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师范学院的前身

泉州师范学院的前身,第1张

1948年还没有泉州师范学院的前身泉州师范专科学校呢。以下是这所学校的一些历史,希望采纳 学校历史一、创办阶段: 1958年秋,在“大跃进”形势下,地委决定创办泉州大学,下设工、农、医、师范四个学院,师院校舍暂寄于泉州师范学校,生源从泉州师范二年级中选拔6个班及从高考统招中录取2个班,共8个班419人,设有中文、数学、物理、化学4个专业,学制一年。校长:地委书记张桂如,副校长:陈金源。 1958年10月,经省教育厅批准,将泉州大学所属师范学院改名为泉州师专,经费由省厅核拔,增设政教、生物两个专业,学制为二年,校址选在风景秀丽的清源山南麓,征地100亩。1959年9月1日成立中共泉州师范专科学校委员会,党委书记崔梦周,校长:陈金源,副校长:郑景渠、杨树稼。 1960年,根据全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好形势,工农业发展突飞猛进,急需教育事业相适应的发展,供给各种事业所需人才,省委、地委决定原泉州师专升格为泉州师范学院。1960年7月24日,“中国***泉州师范专科学校委员会”改为“中国***泉州师范学院委员会”。泉州师范学院设有8个专业,其中中文、数学、物理、外语四个专业既有本科四年制,也有专科二年制的。政教、化学、生物、体育,学制二年,在校生1151人,教职工252人,其中教师145人,基建投资将近100万,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校领导是:副院长兼党委副书记陈金源、欧阳。 1963年秋,根据党的调整方针和《高教六十条》的精神,泉州师院合并到定址于漳州的福建第二师范学院,泉州师范学院并入二师院后,一部分教师、干部调往二师院,一部分则由本地区安排或回中学任教。专科毕业生按往常分配,本科二、三年的学生部分提前分配,部分进入其他高师,或回原籍自谋职业。清源山校舍停建,已建成的校舍、教学、生活设备由省教育厅接管,后改办为晋江专区华侨子弟补习学校。 在创办阶段的六年中,招生5次,共计2455人,其中本科生323人,侨生137人,前后毕业了5届学生,计2105人。 二、复办阶段──晋江地区师范大专班 1978年4月,晋江地委决定复办泉州师专,成立地委宣传部长杨启章为组长,教育局长施宣铁为副组长,有大专班领导参加的筹备领导组,并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先办晋江地区师范大专班,以大专班为过渡实体,筹备复办泉州师专。 晋江地区师范学校大专班开设政教、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6专业,学制二年,首批入学500名学生,师范大专班与泉州师范是两个牌子一套人马。(与师范合署办公,并成立党总支,下设教工、大专文科、大专理科三个支部)。 三、泉州师专(1981年─1998年9月) 1981年7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泉州师专在晋江地区师范大专班的基础上正式复办了,校名全称:泉州师范专科学校。 1982年5月17日,晋江地委决定撤销原泉州师范、泉州师专两校合一的中共泉州师范学校总支委员会,成立中共泉州师范专科学校委员会,地委宣布了泉州师专领导班子名单,接着在教育局的主持下,于7月12日两校正式脱钩,分署办公。新领导班子成员是:党委书记施宣铁,校长兼党委书记黄东德,党委副书记陈励金、倪永图,副校长崔少东、傅维葵、吴端阳。 1984年秋至1985年夏,倪永图、崔少东、施宣铁先后离休。1985年12月15日,地委书记张明俊宣布了学校新领导班子组成名单:校长兼党委副书记陈世兴,副校长倪木兴、黄其民、吴端阳,党委副书记黄种禄、陈励金。1986年夏季,调整办事机构和中层干部,建立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把政治处改为人事处,增设生物科、地理科、体育科、德育教研室、电化微机教研室,并调整充实了中层干部。 1994年3月24日泉州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泉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党组织更名为:中共泉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委员会。 1997年5月14日,经福建省委研究决定,陈笃彬同志任中共泉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委员会委员、书记。为了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校党委对原行政一支部,行政二支部,行政三支部进行调整,增设行政五支部,教心技能总支部,使全校的党支部增加到19个。 1997年9月27日,中国***泉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一次党员大会隆重举行,大会审议通过了陈笃彬同志代表中共泉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委员会所作的《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建设一流师专,实现新的跨越》的报告,中共泉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中国***泉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一届委员会,委员陈笃彬、陈世兴、赖新民、王炳庆、林华东、耿永泉、王亚书,书记:陈笃彬,副书记:陈世兴、赖新民。

