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爱情公寓》中的美嘉?

如何评价《爱情公寓》中的美嘉?,第1张

当年的一部爱情公寓,不知捕获了多少人的心。剧中的爱情故事,还有好朋友之间的相处模式,都令人感到羡慕和向往。曾经熬夜追剧的你还记得吗?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所喜欢的人物,那么我最喜欢的就是唐悠悠了。你们又喜欢剧中的哪个人物呢?那么你们又知道剧中美嘉这个人物的人设是怎样的吗?

首先他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人长得漂亮,这一点是大家公认的。但是他的智商真的是不敢恭维。喜欢他的人可能也只是觉得她长得漂亮,而且人也非常可爱,像个没长大的孩子一样,虽然看起来很萌,但是她的智商好像也像个小孩子一样,几乎是为零的。脑残这一词在美嘉这个人物的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还记得在第三季中,她去一菲的学校里当后勤老师。本就是靠着一菲的关系才得到的这份工作。按理说应该是勤勤恳恳地做好自己本职的工作。按时完成学校交付的工作内容。但她好像完全不将这份工作当回事儿。一坐到位子上就开始玩游戏,而且还是特别幼稚的愤怒的小鸟。完全不知道感恩,不懂得珍惜朋友给自己介绍的工作。这样的人真的是幼稚至极。

更可恨的是,在她打翻桌子上墨水的那一刻。因没有尽快的将瓶子扶起来,而导致学生的成绩单被墨水淹没。看到被墨水浸透的成绩单。她不仅没有主动承认错误,却选择了虚构学生的分数来欺骗学生。也就勉强在第四季中没有犯什么错误吧?总之她就是这么一个不靠谱的人设。

意思是在困难的时候即使受人一点小小的恩惠以后也应当加倍(在行动上)报答。

出处:“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书面载最早为清代的增广贤文·朱子家训,其句原为民间的俗语,广记为进报者采用,后来清代朱用纯编辑收 。

扩展资料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周恩来的故事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周恩来为人处事,非常讲究知恩图报。他自己扶助他人绝少有功利感,但对于曾经教育过他、帮助过他的人则时常感念,没齿不忘,并用各种形式报答他们。他铭记着中国的一句古训:不能过河拆桥。

在延安时期,一位外国记者问周恩来是如何走上革命道路的,周恩来回答说:“少年时代在沈阳读书时,得山东高盘之先生教诲与鼓励,对我是个很大促进。”高盘之先生字亦吾,1881年生于山东章丘一个清贫的书香世家,自幼聪颖好学,被塾师誉为“神童”。

1901年他考人山东高等学院,每次大考都名列前茅。1903年高盘之在进步教师萧少瑜的启发下,先后组织“乐群学会”、“玫瑰花诗社”两个学生组织,与会员赋诗论文,抨击时弊。1905年冬,他与这两个组织的骨干成员秘密加入同盟会,开始从事革命活动。

1907年,高盘之领导轰动省城的高等学堂反清斗争,遭到清政府通缉而亡命东北,到沈阳东关模范小学担任历史、地理教师。1910年,十二岁的周恩来就读于沈阳东关模范小学,遂成为高盘之的弟子。

高盘之忧国忧民的情怀、渊博的学识很为周恩来所敬仰,在其影响下,周恩来率先在全校剪掉长辫子,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高先生也很器重周恩来。1913年,十五岁的周恩来毕业于沈阳东关模范小学,准备南赴天津投考南开中学。

临行前,他与高先生同宿一夜以表惜别之情。高先生说:“我仅问你一事,孔子曰‘君子有三乐’,你可知晓?”周恩来不假思索地回答:“‘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此其一乐;‘父母俱在,兄弟无故’,此其二乐;‘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此其三乐。”

高先生满意地说:“有你这样一位英才弟子,我愿足矣。”周恩来紧紧握住高先生的手,潸然落泪。第二天清晨,高先生把写有“翔宇”二字的纸片递给周恩来,说是斟酌忖度多日后想出来的,意在祝愿少年周恩来如鲲鹏展翅,翱翔九天。

从此,“翔宇”就成了周恩来早年发表文章及留日、留法期间常用的名字。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作为总理虽然位高权重,但他并没有忘却高盘之这位恩师。1950年12月,高盘之的儿子高肇甫应周恩来之邀来到北京,周恩来热情接待了他,说起高先生,周恩来情不自禁,诚恳地表白:“没有高先生的教导,我不会有今天。”

