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的意见建议怎么写

对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的意见建议怎么写,第1张

同志们:
经县委、政府研究,决定今天召开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中央、全省、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1年经济工作,安排部署2012年全县经济工作。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2011年工作回顾
2011年,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突出实施工业强县和城镇化带动战略,推进“三化”同步,按照年初确定的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抢抓机遇,扎实苦干,奋力拼搏,保持了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是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我们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在加快发展中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全县生产总值预计完成4528亿元,同比增长171%。财政总收入646亿元,同比增长1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6亿元,同比增长1211%,年均增长54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达到877亿元,同比增长2009%。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16280元,同比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3730元,同比增长1932%。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43亿元和14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013%、1673%。
二是工业经济平稳发展。大力推进工业强县战略,野马川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妈姑有色冶金产业园区、珠市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建设快速推进,入驻企业18个。韭菜坪风电二期项目即将竣工。黔沪水泥厂建成投产。核桃乳异地技改项目和利民食品厂加快建设。建成了野马川半夏组培加工厂,开工建设百灵制药项目。完成工业总产值40亿元,同比增长17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115亿元,同比增长501%。在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中,累计完成原煤产量150万吨,同比增长415%;生产精锌5000吨,同比增长1083%;生产铁矿石161万吨,同比增长61%;生产水泥16万吨,同比增长789%。
三是城镇建设和管理有序推进。完成赫章县城总体规划修改初步方案评审。完成汉阳花园、县城老城区和西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报批。完成了5个乡总体规划报批。启动了4个乡镇总体规划编制。完成5个乡镇特色小城镇风貌改造方案设计。完成11个精品示范村规划编制;完成203个村庄指导性建设规划报批工作。不断完善城市建设征地拆迁工作制度,推进征地拆迁工作规范化。县城夜郎大道三、四标段建设加快推进。小河沟桥加快建设。老二中综合开发项目正在进行主体工程建设。农广校片区旧城改造正在进行主体工程建设。农牧局片区旧城改造有序推进。玉锦小区开发项目正在做地勘工作。廉租房建设项目、西城区一期路网和妈姑沉陷区搬迁项目加快推进。“整脏治乱”专项行动和“满意在赫章”主题活动深入开展,群众卫生意识、秩序意识逐渐增强,城乡卫生环境逐渐改善。
四是“三农”工作成效明显。着力推进“三个百万”工程,完成核桃种植16万亩,全县核桃种植面积达到46万亩。整合资金599698万元投入草地生态畜牧产业,牛、生猪、羊存栏分别达106万头、3438万头、1974万只,同比增长分别为305%、093%、2063%。种植中药材10万亩,其中半夏4万亩。粮食总产量达27万吨。圆满承办了全省中药产业发展推进大会和全省核桃产业扶贫工作推进大会。生态文明家园“黔西北民居”建设完成25084户。
五是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全年安排156个重点项目,目前开工建设132个。毕威高速赫章段工程加快推进。完成了岔河至罗州等10条油路建设,韭菜坪至钟山泥结路竣工验收,11条通村油路全面开工建设,16条通村公路全面完工。完成了12座桥梁建设工程。启动了5座骨干水源工程建设的前期工作。野马川河道治理工程、可乐乡防洪工程、平山乡扇子田水库副坝除险加固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因旱灾水源枯竭项目等一批水利工程开工建设。
六是改革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全面落实限时办结制度,将638个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到169项。坚持招商引资“一把手”负责制,积极推行领导带头招商、园区承接招商,组建了8个招商分局分别驻外招商。全年共275批次客商赴赫章考察。全年新开工项目81个,续建项目51个。招商引资签约项目73个,签约资金24596亿元,实际到位资金45亿元。
七是文化旅游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切实加大旅游景区宣传推介和景点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景区服务功能,构建多层次的旅游文化体系,大力开拓文化旅游市场,增加旅游综合收入。以平山为重点的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完成了大韭菜坪景区步道建设。阿西里西村被评为民运会贵州最具魅力村寨。启动了可乐国家大遗址公园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全县旅游人次达142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25亿元,同比增长25%。
