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金牛座导弹威力有多强

德国金牛座导弹威力有多强,第1张

2012年珠海航展的时候就亮相了,天雷TL

当时亮相的是TL-500(无动力航空撒布器),射程在50公里左右

按照生产厂的说法,还有一种是TL-1000,射程250-300公里,有一个小型涡轮发动机

本次航展又出来了最新的天雷

实际上金牛座并不是什么高精尖的东西,说白了就是利用INS/GPS复合制导,替代了复杂的地形匹配系统的产物

中国解决了激光脱落和北斗导航,搞出来自然没问题

截至2015年6月12日,全球具有独立自主卫星发射能力的国家,只有美国、俄罗斯、中国、日本、印度、伊朗。欧洲18个国家联合组成欧洲航天局发射卫星,属于合作发射。

发射卫星,必不可少的条件是拥有运载火箭、卫星平台、发射资金。

美国:

2014年07月02日 20:34:53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洛杉矶7月2日电(记者郭爽)美国航天局“嗅碳”卫星“轨道碳观测者2号”于2日凌晨发射升空。作为美国第一颗监测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水平的卫星,它的主要使命是监测研究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平。

  美国航天局的电视直播画面显示,当地时间2日凌晨2时56分(北京时间2日17时56分),“轨道碳观测者2号”从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搭乘德尔塔-2型火箭升空。“嗅碳”卫星飞向距地球约705公里的近极地轨道。

俄罗斯:

2014年05月07日 02:39:11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莫斯科5月6日电(记者赵嫣)据俄罗斯国防部6日消息,俄当天用“联盟2-1A”运载火箭为俄国防部发射一颗军用卫星。

俄罗斯国防部空天防御部队新闻发言人佐洛图欣表示,俄空天防御部队于莫斯科时间6日17时49分在俄北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进行了此次发射,卫星随后与火箭第三级成功分离。

“联盟-2”型运载火箭是俄罗斯目前使用的主要运载火箭之一,于2004年首次成功试射,可用于军事和商业目的发射。火箭为三级液体燃料火箭,采用统一的数字控制系统提高发射准确性、稳定性和可操控性。

中国:

中国航天:2015年将要达到30次的卫星发射量。

中国航天发射明年将迎来重头戏,备受关注的长征七号和长征五号将在明年相继发射。昨天,市人大代表、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党委书记梁小虹透露,明年我国卫星在轨运行总量将超过俄罗斯,排到世界第二。

另外,我国正在积极推进重型火箭的关键技术攻关和立项准备,重型火箭的运载能力达百吨级,起飞动力达到3000吨级,具备载人登月和空间站的发射能力。

发射火箭数量将达200发。

梁小虹介绍说,今年我国的火箭发射任务是14发,明年是30发左右,冲历史新高。届时,我国长征火箭的累计发射数量将达到200发。2010年,我国火箭发射数量达到标志性的100发,前50发用了21年,第二个50发用了9年,而今明短短两年就将有44发火箭升空。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一方面也证明国家对气象、资源、探测、减灾等航天方面的需求激增。目前,我国的卫星发射和美俄有一定差距,但是到2015年,我国的卫星在轨运行总量要排到世界第二,超过俄罗斯。

“大火箭”将演重头戏。

梁小虹说,明年的重头戏是“大火箭”长征五号和长征七号的发射。2015年6月之前,长征七号首发,年底长征五号首发,发射地点均为海南文昌发射中心。之后,我国运载火箭的能力就可以与发达国家站在一条起跑线上,火箭发射高轨道能力达到15吨,低轨道能力达到近25吨,而目前在飞火箭能力是5吨和10吨。届时,我国火箭运载能力可满足国内外各个公司的所有型号需求,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印度::

印度太空组织(Indian Space Research Organization,简写为 ISRO)计划的火星轨道任务宣布成功,该组织发射的卫星已经成功进入火星轨道,同时印度也成为第一个成功发射火星卫星的国家。

