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星座?

秦始皇的星座?,第1张

十二星座的皇帝

白羊座

你有行动的魄力,是一个敢做敢为的人,你敢于对抗保守制度,但缺乏深思熟虑,且性格狂燥,容易做出错误的决定。代表人物:秦始皇

金牛

你刻苦努力,忠于职守,且以身作则,但往往缺乏创造的激情,喜欢保护旧制度,代表人物:汉文帝

双子座

你善于权衡利益,思维敏锐,察言观色,懂得平衡左右大臣,但往往因为听信佞臣谗言,而至法理于不顾。代表人物:乾隆

巨蟹座

你头脑冷静,多才多艺,感情细腻,平易近人,但往往容易沉迷于某件事或某个人,作出对国家不利的决定。代表人物:唐玄宗

狮子座

你思想开放,果敢有力,天生是做领导的料,但有时过于自信,刚愎自用,缺乏谨慎态度

而乱兴战争,代表人物:汉武帝

处女座

你一丝不苟,做事仔细,善于自我克制,但也缺乏改革的激情,谨小慎微,过于注重细节

代表人物:汉景帝

你富有魅力,温文尔雅,知人善任,颇具合作精神,但如果涉及到感情有有些优柔寡断。难以作出正确决定,代表人物:唐太宗(一代圣宗,对立嗣问题却无所适从)

天蝎座

你洞察力超强,酷爱权力,个性强烈,但私欲和妒忌往往毁灭你的步伐,切过于偏激

代表人物:隋文帝

射手座

你性格开朗,思想活跃,心胸豁达,乐观向上,但做事缺少定性,容易陷入机会主义

代表人物:汉高祖

魔羯座

你现实而有抱负,正直廉洁,忠诚可靠,责任感强烈,但过于严肃,不容易让人接近,以至于大臣诚惶诚恐,代表人物:雍正

水瓶座

你富于开拓精神,思维能力强,兴趣广泛,适于改革,但可能会因为强烈的个性而产生投机的想法,代表人物:康熙(诛杀熬拜对一个皇帝来说过于凶险)

双鱼座

你感情细腻,性格温柔,但却个性柔弱,优柔寡断,切容易幻想,实在不适合做皇帝

代表人物:南唐后主李煜

现代有学者已推算出秦始皇是阳历1月27日出生即水瓶座 。秦始皇嬴政于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前259年)正月初一出生,在秦没统一六国之前,秦的历法跟夏历规定的一样,都是以寅月(一月)为岁首(正月)。所以秦始皇是在一月出生的没错,如有疑惑请阅读以下查阅内容:

秦始皇统一六国颁发了统一历法--「颛顼历」。此历法以十月为每年的首月,但不称为「正月」仍称「十月」;而第四个月(即正月)因避秦始皇名讳,称为「端月」;九月为一年的终止之月。如有闰月则有所谓「後九月」,一年则相应地终止於「後九月」查阅《史记》

春秋战国的历法

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历法的编排方法,历史上没有留下完整的数据。我们只有从《春秋》《左传》等史书中所记载事件的时间来推测这一时期历法的大概情况。

从《春秋》一书中可以大概看出:春秋时期的一年有十二个月。每个月以日月合朔那天为初一,称为朔;最后一天称为晦。春秋中期,古人就已经掌握了比较准确的朔望月长度,并能够计算大致准确的朔日。春秋末期,出现了《四分历》和19年7闰的闰周,古代历法出现了新的进展。《四分历》(由东汉人编欣、李梵创制的一种阴阳历,规定一回归年等于36525日,一朔望月等于2953085日,19个太阴年中插入7个闰月的历法,因岁余为四分之一日故称为四分历。)的年长为36525日,并以19年7闰的规律置闰,也就是说235个朔望月和19年的长,从这里我们可以推出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85日,比早先认识的一个朔望月长约为295日精确多了。