泉州师范学院的复名时间,这一直是广大师生和市民关注的焦点。那么为什么要复名呢?以及什么时候可以复名、进展如何呢?

那么有必要了解一下 泉州师院的 历史 ,它的前身是创办于1958年的“泉州大学”。1998年泉州师专、泉州教育学院、泉州师范学校合并组建新泉州师专。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升格为泉州师范学院。

据泉州师范学院副院长泉州介绍:更名泉州大学有什么意义呢?这是服务国家战略部署、提升泉州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建议尽快启动更名泉州大学工作,成立泉州大学筹建领导小组;同时支持泉州师院围绕服务地方发展加快内涵建设,整合资源,加大师资队伍和科研平台建设力度,重视建设重点和特色学科、专业,提升办学实力,提升招生质量和层次,推进泉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建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同时扩大宣传,引导海内外泉州人关心、支持更名工作。

那么 进展如何 ?泉州师范学院方面表示,教育部下一批对中东部地区高校设置及更名审批将于2018年进行,学校争取能在2018年顺利复名。

2015年3月师院方面回应,学校将着力提升办学实力,力争在未来五年内达到大学设置标准:1、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3、两个以上教学成果获得国家级一、二等奖或省级一等奖;4、新增2~3个省部级以上重点学科;5、新增2~3个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6、年度科研经费达到3000万元,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取得新进展;7、新增2~3名闽江学者,长江学者实现零的突破;8、完成学校二期建设用地征用工作,拓展办学空间。力争2018年复名“泉州大学”。

至于最终结果如何,我们可以期待最终结果。

我一农民与大学一生无缘,回答惭愧!谢谢。

泉州师范学院 复名泉州大学, 可谓是筹划挺久的了,典型的是起了个大早,赶个晚集。

早在2014年时,学校就提出 复名泉州大学 ,并得到政府支持。注意这里用的是 “复名”, 意思是我不是更名升格,只是恢复以前的名字罢了。

按照学校当时计划,以及相关的工作安排,本来是想2018年,“教育部对中东部地区高校设置及更名审批于2018年进行”,时间很宽裕,该准备的也都准备好了,到那个时候,自然一切水到渠成。

无奈教育部不解风情啊,2017年,教育部明确要求: “十三五”期间,中国现有的181所师范院校一律不更名、不脱帽,聚焦教师培养主业。 这下没戏了,等吧!

好在是该做的工作,一项也没落下:学校现有泉州主校区(校本部)和南安、鲤城2个分校区,共占地1815亩。下设二级学院17个,本科招生专业58个。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近18万人。现有教职工14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100多人,台湾全职教师近20人。

说实在的,这几年,按照升格大学的要求,泉州师范学院该准备的也都准备了,除了硕士点少了点,进展有点慢,其它的,还真没啥毛病。十三五结束了,十四五来了,属于泉州师范学院的春天到了。

希望这波,泉州师范学院能够充分把握机会,毕竟时不我待啊!

