询问陕西民谣

询问陕西民谣,第1张

  陕西,简称秦,分为陕南、陕北和关中三个部分,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这片黄土地上,由于气候、地貌、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陕西人在衣、食、住、行、乐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方式。特别是陕西的方言得天独厚、博大精深,从这些方言中我们既可以看到古老华夏文化的发展轨迹,又可以领略今人溢于言表的真实情感。而陕西的民歌和民谣长久以来广泛地流传于老百姓中间,有诙谐幽默的、有劝人为善的、有针贬时弊的,有传情达意的,这些民歌民谣以陕西方言为载体,是陕西民风、民俗的集中体现。本文主要谈谈陕西关中和陕北地区的民歌民谣。

  关中地区位于平原地带,物宝风华,人杰地灵。民歌民谣也异彩纷呈,摇曳多姿。在内容上,主要有稚趣盎然的儿歌、反映时代特色和人物的民谣、反映现实生活、针贬时弊的民谣、反映婆媳关系的民谣、反映婚姻爱情的民谣、反映地方风光和物产的民谣等等,在形式上,有的简明扼要、诙谐幽默,有的针贬时弊,语言辛辣,有的充满感念,热情讴歌,有的娓娓道来,荡气回肠,有的一问一答,有的低声倾诉。在表现手法上,多采用身边的人或事、动物或植物来深刻的时代变迁的内容,

  (一)稚趣盎然的儿歌

  这些儿歌主要以自然景物或者动物为主体,诙谐幽默,朗朗上口,含义简明,便于传颂。例如,以动物为主体的:

  猴娃搬砖头

  猴娃猴娃搬砖头,砸了猴娃脚趾头。猴娃猴娃你不哭,给你娶个花媳妇。娶下媳妇阿达睡?牛槽里睡。铺啥呀?铺簸箕。盖啥呀?盖筛子。枕啥呀?枕棒槌。棒槌滚得骨碌碌,猴娃媳妇睡得呼噜噜。

  屎巴牛点灯

  屎巴牛点灯,点出先生。先生算卦,算出黑娃。黑娃敲锣,敲出她婆。她婆碾米,碾出她女。她女刮锅,刮出她哥。她哥上柜,上出他伯。他伯碾场,碾出黄狼。黄狼挖枣刺,挖出他嫂子。

  “阿达”在陕西话中意思为:哪里。“屎巴牛”即屎克郎。上一首以广大儿童喜欢的猴子为主人公,在一问一答中憨态可掬。第二首中利用一连串的劳动动作,利用顶针的修辞方法,引出一大串人物。

  再如这两首,都是以儿童们喜欢的吃食为线索展开的:

  箩箩面面

  箩箩,面面,杀公鸡,擀细面。婆一碗,爷一碗,两个小伙两半碗。

  新年好

  新年好,新年好,穿新衣,戴新帽,吃白馍,砸核桃。

  还有以自然景物为题展开的:

  月明夜 亮晃晃

  月明夜,亮晃晃,开开城门洗衣裳。洗得干干净净的,捶得邦邦硬硬的,打发哥哥穿整齐,提上馍笼走亲戚。

  此外,有些儿歌还寓教于乐,告诫孩子们不要乱跑、要孝敬老人、要有羞耻之心等等,具有传统教育色彩。如下三首:

  谁跟我摇尾巴

  谁跟我,摇尾巴,一脚踢到沟底下。沟底下,有狼哩,把娃吓得胡墙(藏)哩。

  羞,羞,把脸抠

  羞,羞,把脸抠,抠下渠渠种豌豆,人家豌豆打一石,咱(ca)的豌豆打一马牙罐。

  咪咪猫,上高窑

  咪咪猫,上高窑,金蹄蹄,银爪爪,上树树,逮雀雀(qiao qiao),逮下雀雀喂老猫。

  (二)反映时代特色和人物的民谣

  同时,民歌民谣也老百姓表达对时代变革的感知,对英雄人物的歌颂、敬仰和缅怀。短短的民谣中,既有劳动人民对英雄的礼赞,也有对坏人的唾弃、讽刺和挖苦,集中的体现了民心向背,正所谓有的人虽然倒下了,但他永远或在人们的心中,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终将被人民唾弃。此外,民歌民谣中也有描述历史事件的,具有深刻的时代特色和内涵,可以说,以小事情反映了大时代。例如以下几首:

  胡宗南

  胡宗南,太凶残,抓丁讹钱没个完。打日本,不上前,内战把兵都出全。特别队,清乡团,想把好人都杀完。要想免去灾和难,赶快打垮胡宗南。(流传于解放前老解放区)

  刘志丹

  刘志丹,智谋精,民情敌情馍得清。用计巧,设迷阵,又拔寨子又夺城。(流传于老解放区)

  苜蓿花拌拌汤

  苜蓿花,拌拌汤,日本鬼子死在(黄)河岸上。麦稍黄,日本亡。麦搭镰,日本完。

  (三)反映现实生活,针贬时弊的民谣

  民谣在人民的土壤中生生不息,广泛地流传开来,主要因为其来源于生活,并生动地再现生活场景,对坏人坏事进行讽刺,具有针贬时弊,逞恶扬善的的作用,也是老百姓切身感受的一种抒发渠道。

  例如这首就以强烈的对比,生动地描述了国民党统治时期人民生活和受压榨的情况。

  泥瓦匠住草房

  泥瓦匠,住草房;纺织娘,没衣裳;卖盐老婆喝淡汤。种田的,吃米糠;炒菜的,光闻香;编席的,睡光炕;做棺材的死路上。

  还有讽刺农村基层干部作风的:

  队长用钱一句话,会计用钱帐上挂,出纳用钱抽屉拿,社员用钱求菩萨。

  七点开会八点到,九点开始作报告。你作报告我睡觉,讲来讲去老一套。

  纸上公章碗口大,不如熟人一句话。

  广为流传的“四怕歌”具有多个版本,但意思基本相同,反映60-70年代少数农村干部的不良作风:

  四怕歌

  支书的老婆贫协的娃,槽上的马驹不敢骂;还有会计他二爸,队长他娘惹不下。

  另一种版本:

  集体的骡驹队长的娃,组长的媳妇比天大。会计他爸惹不下。

  你给队长提意见,批斗会上再见面;你给会计提意见,算盘珠子咱再看; 你给组长提意见,天天来把重活干

  (四)反映婆媳关系的民谣

  家庭关系永远是剪不断、理还乱的,而家庭关系中尤以婆媳关系最难处理,俗语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因此家务事上的纠纷和对婆媳关系的不满意也被编进了民谣中,有婆婆埋怨儿子和媳妇的,也有婆婆自己抒发感慨的,如老娘埋怨说:

  取下媳妇昧良心

  软枣枣树,毛毛根,吃娘奶,跟娘亲,

  取下媳妇昧良心。把娘哄到沟儿畔,

  踢一脚,咕噜当,打破鸡蛋流了黄,

  再不得见我那亲光娘。(亲生母亲)

  见了媳妇像孝子,见了老娘像豹子。年轻媳妇穿料子,老汉老婆穿套子。

  (套子:陕西话中指烂、旧棉花)

  媳妇娶全啦,儿子跑完啦。米汤熬粘啦,孙子围严啦。

  花了两千八,娶个新邻家。见面不答话,上地撂个娃。

  看着儿子也抚育后代了,老娘想起自身,不禁感慨万千:

  隔窗看见儿抱孙

  隔窗看见儿抱孙,我儿抱着他儿亲,等到他儿长大了,他儿忘了我儿恩。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模式也开始变化,三口之家、四口之家成为普遍的形式。大家庭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面临着分崩离析,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了和父母分开住,如下面两首就生动的反映了大家庭分家的场景:

  分家

  一家四口人,都来把家分。老大胡子长,分了一间房;

  老二胡子短,分了一个碗;老三没胡子,分了个驴蹄子;

