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人豪刘伯温

千古人豪刘伯温,第1张

#古代能人刘伯温的一生,开局辉煌结局却悲惨,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公元1311年农历6月15日,在浙江青田南田镇武阳村,一个刘姓的书香人家,一个男孩呱呱落地。他就是日后成为明朝开国元勋、三不朽伟人的刘基。

 刘基,字伯温,小时候,因父亲刘爚任遂昌县教谕,在外工作,母亲富氏便成了他的启蒙老师。刘基天资聪慧,5岁时能将半部《国风》背诵得滚瓜烂熟。

 刘基一生好学,年轻时就读石门书院,22岁中举人,23岁考上进士。刘基对元朝政权的腐败无能有着深刻的认识,看穿元朝的无可救药,于是,1358年辞官归隐青田,将自己满腹经纶和对 社会 的愤慨,以及自己的理想和希望,熔铸于笔墨,写出闪烁着智慧火花的寓言《郁离子》。

 刘基敢于与元政权决裂,是他人生转折的关键。此一步,成了他走向辉煌的起点。

 刘基的 历史 功绩在于与时俱进,顺应 历史 潮流,为朱元璋出谋划策,勇敢地承担起统一中国的任务。他的功绩是多方面的。

 朱元璋曾三次派人请刘基出山。刘基出山后,初次见朱元璋时,曾陈事务“十八策”,就当时的天下大势、战略对策和治国方略、用人原则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共计十八条款,后人称之为“十八策”。这对帮助朱元璋认清形势、树立信心、统一全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与君一席语,胜读十年书”的感觉。对刘基来说,“十八策”金声玉振,在朱元璋心中,他的“帝师”地位初步确立。后人常说“前有诸葛隆中对,后有刘基十八策”,指的是“十八策”的非同一般。

 为朱元璋制订“西征东战大计”是刘基最突出的功绩之一。朱元璋起兵于淮河,渡江后,势如破竹,但只限于浙江一带,而且东有强敌张士诚,西有劲旅陈友谅。当时,许多人认为张士诚据有苏湖富饶之地,宜先攻取。但刘基自有看法,认为:“张士诚只能自守,不必顾虑;陈友谅劫持主人,名声不正,他地据上游,时时刻刻想灭我们,我们应先对付他。陈灭后,张势孤,一举可破,然后北图中原,这样,王业可兴。”朱元璋采用了刘基的战略决策,终于成功了。

 刘伯温深谙韬略,通天文地理,在重大战役中,运筹帷幄,或亲临前线指挥战斗。公元1360年,陈友谅率精兵30万,战舰5000艘,攻下太平,进驻采石矶,直逼金陵,势甚嚣张。当时,朱元璋驻金陵守兵仅10余万,双方力量悬殊。朱元璋军心动摇,有的主张投降,有的主张放弃,有的主张决战。只有刘基一言不发。朱元璋把他请到内室,征求意见。刘基说:主张投降和放弃的,应该杀头治罪,因为他们不看大好形势,散布失败情绪。实际上,陈友谅自以为兵强马壮,又打了几次胜仗,自以为了不起,目空一切。我们可以利用他的骄傲情绪,设下埋伏,诱敌深入,一鼓可破。

 朱元璋请刘基制定作战方案,首先派人诈降,诱陈友谅夜来劫城,约定到江东木桥呼“老康”为联络信号。陈友谅不知是计,点精兵30万依约前往,结果伏兵四出,又逢暴雨,被迫退至江边。谁知原有的战船被刘基用计拘掠,只留下300艘于江边。陈军争先逃渡,又遭朱元璋军火炮攻击,破船连人沉没一半多,结果全歼陈友谅主力军,挫败了陈军的锐气,乘胜收回太平,攻下安庆、信州、衮州。陈友谅仓惶逃回汉阳。

 三年后的1363年7月,陈友谅重整旗鼓,再度与朱元璋决战鄱阳湖。鄱阳湖大战,刘基始终与朱元璋在一起。一次,他忽然见一群水鸟惊起。刘基预感大事不妙,急忙拉朱元璋一起转移到另一条船。他们人未坐定,敌人的炮火已将原来朱元璋坐的船打得粉碎。此消息传出,朱元璋部下都以为自已有天助,于是士气大振,杀敌更猛,最终大败陈友谅,陈也在这次水战中战死,刘基指挥的这次战争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 历史 上称为“鄱阳湖之战”。

 胜利之后,刘基多次提醒朱元璋居安思危。明朝开国前夕,1366年,刘基受朱元璋之托,卜地拓建南京城;1367年授太史令,并与李善长、杨宪等人一起定律令。平定张士诚后,朝廷里有大臣上书赞颂朱元璋功德,劝其及时行乐。刘基当即指出:“此欲为赵高也。”并及时提醒朱元璋要“居安思危”。

