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惊心》里,如果康熙赐婚时若曦就嫁给了十四会怎样?

《步步惊心》里,如果康熙赐婚时若曦就嫁给了十四会怎样?,第1张

我们知道,《步步惊心》的原著作者是桐华,事实上,根据桐华在题外话中的表述,当年她在写这本小说之前,就已经想好了相关的结局。值得一提的是,在桐华最初的设想中,在康熙赐婚的时候,若曦顺从了康熙而没有抗旨,后嫁给了十四,最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桐华想要表达这么一个事实,那就是嫁给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后半生并不会过得不开心,她同样可以过得很幸福。

那么,是什么驱使桐华改变了情节的走向,为若曦安排了抗旨这个情节?实际上,桐华之所以给若曦安排抗旨这一情节,并非是她的刻意安排,而是因为抗旨这一举动才符合若曦这个人物的性格。一个优秀的作品,必须要让人物的言行举止符合他的性格特征。对于若曦而言,她就是一个表面柔弱而内心刚强的女人,她的性格非常执拗,只要做出了决定,就算是八头牛都拉不回来。因此,从若曦的性格上来看,当时她并不喜欢十四,要她嫁给一个不喜欢的人,是绝无可能的,所以,她一定会抗旨的。

当然,如果康熙赐婚的时候若曦没有抗旨,而是顺从地嫁给了十四的话,虽然当时她并不喜欢十四,但是两人婚后一定会过得非常幸福。与老四相比,十四的立场更符合若曦,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当时若曦和老四之间的爱情还没有达到刻骨铭心的程度。若曦和老四没有经历八年浣衣局相思和三年皇宫相守,他们之间虽然有爱情,但是两人之间的感情并不牢固。后来,老四对若曦说;“我不能娶你了”,自此以后,若曦和老四之间就多了一层隔阂,虽然两个都深爱着彼此,但是他们自己之间的关系也仅仅止步于此了。

若曦和老四分手后,最初当然是意难平的,不过,时间会冲淡一切,随着时间推移,若曦和老四之间的爱情也越来越淡漠,多年之后,他们都成为了彼此人生中的过客。所以,如果十四肯先对若曦表白,而且为之付出一切,若曦和十四也可能会发展出爱情来。

如果康熙赐婚时若曦就顺从地嫁给了十四,那么,他她未来的生活一定会过得非常好。首先,若曦不用再整日担惊受怕,她可以过上平静的日子;其次,若曦可以自由地出入王府,与十四一起出去逛街;然后,十四是个非常有趣的人,若曦可以和他去很多地方,而且若曦也不会感到无聊寂寞;最后,在众多皇子中,十四的命是最好的,就算老四继位之后,十四也过得非常好,所以若曦不用担心以后流离失所。

康熙皇帝这一生中娶过四对亲姐妹花,其中有三个姐姐是做了皇后,一个姐姐是宠妃,他们分别是皇后赫舍里氏,还有她的妹妹平妃,孝庄皇后和妹妹温僖贵妃,孝懿仁人皇后和妹妹佟贵妃。宜妃和妹妹贵人郭络罗氏。

在这四对姐妹花里边,最熟悉的就是他的第一任皇后赫舍里氏,还有孝懿仁皇后,还有宜妃。他们都很出名。赫舍里皇后是康熙的原配妻子,还是康熙朝代的首府索尼的孙女,当时是孝庄皇太后让他当的康熙皇后,是为了拉拢索尼来对付鳌拜。因为是原配妻子,所以康熙帝和皇后赫舍里氏的感情也很好,但是后来皇后赫舍里氏在生孩子的时候难产死了。康熙帝还非常的难过,立生下的孩子为太子。

而孝懿人皇后是康熙的表妹,他俩的感情也是很好的,康熙因为觉得自己有克皇后的原因,一开始一直都没有封孝懿仁皇后为皇后,只是把她分为了皇贵妃,让她执掌后宫。是在她快死的时候,才给她封了皇后。仅仅一天就去世了。

宜妃就是康熙最宠爱的妃子,她的出生很好,而且长得很漂亮,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刚入宫就被封为了贵人,后来得到了专宠。还给康熙生下了三个孩子。但是最后康熙去世以后,雍正帝登位,因为只之前的种种原因,被公然羞辱了三次,后来郁郁而终。这些受宠的都是姐姐们,而他们的妹妹也都沾了姐姐的光,地位也都很高。

苏麻喇姑在《康熙王朝》以及大清历史上都是一位奇女子。剧中的她与康熙青梅竹马,长大后是一对红颜知已。然而,苏麻喇姑却宁愿青灯黄卷,也不愿意嫁给康熙。为何苏麻临终前又说只爱过康熙?

