锟 教 授
个 人 简 介:
姓 名 高 锟 Charles K Kao
出 生 日 期 1933 年 11 月 4 日
学 历 英 国 伦 敦 大 学 理 学 士 (1957)
英 国 伦 敦 大 学 哲 学 博 士 (1965)
经 历 英 国 国 际 电 话 电 报 公 司 (1957)
英 国 国 际 电 话 电 报 公 司 附 属 标 准 通 讯 实 验 室 (1960)
香 港 中 文 大 学 电 子 学 系 教 授 及 讲 座 教 授 (1970-1974)
英 国 国 际 电 话 电 报 公 司:
首 席 科 学 家 (1974);
工 程 总 裁、行 政 科 学 家 (1982);
研 究 事 务 总 裁 (1986)
香 港 中 文 大 学 校 长 (1987-1996)
美 国 国 家 工 程 院 院 士 (1990)
台 湾 中 央 研 究 院 院 士 (1992)
香 港 高 科 桥 有 限 公 司 主 席 兼 行 政 总 裁 (1996- )
专 长 光 纤 通 讯
曾 获 得 之 学 术 荣 誉 美 国 硅 酸 盐 学 会 摩 尼 奖 (1976)
美 国 富 兰 克 林 研 究 所 史 特 活 · 柏 兰 亭 奖 章 (1977)
英 国 兰 克 信 托 基 金 会 兰 克 奖 (1978)
美 国 电 机 及 电 子 工 程 师 学 会 摩 理 斯· H· 利 柏 曼 纪 念 奖 (1978)
瑞 典 艾 力 松 基 金 会 L· M· 艾 力 松 国 际 奖 (1979)
美 国 武 装 部 队 通 讯 及 电 子 学 会 金 章 奖 (1980)
美 国 电 机 及 电 子 工 程 师 学 会 亚 历 山 大· 格 林 姆· 贝 尔 奖 章 (1985)
美 国 马 可 尼 基 金 会 马 可 尼 国 际 科 学 家 奖 (1985)
香 港 中 文 大 学 荣 誉 理 学 博 士 (1985)
意 大 利 热 那 亚 市 哥 伦 布 奖 章 (1985)
日 本 通 讯 及 计 算 机 促 进 基 金 会 通 讯 及 计 算 机 奖 (1987)
英 国 电 机 工 程 师 学 会 法 拉 第 奖 章 (1989)
美 国 物 理 学 会 新 材 料 国 际 奖 (1989)
英 国 塞 萨 斯 大 学 荣 誉 理 学 博 士 (1990)
美 国 国 家 工 程 院 院 士 (1990)
日 本 创 价 大 学 荣 誉 博 士 (1991)
英 国 格 拉 兹 高 大 学 荣 誉 工 程 学 博 士 (1992)
SPIE 金 章 奖 (1992)
台 湾 中 央 研 究 院 院 士 (1992)
英 帝 国 司 令 勋 章 (1993)
英 国 达 勒 姆 大 学 荣 誉 理 学 博 士 (1994)
世 界 工 程 组 织 协 会 杰 出 工 程 成 就 金 章 (1995)
澳 洲 格 理 斐 思 大 学 第 一 服 务 荣 誉 博 士 (1995)
第 十 二 届 日 本 国 际 赏 (1996)
现 职 香 港 高 科 桥 有 限 公 司 主 席 兼 行 政 总 裁
联 络 地 址 办 公 室
香 港 中 环 安 庆 台
1-9 号 安 庆 大 厦 20 楼
高 科 桥 集 团 有 限 公 司
电 话: (852) 2869-2283
传 真: (852) 2869-0848
E-Mail: ckao@iecuhkeduhk
学 术 经 历 、 成 就 介 绍 :
高 锟 教 授 (Prof Charles K Kao) 被 世 界 誉 为“光 纤 之 父” , 曾 任 香 港 科 技 大 学 校 长。 1990 年,他 获 选 美 国 国 家 工 程 学 院 院 士。
