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谱五线谱符号

钢琴谱五线谱符号,第1张

钢琴谱五线谱符号大全

 五线谱是所有乐理学习的基础,对五线谱的基础认识是乐器的第一步,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关于钢琴五线谱的符号大全。

 一、谱号的类型:

 G谱,他将五线谱的第二线定为小字一组的G音;

 F谱,将五线谱的第四线定为小字组的F音。

 C一线谱,为第一线上的C谱号,

 C二线谱,为第二线上的C谱号,

 C三线谱(中音谱表),C四线谱(次中音谱),C五线谱

 二、谱表

 G谱表、F谱表、C谱表,称单谱表。

 在高音谱表与低音谱表左端用垂直线与花括线连结起来,叫做大谱表:

 在数个单谱表左端用垂直线与直括线或花括线将其连结一起,叫做连谱表。

 连谱表分为合唱式、合奏式、独唱或独奏加伴奏式。

 连谱号中的由括号(分为直括号和花括号两种)和起线(连接数行五线谱的垂直线)组成。

 三、小节线类型:

 单一垂直线(划分小节),复纵线(划分段落),终止线(乐曲终止)

 四、音符类型:

 1、单纯音符

 2、休止符

 全音符…1/32音符,全休止符(四线下)二分休止符(三线上)…1/32休止符,

 3、其他长休止符(表示整小节休止)(连续休止数小节时可在长休止符上方加小节号表示)

 4、附点音符:右方带有附点的音符叫附点音符。

 单附点增长其单纯音符时值得二分之一;

 复附点增长其单纯音符时值得四分之三;

 三重附点增长期单纯音符时值得八分之七;

 附点音符的写法:符头在线上,附点应记在靠近符头的右上方的间内;符头在间内,附点应记在符头右边的间内。第二个附点记在第一个附点的右边。

 附点休止符的写法:附点休止符的附点,除附点三十二分休止符右边的第二间内,其他均记在第三间内。第二个附点记在第一个的右边。

 附点:个数

 五、连接线:

 用上括号或下括号标记,即根据符头的位置来确定类型:

 六、延长记号:

 放在休止符、和弦或音符的上方或下方,一般延长此音符或休止符的一倍。

 延长记号记于小节线上,两小节之间少许分离。

 延长记号记于双纵线上,表乐曲结束或段落结束。

 七、连音符:

 包括单纯音符构成的连音符和附点音符构成的连音符:

 ①、常见的单纯音连音符有三连音,五连音,七连音,九连音,十连音(还有十一……十五)等:记法:连音符是用弧线加数字记在符头一方的。对于有符尾的音符,也可以不用弧线而只用数字记在符尾一方:

 ②、常见的附点音符构成的连音符有二连音和四连音(即将附点音符(即带附点的音符)分成两部分,四部分,代替三部分)。

 ③连音符还可以包括休止符

 八、变音符号:

 升高,降低,重升,重降,还原

 位置:变音记号记在音符符头正左方的线上或间内,叫做临时变音记号。他只对记号之后一小节的相同高度的音起作用,对跨小节相邻的、加连音符的同高度的音也有效。

 变音记号记在谱号后面的线上或间内,叫做调号。调号中所升或将的音,对后面谱表中的音名相同、音高不同的任何音都起作用。

 九、拍号:

 分为分子和分母两部分,记在谱号及调号的后面,以五线谱的三线作为中间的横线,分子、分母分别写在三线上、下方。注意:4/4和2/2拍子还有另一种标记方法:

 十、装饰音:

 1、倚音可分为短倚音和长倚音。

 短倚音:由一个带斜线的八分音符组成,或由两个以上不带斜线的十六分音符组成,可记在主要音之前也可之后,其符干永远朝上。

 短倚音可以分为前倚音和后倚音两种:前倚音(记录在主要音的前面)和后倚音(记录在主要音的后面)。

 长倚音:(符干向上,不带斜线的小音符、与主要音相隔2度,总在主要音的前面);

 2、波音

 (记录在音符上方,占主要音的时值,分为顺波音,复顺波音,逆波音,复逆波音);

 波音记号上面的变音记号指示上助音的半音变化。波音记号下面的变音记号指示下助音的半音变化。

 3、颤音

 ①是由主要音与上方二度音迅速、均匀、反复交替而形成的,时值占主要音的时值。

 (记在音符的上方,显示的时候,只有颤音一种装饰音,使用第二种表示方法,否则使用第一种表示方法);