一、苏麻喇姑的经历,让她无心争宠后宫

在清代,再浓的情感也难以跨越身份的沟渠。苏麻喇姑的出生就决定了她不敢奢望自己能与康熙产生爱情。她从宫廷伊始,承担的角色就是康熙的姐姐。康熙得了天花,他去找芨芨草;康熙不愉快,她在一旁排忧解难;康熙娶赫舍里,她比谁都高兴。

苏麻喇姑来自民间,全村就她一人活了下来,刚进宫时还差点被埋了。这段曲折的经历,会让她天生的缺乏安全感。对于皇权,苏麻心存敬畏,小心翼翼,保持着适当的距离感。

孝庄在苏麻喇姑还是个小丫头的时候就已经提醒她,不要对皇上有非分之想。苏麻对孝庄的话铭记于心,时间久了就会形成惯性,如同套在心里的紧箍咒。

二、与伍次友情投意合却又有缘无分

知道伍次友的出现,苏麻喇姑被他高风亮节的风度所吸引,才有几分朦胧的情愫。

伍次友与苏麻一样,来自民间,同时又才气纵横。两人之间年龄相仿、经历相似,一来二去之间产生了更多的共同语言。

可是此时,康熙又打起了苏麻的主意,想纳她为妃子。苏麻陷入了两难,如果跟伍次友走,康熙不会放过,自己又知道那么多的宫廷秘闻,结果肯定不会好;如果当了康熙的妃子,苏麻会觉得对不起伍次友,何况皇宫的妃子那么多,康熙爱得过来吗?

三、与康熙感情的复杂性

苏麻皈依佛门后,康熙对她也更加敬爱,两人成了一对知心朋友,不似夫妻胜似夫妻,就连一向温婉的容妃也会吃醋。

苏麻喇姑临终前,写给康熙的信里有一句:

“皇上,丫头这辈子只深深地爱过一个人,他就是弟弟玄烨,就是皇上。”

苏麻喇姑到最后一刻,也是把自己当成康熙的丫鬟。她对康熙的爱,是一种姐姐对弟弟的关爱,是奴婢对主子的敬重,是平民对皇权的敬畏。

女人的情感,比男人细腻,在表达上也会比较含蓄,有时候宁愿深藏也不愿表露。苏麻的话,在心里埋藏了数十年,如果过早地说出来,是对康熙的一种伤害,这不是她的初衷。

四、了却孝庄的心愿

苏麻自知天命不久,向孝庄辞行。当孝庄提到“当年把她许配给康熙”的时候,苏麻的心里充满了委屈,却又不敢违背孝庄的意愿,只能用眼泪诀别。

她明白再不说就没有机会了,可是她又将写给康熙的信烧了。

当时康熙领兵在外,粮草大营又被焚毁,战况岌岌可危。苏麻喇姑知道,信只会扰乱康熙的心神。信是有形的字,情时候无形的念,,以康熙与她多年相处的感情,彼此之间早已心意相通,苏麻不需要文字表达,康熙也能领会到。

苏麻喇姑始终恪守本分,做好了宫女的本职工作,也尽到了对康熙的姐弟情。她过着朴素的生活,避免了后宫与朝堂的争斗,让自己与康熙的关系有了一个良好的结局。

在电视剧《康熙王朝》里宝日龙梅这个女性形象是心机深沉的女子,当然,也不能全怪她,毕竟她背负着整个部落的血债,康熙又怎能不知道胤禔喜欢她,但是就像电视剧中康熙在与宝日龙梅在草原上滚草地完事之后,康熙对宝日龙梅说的那样:“宝日啊,你强暴了朕”。

电视剧中宝日龙梅的身份是什么?她是蒙古喀尔喀部落的公主,她的部落被野心勃勃想统一蒙古各部的准葛尔部噶尔丹所攻灭,宝日龙梅的父汗也死在了征战之中,她的父汗临死前让她突围去北京找恩赫阿木古朗汗,也就是大清的皇帝康熙,请康熙讨伐噶尔丹为部落报仇。