战国初期,周天子权势衰落,各诸侯国割据一方,不再听命于中央,就连它们使用的历法都是各用各的。这一时期使用的历法有夏、殷、周、鲁、黄帝、颛顼历,统称古六历。虽然名字各有千秋,但它们其实都是四分历,只是有的把岁首放在十一月,有的放在十二月或是一月;另外一个不同点就是历法的起算点和历元也不同。

附:岁首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的起算点,也是一个回归年的开始。如果以十二地支来纪月的话,冬至所在的月应该是子月,冬至下一个月就是丑月,再下一个月就是寅月,依此类推。春秋末年,鲁国人认为他们是周的后裔,因此使用周代的历法,把岁首放在子月,后代称为周正;郑国、宋国认为他们使用的殷商的历法,把岁首放在了丑月,故称为殷正;晋国、秦国以及一些比较小的国家,以寅月为岁首,传说夏代的历法就是以寅月为岁首,故称为夏正。我们现在使用的农历实际上也是以寅月为岁首,因此农历有时候也叫夏历。使用不同的岁首,都是由各诸侯国的习惯决定的。查阅《历法和岁首》

谁知道秦始皇是什么星座? 十二星座的皇帝

白羊座

你有行动的魄力,是一个敢做敢为的人,你敢于对抗保守制度,但缺乏深思熟虑,且性格狂燥,容易做出错误的决定。代表人物:秦始皇

金牛

你刻苦努力,忠于职守,且以身作则,但往往缺乏创造的 ,喜欢保护旧制度,代表人物:汉文帝

双子座

你善于权衡利益,思维敏锐,察言观色,懂得平衡左右大臣,但往往因为听信佞臣谗言,而至法理于不顾。代表人物:乾隆

巨蟹座 你头脑冷静,多才多艺,感情细腻,平易近人,但往往容易沉迷于某件事或某个人,作出对国家不利的决定。代表人物:唐玄宗

狮子座

你思想开放,果敢有力,天生是做领导的料,但有时过于自信,刚愎自用,缺乏谨慎态度

而乱兴战争,代表人物:汉武帝

处女座

你一丝不苟,做事仔细,善于自我克制,但也缺乏改革的 ,谨小慎微,过于注重细节

代表人物:汉景帝

你富有魅力,温文尔雅,知人善任,颇具合作精神,但如果涉及到感情有有些优柔寡断。难以作出正确决定,代表人物:唐太宗(一代圣宗,对立嗣问题却无所适从)

天蝎座

你洞察力超强,酷爱权力,个性强烈,但私欲和妒忌往往毁灭你的步伐,切过于偏激

代表人物:隋文帝

射手座

你性格开朗,思想活跃,心胸豁达,乐观向上,但做事缺少定性,容易陷入机会主义

代表人物:汉高祖

魔羯座

你现实而有抱负,正直廉洁,忠诚可靠,责任感强烈,但过于严肃,不容易让人接近,以至于大臣诚惶诚恐,代表人物:雍正

水瓶座

你富于开拓精神,思维能力强,兴趣广泛,适于改革,但可能会因为强烈的个性而产生投机的想法,代表人物:康熙(诛杀熬拜对一个皇帝来说过于凶险)