八是“和谐赫章”建设取得新进展。“十大民生工程”加快推进。完成了253个整村推进项目。赫章一中新校区工程开工建设。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城乡低保制度、社会救助制度。新增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7020人,城镇新增就业207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6%以内。完成2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广播电视县乡联网工程建设。常住人口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428%。安全生产实现“双降”目标。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在城关地区推行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建立了34个(村)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室。大力开展了以“打黑除恶”为龙头的治安整治活动,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平安赫章”、“和谐赫章”建设深入推进。
当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小,企业转型升级速度慢;二是财政总量小,财政稳收、增收压力重重,收支矛盾突出;三是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亟待改善,工业化、城镇化程度低;四是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的压力加大,支柱产业培育步伐缓慢,大项目、大企业支撑和拉动经济发展格局没有形成;五是农业基础脆弱,农村贫困面大,农民增收困难;六是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收入、住房等方面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多,信访维稳和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七是部分乡镇、部门执行力、落实力不强,部分干部思想不够解放,投资软环境需进一步改善;八是农村基层织建设急需加强,村组干部在关键时刻的作用发挥不够明显。
2011年,赫章县经济发展综合排位居全省第54位,比2010年下降2位。其中,生产总值居全省第39位,生产总值发展速度居全省第59位,分别上升1位、下降8位;固定资产投资居全省第38位,固定资产投资发展速度居全省第10位,分别上升10位、17位;工业增加值居全省第51位,工业增加值发展速度居全省第27位,分别上升1位、31位;旅游总收入居全省第35位,旅游总收入发展速度居全省第78位,分别下降5位、24位;工业用电与工业产值之差居全省第76位,下降24位;税收收入居全省第42位,税收收入发展速度居全省第38位,分别上升1位、下降24位;居民储蓄居全省第39位,下降18位;贷款余额居全省第34位,上升10位;城镇就业人数居全省第48位,下降16位;一般预算收入居全省第50位,一般预算收入发展速度居全省第75位,分别下降5位、46位;农民人均纯收入居全省第66位,农民人均纯收入发展速度居全省第40位,分别下降6位、上升32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省第15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发展速度居全省第23位,分别上升4位、9位。我们要清晰的认识到赫章在全省88个县(市)中所处的位置和存在的差距,要进一步强化忧患意识、发展意识,创先争优、增比进位,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精神状态,坚定不移地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扎实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今年是县级换届后的第一年,又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我们还将迎来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召开,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意义十分重大。虽然在发展中还面临一些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但我们更要看到,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产业政策支持的重点是我县的薄弱环节,新的十年国家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基础设施加快改善,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要素支撑能力不断提升,新增产能正在释放,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我们要大力培育发展活力、倡导发展文化,进一步提振精气神,敢拼敢闯、创先争优、团结奋进,切实做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能快则快,好中求快、快中保好,使各项工作都有新的突破,为“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全县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稳中求进,提速转型”作为今年工作的总基调、总目标,坚定不移落实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县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加快推进“三化同步”,在加速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加快转变方式,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进一步突出生态环境保护,在加快城镇化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做大经济总量的同时进一步改善民生,在深化改革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开放,在坚持现有成功做法的同时进一步创新思路,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求快、快中保好、能快则快、又好又快”。
