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齿虎咬合力只有狮子的一半,为什么能以大象为食?

剑齿虎咬合力只有狮子的一半,为什么能以大象为食?,第1张

史前巨兽剑齿虎对人们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它们长长的犬齿,据研究发现,剑齿虎长牙可达到28厘米左右,但通过研究又发现,剑齿虎的牙齿非常脆弱。

该牙齿虽然能够前后移动咬合猎物,但当猎物挣扎左右移动时,剑齿虎的长牙很有可能会被折断。那么问题来了,对于剑齿虎而言,这么脆弱的长牙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史前巨兽剑齿虎

剑齿虎体型和今天的狮子相似,但是身体结构却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剑齿虎的咬合力不强,加尼福尼亚大学用剑齿虎化石做了电脑复原模型,并将骨骼密度以及牙齿密度也还原到复原模型中,结果显示剑齿虎的上下颚咬合能力并不强,只有同等体型狮子的一半,相当于如今大型狗狗的咬合力。

然而通过化石资料显示,剑齿虎主要捕食的猎物是体型比它自己大得多的长毛象,大地獭以及史前野牛等,其中史前野牛体重约1吨以上。

而今天的狮子捕获的猎物大多是和自身体型相似或者是比自己更小的鹿、牛等猎物。

更重要的是,通过牙齿对比发现,剑齿虎长长的长牙碰到重物时非常容易折断,因此它们无法像狮子一样,跳到食草动物的背上,然后撕咬对方的背部。

也就是说,虽然剑齿虎的长牙看起来很凶,但实际上就是个战五渣,既然如此,那它是怎么捕获体型更大的长毛象呢?

齿虎长牙的作用

最开始,科学家们猜测剑齿虎的长牙就像是鹿类的角一样,是为了求偶。但是科学家们发现,无论雌雄都有长长的牙齿。

更重要的是,从已发掘的化石可以看出,剑齿虎雌雄体型差异不明显,也就是不存在性二态性。性二态性就是雌性之间除了生殖器官外,还存在着明显的外表差异,比如:孔雀的尾巴,鹿类的鹿角等,一般存在性二态性的生物属于一夫多妻制生物。而体型相似,几乎没什么区别的生物则属于一夫一妻制,比如:企鹅。

剑齿虎不存在明显的差异,意味着它们的长长的牙齿并不是为了展示雄性魅力,那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科学家猜测,剑齿虎长牙的作用,可能是为了给猎物致命一击。

剑齿虎的尾巴很短,而现如今几乎所有的猫科动物都拥有长长尾巴,长长的尾巴有助于在快速奔跑时保持身体平衡。而剑齿虎的尾巴非常短,不利于它们快速奔跑,因此它们通常采用伏击的方式。

为了尽可能地靠近对方,剑齿虎身上可能有花纹作为保护色。而为了更好地狩猎,它们通常会选择独居的大型生物下手,因为群居生物群里,有许多双眼睛,不利于它们捕猎。独居的生物则能够弥补这个缺点。

剑齿虎的前肢非常粗壮,但后腿比较短小结实,拇指上有巨大的爪钩。据猜测,它们在靠近猎物时,会与猎物进行近身搏斗,利用强壮有力的腿部将猎物掀翻在地,然后用剑齿虎长长的牙齿给予致命一击。

但是,关于剑齿虎是咬肚子还是咬脖子,科学家们又开始争论不休。有些科学家认为剑齿虎是先咬肚子,因为肚子比较柔软,而且肚子中有许多内脏,内脏柔软且营养含量丰富,所以许多掠食者会先吃掉内脏,再吃肌肉。

但是另一派科学家认为剑齿虎先咬脖子,在当时美洲生活着许多机会主义者,比如:硕鬣狗,以及短面熊,它们一个数量众多,一个体型硕大,以至于当剑齿虎不能快速杀死猎物并吃掉时,这些机会主义者就会抢夺它们的食物。

剑齿虎的牙齿向内稍微弯曲,形状像是弯刀,而且它们的牙齿内侧也像是弯刀一样具有锯齿。当剑齿虎把长长牙齿深入到食草动物脖颈处时,牙齿的锯齿可以隔断猎物的主动脉,造成食草动物快速死亡。

后来,科学家们通过模拟剑齿虎的进食发现,剑齿虎的长牙不适合攻击腹部,但适合攻击食草动物的动脉,只不过剑齿虎需要找准猎物的动脉才行。而且这种方式还有一个好处,即使剑齿虎不用较强的咬合力,也能使猎物死亡,而这也符合剑齿虎的身体构造。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剑齿虎长长的牙齿并不是装饰或者求偶,而是它们捕杀猎物的一大凶器。