双鱼座

你感情细腻,性格温柔,但却个性柔弱,优柔寡断,切容易幻想,实在不适合做皇帝

代表人物:南唐后主李煜

秦始皇是什么星座的? 十二星座的皇帝

白羊座

你有行动的魄力,是一个敢做敢为的人,你敢于对抗保守制度,但缺乏深思熟虑,且性格狂燥,容易做出错误的决定。代表人物:秦始皇

金牛座

你刻苦努力,忠于职守,且以身作则,但往往缺乏创造的 ,喜欢保护旧制度,代表人物:汉文帝

双子座

你善于权衡利益,思维敏锐,察言观色,懂得平衡左右大臣,但往往因为听信佞臣谗言,而至法理于不顾。代表人物:乾隆

巨蟹座

你头脑冷静,多才多艺,感情细腻,平易近人,但往往容易沉迷于某件事或某个人,作出对国家不利的决定。代表人物:唐玄宗

狮子座

你思想开放,果敢有力,天生是做领导的料,但有时过于自信,刚愎自用,缺乏谨慎态度

而乱兴战争,代表人物:汉武帝

处女座

你一丝不苟,做事仔细,善于自我克制,但也缺乏改革的 ,谨小慎微,过于注重细节

代表人物:汉景帝

你富有魅力,温文尔雅,知人善任,颇具合作精神,但如果涉及到感情有有些优柔寡断。难以作出正确决定,代表人物:唐太宗(一代圣宗,对立嗣问题却无所适从)

天蝎座

你洞察力超强,酷爱权力,个性强烈,但私欲和妒忌往往毁灭你的步伐,切过于偏激

代表人物:隋文帝

射手座

你性格开朗,思想活跃,心胸豁达,乐观向上,但做事缺少定性,容易陷入机会主义

代表人物:汉高祖

魔羯座

你现实而有抱负,正直廉洁,忠诚可靠,责任感强烈,但过于严肃,不容易让人接近,以至于大臣诚惶诚恐,代表人物:雍正

水瓶座

你富于开拓精神,思维能力强,兴趣广泛,适于改革,但可能会因为强烈的个性而产生投机的想法,代表人物:康熙(诛杀熬拜对一个皇帝来说过于凶险)

双鱼座

你感情细腻,性格温柔,但却个性柔弱,优柔寡断,切容易幻想,实在不适合做皇帝

代表人物:南唐后主李煜

秦始皇是什么星座的 史书只记载了秦始皇出生于

(公元前259年冬)公元前259年中国农历正月

,按照现在过年的时间推算,可能是水瓶座的。一面之词,仅供参考。

秦始皇是什么星座的?属什么? 秦始皇,出生日期:公元前259年1月27日

他是水瓶座的。

望采纳!

秦始皇是什么星座 提问者采纳

星座是按阳历(公历)日期划分的,首先你得知道你的阳历出生日期,然后对照下面的资料。

白羊座:3月21日~4月20日

金牛座:4月21日~5月21日

双子座:5月22日~6月21日

巨蟹座:6月22日~7月22日

狮子座:7月23日~8月23日

处女座:8月24日~9月23日

天秤座:9月24日~10月23日

天蝎座:10月24日~11月22日

射手座:11月23日~12月21日

魔羯座:12月22日~1月20日

水瓶座:1月21日~2月19日

双鱼座:2月20日~3月20日

上面是12星座日期查询表,对照表格便可知道自己所属星座。

秦始皇是什么星座的 史书只记载了秦始皇出生于(公元前259年冬)公元前259年中国农历正月,按照现在过年的时间推算,可能是水瓶座的。一面之词,仅供参考。

求采纳

秦始皇是什么星座 天蝎座

秦时的正月相当于现在的十月,前259年正月初一相当于现在的前260年十月初一。而农历和公历每19年重合一次,前260年和2002年农历基本上吻合。在日历上查得2002年十月初一是11月5日。故秦始皇的公历生日是前260年11月5日左右,所以是天蝎座

秦始皇是什么星座的几月几日出生 嬴政(公元前259 ~ 前210) 农历正月朔旦生 要说星座是水瓶

秦始皇、李世民、成吉思汗分别是什么星座? 李世民,生于公元599年1月23日。是摩羯座。

秦始皇查不到,不过根据星座个性。由于白羊座的上进心强,好战,有时难免冲动,忽略他人的感受。可能是白羊座。

成吉思汗,生于1162年1月7日,是射手座。

现代有学者已推算出秦始皇是阳历1月27日出生即水瓶座 。秦始皇嬴政于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前259年)正月初一出生,在秦没统一六国之前,秦的历法跟夏历规定的一样,都是以寅月(一月)为岁首(正月)。所以秦始皇是在一月出生的没错,如有疑惑请阅读以下查阅内容:

秦始皇统一六国颁发了统一历法--「颛顼历」。此历法以十月为每年的首月,但不称为「正月」仍称「十月」;而第四个月(即正月)因避秦始皇名讳,称为「端月」;九月为一年的终止之月。如有闰月则有所谓「後九月」,一年则相应地终止於「後九月」查阅《史记》

春秋战国的历法

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历法的编排方法,历史上没有留下完整的数据。我们只有从《春秋》《左传》等史书中所记载事件的时间来推测这一时期历法的大概情况。

从《春秋》一书中可以大概看出:春秋时期的一年有十二个月。每个月以日月合朔那天为初一,称为朔;最后一天称为晦。春秋中期,古人就已经掌握了比较准确的朔望月长度,并能够计算大致准确的朔日。春秋末期,出现了《四分历》和19年7闰的闰周,古代历法出现了新的进展。《四分历》(由东汉人编欣、李梵创制的一种阴阳历,规定一回归年等于36525日,一朔望月等于2953085日,19个太阴年中插入7个闰月的历法,因岁余为四分之一日故称为四分历。)的年长为36525日,并以19年7闰的规律置闰,也就是说235个朔望月和19年的长,从这里我们可以推出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85日,比早先认识的一个朔望月长约为295日精确多了。

战国初期,周天子权势衰落,各诸侯国割据一方,不再听命于中央,就连它们使用的历法都是各用各的。这一时期使用的历法有夏、殷、周、鲁、黄帝、颛顼历,统称古六历。虽然名字各有千秋,但它们其实都是四分历,只是有的把岁首放在十一月,有的放在十二月或是一月;另外一个不同点就是历法的起算点和历元也不同。

附:岁首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的起算点,也是一个回归年的开始。如果以十二地支来纪月的话,冬至所在的月应该是子月,冬至下一个月就是丑月,再下一个月就是寅月,依此类推。春秋末年,鲁国人认为他们是周的后裔,因此使用周代的历法,把岁首放在子月,后代称为周正;郑国、宋国认为他们使用的殷商的历法,把岁首放在了丑月,故称为殷正;晋国、秦国以及一些比较小的国家,以寅月为岁首,传说夏代的历法就是以寅月为岁首,故称为夏正。我们现在使用的农历实际上也是以寅月为岁首,因此农历有时候也叫夏历。使用不同的岁首,都是由各诸侯国的习惯决定的。查阅《历法和岁首》

天蝎座。史书记载:‘’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於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汉武帝以前十月为第一个月,即公元前259年正月初一相当于现在的公元前260年十月初一。而农历和公历每19年重合一次,公元前260年和2002年农历基本上吻合。通过万年历查得2002年十月初一是11月5日,所以秦始皇的公历生日是公元前260年11月5日左右,典型的天蝎座。