1961年,高肇甫夫妇带着三个孩子回北京探亲,周恩来获悉后,再次邀他们相见,详细地询问高师母的健康状况,并让秘书搬出一包礼物,托他们带给师母,此外还附上放大的高先生的照片一张。这张照片是高先生在他毕业时送给他的,后来几十年一直珍藏在身边,深恐或失。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意思是在困难的时候即使受人一点小小的恩惠以后也应当加倍(在行动上)报答。

出处:“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书面载最早为清代的增广贤文·朱子家训,其句原为民间的俗语,广记为进报者采用,后来清代朱用纯编辑收 。

扩展资料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周恩来的故事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周恩来为人处事,非常讲究知恩图报。他自己扶助他人绝少有功利感,但对于曾经教育过他、帮助过他的人则时常感念,没齿不忘,并用各种形式报答他们。他铭记着中国的一句古训:不能过河拆桥。

在延安时期,一位外国记者问周恩来是如何走上革命道路的,周恩来回答说:“少年时代在沈阳读书时,得山东高盘之先生教诲与鼓励,对我是个很大促进。”高盘之先生字亦吾,1881年生于山东章丘一个清贫的书香世家,自幼聪颖好学,被塾师誉为“神童”。

1901年他考人山东高等学院,每次大考都名列前茅。1903年高盘之在进步教师萧少瑜的启发下,先后组织“乐群学会”、“玫瑰花诗社”两个学生组织,与会员赋诗论文,抨击时弊。1905年冬,他与这两个组织的骨干成员秘密加入同盟会,开始从事革命活动。

1907年,高盘之领导轰动省城的高等学堂反清斗争,遭到清政府通缉而亡命东北,到沈阳东关模范小学担任历史、地理教师。1910年,十二岁的周恩来就读于沈阳东关模范小学,遂成为高盘之的弟子。

高盘之忧国忧民的情怀、渊博的学识很为周恩来所敬仰,在其影响下,周恩来率先在全校剪掉长辫子,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高先生也很器重周恩来。1913年,十五岁的周恩来毕业于沈阳东关模范小学,准备南赴天津投考南开中学。

临行前,他与高先生同宿一夜以表惜别之情。高先生说:“我仅问你一事,孔子曰‘君子有三乐’,你可知晓?”周恩来不假思索地回答:“‘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此其一乐;‘父母俱在,兄弟无故’,此其二乐;‘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此其三乐。”

高先生满意地说:“有你这样一位英才弟子,我愿足矣。”周恩来紧紧握住高先生的手,潸然落泪。第二天清晨,高先生把写有“翔宇”二字的纸片递给周恩来,说是斟酌忖度多日后想出来的,意在祝愿少年周恩来如鲲鹏展翅,翱翔九天。

从此,“翔宇”就成了周恩来早年发表文章及留日、留法期间常用的名字。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作为总理虽然位高权重,但他并没有忘却高盘之这位恩师。1950年12月,高盘之的儿子高肇甫应周恩来之邀来到北京,周恩来热情接待了他,说起高先生,周恩来情不自禁,诚恳地表白:“没有高先生的教导,我不会有今天。”

1961年,高肇甫夫妇带着三个孩子回北京探亲,周恩来获悉后,再次邀他们相见,详细地询问高师母的健康状况,并让秘书搬出一包礼物,托他们带给师母,此外还附上放大的高先生的照片一张。这张照片是高先生在他毕业时送给他的,后来几十年一直珍藏在身边,深恐或失。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驾车路线:全程约2246公里