 刘基还奏立《军卫法》,提出“宽以待民与严惩贪吏”的主张,肃纲纪,整吏治,法办贪腐。

 刘基于61岁告老还乡后,劝朱元璋“霜雪之后,必有阳春,今国威已立,宜少济以宽大。”临终前,留遗嘱给次子仲璟,待胡惟庸败后,上奏朱元璋:“夫为政宽猛须循环,当今之务在修德省刑,祈天永命,诸形胜要害之地,宜与京师声势联络。”

 刘基博学多才,著述等身。有《诚意伯文集》20卷,其中散文323篇,诗词1613首,赋骚23篇,杂著百余篇,还有《百战奇略》《黄金策》等书问世。散文名著《郁离子》是一部寓言集,写的是小故事,讲的却是治国、治军、伦理、道德、经济、 社会 、自然等大道理。他是明代与宋濂齐名的杰出的文学家。他的作品教育和影响着一代甚至几代人。

 明朝的建立,结束了长达30年的战争混乱局面,统一了中国, 社会 开始稳定,生产得到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这就当时来说,是推动了 历史 前进,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而促进此种好事的是刘基,所以,他也是为统一祖国作出巨大贡献的大功臣。

 刘基的道德人品,一直受到后人推崇。

 刘基不计名位,不贪爵禄。朱元璋分封官职时,刘基坚辞公爵,一再辞让相位。洪武三年所封的37位功臣中,刘基列为第36位,其他功臣都被封为公爵或侯爵,只有他和汪广洋两人封伯爵,他的年俸为240石,封为忠勤伯的汪广洋年俸是500石,而李善长的年俸是2400石,是刘基的10倍。这里要提到的是,不是刘基智不如他人,也不是奉献不如他人,而是他“坚持辞让”。这充分表现了他不计利、不谋私的崇高品质。

 刘基刚正不阿,不畏强暴。刘基在元朝四次任官,三次辞职,一次被罢职,原因并不是他犯错,而是因为他的清廉刚直。在明朝,他身为御史中丞,敢于不顾宰相李善长的情面,依法奏斩他的义子、中书省都事李彬。这种不畏权势、嫉恶如仇、秉公执法的精神,高山仰止,垂范千秋。

 刘基忠公护国,不结党营私。据《明史·刘基传》载:丞相李善长得罪了朱元璋,朱元璋想撤换丞相,与刘基商量。刘基却说:李公丰功卓著,而且能调和诸将,不可以罢。朱元璋反问刘基:李善长多次想加害于你,你却为他说好话?刘基说:“调换栋梁,必须先得大木,如果用小木捆扎起来代理栋梁,大厦马上会倒塌。”

可是,朱元璋不听刘基忠言,还是罢了李善长的丞相之职。朱元璋想用刘基好友刘宪为相,刘基说:“宪有相才而无相器。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已无与者也,宪则不然。”又问,汪广洋可否任相?刘基回答说,汪比杨宪更狭隘浅薄。再问到胡惟庸,刘基说:“如小牛拉车,会偾辕破犁,误国败事。”朱元璋听他说这个不行,那个不好,就说:“我之相,诚无逾先生?”刘基急忙回答“我不敢贪天之功,我嫉恶太深,工作又不耐烦,我若为相,会辜负皇上的恩德。国内人才众多,只要皇上细心寻访,一定能求得贤才的。”刘基谦让相位,对话皇上,敢于直言,不计个人恩怨,不搞打击报复,不搞结党营私,为的是忠公报国。

刘基去世多年后,一次,朱元璋对刘基次子说:“你父在时,满朝都是同党,只他一个不从,你应多行好事,休污了你父亲的好名声。”

 刘基的道德操守、崇高品质,千秋万代,为世敬仰。

立德、立功、立说,问五千年华夏,谁能三不朽;

通天、通地、通人,数九万里江山,公系一全才。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据有关文献记载,刘基的先祖是丰沛(今江苏一带)人,后迁往鄜延(今陕西一带)。北宋灭亡,刘基的七世祖乃南宋初年荣国公、鄜王刘光世“南渡”到临安(今杭州一带)。据周群教授考证,刘光世到江南后,虽也“屡 刘基彩像