 ②在颤音记号上方或下方标有变音记号时,表示将上方音或下方音相应地升高、降低或还原。

 4、回音:围绕主要音或五个音的旋律型,叫做回音。

 (顺回音或逆回音,记录在音符的上方或两个音符之间)

 回音记号的上方与下方可加入变音记号,以指示助音的升高或降低。

 回音记号尚可记于两个主体音之间。

 十一、省略记号:

 1、八度记号

 ①移动八度记号(高八度和低八度)(标记在声部信息内),

 用记在五线谱的上面,表示虚线范围内的音移高八度唱奏;用记在五线谱的下面,表示虚线范围内的音移低八度唱奏。

 ②重复八度(标记在音符的上方或者下方,标记作为音符装饰音的一种类型)

 用数字“8”记在音符的上面或下面,表示该音要与高八度或低八度的音同时唱奏出。

 如果在较长的时间内重复八度时,则用记在音符的上面,或用记在音符的下面,表示虚线内的音要与高八度或低八度的音同时唱奏出。

 2、震音记号:

 用斜线表示,数目与符尾数目相同。表示一个音或一个和弦、两个音或两个和弦迅速均匀地交替演奏。

 一个音或一个和弦迅速均匀地交替演奏时,斜线的记法如下:

 ①全音符的震音:音符在三线以上,斜线记在三线一下,反之,记在三线以上;音符在三线上,斜线记在三线以上、以下均可。震音的总时值等于全音符的时值。

 ②其他音符的震音:斜线要横穿符干,如果符干带有符尾,斜线则和符尾平行,这时计算斜线的`数目应包括符尾的数目。震音的总时值等于此音符的时值。

 两个音或两个和弦迅速均匀地交替演奏时,斜线记在两个音或两个和弦之间靠近记写符尾的位置。震音的总时值等于两个音或两个和弦中其中一个的时值。

 3、反复记号

 31两小节的反复记号

 用斜线和圆点标记在小节线上,表示反复前面的两小节。

 32常用记号及前奏、间奏、后奏

 1、断音记号

 ①短断音

 在音符上方用一个小的倒三角形标记,表示唱奏此音符时值的1/4,休止此音符时值的3/4。

 ②断音

 用一个小圆点标记在符头一方,表示唱奏此音符时值的1/2,休止此音符时值的1/2。

 ③次断音

 在音符的上方用连音线加圆点或加短横线标记为,表示唱奏此音符是的3/4,休止此音符时值的1/4。

 2、保持音记号

 保持音记号是用短横线及短横线加圆点标记在音符的上方或下方,前者表示保持此音的时值,并将此音稍强演奏演唱;后者稍强奏,同时各音稍分离。

 3、呼吸记号

 音乐进行中换气用的记号,用标记在换气处。

 4、琶音记号:是用一条垂直的曲线记写在和弦之前,表示将和弦中各音由下而上很快的顺次弹奏出。逆琶音:是在垂直的曲线下的加个小箭头即

 5、滑音记号:一般用曲线或箭头标记在音符前后或两个音符之间。有上滑音和下滑音:

 表上滑音;