起点:聊城阳谷

1阳谷县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沿振兴路行驶130米,右转进入谷山路

2) 沿谷山路行驶14公里,左转进入黄河西路

3) 沿黄河西路行驶21公里,直行进入北外环路

4) 沿北外环路行驶22公里,稍向左转进入S333

5) 沿S333行驶74公里,左转上匝道

2沿匝道行驶720米,直行进入德上高速

3沿德上高速行驶350公里,朝济南方向,稍向右转进入聊城西立交

4沿聊城西立交行驶850米,直行进入济聊高速

5沿济聊高速行驶922公里,朝青岛/淄博/国际机场/G20方向,稍向左转进入济南绕城高速

6沿济南绕城高速行驶144公里,朝青岛/淄博方向,稍向右转进入表白寺枢纽立交

7沿表白寺枢纽立交行驶850米,直行进入青银高速

8沿青银高速行驶126公里,直行进入京沪高速

9沿京沪高速行驶103公里,朝上海/济南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机场枢纽立交

10沿机场枢纽立交行驶52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京沪高速

11沿京沪高速行驶139公里,在经十东路/济南东/章丘出口,稍向右转进入济南东立交

12沿济南东立交行驶14公里,直行进入荣兰线

13沿荣兰线行驶90米,直行进入经十东路

14沿经十东路行驶263公里,稍向右转进入经十东路辅路

15沿经十东路辅路行驶200米,进入明埠路

16济南市内驾车方案

1) 沿明埠路行驶11公里,左转

2) 行驶770米,右转

3) 行驶50米,到达终点

终点:山东财经大学明水校区

驾车路线:全程约3052公里

起点:司马乡中学

1邢台市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正南方向出发,沿向阳路行驶200米,右转

2) 行驶230米,左转进入中兴路

3) 沿中兴路行驶32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聚集区公路

4) 沿聚集区公路行驶10公里,左前方转弯进入宁司路

5) 沿宁司路行驶31公里,过左侧的孙羊杯村约60米后,右转

6) 行驶850米,左前方转弯

7) 行驶87公里,右前方转弯

8) 行驶26公里,左转进入定为线

9) 沿定为线行驶49公里,直行进入S234

10) 沿S234行驶28公里,右转进入青银高速连接线

11) 沿青银高速连接线行驶25公里,进入高速连接线

12) 沿高速连接线行驶18公里,右转

13) 行驶540米,朝济南/青岛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2沿匝道行驶320米,直行进入青银高速

3沿青银高速行驶2179公里,过表白寺枢纽立交约10公里后,直行进入京沪高速

4沿京沪高速行驶221公里,过荷花立交,朝青岛/淄博/国际机场方向,稍向右转进入青银高速

5沿青银高速行驶67公里,朝青岛/淄博方向,直行上匝道

6沿匝道行驶350米,过唐王立交约900米后,直行进入青银高速

7沿青银高速行驶221公里,在章丘/刁镇出口,稍向右转进入章丘立交桥

8沿章丘立交桥行驶450米,稍向左转进入章丘立交桥

9济南市内驾车方案

1) 沿章丘立交桥行驶100米,左前方转弯进入S242

2) 沿S242行驶16公里,右转

3) 行驶720米,左转进入环东路

4) 沿环东路行驶250米,右转

5) 行驶84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左侧)

终点:裴家庄村

  1谢道韫 东晋女诗人,东晋后期打败苻坚的百万大军的一代名将谢安之侄女,安西将军谢奕之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王羲之之子王凝之之妻。公元399年王凝之为孙恩起义军所杀,她一直寡居会稽。谢道韫识知精明,聪慧能辩,叔父谢安曾问她:“《毛诗》何句最佳?”答:“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安称赞她有“雅人深致”。一次谢安召集儿女子侄讲论文义,俄而大雪骤下,安问道:“白雪纷纷何所似?”安侄谢朗答:“撒盐空中差可拟。”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安大悦。这一咏雪名句,盛为人所传诵。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有“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云:“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其中“咏絮才”用的是东晋才女谢道韫的故事。后世常称赞能诗善文的女子为“咏絮才”。

  2蔡文姬

  蔡文姬(约177年~?),名琰,字昭姬,为避司马昭的讳,改为文姬。蔡文姬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大文学家、大书法家蔡邕。蔡文姬生在这样的家庭,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就是十分自然的了,可以说蔡文姬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可惜时局的变化,打断了这种幸福。

  东汉政府的腐败,终于酿成了黄巾起义,使豪强地主为代表的地方势力扩大。大将军何进被宦官十常侍杀后,董卓进军洛阳尽诛十常侍,把持朝政,董卓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刻意笼络名满京华的蔡邕,将他一日连升三级,三日周历三台,拜中郎将,后来甚至还封他为高阳侯。董卓在朝中的逆行,引起各地方势力的联合反对,董卓火烧洛阳,迁都长安,董卓被吕布所杀。蔡邕也被收到廷尉治罪,蔡邕请求黥首刖足,士大夫也多矜惜而救他,马日碑更说:“伯喈(蔡邑)旷世逸才,诛之乃失人望乎?” 但终免不了一死。 董卓死后,他的部将又攻占长安,军阀混战的局面终于形成。羌胡番兵乘机掠掳中原一带,在“中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纵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长驱入朔漠,回路险且阻。”的状况下,蔡文姬与许多被掳来的妇女,一齐被带到南匈奴。