此计划被视为是一个重大里程碑,因为此计划所花费的价格为7,400万美元,远比包括美国、欧洲、俄罗斯等国的火星计划花费还要便宜许多。即使印度是全世界拥有最多营养不良儿童的国家之一,印度总理仍然大力支持该计划,并说该计划“比拍摄一部好莱坞大片还便宜”。

印度此颗卫星在第一次尝试就成功进入火星引力轨道,这也是世界首例。该卫星的信号将经过12分28秒传输至坎培拉的NASA深太空网络电台,并即时传输至 ISRO 的基地。

ISRO也特地在卫星进入火星轨道后发了一篇推特以资庆祝。该卫星从 2013 年 11 月 5 日升空,并于 12 月 1 日成功突破地球引力,并于今年 9 月 24 日接近火星。

日本:

2015年02月04日 星期三

2月1日上午10时21分,日本在鹿儿岛县的种子岛宇宙中心成功发射了H2A火箭,火箭搭载的卫星进入了预定轨道,卫星的功能已得到初步确认。卫星的研发与发射由三菱重工和宇宙航空开发机构承担,原定于1月29日实施,由于天气原因推迟了3天。

综合日本媒体报道,此次发射的是日本政府所属的一颗情报卫星,估计采用的是与现行雷达卫星同样识别能力达到1米级的技术水准。下一步如果运作正常,即可在需要时替补发生故障的卫星。这个卫星的开发费用为228亿日元,发射费为105亿日元。

承担此次卫星发射任务的是日本国产的H2A型火箭。该型火箭年度内共发射了4次,均取得成功。加上比H2A推力更大的H2B型火箭,至今日本已成功进行了30次发射,成功率超过96%。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对此次卫星发射十分重视。他说:“切实营造好日本的卫星情报搜集体系,是确保安全与危机管理的根本所在。”

由于安倍内阁制定的《特定秘密保护法》已于去年生效,日本大多有关情报搜集卫星以及所搜集到的图像等信息,包括本次发射卫星的轨道和性能等都没有公开。此前仅有过依据上述卫星图像公布小笠原群岛周边外国船舶的位置以及附近海上火山岛变化的情况。

日本是在1998年朝鲜发射弹道导弹之后借机开始发射情报搜集卫星的。此类卫星实质上就是侦察卫星,分光学和雷达两种,2013年以后已各有两颗情报卫星在役,属于轨道高度在400公里到600公里的极地轨道卫星,分别可在晴朗的白天和夜间或多云的天气条件下完成拍照任务,每天可覆盖全球拍照一次,可用于监视朝鲜的军事设施等。

日本还计划在下个月继续发射性能已得到提升的5号光学卫星。由于日本卫星设计使用寿命为5年,所以,从明年开始的10年间日本将陆续发射8颗卫星。今年年内,日本还将发射首颗通过商业模式中标的加拿大通信卫星。

伊朗:

伊朗发射自主研发新卫星(图)

伊发射自主研发新卫星(图)2015-02-03 11:55:00 中国新闻网朗发射自主研发新卫星(图)2015-02-03 11:55:00 中国新闻网

伊朗发射自主研发新卫星(图)2015-02-03 11:55:00 中国新闻网 分享 参与 当地时间2月2日,伊朗向太空发射了一颗新的卫星,这是伊朗近几年发射的第4颗卫星。伊朗国防部长德赫甘称,新的卫星名为“Fajr”号(“黎明”号),由伊朗自主研发和制造。外媒称,有国家担心,伊朗通过发展太空项目,最终会研发出可以搭载核弹头的火箭。

当地时间2月2日,伊朗向太空发射了一颗新的卫星,这是伊朗近几年发射的第4颗卫星。1月18日,伊朗核问题六国与伊朗在日内瓦举行了新一轮伊核问题全面协议谈判。目前,美伊在限制伊朗铀浓缩能力、取消对伊制裁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分歧。