 表下滑音。

 6、重音记号:记于某音或某和弦上的记号。记有重音记号的音在强度上较其相邻之音突出。

 7、延音线:连接两个或数个音高相同的弧线,称延音线。延音线所及之音唱(奏)其时值之和。

 8、前奏:乐曲主要部分之前的准备部分。

 9、间奏:乐曲中,段与段之间的插入部分,或歌曲中各唱段之间的器乐演奏的部分,称间奏。

 10后奏:音乐的主要部分之后的段落,起巩固收束段落的作用。在歌曲结束处用乐器演奏的部分。

 十二、音程

 两个音的音高关系叫做音程。有旋律音程与和声音程两种。

 旋律音程:音程中的两个音是先后出现的叫旋律音程。旋律音程是横向关系,书写时一前一后要错开,进行方向是平行、上行、下行。

 和声音程:两个音是同时出现,是纵向关系,书写时一上一下要对齐。进行方向分为同向、平行、反向和斜向。

 1、音程的度数

 音程所包含音的数目,叫做音程的度数。在五线谱上,包含几个线、间就叫几度。音程计算单位是“度”。

 2、音程的音数

 音程中所包含的半音和全音的数目,叫做音程的音数。音程的音数是用分数、整数、带分数来标记的。

 3、基本音级构成的音程

 基本音级可构成纯音程、小音程、大音程、增四度和减无度等五类十四种。

 4、音程的变化

 音程的度数不变,只是增加或减少音程的音数,是音程扩大或缩小,叫音程的变化。

 如何使音程的度数不变,而增加或减少音数。一种方法是将上方音升高或将下方音降低,使音程音数增加;另一种是将上方音降低或将下方音升高,可使音程音数减少。

 ①扩大音程就是升高上方音或降低下方音,使之增加音数而度数不变。

 A、增加变化半音:上方音升高或下方音降低半音。

 B、增加变化全音:同时升高上方音降低下方音,或重升上方音,或重降下方音。

 ②缩小音程:就是降低上方音或升高下方音,使之减少音数而度数不变。

 A、减少变化半音:上方音降低半音或下方音升高半音。

 B、减少变化全音:同时降低上方音升高下方音,或重降上方音,或重升下方音。

 ③音数不变的音程:同时升高或降低上方音和下方音,是音程的音数不变。

 ④音程的变化

 A、大音程:小音程增加半音,成为大音程。

 B、小音程:大音程减少半音,成为小音程。

 C、增音程:纯音程、大音程增加半音,成为增音程。

 D、减音程:纯音程、小音程减少半音,成为减音程。

 E、倍增音程:增音程增加半音,成为倍增音程

 F、倍减音程:减音程减少半音,成为倍减音程。

 十三、和弦

 按照一定的音程关系,三个以上不同高度乐音的结合,叫做和弦。

 这里采用阿拉伯数字标记和弦,中文数字标记音程的标记方式。

 1、原位三和弦:三个音由低到高按照三度关系叠置而成的和弦,叫原位三和弦。

 ①原位大三和弦:根音距三音为大三度,三音距五音为小三度,根音距五音为纯五度,用大3标记。

 ②原位小三和弦:根音距三音为小三度,三音距五音为大三度,根音距五音为纯五度,以小3标记:

 ③原位增三和弦:根音距三音为大三度,三音距五音为大三度,根音距五音为增五度,以增3标记

 ④原位减三和弦:根音距三音为小三度,三音距五音为小三度,根音距五音为减三度以减3标记

 2、原位七和弦:四个乐音由低到高,按照三度关系叠置而成的和弦。

 ①原位大小七和弦:原位大三和弦五音上方叠置一个小三度音的和弦,以大小7标记

 ②原位大七和弦:原位大三和弦五音上方叠置一个大三度音的和弦,以大7标记

 ③原位三和弦五音上方叠置一个小三度音的和弦,以小7标记

 ④原位减三和弦五音上方叠置一个大三度音的和弦,以减小7标记

 ⑤原位减三和弦五音上方叠置一个小三度音的和弦,以减7标记

 3、转位三和弦:以和弦根音之外的其他音为低音的和弦,叫转位和弦

 三和弦由两个转位:

 ①六和弦:以三音为低音的和弦是三和弦的第一转位。因低音于上方的根音构成六度,故称六和弦,用数字6标记:

 ②四六和弦:以五音为低音的和弦是三和弦的第二转位。因低音与上方的根音构成四度,于上方的三音构成六度,故称四六和弦,

 4、转位七和弦:以低音与上方七度音及低音与上方根音构成的音程。有三个转位

 ①五六和弦:以三音为低音的和弦是七和弦的第一转位。因低音与上方的七音构成五度,与上方的根音构成六度,故称五六和弦。

 ②三四和弦:以五音为低音的和弦是七和弦的第二转位。因低音与上方的七音构成三音,与上方的根音构成四度。

 ③二和弦:以七音为低音的和弦是七和弦的第三转位,因低音与上方的根音构成二度,故称二和弦,用数字2标记。

 5、高叠和弦:

 ①由五个音叠置而成的和弦,叫九和弦

 ②由六个音叠置而成的和弦,叫十一和弦

 ③由七个音叠置而成的和弦,叫十三和弦

 十四、调号

 1、调:音乐作品或其中某部分,起核心作用的主音及基本音级,所构成的音列的音高位置,叫做调。

 2、调号:用以标记调的升、将记号,叫调号。一般记在谱号与拍号之间,转调时则标记在转调处。

 3、基本调;由C、D、E、F、G、A、B七个基本音构成的调叫基本调也叫C调。C调没有升、将记号。

 4、升号调:含有升记号的调,叫升号调。

 5、将号调:含有降记号的调。

 拓展:

 钢琴老师谈该如何练习钢琴

 钢琴是一门技艺性很强的乐器,要掌握钢琴演奏技能,必须要有正确的、良好的练琴方法。在钢琴教学中,对于钢琴教师来说,不但要把钢琴的弹奏技巧教给学生,而且要教会学生如何练琴。

 本文从正确读谱、音乐听觉训练、技术难点把握几方面阐述了教师在钢琴教学中指导学生练琴的方法。学钢琴重在学技能,要学好就必须下一番苦功。

 因此,我认为钢琴学习中,练琴方法的正确与否极为重要。记得有位钢琴教育家曾经说过:“说如何教学生弹琴,倒不如说是如何教学生练琴。”因为上课只是传授钢琴演奏技巧和钢琴音乐的途径,而掌握这些技术只能通过练琴来实现,上课是一周一次,而练琴是每天必练,因此,课上解决的是“质”,而课堂下练琴解决的是“量”,只有达到一定“量”的积累,才能出现“质”的飞跃,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掌握任何技能,都要有正确的练习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效率,取得预期效果。对于钢琴教学来说,一位好的钢琴教师,不但要把钢琴的弹奏技巧教给学生,而且要教会学生何练琴。

 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教师的指点是极为重要的,它是引导学生正确弹奏和克服困难的关键。但是,如果练琴方法不对,练琴的针对性不强,错误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只能导致“老调重弹”,直到把一首曲子弹“油”了,也学不到什么东西,直接影响学习进度和效率。因此,要把乐曲中那么多音符、乐句、乐段、声部……都融为一体,弹奏出美妙的乐章,既要具备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又必须要有科学的练琴方法,养成良好的练琴习惯。

 下面就本人多年的钢琴教学实践体会,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

 正确读谱是保证练琴质量的基础当我们拿到每一曲乐谱,都要通过读谱才能把音乐在钢琴上表现出来,要想把作曲家的意图完整、正确地表现,非常流畅、富有表情地弹出来,首先必须仔细、认真阅读谱子。钢琴曲是一种多声部、织体变化多端、音域宽广的曲子,读谱时稍不注意,很容易读错,因此,必须养成认真准确读谱的好习惯。除了把音符、调号读准确外,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指法。所谓指法就是指用哪个手指去弹哪个音。初看起来这好像不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有很多学生不重视指法的运用,不按谱上标出的指法去练,往往弹到乐句的末尾手指就不够用了。或者指法运用不正确手指根本转不过来。在弹奏较长的旋律乐句时,因为找不到拇指的弹奏规律,便把那些跨度较大的连音随便断开,破坏了音乐形象的完整性。其实,指法运用的好坏,直接影响弹奏的效果。谱子上的指法都是前人通过科学的实践后形成的符合自然生理条件的合理的规范指法,它能帮助我们顺利地弹奏音乐的乐句和冗长的跑句,因此,我们读谱的时候一定要把指法一起读进去。

 2、乐句。一首乐曲是由若干个乐句组成的。音乐的语言和人的语言是一致的。人们说话时有呼吸和停顿,有开始和结束,有提问和回答,情绪有高涨和低落,音乐也是一样的。作曲家在写作乐曲时是通过各种不同表现形式的乐句来表达自己的乐思的,因而在记谱时,尽可能地用一些标记把自己的意图表达清楚。如用连线、跳音、小连线、休止符等,以形成有逻辑的音乐句逗,使音乐有起落之分,高低之别,乐句上有呼有吸。例如莫扎特《G大调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的主题,作曲家在这段主题中运用了很多的小连线和休止符,使人感到的是一种亲切的交谈,似乎主人公在向他所钟爱的人提出了什么问题,相互有问有答,非常亲切。因此在演奏中,小连线和休止符的作用非常重要,只有表达清楚,语音才有高低,乐句才有呼吸,才能生动地表现乐曲内容。

