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多才的惠子·关于惠子的逻辑故事·恺悌新妇》注释|译文

《博学多才的惠子·关于惠子的逻辑故事·恺悌新妇》注释|译文,第1张

《博学多才的惠子·关于惠子的逻辑故事·恺悌新妇》注释|译文

白圭①新②与惠子相见也,惠子说之以强,白圭无以应。惠子出,白圭告人曰:“人有新取妇者,妇至,宜安矜③,烟视媚行④。竖子⑤操蕉火而钜⑥,新妇曰:‘蕉火大钜。’入于门,门中有敛陷⑦,新妇曰:‘塞⑧之!将伤人之足。’此非不便之家氏也,然而有大甚者。今惠子之遇我尚新,其说我有大甚者。”惠子闻之,曰:“不然。《诗》⑨曰:‘恺悌君子,民之父母。’恺者大也,悌者长也。君子之德,长且大者,则为民父母。父母之教子也,岂待久哉何事比我于新妇乎《诗》岂曰‘恺悌新妇’哉”(《吕氏春秋·不屈》)

注释 ①白圭:战国时的经济学家。②新:新近、刚。③安矜(jīn):安详稳重。④烟视媚行:微微一看,慢慢行走。“烟视”即眯着眼睛看,“媚行”即缓步徐行。形容女子娇羞的样子。⑤竖子:童仆。⑥钜:同“巨”,大。⑦敛陷:小的坑。⑧塞:填满空隙。⑨《诗》:《诗经》的简称,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译文 白圭刚与惠子相见,惠子就对他讲如何使国家强大的道理,白圭无话回答。惠子出去以后,白圭告诉别人说:“有个人家刚娶媳妇的,媳妇到了家,应该安稳持重,微视慢行。但是,见童仆拿的火把烧得太旺,这个媳妇就说:‘火把太旺。’进了门,见门里有小坑,就又说:‘填上它!它将跌伤人的腿。’这对于她的夫家不是没有利,然而太过分了些。如今惠子刚刚见到我,他劝说我的话太过分了些。”惠子听到这话以后,说:“不对。《诗》上说:‘具有恺悌之风的君子,如同百姓的父母。’恺是大的意思,悌是长的意思。君子的品德,高尚盛大的,就可以成为百姓的父母。父母教育孩子,哪里要等好久呢为什么把我比作新媳妇呢《诗》上难道说过‘具有恺悌之风的新媳妇’吗”

评说 虽然相似性是类比的生命,但有了相似点却并不意味着两个事物之间就必然可以类比。虽然类比的逻辑根据是“相似”,但是如果只是一味地注意两类事物的“相似”时,有可能忽视了它们之间相异的属性,而这些相异性也许就是它们之间不能进行类比的根据,如不管不顾这些相异的属性,则可能使一些类比非常勉强。这里惠施指出的是,白圭把对象间的偶然相似或表面相似作为根据,或者把实质上不同的两类对象生拉硬扯地进行不当类比,犯下了“机械类比”的错误。

  我赞同楼主的观点!

  庄子的论调,就像是当年的巴黎公社和空想社会主义,完全沉浸在他个人的想象空间中,感觉就像是唐吉可德在和大风车死扛。再或者说,就像共产主义,除非全世界都实现共产主义,否则,只在中国实行,那只能是大跃进、大炼钢,梦想着赶英超美,会把中国拖垮的!再再说,就好比钓鱼岛和南沙群岛,我们搁置主权共同开发,可人家日本越南不搁置呀!人不能活在梦里,不考虑周围的客观环境,我更倾向于惠子,濠梁的桥上关于鱼儿的一问一答。虽然庄子占了上风,但那仅仅是口头上的得失,而现实中惠子才是真正的赢家!我们需要的是惠子的“识时务者为俊杰”,就像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能只会喊口号,玩抽象,这样对于一个人、一个国家都没好处的。

  毕竟,你不猜忌别人,就以为独善其身了?就成好好先生了?纯属笑话和愚昧!别人一样会猜忌你的,人应当学会先下手为强!这就是,毛主席所说的,人与人斗,其乐无穷。

  对于楼主所云的具体事例,恐怕会失望的,真的没有。记得大学时期,《庄子》看了两遍。《逍遥游》大致翻过。不敢说对庄子太了解!楼主的问题我也想过,如果硬要说,事实依据,那也就是所谓的庖丁解牛了,是大智慧!可庄子仅仅是口头上说,编书立传,说得好听。可真正实施的,反而是惠子。庄子转着弯讽刺惠子,将惠子比作鸱,难道不也是要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惠子吗??不也是一种好胜心吗??这不正与他的超然脱俗相对立,难道不是讽刺吗??好一个庖丁解牛,难道脱离于红尘,而议论红尘,那能准确吗?能解到位吗?就像佛家所说空,那要空说空,没有真正的涅槃,能体会真正的空吗??

  老话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别人我不敢说,就说我自己吧。在复杂的人事漩涡中打滚,官场商场,离开了惠子还真行不通!也许我说了,你一定会说我虚伪,瞧不起我!我平时都是庄子云云挂在嘴边,用来麻痹对手,但心里却是惠子心中坐。我不敢直接表白力挺惠子,那样会被周围的人提防,举步维艰。只有在网上,你我大家之间,都素不相识,才敢解下面具,吐露真言。。。我从大二就开始打拼,这么多年了,从原先的只为手头宽松,讨得女友欢心(就是现在的媳妇),到现在的地位和金钱,都是血汗本啊!多少泪水和屈辱,多少辛酸苦辣,这不是一句鸱得腐鼠,鹓雏过之,就可以放下的。做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像中国,不可能为了眼前的和平而放弃钓鱼岛一样吧!任何事都有一个原则!

  说道原则,就说庄子和惠子的鱼儿论吧!和平盛世,正归正,邪归邪,鱼儿相忘于江湖!无所谓!但是,到大劫来临,与亲人、朋友、甚至素未平生的陌路,都必须要拉起手来,挺身而出,必须做到相濡以沫,摈弃私心,共度难关!这就是我的原则!

  其实说的这么多,只是觉得楼主的观点与我相符,午后跟朋友小聚,酒性使然,有感而发罢了。楼主不要误解,不是为了采纳,而特意迎合于你,你不需要采纳我的观点。不论我所说对错与否,就当周末,我吃饱了撑得没事干,在这嚼舌根了,只当一阵风吹过,烟消云散了!哈哈哈哈哈哈!