当地时间2月2日,伊朗向太空发射了一颗新的卫星,这是伊朗近几年发射的第4颗卫星。根据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2013年11月达成的阶段性协议,伊朗应在2014年7月20日前就核计划做出妥协。由于分歧严重,各方将谈判期限延长至2015年6月30日。

欧洲“台风”战斗机机内安装一门27毫米毛瑟机炮,用于武器携带共有13个挂点,每个机翼下各有四个,进气道正下方一个,进气道两边角落各两个半埋式挂点(装备超视距空空导弹)。一套武器控制系统(ACS)管理武器选择、发射和监控武器状况。欧洲战斗机能使用广泛多样性空对空和空对地武器。

1、机载武器的最大限度。具体如下:

·6 ×AIM-120“先进中程空空导弹”(AMRAAM)或欧洲导弹设计局(MBDA)“流星”(Meteor)中程空对空导弹(现处在发展中)

·6 x AIM-9 “响尾蛇”(Sidewinder)或欧洲导弹设计局(MBDA)“先进近距空对空导弹”(ASRAAM)或德国博登湖机械技术公司(BGT)IRIS-T近距空对空导弹

·4 x ALARM反辐射导弹

·4 x “企鹅”(Penguin)空对地导弹或波音鱼叉(Harpon)反舰导弹

·18 x “硫黄”(Brimstone)反坦克导弹

·2 x欧洲导弹设计局(MBDA)“风暴阴影”(Storm Shadow)或LFK“金牛座”(Taurus)远距离投射武器

·4 x Paveway GBU-10/16激光制导炸弹(使用指示吊舱)

·6 x BL 755集束炸弹

·12 x 500 –2,000 磅常规炸弹

·4 x布里斯多航空宇宙公司(Bristol Aerospace)CRV-7火箭吊舱

·3 x外部燃料箱

机载武器的典型组态

欧洲“台风”战斗机武器最大负载是不能被同时携带的,根据作战需要选用不同的典型组态。具体如下:

·3 x AIM-120 “先进中程空空导弹”(AMRAAM),2 x AIM -9,1 x激光指示吊舱和 4 x GBU12 炸弹,3 x外部燃料箱

·4 x AIM-120“先进中程空空导弹”(AMRAAM),2 x AIM-9,1 x油箱,6 x “企鹅”空对地导弹(ASM)

·4 x AIM-120“先进中程空空导弹”(AMRAAM),2 x AIM–9,1 x 1,000磅外部燃料箱,2 x 1,500磅外部燃料箱,4 x “企鹅” 空对地导弹(ASM)·4 x AIM-120“先进中程空空导弹”(AMRAAM),2 x AIM-9,1 x外部燃料箱,5 x 450公斤炸弹

·4 x AIM-120“先进中程空空导弹”(AMRAAM),2 x “先进近距空对空导弹”(ASRAAM),2 x 1,500磅外部燃料箱,1 x 1,000磅外部燃料箱,2 x ALARM反辐射导弹,2 x “风暴阴影”巡航导弹

·4 x AIM-120“先进中程空空导弹”(AMRAAM),2 x “先进近距空对空导弹”(ASRAAM),1 x 1,000磅外部燃料箱,18 x “硫黄”反坦克导弹

·4 x AIM-120“先进中程空空导弹”(AMRAAM), 2 x “先进近距空对空导弹”(ASRAAM),1 x 1,000油箱,6 x ALARM反辐射导弹

· 6 x AIM-120“先进中程空空导弹”(AMRAAM),2 x AIM-9 L ,2 x “铺路”(Paveways)激光制导炸弹,2 x 外挂油箱·4 x AIM-120“先进中程空空导弹”(AMRAAM),2 x “先进近距空对空导弹”(ASRAAM),2 x ALARM反辐射导弹,4 x“铺路”(Paveways)激光制导炸弹,在机身下面1个外挂油箱。

