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曼霞:周恩来钦点女特工,潜伏国民党12年,牺牲时怀孕6个月

王曼霞:周恩来钦点女特工,潜伏国民党12年,牺牲时怀孕6个月,第1张

1937年,长沙国民党高官俱乐部的一场舞会上,有一女子在人群中特别显眼。

她身穿一袭碎花旗袍,雪白的脖子上挂着一串珍珠项链,脸上从容的表情彰显出高贵大气,有不少人向她投来注视的目光。可她对于这些注视全然不顾,自顾自地在人群里寻找着什么。

期间有不少男子向她发出邀请,她都很有礼貌地回绝了。终于,她的眼睛锁定在了一个穿军装的男子身上,“陈尔晋,终于找到你了!”女子在心里暗暗说道。

正在这时,那个叫陈尔晋的男子也看向了这个优雅端庄的女子,目光交汇的一刹那,他们彼此微笑点头。

“你好,我叫陈尔晋,您怎么称呼?”陈尔晋走到女子的面前,向她伸出了手。

“王曼霞。”女子用温柔又极具魅惑的声音说道,很快她将手握了上去。

“很高兴认识你!可以请你跳支舞吗?”

“可以!”

舞会上,他们聊了很多话,颇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等到舞会结束时,陈尔晋亲自送王曼霞回家。

此后,他们经常约会。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他们确立了恋爱关系。

没过多久,陈尔晋向王曼霞求婚,王曼霞虽然很想答应,但她却不能擅自做主,于是跟陈尔晋说自己要考虑一下。

一天,王曼霞梳妆打扮好,拎着红色手提包从家里出门,她穿过大街小巷,时不时地还会朝身后回望,以防有人尾随。走了有大半个钟头,她来到了位于郊区的一幢隐蔽的小房子前。

她走到门前,又警惕地转过头向四周看了看,确认安全之后,她敲起了门,声音非常特别。

“咚,咚咚咚,咚,咚咚”

门应声而开,一男子把她迎进去后,快速地将门关上。

王曼霞跟着男子走进里屋,她的直属上级周恩来早已在那里等候。

在握手寒暄过之后,周恩来向王曼霞问道:“曼霞同志,事情进展得怎么样了?”

“事情很顺利,我请求与陈尔晋结婚。”说这话的时候王曼霞脸上突现一抹红晕。

“这是好事嘛!我代表组织接受你的请求。陈尔晋是个爱国志士,又有真才实学,你一定要把他争取过来!”

“保证完成任务!”王曼霞脸上掩饰不住地开心。

一、富家千金投身中共情报科

王曼霞出生在安徽的一个富商家庭,父亲常年经营珠宝生意,赚了很多钱。基于家庭的优越,她自小就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加之父亲疼爱,带她去了不少地方,她的眼界要比同龄的女孩儿开阔得多。

18岁时,她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正是在这里,她开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当时的中国正面临着内忧外患,不少文人志士都投身于 探索 救国救民的道路之中。在上学期间,王曼霞接触到这些进步思想,在其影响下,她加入了共青团,并且多次参与学生运动。

1934年,王曼霞从师范大学毕业后,并没有回到家乡,而是辗转在上海、长沙、南京等地组织参与学生运动,为革命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很快,王曼霞映入了周恩来的眼帘,他认为王曼霞是一个坚定的革命者,而且凭借她富豪之女的身份很容易结交到国民党上层,为我党提供情报。于是周恩来秘密接见王曼霞,询问她是否愿意加入中国***。

王曼霞喜出望外,她重重地点点头表示同意。在周恩来的见证下,王曼霞完成了入党仪式,成为他直属领导的一名女特工。

顺着父亲的人脉,王曼霞很快就出入在国民党高层的 娱乐 场所,不管是舞会还是酒宴,王曼霞都应对自如,她凭着自己娴熟的社交手段,几句话就能套取到有用的情报,然后再传递给周恩来。

不久之后,周恩来在和王曼霞接头的时候交给她一个信封,王曼霞打开之后,发现是一个人的生平履历,这个人就是陈尔晋,时任蒋介石总统府宪兵队的队长。

周恩来给王曼霞的任务是: 接近陈尔晋,可以爱上他,但必须把他争取到***的阵营之中。

碰巧王曼霞的好友文文修邀请她参加一场舞会,当得知陈尔晋也在参与名单之中时,王曼霞欣然同意了。

在舞会上,王曼霞第一次见到陈尔晋,她竟然有种莫名的心动。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王曼霞发现陈尔晋确实是一个爱国志士,虽然他们不在同一阵营,但他们有着共同的理想,王曼霞相信等陈尔晋了解了***,他就会加入到自己的阵营中。

二、有志青年参军为报国

陈尔晋出生在官宦家庭,他的父亲是清末武将,受父亲的影响,陈尔晋自小就喜欢舞刀弄枪,他有一腔热血,想要为国尽忠。

然而时局混乱,国败不堪。辛亥革命之后,陈尔晋深受鼓舞,他决定弃笔从戎,跟着国民党拯救中国。

1929年,陈尔晋刚满18岁,他辞别父母,孤身一人前往广州,报考了黄埔军校。陈尔晋凭借优异的成绩通过了考试,被编入黄埔第8期炮科学员。

黄埔军校可谓是国民党培养高级将领的摇篮。陈尔晋天赋异禀,在校期间他各门功课都名列前茅。从炮科班学成之后他又考入了炮空侦测班,这个班级专业性极强,入班门槛也非常高,当时在全国也仅招收了6人。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想要侵略中国的野心昭然若揭,陈尔晋内心焦躁,他盼望着自己早点毕业,好上阵杀敌。

两年后,陈尔晋从黄埔军校毕业,被分配到西安中央军区西北分校,在那里担任教官。陈尔晋擅使双枪,而且枪法极准,因而很多学生都把他当做偶像,其中就有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

陈尔晋在黄埔军校就是校园里的风云人物,再加上蒋经国经常在蒋介石面前盛赞陈尔晋,于是蒋介石直接调他来总统府担任宪兵队的队长,让他负责自己的人身安全。

宪兵队队长可是一个要职,出入总统府的人都得对他客客气气,由于陈尔晋为人和善,从不拿架子为难人,许多国民党高官都成了他的好朋友。

三、聪明丈夫识破妻子身份

陈尔晋和王曼霞的婚礼受到很多人瞩目,一个是国军高官,一个是富家千金,门当户对又是郎才女貌,自然受到很多人的祝福。

在他们的结婚证书上写着介绍人于厚之、文文修,其实他们真正的介绍人应该是周恩来。

结婚之后,两人很是甜蜜,但过了不久,陈尔晋发现妻子总是早出晚归,有时候竟然到凌晨才回来,陈尔晋问她去干什么了,她说跟李太太她们打麻将,陈尔晋也就没往别处想。

然而有一天,陈尔晋在街上碰到了李太太,细聊之下才发现王曼霞并没有跟她们打麻将打到深夜,而是打一会儿就离开了,陈尔晋身为军人的警觉告诉自己:这里边准有事!