可以说,为了等待泉州师范学院的 复名泉州大学, 泉州和泉州的高三学子,已经错过了很多,期待泉州师范学院,早日复名成功!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把国字号华侨大学赶走,就是要建泉州大学。现华侨大学分校在厦门风声水起,泉州大学还无踪影。泉州人素有爱拼才会赢的精神,可事事去比较自己干不符合资源整合精神啊

变成泉州大学就能985还是咋滴

当然是去海边啊。。。如果有假期的话。选个好天气然后约她去海边。 如果追求浪漫的话。我想你应该事先做些准备。最好能有朋友帮忙。那最好了。。 你可以事先叫你朋友去海边然后买条5米长的麻绳然后把麻绳放在汽油里泡。泡到麻绳湿的时候拿出来。接着吧麻绳排成一个心型 然后在她不知道的情况下让她走进心里面。接着在叫她闭上眼睛。然后叫躲在后面的朋友马上那花给你。点上火。然后叫她睁开眼睛。看到你拿花站在火心里面一点很感动。 然后对她说你永远都在我心里。。 她不接受也得接受了。。因为这时候四周都是火。她跑不掉的。。呵呵。。

不过你在做这个之前一定要注意细节。。1是你千万不要让她知道你在准备什么 2是帮你的朋友能信的过。别让他给搞砸了。3是注意安全。。

建议去沿海大通道走走 选择一下地点。因为像黄金海岸,崇武之类的人很多。。不好准备。。沿海大通有一些比较偏僻一点的沙滩。 可以6-7点时候开始表白 那个时候太阳刚下山 。不会太亮了。也不会太黑。。而且能给你一个很好的理由就是。。开始你可以说去看日落。。看完在表白 。。很浪漫哦。。哈哈。

可以。根据福建教育局发布的公告得知,读福建泉州师范学院本科,专业幼儿园是学前教育,在毕业以后进行考取小学和中学的教师资格证,是能够进行教小学和中学的。泉州师范学院简称“泉州师院”,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是福建省人民政府主管的公办高校,获批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福建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是福建省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

福建二本大学包括:泉州师范学院、福建工程学院、厦门理工学院。

1、泉州师范学院

学校简称“泉州师院”,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是福建省人民政府主管的公办高校,获批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福建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是福建省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泉州师范学院共设立18个二级学院,58个本科专业,6个专升本专业。

2、福建工程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坐落于素有“海上丝绸之路”门户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福州,发端于1896年清末著名乡贤名士陈璧、孙葆瑨、力钧和著名闽绅林纾、末代帝师陈宝琛创办的“苍霞精舍”,首开福州近代新式教育之风。

有旗山、鼓山、浦东等校区,占地202261亩,校舍建筑面积7184万平方米,17个学院(部),71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文学、理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

3、厦门理工学院

学校简称厦门理工,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是福建省重点建设的大学,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中国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高校”高校。学校设有18个学院、部,拥有本科专业64个。

二本院校的定义、介绍及选择:

1、二本院校的定义

二本院校是指本科层次的普通本科院校,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通常是大多数考生的备选院校。这些院校提供了各种专业学科,能够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

2、二本院校的介绍

这些院校与其所属的名校有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与名校相似的教学质量和学术资源。虽然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但仍然具有一定的办学实力和较高的就业率。

3、二本院校的选择

选择二本院校时,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兴趣、专业需求和学科特色进行合理选择。同时,也要了解院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科研水平等方面的情况,以确保选择的院校能够满足个人的学习需求和发展目标。

题主你好,我是泉州师院的,软件学院去过无数次,冒昧来回答这个问题。

学校面积、相应的配套设施还有老师的学历等等我就不多说了,百度下就一堆

这学校不在师院本部(本部在丰泽区东海大街),软件在鲤城区南环路一带,学校因为是分校所以面积不是很大,但是整体环境还可以,尤其是建筑很有特色,有点软件园的感觉,宿舍时六人间,上铺是床,下面是桌子,有空调独卫。学校附近有个万祥商城,是小商品批发市场,买东西很方便,去市区也挺近的,公交大概20几分钟。学校对面是经贸学院,旁边还有个小夜市,到了晚上挺热闹的说。而且这学校毕业出来盖的是师院的章

根据教育局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一本,二本的概念。泉州师范学院在北京、河北、辽宁、上海、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海南、重庆的录取批次是本科批次,所以泉州师范学院在这些省市是本科院校。在其他省市(内蒙古、安徽、江西、河南、广西、四川、贵州、西藏、陕西、青海、宁夏、新疆)的录取批次是本科第二批次。