全县经济社会的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7%以上(其中第一产业增加7%,第二产业增加30%,第三产业增加16%),力争20%,达到56亿元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2%以上,达到125亿元,力争146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长33%,达到60亿元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20%以上,达到774亿元,力争完成8亿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5%,达到11亿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力争达到4500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以上,达到18000元以上。森林覆盖率提高15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提高25个百分点。减少213万贫困人口。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8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今年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保持投资较快增长,推动经济加速发展。牢固树立抓投资就是抓发展的理念,以投资总量的增长拉动加速发展,以投资增量的扩张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确保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5亿元以上。其中,工业项目确保完成投资4617亿元 (电力项目2839亿元,煤炭项目244亿元,产业项目1534亿元);房地产项目确保完成投资2665亿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确保完成投资1287亿元;交通项目确保完成投资2329亿元;农业项目确保完成投资163亿元;其他项目确保完成投资1172亿元,50万元以下固定资产项目确保完成投资3亿元以上。一是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增加前期工作经费投入,加强项目储备和项目库建设,抓好项目前期研究和规划设计,加快环境评价、土地预审等工作进度。建立重大项目建设领导协调机制和定期通报制度,依法开展项目征地拆迁,做好被征地群众的权益维护和动员引导工作,保障项目顺利实施。二是积极争取国家投入。在基础设施、开发扶贫、民生工程、生态环境等领域,争取国家提高专项建设资金投入我县的比重,提高对我县交通、水利等建设项目的投资补助标准和资金注入比例,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专项对我县特色优势产业的支持力度。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争取中央、省、市增加对我县的转移支付。三是着力推动民间投资。坚持非禁即允,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力度,规划建设民营经济产业园,破除投资壁垒,降低准入门槛,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参与土地整治、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特色经济发展,进入市政公用事业、保障性住房、社会事业等领域。四是努力拓宽融资渠道。完善地方政府金融协调管理体制,做大做强建投公司、国资公司、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组建产业园区及开发投资公司,深化政银合作、银企合作、银校合作。五是切实加强财税工作。争取县外金融机构对我县信贷规模给予倾斜,改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加快新财源建设步伐,优化财源结构,着力提高一般预算收入发展速度和税收收入发展速度。坚持搞好管活的原则,加强边关站点的管理,加大税费稽查力度,严防跑、冒、滴、漏,确保应收尽收。
(二)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转变发展方式最重要的是调整结构,提升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尽快使工业经济快起来、大起来、强起来。一是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搭建科研平台,实行产、学、研相结合,加大煤、铁、铅锌传统产业开发研究力度,坚持走产业之间循环发展之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要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促进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汽车配件、拖拉机配件、摩托车配件制造,力争装备制造、铸造冶炼等产业有新的突破。推进中小去也孵化园建设,大力培育中小企业。全县工业总产值达54亿元,同比增长3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22亿元以上,同比增长30%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以上。二是加快发展服务业。紧紧围绕“旅游文化兴县”的战略目标,加快旅游景区和精品旅游线路建设,加大客源市场开拓力度,增加旅游接待能力,提高旅游收入,全县旅游总收入达156亿元,同比增长25%。紧紧围绕到2016年全县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的目标,着力打造“夜郎”文化品牌,抓好“五古”保护与建设,在今年上半年完成可乐国家大遗址公园的规划编制工作。加强现代物流基地的建设,加快发展金融、信息、房地产、社区服务等面向生产、面向民生、面向群众的服务业。三是大力推进产业园区快速发展。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尽快实现园区道路系统与高速公路和铁路网有效衔接,着力打造珠市、妈姑产业园区循环公路网,在妈姑至珠市沿线适宜建设山塘或水库的地方,全部规划建山塘或水库,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推动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资源和要素向园区集中。提高园区容积率和单位土地投资强度,产业园区投资强度每亩达140万元以上,力争每亩达300万元。新建成园区面积1平方公里,建成路网11公里以上,启动2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园区生产企业达15个,在建企业达18个,完成园区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同比增长744%。园区工业总产值确保完成达30亿,力争达40亿元。四是切实抓好要素保障。加快煤、铁、铅锌、铜等资源勘查进度,提高资源保障能力。注重在资源开发中配套发展相关产业,努力走出一条资源换产业的路子。加大煤矿资源整合力度,加快在建煤矿建设,推进完成勘查工作煤矿的探矿权转采矿权工作,力争全县煤炭产量达150万吨以上。建成大韭菜坪、石头寨风电项目,开工建设珠雉、法拉、乌江源五里和结构等风电项目。