宝日龙梅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来到了京城想找康熙替父亲和部落报仇,恰好宝日龙梅在被噶尔丹部属追杀时被大阿哥胤禔英雄救美,也是在胤禔的帮助下,宝日龙梅见到了皇帝康熙。

宝日龙梅请康熙为父汗和部落报仇,但当时康熙的战略是先收台湾,再平噶尔丹,所以不能先和噶尔丹撕破脸,于是康熙拒绝了宝日龙梅,这时候宝日龙梅就已经想色诱康熙了,她提出愿意嫁给康熙,但是康熙还撅了她,将她安置在了胤禔的王府中。

这段时间胤禔就逐渐的喜欢上了宝日龙梅,胤禔开始向宝日龙梅表白,那么宝日龙梅对胤禔没感觉吗?电视剧中曾演过,胤禔深夜去向宝日龙梅表白,直接被撅了,宝日龙梅带着哭腔说“我没有报仇雪恨之前不敢爱任何人。”

可见宝日龙梅心里一直是以为父亲和部落报仇为中心,她对胤禔的殷殷爱意不是没感觉的,只是她知道她的身体只能给那个帮她报仇保护族人部落的人,那个人只有是胤禔的老爹大清皇帝康熙。

所以后来宝日龙梅千方百计向康熙投怀送抱,即便胤禔对她感情再深,她也对胤禔丝毫不加以颜色。

而康熙在没有彻底征灭噶尔丹时,多次拒绝宝日龙梅的投怀送抱,那么康熙是真的正人君子不好女色的圣人吗?

答案肯定不是,因为康熙知道宝日龙梅的真实意图,所以康熙迟迟不肯上了她,还有就是因为当时时机不太成熟,蒙古地区的格局还没有在康熙掌控之内,所以康熙也不能轻易接受宝日龙梅。

当康熙彻底征灭噶尔丹之后,蒙古草原的格局需要重新洗牌,康熙需要在蒙古树立自己的代言人,那么上杆子倒贴的宝日龙梅部落族人正是康熙需要在蒙古草原树立的代言人最佳选择。

因此这也是为什么康熙和宝日龙梅滚完草地之后,康熙说想把她纳入后宫,康熙灭了噶尔丹之后就想跟蒙古和亲,好让宝日龙梅的族人能成为自己在蒙古草原的代言人。

同理这也是为什么康熙明知道胤禔喜欢宝日龙梅却不赐给他的原因。

要知道和亲也得分身份地位,如果是康熙那肯定会让宝日龙梅的族人感到无比的重视,即便不是康熙那次一点也得是太子,而胤禔是什么身份,他只是皇长子,是康熙的庶子,他上面有着康熙和太子胤礽,要和亲怎么也轮不到他。

所以康熙为了政治利益即使知道儿子胤禔再喜欢宝日龙梅,这个女人也得老子来上,就因为老子康熙想的是长远的政治利益。

再者就是康熙认为胤禔这个人太愚鲁,宝日龙梅是个心机比较重的女孩,胤禔肯定驾驭不了。

电视剧中胤禔确实为人耿直憨厚,最能说明的就是他在跟随康熙征讨噶尔丹时,曾经被噶尔丹所俘虏,幸亏被嫁给噶尔丹和亲的妹妹蓝齐儿所救。胤禔回来之后把这件事告诉了舅舅明珠,但明珠却一再嘱咐胤禔不要把这件事告诉给康熙,结果耿直的胤禔还是将这事告诉了父亲康熙。而康熙却对胤禔的耿直十分恼火,扇了他一嘴巴。

可以说胤禔这么做的让康熙对他失去了信心,康熙觉得胤禔太愚笨不可及,所以这时候康熙就知道胤禔那智商根本驾驭不了宝日龙梅,估计康熙后来心里都得骂儿子:“就你这笨样还想跟老子抢女人。”

因此胤禔驾驭不了宝日龙梅,外加他也起不到政治作用,所以康熙即便知道他再喜欢宝日龙梅也不会让他娶了宝日龙梅,没办法只有自己上来老当益壮的代替儿子搞定宝日龙梅了。

而宝日龙梅的真实目的其实不是想与康熙和亲,她就是想向康熙借种,这也是她为什么各种拒绝胤禔的原因。

胤禔的身份只是皇长子,他不是大清未来的皇帝,他也不是大清的皇帝,他不能让宝日龙梅重振部落。

因为宝日龙梅想借种的人只有是大清国的皇帝和未来的皇帝,宝日龙梅与太子胤礽没有太大交集,而且太子毕竟还是太子,不如直接找现任皇帝,而只靠和亲也不够得到大清各方面的扶持,宝日龙梅只有怀了龙种回到部落才能让自己的部落和康熙挂上关系,才能获得大清各方面的帮助,所以宝日龙梅才主动在草原上跟康熙滚了草地。