  屡迁寓”,“ 但大致不出今浙江境内”。刘光世之子尧仁后迁居丽水竹洲,而刘尧仁之子,也就是刘基的五世祖刘集卜居当时的青田县南田武阳,至此刘集一支就在南田一带繁衍生息,现南田武阳还有“宋处士刘集墓”。刘基的曾祖刘濠、祖父刘庭槐、父亲刘爚和刘基都生长在南田武阳。 元武宗至大四年刘基出生于江浙行省温州市文成县南田镇(旧属青田县九都武阳村)。为了纪念刘基,后世把这个村加上旁边一些村划分为文成县(因刘基谥号是文成公)。刘基的父亲刘熵为人正直,才智出众,10岁时,就和祖父刘濠一起设谋挽救了许多同邑人的性命。 原来,南宋灭亡后,青田县一带的起义军也相继被元军围剿四散,潜伏下来。元朝统治者为了斩草除根,巩固他们的政权,派浙东道宣慰副使苟贴儿在青田县调查反元义军的情况。他们在叛徒李熊的提供下,造了一个黑名册,准备上报朝廷,予以镇压。这个黑名册,关系到成千上万人的性命。苟贴儿路过武阳村时,受到著名乡绅刘濠一家的丰盛款待,并留他们在家里过夜。刘濠将苟贴儿灌醉,偷出黑名册烧掉,然后亲自点火烧毁了自家的祖屋。他们故作慌乱的样子,从大火中救出苟贴儿。苟贴儿自知饮酒误事,所幸死里脱生,对刘家感激不尽。青田县人对刘家不惜财产智救同胞的义举十分钦佩。刘熵后来成为当时的名儒,当过遂昌县(今属浙江)教谕(县学校长)。他40多岁时,生子刘基,视之如掌上明珠。他把自己的精力都用在对爱子的培养上,从而使刘基受到良好的教育。

  早年求学

  刘基好学敏求,聪慧过人,由父亲启蒙识字,十分好学。阅读速度极快,据说“读书能一目十行”。12岁考中秀才,乡间父老皆称其为“神童”。泰定元年(1324年),十四岁的刘基入郡庠(即府学)读书。他从师习春秋经。这是一部隐晦奥涩、言简义深的儒家经典,很难读懂,尤其初学童生一般只是捧书诵读,不解其意。刘基却不同,他不仅默读两遍便能背诵如流,而且还能根据文义,发微阐幽,言前人所未言。老师见此大为惊讶,以为他曾经读过,便又试了其他几段文字,刘基都能过目而识其要。老师十分佩服,暗中称道“真是奇才,将来一定不是个平常之辈!”一部春秋经,刘基没花多少工夫就学完了。泰定四年(1327年),刘基十七岁,他离开府学,师从处州名士郑复初学周(敦颐)程(程颢、程颐)理学,接受儒家通经致用的教育。郑复初在一次拜访中对刘基的父亲赞扬说:“您的祖先积德深厚,庇阴了后代子孙;这个孩子如此出众,将来一定能光大你家的门楣。”刘基博览群书,诸子百家无一不窥,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数学,更有特殊爱好,潜心钻研揣摩,十分精通。有一次,他在一家书屋看到一本天文书,便爱不释手,一口气读完了此书。第二天竟能从头至尾背诵如流。店主人知后十分惊奇,要把这部天文书送给他 早年在元廷时的刘伯温

  ,刘基说:“这部书已装在我胸中,书对我已经没有用了。” 刘基的虚心好学和出众才智,不仅使他学就和掌握了丰富的知识,而且使他年轻时就在家乡出了名,大家都说他有魏征(唐)、诸葛孔明(三国·蜀)之才。元统元年(1333年)二十三岁的刘基赴元朝京城大都(今北京)参加会试,一举考中进士,从此他便步入坎坷曲折、跌宕起伏的仕途生涯。

  仕途坎坷

  十四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国,正是元王朝政权逐渐走向全面崩溃的时期。元王朝建立半个世纪以来,用极端野蛮落 刘基题跋像

  [1]后的方式统治中国,对广大人民进行了无情的屠杀与残酷的剥削,人民再也无法生活下去了,于是中国大地上到处出现了农民起义与暴动,元王朝岌岌可危。一面是贪婪昏愦、醉生梦死;一面是水深火热、揭竿而起。在这样的情势下,刘基步入宦途,就迫使他要么与元朝统治阶级合作,沆瀣一气,最后同归于尽;要么反其道而行之,站在人民一边,共同埋葬贪婪残暴的王朝。作为一个崇尚气节和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刘基选择了后者,尽管那里布满了荆棘。仕途坎坷蛰居隐退刘基考中进士后,在家闲居3年。至元二年(1336年),才被元朝政府授为江西高安县丞。作为天子门生,他还是无限感激元朝皇帝赐给他这一施展才华的机会,以实现自幼立下的宏图大志。所以、他一出仕就抱定要用自己的全部的才华和忠诚,去干—番大事业。 县丞虽然是个辅佐县令的小官。刘基并没有因为位卑职微而敷衍塞责,他勤于职守,执法严明,很快就做出了政绩。他深入乡间,体察民情,发现高安县一些豪绅地主勾结贪官污吏,无法无天,骗人钱财,夺人妻女,杀人害命无恶不作。刘基倾听百姓的哭诉后,义愤填膺,决心为民除害。经过明察暗访,掌握了真凭实据后,对几个劣亦昭著的豪强恶霸,坚决予以严惩,并对县衙内贪赃枉法的官吏也进行了整治,高安县的社会风气很快就有了好转。刘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赢得了百姓的赞誉。 1336年(至元二年),刘基担任江西瑞州府高安县的县丞。在任官的五年内,处理地方事务的原则是“严而有惠爱”,能体恤民情,但不宽宥违法的行为;对于发奸摘伏,更是不避强权。因此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但因为他的正直,地方豪对他恨之入骨,总想找事端陷害他,幸得长官及部属信任他的为人,才免于祸患。 辞官后,刘基返回青田,1343年(至正三年),朝廷征召他出任江浙儒副提举,兼任行省考试官。后来因检举监察御史职,得不到朝中大臣的支持,还给他许多责难,他只好上书辞职,任期约一年。