1 就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这则故事看,惠子觉得每个人无论如何不会知道第三者的心灵状态,你是否赞同为什麽

一般情况下,人的心灵状态不可能做到掩饰到滴水不漏,总有某些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只要有细致入微的观察,总有蛛丝马迹。比如在茨威格的小说《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个小时》中,主人公说道“因为所有的赌徒,或者说,差不多所有的赌徒,很快就能学到一种本领,会驾驭自己的面部表情——他们都会在衬衣硬领以上挂起一幅冷漠的假面,装出一派无动于衷的神色——,他们能抑制住嘴角的纹缕,咬紧牙关压下心头的惶乱,镇定眼神不露显著的急迫,他们能把自己脸上棱棱突暴的筋肉拉平下来,扮成满不在乎的模样,真不愧技术高妙。然而,恰恰因为他们痉挛不已地全力控制面部,不使暴露心意,却正好忘了两只手,更忘了会有人只是观察他们的手,他们强带欢笑的嘴唇和故作镇静的目光所想掩盖的本性,早被别人从手式里全部猜透了。而且,在泄露隐秘上,手的表现最无顾忌。”

再比如,有些受过特训的间谍、恐怖分子之类,在面对审讯时,可以做到连测谎仪都无法测出他是否说谎,但可想而知,他费了多大气力才能做到,只要时间一长,被审讯者必定坚持不住而泄露了心底的秘密,这就是为什么会有长时间疲劳审讯的原因。即使人极力掩饰,一时可能迷惑人,但时间一长,也会露出马脚。

导语:有人说,庄子因为有了惠子才得以升华,而惠子却因庄子才得以传世。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庄子和惠子的独特交情吧。

浅谈庄子与惠子的关系 篇1

庄惠时代正是战国中期,思想纷呈,各为其主。从有关资料来看,惠子要年长于庄子,而且惠子属于上层社会,官至王相。他在相位上一呆就三十余年,深得魏惠王的信任。按理说,庄惠二人是不大可能搞到一块去的,而事实上他们恰恰交谊深厚。由此可见两点:一是庄子确实了不得,否则惠子不可能躬身与之相交;二是惠子的为人忠厚与待人友善。据《庄子·天下》记载:“惠子多方,其书五车……惠施以此为大,观于天下而晓辩者,天下之辩者相与乐之。”

从思想上来说,他们因观点不同,往往争论不休。庄惠之辩,开百家争鸣之良端。庄惠相悖却又互补,思想互为对照,相互激发,彼此升华,形成各具特色的思想体系。庄惠之辩,最大的受益者当然是庄子。庄子从中受到了许多启发,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思想,在《庄子》中得到比较系统的体现。同时,庄子也对得起朋友,惠子的许多思想被记录在《庄子》中,得以流传,甚至可以窥见比较清晰的轮廓。

今天我们来揣摩,庄惠之交缘于他们彼此之间的相互信任,彼此敬仰对方的德行。庄子寡而不合,眼界颇高,如果不是惠子为人随和,不摆架子,恐怕再怎么撮合也不大可能融洽的。还有一个原因是惠子为相不得善终,被魏惠王驱逐出国,少不了含辛茹苦和颠沛流离,庄子动了恻隐之心。于是他们之间的距离靠得就越来越近了,到了最后都可以彼此开玩笑了(见《庄子·秋水》中的“腐鼠与鹓雏”的故事)。大概是受庄子的影响,惠子失仕之后,转而去钻研学术了。

庄惠之辩并非全是理性之辩,有心智,也有感悟;有批评,更有反批评;有相悖,也有相融。《庄子·秋水》里有一段著名的辩论:

庄惠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这段辩论让我们感受到,古人对认知的范围即有限还是无限的问题早就涉及到了。这种界限就是相对与绝对的关系。这样的辩论已经进入到哲学的范畴,甚至给人以高深莫测的感觉。是谁让庄子进入高深莫测的状态呢这当然与惠子的交辩分不开。

庄惠之交是建立在庄惠之辩的基础上的。纵观交辩之始末,更体现出庄惠之交之难得。今日读之,备感当下缺乏此良风佳气。人们要么互相吹捧,要么互相谩骂,甚至交拳于对方。文学评论也一样难逃当下之恶俗,更不要谈学术交流与辩论了。我大概是一个臆想的复古者,渴望再回到过去,其实也知道那绝对不可能。

浅谈庄子与惠子的关系 篇2

庄子有着旷达的心境,视富贵荣华有如敝屣。其高超之生活情趣,自然超离人群与社群。无怪乎在他眼中,“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天下》)既然这样,就只好“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了。像庄子这样绝顶聪明的人,要想找到一两个知己,确是不容易。平常能够谈得来的朋友,除了惠子之外,恐怕不会再有其他的人了。他们都好辩论,辩才犀利无比;他们亦很博学,对于探讨知识有浓厚的热诚。

惠子喜欢倚在树底下高谈阔论,疲倦的时候,就据琴而卧(“倚树而吟,据槁梧而暝”),这种态度庄子是看不惯的,但他也常被惠子拉去梧桐树下谈谈学问(“惠子之据梧也……”),或往田野上散步。一个历史上最有名的辩论,便是在他们散步时引起的:

庄子和惠子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小白鱼悠闲地游出来,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问:“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庄子回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晓得鱼的快乐。”惠子辩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准此而推,你既然不是鱼,那么,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很明显的了。”庄子回说:“请把话题从头说起吧!你说:‘你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云云,就是你知道了我的意思而问我,那么我在濠水的桥上也就能知道鱼的快乐了。”(《秋水》) 点评:庄子和老子的思想并成“老庄哲学”,足见庄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之高。但是这个辩论中,庄子犯了一个重要的错误,惠子依据庄子的逻辑类比反驳之后,庄子才想起回到开头的`话题直接反驳,证明前面庄子已经犯了一个错误,庄子的反驳是无效的,即自己的反驳无效之后,庄子才想起回到开头直接反驳。所以,综合考量,这个辩论中,肯定不能说庄子胜了,庄子顶多和惠子打成平手。

庄子对于外界的认识,常带着观赏的态度。他往往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惠子则不同,他只站在分析的立场,来分析事理意义下的实在性。因此,他会很自然地怀疑到庄子的所谓“真”。

庄子与惠子的辩论,如果从“认知活动”方面来看,两人的论说从未碰头;如果从观赏一件事物的美、悦、情这方面来看,则两人所说的也不相干。而只在不同的立场与境界上,一个有所断言(“知道鱼是快乐的”),一个有所怀疑,(“你既然不是鱼,那么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很显然的!”)他们在认知的态度上,便有显著的不同;庄子偏于美学上的观赏,惠子着重知识论的判断。这不同的认知态度,是由于他们性格上的相异;庄子具有艺术家的风貌,惠子则带有逻辑家的个性。

庄子与惠子,由于性格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基本立场,进而导致两种对立的思路──一个超然物外,但又返回事物本身来观赏其美;一个走向独我论,即每个人无论如何不会知道第三者的心灵状态。

庄子与惠子由于基本观点的差异,在讨论问题时,便经常互相抬杠,而挨捧子的,好像总是惠子。在《逍遥游》上,庄子笑惠子“拙于用大”;在《齐物论》上,批评他说:“并不是别人非明白不可的,而要强加于人,所以惠子就终身偏蔽于‘坚白论’”(“非所以明而明之,故以坚白之昧终”);《德充符》上也说惠子:“你劳费精力……自鸣得意于坚白之论。”这些批评,庄子都是站在自己的哲学观点上,而他最大的用意,则在于借惠子来抒发己意。