一个妇道人家总是大晚上出去,难不成她在外边有相好的了?陈尔晋想到此不觉有点生气,于是他派人盯着王曼霞。

尽管他先后派了好几拨人跟踪王曼霞,但都被她甩掉了,陈尔晋隐隐觉得妻子绝对不简单,于是他决定亲自挖掘妻子的秘密。

这天晚上刚吃过晚饭,陈尔晋对王曼霞说自己很累,要早点休息,就先上楼了。等陈尔晋上楼后不久,他听到楼下开门的声音。

等王曼霞出门后,陈尔晋偷偷下楼跟在她后面。很奇怪,王曼霞不走大路,净拣行人很少的小巷子里走。眼看就要出城了,王曼霞还没有停止的迹象,这让陈尔晋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她到底要去哪?

大约走了半个钟头,王曼霞来到了郊外的一幢洋房前,她敲了敲门,房里有一男子探出头来,然后王曼霞就闪了进去。

难道这就是她的相好的?不过看着年纪不像啊!这男子年纪要比王曼霞大得多。正当陈尔晋疑惑时,又有三三两两的青年男女来到门前,他们敲了门之后,也是刚才那个男子给开的门。

陈尔晋豁然开朗,这种情况分明是在接头,而此时能这么做的也只有***!

陈尔晋回来之后辗转反侧,自己身为总统府的宪兵队队长,竟然娶了一个***,这要是让蒋介石知道了,自己就算是有十张嘴也说不清啊!比起自己,其实他更担心的是王曼霞,她一个弱女子只身混进国民党,这种胆魄令他敬佩!

她是真的爱我吗?还是只是为了情报而委身于我呢?陈尔晋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之中。

但不管怎么样,我是爱她的,她是我的妻子,我必须保护她的安全。陈尔晋拿定主意,不管她是何目的,身为丈夫,保护妻子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

对于***,其实陈尔晋并不排斥,只要是能救中国,什么党派又有什么关系呢?

起初他报考黄埔军校,就是认为国民党可以拯救中国,然而这些年的所见所闻,他对国民党已经寒了心。他们一个个中饱私囊,有几个是真正想要救国救民的呢?

此后,陈尔晋会在饭桌上时不时透露一些国民党要务,故意将消息说给王曼霞听,给王曼霞提供了不少有用的情报。在王曼霞与***接头时,他还会暗中保护王曼霞,俨然一个“护妻使者”。

对于这些,王曼霞也察觉到了,既然丈夫不介意她的***身份,那她也没必要一直藏着掖着了。

于是她经常往家里带一些红色书籍,放在显眼的地方给陈尔晋看到,陈尔晋对这些书简直爱不释手,尤其是毛泽东的著作,他经常读到深夜。

渐渐地,陈尔晋对***的主张有了深刻的了解,他也终于明白,在当今形势下, 只有***才能救中国!

四、策反成功,丈夫加入***

过了一段时间,王曼霞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她决定向陈尔晋摊牌。

“尔晋,其实我是***。”

“我知道,我只有一个问题想问你,你爱我吗?”

陈尔晋虽然不知道王曼霞为什么要捅破这层窗户纸,但这个问题确实已经困扰他很久了。

我爱你,非常爱你,就像爱我的信仰一样!

王曼霞真挚的眼神让陈尔晋长舒了一口气。

接着,王曼霞对陈尔晋说,周恩来同志马上要到武汉,他想在武汉跟陈尔晋见一面。

陈尔晋早就想跟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畅谈一番,于是欣然同意了。

1938年,周恩来应邀到武汉出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趁此机会,陈尔晋和王曼霞借 旅游 之名,到黄鹤楼跟周恩来秘密见面。

和周恩来谈过之后,陈尔晋豁然开朗,他对抗战的胜利信心倍增。

1939年,陈尔晋加入了中国***。组织上希望陈尔晋夫妇来延安,而周恩来觉得他们不要暴露身份,继续潜伏在国民党内部比较好。陈尔晋身处高职,可以很容易获得国民党情报,为我党减少不必要损失。

五、投身抗战,为新四军输送装备

1941年,长沙第二次战役爆发。自武汉沦陷以来,长沙已成为西南诸省的防御门户。日本人想要通过占领长沙使中国军队屈服,国民政府虽然远迁重庆,但守住长沙对于整个抗日战争仍至关重要。

国将危矣,陈尔晋哪里坐得住?他主动请战,想要去长沙跟敌人拼个你死我活,但都没有得到国民政府的同意。

陈尔晋一咬牙,竟自带着手下炮队冲到了前线。陈尔晋亲自操炮,一下就击落了一架日机,在他的指挥下,高炮团共击落4架日机。

此一战沉重打击了日军,让战士们尝到了胜利的喜悦,他们都称赞陈尔晋是神炮手。

蒋介石收到胜利的战报之后,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大赞陈尔晋不愧是他总统府的将!于是陈尔晋更受到蒋介石器重,他的职位又得到了升迁。

然而,在抗日战争还未结束的时候,国民党便定制了“溶共、防共、限共”的政策,他们把***当做敌人,处处打压限制。

1941年皖南事变,新四军被国民党大肆屠杀,陈尔晋在心中恨得咬牙切齿。

蒋介石下令严格封锁新四军获得武器的渠道,没有枪支弹药,这仗还怎么打?正当新四军发愁之时,陈尔晋卖掉自己的洋房以及父亲留下的资产,将所得的70根金条全部买成武器,打通国民党层层人脉,一直送到新四军营地。

直到此时陈尔晋才发现国民党的贪污受贿也不是全无好处,不然自己怎么能在蒋介石眼皮子底下把军火物资送出去呢?

陈毅在收到这批军火之后,向周恩来夸赞:陈尔晋这小子真是好样的,简直就是我们新四军的“后勤部长”啊!

没多久,在陈尔晋的引荐下,他的四弟陈尔振来到了延安,加入到***的队伍中。在陈尔晋的影响下,他的六弟、八弟也先后加入了八路军、新四军。

五、党内出叛徒,夫妻双双被捕入狱

抗日战争胜利后,陈尔晋带着王曼霞以及他们的小儿子来到了上海,他们继续从事地下活动,为我党及时提供情报。

1949年,陈尔晋在国民党国防部第四兵团任参谋长,此时距离上海解放已经近在眼前。

为了减少牺牲,组织希望能够和平解放上海,于是周恩来让陈尔晋策反50万上海驻军。

接到任务以后,陈尔晋立刻制定策反计划。为了支援陈尔晋,组织派曾经成功策反“重庆号”军舰的地下党员莫香传协助他。

正当一切都在计划中顺利进行时,***里却出现了叛徒,他把陈尔晋的计划卖给了上海警察局局长毛森。

毛森收到举报之后,立刻带人来到陈尔晋家中,碰巧陈尔晋不在家,于是毛森便把王曼霞还有他们才11个月的儿子陈冠宁带走了。

随后毛森又在叛徒的指认下逮捕了莫香传以及其他***员。

周恩来非常重视陈尔晋的安全,他马上派人把陈尔晋转移到码头,藏在工人住宅区,并想办法营救王曼霞等人。

不过毛森还是找到了陈尔晋的藏身地,他派兵包围了陈尔晋,但他们并不敢冲进去,因为他们知道陈尔晋是神枪手,人人都惧怕他的双枪。

毛森冲里面喊:“陈尔晋快出来,不然就炸平这里的房子!”