  蛰居隐退

  1346年(至正六年),刘基接受好友欧阳苏的邀请,与欧阳苏一同来到丹徒,在距欧阳苏家附近的蛟溪书屋住下,过了一段半隐居的生活。以教授村里中的子弟读书来维持生活,偶尔和月忽难、陶凯等好友时相往还。 1348年(至正八年),刘基结束在丹徒约两年的半隐居生活,再度投入人群。他来到杭州居住,他的夫人为他生下一个儿子,即刘琏。在杭州的四年当中,他和竹川上人、照玄上人等方外之士时相往来,也和刘显仁、郑士亭、熊文彦、月忽难等文士诗文相和。1352年(至正十二年)七月,徐寿辉攻陷杭州,在攻陷杭州之前,刘基便带着家人回到故乡。回到故乡不久,朝廷来了一封公文。朝廷起用他为江浙省元帅府都事,主要任务是帮助当地政府平定浙东一带的盗贼,特别以方国珍为对象。

  助明开国

  1360年(至正二十年),被朱元璋请至应天(今南京),任谋臣,展现一个非常成功的兵法家的才能。刘基针对当时形势,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建策,被采纳。辅佐朱元璋集中兵力先后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刘伯温并建议朱一方面脱离“小明王”韩林儿自立势力,却另一方面以“大明”为国号来招揽天下义师的民心。1367年(至正二十七年),参与制定朱元璋的灭元方略,并得以实现。共参与军机八年,筹划全局。1370年(明洪武三年),为嘉勉刘基的功荣,授命刘基为弘文馆学士。十一月朱元璋大封功臣,本想封刘基为丞相,但刘基一再推脱,只好作罢。这并不是刘基的客气,而是他明白自己的正直会遭到其他为官者的排挤。因此申请还乡。朱元璋授命为他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并封为诚意伯。刘基的功劳对于明朝来说可以说是最大的,但每年俸禄只有二百四十石。 朱元璋封给了刘基“诚意伯”,似乎并不是什么大官。但其实朱元璋一直很想让刘基做宰相,但刘基却一再推辞。其实刘基是明朝开国元勋,功劳是很大的。而刘基也救过朱元璋很多次,次次惊险。若不是刘基,朱元璋称帝之前就早已被害死多次了。而刘基固然想当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因为这样他就能实现他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抱负。但是他知道自己过于正直,会遭到奸臣的排挤,是实现不了自己的愿望的。所以他告老还乡,去和家人在一起了。 晚年生活 刘伯温和李善长

  1375年(洪武八年),刘基虽然不良于行,仍然和所有在京官员一样,参加元旦的早朝,随后在奉天殿做了一首《乙卯岁早朝》,这虽属于歌功颁德的应酬文字,但诗中仍可以看见刘基的心情。据说正月中旬,宋濂的门人刘刚来到刘基的住处,商请刘伯温将宋濂一百多卷的作品,择取精华部分编辑成书,以便诵读,也请刘基为新书写一篇序文。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正月下旬,刘基感染了风寒,朱元璋知道了之后,派胡惟庸带了御医去探望。御医开了药方,他照单抓药回来煎服用,觉得肚子里好像有一些不平整的石块挤压在一起,让他十分痛苦。 二月中,刘基抱病觐见朱元璋,婉转的向他禀告胡惟庸带着御医来探病,以及服食御医所开的药之后更加不适的情形。朱元璋听了之后,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一些要他宽心养病的安慰话,这使刘基相当的心寒。三月下旬,已经无法自由活动的刘伯温,由刘琏陪伴,在朱元璋的特遣人员的护送下,自京师动身返乡。回家后,拒绝亲人和乡里为他找来的一切药石,只是尽可能的维持正常的饮食。 几天之后,刘基自知来日无多,找来两个儿子交代后事。交代完后事时,又让刘琏从书房拿来一本天文书,对他说:“我死后你要立刻将这本书呈给皇上,一点都不耽误;从此以后不要让我们刘家的子孙学习这门学问。”又对次子刘璟说:“为政的要领在宽柔与刚猛循环相济。如今朝廷最必须做的,是在位者尽量修养道德,法律则应该尽量简要。平日在位者若能以身做则,以道德感化群众,效果一定比刑罚要好,影响也比较深远,一旦部属或百姓犯错,也较能以仁厚的胸怀为对方设身处地的着想,所裁定的刑罚也必定能够达到公平服人,和警惕人改过自新的目的;而法律若能尽量简要,让人民容易懂也容易遵守,便可以避免人民动辄得咎无所适从,又可以建立政府的公信力和仁德的优良形象,如此一来,上天便会更加佑我朝永命万年。”又继续说道:“本来我想写一篇详细的遗表,向皇上贡献我最后的心意与所学,但胡惟庸还在,写了也是枉然。不过,等胡惟庸败了,皇上必定会想起我,会向你们询问我临终的遗言,那时你们再将我这番话向皇上密奏吧!”最后于四月十六卒于故里,享年六十五岁。六月,葬于乡中夏中之原。 1513年(明武宗正德八年),朝廷赠他为太师,谥号文成。1531年(明世宗嘉靖十年),因刑部郎中李瑜的建言,朝廷再度讨论刘基的功绩,并决议刘伯温应该和徐达等开国功臣一样,配享太庙。