另外《秋水》篇记载:惠子在梁国做宰相时,庄子去看他,谣言说庄子是来代替惠子的相位。惠子心里着慌,便派人在国都内搜索了庄子三天三夜。后来庄子去见惠子,对他讲了一个寓言,把他的相位比喻猫头鹰得着臭老鼠而自以为美。这故事恐怕是他的学生假托的,不过庄子与惠子,在现实生活上确实有很大的距离;惠子处于统治阶层,免不了会染上官僚的气息,这对于“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的庄子,当然是很鄙视的。据说惠子路过孟诸,身后从车百乘,声势煊赫,庄子见了,连自己所钓到的鱼也嫌多而抛回水里去。( 《淮南子·齐俗训》)

他们两人,在现实生活上固然有距离,在学术观念上也相对立,但在情谊上,惠子确是庄子生平惟一的契友。这从惠子死后,庄子的一节纪念词上可以看出:

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坟墓,回头对跟随他的人说:“楚国郢人捏白士,鼻尖上溅到一滴如蝇翼般大的污泥,他请匠石替他削掉。匠石挥动斧头,呼呼作响,随手劈下去,把那小滴的泥点完全削除,而鼻子没有受到丝毫损伤,郢人站着面不改色。宋元君听说这件事,把匠石找来说:‘替我试试看。’匠石说:‘我以前能削,但是我的对手早已经死了!’自从先生去世,我没有对手了,我没有谈论的对象了!”(《徐无鬼》)

惠子死后,庄子再也找不到可以对谈的人了。在这短短的寓言中,流露出纯厚真挚之情。能设出这个妙趣的寓言,来譬喻他和死者的友谊,如此神来之笔,非庄子莫能为之。

浅谈庄子与惠子的关系 篇3

一,庄子的生平和传说

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思想大解放,学术大发展的时代。在学者如云,群星灿烂当中,有一位大思想家庄周,世称庄子,是战国中期道家集大成的人物。他大约出生在公元前369年(周烈王七年),约死在公元前286年(周赧王二十九年),与孟子(约前372—前289),屈原(约前340—前278)大致同时。可惜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古代文献中记载得很少。根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和《庄子》一书中的记载以及传闻轶事,我们只知道他是宋国的蒙(今河南商丘市东北)地人,曾做过蒙地漆园的小吏,大约时间也不长。他家境贫困,住在狭窄的小巷里,靠编织草鞋度日,饿得面黄肌瘦,有时不得不向人家借米救急。

他学问很渊博,对当时各派学术都有研究,而且有他自己的看法,对各家各派进行过分析批判。据说楚威王听说他才学很高,就派使者带上厚礼,请他去做国相。他听了却大笑起来,对使者说:"千金,真是一笔大钱;卿相,又是多么尊贵的地位呀!可你就没有看见祭祀时用的牛吗 喂养它好几年,然后给他披上有花纹的锦绣,牵进祭祀帝王祖先的太庙去充当祭品。到了这个时候,它就是想当个小猪,免受宰割,也办不到了。你赶快给我走开,不要污辱我。我宁愿像乌龟一样在泥塘里自寻快乐,也不受一国之主的约束,我一辈子不做官,让我心中永远自由快乐。"

他的朋友惠施在梁国作相,一天,有人来报告说:"庄周到梁国来了,要夺你的相位。"惠施听了非常害怕,派人在国中搜查了三天三夜。可庄子却亲自前来见他,一见面就给他讲了个故事,说:"南方有一种鸟叫(宛鸟)雏,它从南海飞往北海,一路上不遇到梧桐树就不落下来休息,不找到竹米就不吃,不碰到甘泉就不喝。一天,有只鹞鹰正捉到一只死老鼠,看见(宛鸟)雏从它上面飞过,就仰起头来瞪着(宛鸟)雏大叫一声:'喝!'现在你也想拿你的梁国来'喝'我吗 "在庄子看来,梁国的相位不过是只死老鼠,惠施却像那鹞鹰一般死死地守住它,生怕被高洁的(宛鸟)雏抢了去,这是多么可笑又可怜哪!

庄子的妻子死了,惠施去吊唁,却看到庄周岔开两条腿坐在地上,正一边敲着瓦盆一边唱歌。惠施说:"你的妻子跟你过了一辈子,给你生儿育女,把他们抚养成人。现在她老死了,你不哭她也就够可以了,还敲着盆子唱,这不太过分了吗 "庄周说:"不是这样。她刚死的时候,我怎能不伤心呢 可我考虑到世上最初本来没有生命;不只没有生命,就连形体也没有;不只没有形体,就连气也没有。后来在浑沌之中,变化而产生出气,气再变化而产生形体,形体再变化才产生生命。现在又由生变到死,这同春夏秋冬四季变化运行一样自然。人死了,在天地之间,就如同睡在大屋子里一般安稳,可我还要嗷嗷地哭她,我认为这是不懂得天命的自然变化,所以我就止住了哭声。"

在庄子将死的时候,他的弟子想要厚葬他。庄子制止他们说:"我拿天地当棺材,日月当宝壁,星辰当珍珠,万物做随葬的物品,难道我的葬品还不齐备吗 还有比这更好的吗 "弟子们说:"我们恐怕老鹰,乌鸦啄食您呀!"庄子说:"在地面上被老鹰,乌鸦吃,埋在地下给蝼蚁吃,夺了那个的食给这个吃,你们怎么那么偏心呀!"

像这类故事还有很多,这里就不再举了。以上这些记载不见得都是事实,而其中却体现了庄周的思想,性格和为人。他生活穷困,可是蔑视权贵,对高官厚禄不屑一顾,不进行辛辣的嘲讽。他认为人的生死是自然规律,因此生不足乐,死不足悲,人死不过是回到自然中间去,而且死比生更为安然舒适。这些正是他愤世以至厌世的思想的反映。

《庄子·逍遥游》

北冥(通"溟")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垂挂/边陲)天之云。是鸟也,海运(转动,"天下可运于掌上")则将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於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回旋上飞)扶摇(旋风)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xuè)起而飞,抢("以头抢地耳")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适莽苍者,三飡(同"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二虫又何知!