陈尔晋是知道国民党的残忍,他不想连累这么多百姓,于是他不顾众人的阻拦,挺直腰板从房子里走了出来。

一人做事一人当,我跟你们走! ”陈尔晋一身正气。

毛森为人非常凶残,他预感到上海很快就要解放,于是便趁着最后之际大肆残杀中共地下党员,他的双手沾满了无数革命人的鲜血。

当时,王曼霞已经身怀6个月的胎儿,即便这样,毛森也毫无同情之心,依然对她动用大刑,但王曼霞意志坚定,不肯吐露一点信息。

在舆论的压力下,毛森不得已释放了陈尔晋和王曼霞的儿子陈冠宁,临别之际,王曼霞抱着儿子亲了又亲,她含着眼泪对尚在襁褓中的儿子说: 孩子你先出去,等上海解放了,你拿着五星红旗来迎接你的爸爸妈妈。

蒋介石曾对毛森下达命令:坚不吐实,处以极刑。然而在毛森用了各种极刑之后,陈尔晋夫妇仍是一个字都不肯说,于是气急败坏的毛森下令将他们全部处死。

六、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1949年5月19日,天空灰蒙蒙一片,陈尔晋、王曼霞等16人被带到了上海宋公园。

此时,公园里一片寂静,如此祥和的地方却成了国民党屠杀我党的人间炼狱。

16位中共地下党员伤痕累累,他们每个人都受尽折磨,但他们的信仰从未倒下,即便是走进刑场,从他们脸上也看不到任何恐惧。

陈尔晋昂首挺胸,他目光坚定一身正气,他紧紧握住王曼霞的手,王曼霞抬头看向陈尔晋,目光交汇的一刹那,她仿佛回到了12年前的那场舞会,那一天他们初次相识,那一天他们爱上了彼此。

远处传来了战火声,那是上海解放的声音,他们知道,胜利就要到来了。临刑之前,王曼霞把手放在了肚子上。

“孩子,妈妈对不住你。”

在这一刻她流下了泪水,她最愧疚的便是腹中这个还未出生的孩子了。

“ 中国***万岁! ”“ 新中国万岁! ” 16位地下党员齐声高呼。

枪声响起,震彻云霄。鸟儿被这声音惊醒,从树上飞起四处逃窜。

8天后,上海全面解放。

可惜陈尔晋、王曼霞等16位英雄为解放事业鞠躬尽瘁,却倒在了胜利前夕。

虽然他们没有看到上海解放,但看到上海解放的人必将把他们铭记在心中。

七、烈士遗孤,继承父母遗志

1951年5月19日,上海宋公园人潮拥挤,在纪念陈尔晋、王曼霞等同志牺牲两周年的大会上,无数民众赶来缅怀他们。杀害他们16名烈士之一的侩子手黄德熙被押赴现场处决,只是可惜毛森逃到了台湾。

1952年,陈尔晋、王曼霞夫妇被追认为革命烈士,毛主席亲笔签名烈士证书并且写上“永垂不朽”四个大字。

陈尔晋夫妻共育有7个子女,在战争中他们流落各地,彼此失散。当年被毛森抓到警察局的小儿子陈冠宁,在他们牺牲后,跟随奶奶到宁波生活,4岁时又回到上海。

在陈冠宁8岁之前,奶奶一直隐瞒他父母去世的消息,只是告诉他父母去了很远的地方。直到有一天陈冠宁哭着跟奶奶说,同学骂他是“没父母的野孩子”时,奶奶这才决定告诉他真相。

奶奶把他带到江湾烈士公园,来到陈尔晋、王曼霞墓前对他说:“ 你不是没父母的野孩子,你的父母是英雄!

那一刻,陈冠宁哭得撕心裂肺。

他把红旗插在父母坟墓前,哭着说:“ 爸爸妈妈,我带着红旗来看你们了

16岁时,陈冠宁毅然踏上了参军之路,两年后他又加入了特务团,在他眼里,父母走的道路是正确的,他要跟随父母的脚步,在党的领导下,走向更远的远方。

1947年10月中旬的一天,东北民主联军的几个战士正在太子河旁巡逻;由于这里是“解放区”和“国统区”的相交地带,情况十分复杂,时常有特务从这里潜入解放区侦察,因此战士们十分地警惕。

突然,一个小战士发现不远处有一个穿着国军军装的人朝他们走来,他急忙提醒战友,将子弹推上枪膛,大喊:“站住,把手举起来?”。

这个身穿国民党军装的人倒也不慌张,丝毫没有反抗的意思,而是主动配合巡逻的哨兵,并说 :“请马上把我送到你们的上级那里”。

战士们见他不是一个普通的军官,而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少校,便将其送到连部。

连长和指导员得知俘虏了一个国军少校,放下手中的工作,先来看一个这个俘虏,并问:“你叫什么名字”;但少校却说:“不要问了,请继续把我送给你们的一级”;连长和指导员虽然心里不痛快,但考虑到万一眼前这个人是重要人物,擅自处理恐会坏了大事,便将其一层层往上送,最后被送到了辽南军区。

军区首长也很纳闷,这到底是一个什么人呢?为何迟迟不透露身份?

见辽南军区是比较高级的机关单位,少校这才透露了真实身份: “首长,我是902号情报员,刚从国民党部队里脱险”

“902号情报员”?军区首长也没有听说过这个代号,但考虑到地下工作的特殊性,马上打电话给在中央负责情报工作的李克农。

李克农对“902号”那是十分地熟悉,马上给辽南军区回电,证明了“902号”的身份,这时辽南军区的首长才得知,“902号”情报员,就是在东北战场立下大功、潜伏在敌人心脏的秘密情报员赵炜。

随后,辽南军区将赵炜安全送到了通化的辽东分局,辽东军区司令亲自接见了赵炜,肯定了赵炜为东北战场作出的贡献。

赵炜1919年生于河北文安,当时正值军阀混战时期,他从小目睹了民不聊生的 社会 状态,立志长大后要成为一名军人,帮助穷苦百姓打天下。

20岁那年,赵炜离家南下,考入黄埔桂林分校;在这里,赵炜全方位学习了政治、军事知识,开始有了一个兵样,因学习刻苦,各科成绩突出,蒋介石在视察学校时,听闻有这样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便让校领导将赵炜叫来。

赵炜以立正的姿态,端端正正站在蒋介石面前,铿锵有力地说:“委员长好,我是赵炜”。

蒋介石对眼前的这个年轻学生兵很满意,边点头边说:“好,好”。

这么好的一个苗子,蒋介石自然不会轻易放过,为拉拢赵炜,亲自赠送了一把“中正剑”,这对当时的赵炜来说,是莫大的荣誉。

从学校毕业后,赵炜进入李宗仁的第五战区,负责训练机枪连的新兵;虽然没有直接上抗日战场,但他的训练成绩全军第一,李宗仁还亲自召见了他。

在短时间内,接连受到蒋介石、李宗仁等“大腕”的接见,仕途顺风顺水;如果放在别人身上,那可能会产生骄傲的情绪,但赵炜却不以为然,虽然表面风光,但上前线杀敌的梦想迟迟未能实现,整日忧心忡忡。

为了能够上战场,赵炜找在战区司令部做参谋的同学朱建国帮忙;当时朱建国表面上是一个参谋,但其实是“绥靖组”的负责人,这个机构不是为了对付日本人,而是专门对付***。

绥靖组从各***机构中收缴了不少进步书籍,赵炜在没事的时候,也会偷偷阅读这些书籍;通过这些书籍,赵炜逐渐认识到了国民党政府的本质,而朱建国很早就是地下工作者,见赵炜也很喜欢这类书籍,便经常加以引导,希望这个同学能够走上一条正确的道路。

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共双方都在以最快的速度抢占东北这块要地,国民党方面组建了东北保安司令部,并在国民党全军范围内招收军官前往任职,黄埔出身的赵炜也报名参加,并成功录取,担任少校参谋。

在前往东北任职途中,他到天津看望了在十一战区任职的同学朱建国;在朱建国多年的帮助下,赵炜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如今他马上要到东北保安司令部任职,如果能让其为党组织提供情报,那也许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大作用。

在见面后,朱建国对赵炜说:“你想不想为党组织工作”?

