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邻居变态如何处理

隔壁邻居变态如何处理,第1张

当今这个社会讲究和谐,与邻里关系也要处理好。

所谓邻居,城市居住在同一栋楼的楼上楼下左邻右舍(包括周围楼栋居民);农村同在一个湾(包括集中建新村)的屋前屋后左邻右舍的居民。

每个人都有个家,有家就有邻居。你住在那儿邻居们都喜欢你,愿意和你来往,说明你人际关系好有人缘。如果你住在那儿人们与你老死不相往来,甚至背后讨厌你,说明你为人还有欠缺。因此这就关系到处理邻居关系首先就要学会如何跟邻居们打成一片,随乡就俗。

一、 处理邻居关系的学问

与邻居搞好关系看起来是人们日常极平常之事,但仔细一想它却蕴藏着较为深奥的人生哲理。关系处理的好对人对已都有好处。话虽如此,但做起来确有一定难度。自古以来即便是一些达官贵人和知识分子并不一定都善其事,有的不是练达老成修养不够、就是通情达理善解人意不周,恃才傲慢、仗势欺人古今并不少见。

因为人不是低级动物,人有思维器官,能想事能思考问题。然而在这一点上人与人并不一样,按一般情况区分,在人群中大体上是三种类型,即智者型,常人型,愚人型。智者,属贤哲范畴,有才德有智慧遇事冷静善于思考,其行为靠理智指导;常人,属大众之列,懂道理明世事一般都可以随方就圆,其行为凭经验指导;愚人,这里说的愚人不是那种“愚”不可及,而是人们常说的“势利眼”,这种人胸心狭窄,利令智昏,斤斤计较私心重,其行为靠需要指导,与其交往,只能凑合迁就,不宜太认真。

二 、处理邻居关系重要性

人是社会群体之一,日常生活少不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照和交往,尤其邻居的关照更为重要,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我体会最深的是1997年10月的一天黄昏,我突发肚子痛痛的在床上直打滚,老伴急的无法,这时从邻居来了三位男同志,他们一进门二话没说就人抬人地将我送进医院,经检查原来是尿结石发作。这件事说明身边有了邻居平时家里有什么急事难事,他们都可以及时关照,若是指望亲戚远水救不了近火。 如果不善于处理邻居关系,邻里之间老死不相往来,每天闷出闷进,不跟人打招呼,像这样生活即使自已不觉得尴尬,邻居们反以为你不傻也有点蠢,时间一长自已的形象在邻居心目中是会贬值的。

再说,人的“门”不可朝天开,住在那儿低头不见抬头见,几十年不可能不与人交往,也不可能不求人,求人不是坏事,邻里之间相互有求很正常,今天他求你办点事,明天你托他帮帮忙,这种“鱼帮水水帮鱼”似的交往多了关系自然亲近了,“生的不亲住的亲”就是这个道理。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各方面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居住条件也有较大改善,城市高楼林立,农村建设新村,人们住到一块的再也不完全是过去那种传统式的同姓居民。在市场经济的驱使下,人口流动量大,人们卜居意愿增强,今年住广东,明年到江浙…在一个地方迁居更户住宅易主之事时有发生。这就自然构成了一个居住邻里的“小社会”,这种小社会既有其复杂性也有趋稳性。说复杂是人不讲南北、地不分东西,从五湖四海汇聚到一块,五颜六色,各种性格、各种思想倾向、各式各样生活习惯的人都存在;说趋稳性是只要住到一块的人,谁都不愿把关系搞僵,谁都有个求安求稳和睦相处的初衷。然而事物的发展并非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些年邻居之间发生矛盾的事并不鲜见,有的因小事双方结怨,有的因琐事闹出人命也有。举两个例子:

第一例,2008年6月25日,武汉市徐古镇的一个村,村民们因一句“玩笑话”死了两个婆婆。事情的概况是:一位姓魏的六旬婆婆和村民田某闲聊时开了句“瞎子”的玩笑,恰巧被路过的方某听到,方某之母谢婆婆有只眼是瞎的,颇忌讳“瞎子”一词,方某认为魏婆婆是在骂她母亲,与魏发生争执。当晚方的丈夫和儿子又强行将魏婆婆拉到自家门口质问,谢婆婆还和魏婆婆发生扭打。一番闹腾后,谢婆婆从娘家叫来20余人闯入魏婆婆家讨说法…村干部闻讯赶来调解,因村里另有两家曾与谢婆婆发生过冲突,村干部趁此一并调解,让魏婆婆和另两家共同赔偿谢婆婆,其中魏家出资400元。两天后,魏婆婆得知谢某退还了另两家的钱,唯独未退还自家,认为是偏偏欺负她家,魏婆婆决意要将钱讨回,于是她跑到谢婆婆卧室在床上服农药自尽。谢婆婆闻讯赶至,也拿着农药跑到魏婆婆家门口服毒,致使这两个老人自杀身亡。

第二例是,2010年12月19日下午,谷城县城关镇居民张小荣与邻居77岁老太太因琐事发生争吵。半小时后,老太太在家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死亡。张小荣为这场“人命”官司付出了55万元的吵架赔偿费。

这两起纠纷如果当时双方都克制、冷静,互谅互让,其结果可以不致如此。事实说明在新的历史时期正确处理邻居关系十分必要。

三、如何处理邻居关系

处理好邻居关系不是哪一方的事,而是相互之间都应认真考虑。如何考虑?首要的是要学会怎样做人,做人是每个人一生的必修课,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是人都有私心,人一有私心无论说话还是想事其出发点都是“利己”。这是一切动物的本能,不过聪明人不同,聪明人在利己问题上都会审时度世顾全大局,该克制就克制,该放手就放手,这就是做人诀窍。

做人在处理邻居关系上还有很多方面须得注意,比如,在待人接物上人要明白,要通情达理。明白,指人在任何时候任何事情上不犯糊涂,要明事理有主见,要多动动脑筋,以己度人换位思考,多替别人想一想,体谅对方的难处。通情达理,是指人要懂得道理,说话做事合情合理,不意气用事。在这一点上要多向能人高人学,他(她)们人际关系好,从不与人纷争,走到哪儿都讨人喜欢,他(她)们做人的经验风度胸怀,的确值得我们学一学。下面讲几点粗浅意见:

(一)为人实在,以诚相待。这点相当

重要。一个人是否真诚实不实在,不是靠自已表白,要由别人评价,尤其是邻里之间的评价更为确切。因为人与人在一块待久了相互之间都了解,谁厚道、说话做事靠谱,人们心里有数;谁怕上当吃亏,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耍小聪明算计人,人们心中也有数,只是彼此心照不愿明说,这种虚伪之人,走到哪儿都不受欢迎。

(二)谦虚谨慎,和蔼可亲。人要懂得自谦自重,面带笑容,这不是低三下四,这是一种很自然的平和态度,使人对你有种和蔼可亲的感觉。不论自已的地位多高、能力多强、贡献多大,都应保持谦虚平和,与人为善,以和为贵。更不应该恃才之傲、恃官之傲、恃功之傲,人与人之间本来就是平等的,不应有什么贵贱之分,所以无论什么时侯什么场合,对人都应谦虚谨慎,不高谈阔论,不说大话满话过头话,不得自我标榜“我”字当头,学会深藏不露,低调做人。

(三)受领讲度,施舍有矩。这两句是指邻里互送东西。今天你送点菜我,明天我给点好吃的与你,互来互往、互通有无是邻里常有的事。但必须主意:一是切忌有来“无往”,惹人不快;二是受领对方送来的东西,必须掂掂份量,防止还情时礼不到位;三是不管还情还是施舍,必须遵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古训,凡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送人,别把对方当垃圾桶,使人见怪,破坏友情。