小知("智")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棘曰:「无极之外,复无极也。」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荀子·劝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 』)此小大之辩(通"辨")也。

故夫知效(授予 词义当为献,同"效忠"之"效")一官,行比(合 词义当为和顺,顺从。《诗经·大雅·皇矣》:"王此大邦,克顺克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於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於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意思:既不妄自猜测别人,也要能把持住自己的信念。

出自《 秋水》中的《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原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也”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译文:  

庄子与惠子在濠水桥上游玩。

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

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

庄子道:“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惠子道:“我不是你,所以不了解你;你也不是鱼,本来也不了解鱼。”

庄子又道:“请你从最初的话题说起。”

你说:“你怎么知道鱼儿的快乐?”你这么问,说明你已经承认我知道鱼的快乐,所以才会问我怎么知道的。我是在濠水岸边,知道鱼是快乐的。”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庄氏,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宋国蒙人 [8-14]  [17-19]  。曾作过漆园吏。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待的精神自由。

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作品鉴赏:

该文节选自《 秋水》中的《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标题是编者加的。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轻松闲适,诗意盎然。一力辩,一巧辩;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让人读后会心一笑而沉思良久。

本文讲述两位辩论高手,同游于濠水的一座桥梁之上,俯看鲦鱼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因而引起联想,展开了一场人能否知鱼之乐的辩论。其题虽小,其旨甚大。除了第一句用叙述语言做故事背景交代,通篇采用对话形式。

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顶真式地把这场辩论引向深入。庄周肯定自己能知道鱼之乐,惠施则否定了庄周的说法。且不说这场辩论谁是谁非,光是两人在辩论中反映出来的敏捷思路和睿智的交谈,就令人拍案叫绝,给人一种怡情益智的享受。

“濠梁之辩”的绝妙之处,两人的雄辩之外,还在于它具有无穷的韵味。辩论的双方都紧扣主题,但辩论者的思维截然不同。惠施是从认知的规律上来说,人和鱼是两种不同的生物,人不可能感受到鱼的喜怒哀乐。

庄周则是从艺术规律上来说,人乐鱼亦乐。从认知规律上来说,庄周的人乐鱼亦乐的逻辑推理纯属诡辩,但这种诡辩并不使人反感,因为庄周完全是以艺术心态去看待世界的,典型的“移情”作用,庄周是把自己的快乐移栽到鱼的情绪上,反过来更衬托出庄周的快乐。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和老子的思想并成“老庄哲学”,足见庄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之高。庄子有着旷达的心境,视富贵荣华有如敝屣。其高超之生活情趣,自然超离人群与社群。无怪乎在他眼中,“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庄子 天下》)(译:认为天下人沉湎于物欲而不知觉醒,不能够跟他们端庄不苟地讨论问题)既然这样,就只好“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了。像庄子这样绝顶聪明的人,要想找到一两个知己,确是不容易。平常能够谈得来的朋友,除了惠子之外,恐怕不会再有其他的人了。他们都好辩论,辩才犀利无比;他们亦很博学,对于探讨知识有浓厚的热诚。

  惠子喜欢倚在树底下高谈阔论,疲倦的时候,就据琴而卧(“倚树而吟,据槁梧而暝”),这种态度庄子是看不惯的,但他也常被惠子拉去梧桐树下谈谈学问(“惠子之据梧也……”),或往田野上散步。很多历史上最有名的辩论,便是在他们散步时引起的。

  庄子具有艺术哲学家的风貌,惠子则带有逻辑家的个性。庄子与惠子,由于性格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基本立场,进而导致两种对立的思路──一个超然物外,但又返回事物本身来观赏其美;一个走向独我论,即每个人无论如何不会知道第三者的心灵状态。

  庄子与惠子由于基本观点的差异,在讨论问题时,便经常互相抬杠,而挨捧子的,好像总是惠子。在《逍遥游》上,庄子笑惠子“拙于用大”;在《齐物论》上,批评他说:“并不是别人非明白不可的,而要强加于人,所以惠子就终身偏蔽于‘坚白论’”(“非所以明而明之,故以坚白之昧终”);《德充符》上也说惠子:“你劳费精力……自鸣得意于坚白之论。

  另外《秋水》篇记载:惠子在梁国做宰相时,庄子去看他,谣言说庄子是来代替惠子的相位。惠子心里着慌,便派人在国都内搜索了庄子三天三夜。后来庄子去见惠子,对他讲了一个寓言,把他的相位比喻猫头鹰得着臭老鼠而自以为美。惠子处于统治阶层,免不了会染上官僚的气息,据说惠子路过孟诸,身后从车百乘,声势煊赫,庄子见了,连自己所钓到的鱼也嫌多而抛回水里去。( 《淮南子·齐俗训》)

  他们两人,在现实政治观点上固然有距离,在学术观念上也相对立,但在情谊上,惠子确是庄子生平惟一的契友。这从惠子死后,庄子的一节纪念词上可以看出:

  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坟墓,回头对跟随他的人说:“楚国郢人捏白士,鼻尖上溅到一滴如蝇翼般大的污泥,他请匠石替他削掉。匠石挥动斧头,呼呼作响,随手劈下去,把那小滴的泥点完全削除,而鼻子没有受到丝毫损伤,郢人站着面不改色。宋元君听说这件事,把匠石找来说:‘替我试试看。’匠石说:‘我以前能削,但是我的对手早已经死了!’自从先生去世,我没有对手了,我没有谈论的对象了!”(《徐无鬼》)

  惠子死后,庄子再也找不到可以对谈的人了。在这短短的寓言中,流露出纯厚真挚之情。能设出这个妙趣的寓言,来譬喻他和死者的友谊,如此神来之笔,非庄子莫能为之。

  学富五车

  《庄子·天下篇》称“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足见其著书、藏书之多,是有文献记载以来最早的思想家之一。因为他的文章能够斡旋五个国家的兴衰,后人的“学富五车”典故即由此而来。另一说解释为:“其书五车”,是说他著的书有五车之多。

  劝诫田需

  田需得到魏王宠幸,惠子对田需说:“您一定要好好对待大王身边的人呀。您看那杨树,横着种能活,倒着种能活,折断了种也能活。然而让十个人来种树,一个人来拔它,那么就没有一棵活树了。以十人之众去栽种容易成活的东西,却敌不过一个人的毁坏,这是为什么呢栽种困难而毁掉容易。如今您虽然在魏王面前取得了信任,可是想排挤你的人太多了,将来您必然要遇到危险。”

  原文:

  田需贵于魏王,惠子曰:“子必善左右。今夫杨,横树之则生,倒树之则生,折而树之又生。然使十人树杨,一人拔之,则无生杨矣。故以十人之众,树易生之物,然而不胜一人者,何也树之难而去之易也。今子虽自树于王,而欲去子者众,则子必危矣。《战国策》

  伯牙绝弦为子期

  人之渐老,其言渐寡,这是常识。但庄子不到50岁,便不想开口讲话了。对此,《说苑·说丛》是这样记载的:“惠子卒而庄深瞑不言,见世莫可与语也。”

  惠子者,惠施也。惠施死去,庄子便把自己的眼睛紧紧闭上,不观左右事,不讲前后语,而且将这种活法坚持了20多年。

  20多年,不是个小数字。特别是,对庄子这样一个思如泉涌、文如汪洋的人来说,20多年不开口讲话,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但是,庄子做到了,而且做得那么自然,坚持得如此平常。

  对于这一做法,庄子自有其理:“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庄子·徐无鬼》)意思是说,自从惠子死后,我就没有可辩论的对手了,我也就没有什么话可以说了。

  庄子所言,句句是真,字字是情。

  惠子,可以说是庄子一生相伴的朋友和论争的对手。而且这个对手,是一个“以善辩为名”的高手。惠子自己也曾认为:“天地其壮乎,施存雄而无术。”(《庄子·天下》)意思是说,天地虽然那么大,但有我惠子的雄才在,就无人敢称自己的道术了