(三)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一是打好开发扶贫攻坚战。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坚持以县为单元,整合资金,集中投入,大力实施产业化扶贫。加强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完成22个村的整村推进项目及草地生态畜牧业、核桃、半夏产业化扶贫项目,实现7个贫困乡镇“脱贫摘帽”,确保新增减少贫困人口213万人以上。二是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特色农业发展步伐,按照实施“三个百万”工程规划,大力发展核桃产业,转变核桃种植方式,今冬明春完成核桃种植15万亩以上,认真作好核桃种植的育苗工作。加快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新增能繁母牛5千头以上,新增基础母羊4万只以上,建植和改良人工草场7万亩以上,建圈73平方米。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完成种植中药材15万亩,其中,种植半夏5万亩。大力发展烤烟产业,种植烤烟818万亩,确保收购烟叶18万担以上。加大科技兴农力度,稳定玉米、马铃薯种植面积,提高粮食单产。完成12万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三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引进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投资建设优势特农产品基地,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储藏保鲜、市场流通等服务。抓好牛肉、核桃产品、苦荞、半夏等食品药品加工。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四是稳定粮食生产。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抓好“米袋子”和“菜篮子”,在城关、白果、达依、水塘、可乐等地规划建设蔬菜基地,提高供给能力,确保粮食供应和物价基本稳定。五是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集体林权制度和供销合作社改革。推进金融服务和产品向农村延伸,加强农村担保体系建设,鼓励和扶持担保机构开展“三农”担保业务。
(四)加快城镇规划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一是坚持规划引领。把城市规划作为政府配置资源的手段,合理确定城市发展方向和产业布局,加快拓展新区,扩大城市发展空间。完成东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完成7个乡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完成15个精品示范村、153个村指导性建设规划工作,实现全县所有乡镇、行政村规划全覆盖。二是加速推动县城建设。加快东、西城区开发步伐,加快路网建设,完成夜郎大道一、三、四标段工程建设,建成小河沟桥工程,启动县城南环路建设,扎实推进西城区路网工程建设,启动东、西城区二级客运站建设。积极推进旧城改造,完成老二中片区、农广校片区开发,加快农牧局片区、老加工厂片区旧城改造项目建设。开工建设汉阳新城国际项目,基本完成玉锦小区开发项目。启动商品房开发面积达100万平方米,力争完成开发面积50万平方米。安置房建设启动面积20万平方米,完成安置房建设11万平方米。完成廉租房建设113万平方米。三是加快特色小城镇建设。充分运用招商引资、项目带动的方式,新增启动安乐溪、铁匠等10个特色小镇建设,启动妈姑小集镇沉陷区整体搬迁工作,努力建设一批交通枢纽型、旅游景点型、绿色产业型、工矿园区型、商贸集散型城镇。四是完善城镇基础设施。着力加强城镇供水、供电、垃圾污水处理和教育、医疗、文化等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五是深化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统筹解决进城务工人员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问题。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六是加强城乡环境整治。加大整脏治乱工作力度,着力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县城。积极推广“四在农家”经验,实施32000户“黔西北民居”建设和11577户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完成江南“同心新村”建设。完成3000口农村沼气池建设。
(五)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一是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完成乡镇财政所改革等,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二是大力加强投资环境建设。大力营造安商、亲商、扶商、富商的浓厚氛围,努力营造良好投资软环境。三是全方位推进招商引资。加大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力度,采用领导带头招商、以资源招商、以商招商、产业招商等多种方式,积极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到我县投资开发。充分发挥企业在招商引资中的主体作用,加快实现招商引资由政府推动为主向以企业、中介组织、专业招商机构为主转变,由政府出面签约向企业与企业签约转变。
(六)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经济发展基础。完成毕威高速公路赫章段建设和212省道赫章至红花岭改造工程。建成砂石至寒婆岭园区公路、野里坝至大韭菜坪旅游公路,启动建设野马川至城关和妈姑至罗州两条连接线建设。争取启动河口、珠市、河头上3座水库的立项建设,完成则姑、龙井沟、万家沟、娃儿沟4座水库建设前期工作。积极推进烟水配套工程和河道治理。建成大韭菜坪、石头寨风电项目,开工建设珠雉、法拉、乌江源五里和结构等风电项目,使全县建成和在建风电装机达40万千瓦以上。完成60万吨铸铁技改扩能项目建设。
(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把加快经济发展与加强环境保护结合起来,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一是加强生态建设。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和小流域治理等生态工程,完成营林面积815万亩以上,完成石漠化治理145万亩,完成水土流失治理16平方公里。加大乱砍滥伐行为的查处力度,提高森林覆盖率。二是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实施重点耗能企业节能改造、节能技术产业化示范等工程,推进城市道路照明设施节能改造,推动工业废弃物在新型建筑材料中的应用。三是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实行严格的地下水保护制度,加强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污染防治。加大重点流域和重金属污染治理力度,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和矿山环境治理。
