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编程品牌哪个强?

少儿编程品牌哪个强?,第1张

少儿编程教育是通过编程游戏启蒙、可视化图形编程等课程,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创新解难能力的课程。

一般来说,针对6-18岁的少年儿童开展的编程教育,现在,最常见的形式是线上和线下模式相结合的课外培训。根据先易后难的学习进程,少儿编程教学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Scratch或是仿Scratch的图形化编程教学,以培养兴趣、锻炼思维为主,趣味性较强。在这里,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动画,故事,音乐和游戏,这个过程其实就像搭积木一样简单。此外,还有机器人编程,也就是搭建机器人,通过运行程序让它动起来,着重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另一类是基于Python、C++等高级编程语言的计算机编程教学,目标往往是参加信息学奥赛等科技品牌赛事,如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联赛、机器人竞赛、科技创新大赛等,或为后续的专业学习和职业技能打下基础。在这里,可以熟悉编程原理,执行代码操作,适合有一定数学基础、英语基础和逻辑思维的孩子。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2-01-11,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在《燃烧》最近的剧情中,高风终于当面向刘青叶告白了。虽然高风并没有说什么浪漫的情话,但他用了一幅再简单不过的铅笔画就打动了刘青叶,不少网友纷纷表示被这一幕给甜到了。就在两人你侬我侬的时候,赵月娥派来的杀手已经盯上他们了。

确实,这才符合赵月娥的一贯作风。如今有关BAT项目的相关事宜全都已经准备就绪,就差沈超英的保函了。在这紧要关头,赵月娥自然不希望自己的计划出现任何差池。可偏偏周浩宇在脱离许家桐的视线后就突然前往了上海,发现不对劲的许家桐随即就将周浩宇的反常举动告知了赵月娥。

可现在周浩宇的举动实在是过于反常,自然就引起了赵月娥的警觉。为了防患于未然,赵月娥同时派出了两拨人马,一波盯着周浩宇,另一波负责看着高风。只要任何一方有了反常的举动,就可以直接采取行动。高风和刘青叶对许家的威胁很大,之前赵月娥并不是不想管他们,只是没到时候罢了。

但周浩宇在老同学的帮助下查出了一个惊天大秘密,南国天星公司跟英国的公司暗中竟然有大量的金钱往来。这更加证实了他认为BAT项目并不简单的猜测,这才给母亲打电话暂停了保函的发出。周浩宇的这番操作虽然保住了母亲的前途和名誉,却也让自己命丧黄泉。

除掉周浩宇并销毁所有的证据后,赵月娥就将目光抛向了高风和刘青叶。就目前而言,这两个人对赵月娥和BAT项目的威胁是最大的。不得不说,两人的约会也很是奇特,基本上就是在讨论案件。为了营造出浪漫的氛围,高风在纸巾上画了一幅一箭穿心的铅笔画送给了青叶。

随后,高风接到周伟的电话并得知周浩宇出事后,就带着刘青叶急匆匆地离开了,而那幅铅笔画自然也就留在了餐桌上。此时,赵月娥派来的那名杀手拍下了那幅铅笔画,还将它装进口袋带走了。大家可千万别小看这个镜头,它很可能是在为刘青叶未来要面临的险境作铺垫。

因为杀手拍下了这幅画,赵月娥终于明白了原来刘青叶才是高风的软肋。而这很可能会在接下来的剧情中成为赵月娥的底牌。有了这张照片在手,关键时刻赵月娥还真能让高风投鼠忌器。只要绑架了刘青叶,高风就不敢轻举妄动了。

更重要的是,高风的“求爱画”能坚定许家桐维护家族利益的信念。自从周浩宇死后,许家桐的内心就开始动摇了,她甚至表示自己不想为赵月娥继续做坏事了。以赵月娥的智商不难猜到,许家桐会出现动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和高风之间的深厚感情。周浩宇对许家的利益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所以他被赵月娥除掉了。

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风对许家的威胁只会比周浩宇更大,不难猜出赵月娥会对他采取何种手段。可当许家桐看到高风向刘青叶表白之后,她的斗志再度被燃起来了。当年许家桐会和高风在一起就有刘青叶的缘故,因为她想变相地报复刘家人。但现在刘青叶反倒成了最终的“胜利者”,许家桐又如何能咽下这口气。于是,许佳桐再度成为了赵月娥的“马前卒”,这也为日后她绑架刘青叶埋下了伏笔。

赵月娥不愧是全剧中最难对付的人,只需捕捉到一些蛛丝马迹,她就能绝处逢生。周浩宇的死是个信号,刘青叶的处境确实该引起高风的重视了。虽然我们还不知道赵月娥会以何种手段来对待刘青叶,但肯定的是会给她带来不少麻烦。最可惜的还是许家桐,既无法挽回和高风之间的感情,又不停地被赵月娥利用。在这不断黑化的趋势中,她的结局可想而知。

场景场景、场景!当BAT等互联网厂商用以各种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颠覆了传统金融“线下门店、被动等客、中等收益”的老三篇后,从简单比拼“利息”多寡,开始向更深层次的场景金融这一主动技能谋求扩大差距。