  惠子并非心血来潮,口出豪言。他自己的确有许多过人之处。论知识,“其书五车”;论能力,“惠施多方”;论口才,“不虑而对”;论实绩,曾任魏相,并力主联合齐楚,停止战争,随同魏惠王去见齐威王,使魏齐互尊为王。最让人诧异的是,南方有个叫黄缭的异人,“问天地所以不坠不陷,风雨雷霆之故。”惠子听后,“不辞而应,不虑而对,遍为万物说。”而且“说而不休”,“犹以为寡”。(《庄子·天下》)

  对于惠子这样一个论争的对手、高手,尽管庄子曾有“由天地之道观惠施之能,其犹一蚊一虻之劳者也”的总评价,但他还是十分看重惠子才能的。当惠子死后,庄子亲自送葬,并对着惠子的墓,向随行的人讲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

  庄子说:楚国国都有一个人,在鼻尖上涂抹上蝇翅般薄的石灰,让一名石匠把石灰削掉。只见这个匠石挥动斧子,如刮风般向那人的鼻尖削去。刹那,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只见那人鼻尖上的石灰被削得一干二净“而鼻不伤”,被削的那个人镇定自如“立不失容”。宋元王听说这件事后,心中痒痒的,想让这位石匠也把自己鼻尖上的石灰削去。石匠说:“我虽说能做这件事,但我的对手早已死了!”

  庄子所言,告诉人们:不是对手,无法成功。以此表明:只有惠子,才是他辩论的对手;惠子死了,就无人“可与语也”,自己也只能“深瞑不言”了。

  庄子不言20年,让人深信:世间万物,物物相依。而且,“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第二章》)正是庄子与惠子的争辩,使惠子的十大命题在《庄子·天下》篇得以保存,而且篇中还记载了惠子与桓团、公孙龙等人辩论的基本观点。尽管庄子认为惠子的观点“其于物也何庸”,但还是认可他作为自己对手的那种“不辞而应,不虑而对,遍为万物说”之潇洒做派、之善辩理论家之本色的。

  庄子不言20年,让人深明:真正的高人朋友,得之,可排冰吐华;失之,则当春凋悴。故,择友不可不慎。朋友,不在一时吃喝玩乐,而在久久两相关切。这样的朋友,平时,能共道德;缓急,可共患难。论而争,是为进、让思想碰出火花;定为一,是为成、让行为服从真理指向。这样的朋友,即便不在同处,照样可声同相应;哪怕从未谋面,同样可德合相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惠子(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17年),惠氏,名施,即惠子,战国中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他是名家学派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文哲大师庄子的至交好友。

惠子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他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并建议齐、魏互尊为王。

基本介绍 中文名 :惠施 外文名 :Hui Shi 别名 :惠子 国籍 :宋国 民族 :华夏族 出生地 :宋国商丘(今河南商丘) 出生日期 :公元前390年(辛卯年) 逝世日期 :公元前317年 职业 :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 信仰 :名家思想 主要成就 :中国名家思想的鼻祖