(四)玩笑注意分寸,闲聊不谈人非。茶余饭后邻里之间在一块开玩笑是常有的事,相互之间开开心增添一下活跃氛围是好事,但也要注意语言分寸,玩笑话讲究的是语言艺术,切忌口无遮掩粗俗伤人;坐在一块聊天时不要谈论别人的不是,尤其有些女同志爱在背后议论他人的长短,这种习惯很不好,不仅影响团结,稍有不慎还会惹祸上身。

(五)与人接触,礼貌当先。所谓礼貌,就是对人要有礼貌,给对方的称呼,应老少有别,长幼区分,俗话说“礼多人不怪”。一个人有没有礼貌,则取决于他有没有教养,凡有教养的,对人都彬彬有礼。

(六)贤惠热情,助人为乐。这是一种处世风格,这种风格在邻里之间最为重要。人家向你借东借西,只要自家有,应尽量予以方便;对方有什么难处,在自已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应及时帮人排解,要把“助人”看成是人生最大的乐趣。

(七)慷慨大方,不怕吃亏。做人不要太小气抠门。日常在人际交往中确有些人重利轻义,总怕自己上当吃亏,打事不开,文钱如命。这种人不仅不受欢迎,而且人们还瞧他不起。世上的事恰恰就是这样:越慷慨大方的人越吃不了亏,你敬人家一尺,人家会敬你一丈。所以做人不吝惜,应大方一些,该花则花,能舍则舍,要淡视钱财,乐于吃亏,随方就圆。

(八)检点行为,注意小节。1、不要背后传播是非,更不要诽谤人;2、不和人“抬杠”拌嘴,不自命清高藐视他人;3、注意住场安静:讲话不高声大气,特别是人们休息时,不开高音电器,不在楼上弄出响声,不在家中敲敲棒棒;4、不污染住场空气,不焚烧有气味的东西和喷撒使人难受的化学物品;5、不乱丢、乱扔果皮和杂物,不随地乱倒垃圾,定时打扫环境;6、向邻居借东西,用后应及时归还,如有损坏理应赔偿;7、小孩们打架,大人不要偏听偏信坦护,否则,惹祸临门;8、养家禽家畜和宠物,应注意环境清洁,不使左邻右舍讨厌,尽量不侵犯别人。总之,住在一块,要切实做到人安如已安。

文/高金业

又是清明。伴着飞飘的杨柳飞絮,在春的生意盎然里,我和爱人回到了村子的墓地里。几百公里的路,因为扫墓,路便显得不那么远。墓地经过 了整修,垒了围墙,种了树木。有些简陋的墓地,而今变得庄重规整了许多。日子富裕了,村人要将好日子与先人们一同分享。

鞭炮响起来,风卷着纸钱,缭绕着,飘摇,飘摇。

我的思绪也便随着这飘摇远去

47年前的那天,走出家门的时候,感觉天气是晴朗的,太阳艳艳照着,寒冷的空气里透着清新。

母亲叮嘱着,到了县里,别忘了把旧衣裳包好让人带回来。

父亲一直送我到胡同口,一直想听父亲说点啥,但没有,胡同深深,只有脚步声在有轻有重回响。

坐上姐夫的自行车后座,只见父亲向我扬了扬手,似乎要说啥,但仍然没有。寒风里,只有那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黑棉袄的衣襟在飘荡。

摸了一下有些酸的鼻子,心想有了钱,该给父亲换个棉袄了。

伴我一起生活了19年的老房子渐行渐远,还有那个村庄。渐渐地连村庄也模糊于视线。家,我就这样离开了吗?

其实,曾经生活的这个家是我的姥姥家,而父亲自小生活的家距离这个家5里路,那是我的奶奶家,按家族的传续,我真正的老家应该在那里。

多年后忽然心血来潮,背着父亲回了趟真正的老家。翻过泛着霉味的家谱,走访了一些亲戚。我发现我的家族并不兴旺。从我儿子上溯5辈,除我的爷爷弟兄两个外,其余皆为单传。想来计划生育于我们家从清朝就开始了的。我甚至发现我和父亲有着很多的共同点。父亲是独子,我也是独子;父亲有继母,我也有继母;父亲一个儿子,我也一个儿子;父亲住了岳母家,我也住到了岳母家。这一发现使我惊诧不已。

但我还是比父亲幸运,我有3个姐姐,而父亲没有,连一个兄弟姊妹都没有,孤零零一个人。父亲时常地感到孤独。他在后来的日记里说,小时候受了欺负,他没处求援,只得一个人跑到泊里,偷偷地哭一场。

爷爷家的村子不大,老宅隐在胡同里,3间瓦房,东西厢房,院内一棵石榴树。五四运动爆发那年,奶奶先于爷爷6年去世。那一年,父亲4岁。10岁时,爷爷也离他而去。我对爷爷的印象,只是那张墙上的那张泛黄的照片,穿着棉袍的爷爷一脸严肃静静地看着我。

父亲是继母解氏和亲戚们拉扯大的,想象不出没有了父母的父亲是怎样孤独地捱过来的,父亲从没对我提起过那段 历史 。我问姐姐,姐姐们也不清楚。少言寡语的父亲总是这样,一个人默默承受着生活的苦难。

虽家境每况日下,爷爷还是把父亲送到那所叫焕新小学的学堂里,校舍在村西的二圣庙中,在神像的注视下,父亲于孔子牌位前行了大礼,开始读诗经孟子国文修身。

或许过于孤独,父亲把 情感 全部注入书中,父亲的书读得很好,字也写得很好。以至后来村里盖房上梁、过年的门对子,常常的有人求字。父亲那时还喜欢绘画,曾把学堂佛殿内墙壁上的画用煤油浸透的纸勾出轮廓,临下来画。

内向的父亲也有捣蛋的时候,上学时将人家的狗领回家,喂出了感情,牵着吓唬别人。

老屋里挂着几幅老照片,照片上父亲穿着西装,与另外一个年龄相仿的年轻人站在一起,无声地笑着,青春且帅气。照片下标着“美华照相”的字样。不能够想象印象中衰老懦弱的父亲当年会有那般的生气勃勃。

1929年正是军阀混战之时,盗匪四起,民不聊生。为避战乱,也为讨一生计,14岁的父亲只身来到了哈尔滨,在同乡开的杂货铺里当了学徒。而那张父亲保留下来的西装照片正是这一时期的记录。

父亲珍藏下这张照片,其实也珍藏下自己最好的年华。

那年秋天,发生了中东路事件,因事刚好在富锦的父亲目睹了苏联飞机的轮番轰炸,所幸父亲无事。

4年后,18岁的父亲与20岁的母亲结了婚。婚后第2年,父亲又去了东北,一去就是5年。5年里既受过老毛子的气,又挨过日本人的揍。在东北的日子里,他学会了自立,学会了记账,也学会了一手好算盘。

卢沟桥事变后的第2年,并没有挣下多少钱的父亲回到了老家。

我的姥姥家祖上家境殷实,其中一支曾成为村里数一数二的富户。然而姥爷同样很早便离开了人世,姥姥一个人拉扯3个孩子,备受本家的冷眼和欺负,尝尽了生活的艰辛。家里唯一的男人,我的舅舅早年去了上海,作了堂倌,25岁便去世了。

舅舅是活活累死的,白天晚上端茶倒水,照看场子,一个乡下的孩子,不知道照料和保护自己。就这样死了,尸首都没运回。黄县的男人大都不愿守在家中,都想到外面闯荡一番。舅舅就这样死在上海。姥爷也是,他更早地死在海参崴,和他一起同样没回来的还有几个黄县人。

待到母亲和姨姨也出嫁后,只剩下姥姥一个人。家里没有男人,地没法种,父母只好从奶奶家搬到姥姥家。高家成了外来户,父亲作了倒插门女婿。那一年,刚好日本鬼子投降。在有了大姐之后,二姐来到世上。

解放战争的炮声响起,原本想好好在家操持一下日子的父亲和村里其他青壮年一样,被征召入伍,来到部队。那一年,父亲32岁。两年后,父亲负伤回了家。至死县民政还给他按月发伤残补助。家里没有父亲穿军装的照片,很难想象父亲穿军装会是什麽样子。