山海关南海边的“老龙头”有块巨石,石上有很多血迹,大家都叫它“鞭石”石头的阳面干燥,阴面湿润据说:如遇天旱,用鞭子打阴面,就能下雨;天涝,用鞭子打阳面,立刻天晴鞭石还有这样一段传说:有一年,秦始皇决心要把从前燕、赵、齐、魏、秦诸国所筑的城墙连接起来,筑成长城,就派大将军蒙恬带兵三十万,动工修筑可是这长城从哪里修起呢?大将军蒙恬去请示秦始皇,他一时也拿不出主意来就召集朝中文武大臣,商议修筑长城的起点当时跟在他身边的文武大臣,都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谁也不肯先说出自己的主意,怕说得不合秦始皇的心意,招致杀身之祸,可是又不能不说因此,文武大臣们都在想一个两全其美的对策,既能取得秦始皇的欢心,又能保住自己的官职性命众大臣里有个宰相叫赵高,是个老奸巨猾的权臣,他想出了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说:“吾王素以礼贤下士闻名于世,何不到民间去走访那些年高德重的老人,听听他们的意见?”秦始皇听了,觉得赵高的话很有道理,就采纳了他的建议次日,秦始皇就带领随从出访可是,这里的百姓听说秦始皇要在这里修筑长城,怕抓民夫,都逃走了,弄得秦始皇无人可访有一天,秦始皇在山沟里遇到一位坐在槐树下纺线的老婆婆,觉得奇怪,心想:这位老婆婆怎么不怕我呢?他就走上前去,问老婆婆说:“老人家,这里的人都逃走了,你为什么不逃走呢?”老婆婆说:“这一带,过去年年打仗,百姓不得安生,如今秦王统一了天下,要修筑长城保太平,这是一件好事,我为什么要逃走呢?”秦始皇听了,非常高兴,说:“老婆婆,秦朝有了你这样的百姓,不愁长城修不成,那么,长城从哪里修起才好呢?”老婆婆说:“金牛入海处”秦始皇又问老婆婆,金牛在哪里?老婆婆告诉他:今天夜里,派人在龙门山上等候,到时候便知道了这天夜里,秦始皇派大将军蒙恬在龙门山上等候金牛出现三更过后,只见从东北高山上升起一道金光,蒙恬仔细一看,金光之中是条金光灿灿的金牛,直奔南海南海涌起数丈高的水柱,里面裹着一条乌龙,奋爪扬须,和金牛斗了起来一牛一龙,在南海里扬波掀浪,斗得天昏地暗,浊浪滔天乌龙腾起,波涛恶浪万丈高;金牛长吼,声震长空海底浪金牛与乌龙直斗到四更天,才返回东北面的高山上去了第二天早朝,蒙恬把昨夜里金牛斗乌龙的奇闻,奏明了秦始皇秦始皇恍然大悟,老婆婆说的金牛斗乌龙之处,就是修筑长城的起点,金牛走过的路,也就是修筑长城的路线于是,秦始皇对蒙恬说:“今晚你们要在金牛走过的路上,用白灰划道线,这就是修筑长城的路线”蒙恬遵命去了修筑长城的起点选定后,就开始动工修筑长城可是,金牛走过的这条路,都是丛山峻岭,悬崖绝壁修城砖每块重三十二斤,修城基的石头每块重数百斤,身强体壮的民夫也只能背两块城砖上山,往山上运石头就更加困难了后来民夫用山羊驮砖上山,还是不行,每天都有民夫摔死民夫们怨声不绝,有的民夫说:“都怨那纺线的老婆婆,指了这条金牛走过的路,给我们造成这么多困难我们大家还去找她吧”于是,民夫们就去找纺线的老婆婆,对她说:“你老人家既知修长城的路,请你老人家再帮我们想想筑城的办法吧”纺线的老婆婆听说之后,就拿出许多纺好的线,分给民夫们说:“拿去吧,用线背砖,砖轻;用线拉石,石走”民夫们听了非常高兴,每人分三根线,回去一试,果真灵验大将军蒙恬看见民夫们用线拴着巨石,不管多陡多高的山,都能曳上去蒙恬觉得奇怪,就去问民夫,民夫告诉了蒙恬蒙恬把这件事奏明了秦始皇秦始皇听了之后,就带着随从去看,果然不假他下令把曳石的线收集起来,派人把这些线做成一根鞭子秦始皇拿着做好的鞭子,想试试鞭子的威力他把鞭子一甩,“叭”的一声,不想那高山随着鞭子的响声,“砰”的一声,山摇地动地闪了三闪秦始皇嫌那山动得慢,一时兴起,接连“叭!叭”地连甩两鞭,鞭声过后,但见那群山奋起,声似霹雳,巨石腾空,风驰电掣地向南飞奔秦始皇跟在后面,赶起大石头,就象赶牲口一样,把那些有用的石头赶上山,把没用的石头赶向南海秦始皇鞭石入海,惊动了南海乌龙,急忙腾起波浪来堵截那些入海的巨石,被乌龙涌起的滔天大浪堵在海边,堆积如山,形状巍峨,就象张开巨嘴吞吐海浪的龙头秦始皇见状,高兴地说:“好呵!这里是龙头,就作为修长城的起点吧!”从那以后,海滩上,城墙下,留下了那块“鞭石”