名家学派创始人及主要代表人物

合纵抗秦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 性别 :男 人物生平,轶事典故,惠子之梁,历物十事,庄惠之交,学富五车,劝诫田需,伯牙绝弦为子期,思想体系,综述,文学,哲学,代表作品,后世评价, 人物生平 惠施是宋国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名家思想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惠施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他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并建议齐、魏互尊为王。魏惠王在位时,惠施因为与张仪不和而被驱逐出魏国,他首先到楚国,后来回到家乡宋国,并在宋国国都商丘与老乡庄子成为朋友。公元前三一九年魏惠王死后,由于东方各国的支持,魏国改用公孙衍为相国,张仪失宠离去,惠施重回魏国。 惠子是战国政治舞台上最活跃的人物之一,作为合纵的组织人,他在当时各个国家里都享有很高的声望,惠施的政治生涯主要在魏。因此经常为外交事务被魏王派到其它国家,曾随同魏惠王到齐的徐州,朝见齐威王。他为魏国制订过法律。 惠施在魏期间的突出政绩,一是“为魏惠王为法”,二是主谋齐、魏相王,三是主张齐、楚“偃兵”,倡言魏与齐、荆联合抗秦。其时张仪在魏,由此与惠施发生争论,惠施被逐至楚,不久转宋,与庄子相晤论学。惠、庄二人友善,交游甚密,曾发生过著名的“濠梁之辩”。魏惠王死后,张仪被逐,惠施返魏。为魏使楚,与南方奇人黄缭论天地风雨雷霆之故。后又为伐齐存燕使赵。数年后惠施病逝,终年约六十岁。 轶事典故 惠子之梁 惠施的学问很渊博,魏王经常听惠施讲学,十分赞赏惠施的博学,而且,惠施对魏王也很忠诚。 那一年,魏国的宰相死了,魏王急召惠施。惠施接到诏令,立即起身,日夜兼程直奔魏国都城大梁,准备接替宰相的职务。惠施一个随从也不曾带上,他走了一程又一程,途中,一条大河挡住去路。惠施心里记挂著魏王和魏国的事情,心急火燎,结果,过河时,他一失脚跌落水中。由于惠施水性不好,他一个劲地在水里扑腾著,眼看就要沉入水底,情况十分危急。正在这时,幸亏有个船家赶来,将惠施从水中救起,才保住了惠施的性命。船家请惠施上了船,问道:“既然你不会水,为什么不等船来呢?” 惠施回答说:“时间紧迫,我等不及。”船家又问:“什么事这么急,让你连安全也来不及考虑呀?” 庄子 惠施说:“我要去做魏国的宰相。” 船家一听,觉得十分好笑,再瞧瞧惠施落汤鸡似的失魂落魄的样子,脸上露出了鄙视的神情。他耻笑惠施说:“看你刚才落水的样子,可怜巴巴的只会喊救命,如果不是我赶来,恐怕连性命都保不住。像你这样连凫水都不会的人,还能去做宰相吗?真是太可笑了。” 惠施听了船家这番话,十分气恼,他很不客气地对船家说:“要说划船、凫水,我当然比不上你;可是要论治理国家、安定社会,你同我比起来,大概只能算个连眼睛都没睁开的小狗。凫水能与治国相提并论吗?” 一番话,说得船家目瞪口呆。 船家哪里懂得,这世间万事万物各有各的规律,各有各的办法与学问,这凫水与治国之间也没有必然的联系,怎么可以用不会凫水就判断人家不会治国呢? 张仪在魏国挤走惠施,惠施来到楚国,楚王接待了他。 大臣冯郝对楚王说:“挤走惠施是张仪,大王与惠施结交,这是在欺骗张仪,我认为大王这样做不可取。惠施是因为张仪排挤他才来到楚国的,他也定会怨恨您与张仪结交,如果惠施知道这种情况,他一定不会来楚国,而且宋王偃对惠施不错,诸侯中无人不知。现在,惠施与张仪结仇,诸侯中也无人不晓。惠施与大王结交,您便抛弃了张仪。我不理解大王这样做,是有些轻率呢?还是为了国家的大事呢?大王不如帮助惠施,送他到宋国去。然后,对张仪说:‘我是因为您才没有接待惠施的。’张仪必然感激大王。而惠施是个被排挤、遭困窘的人,大王却帮助他到宋国去,惠施也必然感激大王。这样您实际上不失为张仪着想,又可以使惠施感恩戴德。”楚王说:“好。”就把惠施送回宋国去了。 《战国策》是这样记载的: 张仪逐惠施于魏。惠子之楚,楚王受之。冯郝谓楚王曰:“逐惠子者,张仪也。而王亲与约,是欺仪也,臣为王弗取也。惠子为仪者来,而恶王之交于张仪,惠子心弗行也。且宋王之贤惠子也,天下莫不闻也。今之不善张仪也,天下莫不知也。今为事之故,弃所贵于仇人,臣以为大王轻矣。且为事耶王不如举惠子而纳之于宋,而谓张仪曰:‘请为子勿纳也。’仪必德王。而惠子穷人,而王奉之,又必德王。此不失为仪之实,而可以德惠子。”楚王曰:“善。”乃奉惠子而纳之宋。惠施是战国时的名士。《战国策·魏二》、《韩非子.说林上》记载说,惠施的友人田需一度受到魏王的器重和宠用,惠施于是告诫他说:“你一定要很好地对待魏王身边的人。比如那杨树,横著栽下能生存,倒著栽下能生存,折断栽下它也能生存。但是如果十个人栽它而一个人拔它,那它就难以生存了。十个人栽这一易生之物,却抵不过一个人的破坏,原因就在于栽起来困难,而拔除它很容易。你今天虽然能使自己受器重于君王,但如果想要除掉你的人多了,你必定就很危险。” 田需受到魏王的器重,一定具有他取得魏王器重和赏识的某方面能力。然而,不管田需的个人能力有多大,都不能必然地保证他长久地受到君王器重,因为魏王作为一国君主,他处在国家政治活动圈的中心,受到许多公侯大臣和左右侍臣的拱围,他必有自己身边的一批亲信之人,这些人物参与他的决策和用人,影响他对事物的判断,甚至会动摇他的某些既成观念,田需如果不能争取到这批人物的认可和支持,那他们必然要在魏王面前诋毁田需,最后势必动摇魏王对田需的信任,使田需失去已经获得的宠信地位。 华夏文化-庄子与惠施 杨树是一种易生之物,但它一经栽下,却经不起一人的拔除,要想使它生存下去,就必须戒除任何人的拔除。同样,田需虽有赢得君王重用的能力,但他也经不起人们的诋毁,要想取得君王的长久信任,也必须防止人们在君王面前的诋毁。惠施把这一道理明白地告诉了田需,从而教给了他一种实用的保宠之方。 惠施的保宠之方向人们无意间透露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它告诉人们,一个人在社会上受器重的程度,不仅取决于他的个人能力,而且取决于他与周围世界的人际关系,取决于他联系大众的程度。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保证个人的潜在能力得以在社会上实现。 惠子死后葬于现的滑县八里营乡冢上村,占地4000平方米,高于地面30多米。后人称之谓惠子冢。冢内建有砖砌墓,外用土封,上建三宫殿、琉璃殿、钟楼、鼓楼等,民国年间全部拆掉。冢下为龙山文化遗址,如今保护较好的,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惠施在政治上的建树成绩不大,他主要是当时思想界的一位博学善辩的学者。他与庄子为友,常相辩论。 历物十事 据说当时有一位奇人名叫黄缭,询问惠施“天地所以不坠不陷、风雨雷霆之故”,惠施不假思索,应对如流,“遍为万物说”。主要是有关宇宙万物的学说。可惜他的著作已经失传,只有《庄子·天下篇》保存有他的十个命题,即“历物十事”: (一)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二)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 (三)天与地卑,山与泽平。 (四)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五)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六)南方无穷而有穷。 (七)今日适越而昔来。 (八)连环可解也。 (九)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也。 (十)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惠施是名家“契约异”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历物十事”虽然主要是对自然界的分析,却贯穿着“契约异”的思想,含有辩证的因素。这和后期墨家一样认为物质世界是由微小的不可再分割的物质粒子所构成。 他又说:“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这里是指事物本身的同一与差别的相对性。万物既然都由微小的物质粒子构成。 什么是“大同”呢?比如马;凡是属于马这一类动物都包括在内,这就是“大同”。其中黑马、白马、大马、小马等等又有差别,这叫着“小同”。 