  这心境是可以想象得到的,当初细君与解忧嫁给乌孙国王,王昭君嫁给呼韩邪,总算是风风光光的占尽了身份,但由于是远适异域,产生出无限的凄凉,何况蔡文姬还是被掳掠呢!饱受番兵的凌辱和鞭笞,一步一步走向渺茫不可知的未来,这年她二十三岁,这一去就是十二年。

  在这十二年中,她嫁给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贤王,饱尝了异族异乡异俗生活的痛苦。当然她也为左贤王生下两个儿子,大的叫阿迪拐,小的叫阿眉拐。她还学会了吹奏“胡笳”,学会了一些异族的语言。

  在这十二年中,曹操也已经基本扫平北方群雄,把汉献帝由长安迎到许昌,后来又迁到洛阳。曹操当上宰相,挟天子以令诸侯。人一旦在能喘一口气的时候,就能想到过去的种种,尤其是在志得意满的时候,在这回忆中,想到少年时代的老师蔡邕对他的教导,想到老师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当他得知这个当年的女孩被捞到了南匈奴时,他立即派周近做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壁一双,要把她赎回来。 蔡文姬多年被掳掠是痛苦的,现在一旦要结束十二年的膻肉酪浆生活,离开对自己恩爱有加的左贤王,和天真无邪的两个儿子,分不清是悲是喜,只觉得柔肠寸断,泪如雨下,在汉使的催促下,她在恍惚中登车而去,在车轮辚辚的转动中,十二年的生活,点点滴滴注入心头,从而留下了动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

  3李清照

  李清照 (108425~1155410) 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山东济南人,婉约词宗。生于北宋元丰七年,山东章丘,逝于临安,享年七十一岁。历史上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其父李格非,北宋齐州历城县人,齐鲁著名学者、散文家。母王氏,知书善文。夫赵明诚,为吏部侍郎赵挺之之子,金石考据家。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工书能文,通晓音律。婚后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整理,编写了《金石录》。中原沦陷后,与丈夫南流,过着颠沛流离、凄凉愁苦的生活。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幼承家学,早有才名。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的李清照,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文有李清照,武有秦良玉。”早年生活安定、优裕,词作多写相思之情;金兵入侵后,遭遇国家巨变,词作多感慨身世飘零。她的诗文感时咏史,与词风迥异。她还擅长书画,兼通音律。现存诗文及词为后人所辑,有《漱玉词》等。主张“词,当别具一家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名字被用作外太空环形山的女性。

  “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只(枝)女儿花。” 形容的便是李清照。

  著名词作有: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4卓文君

  卓文君,西汉临邛(属今四川邛崃)人,汉代才女,她貌美有才气,善鼓琴,家中富贵。她是汉临邛大富商卓王孙女,好音律,17岁丧夫。卓文君丧夫后许多名流向她求婚,她却看中了穷书生司马相如。只因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多情而又大胆的表白,让久慕司马相如之才的卓文君,一听倾心,一见钟情。司马相如能弹琴作诗,长得又帅。卓文君从中领会到他的才华和情感,一心相爱。司马相如家里一无所有,卓文君随他私奔后,就开了个酒铺,亲自当掌柜,文君当垆卖酒,相如则作打杂,不怕人讥笑。后卓王孙碍于面子,接济二人,从此二人生活富足。后来司马相如终于成名天下。而文君夜奔相如的故事,则流行民间。自古至今,大多数男人总是令人失望。司马相如自然也不例外。当他在事业上略显锋芒,终于被举荐做官后,久居京城,赏尽风尘美女,加上官场得意,竟然产生了弃妻纳妾之意。曾经患难与共,情深意笃的日子此刻早已忘却。哪里还记得千里之外还有一位日夜倍思丈夫的妻子。文君独守空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寂寞的生活。

  终于某日,司马相如给妻子送出了一封十三字的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聪明的卓文君读后,泪流满面。一行数字中唯独少了一个“亿”,无亿岂不是表示夫君对自己“无意”的暗示?她,心凉如水。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回了一封《白头吟》:

  皑如山间雪,皎若云中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取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蓰蓰!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司马相如看完妻子的信,不禁惊叹妻子之才华横溢。遥想昔日夫妻恩爱之情,羞愧万分,从此不再提遗妻纳妾之事。这首诗也便成了卓文君一生的代表作数字诗。细细品读,其爱恨交织之情跃然纸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13252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8
下一篇2024-04-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