战国中后期,战争越来越残酷,秦与六国既是军力的对决,也是粮食后勤的较量。长平之战,秦国因粮食补给略强于赵国,迫使赵国率先用赵括替换廉颇。到了秦始皇灭六国时期,秦国灭楚国,王翦更是动用60万兵力,跨年度在楚国作战。如此大规模消耗战,若没有庞大的后勤补给,是不可想象的。

秦始皇是秦惠文王的五世孙,而秦惠文王南下巴蜀,让秦国耕地大幅增加几倍,兵员也增长不少,这才奠定了秦国争夺天下乃至统一天下的基础。

我们来看看秦惠文王时期,巴国和蜀国的情况。

巴国,地处四川盆地东部,是一个古老的诸侯,春秋时期曾沿着长江东进,与楚国发生过交战。

进入战国时期,巴国西面要防御强盛的蜀国开明王朝,东面要抵御楚国的进犯,国势渐微。

楚怀王即位之前,楚国已经逆长江西进,攻取了巴国的旧都枳(今重庆涪陵)。

涪陵是巴国人心中的圣地,巴国的宗庙陵墓多在这里,若不是实在无力抵抗,巴人是不会放弃涪陵的。

而咄咄逼人的楚国,正谋划着西进彻底灭亡巴国,巴国为了躲避楚国的锋芒,将国都由江州(今重庆)迁移到了北部的阆中。

巴人迁都的举措,等于是给楚国让出了更大的拓展空间,楚人西进灭巴国,然后再灭蜀国占领整个四川盆地,似乎也只是时间问题。

四川盆地的面积,约为三个关中平原的大小,若是这个天府之国被楚人占领,楚国所占领的面积,就相当于三国时期蜀国和吴国两国的总和,而曹操的魏国,则被秦国、赵国、魏国、韩国、齐国、燕国六个诸侯所瓜分,楚国一统的趋势,到时候恐怕无人能阻挡。

由于其他诸侯与巴蜀两国不接壤,当下能够直接阻止楚国占领四川盆地的诸侯,只有秦国!

再看蜀国的情况,自秦惠公晚期秦国夺取蜀国汉中之后,蜀国的实力并未受损多少,汉中对于蜀国来说只是一块难以管辖的编外之地。

实际上蜀国国力强盛,将巴国挤压在东方的丘陵之中,四川盆地的老大无疑是蜀国。

到了公元前368年,蜀王杜尚做了一个事情,封其弟为汉中侯。

与中原的分封一样,蜀国开明王朝也会分封诸侯,得封的同样多是蜀国宗室。

蜀王杜尚在葭萌这个地方,封老弟为汉中侯,还是基于地缘因素考虑的。

葭萌,在蜀国北部,处于蜀国北方唯一交通要道,金牛道的末端,是蜀国的北大门。

蜀王杜尚的意思,是让老弟把守蜀国北大门,这么重要的地方,只有宗室才能让蜀王放心。

而汉中侯这个称呼,意味着蜀王将汉中,也遥封给了老弟。这种遥封,在中原很普遍,周天子就曾经将岐山以西的土地,遥封给秦国,虽然分封的时候周朝并不掌控这块土地。将敌人的土地封给自己人,也算是一种鼓励。