高 锟 教 授 曾 先 后 获 颁 L M 埃 里 克 森 国 际 奖 (L M Ericsson International Prize)、 马 可 尼 国 际 研 究 员 基 金 (Marconi International Fellowship) 以 及 皇 家 工 程 学 院 菲 利 普 王 子 奖 章 (Prince Philip Medal of the Roy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1996) 等 荣 誉。
高 锟 教 授 发 明 的“纤 维 光 学”在 全 球 获 得 广 泛 应 用, 并 在 香 港 知 识 产 权 署 与 香 港 发 明 家 协 会 联 办 的“二 十 世 纪 十 大 最 受 港 人 欢 迎 发 明 品”选 举 中 入 榜。 他 也 凭 着 这 项 发 明 荣 获 美 国 国 家 工 程 学 院 颁 发 的“1999 年 查 理· 斯 塔 克· 德 雷 珀 奖” (the 1999 Charles Stark Draper Prize)。 这 是 美 国 工 程 学 界 杰 出 成 就 的 最 高 荣 誉, 他 的 光 纤 通 讯 构 想 与 发 明 以 及 生 产 过 程 开 发, 可 能 会 掀 起 一 场 电 信 革 命。
高 锟 教 授 1933 年 出 生 于 中 国 上 海。 他 先 后 于 1957 年 和 1965 年 在 伦 敦 大 学 分 别 获 得 电 机 工 程 学 士 和 博 士 学 位。 1957 年, 他 进 入 ITT 公 司, 在 旗 下 一 英 国 子 公 司“标 准 电 话 与 电 缆 有 限 公 司”(Standard Telephones and Cables Ltd) 任 工 程 师。 1960 年, 他 进 入 ITT 设 于 英 国 的 欧 洲 中 央 研 究 机 构 -- 标 准 电 信 实 验 有 限 公 司, 在 那 里 服 务 了 十 年, 其 职 位 从 研 究 科 学 家 升 至 研 究 经 理。 正 是 在 这 段 时 期, 高 锟 教 授 成 为 光 纤 通 讯 领 域 的 先 驱。
随 后, 高 锟 教 授 在 香 港 中 文 大 学 任 职 四 年, 1974 年 又 返 回 ITT 工 作。 当 时, 光 纤 领 域 进 入 前 生 产 阶 段。 他 在 位 于 美 国 弗 吉 尼 亚 州 劳 诺 克 的 光 电 产 品 部 担 任 主 任 科 学 家, 后 擢 升 为 工 程 主 任。
1982 年, 他 因 卓 越 的 研 究 与 管 理 才 能 而 被 ITT 公 司 任 命 为 首 位“ITT 执 行 科 学 家”, 主 要 在 康 尼 迪 克 州 的 先 进 技 术 中 心 工 作, 1985 年 则 在 德 国 的 SEL 研 究 中 心 工 作。 与 此 同 时, 他 也 担 任 耶 鲁 大 学 特 朗 布 尔 学 院 兼 职 教 授 及 研 究 员。 1986 年, 他 被 任 命 为 合 作 研 究 主 任。
1987-1996 年, 高 锟 教 授 出 任 香 港 中 文 大 学 校 长。 目 前, 他 担 任 香 港 高 科 桥 集 团 有 限 公 司 (Transtech Services Group Ltd) 主 席 兼 行 政 总 裁, 并 致 力 于 开 发 电 信 与 信 息。
文特·瑟夫:因特网之父
作者:ccw 文章来源:ccw 点击数:418 更新时间:2005-8-27