  刘基的历史功绩在于能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帮助朱元璋勇敢地担负起统一中国这一伟大任务。他主要干了如下六件大事: (1)帮助国主朱元璋废小明王而自立。朱元璋是郭子兴的部将,子兴死后,小明王 刘基画像

  [2]韩林儿封郭天叙为都元帅、张天佑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朱元璋借用龙凤年号,名义上受小明王节制。在攻克南京,据淮河江左地区,下浙江后,朱元璋被手下奉为吴国公,置江南行中书省,仍奉韩林儿。岁首,中书省设御座行礼,独基不拜。曰:“牧竖耳,奉之何为?”因见太祖,陈天命所在。所谓天命,就是要朱元璋有雄心壮志、大展宏图、担负起打天下建立新王朝的使命。 (2)协助朱元璋制订“征讨大计”。朱元璋起于淮右,渡江后,势力发展较快,但仍只局限于浙江一带,且东有张士诚,西有陈友谅,均为劲敌,稍有不慎,就有败亡之危。当时许多人认为张士诚据有苏湖富饶地区,宜先攻取。但刘基认为“士诚自守虏,不足虑;友谅劫主协下,名号不正,地据上流,其心无日忘我,宜先图之。陈氏灭,张氏势孤,一举可定。然后北向中原,王业可成也。”朱元璋采用了这战略决策,遂成帝业。 (3)在重大战役中,或运筹帷幄,或亲临前线指挥战斗。刘基因谙韬略,通天文地理,故往往“遇急难,勇气奋发,计划立定,人莫能测”。如公元1360年,陈友谅率精兵三十万,战舰五千只,攻下太平,进驻采石矶,直逼金陵,势甚器张。当时朱元璋驻金附守兵仅十万余。由于双方力量对悬殊大,朱元璋军中文武大臣乱成一团:有的主张投降;有的主张放弃应天,保存实力再作计较;有的主张出击,一决雌雄……独刘基一人张目不言,朱元璋就把他请到自己的卧室,征求意见。刘基说:“主张投降和逃跑者,应杀头治罪,因他们不看大好形势,散布失败情绪。事实上,陈友谅自以为兵强势众,又打了几次胜仗,更是志得意满,目空一切。我们就利用他的骄傲情绪,设下埋伏,使计诱其深入,一鼓可破。”朱元璋听了刘基这番独见后,乃定征伐之计。刘基勇气奋发,计划立就:首先遣人诈降,使康茂才诱陈友谅夜来劫城,并约定陈友谅至江东木桥边呼“老康”为联络信号。陈友谅不知是计,结果点精兵三十万,行至江东桥边,并无木桥,是座铁桥,使人呼“老康”,又无人答应。正在疑惑间,又突遇暴雨,四下伏兵齐出击,陈友谅鼠窜狼奔,败退至江边。谁知原有渡江用的战舰,刘基以计尽将拘掠,仅留破般三百只于江边。陈友谅败军争先逃渡,行至江中,又突闻火炮声,破船连人沉没一半多。结果全歼陈友谅主力军,挫败陈的锐气,乘胜收复太平,攻下安庆、信州、兖州。陈友谅只得带领剩余的伤卒败将仓惶地逃回汉阳。 三年后(1363年7月),陈友谅重整旗鼓,号称百万,再度与朱元璋在鄱阳湖中作生死存亡的大决战。在这胜负的关键时刻,刘基始终和朱元璋在一条船上参与军机,运筹帷幄。一次,他忽然发现水鸟惊飞,刘基预知这是陈友谅的船队集中力量向朱元璋的指挥船开火,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立即拉起朱元璋转到另一条船上,当他们还未坐定,原来那条船已被陈友谅火炮打得粉碎。当时陈看到朱元璋的指挥船已被打沉,大喜过望。不料朱元璋仍在指挥战斗,士兵越战越勇,最后大败陈友谅,陈也在这次水战中败死。这次战争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历史上称为鄱阳湖之战。 (4)洪武开国之前,1366年受命卜地拓建南京城;1367年授太史令,上戍申大统历,并与李善长、杨宪、傅献、陶安等一起定律令。平定张士诚后,有张昶者使人上书称颂功德,劝朱元璋及时行乐,刘基当即指出:“是欲为赵高也。”及时提醒朱元璋“居安思危”。 (5)洪武开国以后,刘基奏立《军卫法》,提出“宽以待民与严惩贪吏”的主张,肃纲纪,整吏治,严惩贪枉。如中书省都事李彬坐贪纵罪,虽丞相李善长出面替其义子说情,刘基仍将李彬奏斩。刘基还谏止营建东都,提醒朱元璋不要轻敌。奏曰:“凤阳虽帝乡,非建都地也;王保保<扩郭铁机>未可轻也。” (6)六十一岁告老还乡,劝朱元璋“霜雪之后,必有阳春,今国威已立,宜少济以宽大。”临终前遗嘱次子仲璟,待胡惟庸败后上奏朱元璋:“夫为政宽猛如循环,当今之务在修德省刑,祈天永命,诸形胜要害之地,宜与京师声势联络。” 以上六件大事,前三件可谓帮助朱元璋打天下,后三件可谓帮助朱元璋巩固天下。说明刘基是位卓越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他既是开国功臣,也是治国良臣。