赵炜想也没想,直接说:“这是我多年的梦想,但我不知道具体能做什么”

朱建国在请示了上级后,李克农派出手下的大将王石坚与赵炜直接面谈;起初赵炜想要直接脱离军队,前往延安,但王石坚耐心地给赵炜做思想工作,分析了各方面的利弊。

王石坚的一番话,让赵炜顿时想明白了; 自己是东北保安司令部的参谋,可以接触到很多绝密的情报,如果将这些情报及时送出,将会提升我军作战取胜的概率。

由于赵炜过去没有从事过搜集情报的工作,王石坚对其进行快速的培训;他还指着自己身上的伤疤对赵炜说:“这是当年在上海做地下工作被捕后,被特务用刑具弄出来的,但我们都要有气节,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出卖自己的战友”。

在看了王石坚的伤疤后,赵炜很受触动,同时也更加认识到,从事地下工作的危险与残酷。

为方便与赵炜的联络, 李克农专门给赵炜设定了“902”的代号 ;这个代号属于绝密,在党内,除少数高层领导之外,没有人知道。

1947年3月,赵炜担任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部机要室的少校参谋,负责在地图上标出敌我态势;机要室放着大量东北国民党军的绝密情报,身为主管参谋的赵炜,能较轻松的获得总部的意图以及下属各军兵种的作战方向、兵力部署等情报。

当时我军在东北的作战进入了最关键的时刻,为进一步获取国军的最新作战部署,上级派袁泽到沈阳与赵炜接头。

当天晚上,赵炜就将东北国军第四次攻打辽东的详细作战交给了袁泽。

根据情报,杜聿明将动用12万人,在辽东与解放军决战, 以实现“北守南攻、先南后北”的战略目标,此次进攻的主力部队是13军的89师和54师,部队将在三源浦进行集结待命,进攻时间在4月初。

为让我军高层更加详尽地了解杜聿明的作战部署,赵炜本计划让袁泽将兵力配备表带走,但因文件太大,实在不方便携带,无奈只能放弃。

为方便传输情报,王石坚派人在赵炜不远处秘密设立了一个电台,在获得情报后,以最快的速度传送到我军的决策层。

值得一提的是,赵炜还将杜聿明的主力部队13军引入我军的包围圈,一举改变了东北的态势。

当时13军按照杜聿明的部署,开到了沈阳;该军的军部中,有一个参谋是赵炜的同学,为进一步摸清13军的情况,赵炜以找同学的名义,上了司令部的专列,摸清了出发的时间。

当时我军已在兰山布置了一个口袋阵地,赵炜回到司令部后思考:如果将13军调入我军预设的口袋阵地,那将大大缓解战场的压力。

在深思熟虑后,赵炜以司令部的名义,给13军发布了一道“假命令”:

因为这道命令是按照既定程序发布,13军的军长石觉也不敢质疑,便按照赵炜的命令开赴兰山,结果遭到我军的痛击,虽然突围出去了一部分,但13军遭到重创;见主力部队都被打得丢盔弃甲,其他部队也望风而逃, 杜聿明“北守南攻、先南后北”的计划彻底破产,使东北的我军掌握了主动权。

蒋介石得知辽东会战失利后,大骂“娘希匹”,身为指挥官的杜聿明也一肚子火,在得知13军是按照司令部的计划行事后,十分纳闷,自己并没有下过这一道命令,但看了电文之后,发现上面有各负责人的签字,完成符合程序,最后查来查去也没有查出真相,加上战事紧急,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赵炜在这次行动中,立下了大功,上级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杜聿明在东北战场的接连失利,让蒋介石对这位学生很失望,就随便找了一个理由将杜聿明撤职,让陈诚去接任,在陈诚未到任之前,暂时由郑洞国代理司令一职。

当时陈诚担任着参谋总长,郑洞国为在陈诚面前表功,让参谋处制定了一个“东北重点防御计划”,并指定赵炜参与制定这个计划,这对于赵炜来说,能够更加轻松地获得这份绝密的情报。

赵炜将计划制定得十分完美,得到郑洞国、陈诚的肯定,陈诚更是让赵炜带着这份计划,到北平向校长当面汇报。

但就在这关键时刻,秘密电台却出事了。

当时赵炜按照时间去给负责电台的沈秉权夫妇传递情报,当走到大门口时,发现有警示信号,他预感到可能是出事了,便折返回住所。

两天后,赵炜突然想起在辽宁财政厅任职的姚义住在沈秉权附近;便给他打了一个电话:“老姚,中午有空吗,中午我去找你,有点事儿”。

姚义也是一名地下党员,知道赵炜这时候来找他,一定是有急事,便说:“有空,那我们12点在财政厅见面”。

中午12点,赵炜和姚义在财政厅碰了面,这时他才得知,两天前,一伙便衣特务冲进了沈家,将沈秉权抓走了,还找到了一张手绘的军用地图。

赵炜猛然说:“糟糕了,那张军用地图是我画的,我的身份可能暴露了,我们现在要不要马上离开?”。

姚义想了想后说:“我不走,因为如果就这样突然离开,可能会让事情更糟糕,而且我建议你也不要走,以不变应万变,因为现在也没有迹象表明你已暴露”。

赵炜采纳了姚义的建议,因为虽然沈秉权被捕了,但他的妻子并没有被捕,这只能说明特务没有完全掌握情况,且沈秉权是一位老党员,相信他不会出卖自己的同志。

10月7日,陈诚亲自给赵炜签了到北平的派令,还专门调了一架专机,并指示:“校长如果有指示,你回来后一定要报告”。

“是”,赵炜答道。

到了北平之后,赵炜并没有马上去蒋介石的官邸,而是去找过去的同学纪启仁,先打听一下北平现在的情况。

在嘘寒问暖后赵炜问到:“你和朱建国还有联系吗,他现在情况怎么样?”

“没有想到,朱建国竟是一位***,已被特务逮捕了”,纪启仁叹着气说。

此时对于赵炜来说,由于塌了天;沈阳的电台被敌人破获,革命引路人朱建国被捕,而这些人都是和王石坚在一条线上,他会不会也出事了呢?

为安全起见,赵炜暂时住在铁甲列车司令部任职的同学李保诚宿舍;两人多年未见,赵炜掩盖住内心的焦急,与李保诚谈天说地,在说道朱建国时,赵炜说道:“唉,我也没有想到他是***”。

“当时我也不相信,起初还想和其他同学一起,将他担保出来,但没有想到事情没有简单,与朱建国同一批被捕有十几个人,有一些还是在国军中担任要职的人”,李保诚说道。

这时赵炜才明白,北平的地下党组织已遭到严重的破坏。

在北平呆了两天后,赵炜偶然想到,之前王石坚有跟他说过: 万一和朱建国失去联系,可以到报子街库资胡同8号,找一个叫王啸的同志。

但现在北平的地下党遭到重创,还能不能联系到王啸?