 3、表情记号。大部分钢琴作品并没有文字解释。乐谱上除了音符之外,音乐术语常常是最恰当的指南。例如曲首常标有速度、力度和性质记号:Allegretto(小快板)、Allegro(快板)、ratardando(rit)渐慢、Accelerando(accel)渐快、forte(f)强、pi-ano(p)弱、grazioso(优美而轻盈的)、risoluto(果断的)等等。有不少学生以为只要把乐谱上的音符弹出来,不出错就算完成任务,因而既不重视正确运用指法,也不重视大量的表情记号、音乐术语,这样视而不见怎么能弹出好的作品?因此,我们在演奏过程中,要始终注意表情记号,重视和尊重作者的要求,尽量把这些要求都体会到,做出来。这样就不会机械地只注意到手指的跑动和速度,而忽略其它因素,而是通过练琴把作品中丰富的思想内涵表现出来,使一首乐曲富有生命。这样的话,练琴就会少一些枯燥,多一些享受。

;

音符

音符用数字1至7表示。这7个数字就等于大调的自然音阶。如果是C大调,加上音名,就会是这样:音阶CDEFGAB唱名doremifasollasi数字1234567八度

如果是高一个八度,就会在数字上方加上一点。如果是低一个八度,就会数字下方加上一点。在中间的那一个八度就什么也不用加。如果要再高一个八度,就在上方垂直加上两点;要再低一个八度,就在下方垂直加上两点,如此类推。见下表所示:大调12345671小调67123456·· 音长通常只有数字的是四分音符。数字下加一条横线,就可令四分音符的长度减半,即成为八分音符;两条横线可令八分音符的长度减半,即成为十六分音符,余此类推;简单来说,下加横线数目与五线谱的符尾数目相对应。数字后方的横线延长音符,每加一条横线延长一个四分音符的长度。正如五线谱的附点一样,数字后方加一点会将音符长度增加一半。

休止符

休止符用“0”来表示。比四分休止符长,就只需在每一个四分休止符再多加一个“0”,不需在后方加上横线。若整个小节均是休止状态的话,就在每个四分音符加一个“0”,就像是3拍4就写成“|

0

0

0

|”,而4拍4就写成“|

0

0

0

0

|”。

无音高音符

就像敲击乐的乐器那样是没有音高的,这时,简谱就需要用“X”或“x”表达。例如啦啦队拍手时,简谱上就需如此表达:4/4

>

>

拍手:|

X

X

X

X

X

|

X

X

X

X

0

X

X

||

[编辑]

小节线

正如五线谱一样,小节与小节之间以纵线(称小节线)分隔,乐曲终止以一粗一细的直线表示(但是一般不分粗细);重复乐段以纵线后两点表示开始,纵线前两点表示终止。

拍号

拍号的表达方式为:“2/4”、“3/4”、“4/4”、“6/8”等等。拍号一般都是置于调号的后方。变调与调号

表示调号有两种方法:可以直接写“C调”,“C小调”或“Key:

C”,“Key:

Cm”。亦可写清楚1代表哪一个音,例如1=C,就是C大调。6=C就是C小调。2=D就是多利安调。五线谱有升降号,简谱同样有升降号。在简谱中,若需表达升降号,就把符号加在数字1至7的前方,让该音升高或降低。若要把升降号加在调号跟和弦CDEFGAB七个字母,就须加在它们的后方。在五线谱中,C小调要把B-E-A三个音降低半音。所以表达它的和声小调时,就会把一个还原号放在B♭前面。简谱就一定得写♯5,因为5不能下降。

延音线、圆滑线与其他音乐符号

简谱延音线(Tie)跟圆滑线(slur)都是跟五线谱相同,一定得置在数字上方。表达跳音(staccato)时需要特别小心,因为很容易会跟低八度的那一点混淆,因此在表达跳音时把那一点写得粗点及低点。

一个音符上有两个斜线表示该音符为反复记号,表示在该记号标注的位置需要重复弹奏。

以下是一个音符上有两个斜线的示例:

| - | 图示: | |

| :--: | | :--: |

| 反复记号 | | 斜线 |

在这个示例中,音符上方的第一个斜线表示在该音符需要重复弹奏一次,第二个斜线表示在该音符需要重复弹奏两次。因此,在实际演奏中,您需要在该记号标注的位置重复弹奏该音符两次。

1、重升记号(×)表示将基本音级升高两个半音(一个全音)。

2、重降记号(bb)表示将基本音级降低两个半音(一个全音)。

3、升记号(#)表示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

4、降记号(b)表示将基本音级降低半音。

5、还原记号(ヰ)表示将已经升高或降低的音还原。

6、pp(很弱)