  刘基在政治、军事、天文、地理、文学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主要著作有: 《郁离子》 《覆瓿集》

  相关图像(13张)  《写情集》 《犁眉公集》 《春秋明经》 以上均收录于《诚意伯文集》 《卖柑者言》 还有些是后人托名附会的作品: 《百战奇略》 《时务十八策》 《火龙神器阵法》 后人合编《诚意伯文集》20卷 此外,民间亦有多部与刘伯温有关的小说。当中,有说他经常微服出巡,体察民情。亦有说他很会占卜,常装扮成道士,并著有《烧饼歌》,向朱元璋暗示大明日后所发生的事,甚至明亡之后数百年的事。不过,由于刘伯温早在洪武八年就已离世,使这些故事和预言的真确性存疑。《烧饼歌》,全文共计一千九百一十二字,用四十余首隐语歌谣组成,是用隐语写成的“预言”歌谣,据卦撰词,从一定的“象数”规律排来,涉及到“象、数、理、占”的入化应用,也是前人“观象玩占”的遗著,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极深,难于理解,视为神撰。 其中的郁离子,郁,有文采的样子;离,八卦之一,代表火;郁离,就是文明的意思,其谓天下后世若用斯言,必可抵文明之治。“郁离子”是刘伯温的托称,刘写作《郁离子》的时候,是在他47-50岁,一生中最鼎盛之际,此前的半生他郁郁不得志,不能施展抱负,后来被夺去兵权,遂弃官归隐家乡青田山中,发愤而著《郁离子》。书成不久,他即出山离家,成为朱元璋的亲信谋士,协助朱元璋建立了统一的明王朝。 《郁离子》不仅集中反应了作为政治家的刘伯温治国安民的主张,也反映了他的人才观、哲学思想、经济思想、文学成就、道德为人以及渊博学识。他认为志利忘民,缺乏行义,国家是危险的。刘基以传统的儒家思想作为治世的理论基础,主张宽仁之道,认为只要把握好国家的纲纪,刑德,人才,就能治天下。在写作作《郁离子》的过程中,刘伯温的整个思想体系,尤其是对社会政治方面的看法及主张更加成熟,也更加系统。

  蔡元培称他:“时势造英雄,帷幄奇谋,功冠有明一代。” 日本学者奥野纯评价他:“际会风云,平定海宇,既辟一代之规模,又阐一代之文章,盖诚意伯刘公一人而已矣。” 民谚有云:“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节军事诸葛亮,后世军事刘伯温。”