剑齿虎的灭绝

关于剑齿虎的灭绝,目前并没有一锤定音的说法,比较靠谱的猜测是在第四纪冰期时,剑齿虎所在的地方草原退化,植被减少,使得食草动物也大幅减少。而且,它们的主要食物史前野牛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演化出了较小的体型以及群居的生活方式。

体型较小可以让它们对能量的需求较小,而群居时又增加了它们监控食肉动物的预警程度,使得剑齿虎捕猎越来越难,以至于灭绝。

还有一种说法是,人类在12万年前进入美洲大陆后,大肆屠杀当地的大型食草动物,使得北美47个属里灭绝了34个属,南美60个属里灭绝了50个属,而剑齿虎由于食物不足而灭绝了。

剑齿虎 是指多种不同的物种,是大型猫科动物进化中的一个旁支,生活在中新世--更新世时期。 主要是分类在猫科下的剑齿虎亚科、鬣齿兽科及猎猫科,且包括有袋下纲的两个科,生存于新生代的不同时期,各自演化出像剑的犬齿。它们的上犬齿最长可达120毫米,纵然口合起来,其犬齿仍然清晰可见。 剑齿虎一般都较现今的猫科粗壮,像熊一般。 大部分 剑齿虎亚科 成员的捕猎对象是大型的 食草动物 。 剑齿虎在早更新世时期灭绝后演化为 似剑齿虎 。美国洛杉矶市区的拉布里亚农场是世界上最不寻常的化石遗址之一,在这里发现了两千多只剑齿虎的亲戚刃齿虎的化石,使人们对剑齿猫科动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剑齿虎的祖先是原猫。

剑齿虎除了叫“虎”,与老虎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同属于猫科。猫科是食肉目—猫型亚目的一科,最原始的猫科动物叫原猫,体重只有十几千克,于渐新世之初(约3400万年前)生活在欧洲的密林中,距今2000万年前进入北美。

所有猫科动物的共同祖先:原猫。

真猫科与假猫的演化:

猫科演化的第二阶段是假猫。假猫大约于2000至1000万年前生活在欧亚和北美,这一类群的多数种类后来灭绝了,只有两支得以发扬光大,四齿假猫就是剑齿虎亚科的祖先,而另一种生活在东亚地区的假猫则演化为真猫类。

现存所有猫科动物,从老虎到猫咪都属于真猫类。在假猫演化后期,剑齿虎就与包括老虎在内的真猫分道扬镳了,它与老虎的关系比家猫还远。

在猫科演化的第三阶段,剑齿虎和真猫类各走各的路。剑齿虎亚科包括三个族。锯齿虎族,按演化顺序先后是:短剑齿虎→巨剑齿虎→锯齿虎→异剑齿虎。

刃齿虎族,按演化顺序先后是:副剑齿虎→巨颏虎→刃齿虎。后猫族包括后猫和恐猫。

1、剑齿虎

(短剑剑齿虎),由副剑齿虎进化而来。生活在晚中新世到上新世末更新世初的非洲,欧洲,亚洲,也有少数进入过北美洲

2、似剑齿虎(锯齿虎),旧称似剑齿虎,由剑齿虎进化而来,生活在上新世末到更新世末的亚欧非南北美五大洲,是分布最广泛的剑齿虎亚科成员;

3、异剑齿虎(异刃虎),旧称异剑齿虎,生活在早中更新世的北美洲,化石数量稀少,只在美国部分地区发现过;

4、后猫,体型与美洲狮相仿,身材较为细长,剑齿扁而短,不是特别发达,相对其他剑齿虎长相更类似普通猫科动物;

5、恐猫,由后猫进化而来,生活在上新世到早更新世的欧亚大陆、非洲和北美洲,因在BBC《与古兽同行》中出场而著名,和后猫一样剑齿不发达。擅于捕食灵长动物;

6、巨颏虎(巨剑齿虎),旧称巨剑齿虎,其实体型并不巨大,只有豹子

般大小;

7、刃齿虎(美洲剑齿虎),最大的剑齿虎属共为最大剑齿虎亚科,剑齿长度也是剑齿虎家族之最,体型是猫科中最粗壮的,擅长搏击制服猎物并以剑齿攻击猎物脖颈咽喉一击毙命;

8、副剑齿虎,又称拟剑齿虎,是已知最古老的剑齿虎亚科动物,生活在中新世,肩高约58厘米,与豹相似;

9、巴博剑齿虎;

10、迅剑虎。排名是历史时间越远越靠后

剑齿虎其实是谁的祖先都不是,自己一个种类,剑齿虎外表像狮子,有一对长长的犬齿,内部骨骼又像狮子又像老虎,但弯曲度都不像狮子老虎,剑齿虎骨头上有一点肉,而那肉硬度与狮子老虎的不一样,一般来说,剑齿虎自己一个种类,还有待科学家进一步调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12361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0
下一篇2023-09-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