第五代战斗机也需要升级

随着中国的歼-20和俄罗斯的苏-57等五代机量产入列,世界空军已经结束了美国空军五代机一家独大的局面,正式进入五代机时代。五代机的优势已经无需赘述,然而五代机均面对一个普遍的缺点:内置弹药数量和体量有限。对于隐身战斗机来说,空对空挂载方案基本够用,空对面挂载方案则捉襟见肘,不仅弹药数量有限,而且因为弹药的体量严重受限,无法攻击大型防护坚固的高价值目标。为此,五代机需要技术和装备方案解决隐身状态下弹药不足的问题。对于解决第五代战斗机的内置弹药数量不足,空对空、空对地火力受限制的问题,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种解决方案。

隐身化外挂弹舱

参考保形油箱和副油箱的方案,可以设计研制一种雷达反射截面积较小,具有隐身性能,外挂对飞机本身的隐身性能影响很小的外挂弹舱,将大型空对面弹药(尤其是体积较大的反舰导弹)和数量较多的空对地(尤其是重量较小,数量较多的无制导炸弹)、空对空弹药等放于其中,在影响飞机隐身能力较小的情况下,最大限度提高五代机的多用途性能。该方案有以下几方面优点:其一,从空对空到空对地、空对海各种弹药均可以挂载,使用限制非常小;其二,使用完毕,如有必要可以抛弃,以减轻飞机重量,应对空战或者脱离战场;其三,在重复利用的情况下,隐身外挂弹舱可以大幅度节省隐身打击的成本。当然相应的,其也有增加飞机死重、隐身设计难度大等缺陷。

武器隐身化

航空武器隐身化是军事航空的大势所趋。这里面不仅包含战斗机、轰炸机等军机的隐身化,还包含机载武器弹药的隐身化。美国早已经注意该领域多年,已经有包括AGM-158联合防区外空地导弹在内的多个型号正在研制当中;韩国也已经引进了“金牛座”巡航导弹,该导弹也是具有一定隐身性能的机载导弹。未来隐身战斗机可挂载的具有隐身性能的机载弹药种类会越来越丰富。

该方案有如下优点:其一,隐身化的武器会降低五代机挂载的难度,机载武器更加的多样化,并且对于飞机本身的隐身性能影响不大,可以实现隐身化的远程打击;其二,隐身战斗机可以“肆无忌惮”地增加弹药数量,或者大型武器(如大型远程反舰导弹),而不必担心外挂会大幅度降低隐身性能,提高作战能力。武器隐身化在设计难度上较大,成本也较高,距离规模化应用,还有较长路要走。

武器弹药小型化

这是目前美军采用的主要武器发展方式之一。通过对空对空导弹的弹翼切削,对制导炸弹的轻量化,研制专门的小型化精确制导炸弹(如美军的GBU-39,主要配给F-15E和F-22)和反舰导弹(如挪威等国联合研制的NSM反舰导弹)等方式增强隐身模式下的弹药的多样性。

除此之外,美军也在研制AIM-120系列的替代型空对空导弹。该型导弹的最大特色就是在体积和重量上(尤其是长度和翼展)要远小于现有的AIM-120系列和其它型号的中远程空对空导弹。在先进的发动机技术、材料技术、制导技术的支撑下,实现在体积大幅度减小的情况下,射程、机动性和制导技术均远优于现有的型号。该方案具有三方面优点:其一,小型化的机载武器可以极大地丰富隐身战斗机的弹药种类,让五代机在隐身模式下实现对地对海攻击;其二,小型化武器重量较轻,对飞机的挂载负担较低;其三,造价低,可节省成本。小型武器在威力、射程上都会有相应限制,只能对付低威胁度目标。