神机妙算刘伯温李善长夫妻相认是第26集

明初四年,因感念刘伯温立下的功劳,朱元璋命其出任国师。朱元璋与刘伯温微服私访碰见丞相李善长的私生子张虎强抢民女,刘伯温为老者写了状纸给了金牌,交代老者到应天府衙击鼓鸣冤。大堂上张虎推翻口供污说是屈打成招。百姓纷纷下跪指证张虎,铁证下张虎招认事实承认是李善长的私生子。 朱元璋吃到马皇后的饭菜让他想起落难时两个叫花子做的珍珠翡翠白玉汤,决定昭告天下寻人。几日后,某地两叫花子揭榜赴京。朱元璋招众位官员赐宴,在刘伯温的安排下两位叫花子找来泔水、馊豆腐在大殿上烹制“珍珠翡翠白玉汤”,朱元璋下旨分赐众卿,并安排纠风御史监督,大殿之上怪相频出,朱元璋以此告诫众位官员要体恤民间疾苦,不要骄*奢靡

(1)帮助国主朱元璋废小明王而自立。朱元璋是郭子兴的部将,子兴死后,小明王 刘基画像

[2]韩林儿封郭天叙为都元帅、张天佑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朱元璋借用龙凤年号,名义上受小明王节制。在攻克南京,据淮河江左地区,下浙江后,朱元璋被手下奉为吴国公,置江南行中书省,仍奉韩林儿。岁首,中书省设御座行礼,独基不拜。曰:“牧竖耳,奉之何为?”因见太祖,陈天命所在。所谓天命,就是要朱元璋有雄心壮志、大展宏图、担负起打天下建立新王朝的使命。 (2)协助朱元璋制订“征讨大计”。朱元璋起于淮右,渡江后,势力发展较快,但仍只局限于浙江一带,且东有张士诚,西有陈友谅,均为劲敌,稍有不慎,就有败亡之危。当时许多人认为张士诚据有苏湖富饶地区,宜先攻取。但刘基认为“士诚自守虏,不足虑;友谅劫主协下,名号不正,地据上流,其心无日忘我,宜先图之。陈氏灭,张氏势孤,一举可定。然后北向中原,王业可成也。”朱元璋采用了这战略决策,遂成帝业。 (3)在重大战役中,或运筹帷幄,或亲临前线指挥战斗。刘基因谙韬略,通天文地理,故往往“遇急难,勇气奋发,计划立定,人莫能测”。如公元1360年,陈友谅率精兵三十万,战舰五千只,攻下太平,进驻采石矶,直逼金陵,势甚器张。当时朱元璋驻金附守兵仅十万余。由于双方力量对悬殊大,朱元璋军中文武大臣乱成一团:有的主张投降;有的主张放弃应天,保存实力再作计较;有的主张出击,一决雌雄……独刘基一人张目不言,朱元璋就把他请到自己的卧室,征求意见。刘基说:“主张投降和逃跑者,应杀头治罪,因他们不看大好形势,散布失败情绪。事实上,陈友谅自以为兵强势众,又打了几次胜仗,更是志得意满,目空一切。我们就利用他的骄傲情绪,设下埋伏,使计诱其深入,一鼓可破。”朱元璋听了刘基这番独见后,乃定征伐之计。刘基勇气奋发,计划立就:首先遣人诈降,使康茂才诱陈友谅夜来劫城,并约定陈友谅至江东木桥边呼“老康”为联络信号。陈友谅不知是计,结果点精兵三十万,行至江东桥边,并无木桥,是座铁桥,使人呼“老康”,又无人答应。正在疑惑间,又突遇暴雨,四下伏兵齐出击,陈友谅鼠窜狼奔,败退至江边。谁知原有渡江用的战舰,刘基以计尽将拘掠,仅留破般三百只于江边。陈友谅败军争先逃渡,行至江中,又突闻火炮声,破船连人沉没一半多。结果全歼陈友谅主力军,挫败陈的锐气,乘胜收复太平,攻下安庆、信州、兖州。陈友谅只得带领剩余的伤卒败将仓惶地逃回汉阳。 三年后(1363年7月),陈友谅重整旗鼓,号称百万,再度与朱元璋在鄱阳湖中作生死存亡的大决战。在这胜负的关键时刻,刘基始终和朱元璋在一条船上参与军机,运筹帷幄。一次,他忽然发现水鸟惊飞,刘基预知这是陈友谅的船队集中力量向朱元璋的指挥船开火,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立即拉起朱元璋转到另一条船上,当他们还未坐定,原来那条船已被陈友谅火炮打得粉碎。当时陈看到朱元璋的指挥船已被打沉,大喜过望。不料朱元璋仍在指挥战斗,士兵越战越勇,最后大败陈友谅,陈也在这次水战中败死。这次战争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历史上称为鄱阳湖之战。 (4)洪武开国之前,1366年受命卜地拓建南京城;1367年授太史令,上戍申大统历,并与李善长、杨宪、傅献、陶安等一起定律令。平定张士诚后,有张昶者使人上书称颂功德,劝朱元璋及时行乐,刘基当即指出:“是欲为赵高也。”及时提醒朱元璋“居安思危”。 (5)洪武开国以后,刘基奏立《军卫法》,提出“宽以待民与严惩贪吏”的主张,肃纲纪,整吏治,严惩贪枉。如中书省都事李彬坐贪纵罪,虽丞相李善长出面替其义子说情,刘基仍将李彬奏斩。刘基还谏止营建东都,提醒朱元璋不要轻敌。奏曰:“凤阳虽帝乡,非建都地也;王保保<扩郭铁机>未可轻也。” (6)六十一岁告老还乡,劝朱元璋“霜雪之后,必有阳春,今国威已立,宜少济以宽大。”临终前遗嘱次子仲璟,待胡惟庸败后上奏朱元璋:“夫为政宽猛如循环,当今之务在修德省刑,祈天永命,诸形胜要害之地,宜与京师声势联络。”