因此宝日龙梅在和康熙滚完草地之后拒绝了康熙纳她回宫的要求,她主动想回到草原回到部落,因为她想回到部落生下孩子,再由这个孩子成为部落首领,所以这样就永远能得到康熙的庇护了。这才是宝日龙梅的真正目的,这也是为什么说她的心机比较重的原因,她考虑得太全面了。

而康熙听完她这番话之后也就明白了宝日龙梅的想法,所以他没有勉为其难,康熙后来连说了好几个走吧走吧,就是他觉得自己还是没算计过宝日龙梅,他没想到的是宝日龙梅所谋得比他想的还要更深。

宝日龙梅这个人物也是在剧中彻底让胤禔黑化的人物,正是因为她才使得之前一直忠于康熙,在康熙死后也会终于太子胤礽的大阿哥胤禔品尝到了身份地位带来的失落,因此胤禔开始转变了想法,他想图谋太子之位,他想扳倒弟弟太子胤礽。

皇长子与皇太子只有一字之差,但是身份地位却永远不一样,皇太子是未来的储君,是皇帝,而皇长子永远都是臣,也正是因为这一字之差让胤禔失去了喜爱的女人。

假设胤禔是皇太子,那么也许宝日龙梅会嫁给他,因为皇太子是大清未来的皇帝,所以他肯定能在未来庇护自己的族人,但现实是胤禔只是皇长子,宝日龙梅嫁给他还不如跟现任皇帝他老子康熙滚草地,留下康熙的血脉,至少还能让换来现在的大清国对自己部族的关照。

因此胤禔在宝日龙梅身上终于明白了身份地位带来的差异,因为身份地位他失去了喜爱的人,还得眼睁睁看着喜爱的人跟老爹滚草地,所以胤禔决心要扳倒太子胤礽,他要成为储君,他要将来给宝日龙梅看看,我也有能力保护你的部落族人。

所以在这部电视剧中宝日龙梅起到了激化戏剧矛盾的作用,她彻底使重要角色胤禔改变了之前的态度,开始黑化,也就有了后面的胤禔与胤礽争夺太子之位的戏码。

当然电视剧终归是电视剧,看看乐呵一下就得了,历史上没有宝日龙梅这个人,这个人物完全是电视剧中所虚构,喀尔喀诸部被噶尔丹欺负的太惨了,所以举部内迁依附于康熙,喀尔喀的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亲自向康熙求救,电视剧中宝日龙梅的父汗应该就是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但历史上的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并没有被噶尔丹杀死,而是举部内迁向清政府求援。

至于大阿哥胤禔,在历史上他从成年以来就一直觊觎于胤礽的太子之位,他一直暗中搜集胤礽的过错,然后每次康熙外出巡幸都是胤禔陪伴,胤礽留京监国,所以胤禔每次陪伴父亲康熙外出巡幸时都会给胤礽上坏话,久而久之康熙就越发觉得胤礽不好了,以至于后来一废太子爆发。

所以说历史上的胤禔坏得很,他可不如电视剧中这么耿直,而且前期还与胤礽兄弟感情极好,对父亲康熙的安排是死心塌地服从,对胤礽的太子之位还比较拥护。

宝日龙梅是电视剧康熙王朝中的一个虚拟的人物,仅仅出现了几集,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充满心机的人,她做任何事情都是有目的性的,她知道大阿哥喜欢她,所以利用大阿哥见到了康熙,后来还主动变成了康熙的女人,因为这样她在草原上就没有人敢惹,还希望怀上康熙的孩子,最可怜的就是大阿哥了。

一、宝日龙梅不喜欢康熙,她只是想找人帮她复仇

宝日龙梅孤身一人来到北京,身上肩负了整个家族的使命,但是复仇对于她这个手无寸鸡的小女子来说太难了,所以她遇见了大阿哥,其实以她的身份嫁给大阿哥算是可以了,但大阿哥不是她的理想夫君,她想找一个最强的人为家人报仇,那这个人就是康熙。所以从一开始她的目的就非常明确,大阿哥和她表白她不接受,除了皇帝,她谁都不爱。