TCP/IP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好似天书中 的符号。就是网虫看了,顶多觉得这几个英文字母眼熟,至于它 在因特网中所起的作用,除了专业人士,没有人会去深究。不过, 在任何一件对人类的生存形态与生活方式会发生影响的事件 背后,总有人具有使命感。TCP/IP的发明人文特瑟夫一直用心思 索,怎样编写主机与主机之间规范语言软件,以实现计算机间 的交流。在一次学术会议的休息时间,突然灵感骤至。瑟夫连忙 拿起一个旧信封在背面胡乱画出个草图。正是在这张普通的纸 上,瑟夫提出了能够连接不同网络系统的“网关”(Gateway)的概 念,为TCP/IP协议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瑟夫和另一位学者 卡恩一起构建了TCP,后来又不断将其完善,使TCP成为标准,并 走向世界。瑟夫与同仁的努力,为因特网插上起飞的翅膀。
21世纪的文艺复兴者
与大多数默默无闻的开拓者相比,瑟夫 无疑是最幸运的。他是绝大多数媒体谈到因特网起源时都要加 以引用的人物。而且尊敬地称他为“因特网之父”。他说:“你应 该清楚这个头衔很不公平,有很多人参与了因特网的创建,我 只是在最初10年里做了一些早期工作。”这不是客套。个人电脑 不是一个人的发明,因特网更是集体的力量。戴得上“因特网之 父”这顶帽子的人可能不只瑟夫一人,但他戴着,的确问心无愧。 25年前,他与人共同发明了TCP/IP协议,打破了因特网政策的 障碍,将网络从政府学术网转变成革命性的商业媒体,从此引 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
今年56岁的瑟夫,担任MCIWorldCom高级副 总裁,负责技术和架构。世界上大多数人都只是静待因特网的 爆发性发展,但瑟夫却不,在发表演讲、接受各种荣誉的同时, 他与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NASA)合作,着手将因特网延伸至 外层空间。
他一生酷爱科幻小说,有着丰富的计算 机知识,有着对人性敏锐的理解,他将这些个人素质混合起来, 大大改善了整个世界的通信方式和知识获取的方式。 “Vinton扮演了许多角色。但他更像是21世纪的文艺复兴者。他部 分是科学家,部分是工程师、哲学家、商人,但最重要的是一名 伟大的启蒙者。”瑟夫多年的老板FredChggs这样评价他。
瑟夫无疑是因特网方面为数不多的权 威之一,1992年他组建了因特网协会,无论在政府社交圈,还是 高科技社区中,瑟夫都是国家级的人物。1997年,他从克林顿总 统手中接过了美国技术勋章。尽管在他身上的荣誉和影响力与 日俱增,但瑟夫仍像过去一样平易近人,保持谦虚态度。
网景的安德森说:“我们是站在巨人肩膀 上创造业绩”。瑟夫无疑是巨人之一。
1986年后担任CNRI副总裁,1994年再度回 到MCI,负责MCI基于因特网服务的通用网络架构,包括为商业和 消费用户提供数据、信息、语言和视频的集成服务。
1997年,瑟夫所在的MCI公司,想让因特网 具备行星间的通信能力。于是瑟夫着手开发技术,使标准的因 特网能布置到木星、土星、火星和金星等行星和卫星的表面,使 宇宙飞船在太阳系内航行时可以通信。瑟夫表示,离完整的技 术规范还很遥远,但他希望他的基本设计方案能够在近距离的 太空旅行中使用,比如预定于2001年的火星探测计划。
瑟夫的研究成果究竟会给人类带来多 大的影响,目前还难以定论。
一位有听觉缺陷的工程师的自白
文特·瑟夫出生于1943年6月23日。在洛 杉矶圣费尔南多谷地区上中学时,他与斯蒂夫克洛克认识,并 成为好友。两人都酷爱科学,周未经常泡在一起做三维棋盘成 色彩观察实验。