7、 p(弱)

8、mp(中弱)

9、 mf(中强)

10、 f(强)

11、 ff(很强)

12、 sf(极强)

扩展资料

简谱,有字母简谱和数字简谱两种。其起源于18世纪的法国,后经德国人改良,遂成今日之貌。

一般所称的简谱,系指数字简谱。数字简谱以可动唱名法为基础,用1、2、3、4、5、6、7代表音阶中的7个基本级,读音为do、re、mi、fa、sol、la、ti(中国为si),英文由C、D、E、F、G、A、B表示,休止以0表示。每一个数字的时值名相当于五线谱的4分音符。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不同的振动频率会产生不同的音高。

在音乐的体系里把每秒钟振动440次的音高定为标准音,并用英文字母A来标记它,于是就产生了七个音名标记:ABCDEFG。与之相对应的,每个音还有一个唱名,我们把A唱作la,也就产生了对应的七个唱名:la

si do re mi fa sol。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认识音符,在五线谱的体系里,我们把一个最长时值的单个音符叫做全音符,就像我们数学里面的单位1,然后不断地进行等分,依次产生二分之一音符、四分之一音符、八分之一音符和十六分之一音符等。

在中文里我们把等分出来的音符简称为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十六音符等。我们以四四拍为例,全音符、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写法和时值如下图:

认识了音符我们就知道了音的长短,也就是它应该唱多长,我们再通过五线谱来确定音的高低。五线谱就是用来记录音符的五条平行线,这些线和中间的空格都有它专门的名称,并且都可以用来记录音符,在五线谱上可以很直观地看到音的高低。

知道了音符的长短和高低,我们还要知道它的音名和唱名,这就需要认识谱号。五线谱里面的谱号有很多种,最常用的是高音谱号和低音谱号,它们的标记都是通过音名标记也就是英文字母变化而来的,对比一下你就会发现它们之音的联系。

高音谱号实际上就是G,低音谱号实际上就是F。我们从第二线开始写高音谱号,也就是确定五线谱是第二线上的音是G(唱sol);从第四线开始写低音谱号,也就是确定五线谱上第四线上的音是F(唱fa)。有了这个基准,其它线和间上的音名和唱名也就都可以推出来了。

有了这些知识我们可以开始认一些简单的乐谱了。

扩展资料

音符顺口溜

一、儿歌

孩子的小手就是认识五线谱的最好工具。轻便并且随身携带:开始学时可以边念儿歌边在自己手指上比划,要不了多久就熟了。

下加一线敲敲门 do do do (哆哆哆)

下加一间打招呼 re re re (来来来)

第一线上小猫叫 mi mi mi (咪咪咪)

第一间里放沙发 fa fa fa (发发发)

第二线上把话说 sol sol sol (说说说)

第二间里把手拉 la la la (拉拉拉)

第三线呀笑嘻嘻 si si sI (嘻嘻嘻)

第三间里歌儿多 do do do (哆哆哆)

让孩子伸出左手张开〔将手心对着自己横摆〕,把五根手指当成五条线,手指间的缝当成间,用右手不断变换地指着“线”、“间”,口唱相应的唱名。这样孩子随时随地都可以练习五线谱,慢慢地就记住音符的位置了。

附上一些有趣的音乐符号绕口令:

1、《五线谱》儿歌

五条线,中间夹着四个间

下加一线唱作1

一线3,二线5

一二三间461,1上2

1下7,1234567

2、《终止线》绕口令

一根细,一根粗

放在曲子最后处 

小朋友,要记住

看见它俩就结束

3、《连线》绕口令

身子弯弯像座桥

有长有短有大小

桥下音,若不同

千万记住唱连贯

桥下两音,若相同

合成一音飞过桥

4、《反复记号》绕口令

四条竖线分两边

每边各有两个点

唱到此处不算完

回头再来唱一遍

5、《延长记号》绕口令

乍看像眉毛,眼珠圆又亮

你若碰到它,歌声要唱长

6、《顿音记号》绕口令

黑三角,小又小,

唱得轻巧短又跳。

7、《换气记号》绕口令

小尖角,头朝地;