貌似是死于毒杀。

明太祖在统一战争中,依靠了一批英勇善战的将领争城夺地:又吸收了一些谋士,帮他出谋划策。在这些谋士中,刘基是最著名的一个。

刘基又叫刘伯温,本来是元朝的官员,因为对元朝的政治腐败不满意,常常写点文章,讽刺时事,后来,被解职回到他的家乡青田(在今浙江)。朱元璋的军队打到浙东的时候,把刘基请了出来,当他的谋士。在打败陈友谅、张士诚的战争中,刘基出了不少计策。由于他足智多谋,得到明太祖的信任。明太祖把他比做西汉初年的张良。

刘基不但谋略好,而且精通天文。在古代,往往把天文现象跟人间的吉凶扯在一起。刘基对天下形势观察仔细,考虑问题周到,他的预见往往比较准确。但是大家都认为这跟他精通天文有关。民间传说把刘伯温看作一个“未卜先知”的人物。

朱元璋当吴王的时候,江南发生了一场旱灾。刘基掌管天文,朱元璋问他为什么发生大旱,怎样才能求上天下雨。刘基说:“天一直不下雨,因为牢狱里关押的人有冤枉。”

朱元璋信了刘基的话,派他去查牢监里关的犯人。刘基一查,果然有不少冤案。他向朱元璋奏明后,平反了冤案,把错抓的人放了。

求雨和平反本来是毫不相干的两码事。刘基也不可能有求雨的法术。不过他懂得天文,可能观测到气象要发生变化,就借这个机会劝谏朱元璋平反冤案。果然不出几天,乌云密布,接着就下了一场透雨。刘基趁朱元璋高兴的时候,又劝他制定法律,依法办事,防止错杀无辜的人。

明太祖即位以后,叫刘基做御史中丞,负责司法工作。刘基严格执法。有一次,丞相李善长的一个亲信犯了法。李善长是明王朝开国功臣,又是明太祖的同乡,势力很大。但是刘基不顾李善长的阻挠,奏明明太祖,把那个亲信杀了。这件事当然招来了李善长的怨恨。

正巧这一年,京城又逢到大旱,明太祖十分着急。刘基乘机跟明太祖说:“战争中的死亡将士,他们的妻子需要抚恤;一些在筑城中死亡的工匠,尸骨还暴露在田野上,没人收埋。

把这些事办了,说不定能下雨。”

明太祖一心求雨,当然很快批准了刘基的要求,抚恤了将士妻子,掩埋了工匠的尸骨。刘基虽然办了一件好事,但是靠这种办法劝谏,毕竟靠不住。这一次,他的预测不准,过了十天,还是烈日当空,一滴雨也没下。

这可使明太祖生了气,再加上李善长在旁边说坏话,叫刘基不能不害怕。这时候,他妻子在家乡得病死去。刘基请个假回老家了。

其实,明太祖对刘基是特别器重的。有一次,明太祖要拜刘基为丞相。刘基连忙推辞说:“选丞相好比挑栋梁。要挑个大木材,如果用小木头当梁柱,房屋就有倒坍的危险。”

后来,明太祖撤了丞相李善长的职,又想请刘基出来当丞相。刘基说:“我性子褊急,容不得坏人:再说年纪大了,也担当不了这样重任。天下有的是人材,希望陛下好好物色。”

刘基回到青田,过着隐居生活,从来不跟人谈起他过去的功劳。青田县令一再求见,都被刘基婉言拒绝。有一次,县令换上便服,装扮个乡下人去拜访刘基。刘基正在洗脚,见来了陌生人,连忙穿了鞋子,把来人请进屋,热情地留饭。

刘基请教来人姓名,县令只好实说:“我是青田知县,特来拜见先生。”刘基大吃一惊,连忙起身作揖,自称是治下的普通百姓。打那以后,再也不跟县令见面了。

刘基住在家乡,仍旧很关心明朝的政事。有一次,明太祖派人到青田向刘基问天象吉凶。刘基说:“冬天刚下过严霜冻雪:接下来便是阳春季节。现在国家已经安定,希望陛下施政稍为宽和一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1631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20
下一篇2024-04-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