(八)加快推进社会建设,着力保障改善民生。一是大力实施“十大民生工程”。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2012年的“十项民生”工程,要进一步将责任明确到部门,分解到个人,确保完成“十项民生”工程建设任务。二是全面加强教育工作。加强学前教育、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强化民族教育、义务教育、特殊教育。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完成赫章一中新校区搬迁、青少年活动中心和17所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启动铁匠等6所初级中学教师周转房工程建设,建成赫章县特殊教育学校、思源学校和10所幼儿园。建立健全教育管理和奖励制度,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实施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着力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三是积极推进医疗卫生工作。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加强新农合管理,确保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以上,降消项目及计划免疫工作达到省、地的要求,有效控制传染病发病率,防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完成县医院住院综合大楼、中医院住院大楼和财神卫生院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启动县卫生监督所项目和救援中心项目建设。四是着力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完善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强化孕前管理,提高已婚育龄妇女避孕节育措施落实率,有效控制政策外生育,继续巩固提高创优成果,力争实现“国优”标准,确保实现“双降”目标,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跨越式发展。五是大力抓好安全生产。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切实抓好各个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坚决打击非法采煤采矿,确保安全生产各项控制指标不突破上级下达的指标范围。六是切实抓好社会维稳工作。强化信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禁毒工作,切实打击“两抢一盗”,坚决依法打击阻工、阻路行为,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安全感。七是加强社会保障工作。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全面落实城乡低保政策,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目标。不断完善就业、医疗、生育、工伤保险制度,全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切实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是完成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的重要保障。要按照为民、务实、高效、廉洁的要求,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一是提振精神。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发展上、把心思集中打发展上、把力量能聚到发展上。培养不畏艰难、奋勇前行的精神,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创先争优、增比进位,做到“干字当头、敢字为先、拼字求胜”,在难题面前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在风险面前敢作敢为、敢于担当,力争在一些领域走在全省、全市前列。建立健全奖惩机制,使发展压力级级传递、工作动力层层提升,激发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
二是提高能力。坚持向基层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先进取经,切实增强抓经济、抓工业、抓项目、抓开放、抓改革的本领,增强服务基层、服务企业的能力。善于在挑战中寻求发展机遇、在困境中开创新的局面,善于把握事物发展规律,敢于尝试、勇于担当、宽容失误。要敢于在思路、制度、体制、机制方式上打破旧的条条框框,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不断深化“以创新促发展、善创新大发展”的理念,深入研究国家政策特别是发展政策和产业政策,赢得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三是真抓实干。加强执行力建设,在其位就要谋其政、成其事,恪尽职守,勤勉尽责。领导干部要带头把精力用在抓工作上,把赶紧用在抓落实上,把重点放在求实效上,少说多做,身体力行。说了就要算、定了就要干,切实克服和避免拖拉漂浮的工作作风,做到敢想会干。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快决快办。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增强服务意识,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质量,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不断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和电子政务建设,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
四是依法行政。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加强行政程序制度建设,做到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在开展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工作时,要全力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全面落实“六五”普法规划,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深入推进政务、厂务、校务、村务公开。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做到廉洁从政。
同志们,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任务艰巨、重任重大。大家一定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艰苦奋斗,扎实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11738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5
下一篇2023-09-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