建国伊始,百废待兴,同样需要有文化的人。1948年便入了党的父亲先是在合作社、农业社,后来在大队当了会计。这会计一干就是30年。

那一个冬日,天有些阴冷,我来到了世上。这让急切盼望有个男孩的全家人格外兴奋了,就连已经卧床的姥姥也似乎可以爬起来抱我。

姥姥身体一直很好。有一次从没看过**的姥姥到小学看**,摔倒在学校门口。从此卧床不起。我的几个姐姐都是姥姥帮助照看大的,辛苦了一辈子的姥姥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回报。1959年她在老宅东间的土炕上安详地闭上了眼睛,那一年她84岁。

或许是姥姥的去世,又或是3年自然灾害的因素,母亲身体每况愈下。最后终于得了病,是肝病。这种病现在不算啥。但那时肚子都填不饱,看病根本无从谈起。记得我还到河沟里捉蝌蚪给母亲治病,不知哪里的偏方说那东西能治肝病。母亲终于撑不住了。我7岁那年,她离我们而去。

那一年,是1962年。自然灾害快要过去,好日子就要到来,可母亲竟熬不到那一天。我至今保存着母亲的照片,那是一张全家福,我们姐弟四人站着,父亲和母亲坐在凳子上。母亲纨着簪,穿着大襟袄,高高瘦瘦的,样子有些疲倦。这是母亲一生唯一的一张照片。

母亲去世后,继母到了我们家。婚事是当大队书记的三舅介绍的,他说,高会计孩子多,家里没个女人怎么过活。继母没有父母,继母的哥哥是邻村的会计,他做主将妹妹嫁了过来,婚事很简单,继母将她家的东西搬了来,合到一起,成了一家人。

直到多年以后,我才理解了父亲,理解了作为媒人的大队书记的做法。让一个男人去带4个孩子也着实为难父亲。

父亲长得瘦小,性格内向,话语极少,一辈子谨小慎微。从我记事起并不记得父亲和谁发过多大火。村里人提及父亲大都会说,那是个好人。在农村有这样的评价是不容易的,更何况父亲是住丈人家。

小时候总觉得父亲很忙,每天夜里回来都很晚。常常地,在如豆的油灯下,继母和姐姐织着渔网,我在看小人书。其实我们都期盼着过道里的脚步声。过道靠近房子,脚步声听得清楚。父亲的脚步特别,老远就能听得出来。听到脚步声我就去开街门,夜里的街门继母看得紧,天一擦黑就栓死扣好。

父亲似乎有算不完的帐,打不完的算盘。每次我到大队部喊他回家吃饭,都见父亲戴着花镜,一页一页翻着那厚厚的账本,一边拨拉着算盘。身子弓桌上,虾米一般。

累是必然的,村子太大,有28个生产小队。小队多,大队的帐自然就多。父亲完全可以找人帮忙的,但父亲不愿找,宁愿一个人受累。

父亲当了一辈子会计,从农业社到大队,经手的帐簿堆起来有房子高,却很少有错帐漏帐,他的帐如同他的为人,清清白白。至今知道的人提起父亲的帐,仍会伸大拇指,说老会计那帐很少有人做得出来了。

帐虽拢得好,却当不得饭吃。自打我记事起一直到当兵,印象中父亲就一直为如何填饱全家肚子发愁。

每每地,父亲蹲在圈墙上,瞅圈里饿得只剩下骨架子的猪,冒着的旱烟盘旋于父亲有些秃顶的头上,袅袅地发散于猪圈的棚顶。父亲多么期盼着那猪赶快长大,好卖几个钱,变成粮食,换做我们姐弟几个腹中的食物。

新粮下来之前的两三个月是最难熬的,父亲借了东家又借西家,对付着不让家里断顿。

偶尔做点面食,继母端到父亲面前,父亲用筷子嵌起来,瞧瞧我们几个,叹口气又放下。我们发现原本就不胖的父亲越来越瘦了。

那一日,在自留地挽辘轳,赤着上身的父亲吃力地用着力,根根肋骨暴露着。我想替父亲挽一会,父亲不让,说你还没长大。

终于有一天,父亲狠下了心让正读农中的三姐休了学。那时大姐已到上海谋生,二姐上了大学。三姐哭着回了家,从此没再进学校门。

我14岁正上初中时,父亲的继母去世了,解奶奶活到73岁,那时也算高寿。待到我上了高中,家里情况好了许多。二姐参加了工作,三姐也结了婚。似乎少了些压力的父亲却也没有歇息,开始忙乎着盖房子。房子地基刚垒好,下了一场很大的雨。搬到厢房临时住的父亲急得不得了,望着漫天的大雨一点办法都没有。

房子终于盖好了,父亲长舒了一口气。父亲挥一下手对我说,喏,这就是给你娶媳妇用的。

我望了望父亲,父亲明显地老了许多。

高中毕业后,父亲专门找人做了一副手推车架子,又买了个旧车轮安上。说,推吧,好好使。从此,我推着父亲做的小车,回村做了农民。

干了一年农活,那一年的冬天,正在泊里给麦子浇冬水的我听到了征兵的消息。晚饭时,边喝着稀饭,我试探着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父亲没有吭气,全家也都不说话,只听见“呼啦呼啦”喝稀饭的声音。

第2天,父亲问我,说你想好了吗?我点点头。父亲再也没有说啥。

那时的我,正满脑子憧憬着梦境,全然没顾及父亲的想法。其实父亲那时未必多么想让我当兵,毕竟3个姐姐都出嫁了,毕竟全家也只有我一个儿子,而且,还刚给我盖好房子,下一步就张罗着找媳妇了。养儿防老,祖祖辈辈都是这样的。父母年龄已经大了。

然而我却一味地向往着那绿色的军装,甚至痴迷地直接找到接兵的人,信誓旦旦地强烈要求。我终于如愿以偿,穿上了心仪已久的军装。那几天,我感到天格外得蓝,心情格外得愉快。

到县武装部报到的头一天,父亲没让我下地干活,他也破天荒地没去大队上班,继母赶了面条,全家人坐一起吃了顿面条。我注意到那面条父亲并没有吃多少,他捧着碗,从碗上方静静地看着我。透过面条的热气,我注意到了父亲的眼神里聚集了许多的内容。

后来我才知道,为了我当兵的事,父亲几乎求过所有的村干部,父亲对他们说,这孩子命苦,或许到部队会好一些。

我们那批兵大队每人赠送了一个笔记本,里面有红灯记剧照插图。扉页上有父亲代表村里写的毛笔字:牢记阶级苦,不忘血泪仇。紧跟毛主席,永远干革命。本子很小,纸张也很粗糙。这本子我一直舍不得用,一直珍藏到至今。

当兵后的第3年,父亲来到了部队,是因为有病来的。父亲的右腿腿肚子明显肿了许多,每到晚上就痛得厉害。我领他到医院,医生说是脉管炎,给了药洗和吃。

从医院坐公交车回来,下车时父亲对我说钱不见了。我问多少钱?父亲说5块。为这5块钱父亲懊恼了半天,说多少天都挣不回5块钱,就这么让我给扔了。

那天夜里,我和父亲睡在一个屋里。梦中觉得有什么东西在腿上动。睁开眼,见是父亲在摸我的腿,轻轻地、轻轻地。一下又一下。顿时一股热流涌遍我的全身,我佯作不知,任父亲在那里抚摩。眼角里却溢满了泪水。我的父亲,我沉默寡语的父亲。您的爱其实都在您的心底,从来不去做更多的表白。

父亲在老家盖的房子并没有如父亲所愿,做我的新房。我在省城找了对象。

婚礼是在老家举行的。那一天从省城往老家赶,车太慢,那时还没有高速公路,10个小时,到家时天已全黑。父亲把村里长辈和干部邀到家里,已经在炕上坐下。父亲高兴地招呼着,并没有因为我们的晚到而责备我们。第2天的婚宴,来了许多的乡亲,并不喝酒的父亲那天竟也破天荒地喝起了酒。