见了它,换口气。

二、教条式

用传统的学习方法,快速学会识谱,提高动手动脑能力。

1、楼房识谱法:

将高音谱号和低音谱号分管的不同音区形象地比喻为高音楼和低音楼,将其中的五根线与线之间的四个间比喻成不同的楼层,然后让小小音符们来爬楼房。

爬到一个楼层或者是房间小小音符们来爬楼房,爬到一个楼层的时候就唱歌:“do,do,do”、“re,re,re,”。幼儿一边做游戏,一边唱歌,就将一个音阶内的音都学会了。

2、身体音高对应法:

高音谱号与低音谱号所对应的音阶,有上行和下行。孩子在音与音高的关系及音高的概念上很容易混淆和不理解。为此,我设计了一个利用身体位置的高低,让幼儿掌握音阶上行和下行的方法。

即在学习上行音阶时,将“do”的位置放在脚上,并随着一个八度音阶的上行逐渐上移,让孩子利用对身体高度的认知,感知音在五线谱上的高度。下行时则从头顶开始,逐渐下移,来感知音高逐渐降低。这样做可以让幼儿将音符与钢琴上的键盘位置对应,学习起来比较容易。

3、音阶推移法:

在掌握了音阶的高低位置后,我将认识音符和整个八度音阶联系起来。让幼儿学习唱的时候,进行自我推算和学习,对于一些空间知觉特别差、认谱能力弱的幼儿,这是一个补救的好办法。

4、行动学习法:

学习的最大兴趣与成功的关键莫过于自身的参与。因此,我将五线谱制成一个大的地图,贴在运动场地上,利用户外活动时带领幼儿去跳、走。通过边唱边跳,让幼儿参与到认识音符的活动中来,起到良好的作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认识的主动性也明显提高。

5、反复运用巩固法:

在新认识一个音符之后,需要一个反复巩固、加深印像的过程。我们需要选择几首含有该音符的乐曲,让幼儿来弹奏,在弹奏曲子的同时认知该音符在五线谱中的位置。一般在几首曲子弹熟练以后,该音符就能被幼儿牢牢地掌握了。

参考资料-五线谱

1、在简谱中,用以表示音的高低及其关系的基本符号有七个数字,即1、2、3、4、5、6、7,分别代表do、re、mi、fa、sol、la、si。

2、只使用七个音符是无法表现众多的高低音调的。在简谱中,在基本音符上方加记一个“·”,表示该音升高一个八度,称为高音;加记两个" :",则表示该音升高两个八度,称为倍高音。

在基本音符下方加记一个"·",表示该音降低一个八度,称为低音;加记两个" :",则表示该音降低两个八度,称为倍低音。在钢琴键盘上共有五个音区部分,分别从左到右,对应从高音到低音。

3、装饰音符:在乐谱中表示音乐的休止(停顿)的符号称为休止符。简谱的休止符用O表示。用“>”或“□”或“sf”标记在音符的上面,表示这个音要唱(奏)得坚强有力

当“>”与“□”两个记号同时出现时,表示更强。终止线是用两条竖线,其中一条细线,一条粗线并行,细的一条在前,粗的一条在后,表明乐曲终了。

4、两只老虎简谱,其中红框的节拍,表明你弹奏歌曲的节奏,即每一小节为四拍。绿框表示sol的因为长摁两拍。黄框表示一个节拍同时摁两个音,即和弦。

5、紫框为休止符号。绿框为该音符低一个八度。

一般来说,所有音乐的构成有四个基本要素,而其中最重要的是“音的高低”和“音的长短”:

1、音的高低:任何一首曲子都是高低相间的音组成的,从钢琴上直观看就是越往左面的键盘音越低,越往右面的键盘音越高。

2、音的长短:除了音的高低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音的长短。音的高低和长短的标住决定了该首曲子有别于另外的曲子,因此成为构成音乐的最重要的基础元素。

3、音的力度:音乐的力度很容易理解,也叫强度。一首音乐作品总会有一些音符的力度比教强一些,有些地方弱一些。而力度的变化是音乐作品中表达情感的因素之一。

4、音质:也可以称音色。也就是发出音乐的乐器或人声。同样的旋律音高男生和女声唱就不一样的音色;小提琴和钢琴的音色就不一样。

上述四项构成了任一首乐曲的基础元素。应该说简谱基本可以将这些基础性元素正确标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1321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8
下一篇2024-04-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