  老四爱喳喳,分了个烂刷刷。大家不要妈,后院把猪拉。

  四个都是狼,长大忘了娘。

  娃他婆

  媳妇娶进三天多,紧跟就买尺八锅。

  听起亲着哩,实际分着呢。

  见面不说话,出门撂个娃。

  叫个妈,划不着,口口声声娃他婆。

  陕西话中称奶奶为“婆”。

  (五)反映婚姻爱情的民谣

  千百年来,爱情婚姻永远是老百姓永不泯灭吟唱着的主题。但是在过去由于知识水平和妇女地位等原因,很多婚姻都是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结下了不少苦果。这一点在民谣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民谣多以女性视角出发,以牢骚和怨言的形式体现了对婚姻自主的追求和渴望。当然,在这些民谣中也不乏那些甜蜜的爱情表白。

  如这几首就倾诉了主人公的悲惨命运,有嫁错地方的,有嫁错人的,有嫁得太老的,有家得太小的:

  媒人真是没良心

  我大(爹)爱吃山核桃,把我卖到山屹崂。

  桌子擀面太得高,板凳擀面折断腰。

  半截擀杖没牙刀,漏气风箱要我烧。

  我妈只图把我卖,我受的难过谁知道?

  天知道,地知道,剩下就是我知道。

  拄擀杖骂媒人,媒人真是没良心。

  说下这媒烂舌跟!

  我大(爸)我妈爱银子

  我大我妈爱银子,把我卖给老头子,

  老头子,有胡子,差点把我能奴死,

  老头子给我金戒指,就给金子都没意思。

  怨大(父亲)妈

  女子今年一十三,我大我妈急得给我寻老汉。

  拜了地,拜了天,揭开盖脸子偷眼观,

  呀呀妈!茬茬胡子一只眼,

  黑得像个叫驴脸。

  大、妈八辈子没见过钱,

  叫你女儿死都蒙不合眼。

  不给你休书你敢嫁给谁?

  媳妇抱怨:“十七岁女嫁下七岁娃,

  他一天只知道打耍耍,

  关门不知道牢不牢,

  睡觉不知道脱袄袄。”

  婆婆训斥:“你嫁我娃你嫌小,

  你嫁你大(爹)你嫌老,

  你嫁你哥你有嫂,

  牡丹不结向日葵,不给你休书你敢嫁给谁?”

  但同时,也有表现仍待字闺中,对婚姻充满希冀的,也有丈夫外出在家苦苦等待的:

  千万给寻个好阿家

  树上的喜鹊叫喳喳,左眼跳得扑塌塌。

  黄狗黄狗你卧下,媒人媒人你坐下。

  叫我给咱烧茶吵芝麻,吃饱喝够再说话。

  你大伯,你听着:咱娃没长下十七八。

  看不了钥匙当不了家。

  千万给寻个好阿家。

  等女婿

  手里拿着袜底底,我坐到门前等女婿。

  东来的,西去的,都是扛锄下地的。

  就是不见心近的。

  也有告诫小两口过日子要克勤克俭,开源节流的:

  男人是巴耙耙儿,女人是个匣匣儿。不怕耙耙没齿儿,只怕匣匣没底儿。

  当然,婚姻离不开大的时代背景,婚姻也像一面镜子,反映了一个时代的价值取向:

  恋爱歌(50-60)

  手表车子加皮鞋,门上要挂军属牌;一工二干三教员,死活不跟庄稼汉。

  找个农民嫌穷光,找个军人怕打仗,找个干部怕下放,找个工人刚对向。

  “对向”陕西话,正合意的意思。

  (五)反映地方风光和物产的民谣

  地方独特的风光和物产是当地人的骄傲和自豪,特别陕西自古帝王都,要说的简直太多了,老百姓最引人入胜的名胜古迹编成了歌谣:

  关中八景歌谣

  雁塔晨钟在城南,咸阳古渡几千年;

  灞柳风雪扑满面,华岳仙掌现奇观。

  曲江流饮水不断,草堂烟雾紧相连。

  骊山晚照红光显,太白积雪六月天。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陕西的风俗也非常的独特,经过汇集称之为:

  陕西十大怪

  面条像裤带,锅盔像锅盖,辣子是道菜,泡馍大碗卖,碗盆难分开,帕帕头上戴,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不坐蹲起来,唱戏吼起来。

  东邻家,西舍家,东邻西舍娃娃多,娃娃玩耍莫看戳,稀斯拉了半灶火,懂滴只见娃滴鼻子不见娃滴眼窝,他大说,快给娃洗一洗,他妈说,不要急,等干了还能揭个宁壳壳。

  莫看戳-----没注意

  稀斯-------稀屎

  灶火-------厨房 炉灶

  懂滴-------毫无规则的乱玩,玩的时候不注意卫生

  眼窝--------眼睛

  宁壳壳-----硬壳壳

  哄小娃睡觉的

  嗷、嗷,嗷娃乖,白馍馍夹韭菜。

  关于婆媳的

  吹手(唢啦)一响,把娃交给婆娘。

  你大舅、你二舅、都是你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金疙瘩、银疙瘩、都嫌不够;天在上、地在下、你娃甭牛!