后来我有了儿子。儿子生下来时我正在西安军校学习,妻子回老家生的孩子。父亲早早就给自己的孙子起好了名字,如果男孩,叫个啥;如果女孩叫个啥。父亲回了自己的老家,查了家谱,问清了以后的几代传续的辈分。儿子出生那天,父亲买了一大包糖,逢人就给,高兴地合不拢嘴。因为高家从此又有了继承人。

其后几年,父亲来过省城几次,也到姐姐们家里住过,但住得时间最长的还是老家。他习惯了老家的环境,在城里熟人少,他觉得憋屈。

父亲越来越显得老了。1988年夏天,三姐打电报到部队,让我回去。我不知就里,立马赶回家中。只见父亲坐在炕上,身体有些虚弱。继母一个劲地埋怨父亲,说没什么大事,孩子这么忙,让孩子跑这么远回来。原来父亲腿脚不利索,摔倒在路上。

我不敢大意,和三姐商量让父亲住到三姐家里。老人年纪大了,没人照顾还真不行。

两年后的冬天,继母因病在烟台去世。我到了烟台,淑妍姐告诉我,继母去世前还望着窗外,想见父亲一面。父亲从北京回烟台,到殡仪馆见了继母最后一面。父亲后来对我说,你妈妈很安详,跟生前没什么两样。父亲和继母相依为命了28年。继母走在了父亲前面。

我端着继母的骨灰盒回到老家。继母葬在东河边,父亲其后到继母坟上去了好几次。

三姐夫是工厂的电工,对电器修理内行,后来辞职专修电机。他人勤快,对父亲也挺好。然而好人并非人人长命。1992年春节刚过,一辆 汽车 与正骑着摩托车的他撞个正着,当场停止呼吸。

三姐夫出事时父亲正在上海大姐家,全家人都瞒着不告诉父亲。直到五一时父亲到济南,我才按统一好的口径把此事对父亲说了。父亲半天没有吭气。我见父亲的眼里又多了一些浑浊。

打那以后,父亲哪里也不去了。他常常的一个人呆呆地坐在三姐家门口,在阳光里眯着眼望那街上过往的行人。有人与打招呼他迟钝地应着。

那时,每逢春节我们必定要回老家过年,天再冷、路上再难走也要回去。父亲在,老家就是一根无形的绳子,系着我们的牵挂。

初一起床,第一件事是给父亲拜年。父亲早已起床,穿着新衣坐在炕沿,等着我们去。拜了年,父亲告诉我们应该到哪些长辈家里去,去年哪些人家的晚辈来给他拜过年了。于是我和儿子按父亲所说,一家一家地跑,丝毫不敢马虎。

父亲一生节俭,舍不得花钱。我们姐弟给他的钱他都存着,要紧时才拿出来花点。他烟抽得厉害,一直抽自家种的旱烟,后来不种烟了,就抽极便宜的纸烟。我们几个孝敬他的好烟他都拿去换了便宜的烟,说那烟抽着没劲。不过瘾。

他喜欢写日记。我看过父亲的日记。一如他当会计时的流水帐,一清二楚,寡淡无味。家中的大小事情,时间人物地点皆有,只是没有细节。父亲的日记没有秘密,什么人都可以看。只有父亲的内心深深地藏于心底,任谁也无法窥视。父亲一生的苦难只有他一个人承受,不让别人分担一点。

转眼到了父亲85岁生日。父亲生日是农历七月初一,天气正热。那一年我们和三姐全家一块给父亲过了一次生日。父亲腿不好,走不远,我们在村里的饭店里要了那小饭店最高价钱的一桌饭,那顿饭只花了300块钱。父亲觉得有些奢侈。

那天父亲很高兴,吃了一些海鲜、排骨,喝了一点红酒。

谁知那却是父亲的最后一次生日。此后我们再也没有机会给父亲祝寿了。

2000年春节,已经连续回家过了好几个春节的我们,本来想在济南休息一下的。不知为什么,那几天我总是有些心神不定。我对妻子说,咱今年春节啥都别干,就是回家,一定要回去。其实春节过后我要到空军指挥学院学习的,通知已经接到了。

那年春节父亲精神特别好。历来少言寡语的父亲让我坐到炕上,用被子盖着腿,给我说了很多话。父亲详细地告诉我高家的家史,老爷爷、爷爷、叔伯大爷,并让我把家谱记好。还告诉咱家欠谁什么东西,父债子还,祖祖辈辈都这样的。他拿出了两个红漆木托盘,父亲对我说,儿子我挺对不住你的,什么都没给你留下。就给你这两个盘子吧,这是高家的东西,你拿着作个念想。

父亲还找出了两本书,一本是《现代汉语词典》,一本是《联林珍奇》。让我交给儿子。说这是专门给孙子买的,让他好好读书,没有知识干什么都不成的。

在冬日里的阳光下,我们全家在院子里合了影,父亲清癯的脸上透着笑意。

因为要赶回去上班,初六我们就回了济南。正月十一早晨,三姐突然来电话,说父亲不行了,正在抢救,医院报了病危。我立时有些发懵,前几天不是好好的吗?怎么会立马就病危?

请了假,驱车往回赶,一路上做着各种猜想。车到潍坊,同学来了电话,电话里带着哭音,说大爷已经不行了,你别着急,路上慢慢走。

立刻眼泪淌了下来。一路上酸楚陪伴着我。我没有了父亲。

终于到家了。院子里都是人。来吊唁的乡亲们络绎不绝。父亲的遗体放在正间的木床上。有供品摆着。燃着的油灯和香发着幽幽的光。父亲躺着,静静地,一动不动,面色安详,如睡了一般。

立时我泪如泉涌,跪在地上。父亲,儿子不孝,未能见上你最后一面。

三姐告诉我,父亲夜里起来解手,摔了一交,觉得不好,立刻送医院,没有抢救过来。医生说是脑溢血。很快的,也没有留下什么话。

我明白,父亲该说的话春节时已经说过了。父亲有预感的,不然不会有春节的那些事情。我也有预感,不然不会坚决的回家。这会是父子间的一种感应吗?冥冥之中谁也说不清楚。

我们把父亲和生母、继母葬到了一起,太阳艳艳地洒在坟头的新土上。初春的风有些冷,燃烧的纸钱飘着散在空中。河堤长长,野草萋萋,想来父亲在此该不会寂寞。

父亲是善终,没有痛苦,也没带累儿女。他活了86岁,算是高家家族中长寿的一位了。

父亲的日记记到去世的前一天:2月14日。正月初十。星期一。天气多云。丽的工友起来吃早饭。

丽是三姐的二女儿。丽的工友那一天住在三姐家里。这件事也被父亲记下来了。

从家里走时,我带走了父亲所有的日记本和所有的父亲保留下来的信件。我觉得父亲给我们留下来的最宝贵的东西都在这里面。一颗善良的心,一个诚挚的品德,不事张扬但却坚韧的意志。

常常地看到父亲的字,便如同见到了父亲。我在同父亲说着悄悄话。我告诉父亲我们都挺好,让他千万别挂念。我还告诉父亲,我们知道应当如何生活、如何做人、如何做事。这些,都是这么多年从老父亲的潜移默化中得到的,这一笔财富。比什么都要重要。

父亲,如果您还活着,今年刚好107岁。权将此文作为儿子对您的深切纪念。我把它写好,烧掉,在您的耳边轻轻地轻轻地述说

作者简介:高金业,笔名碧古轩主人。山东龙口人。1973年入伍,在空军部队工作30余年,长期从事政治工作,曾任军区空军机关处长、空军某航空学院政治委员,空军大校军衔。后转业山东省直机关工作。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曾发表小说、报告文学、散文、特写、诗歌等各种文学作品数百篇。中、短篇小说集《真情》被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作品被收入《飞向极顶》、《绽放的军花》、《军魂》、《胶东亲情散文选》、《母亲的力量》、《庚子战疫》等书中。长篇纪实文学《北方之鹰》刊于《时代文学》,被青岛出版社出版,并被“齐鲁晚报”连载,该作品获山东省纪念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征文一等奖。出版有《胶东散文十二家高金业卷》。作品曾多次获文学期刊及文学网站征文奖。