瑟夫消瘦结实,易动感情、热情外露,他 参加学校的后备军训练队,以逃避体操课。在校内他要么一身 制服,要么穿夹克打领带,还总夹着一个棕色大公文包。当时看 来,这身打扮气度不凡,“我穿夹克打领带是为了让自己与众不 同。虽然以这种方式表现自己可能很幼稚”,然而令朋友们惊讶 的是,文特的这身打扮从未阻碍女孩子对他的兴趣。他在情场 上可以说是如鱼得水。人人都说,他魅力不一般。
小时候,他的偶像是父亲。他父亲通过艰 苦奋斗,从一名普通员工升到北美航空公司的高级执行官。瑟 夫的两个弟弟也表现出众,两人踢足球,并轮流担任学生会成 员。瑟夫本人则是书虫,兴趣庞杂、爱好十分广泛,幻想色彩较 浓。化学学得特别好,但他真正的兴趣在于数学。由于是早产儿, 瑟夫出生时听觉有缺陷,必须戴上助听器。他从小到大一直在 设计有助于听觉交流的技巧。他还写过一篇论文,叫“一位有听 觉缺陷的工程师的自白”。
1960年左右,虽然还在念高中,但斯蒂夫 已获准使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计算机实验室。周 未,瑟夫就跟斯蒂夫去。一次实验室大楼已锁,只见二楼有扇窗 开着。“接下去,我就知道文特已站在我的肩膀上。”斯蒂夫回忆 道。
高中毕业后,瑟夫进了斯坦福大学,他父 亲的公司为他提供了四年的奖学金。他主修数学,很快迷上计 算机。“编程让人体味到一种奇妙无比的感觉。你创造了一个你 自己的世界,你就是这个世界的主人。不管编了什么,计算机总 会照办。它就像一只沙匣,里边每一粒沙子都在你把握之中。”
大学毕业。恰逢IBM招人,他就进了IBM洛 杉矶公司,为一个分时系统搞系统工程研究。很快他就发现自 己肚里的墨水不够,瑟夫就投到他论文导师爱斯金的门下。当 时爱斯金与ARPA签有研究协议,研制一台超级计算机,专用于监 测另一台机器上的程序执行情况。这成了瑟夫的论文课题。1968 年夏,斯蒂夫在UCLA和瑟夫一道工作,标志着他俩从此与计算机 网络结下不解之缘。
1968年秋,该课题转至克兰罗手下,他用 ARPA拨来20万美元设立网络测试中心,负责ARPA网计划中大部 分机器性能测试和分析工作。克兰罗召集了40名学生为他干活, 瑟夫和斯蒂夫无疑是其中的老大。另外还有乔波斯德尔。
瑟夫的妻子希格里是插图画家,3岁时 耳朵就全聋了。两人的第一次见面就是他们的助听器推销商精 心策划的。让两人不期而遇,一见钟情。饭后,两人一起去了艺 术博物馆。瑟夫从未受过艺术方面的训练,但他也表现出浓厚 兴趣。在康定斯基的大型作品前,他伫立良久,最后冒出一句: “这画真像一只巨大的新鲜汉堡包。”
一年后的1966年,俩人结婚了。斯蒂夫自 然是傧相(几年后两人又互换了一次角色)。婚礼开始前几分钟, 奏婚礼进行曲的录音机卡了壳,这位傧相和惊慌失措的新郎赶 紧躲到圣坛边的小房间里,发动特长,将机器修好。由于听力缺 陷,两口子说悄悄话都像吼叫。
为因特网插上起飞的翅膀
当时最紧迫的任务就是编写主机—— 主机规范语言软件,以实现计算机间的交流。1968年夏,ARPA网 四个网点的一小群研究生聚在一起,谈论ARPA网。不久,他们开 始自称为“网络工作小组”(NWG),聚集全国通信编程人员中的 精英,为联网主机的操作规范达成统一意见。他们创造出了一 系列新术语,比如“协议”(Protocol)。但前几次会谈并无实质性进 展。
转眼到了1969年底,NWG还未拿出规范 语言。为了在12月交差,小组拼凑赶制出一份Telnet,用于远程上 网,但功能有限,比较基础。
真正的革命突破留给了瑟夫和鲍勃·卡 恩。1970年初,他碰到BBN公司的主持中介信息处理器安装调试 的硬件专家鲍勃·卡恩。两人一见如故,一起在UCLA做测试。卡 恩需要什么软件,瑟夫马上玩命把它编出来。他俩为电脑网络 间的协调问题绞尽脑汁,看怎样将不同的网络焊接得天衣无 缝。