二、她的目的达成

宝日龙梅虽然很有心机,但是她也是一个很可怜的女人,整个家族都被外敌入侵,自己一心只有复仇,但是她确实辜负了大阿哥这个救命恩人,大阿哥沦为宝日龙梅的跳板,为了接近康熙,不管是有意无意,她都伤害了大阿哥,但是康熙在这个投怀送抱的女人面前还有了几分君子样子,因为他现在不能为宝日龙梅报仇,但是后来彻底平定准噶尔之后才来到宝日龙梅面前,以胜利者的姿态拥有了宝日龙梅。

三、宝日龙梅是一个聪明的女人

宝日龙梅在康熙王朝里是一个很有争议的女人,一方面她绝顶聪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为了目标不惜一切代价,另一方面她确实很有心机,理性的分析之后还是投向了康熙的怀抱。她的喜欢示好总是带着目的性。

老四因为自己的贪心被班布尔善收买后透露了魏东亭的举动也透露了康熙的一些指令,所以康熙要斩郝老四。

在这场宫变里,光是间谍就数不胜数,其中班布尔善算是不忠与鳌拜的间谍,吴六一是康熙安排的禁卫军间谍。

当然康熙身边也有敌方间谍,就是魏东亭的少年玩伴郝老四,他是康熙的侍卫却被班布尔善重金收买了,最后论功行赏时康熙不仅没有赏他反而当场揭开他间谍的身份,而揭穿郝老四间谍身份的人就是康熙的“王牌碟中谍”。

这个人是五品的御前侍卫,两年前就奉康熙的秘史到魏东亭府上监视魏东亭的所有行动。

郝老四的临终表白

正如伍次友所讲,郝老四给班布尔善通风报信,是为了给这帮兄弟留一个退路。因为郝老四并不认为康熙一定就可以战胜鳌拜,如果最终鳌拜真的当上了皇帝,郝老四起码可以凭借这偷偷摸摸的功劳为这帮兄弟换来一张免死金牌。

可是正如伍次友所讲,郝老四估计错了形势,鳌拜必输无疑。

虽然魏东亭等人在除掉鳌拜的过程中立下了不世之功,但是他们凭借此功劳绝不可能保下郝老四的性命,这也是伍次友不可能留在京城为官的原因。

结症在于皇帝康熙绝不能容忍身边出现任何一个贰臣,他身边的臣子只能对他一个人完全效忠,只要有一丝的投机行为甚至投机想法,那也是活不了的,而这就是政治。

因为皇帝喜欢苏麻喇姑,如果他真的把苏麻拉姑带走的话,最后也一定不会有什么好下场。这一点就是伍次友比较聪明的地方了,很能够看得清形势。在这里需要讲一下皇帝跟苏麻拉姑的感情纠纷。

其实康熙皇帝继位的时候仅仅几岁,年龄很小,需要人照顾。而当时聪慧的孝庄皇太后选了一位侍女,也就是苏麻拉姑来照顾康熙皇帝。事实上苏麻拉姑比康熙皇帝还要大几岁,这也就导致了苏麻拉姑在后来漫长的岁月里面,都是充当皇帝的姐姐的角色

后来康熙皇帝成长为少年,对苏麻拉姑的感情越来越好,甚至想要娶苏玛拉姑作为自己的妃子,但是呢,这件事情遭到了苏麻喇姑的拒绝。因为苏麻喇姑一直把皇帝当成自己的亲弟弟去照顾的,并没有那种男女之间的感情。

后来苏麻拉姑喜欢上了伍次友,而康熙皇帝在想明白了一切的事情之后也曾说过,可以让他把苏麻喇姑带走,让他们一起去过自己的生活,但是最后却被伍次友拒绝了。这一点就显得他很高明了,因为他知道,康熙皇帝是不会这么轻易的放过苏麻喇姑和自己的。

敢跟皇帝抢女人的下场一般都很悲惨,所以他及时的退出了。我觉得真正悲惨的是苏麻喇姑,他只能一个人独守在皇宫。自己喜欢的人远在千里之外,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又不能够在一起,甚至无法通信,我们都知道在皇宫里面的生活是很孤独的,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1700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20
下一篇2024-04-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