  小车进村呗呗响,

  来了一车乡镇长。

  小的能喝二三斤,

  老的也喝七八两。

  一萨滴疙瘩,

  二不啦啦,

  三不三,

  四不四,

  侮(五)辱妇女,

  流(六)氓得胜,

  欺(七)负群众,

  巴(八)结干部,

  酒(九)肉不断

  实(十)在可恨

  过年大灯笼

  灯笼会,灯笼会,灯笼灭了回家睡,奶奶不叫爷爷谁,爷爷在茅房开大会

LZ、给你2个选择

1、直接表白、干净利落、拿出男人的勇气 、因为这不是丢人的事情

2、来龙去脉讲清楚、其次还可以开开玩笑、试探试探

分析完毕、希望有帮助

1 英语:I love you

2 法语:je t'aime

4 德语:ich liebe dich

5 希腊语:σε αγαπώ se agapo

6 匈牙利语:szertlek

7 爱尔兰语:taim i'ngra leat

8 爱沙尼亚语:mina armadtansind

9 芬兰语:mina rakastan sinua

10 比利时弗拉芒语:ik zie

11 意大利语:Ti Amo

12 拉丁语:te amo vos amo

13 拉脱维亚语:estevi milu

14 荷兰语:ik hou van jou

15 丹麦语:jeg elsker dig

16 葡萄牙语:eu amo-te

17 里斯本语:lingo gramo

18 立陶宛语:tave myliu

19 马其顿语:te sakam

20 阿塞拜疆语:men seni sevirem

21 孟加拉语:ami to may halobashi

22 波兰语:kocham cie

23 罗马尼亚语:te tu be besc

24 印度语:vivian

25 捷克语:milujite

26 马耳他语:inhobbok

27 克罗地亚语:volim te

28 缅甸语:chit pade

29 孟加拉语:āmi tomāke bhālobāshi

30 柬埔寨语:bong salang oun

31 菲律宾语:mahal kita

32 印度尼西亚语:saja kasih savdari

33 日本语:爱してる aishiteru

34 韩国语: 사랑해요 sa lang hae yo

35 爪哇语:aku tresno marang sliromu

36 老挝语:khoi huk chau

37 马来西亚语:saya citamu

38 蒙古语:би чамд хайртай bi chamd khairtai

39 尼泊尔语:ma timilai maya

40 波斯语:tora dost daram

41 北部印地语:main tumse pyar karta hoon

42 俄罗斯语:Я тебя люблю ya jiebia liubliu

43 西班牙语:te amo

44 古吉拉特语:hoon tanepvem karunchuun

45 塞尔维亚语:volim to

46 瑞典语:jag iskar dig

47 土耳其语:seni seviyorum

48 乌克兰语:я тебе кохаю ja tebe koxaju

49 越南语:em ye'u anh / anh ye'u em

50 冰岛语:eg elska tigi

51 斯瓦希里语:ninakupenda

52 阿拉伯语: أُحِبُّكَ uħib:ukato

古典:ٲنَا ٱحِبُّك ana uħibbuk

53 马达加斯加语:tiak ianao

54 阿尔萨斯语:ich hoar dich gear

55 亚美尼亚语:yes kezi seeroom

56 巴伐利亚语:imog di narrisch

57 亚述语:ana bayanookh

58 他加禄语:mahal kita

59 南非语:ek het

60 加纳语:me do wo

61 埃塞俄比亚语:ene ewwdechaly

62 北非柏尔语:lakb tirikh

63 克里奥尔语:mon kon tanoui

64 豪萨语:ndiya kuthanda

65 印度阿萨姆语:moi tomak bhal pan

66 南亚泰米尔语:tamil n\`an unnaik

67 斯洛文尼亚语:ljubim

68 保加利亚语:ahs te obicham

69 加泰罗尼亚语:Testimo

