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风扇左右摆动是怎么回事啊

cpu风扇左右摆动是怎么回事啊,第1张

1、散热风扇叶片的形状

散热片所加工成的形状也关系到散热效果的优劣。普通的散热片是压铸成的,常见的形状只是多了几个页片的“韭”字形,这种散热片的散热效果是最为普通的。较高档的散热片则使用铝模经过车床车削而成的,车削后的形状呈多个柱状突起,这种散热片常用在高档显卡和一些国外原装机的CPU之上。还有一种鳍形散热片,是通过薄薄的铝板折弯而成的,看起来就像手风琴的风箱,这种鳍形散热片的散热效果不错。更为高档的就是涡流式导流散热片了,这类散热片都是通过压铸成形,散热较密实,且都向某个方向倾斜,以助于空气流的通过,这类散热片用在著名的“涡轮扇”和原装CPU的散热风扇上。无论什么形状,只要散热片与空气的接触表面积越大,散热的效果也就越好,同时,易于空气流流动,且易散发热量的形状最为合适。

2、热容量

很少人注意这个问题,但它确实很有影响,热容量仿佛就是硬盘的缓存一样,起到稳定高效传输热量和热量寄存的作用,好的散热片应有一定的热容量,质量大的散热片热容量高,紫铜材质的更为突出。

3、双风扇

采用双风扇,它要比单风扇来得安全,万一有一个风扇坏了,另外一个也可以工作,同时可以带来更大的风量,但遗憾的是也带来了很大的噪音,除了两个风扇本身的噪音,还会产生很大的气流呼啸声,如果您对噪音很头痛建议不要选用双风扇。

4、散热风扇的排风量

排风量才是衡量一个风扇性能的最好因素,如果一个风扇可以达到5000转/分,但其扇叶如果是扁平的话,那就不会形成任何气流的,所以关系散热风扇的排风量,扇叶的角度是决定性因素。

5、风扇供电电源

目前的风扇供电电源一般采用主板带的供电插座,三根连线的表示具备测量转速功能,有的主板还支持温控,如果CPU温度过高会自动加速风扇运行,但同时如果有待机模式,则有可能会使风扇停转,这非常危险,容易烧毁CPU。

6、功率

功率是一个散热风扇首要的条件,这个风扇的功率够不够大将直接关系到散热的效果。我们常用的风扇都是直流12V的,功率则从0X瓦到2X瓦不等,这其中的功率大小就需要根据你的CPU发热量来选择了,理论上是选择功率略大一些的更好一些,因为这种风扇的转速要高一些,例如14-18瓦的散热风扇就不错。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一味的追求高功率,过大的功率反倒会增加主机电源的负荷。

7、噪声:

因为风扇的功率越来越大,转速越来越快,有一个负面影响也显现出来,那就是噪声。使用电脑的朋友多数都是从事脑力劳动的,噪声无疑是最首要的敌人,如果你的工作常伴在风扇“嗡嗡”的轰鸣中,那不亚于就是一场恶梦。

主流风扇介绍(一)

南极风 YOU-C-004B风扇支持15GHz雷鸟处理器。此款风扇的散热片部分(包含了叶片在内)与底板都以铜为原料。底板的厚度大约为5mm,经过抛光处理,看起非常的平滑。整个风扇的重量大约为385克,超出了两种CPU 核心承重能力范围。可能有一些朋友们认为,超出die面的承重范围就绝对不可以使用,以免压碎CPU die。但在实际中,我们需要搞清楚的一点是,风扇与CPU接触时不只是核心部分受力,CPU的四周同样要承受一定的压力,所以大可不必担心这一点,只要在安装时稍加小心,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将核心压坏的。这款YOU-C-004B还配备了体积为60mmX60mmX20mm的大型风扇,体积基本与散热片大小相等,重量约为55克,约占总重量的17%。它的散热叶片多达32片,每片大小约为20mmX60mm,可提供约768平方厘米的接触面积。虽然这样增加了大量的散热面积,但同时由于叶片过薄过密,风下压时会受到更大的阻力,空气摆动空间也变小很多,不利于热量迅速的转移。这款风扇在卖出的时候还在包装中还附送了一点硅脂,虽然不是很多,但已经足够用了。

富士康(Foxconn)这家全球最大的CPU散热器制造商凭借出色的性能、优良的品质,一直受到广大DIY朋友们的青睐。从当年的的PK888、PK889到现在的PK085,一直都是发烧友追逐的对象;而如今它们又借此推出了新一代的产品——PK045。此款风扇采用的是很传统的设计,铝挤工艺制造的散热片表面有点偏灰,不是铝的本色,大家一看就知道肯定是作过表面处理的。拿在手中还有沉甸甸的感觉,重量大约有235克,此重量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因于它在底部焊接的一块镀镍的铜板,而铜这种导热性能仅次于银的金属无疑对尽快散走CPU的热量功不可没。同时它由于又是焊接,比以往的散热胶黏着工艺有更好的热传导性能,镀镍的铜板更容易保护铜使之不易氧化。这款风扇也很有特色,606015mm的6015大风量滚珠风扇,风量达到17CFM,但是转速却只有4000转/分左右。这样,一方面能保证热量被及时的发散,另外一方面也不会带来高转速风扇那种令人烦恼的噪音,这一点很体贴那些喜欢安静的消费者。