赵炜思前想后,决定还是冒险一试;他穿着国民党的军装,敲开了王啸家的门:“请问,这是王啸的家吗?我是东北保安司令部的参谋赵炜,与王啸是朋友”。

在屋内的王啸听到赵炜的话后,马上出来,紧紧握住他的手。

“北平的地下党组织是在9月24日遭到破坏的,先后共有20多个人被捕”,王啸无奈地说。

赵炜也报告了沈阳的情况:“沈阳的秘密电台也被敌人破坏了,负责人沈秉权被特务逮捕了”。

当时赵炜的心情虽然很乱,但没有忘记陈诚交代的任务,此时蒋介石虽然已飞到东北,但这份计划放在自己手里越久越危险,于是就将计划书送到北平行辕,准备回去。

赵炜回到沈阳后,担心自己已暴露,因此没有立刻回到司令部去上班,暂时到在东北行辕人事处任职的同学家里。

为进一步探明情况,赵炜给作战科的卢科长打了一个电话。

“你怎么还不来上班”,卢科长急切地问。

赵炜也预感到自己应该是暴露了,便说:“我刚从北平回来,又发烧了,现在暂时在未婚妻家里休息”。

“那地址是在哪里啊?”卢科长继续问。

科长的这个提问,更加证明自己已经暴露,这个地址很多同事都知道,索性告诉他:“桂林街125号”。

在挂了电话后,赵炜以最快的速度出门,坐上马车前往旧城区,然后找一个电话,打回未婚妻家;他知道,如果是卢科长接的电话,那肯定是要来抓他的。

果不其然,接电话的还真是卢科长。

“科长,你怎么到我家来了,也不提前说一声,我身体不舒服,在铁路医院看病”,赵炜说道。

卢科长说道:“参谋长说有急事要找你,让我开车来接你”。

“那好吧,那麻烦你来医院”,赵炜说道。

赵炜深知一刻也不能耽误了,必须马上离开沈阳;由于浑河桥上有国军士兵在把守,只能游过浑河,在高粱地里走了一段时间后,赵炜遇到了一个老大爷:“大爷,这里距离沈阳还有多远?”

“二十来里”,大爷回答道。

赵炜大惊,自己走了这么久,怎么才走这么一点距离,必须加快脚步,否则特务很有可能会追上来。

就在准备渡过太子河的时候,两个国民党士兵突然冲了出来,大喊:“站住”。

赵炜虽然很疲惫,但马上故装镇定,呵斥道:“我是52军军长的随从,要到前面侦察敌情,你们是哪个部队的?”。

两个小兵见赵炜是军官,又是军长身边的人,便不再为难,还找了一条船让赵炜过河。

在上岸之后,赵炜一刻也不敢停,一口气跑了十来公里;见前方有一个村庄,赵炜加快步伐,准备上前打听情况。

一个老伯跟他说:“小伙子,这里是两不管的地带,你先在这里休息下,有人来我们会应付的”。

就这样,赵炜就在老伯家休息了一夜。

第二天早上,赵炜离开了老伯的家,继续向前走,终于到了解放区,也就有了开头的一幕。

不久后,赵炜被分配到东北局 社会 部工作,自此结束了潜伏生涯。

1947年,山东阳谷县,来了一位瘦瘦的中年人,他脚步越走越快,走进了石佛镇韩庄村。

他叫韩子栋,被敌人关押了十四年,是白公馆秘密监狱里,唯一成功越狱的革命者。

推开门,韩子栋总算是看到了妻子,那熟悉的身影,是支撑他活下去的最大动力。

韩子栋被敌人折磨了十四年,相貌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离开时是俊秀青年,归来时骨瘦如柴。

妻子十四年前就得知,丈夫已经“被枪决”了,多年来上照顾老人,下拉扯女儿,生活苦不堪言。

妻子猛然看到韩子栋,于是问:“你是谁?”

而本期文章要带来的内容,便是韩子栋的英雄经历,丈夫十四年始终向党,妻子十四年携老扶幼。

光荣的家庭,碰上旧 社会 苦难的生活,夫妻二人在十四年里,经受着大时代的考验和折磨。

而这一切,要从1908年年说起,韩子栋出生在山东省的阳谷县,父亲是做小生意的商贩,将家乡特产的红枣,一路贩卖到烟雨朦胧的江南。

这属于是传统的,半耕半商家庭。

韩子栋刚记事的时候,父亲和伯父还没有分家,家里有三十亩耕地,租给附近的佃户。

1915年,家里分了田产,韩子栋他家分到的土地,能勉强养活一家人果腹。

韩子栋人还没有柴捆高,就跟在哥哥的屁股后面上山砍柴,一直砍到了1920年,因为附近的新式学堂开学,所以他选择入校读书。

十八岁那年,韩子栋进入聊城省立第二中学读书,当时正处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最后一年。

在学校里,韩子栋参加革命,开始从事与工人运动,为穷苦阶级的利益而奋战。

1926年11月,韩子栋又被派往淄博煤矿搞工运。 既然代表煤矿工人,自然就会得罪煤矿既得利益阶层,被矿场的高层记恨。

再加上韩子栋表现出明显的左倾,所以得罪了右倾的国民党高官,被胡乱安插了一个罪名。

警察把杀人的名单都写好了,想要杀害韩子栋他们这一批工运的党员,幸亏有人提前通风报信,所以韩子栋才得以提前逃出魔掌。

接下来的四年,便是血腥的国共分裂,韩子栋则呆在老家阳谷县生活。

1930年,韩子栋眼看着军阀混战,山河破碎风飘絮,所以想再次入学,想要通过实业救国,进行经济救国。

于是乎,他一路去往北平的中国大学,就读于经济系。

因为家里给不出足够的学费,所以韩子栋便一边打工,一边在学校里深造。

而他打工的地方名叫春秋书店,看似是卖书的地方,实际上是中国***特工的秘密据点,韩子栋勤奋好学,胸怀救国救民的宏图大志,所以很快就引起了特工的注意。

书店里有两位先生常常去买书,也常常跟韩子栋聊天,非常注意审查韩子栋的政治倾向。

韩子栋则感觉,来书店的那两位先生很神秘,而且对他非常好,经常谈论国事到深夜。

1933年的春天,韩子栋被地下党吸纳,成为隐蔽战线的特工,往后十多年便行走在虎穴狼窝当中。

但凡是合格的地下党特工,尤其是特科成员,等于是与狼共舞,披着白皮,揣着红心。

韩子栋靠着学生身份,成功打入了国民党的“蓝衣社”获取了大量情报。

说起蓝衣社,在国民党内部鼎鼎大名,以黄埔三杰之一的贺衷寒为首。戴笠便在蓝衣社当中的力行社做处长,负责情报工作,开始平步青云之路。

蓝衣社主张思想控制,要求对蒋介石绝对忠诚,因为故意模仿法西斯的特点,所以都穿蓝色的外套和**裤子,因此才被称之为蓝衣社。

韩子栋凭借出色的能力,在蓝衣社如鱼得水,在这一时期为党组织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而韩子栋所属的地下党,严格来说属于是北平特科,乃黄埔三杰之一的陈赓创建,由周恩来直接领导。