壹点号碧古轩

我们是大学同学,大一的时候他追求我我没同意。有一次特别巧合全班只有我们两个人共同报了一个培训班,因为培训班人很多,我们就约定好了谁先到培训班就给另外一个人占座位。后来我们两个又不约而同的报了一个驾校,当时驾校离学校特别远,必须得坐公交还得倒车,后来我们两个结伴一起去驾校,有一次在驾校门口我们两个刚下车一前一后的走着,我们两个手臂前后摆动不一致,在一次摆动相碰的时候我突然抓住了他的手再也没有松开过,现在在一起三年半了,还和初恋的时候一样感情特别好,简直把我宠成了一个小公主,在家的时候有爸爸妈妈宠着,在外面的时候有男朋友宠着,真好。哈哈,感谢驾校。后来我们两个聊这个话题的时候他说是他主动抓的我,但是我觉得是我主动抓的他啊。或许是当时我们两个的心已经在一起了吧。

思路:根据影片的内容展开。

个人与家国(集体),贫与富。四个关键词:脱贫攻坚、企业转型,军人转业,网络平台。这部**真是又红又专啊,但是也很真实。三观很正,正到都纠正我纠正到让我感到疼痛。

有两句话我印象很深刻,余穆说的。都是对那个爱喝往事随风42度酒的人说的。一句是,你这是糊弄我呢,还是糟蹋你自己呢!第二就是我不管你怎么说,我只看你怎么做。

支持山西本土**,全部本土人员制作和本土取景完成,一部关于军人的家国情怀的故事,没有哗众取宠,没有扭捏作态,有的是探索企业与农村扶贫工作相结合,如何树立转型发展思路的影片。

故事中尽显山西本土人情风貌,以小博大见世间百态,励志扶贫故事充满时代正能量,片中主人公“余穆”铁汉柔情的“山西汉子”形象更感人至深,被影展官方誉为“小人物、大情怀,一个扶贫英雄的故事”。

扩展资料:

扶贫题材**《迟来的告白》定档2019年10月17日上映。该片由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担任专业指导,李彬担纲导演,伊珊担任总制片人,董波、罗米、乔立生、王志鹏、韩福利等主演。

影片讲述了退伍军人余穆放弃优渥的生活条件,来到边远山村邓氏村,成为一名扶贫志愿者,帮助村民脱贫攻坚的感人故事。

拍摄雨戏时,由于资金不足,只能租借一天喷水车,要在一个晚上拍完,主演董波连着淋了几个小时的雨,却丝毫没有怨言,拍完嘴唇都紫了,冻得说不出话来。

大学生成长历程

 大学生成长历程,成长,是一个人思想的成熟和自身的成长,为自己的成长感到一些欣慰,让过去成为未来的基石。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大学生成长历程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生成长历程1

  我的大学成长历程

 大学之初,太多的无奈,太多的迷茫,纠结在我的心头。陌生的草木,陌生的声音,徘徊在我的身边。我迷失了方向,也丢失了最初的梦想。于是,心志在一点一滴地磨灭。唯一不变的是头顶的那片熟悉的星空和那弯亲切的月亮。

 时间的流逝不由人们控制,不管你是否愿意,时间总是在你身边无声无息地流走,没有任何人能够在时间面前关上一道闸门,大喝一声让时间停下。所以智慧者如孔子也只能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应对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源源不断流走的时间,人们通常采取两种态度,一种是用心的态度,一种是消极的态度。用心的人深刻意识到时间的珍贵和秀丽,他们的生命随着时间的流动而奔放,就像一个人在流动的水中奋力击水向前,充满了“自信人生两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豪迈气概,努力使自己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留下无限的生命。消极的人时刻体会着时间流逝的无奈,心中充满了古今多少事都付谈笑中的怅然,想着一辈子再努力最后也是日落西山,命归黄泉,看不出人生奋斗到底有多少好处,于是得过且过,虚度一生。

 白天,我独自一人走在校园的小道上,白花花的太阳光照得我睁不开眼睛,僵硬的水泥地面散发出着凌人的热气,荷塘的绿叶下面藏着浑浊的水。我开始想念家乡松软的红泥田埂了,还有那欢快的小溪唱歌的声音。

 晚上,我独自一人呆坐在校园的草地上,仰望深邃的夜空,寻找着家的方向,给自己的心一个温馨的归属。周围一对对恋人的呢喃,对我来说,竟是如此遥远。

 正是有限的时间和生命的紧迫感,使我不得不认真地筹划每一天,让每一天都活出精彩来,在有限的时间内品味“活着,是秀丽的”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接下来我面临的将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我喜欢早起来,喜欢在早晨的清新里学习。在同学们都还在梦乡的时候我在校园里认真的读书,在烈日下我天天坚持训练,我务必应对所有的困难和劳累,于是我会安慰自己要在挫折与困难中前进,在成功与收获里成长。

 在这路上,我永久持续一种饥饿感,对知识的饥饿对其他的饥饿,这样你就会时刻拥有危机意识,在潜意识的鞭策和鼓动下,有时候成长仿佛成了一种自然而然的事,当然这在看来往往觉得十分惊讶和不可思议,在奋斗的日子里承载了我那么多的梦想,成长,期盼,渴望,欢笑。所有的都让我觉得人生在大学这段岁月里如此的完美,不仅仅让我对现实更加坦然,也让我对完美的大学生活和完美的未来更加的自信。

  在这过程中我每一天都要提醒自己:

 1、请必须要用心感受身边的幸福,幸福是一种生活态度,幸福在此刻在此处,而不是远方。3.既然横着竖着都是过日子,所以选取用心的人生态度,相信生命的无限可能,微笑吧!

 2、请必须要相信自己,不管什么时候你都要告诉自己是最棒的!跟自己比,超越自己

 3、人有好有坏,所以选取朋友的时候,请共同去经历一些事情,心存善良,但防人之心不可无。

 4、生活是计划和直觉结合的结果,首先用你的潜意识去选取,然后用大脑思考并筹划!做一件事情之前必须要仔细思考周全。

 这样一路走到此刻,我有了很大的成长,也有了很多的好朋友,在学习和生活上都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最重要的是我已经在我奋斗是路子上了,我向着我的目标慢慢前进···

 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向春风得意,事事顺心。应对挫折能够虚怀若谷,大智若愚,持续一种恬淡平和的心境,是彻悟人生的大度。一个人要想持续健康的心境,就需要升华精神,修炼道德,积蓄能量,风趣乐观。正如马克思所言:“一种完美的情绪,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

 一个著名老师这样说道:"当你是地平线上的一棵小草的时候,你有什么理由要求别人在遥远的地方就望见你?即使走近你了,

 别人也可能会不看你,甚至会无意中一脚把你这棵草踩在脚底下。当你想要别人注意的时候,你就务必转成地平线上的一棵大树。人是能够由草转成树的,因为人的心灵就是种子。你的心灵如果是草的种子,你就永久是一棵被人践踏的小草。如果你的心灵是一棵树的种子,就算被人踩到了泥土里,只要你的心灵是一棵树的种子,你早晚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不管你是白杨树还是松树,人们在遥远的地方都能望见在地平线上成长的你。当人们从你身边经过的时候,你能送他们一片绿色、一片阴凉,他们能在树下休息。因此做人的要求是你自己首先要成为地平线上的一棵大树。当你是草的时候,你没有理由让别人注意到你。

 而如果你转成了一棵树,即使在很远的地方,别人也会看到你,并且欣赏你,远处看来你是一道风景,死后又是个栋梁"。从中能够领悟到成长过程需要自己不断的努力。

 或许我可能会失败,但我会勇敢的站起来。

 站起来,或许很简单,但是难的是如何正视自己,承认自己的失败,给自己定好位。可能我们会在这个过程中觉得自己只要敢想敢作,就必须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但要相信,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甚至说有很多时候是很痛苦的,期间所遇到的失败和挫折感可能比任何时候都大。当我们遭遇了这些更大的困难和人生更大的起伏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因此而逐渐逐渐的变得学会否定自己,不再像以前那样年少轻狂,但这并不表示,我们将失败作为每一次尝试的结果来思考。要明白,如果我们总是认为做一件事情要失败,那我们绝对不能办到它

 遥望星空,我看到了无数的青春在黑夜里闪耀,那是青春的脊骨的光芒,他们给世界带来了光明和期望。坎坷的命运,流逝的岁月,高贵的荣誉在青春面前都不堪一击。奋斗与不懈组成了青春,青春集合成了永生。于是,地球享有了青春的色彩,宇宙拥有了青春的魅力。

 在一闪一闪的幸福中,我只想说:心灵的春天才是永恒的春天。所以,作为年轻的一代,我们要拥有一个完美的心态,用青春在岁月的舞台上谱写出我们自己精彩的乐章!