他得出万物“毕同”的结论,这样就把相同的事物和不同的事物都抽象地统一起来。他更进一步推论出“泛爱万物,天地一体”的结论。《吕氏春秋》说:“天地万物,一人之身也;此之谓大同。”这是对惠施“泛爱万物,天地一体”的解释,这已与庄子的“万物皆一也”很接近了。 惠施对“大同异”、“小同异”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分析,主张“契约异”的惠施,也不可能绝对不讲“离”。同样道理,主张“离坚白”的公孙龙,也不可能绝对不讲“合”。不过,惠施虽然讲“离”,但最终还是讲“合”,而公孙龙虽然讲“合”,但最终还是讲“离”。由此可见,惠施着重在概念外延的扩大,而公孙龙则着重在内涵的分离。这样看来,“契约异”、“离坚白”两派的名称还是符合惠施、公孙龙思想实际的。 惠施的“历物十事”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世界。他善于对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作出哲学的概括。在“名”、“实”关系上,他是从现实存在出发的,承认“实”是第一性的,而“名”是“实”的反映,是第二性的。他和公孙龙的诡辩是有所区别的。 惠施有些命题是和后期墨家的争论。后期墨家运用数学和物理学的常识,对物体的外表形式及其测算方式作了分析,下了定义。《墨子·经上》曾说:“厚,有所大。”认为有“厚”才能有体积,才能有物体的“大”。而惠施反驳说:“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认为物质粒子(“小一”)不累积成厚度,就没有体积;但是物质粒子所构成平面的面积,是可以无限大的。 后期墨家认为同样高度叫做“平”,《墨子·经上》说:“平,同高也。” 庄惠之交 庄子和老子的思想并成“老庄哲学”,足见庄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之高。庄子有着旷达的心境,视富贵荣华有如敝屣。其高超之生活情趣,自然超离人群与社群。无怪乎在他眼中,“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庄子 天下》)(译:认为天下人沉湎于物欲而不知觉醒,不能够跟他们端庄不苟地讨论问题)既然这样,就只好“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了。像庄子这样绝顶聪明的人,要想找到一两个知己,确是不容易。平常能够谈得来的朋友,除了惠子之外,恐怕不会再有其他的人了。他们都好辩论,辩才犀利无比;他们亦很博学,对于探讨知识有浓厚的热诚。 庄子与惠子 惠子喜欢倚在树底下高谈阔论,疲倦的时候,就据琴而卧(“倚树而吟,据槁梧而暝”),这种态度庄子是看不惯的,但他也常被惠子拉去梧桐树下谈谈学问(“惠子之据梧也……”),或往田野上散步。很多历史上最有名的辩论,便是在他们散步时引起的。 庄子具有艺术哲学家的风貌,惠子则带有逻辑家的个性。庄子与惠子,由于性格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基本立场,进而导致两种对立的思路──一个超然物外,但又返回事物本身来观赏其美;一个走向独我论,即每个人无论如何不会知道第三者的心灵状态。 庄子与惠子由于基本观点的差异,在讨论问题时,便经常互相抬杠,而挨捧子的,好像总是惠子。在《逍遥游》上,庄子笑惠子“拙于用大”;在《齐物论》上,批评他说:“并不是别人非明白不可的,而要强加于人,所以惠子就终身偏蔽于‘坚白论’”(“非所以明而明之,故以坚白之昧终”);《德充符》上也说惠子:“你劳费精力……自鸣得意于坚白之论。 另外《秋水》篇记载:惠子在梁国做宰相时,庄子去看他,谣言说庄子是来代替惠子的相位。惠子心里着慌,便派人在国都内搜寻了庄子三天三夜。后来庄子去见惠子,对他讲了一个寓言,把他的相位比喻猫头鹰得着臭老鼠而自以为美。惠子处于统治阶层,免不了会染上官僚的气息,据说惠子路过孟诸,身后从车百乘,声势煊赫,庄子见了,连自己所钓到的鱼也嫌多而抛回水里去。( 《淮南子·齐俗训》) 庄子和惠子 他们两人,在现实政治观点上固然有距离,在学术观念上也相对立,但在情谊上,惠子确是庄子生平惟一的契友。这从惠子死后,庄子的一节纪念词上可以看出: 庄惠之交 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坟墓,回头对跟随他的人说:“楚国郢人捏白士,鼻尖上溅到一滴如蝇翼般大的污泥,他请匠石替他削掉。匠石挥动斧头,呼呼作响,随手劈下去,把那小滴的泥点完全削除,而鼻子没有受到丝毫损伤,郢人站着面不改色。宋元君听说这件事,把匠石找来说:‘替我试试看。’匠石说:‘我以前能削,但是我的对手早已经死了!’自从先生去世,我没有对手了,我没有谈论的对象了!”(《徐无鬼》) 惠子死后,庄子再也找不到可以对谈的人了。在这短短的寓言中,流露出纯厚真挚之情。能设出这个妙趣的寓言,来譬喻他和死者的友谊,如此神来之笔,非庄子莫能为之。 学富五车 《庄子·天下篇》称“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足见其著书、藏书之多,是有文献记载以来最早的思想家之一。因为他的文章能够斡旋五个国家的兴衰,后人的“学富五车”典故即由此而来。另一说解释为:“其书五车”,是说他著的书有五车之多。 劝诫田需 田需得到魏王宠幸,惠子对田需说:“您一定要好好对待大王身边的人呀。您看那杨树,横著种能活,倒著种能活,折断了种也能活。然而让十个人来种树,一个人来拔它,那么就没有一棵活树了。以十人之众去栽种容易成活的东西,却敌不过一个人的毁坏,这是为什么呢?栽种困难而毁掉容易。如今您虽然在魏王面前取得了信任,可是想排挤你的人太多了,将来您必然要遇到危险。” 原文: 田需贵于魏王,惠子曰:“子必善左右。今夫杨,横树之则生,倒树之则生,折而树之又生。然使十人树杨,一人拔之,则无生杨矣。故以十人之众,树易生之物,然而不胜一人者,何也?树之难而去之易也。今子虽自树于王,而欲去子者众,则子必危矣。《战国策》 伯牙绝弦为子期 人之渐老,其言渐寡,这是常识。但庄子不到50岁,便不想开口讲话了。对此,《说苑·说丛》是这样记载的:“惠子卒而庄深瞑不言,见世莫可与语也。” 惠子者,惠施也。惠施死去,庄子便把自己的眼睛紧紧闭上,不观左右事,不讲前后语,而且将这种活法坚持了20多年。 20多年,不是个小数字。特别是,对庄子这样一个思如泉涌、文如汪洋的人来说,20多年不开口讲话,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但是,庄子做到了,而且做得那么自然,坚持得如此平常。 对于这一做法,庄子自有其理:“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庄子·徐无鬼》)意思是说,自从惠子死后,我就没有可辩论的对手了,我也就没有什么话可以说了。 庄子所言,句句是真,字字是情。 惠子,可以说是庄子一生相伴的朋友和论争的对手。而且这个对手,是一个“以善辩为名”的高手。惠子自己也曾认为:“天地其壮乎,施存雄而无术。”(《庄子·天下》)意思是说,天地虽然那么大,但有我惠子的雄才在,就无人敢称自己的道术了。 惠子并非心血来潮,口出豪言。他自己的确有许多过人之处。论知识,“其书五车”;论能力,“惠施多方”;论口才,“不虑而对”;论实绩,曾任魏相,并力主联合齐楚,停止战争,随同魏惠王去见齐威王,使魏齐互尊为王。最让人诧异的是,南方有个叫黄缭的异人,“问天地所以不坠不陷,风雨雷霆之故。”惠子听后,“不辞而应,不虑而对,遍为万物说。”而且“说而不休”,“犹以为寡”。(《庄子·天下》) 对于惠子这样一个论争的对手、高手,尽管庄子曾有“由天地之道观惠施之能,其犹一蚊一虻之劳者也”的总评价,但他还是十分看重惠子才能的。当惠子死后,庄子亲自送葬,并对着惠子的墓,向随行的人讲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 庄子说:楚国国都有一个人,在鼻尖上涂抹上蝇翅般薄的石灰,让一名石匠把石灰削掉。只见这个匠石挥动斧子,如刮风般向那人的鼻尖削去。刹那,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只见那人鼻尖上的石灰被削得一干二净“而鼻不伤”,被削的那个人镇定自如“立不失容”。宋元王听说这件事后,心中痒痒的,想让这位石匠也把自己鼻尖上的石灰削去。石匠说:“我虽说能做这件事,但我的对手早已死了!” 庄子所言,告诉人们:不是对手,无法成功。以此表明:只有惠子,才是他辩论的对手;惠子死了,就无人“可与语也”,自己也只能“深瞑不言”了。 庄子不言20年,让人深信:世间万物,物物相依。