到1934年的秋天,韩子栋得知家里的母亲患病,于是请假回山东。

地下党得知此事之后,安排给韩子栋两项任务。

第一,打探山东国民党部队的番号和驻地,留意山东国军的调动。

第二,等回到北平的时候,如何再次联络地下党,要熟悉新的接头暗号。

韩子栋回家了一段时间,等他再次来到北平的时候,却发现接头暗号有问题,意识到情况有变。

果不其然,因为北平特科出了叛徒,大批的地下党成员被捕,北平特科被敌人冲击。

纵观整个中国***地下谍战 历史 ,北平特科所遭受的损失,是中共谍战 历史 上,最大的损失之一。

11月6日,大批的国民党特务出动,带走了年纪轻轻的韩子栋,把他关押在了国民党宪兵三团驻地。

按照韩子栋的说法,当时特务抓人的方式有很多种:

一,在深夜万籁俱寂的时候,强行破门抓人,周围邻居谁要是敢言语,也会被一起抓走。

二,特务紧盯地下党成员的行动路线,找准机会之后冲上去,拉住两条胳膊,然后抬枪顶住后心窝。

三,特务直接走上街道宣布戒严,不许任何人进出,然后挨个检查市民。

韩子栋身在蓝衣社,自然知道特务的手段,他被捕之后虽然身陷牢笼,但一颗红心闪亮滚烫,绝不向敌人屈服。

负责审讯的国民党狱卒,则用皮鞭和老虎凳,打得韩子栋遍体鳞伤,妄想着从韩子栋的口中,得知北平特科更多的秘密。

再有就是,因为韩子栋打入的是国民党蓝衣社,这激怒了贺衷寒等人,所以安排狱卒对韩子栋重点“照顾”想撬出韩肚子里的情报。

韩子栋因为不肯配合,所以被判无期徒刑,当做是所谓的“政治犯”给关押了起来。

刚开始的时候,韩子栋被关押在北平,因为日寇对华北虎视眈眈,又因为国民党担心中共去营救,所以将韩子栋转移到了南京。

而随着局势变化,韩子栋又被转移到益阳,最后被转移到重庆白公馆。

按照韩子栋的说法,因为连续六年没有外出放风,所以忘记了阳光的温暖。

提起白公馆,属于是军统的秘密监狱,专门用来关押、他们认为的高级“犯人”,例如小萝卜头一家、例如廖承志。

关于白公馆的 历史 ,改天有时间专门写一篇文章,而本篇单说韩子栋如何越狱。

韩子栋自始至终,都不承认自己是地下党的特工,始终对国民党特务说,你们抓人抓错了。

总有人疑惑,特工被捕之后,为了避免严刑拷打,为何不提供假情报迷惑敌人呢?

殊不知,谁要是承认自己是特工,谁要是提供了假情报,这就证明你肚子里有真情报,只会招来敌人更加残忍的对待。

以韩子栋来说,最好的方式就是喊冤,不承认自己是地下党特工。

根据他的回忆,但凡是被关押在白公馆秘密监狱的,首先做到的便是“忘记自己”。

特务会拿走“犯人”的一切私人物品,检查一遍之后,从上到下全部换新,然后取一个代号,例如“1169”“2267”之类的。

特务为了防止白公馆的爱国人士聚众,于是撒谎说监狱里安装着进口的窃听器。而韩子栋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猜出特务可能是在撒谎。

韩子栋自从入狱之后,便一直想着如何逃出铁牢,他故意蓬头垢面,做出一些有违常理的举动,所以特务认为韩子栋因为长时间关押,精神出了问题。

久而久之,特务称呼韩子栋的时候,不再喊代号,而是喊“疯老头”。

实际上韩子栋的年龄并不老,但是因为长时间遭受折磨,所以看起来很憔悴。

而且从这一点便可看出,特务对韩子栋放松了警惕,为日后的越狱,埋下了伏笔。

而负责买菜的特务,为了工作的时候偷懒,所以去买菜的时候,让韩子栋在后面跟着挑扁担。

这些特务认为,重庆是国民党的陪都,大街上遍布着军人和警察,再加上韩子栋是山东人,在重庆人生地不熟,根本就不可能逃走。

每次买菜的时候,都是几个特务前面走着,一个勤务兵在后面跟着,韩子栋挑着扁担,走在队伍中间。

殊不知,韩子栋“疯疯癫癫”都是装出来的,他每次跟着特务外出采购生活物品的时候,都会在腰里藏一把小刀,找机会逃出重庆。

而特务买菜的时候,会让韩子栋拿着钱,这样省时省力省心。他们认为街市上的商贩,绝对不敢骗白公馆的人,价格肯定公道。

韩子栋的刀子越磨越锋利,而特务对他也越来越放心。

五,接连遇多位好心人搭救

1947年8月18日,韩子栋又跟特务们一起,去附近的街市买菜去了。

走到闹市区,那几个特务打牌去了,而韩子栋和勤务兵,则在赌场外面守候。

韩子栋抓住了机会,他掏出身上所有的钱,让勤务兵去买西瓜,他自己则懒洋洋坐在门口。

勤务兵一看有利可图能吃回扣,于是拿着钱就走了,而这笔钱成了韩子栋的买命钱。

借此良机,韩子栋将扇子打开放在扁担旁边,装作是走了很快就会回来的样子,然后转身离开了闹市区。

等特务反应过来的时候,韩子栋已经逃出去很远,追是追不上了,只能战战兢兢的上报。

军统沈醉的那帮人,或者说保密局的那帮人,得知白公馆的“囚犯”跑了,当即是雷霆暴怒。

一批又一批的特务冲上重庆街头追杀韩子栋,沈醉又派出十辆特务车,沿着韩子栋可能走的路线追踪。

军犬嗅到了韩子栋的气味,一直追到了江边,放眼宽阔的嘉陵江,早就已经没了韩子栋的身影。

而韩子栋去哪里了呢?