Foxconn PK 016散热风扇的散热片尺寸大给为600X515X420,而风扇尺寸为50X50X15,风扇额定电压为12V,额定电流为018A,风扇转速为6400RPM,散热片数目共有16片。PK 016对PK 889的噪音问题有所改善。没有把风扇直接固定到散热器上,而是在风扇和散热器之间加入4个减震卡子来减少噪音,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噪音产生。并且扣具也有所改进,PK 016的扣具比PK 889弯曲弧度加大,扣具力量加大,使散热器和CPU更加紧密接触,这样似乎不容易拆卸。但是Foxconn 在设计时候已经考虑到此问题,所以PK 016卡头加大了,拆卸的时候不用使用而外的工具就可以方便自如的拆卸。不像一些散热风扇,按装上去后,拆卸的时候非常困难,而且要是一不小心,就很容易损坏CPU。

值得一提的是,富士康公司不仅在制造CPU风扇方面得到市场的认可,在计算机其它配件方面也是出类拔萃的。比如主板上的插槽、CPU的插口、及机箱外设插口方面在市场上的占有率也是相当的高。充分显示出该厂商强大的技术及制造能力。

主流风扇介绍(二)

自从涡轮风扇出现以后,在市场引发了一场大的降温风扇大战,现在Tt又推出了一款双风扇的涡轮风扇。这款风扇采用了六角型的盒子,外边印有其的规格,而且在其下脚还专门标有:FOR SOCKET 462 UPTO 15GHz,看来是为AMD的雷鸟特制的,最高支持到雷鸟15G。它的做工比较精致,散热片表面很光滑。风扇的散热风扇的叶片呈弯刀状,叶片很深,倾角也较大,是采用了高档的涡流式导流散热片了,这类散热片是通过压铸成形,都向一个方向倾斜,风扇在高速运转时,可以产生更大的驱动力,加速了空气流动,也加大了单位时间内空气的流量,而且风扇标称的最大的空气流量为2545立方英尺/分,比普通的风扇的15立方英尺/分左右要大的多,当然也提高了降温效果。风扇还采用了两个电机和两套散热风扇,同轴排列,当然这也需要占用主板上两个风扇插座了,由于采用了两个风扇,其消耗的功率也比较大,额定的功率为:312瓦(12DC X 026A),比普通型的风扇要高很多。

急冻王风扇JAKS52A出自一个厂商----捷艺。此款风扇身材都比较娇小,不是那种大块头,在安装中,也没有遇到任何不便,对于一些CPU插座周围空间较小的主板也可以顺利的安装。JAKS52A采用的都是铝工艺制造,散热片比较薄,这样可以有效的使热量迅速转移,而不会堆积在散热器底部。而底部则采用了加厚设计,这样至少可以转移大部分CPU顶部的温度。当然这需要风扇和散热鳍的配合。否则只能适得其反。对JAKS52A来讲散热器比较大,且扣具弹性较大的缘故,所以做成双排来加强稳定性,以免风扇过多的晃动。而JAKS52A的扣具更有特色,在扣具上还加入了一个如同关节一样的小东西。风扇则采用的是目前流行的滚珠轴承风扇,较其他风扇相比不同的是,风扇叶片较多,这样就算风扇在转速比较低的时候也会因为叶片增多的原因而取得比较好的效果。这两款风扇的转速分别是5000 RPM、4500 RPM,要想在较低转速下取得好成绩就得靠散热器和风扇扇叶上的设计啦。如果能有效的控制风扇转速但又不影响散热效果的情况下,就理所当然的会降低噪音。

自七喜电脑公司推出大水牛“两极风”CPU散热风扇以来,市场反应强烈,各方好评如潮,其具有以下特点:

1、高科技专利工型散热片设计,既加大散热片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又能以最快速度将热量均匀地吸收到散热片上。 2、内嵌四组高密度的n字型鳍片,由于鳍片极薄(厚度小于02mm),散热表面积比常规风扇增大两倍以上,有利于迅速吸收并排放热量。

3、两把转速高达5400RPM的滚珠风扇同时工作,形成两股强大气流将热量带走。

4、特别的卡簧设计,适用于Intel和AMD的最新CPU。

由于此款CPU风扇兼容性特别好,可以适合不同的CPU更受到用户的一直青睐。再加上反常规的散热表面设计,更是把散热效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即能够得到市场上消费者的认可,同时又能得到专业人士的好评,相信此款大水牛的"两极风"能在竞争激烈的风扇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束语

在我们上述介绍的几款CPU风扇中,都是现在在市场上比较主流的产品。在我们介绍的CPU风扇当中,富士康(Foxconn)算是在消费群中小有名气的,其它制造厂商的CPU风扇的质量也在迅速提高。如果在这炎炎夏日,购买来的风扇对CPU的散热效果不好,并且频繁出现死机、重启等现象简直可以算是灾难性的后果。既损害电脑,又损失金钱,那个真是两边不讨好哦,我们想这绝不是消费者想看到的结果吧!

风扇在工作时会因为风扇的转动和气流流动而产生一定的声音,这是正常的现象。 风扇的转动和CPU的温度有关,如使用环境温度较高,运行程序过多或大型软件都会引起CPU温度升高的现象,当CPU温度提高时风扇会转动频繁一些,声音也会大一点。如果声音特别大,或者觉得比较异常,建议到就近的官方服务中心检测确认一下,由工程师现场检测一下比较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11235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1
下一篇2023-09-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