 成长就像一条河流,有时流到宽阔坦荡的地方,一泻千里;有时流到弯曲逼狭的境界,回环曲折,在成长中,有欢乐,有烦恼,有挫折``````当你用心去感受时,会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温软的世界中,那一抹感动常常伴随在你身边:感动于那一句话,感动于那一个微笑,感动于那一滴眼泪`````

 成长,是一段务必付出代价的旅程,行飘过程中总会不断地捡到和丢掉一些东西。只有走到世界尽头时,才会发现,原先我们所捡的与所丢掉的都是同一样东西,那就是记忆。我们在这过程中就是在感悟我们走过的路

 当这天的我觉得昨日的我所做的事很幼稚时,我们还在成长;当这天的我觉得跟昨日的我没两样时,我们已经停止成长。

 成长是快乐的,在困难中成长更是快乐。因为困难会让我们磨练意志,掌握本领,完善自我。在实践中,我们流了很多汗水,但我们没有说一句累,叫一声苦。因为我们明白,流这点汗水算什么。我们在汗水中学会了吃苦耐劳,学会了处理问题,学会了遇到事情多思考;在汗水中,我们懂得了什么是生活,懂得了什么是奉献,懂得了什么是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这汗水中,我们品尝到了快乐,在快乐中我们不断的成长。

大学生成长历程2

  大学,我的成长历程

 好处上的大学生活,已经结束了。此刻,开始准备暑假实习,下学期开始找工作,推销自己,将和即将毕业的六百多万“天之骄子”,一齐竞争,把自己卖了,争夺生存的资源,明年在工作单位实习。所以,大学完美的时光已经告一段落。

 回顾自己大学年少轻狂的完美时光,无数次的追梦,无数次的尝试,在路上付出了辛劳,汗水,也收获了成长和激情,鲜花和掌声回味无穷,意犹未尽!

  大一迷茫张扬成长

 还记得大一来校园报到的那天,自己一个人肩上扛着行李,手里拉着手提箱,傻傻的带着一身的黄泥土味来到了这个梦想的完全陌生的世界。我的大学好漂亮,它居然和我们县城差不多大。。。呵呵!好傻!

 大一的日子,很迷茫,但是很有激情。我一口气进了大学生艺术团,三农研究协会,资环学院社会实践部。艺术团民乐队的日子,每一天起个大早,在艺术团大院里那棵大树下,天天吹着自学好几年但是依旧很难听的竹笛,但是的确也熏陶了一点艺术的气息,认识了一些在艺术上比较有造诣的同学,呵呵,好多古筝和二胡过十级的家伙,他们好牛。三农研究协会外联部,整天到西农路,常乐路和那些商家周旋,给我们点赞助吧。。。呵呵,也受到了很多冷眼,吃了很多闭门羹。但是也让我熟悉了杨凌,明白了很多行情。懂得了“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懂得了就应怎样和别人谈判,怎样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看问题,懂得了什么是双赢!呵呵,拉赞助,至今,我认为是最能锻炼人的一件事。资环,我的家,社会实践的确是个很大的舞台,农村的确是个广阔的天地,周周下乡和村民打交道,村干部打交道。所以实践部出身的人,都比较淳朴,都长的像村长,猪头书记,王维民。。。唉,不说了,呵呵!社会实践,下乡给你一个真实的中国!

 大一的日子,很张扬,也很轻狂。还记得新生运动会的时候,为了搬一张桌子,和当时的学生会副主席白磷吵架,吵得很猛,当时的主席团几乎所有人都过来,短兵相接。。。后果可想而知,所有主席团的人都认为我是一个很浮躁,很不尊重人的人。的确,当时很张狂,此刻已经没有当时的感觉了,现实总是会将人的菱角慢慢的磨平了,像鹅卵石一样。还记得,在4113,夏向超,呵呵,超哥,差点又和我干起来!但是那会我只是傻笑,让他也很无奈的狂笑,可能正是那次冲动,那次傻笑,让他注意到了我,才有了之后的哥们感情,才有了此刻的我。很感激超哥,是你发现了我,给了我继续在团工委学生会这个家庭中工作的机会,给了我更高的平台继续去提升自己。上大学以来,我最感激的一个是你,一个是三农的会长,老阚,呵呵,我的两位老大,两位强人!

 大一的日子,很认真,很负责。还记得三农组织的北京打工青年艺术团在我校的演出,作为唯一的大一部委,参与到整个活动的组织策划中,我很庆幸,努力地工作,逃了好几天的课,为了一个大型活动的圆满成功,我感觉十分的值得。第一次参与这么大型的活动,拉那么多的赞助,满校园贴的宣传海报,人山人海的演出场面。活动的圆满成功,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组织,什么是协调,什么是应变,什么是团队。。。

 大一,还记得那次义务植树,呵呵,大家只挖坑了,却没栽上树,在那里向大家道歉了,主要是我的原因。呵呵!还记得那次义务献血,哦,我还干了一年村主任助理,呵呵,其实也没干啥,村民比较富裕,几乎是城中村,村长都不理我,而且村里没个小学,想搞点啥,发现不帮倒忙就是好事,但是深深了解了基层干部难当阿!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酱醋茶。。。感谢倩倩姐,小宝哥,感谢你们之后把社会实践的重任都交给了我,让我得到了十足的锻炼。

 大一,印象最深刻的是我的第一次长期下乡,大一的寒假,在十几天的日子里,和陕西省十几所高校的同学一齐,与农民朋友,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入农村,走访调研。从村干部刚开始的冷眼旁观,到最后村支部书记和村长感动的泪流满面,为我们送别,让我懂得了,我们在农村其实能做的很多,很多。。。忘不了残疾小妹妹张亚芳的望眼欲穿的眼睛,秀丽的歌声,还有之后回到校园一份又一份祝福的信件;忘不了70多岁的老奶奶为我们大学生写的快板词;忘不了村民不着修辞的语言,不加掩饰的表白,不含怨言的接纳。。。人性中最原始的美让我震撼。很感激老阚,给了我大一寒假下乡的机会,一次下乡,让我真正了解了什么是三农,了解了什么是国情,同时也塑造了自己,改变了自己,从此我不在张扬,也不在狂妄,变得很踏实,很稳重,很豁达。

 大一是成长最快的一年,从开始的参与,到之后的自己组织,不断地尝试,经历了多次的蜕变,我从一个懵懂,轻狂,带着一身泥土味的野孩子,逐渐变得踏实,稳重,成熟。。。

  大二充实拓展提升

 大二的一年,过的是最充实的,身兼数职,而且还在不断拓展自己的领域,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闲庭信步之中,收获自是良多。