1973年春天,瑟夫去旧金山大饭店参加 会议。在休息室过道里,等候下一轮会谈。突然灵感骤至,连忙 拿起一个旧信封在背面胡乱画起来。正是在这张普普通通的纸 上,瑟夫提出了能够连接不同网络系统的网关(Gateway)的概念,为 TCP/IP协议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那时,他与卡恩就如何建 造一个网中之网已谈了几个月,而且也与其他小组有许多交 流。两人都想到用一个“网关”来帮助系统之间的路由选择,“网 关”概念确立后,下一个难题是包传输问题。当时瑟夫的那张草 图确立了技术的突破。
1973年春夏,瑟夫和卡恩都在推敲细节。 瑟夫经常拜访弗吉尼亚阿灵顿的“达帕”办公室(DARPA的前身 就是ARPA)。与卡恩经常连续几个小时地讨论。有一次马拉松谈 话中,他俩整整熬了一夜,轮流在粉笔板上涂涂写写。两人准备 合作一篇论文,又是通宵不眠。
同年9月,两人把新规范的观点和论文 一起提交给国际网络工作小组,经过大家讨论,使其更加成熟。 两人在论文修改中都固执已见,争得面红耳赤:“我们常常是一 个人在打字时,另一个人才得以休息一下扭累的脖颈,却又不 得不一起构思,真有点像两只手绑在一支笔上。”
1973年底,论文大功告成,题目为:“关于 包网络相互通信的协议”。在这篇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中,瑟夫 和卡恩首次提出TCP协议。这就有了电脑网络“联合国宪章”。在 署名问题上,俩人决定让上帝作主,掷了一枚硬币。结果瑟夫受 到了垂青,他赢了。当然,他赢得的不仅仅是一个署名,而且后 来一堆堆接踵而至的荣誉。
1974年5月,论文发表。就像7年前罗伯茨 勾勒出ARPA网初步设想一样,这是一个革命性的事件。论文描述 了传输控制协议(TCP),还介绍了网关的概念。有了TCP,跨网交 流才成为现实。如果TCP足够完善,任何人都可以建造起任意规 模和形式的网络,只要网上有能为信息包作解释并选择路经的 网关机器,人们通过它就能与任何一个网络交流。TCP成为开拓 世界的技术,为因特网插上了起飞的翅膀。
成为因特网之父
当然,瑟夫是TCP的真正推动者。他和卡 恩一起构建了TCP,后来瑟夫又不断将其完善,使TCP成为标准, 并走向世界。就这一点来说,瑟夫是真正的“因特网之父”。
1972年,瑟夫获得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UCLA)计算机学博士学位。在华盛顿召开的国际计算通信大 会上,他作了公开演示,使公众第一次看到包交换技术和远距 离计算机交互技术。这一年,他离开UCLA,加入斯坦福大学,担 任该校的计算机和电气工程教授。
1974年论文发表后,瑟夫继续深入研究, 将TCP变成更详细的规范使人们可以为它开发多种软件。1976 年,他离开斯坦福大学,加入ARPA。在1976年至1981的任期内,他 在因特网与网络相关数据包和安全技术的开发中,扮演了至关 重要的角色。他的大部分工作是测试、分析、规划、组织集体讨 论,然后又回到制图板上。
1977年7月是重要的里程碑。在南加州大 学的信息科学研究所(ISI)里,瑟夫和卡恩等十余人举行了一次 有历史意义的试验。当时全美国有三个电脑因特网,第一当然 是阿帕网,另外还有两个,一是无线电信包网,一是卫星信包网。 瑟夫他们的试验就是要通过电脑“联合国宪章”把三者联起来。 一个有数据的信息包首先从旧金山海湾地区,通过点对点的卫 星网络跨过大平洋到达挪威,又经海底电缆到达伦敦,然后通 过卫星信包网,连接阿帕网,传回南加州大学,行程94万英里, 这次试验没有丢失一个比特的数据信息,瑟夫和卡恩他们一举 成功!