韩子栋逃到了江边之后,遇上了一位善良的船夫,让他赶紧躲到乌篷当中。

船夫驾船快走,将韩子栋带到安全的地方之后,俩人才分手告别。

韩子栋换了衣服,徒步走了整整一天,黄昏傍晚的时候,还遇上了一条恶犬,咬得他小腿鲜血淋漓。

夜里,韩子栋望着陌生的山城,他也分不清东南西北,也不知道该往哪里去。

就在韩子栋迷路的时候,遇上了一位善良的卖咸菜老者,劝他沿着江边走,或许能躲开追杀。

而韩子栋在白公馆的时候,就听身边的同志说,如果能逃走的话就去往川北,那里有我党的游击队。

韩子栋星夜兼程,一路上尽量避免跟人说话,担心口音暴露身份。

半路上又遇到好心的善良货船老板,愿意载着他离开城区。

历经千难万险,韩子栋到达湖北宜昌,住店的时候请求掌柜,帮忙办一张通行证。

在湖北又被国民党警察抓走,因为通行证很模糊,不能使用。

幸亏有个好心的旅店老板,出面营救了韩子栋,这才逃出警察局。

那老板建议韩子栋,距离解放区越近,越是容易被怀疑。

所以韩子栋返回宜昌,寻找新的路径去往解放区,路上过河的时候还差点被洪水冲走,侥幸抱住了一根浮木,才捡回了性命。

有一位过河的商贩看韩子栋可怜,于是带着他过河,并且找了一家小店,烘干了湿漉漉的衣服。

夜里韩子栋刚刚睡下,有两个国民党士兵的非要住店,因为店里没有床位,所以一左一右睡在了韩子栋的两边。

一问才知,当兵的是被强征入伍,这才刚刚逃出来。

韩子栋坦白身份,获得了那两名士兵的认可,三人共同踏上了逃亡之路。

历经艰难险阻,韩子栋一路逃到了河南许昌,总算是找到了当年熟悉的朋友。

朋友赶紧帮忙,在许昌为韩子栋找了一份厨师的工作,这样便可以设法获得通行证。

过了三十多天,韩子栋总算获得了通行证,买火车票去往滑县。

在车上,得知滑县那边查得严,于是韩子栋找了个借口下车,徒步走荒郊去往解放区。

风餐露宿,韩子栋一直徒步而行,走了数天之后,捡到了解放区的一张标语,意识到解放区距离自己已经很近。

随着日出东方,韩子栋满身疲惫的,走在一个陌生的村里,远远看到有民兵,背着枪挎着子弹,正在张贴标语。

而民兵也看到了韩子栋,于是走上来检查。

双方各自说明了自己的身份,民兵很高兴,韩子栋很兴奋。

这才知道,此处是解放区的卫南县耿范村,已经是11月份。

当地的中共党员,赶紧安排韩子栋住下休息,这是十多年来韩子栋睡过的、最美的一觉。

话又说回来,韩子栋一路上的逃亡很复杂,笔者已经将以上部分尽量简化,否则几万字也说不完。

党组织经过考察,认为韩子栋在敌人的牢狱呆了十四年,坚守组织的秘密,是优秀的***员。

再有就是,那白公馆是秘密监狱,而韩子栋是唯一活着越狱的人,肩膀上承载着重要的 历史 意义。

党组织问韩子栋,有什么要求?

韩子栋说:“只希望再活几十年,亲眼看到蒋家王朝覆灭,看到建成 社会 主义。”

这时候,再看韩子栋的老家阳谷县。

韩子栋入狱的时候,也就是十四年前,父亲通过奋斗,已经拥有了六十多亩地,还有一头牛、一头骆驼。

韩子栋入狱之后,父亲因为担心儿子,所以身患重病,抑郁而终。

哥哥一直种地持家,可自从父亲去世之后,家业便逐渐败落。

卢沟桥事变之后,弟弟则参加了抗战的队伍,惨遭县长杀害。

在全家人看来,韩子栋早就已经“死”了,而今弟弟也惨遭杀害,母亲失去了儿子,精神遭受打击,重病在床。

因为汉奸总是来勒索抢夺,以至于家业被夺走大半,全家人的生活更加艰苦。

在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韩子栋和弟弟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们爱国、他们热血、他们赤胆忠心。

父亲原想着俩儿子学有所成,算账的时候不被欺负,可谁也没想到,俩儿子先后离家而去,为民族未来而奋战。

家里人早早就得知,韩子栋已经被“枪决”了,所以劝韩子栋的妻子王玉玲改嫁,找个好人家照顾好孩子。

但王玉玲忘不掉韩子栋,带着女儿孝敬婆婆,没有离开韩家。

女儿韩秀融,刚刚出生没多久,父亲就被捕入狱了。

生活越来越艰苦,王玉玲上养老下带小,十四年来生活苦不堪言。

当韩子栋回到故乡的时候,急匆匆奔向家里,这些年支撑他活下去的,便是妻子、女儿、父亲、母亲、哥哥、弟弟……

村子还是那个村子,但韩子栋遭受了十四年的折磨,所以远比同龄人更加苍老,犹如一位打扮干干净净的老者。

从重庆白公馆到山东阳谷县,韩子栋的血泪,染红了几千里的路程。

韩子栋也知道物是人非,所以他推开熟悉的家门时,问:“我向你打听个人,请问……韩之栋回来了吗?”

之所以叫之栋,因为那是他的原名。

王玉玲心头一惊,于是问:“你是谁啊?我不认知你,之栋早就已经死了,你快出去!”

韩子栋再也忍不住泪水,他指着自己的脸说:“你看看我是谁,仔细看看。”

妻子惊呼一声:“你……你是……之栋?”

夫妻俩相拥而泣,哭得是撕心裂肺,王玉玲无数次幻想过,丈夫会在某天敲开家门,而今梦想成真。

女儿韩秀融,听到外面有动静,于是推开门看到母亲在哭泣,又看到模样苍老的父亲韩子栋。

韩子栋赶紧走过去询问,望着自己的亲骨肉,哭红了双眼。

韩秀融则显得有些害怕,因为在她之前的生命里,对父亲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日日夜夜想念,陌生的是脑子里没有任何印象。

当妻子王玉玲,说这是你爹的时候,韩秀融愣了一会儿,突然就晕了过去。

因为韩秀融这些年,太羡慕那些有爸爸的家庭了,无数次幻想过,自己也有遮风挡雨的父亲。

1958年,韩子栋担任贵阳市委副书记,1979年4月的时候,政府又为他家盖了瓦房。

1985年,韩子栋离休,他再次去往白公馆,将自己的一条枕头套,捐给了红岩魂陈列馆,那是“小萝卜头”的母亲,亲手缝制的。

原来是,“小萝卜头”的母亲,得知韩子栋要越狱,于是亲手缝制了枕头套,让小萝卜头带着,送给韩子栋。

如今已经是国家一级文物,各位读者可以在红岩魂陈列馆看到。

后记:

韩子栋讲述当年的牢房之灾,他说白公馆犹如活人墓,也不知道外面是黑夜还是白天,只有听到外面大放烟花的时候,才知道又是一年。

1992年5月19日,韩子栋在贵阳,因病抢救无效逝世,永远闭上了双眼,享年84岁。

韩子栋是白公馆 历史 的重要见证人,更是中国骨气和志气的模范人物,英魂尚未远走,后辈发扬光大。  

《血战台儿庄》

《喋血孤城》

《喋血黑谷》,杂牌军题材

《铁血昆仑关》

《大捷》,杂牌军题材

《八百壮士》(台)

《梅花》(台)

《英烈千秋》(台)

《愤怒的孤岛》,国军特工题材

《七七事变》

《生死千里》,远征军运输队

《兵临绝境》,杂牌军题材

《浴血疆城》,晋绥军和土匪

《笕桥英烈传》(台)

《海军突击队》(台)

《八道楼子》(港)

这些都是啊

电视剧有《中国远征军》

德意志的荣耀

异时空之抗日

请叫俺威廉三世

太平新篇

二愣子抗日传奇

抗日1938

先锋抗日

狗蛋和尚抗日传奇

抗日之血肉长城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

抗日之虎胆威

抗日之异时空军威

抗日之敌后烽火

抗日之烈血中华

抗日之雷电霹雳

抗日之精忠报国

抗日之铿锵玫瑰

抗日-从古代开始

抗日之铁血豪情

解放战争期间,我党有不少红色特工在敌营高层潜伏,他们和敌人斗智斗勇,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传出了许多重要的情报,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他们当中以郭汝瑰的职务最高,名气也最大。当时郭汝瑰的职务是国民党国防部第三厅厅长,主管作战。他利用职务之便,源源不断地把绝密情报提供给我军,屡建奇功。