 在资环,作为主席团的成员,由于自己已不在那么张扬,懂得了隐忍,所以当了一年学生活动的后勤部长,一到活动,所有的桌子,音响,帐篷,我搞定,呵呵!很没出息,自己总是处在幕后,默默无闻的,像个公仆,唯一让自己走到前台的是,“唱响十七大,文艺下乡”的那个活动,联合了三农,大学生艺术团,在农村搞了一次盛大的文艺演出,还成立了两个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捐助了2000多件衣物。但是大部分时候总是配角,总是绿叶,呵呵,但是为了团队的和谐,站在幕后也十分值得!感谢我的搭档,鹤,呵呵,黄金搭档,完美的配合了一年,知心的朋友!另外发现并带出来两个强人,我的助理,张扬的王倩,一手带大,张扬的个性,乐观的心态,交际花;低调的猪头书记,团工委学生会的一面旗帜,学习工作两不误,文字功底和深邃的思想,让我折服!呵呵!感谢两位,在接下来我大三的这一年里,左膀右臂,为我分担了大部分工作。

 在三农,作为协会骨干,付出了很多,很多,一次又一次带队下乡,总结工作,展望团队发展方向,打造社团精品文化,独立,坦诚,感恩,奉献。筹备了大学生西部经济论坛,自我感觉大学里组织过的最牛的活动,虽然它让我每一天晚上熬夜到2,3点,付出了几乎一个星期不上课的代价,但是当我们拖着疲惫的身影在广播台做节目,宣告论坛成功举行的时候,我倍感自豪和成就!老阚,张世亮,杨凯。。。亦乐园宾馆的`几个通宵没有白熬,我们整个团队一齐为同一个目标奋斗,我们开创了协会历史的先河,同时我也明白了要想做先驱,就得有做先烈的勇气!“西农周末”我们又一个精品,作为创始人之一,我看着这个活动慢慢从无到有,从小做到大,每次活动之前和嘉宾(西农的精英)聊天的时候,总是那么的振奋人心,发现和优秀的人交往,自己也会慢慢变得优秀起来,吕超,曹磊,张丽文。。你们虽然都离开校园了,但是你们给西农学生留下的精神财富,永久会传承下去!期望西农涌现出更多的像你们一样优秀的杰出青年。期望三农的明天更强,更出色!

 当一个人,默默付出很多,并做出成绩的时候,幸运的女神往往会更加眷顾你。当我为学院和协会的工作埋头苦干的时候,我很荣幸的成为陕西大学生支农队副队长,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去负责陕西各大高校的大学生下乡支农活动。这个平台很高,我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也把我带到了另一个世界,让我认识了一批当代大学生中的有志青年,一批集浪漫主义,理想主义,革命主义于一身的当代切格瓦拉。马永红,白亚丽,休学支农的大学生,可能很多人不可思议,但是他们做到了,而且做的很出色。并且在他们的带领下,一批批有志青年正在行动着,关注社会的弱势群体,到农村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我也带领陕西省十余所高校的同学奔赴我的家乡,在那里,我们和香港活知识利群社合作,开展了新农村学习型社区的建立,认识了很多一齐在这条路上默默奉献的大学生同仁们。

 当在陕西大学生支农队的平台上工作的时候,我不安分的心,开始躁动起来,我还能不能扩展自己的领域?由于一向十分崇拜李开复博士,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这股力量的推动下,我申请,并经过多轮面试,最后成为开复学生网西安地区大使,负责网站在西安地区的推广,并有幸在大二的寒假赴北京和30多名来自全国各个高校的地区大使理解开复老师的亲自指导,接触了很多名企高管,受益匪浅,懂得了企业的运作,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同时对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有了更加合理的规划。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看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边云卷云舒。走过了充实而忙碌的大二,我懂得了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大三专注奉献畅想

 大三,大学生活的转折时期,不论你大一,大二怎样去释放自己的激情,怎样去拓展自己的潜力,到了大三,都得停下来去思考,思考自己的前途,畅想自己的未来,究竟你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想从事什么样的行业,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未来的压力,生命的抉择,父母的期望,一下子全部拥了过来。大三,是抉择的时刻。既然选取了,就立马改变,并付诸行动。所以我们要专注。。。

 大三的我,放弃了很多,舍弃了很多,选取了资环学院,这个我大学永久的家,大三这一年,我专注于团工委副书记这个职业,尽量将它做到最好,用自己大一,大二两年积累的经验,沉淀的潜力,默默地为这个家付出,专一的为这个家奉献。同时也收获了友谊,收获了感情,收获了团队。

 给团学干部培训,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职责,明白怎样去工作,懂得怎样和同学处理人际关系。引导同学珍惜自己的大学时光,不要在迷茫,在1460多个大学平凡的日日夜夜里,创造自己的一片蓝天。指导学生干部组织各类学生活动,丰富文化生活,提高同学的综合素质。

 带春训的日子里,是我最难忘的时光,和队员们一齐,辛苦的训练,最终取得了自己想要的成绩。满腔热血的段欢,开朗活泼的小沈婷,大气凛然的黎惠智,出人意料的朱梅,成绩惊人的雷春兰。。。运动场上大家张扬个性,飞扬青春,展现了王者的风范,资环的魅力。留下了完美的回忆。

 一年来,看着大家茁壮成长,淡定从容的丫头,石瑾,激情洋溢的贺宁,踏实稳重的王维民,一步一个脚印的魏延松,用心坚定的魏帅,乐观开朗的靳丹丹,活泼淘气的田晓姗,个性张扬的李瑞奇,淡泊可爱的郝心。。。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资环的明天属于你们,相信团工委学生会在你们的带领下,会越来越辉煌!

 一年来,感谢和我共事的完美的团队成员,大家一年辛苦了,我们完美的谢幕,诠释了团队的职责,我们的友谊长存!

 快要步入大四了,大学年少轻狂的完美时光已经结束了,也告别了学生干部的生涯,老兵退役了,即将踏上人生下一趟客船,开始新的征程。

 畅想我的未来,相信梦想照进现实。我来,为胜利而战!!!

 中层管理者是公司管理的中坚力量,也是公司普通员工的直接管理者。除了具有管理职责、岗位职责以外,还起到员工与公司决策者上传下达的作用,中层干部的思想状态、认识水平、责任心、管理能力以及职业道德,往往决定了一个部门或一个企业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信誉、效益、质量、成本和员工士气。

公司经过快速发展,人员及固定资产等逐年递增。管理半径增大了,管理难度也在加大,但是管理者的能力与公司发展之间的矛盾却日益凸现,一些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缺乏管理经验。

大多数中层干部是从基层提拔起来的,这些骨干在公司工作时间长、表现突出,是基层工作中的佼佼者。但走上管理岗位后,由于缺乏管理经验,在履行管理职责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整天忙得焦头烂额、疲于应付,工作很被动,不会激励与授权下属,调动不起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的同志遇到困难时,又束手无策,畏首畏尾,患得患失;有的同志官不大、脾气不小,遇事不冷静分析,动不动发脾气,粗暴蛮横,使同事或部下难于配合协作;有的同志不愿听取意见,不善于向人请教,甚至是不懂装懂,固执己见。

二是缺乏执行能力。

中层管理者缺乏有效的执行力,往往使企业战略目标和布置的工作在执行过程中出现断层或发生偏离,不能在有效时间内完成必要的任务,许多工作做的虎头蛇尾,没有成效。

三是缺乏沟通能力。

由于中层管理者沟通和管理能力的欠缺,使企业的沟通渠道不够畅通,使政策的制订者和实施者之间缺乏良好的衔接。不能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使企业的战略制订和具体实施这两项工作发生脱节。有的是以会议落实会议、文件落实文件,满足于一般号召,没有结合自身实际提出落实工作的措施;有的甚至连个会都不开,公司的指令措施下边不知道,形成“中梗阻”。

四是缺乏开拓创新精神。

“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自己的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在推进改革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加快发展。对于企业来说,解决历史问题靠发展,解决前进中问题靠发展,解决稳定问题靠发展,解决认识问题靠发展。一些同志缺乏开拓创新精神,思想上不思进取,“小富即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缺乏做大、做强、成就事业的信心和招法。工作敷衍了事,办事拖拉,效率低下;有的摆老资格,不服从管理,对领导交办的任务,凭老方式、老办法想问题、做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是缺乏管理的魄力。