蜀王的本意是很好的,但是到了第二代蜀王和第二代汉中侯,两地巨大的贫富差异,让这两个同根生的国度,产生了剧烈矛盾。

蜀国地处四川盆地,天府之国,粮食充足,人口稠密,富足充实。

而苴国地处大巴山脉西段,全国境内尽是险峻山峰,可耕种土地少的可怜,甚至都不能自给自足。苴国国君想不通了,我为蜀国把守北疆,这粮草辎重总要支持我吧。

可是蜀王的想法又不同,你是分封出去的诸侯,还伸手找我要,没有,不给。

于是貌合神离,苴国名为蜀国诸侯,实际上是翻脸了,只是苴国北面是秦国占据的汉中,夹在中间的苴国,两头不讨好。

恰在这时,巴国见缝插针地来与苴国结盟,向苴国提供一些支援。

四川盆地,呈现了蜀国独大,巴国苴国结盟抗衡的态势。

秦国如果要赶在楚国完全控制四川盆地前进入天府之国,苴国是必经之地,那么与苴国结盟,就是秦国南下的唯一途径。

这个备受大宗歧视的苴国,一下子变得非常重要,巴国和秦国纷纷前来赠送美女和物资,苴国上下与蜀国对立的情绪更深了。

现在秦国朝堂之上,存在两种截然不同,针锋相对的声音。

相国张仪认为应该立即攻打韩国,从韩国打开突破口,进军中原。

青年将军司马错则认为应该抢在楚国之前拿下蜀国和巴国,否则让楚国占领了该地,后患无穷。

秦国咸阳,王宫之内。

张仪启奏道:“大王,今岁正值韩国旱灾,出函谷关便是韩国,如此天时地利皆在大秦,大王宜早作决断!”

对面青年将领司马错,语气不急不慢对秦惠文王道:“禀我王,如今楚国对巴蜀虎视眈眈,若让楚人先入巴蜀,威胁汉中,此事关系汉中乃至关中的存亡!”

张仪着急道:“攻巴蜀是舍近求远,舍易求难!”

秦惠文王稳坐王位,他早已不是二十年前那个玉面少年,如今秦惠文王的脸上只有威严和男性的冷酷,他对玉廷下离自己最近的弟弟公子疾道:“爱卿有何建议”

公子疾也早就不是当初那个喜欢出主意,号称智囊的公子疾,如今的公子疾,已经是秦军中的一号人物。他不但深有城府,而且轻易不表露主意,除非秦惠文王亲自问。

公子疾脸上不带任何表情地回答:“禀我王,眼下攻取巴蜀,是我大秦迫在眉睫的要务!”

张仪急的要辩驳,却欲言又止,他见秦惠文王两眼中闪烁着睿智,仿佛能把一切看透。

这一瞬间张仪明白了,自己终究是个外人,公子疾平日对自己颇为不屑,他刚才跟秦惠文王说话,连看都不看对面的自己一眼。

张仪这几年战功不大,合纵连横的收获也不大,虽然贵为相国,在秦惠文王面前逐渐失宠,早已没有了十年前获得爵位时的意气风发。

张仪的身份不比公子疾,就连司马错他都比不上,司马错是公子疾的得力干将,又是土生土长的秦人,颇受秦惠文王喜爱。

事情本身,似乎也是司马错的意见更合理,长远更利于秦国。秦国可以在日后任何时间攻入韩国,但是若错过了入川的机会,等楚国先入川,后患无穷。

秦惠文王雄才伟略,怎能看不透这一点,他拒绝了张仪的提议,决定采纳司马错入川的建议。

司马错曾经派人乔装入川,对入川的地形做过细致的研究,为了入川,司马错早就做了各种准备,这也是日后他在川中屯兵数十年的原因之一。

我们来看看从汉中入川的两条道路。

汉中往南的两条路是“4金牛道”和“5米仓道”。

“4金牛道”得名是因为后来司马错入川前,秦惠文王赠送蜀王金牛,“4金牛道”以前的名称已经失传。“4金牛道”的南面是苴国的关塞葭萌,这里真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5米仓道”则是一条异常艰险的道路,可以直通巴国。三国时期占据汉中的张鲁被曹操打败,狼狈中迫不得已选择了从这里逃入巴蜀。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两条路一条是要塞镇守的鬼门关,另一条是野兽出没的峭壁峻岭。

“4金牛道”和“5米仓道”,其中“4金牛道”的两侧有一些河谷,保证了通行中的供水,地势也相对平坦一些,因此“4金牛道”,被当做秦军入川的唯一通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11070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0
下一篇2023-09-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