泉州师范学院(Quanzhou Normal University)是福建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院校、福建省2018-2020年硕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于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由创办于1923年的泉州师范学校、1939年的南安师范学校、1951年的泉州教育学院和1958年的泉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

学校的学科建设及专业设置

学校设有17个二级学院,58个全日制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其中拥有省级重点学科3个,分别为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音乐与舞蹈学;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分别为音乐学、电子商务;省级特色专业7个,分别为汉语言文学、历史学(文博旅游)、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等。  

泉州师范学院重点学科:

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硕士专业人才培养项目:艺术硕士

福建省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音乐与舞蹈学。

福建省新建本科高等学校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音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凝聚态物理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音乐学、电子商务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特殊教育、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科学与工程、电子商务、音乐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历史学、生物科学、材料化学

教学成果:

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福建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5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14项;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1项。先后获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个、教育部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专业和课程改革”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以及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40余项。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泉州主校区(校本部)和南安、鲤城2个分校区,共占地1815亩。下设二级学院17个,本科招生专业58个。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近18万人。现有教职工14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100多人,台湾全职教师近20人。有国家级人才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福建省闽江学者、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福建省高校领军人才、福建省特殊支持高层次人才“双百计划”人选等省级高层次人才100多人,福建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3个,福建省本科教学团队9个,福建省研究生导师团队2个。

学校现有省级科研创新平台32个,其中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8个、省级人文社科基地10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高校特色新型智库2个。主动对接地方需求,制定实施《泉州师范学院服务泉州经济社会发展行动计划》(“8641”行动计划);共建“石狮产学研工作站”、“泉州师院—南安机械装备产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泉州师范学院(石狮)生态智能织物千人产业工程技术研究院”等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为一体的综合平台;与中化国际、安踏集团、浪潮集团、兴业科技等行业龙头企业开展全方位合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学校成就:

学校连续五届荣获省级“文明学校”称号,荣获省级“五一劳动奖状”、“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平安校园”。在学生成绩上也表现突出,2011-2013年,学生在国际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等比赛中屡创佳绩,累计获得省级以上奖励500多人次。2004-2013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4%。

现有专任教师77名,其中教授、副教授16名,讲师41名,49人具有硕士学位,在读博士3名,有一位校级教学名师,一位省级优秀教师。每年都选派教师到国内外高校进修访学,教师素质不断提高。学院常年聘请多名外籍专家担任英、日语教学工作,并拥有一支素质好、效率高的行政和教学管理队伍。

学院于2007年11月迁入5000平方米的俊秀文学院外文教学楼。学院拥有一整套较先进的语言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学设备,其中数字化语音室7间。学院注重内涵建设,加强教学管理,每年的教学常规检查均名列全校二级学院前列。学院扎实推进质量工程建设并取得初步成效,《综合英语》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海西经贸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被评为省级试验区。英语教育专业被评为校级特色专业,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和英语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团队被确定为校级教学团队,2009年又有两项成果分获校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2005年起,英语专业学生全国八级统测通过率均超全国同类院校平均水平,最高达30多个百分点。大学英语四级过级率也在逐年提高,2009届达74%。

学院连续几年组织学生参加晋江国际鞋业博览会等大型经贸活动,承担专业志愿者工作,既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多年来外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均超95%。

学院每年举办一次学术研讨会,同时注重国内外学术交流,有多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莅临我院讲学,其中包括当代著名语言学家MAK Halliday 教授、著名翻译理论家Mona Baker教授等。

学院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迈出了新步伐。院党总支和所属学生党支部先后两次荣获省委教育工委表彰;院工会“教工小家”在2005年5月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表彰为全国“模范职工小家”;2009年5月被授予福建省“五一先锋岗”称号;多个班级被评为全国、全省“先进班集体”。

随着泉州师院新一轮的创业与改革,外国语学院的发展前景会更加光明灿烂。

(资料截止于2010年4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1550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9
下一篇2024-04-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