1978年初,瑟夫在ISI主持召开TCP会议。会 议间歇时,他和波斯德尔、科恩及另一个同事,在走廊交流。“我 们靠着走廊的几个大纸箱站着,一边就在纸箱上画起图表来。” 当继续开会时,他们就向小组提交建议:将传输控制协议中用 于处理信息路经选择的那部分功能分离出来,形成单独的因特 网范围协议,简称IP。1978年,TCP正式变为TCP/IP。
初期,“Internet”意指任何使用TCP/IP协议 的网络,而“Internet”则专指由联邦政府资助的,由许多使用TCP/ IP的公用网络互联而成的网络。到80年代中期,欧洲、加拿大也 开始与美国政府主持的网络互联。于是“因特网”(Internet)开始意指 这个松散广大的世界性TCP/IP因特网络。
1982年初,瑟夫遇到一位MCI公司的经理, 此人负责MCI的信息开发工作。“他想建立一个数字式邮政服务, 我立即被这个想法吸引住了”。因此他宣布离开DARPA,加盟MCI, 去担任MCI数字信息服务的副总裁。他的离去引起了极大的震 动和反响,一位同事甚至为此而哭了。“文特是我们无形中的头 儿,我们需要他。”另一位同事说。
手中握着一枚火箭
瑟夫在极为关键时刻离开的ARPA网准 备正式转换成TCP/IP系统,据传国家标准署考虑为网络互联建 立一套新标准,取代TCP/IP,这就是OSI参考模型。OSI是国际标 准化组织(ISO)开发,是由地位巩固的官僚们,居高临下甚至是 蔑视一切的情况下发布的。他们认为TCP/IP和因特网只是一种 学术玩具,但瑟夫等人坚持反对OSI,因为它划分过细,十分复杂, 而且仅仅是个设计,从未试验过。“OSI的一切都是非常抽象的, 学究气十足。他们所用的语言浮夸到不可思议的程度,简直读 不下去。”
而TCP/IP是实践的结晶,也是合作研究 的产物,不是像OSI那样在一大堆委员会里产生出来的“大骆驼”。 OSI经常举办国际会议,对瑟夫等人来说,真是一番痛苦的经历。 “我在会上不停地写反对意见。”
因特网的魅力在于交流规范的简单方 便,而瑟夫的魔力在于:他美言善诱,软硬兼施,最终让用户采 用这种规范。
1983年,瑟夫曾劝说让IBM、DEC、HP支持 TCP/IP,但都遭拒绝,而采用了OSI。他们认为TCP/IP只是一项 研究试验。不过最关键的是,国防部选择了TCP/IP。
1983年1月1日,ARPA网正式转换成TCP/ IP系统。这次转换具有里程碑意义,恐怕是此后几年中因特网 发展中最为重要的事。有了TCP/IP,网络可伸展到任何地方,数 据不费吹灰之力就从一个网络送到另一个网络。
1988年,也就是5年后,ISO终于制定出开 放系统网络互联标准。连美国官方也将OSI作为官方标准。欧洲 更是趋之若鹜。看来,OSI要想压倒TCP/IP,但是借助Unix的威力, TCP/IP已无所不在。凭着它无声而凶猛的冲击,TCP/IP击退了 ISO的强攻。“标准只能被发现,而不能被颁布”,这就是因特网 的新规则。
1989年,瑟夫向Interop展览会场走去,他第 一次感受到因特网被科学界和研究界以外的世界所欢迎。“我 们注视着这一切,感到我们手中握着一枚火箭。”
ARPA网不再是中心,因特网已变成了网 状结构,辐射全球。一场革命一触即发,瑟夫幸运地站在了这场 革命的中心。
1、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詹天佑(1861—1919)他是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被誉为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其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
2、中国现代桥梁之父——茅以升
茅以升(1896年1月9日—1989年11月12日),江苏镇江人。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茅以升曾主持修建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块里程碑;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参与设计了武汉长江大桥。
3、中国当代建筑之父——梁思成
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是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参与了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等作品。
4、中国核能之父——卢鹤绂
卢鹤绂(191467-1997213),出生于辽宁沈阳,核物理学家,被誉为中国核能之父。卢鹤绂主要从事理论物理和核物理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5、中国航空、导弹之父——钱学森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6、中国雷达之父——束星北
束星北(1907年10月1日—1983年10月30日),江苏扬州市人。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中国雷达之父”。毕生致力于我国教育事业与科学研究,有深厚的数学物理基础,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物理人才。我国早期从事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研究的物理学家之一,后转向气象科学研究。晚年,为开创我国海洋物理研究做出了贡献。
7、中国现代数学之父——华罗庚
华罗庚(19101112—1985612),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并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王方法”等。
8、中国克隆之父——童第周
童第周(1902528-1979330),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生物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开创了中国“克隆”技术之先河,被誉为“中国克隆之父”。
9、中国卫星之父——孙家栋
孙家栋,1929年4月生于辽宁瓦房店市,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总设计师。1967年,孙家栋担任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总体设计负责人,先后担任了中国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他还是中国通信卫星、气象卫星、地球资源探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的工程总设计师。在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100个航天飞行器中,由孙家栋担任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或工程总师的就有34颗,占整个中国航天飞行器的三分之一。被业界公认为中国的“卫星之父”。他为中国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
10、中国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193097-)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其实还有很多领域的奠基者和领路人,小编在这里不一一列举了,他们都是国之巨匠,是让我们尊敬的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