70 索切尔克斯语:wise cas

71 泰语: ผมรักคุณ phom rak khun

72 乌尔都语:mein tumhay pyar karta hun

73 新西兰毛利语:kiahoahai

74 印度泰卢固语:neenu ninnu pra mistu\`nnany

75 爱斯基摩语:na gligivaget

76 格陵兰语:asaoakit i

77 阿尔巴尼亚语:dna shume

78 威尔士语:rwyndy garu di

79 世界语:Mi amas vin

80 希伯来语: אני אוהב אותך Ani Ohev Otach

81 藏语 nga kayrâng-la gawpo yö

82 祖鲁语 ngiyakuthanda

83 毛利语 Kei te aroha au i a koe

84 哈萨克语 Мен сені сүйемін (Men seni süyemin)

85 古英语 ic lufie þe

86 苏格兰语 Ah loove ye

87 斯洛伐克语 Milujem ťa

88 盖尔语 ta graih aym ort

89 冰岛语 Ég elska þig

90 满语 Bi shimbe hairambi

91 恩德贝莱语 Ngiyakuthanda

92 萨摩亚语 Ou te alofa ia te oe

93 索马里语 waan ku jecelahay

94 塞索托语 ke a o rata

95 瓦隆语 dji t'veû vol'tî

96 威尔士语 dw i'n dy garu di

97 齐聪加语 ndza ku rhandza

98 乌兹别克语 Men seni sevaman

99 汉语 我爱你 wǒ ài nǐ

再加上地方方言

东北话----俺稀罕你

太仓话----偶爱内

无锡话----偶哭喜你

南通话----噢挨拟

闽南话/台语----挖矮礼/哇矮里

陕西话----饿爱你

苏州话----闹爱内

天津话----我耐你

上海话----吾艾侬

武汉话----偶傻勒

潮汕话----瓦矮吕

东莞话----我V你

浙江话----我哎弄

杭州话----我忽喜你

1、么麻达(mo ma da)

么麻达=没毛病,一般用在回复别人的请求,表示自己可以顺利干完某事。

2、克里马擦(ke li ma ca)

表示动作麻利,干活迅速,一般是让某人干脆利落干完某事。

3、嘹咂咧(liao za lie)

是指太好了,非常好,“佼人僚兮”,最早出自《诗经·陈风·月出》。

4、嘎达马西(ga da ma xi)

是指零碎的多个物件,有乱七八糟的意思。

5、蕞娃(sui wa)

是指小孩,蕞表示小,王充《论横》:“蕞残满车,不成为道。”蕞残,指小而残缺的文章。

6、谝闲传(pian han chuan)

谝闲传和唠嗑意义相近,通常是指两个以上的人侃大山。

7、瓜皮(gua pi)

这个有点骂人的意思,可以理解为二百五,坎头子,表示想法或者做法不正常。

8、目乱(mu luan)

表示思绪烦乱,头晕烦躁,不舒服。

9、咥一碗(die yi wan)

咥,就是吃的意思,最早出自《周易·履》:“履虎尾,不咥人,亨。”依稀记得有个段子:“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咥一碗扯面喜气洋洋,没有辣子还嘟嘟囔囔。”

10、包说咧(bao shuo lie)

包=别,就是不要的意思,陕西话“别”发音为“包”。

扩展资料:

陕西话,特指陕西关中方言,属汉语-中原官话,亦称秦语。陕西省境内包含多种方言(中原官话、西南官话、晋语),狭义的“陕西话”仅指陕西中部渭河流域的关中平原所使用的方言,即关中方言或关中话。本词条所指的陕西话是狭义的陕西话,即关中方言。关于陕西境内的其他方言见陕西方言词条。

实际上陕西省各地方言大有不同,尤其秦岭以南差异很大。陕南方言就有荆楚方言和巴蜀方言之分,属于西南官话。陕北地区的方言就属于晋语,而关中方言就独树一帜,不同于陕北、陕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1276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7
下一篇2024-04-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