个别人在管理和监督上“失之于宽、偏之于软”,有的人认为人缘好比干什么工作都重要,平时是“多栽花,少栽刺”,事事留余地,会做“老好人”,发现问题或是绕道走、视而不见、装聋作哑;或归罪于上级下属,推卸责任,对上报喜不报忧,掩盖矛盾和问题;对下疏于管理,纵容放任。

六是缺乏鉴别是非的能力。

对一些错误的思想、言论和做法不能加以客观鉴别和制止,而是人云亦云、墙头草随风倒,做一些不负责任的事、说一些不负责任的话,在员工中起到了负面的作用。

七是缺乏大局意识。

部门之间是划分界线,工作之间不配合、不支持、不谅解,推诿扯皮,相互踢皮球,生怕干多了、负责任。有些管理者甚至不顾企业利益,将工作重心偏移到个人得失上。常常视部门职责而不顾,利用工作的便利条件,假公济私,左右逢源;拉帮结派,搞小团体。习惯于将自己的“职责范围”视为“势力范围”,恰恰就是这种人,影响到企业的有序发展,成为“绊脚石”。

这些问题的提出并不是夸大其词、渲染造句,而是确确实实的存在于管理工作之中的。我们不能视而不见,试图捂着、盖着,耍些小伎俩、小把戏,群众比我们看的清楚,会戳我们的脊梁骨。有些问题重复性的发生,这不是偶然现象,这是管理乏力的必然结果;有些问题没有出现,并不意味着不会发生,是火山终究要爆发的,如果还不警醒,听之任之,迟早会酿成大的问题。要静下心来反思一下,该怎么做、怎么管,不要等到出问题了,挨批评、受处理了,才知道后悔。

毛主席讲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东周列国志》最后一句话是:“总观千古兴亡局,尽在朝中用佞贤。”事业成败关键在于人,关键在于干部。

那么中层干部应从哪些方面自我提升管理能力呢?

一、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

要提高管理能力必须首先加强学习,“是非明于学习,正气源于学习。”只有长期不断地学习才能保证自己的管理方法先进、管理技巧灵活、才有能力带动起下属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充分认识到能力和魄力只能依靠知识作支撑。一味强调工作忙、应酬多、没时间,而忽视学习,就会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然而却感到庸庸碌碌、空虚乏味。我们要能够看到自身不足,感觉到“知识危机”和“本领恐慌”,沉下心来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切实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感;要充分认识到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不是看上几本管理的书籍就算是学习了,孔子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关键是要学以致用、学有所成,把勤勤恳恳学习和兢兢业业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拓展学习内容和范围,提高学习的实际效果。提倡树立学习就是工作的观念,善于在工作中深化学习,在学习中促进工作。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习要不知足;树立学习态度就是精神状态的观念;树立善于学习就是素质的观念;树立学习就是生活乐趣的观念。

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干部的职责是干事业,必须要培养勇于负责、开拓进取的实干精神,形成抓实事、求实效的作风。求真务实,要养成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工作习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基层干部不但要贯彻执行好公司的各项决策,更需要从小处着手,亲自解决好具体实际问题。实践证明,小事不愿做的干部,往往成就不了大事业。基层干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对份内的工作必须驾轻就熟,举重若轻;对重要工作和事关全局的重大决策,必须慎之又慎,举轻若重。求真务实,干好工作,关键是抓落实,体现在干部身上,就看抓落实的力度和成效,绝不能搞想法就是做法、做法就是经验的假设作风。抓落实,就是抓好从开始实施、检查督促到全面总结的每一个环节,切实取得工作成效,从而推动全局工作。

三、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一个团队的生命力,不是技术,不是人才,不是资金,而是共同的信念和团结一致的步调。我们行政管理全面到位靠什么?靠的是“一家人,一股劲,一条心”的共同信念。要保持这个共同信念,不是讲几句口号,说几句空话,而是要求每个干部职工特别是在座的中层干部,始终如一按这个信念调整思想,摆正位置,按这个信念团结拼搏,开拓进取,齐心协力开创工作新局面。各部门之间是工作互相渗透、互相支撑的特点所决定的,工作中有互相交错的地方,就有互相补充的空间。我们决不能两面三刀、互相猜疑,更不能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分散工作合力。尤其是部门的正副干部之间,要补台不拆台,“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当工作中有漏洞、有偏差时,要处以公心,及时的提出来,不能在一旁看笑话,“喝倒彩”,更不能说三道四、拨弄是非、“拉倒车”。在工作中必须多讲奉献,多替别人考虑,只有在工作中为他人做出奉献,才能赢得奉献的回报,才能在相互协作中融洽关系,促进工作。

四、敢于负责的工作态度

毛泽东指出:“只有落后的干部,没有落后的群众”。作为中层主管,我们应对下属的行为负责,勇于承担起部门管理者应负的责任。如何负责,海尔的二八原则在责任上十分清楚,即各部门里发生的任何一件差错、失误,管理者要承担80%的责任,具体操作者承担20%的责任。道理很简单,员工干的好与不好,主要是领导指挥的好不好,下面的水平,就反映了上面的素质。员工刚进来的素质低不是你的责任,进来以后没有提高,就是干部的责任,员工的素质就是干部的素质。干部不负责任,员工就提不高素质,就一定会出差错。二八原则的意义就在于:干部要认清自己的责任,不能回避矛盾,逃避责任。这种对于干部动真格的管理原则,就是出现问题首先抓干部,抓住了干部,就带动了全体,企业才有勃发先机的希望。因此,应对下属进行合理的监控,对违反规则的行为进行及时纠正,才能让员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五、身先士卒的表率作用

作为管理者,我们的言行举止都会对他人产生巨大的影响。俗话说:“正人先正已,做事先做人。”一味地表白不等于清白,职工不看言词看为人。我们必须事事为先,以身作则,说到做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这样才能上行下效,树立起在员工中的威望,就能上下同心,大大提高团队的整体战斗力。

六、宽以待人的广阔胸怀

作为中层的管理人员要有必不可少的宽容之心,睚眦必报者不会管理好你的部下。要保持光明磊落的坦荡胸襟,“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心胸狭隘的人,很难当好干部。基层的管理人员,每天要面对许多繁杂工作,与员工直接打交道,我们要有容人之量、纳言之胸,不能求全责备,即使碰到分歧严重的问题,也要出于公心,不偏不倚,以平和的心态、公正的态度开诚布公地商讨解决问题。当然,我们强调的宽容是对同事和下属的疏忽大意、不重细节、方法迟钝甚至妄言是非的宽容,但又不能无限制的宽容,尤其是不能对那些消极应对、满腹牢骚的工作态度予以宽容。方法不先进可以磨砺,态度不端正确不能容忍,否则就成为了纵容,埋下了隐患和祸根,迟早是要出问题的。在必要的宽容中,我们要以极大的耐心帮助和关心员工的工作和生活,当一个员工的情绪不好、信心不足时,我们应及时与下属沟通,打开下属的心结,调动下属积极的心态,用我们的热情来唤起下属的信心。

七、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干部都或多或少地掌握一定的权力,这是工作的需要,也是岗位的需要。权力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意味着责任和义务。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我们掌握的资源多了、管的事多了、管得人多了,随之权力也增大了。但大家一定要认识到,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可以使人高尚,也可以使人堕落;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所以要求大家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弄清权力从哪里来,应该为谁所用。这个问题,我们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警觉,时刻严格约束自己,干干净净用权,干干净净做事。

王一恒 先生

 华人500强专家讲师

著名企业员工培训导师

一恒干部效能研究院院长

国内企事业管理干部骨干培训首选专家

阿里干部培养体系《三把斧》长期研究和落地专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1622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20
下一篇2024-04-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