这是人类下一步努力的方向,但困难依旧很高

火箭由飞机携带,进行空中发射早就有进行过成功试验,而且的确能够节省燃料和降低费用。美国在1987年开始研制,1990年进行首次发射的飞马座火箭就是。该火箭最大发射重量231吨(飞马座XL型),三级固体火箭发动机布置,最大运载能力为443公斤至太阳同步轨道(500-1000公里)。飞马座火箭最初是由B-52轰炸机携带,如同大号巡航导弹一样挂在武器挂架上,从高空释放后点火。后来NASA改装了一架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L-1011支线客机,由其携带飞至40000英尺(12万米)高空释放。

洛马L-1011飞机发射飞马座XL火箭

空中发射的确可以节省燃料,对比飞马座火箭改装的常规火箭“金牛座”,相同发射载荷情况下,金牛座火箭发射重量约为53吨,超出一倍。另一方面,空中发射可以减少天气对于火箭发射的影响,不需要占用发射场窗口时间,任何时间都可以发射,并且横风等影响小。

然而这种前景看似非常好的火箭发射方式并没有得到推广应用,是因为其有着致命缺点。那就是可靠性较低,发射精度实在太差,飞马座系列火箭总共进行了43次发射,失败3次,卫星未能入轨5次,这是还不算依靠卫星自身动力修正入轨情况。空中发射火箭,由于载体是在高速飞行中完成发射,火箭点火时初始位置、状态存在较大误差,发射精度自然要比地面固定位置发射差很多。美国人在飞马座火箭上已经用上军用级的双向数据链进行修正,但依然无法根本上解决发射精度问题。

挂在飞机腹部专用挂架上的飞马座火箭

这就是空中发射火箭的最大问题,快递费低了是好事,但包裹丢失率高出那么多谁受得了?另一方面在于发射重量问题,这种方式发射火箭,需要把火箭挂在飞机上,传统飞机挂载能力有限,对于火箭的体积和重量有着限制,无法发射中大型火箭。像长征七号这种中型火箭起飞重量都达到350吨,比大部分飞机最大起飞重量都还高,什么样的飞机能够装载?这也是这一火箭最终不了了之的原因。

但到了现在,空中发射这一概念又开始得到重视。不过这次,空中发射主要目标不是发射火箭,而是航天飞机或者空天飞机,主要发射轨道也改为低轨道甚至次轨道。航天飞机类飞行器轨道机动调节能力强,末端直接依靠航天飞机自身机动能力,飞到低轨道再施放卫星。并且航天飞机/空天飞机属于可回收重复利用航天器,可以进一步压缩发射成本。

△▽我国航天的“五云计划”中腾云工程就是计划这种方式发射卫星,从而把发射费用减少到原有的1/10。

△▽私人航天企业维珍银河,空中发射VSS Unity太空船,主打次轨道,计划携带6名乘客体验次轨道太空旅游。

△▽微软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打造的专门为空中发射量身定做的平流层发射系统。该飞机最大起飞仅次于安-225,机翼中间可以挂载130吨重的运载火箭或航天飞机。

所以现在空中发射概念也开始重新热起来,这种概念在中低轨道发射、太空旅游方面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无人驾驶飞机:X-43A创造了97马赫(接近10倍音速)的速度,前无古人,世界最快 有人驾驶飞机:SR-71 黑鸟,SR-71 Blackbird“黑鸟”是洛克希德公司应美国空军的要求于1959年秘密研制一种速度达到M3的军用飞机。飞行高度达到30000米,最大速度达到35倍音速,这称之为“双三”。因此SR-71比现有绝大多数战斗机甚至防空导弹都要飞得高、飞得快,说它是最快的飞机一点也不为过,好象90年退役 。 这要看是什么类型的导弹,导弹分为很多类型,最快的是弹道导弹,最快可以达到16马赫。最快的防空导弹是美国的爱国者3型,最快的反舰导弹是俄罗斯的日炙导弹,最快达到28马赫。至于空空导弹都差不多,在3马赫左右,比较优秀的有美国的响尾蛇,法国的米卡,中国的霹雳12、SD-10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1160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1
下一篇2023-06-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