而且,“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第二章》)正是庄子与惠子的争辩,使惠子的十大命题在《庄子·天下》篇得以保存,而且篇中还记载了惠子与桓团、公孙龙等人辩论的基本观点。尽管庄子认为惠子的观点“其于物也何庸”,但还是认可他作为自己对手的那种“不辞而应,不虑而对,遍为万物说”之潇洒做派、之善辩理论家之本色的。 庄子不言20年,让人深明:真正的高人朋友,得之,可排冰吐华;失之,则当春凋悴。故,择友不可不慎。朋友,不在一时吃喝玩乐,而在久久两相关切。这样的朋友,平时,能共道德;缓急,可共患难。论而争,是为进、让思想碰出火花;定为一,是为成、让行为服从真理指向。这样的朋友,即便不在同处,照样可声同相应;哪怕从未谋面,同样可德合相亲。 思想体系 综述 惠施的著作没有能够流传下来,因此他的哲学思想只有通过其他人的转述而为后人所知。其中最重要的是他的朋友庄子的著作中提到的他的思想。其中最主要的有“历物十事”。他主张广泛地分析世界上的事物来从中总结出世界的规律。除了《庄子》外,《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书中也有对他思想的记载。 文学 《庄子·天下》说:"惠施多方,其书五车。"是说他知识渊博,书也很多。有个名叫黄缭的人问惠施"天地所以不坠不陷、风雨雷霆之故",他不假思索,随口回答,说得头头是道,可惜他的著作早已失传,否则当是最有价值的科学遗产。《庄子》保存了惠施的"历物十事",②即分析物理的10 个命题。《荀子》、《韩非子》和《吕氏春秋》等书也保存了一些惠施著作的片断。我们分析惠施的思想,主要是根据《庄子·天下》的"历物十事"。 惠施的"历物十事"贯穿着"契约异"的思想,他是名家"契约异"派的代表人物。他说:"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这里是指事物本身的同一与差别的相对性。"大同"和"小同"有差异,这就叫"小同异";万物都相同又都不同,这就叫"大同异"。什么是"大同"呢?比如马;凡是属于马这一类动物都包括在内,这就是"大同"。其中黑马、白马、大马、小马等等又有差别,这叫着"小同"。马这个大类概念与黑马、白马这些小类的概念有差别。如果从相同的方面看,这些都是马。由此可以推知,万物都有相同的一面。如果从不同的方面看,这些马又都有差异。由此可以推知,万物都有不同的一面。惠施对事物的统一和差别的相互关系,有一定的认识。他认为事物都有相同之处,同时又有差别。事物的相同和差别是相对的,它们同处于统一体之中。然而惠施特别强调事物的差别是相对的,相同才是绝对的,所以他得出万物"毕同"的结论。这样就把相同的事物和不同的事物都抽象地统一起来。他更进一步推论出:"氾爱万物,天地一体"的结论。《吕氏春秋》说:"天地万物,一人之身也;此之谓大同。"①这是对惠施"氾爱万物,天地一体"的解释,这已与庄子的"万物皆一也"②很接近了。但是,惠施的思想与庄子的相对主义还不能等同。庄子的相对主义否认事物之间有质的差别,实际上是否定了事物的客观存在。惠施并没有完全走入这样的主观主义。惠施对"大同异"、"小同异"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分析,看到了其间的变异,只有这样分析,才能如实反映客观事物。而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又是不可分割的,二者缺一不可。因此,主张"契约异"的惠施,也不可能绝对不讲"离"。同样道理,主张"离坚白"的公孙龙,也不可能绝对不讲"合"。不过,惠施虽然讲"离",但最终还是讲"合",而公孙龙虽然讲"合",但最终还是讲"离"。"契约异"、"离坚白"两派的名称还是符合惠施、公孙龙思想实际的。 惠施的"历物十事"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世界。他善于对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作出哲学的概括。在"名"、"实"关系上,他是从现实存在出发的,承认"实"是第一性的,而"名"是"实"的反映,是第二性的。他和公孙龙的诡辩是有所区别的。 哲学 惠施和邓析、公孙龙一样,是名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也和墨家一样,曾努力钻研宇宙间万物构成的原因。据说,南方有个奇人叫黄缭的,曾询问天地不塌不陷落以及风雨雷霆发生的原因,惠施不假思索,立刻应对,“遍为万物说”(《庄子·天下篇》)。庄子曾说惠施“以坚白鸣”(《庄子·德充符篇》),批评惠施“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坚白之昧终”(《庄子·齐物篇》)。可知惠施的论题,主要的还是有关宇宙万物的学说。他的著作已经失传,只有《庄子·天下篇》保存有他的十个命题。 惠施的十个命题,主要是对自然界的分析,其中有些含有辩证的因素。他说:“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大一”是说整个空间大到无所不包,不再有外部;“小一”是说物质最小的单位,小到不可再分割,不再有内部。 这和后期墨家一样认为物质世界是由微小的不可再分割的物质所构成。万物既然都由微小的物质构成,同样基于“小一”,所以说“万物毕同”;但是由“小一”构成的万物形态千变万化,在“大一”中所处的位置各不相同,因此又可以说“万物毕异”。在万物千变万化的形态中,有“毕同”和“毕异”的“大同异”,也还有事物之间一般的同异,就是“小同异”。他把事物的异同看作相对的,但又是统一在一起的,这里包含有辩证的因素。 惠子的思想 惠施有些命题是和后期墨家争论的。后期墨家运用数学和物理学的常识,对物体的外表形式及其测算方式作了分析,下了定义。 《墨子·经上》曾说:“厚,有所大。”认为有“厚”才能有体积,才能有物体的“大”。而惠施反驳说:“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认为物质(“小一”)不累积成厚度,就没有体积;但是物质所构成平面的面积,是可以无限大的。后期墨家曾经严格区分空间的“有穷”和“无穷”,《墨子·经说下》说:“或不容尺,有穷;莫不容尺,无穷也。”认为个别区域前不容一线之地,这是“有穷”;与此相反,空间无边无际,这是“无穷”。而惠施反驳说,“南方无穷而有穷”,就是说南方尽管是无穷的,但是最后还是有终极的地方。后期墨家认为“中”(中心点)到相对的两边的终点是“同长”的。《墨子·经上》说:“中,同长也。”而惠施反驳说:“我知天下之中央,燕(当时最北的诸侯国)之北,越(当时最南的诸侯国)之南是也。”因为空间无边无际,无限大,到处都可以成为中心。后期墨家认为同样高度叫做“平”,《墨子·经上》说:“平,同高也。”而惠施反驳说:“天与地卑(“卑”是接近的意思),山与泽平。”因为测量的人站的位置不同,所看到的高低就不一样。站在远处看,天和地几乎是接近的;站在山顶上的湖泊边沿看,山和泽是平的。 惠施把一切事物看作处于变动之中,例如说:“日方中方睨(“睨”是侧斜的意思),物方生方死。”太阳刚升到正中,同时就开始西斜了;一件东西刚生下来,同时又走向死亡了。这种看法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了事物矛盾运动的辩证过程。但是他无条件地承认“亦彼亦此”,只讲转化而不讲转化的条件,这样就否定了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不免陷入到相对主义的泥坑中去。 代表作品 《汉书。艺文志》着录《惠子》一篇,已佚。 后世评价 惠施为战国时代“名辩”思潮中的思想巨子,与公孙龙共同将名辩学说推向顶峰。并且为中国古代的逻辑空间的发展和认识。为对哲学形上学的判断提倡了一种方式方法。而且使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具有重要的贡献。对老庄“无为”逻辑认识作出了解说的可能,甚至成为对刑法之术进行认识的逻辑前提。而且很多学术观点都可以通过其基本原理进行推理。 惠施仅因庄子而得以传其学问,现无法深悉其貌,惠施学问,庄子虽有微言,却崇敬有加,惠施死后,庄子慨叹道:“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1287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8
下一篇2024-04-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