由于工作关系,郭汝瑰和许多国军高级将领都打过交道,其中他最佩服的只有两个人。第一个是杜聿明。国军高级将领当中,杜聿明的军事才能当属前列。解放战争初期,他率部在东北和我军作战,差点把东北民主联军赶过松花江。淮海战役爆发后,老蒋又把杜聿明调到徐州给刘峙当副手。不料刘峙昏招迭出,杜聿明还没到徐州,黄百韬兵团就被华野给包围了。

当时刘峙方寸已乱,主张让邱清泉和李弥两个兵团去给黄百韬解围。杜聿明深知我军围点打援的战术,认为直接派兵给黄百韬解围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他主张围魏救赵,让黄百韬在碾庄坚守,自己率领主力与黄维兵团一起先夹攻中野,击破中野之后再回头和华野决战。现在看来,杜聿明这个方案还是很高明的,但刘峙瞻前顾后,迟迟下不了决心,最终贻误了战机。

黄百韬兵团被华野消灭后,黄维兵团又被中野包围在了双堆集。此时战场上的数十万国军已经在战略层面上陷入了极大的被动当中。老蒋急电杜聿明去南京商议对策。杜聿明来到南京后先和顾祝同碰了头,顾祝同的情绪十分低落,他对杜聿明说:“光亭啊,老头子连一个军也调不动了,现在决定放弃徐州,出来再打,你看部队能不能安全撤出?”

杜聿明想了想后说:“既然这样困难,从徐州撤出来问题不大。但要放弃徐州,就不能恋战;要恋战,就不能放弃徐州。如果‘放弃徐州,出来再打’,就等于把徐州的三个兵团也送掉了。现在只有让黄维守着,牵制住共军,将徐州的部队撤出,经永城到蒙城、涡阳、阜阳一带,然后以淮河为依托,再向共军攻击,以解黄维兵团之围。”

随后杜聿明又请求顾祝同不要把这个方案拿到作战会议上讨论。早在1948年春天,他就对郭汝瑰起了疑心,并对时任参谋总长的顾祝同说:千万不能让郭汝瑰当作战厅长。理由是郭汝瑰身居高位却十分清廉,家里的沙发都打着补丁,很可能是潜伏在国军中的共谍。但顾祝同并没有采纳杜聿明的建议,还对他说:“你不要疑神疑鬼,郭汝瑰非常忠实,业务办得很好。”

国军高层当中,只有杜聿明对郭汝瑰的身份起了疑心,并处处提防。由此可见杜聿明不仅军事才能十分突出,在识人方面也很有一套。郭汝瑰佩服他也在情理之中。除了杜聿明之外,郭汝瑰第二个佩服的国军高级将领就是傅作义。解放战争期间,傅作义主要在华北和我军作战,败少胜多,在张家口战役和大同集宁战役中表现出了很高的临场指挥能力。

解放战争中,能在战场上对解放军形成压制的国军高级少之又少,傅作义就是其中之一。华北野战军之所以没能成为第五野战军,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和傅作义交手时表现不佳。除了军事才能突出之外,傅作义还在平津战役的最后关头起义,使古老的文化故都北平及其全部珍贵 历史 建筑完好地得到保存,200多万市民也免遭战火涂炭。北平和平解放,傅作义居功至伟,郭汝瑰因此对他心生敬佩。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一个民族的生存,是需要依靠所有人为之共同努力的。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不能完全诠释其中的内涵。但作为一个公民,我们有义务为国家的建设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戴笠照片

“军统头子”戴笠

想必很多人在近代史的电视剧中都听到过这个名字,戴笠。我们仔细想想,他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好像是比较凶狠,毒辣,但又很狡猾的人物特点。戴笠真的是如此形象的一个人吗?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著名的“军统头子”,戴笠。

戴笠是抗日时期的传奇人物,他长期从事特务和间谍工作,同时也深受老蒋的信任。为了窃取有用的信息,经常神出鬼没地出现,完全无法掌握他的行踪。据历史资料记载,他一生曾遭遇过180多次暗杀,是当时的一位重要人物。

▲戴笠去世后照片

情报员

如果提到抗日战争,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冲锋陷阵在一线的抗战将士们,其次是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是他们打跑了日本鬼子,给我们了一个安宁美好的生活。其实不然,除了正面战场外,我们还有一个强大的敌后战场,他们为我们搜寻各种资源,获取敌军消息,并保证我方信息不被泄露。他们是一直在敌后默默付出的情报人员。

戴笠就是军统情报机构级别最高的一位局长。他为人处世非常的高调,像个“活靶子”一样,是敌方最想杀害的一个人。其实还有很多情报员为了获取有利信息,不幸默默牺牲,他们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甚至在一个没有人看见的地方就被敌方杀害了。

▲情报员的工作台

有人可能会质疑,情报工作真的那么重要吗?举一个例子感受一下情报员的重要性。1941年12月1日发生了一个特别大的历史事件,日本偷袭珍珠港。其实早在发生偷袭事件之前,我方就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是我方的侦破情报员密码破译出来的。当时我方与美军沟通,并将此事告知,但美方不信,所以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爆发了。

情报人员是决定一场战争成败的关键环节,如果美方情报局相信了我方的情报,那后果肯定是截然不同的。

▲青年王庆莲

王庆莲

曾经有一名女特工,她也是现如今仍然健在的一个有着军统首脑机构工作经验的女特务。她的名字叫做王庆莲。王庆莲出生于1928年,是浙江人,与戴笠是老乡。1943年,抗战最激烈的时候,她加入了军统情报工作。他主要在译电科负责破解密码讯息工作。她的上司是破解日本偷袭珍珠港情报的姜毅英,一位特别厉害的女上司。

▲晚年王庆莲

在王庆莲的回忆中我们了解到,她在译电科工作的三年中,还多次见到了军统局长戴笠。戴笠给她留下的印象与我们在电视剧中的完全不同。戴笠在私下是一个很好相处的人,没有领导架子,平易近人,和他们一起吃饭聊天,没有丝毫的距离感。和如今抗日神剧中的形象差别很大。但是人都是多面的,由于身份的不同,也要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可能戴笠给我们的刻板印象都是他工作的状态,所以反面性较强。

▲王庆莲近照

王庆莲还补充了一句,戴笠对下属的作风抓得特别严格,不允许女同志浓妆艳抹,在战时也不允许特务人员结婚,在工作中他是一个一丝不苟的人。

▲描写戴笠的书籍

综述:

每个人在不同人面前都呈现着不同的风格。戴笠在工作中是一个对下属严格要求,对敌人心狠手辣的人。在私下又是一个平易近人,和善的人。但是不论他有多少面,他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打跑日本人,恢复中国的大好河山。

情报人员就像天空中的一颗颗耀眼的星星,他们用自己的一己之力默默地付出着,照耀前方战士们出行的道路。每一个抗战英雄都应该被记住,无论性格如何,只要他与我们有共同的敌人,一致对外,他就是被人尊敬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1474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9
下一篇2024-04-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