7月初,蚂蚁金服宣布,旗下支付宝的服务窗中接入了极飞农业服务窗,用户可通过支付宝APP上搜索“极飞”,在线订购极飞农业提供的无人机喷洒农药服务。这一新服务,表面上看只是一个很有噱头的O2O尝试,但实际上,一个可以让人轻松想象的农村、农药、农业的金融场景也就蕴含在其中了。

这只是BAT们布局场景金融的一步小棋。在整个互联网金融的大棋盘上,处处都是这样的伏兵,时刻准备对已经触及天花板的各种宝们的互联网金融形态,进行再次颠覆。

腾讯:社交金融里处处都是场景开路

在互联网金融产品中,最有草根含量的,非微信红包莫属。作为腾讯互联网金融矩阵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微信支付用红包开路,成功利用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春节,从2014年开始,在3次春节红包的大战中,都完败了百度和阿里两大对手。

红包是中国人最喜欢的场景。春节红包,这就是亿级用户体验下的场景,形象而具体,无师自通。但红包的主要使用场景大多是朋友之间的礼尚往来,腾讯的破局之道即是由此衍生出更多场景。

腾讯在互联网金融上,因为缺少场景体验曾经在很长时间内极度郁闷。2005年即推出财付通,以抗衡阿里2004年推出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可直至2013年,财付通并没有成功的将腾讯的庞大社交用户转化过来。理由同样简单,提供各种转账、水电煤气费代缴乃至各种票务服务的财付通,并没有真正差异于支付宝的服务,甚至这些服务早早就在传统金融里覆盖成块了。

简单的便民不是场景。必须让用户有更多实质性的接触。社交模块显然是最容易生成出用户场景的所在之一,尤其是在场景金融的起步初期。

2014年1月,由嘀嘀打车和微信支付挑头,在全国32个城市以“乘客立减10元,司机立奖10元”的返现方式推广手机支付,打响了中国场景金融的第一枪,随后的春节微信红包大战,更通过各种摇,在短短半年内,让微信支付用户达到了4亿。

有了这个草根用户规模,腾讯的棋盘开始扩大。2014年3月,腾讯实现QQ钱包在安卓和苹果双系统上通行;之后,理财通、腾讯征信等金融产品和信用体系的建立,同年12月,腾讯占股30%的全国第一家民营银行“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问世。

一个围绕社交展开的,以银行业务为中间爆发点,通过以快捷支付(pc端)、微信支付(移动端)、qq钱包(财付通移动端)三大社交支付体系为支撑,用理财通、腾讯征信和呼之欲出的微证券作为广义金融产品拓展,并以“无网点、无柜台、无财产担保”的互联网银行涉足贷款的一个社交金融矩阵就此展开。

可除了红包和各种O2O补贴,腾讯在社交基础上拓展的场景金融依然乏善可陈,尽管它的微信支付触角已经拓展到了庞大的实体经济之中,大量实体门店都将能微信支付作为其收银台的标配。而据融360最近一项问卷调查显示,支付方面,533%的受访者选择支付宝或微信支付,选择刷卡的仅有229%。通过支付宝或微信转账的人数比例高达723%,越年轻的用户越倾向于选择微信、支付宝支付。

除了红包,还能有什么场景?请注意,腾讯的场景金融,依然还是建立在用户消费的基础上,尤其是从2016年3月1日开始,微信支付零钱到银行卡提现收取手续费,更加凸显出微信支付在消费领域外,无力将用户的资金以其他形式留在微信的账面上。“收费”事件的背后,希望将庞大的用户微信零钱融入在年初刚刚和微信打通入口的腾讯理财通的企图,亦不加掩饰。

但尽管到今年4月,理财通宣布全面支持中小银行,支持银行达108家,同时除了多家类似余额宝的货币基金外,还有定期理财、保险理财,甚至还能买指数基金。但在各种宝的吸金魔力已经退散之时,理财通似又陷入了昔日财付通功能齐全、面目模糊的困局之中。

就在5月,微信又一次开始探索红包的混搭场景体验,借助520这一特殊日子,其打出方便用户表白,红包限额上调至520元的场景玩法,并推出如购房折扣在内的理财通福利。而据腾讯官方数据,只有将近万名用户把收到的520元红包一键存入理财通……

最贴心的场景体验(红包)和极度匮乏的广义应用场景,显然是腾讯当下最为头痛也亟待破局的关键所在。

阿里:深挖草根经济的两线合击

比起腾讯,阿里在互联网金融的布局可谓极早,除了支付宝这个因为中国信用问题而出现的特定第三方支付平台和其上聚集的庞大电商用户群落外。马云也是互联网大佬中,最终关注到中小微企业贷款的先行者,这恰恰是其他互联网金融所长期忽视的草根盲点。

草根经济不仅仅是消费者模式。2008年7月,马云高调宣称,在全球次贷危机下,阿里巴巴要拿出150亿元,帮助中小企业一起过冬。在此之前,同年1月,支付宝其实已经和建行联手,对符合信贷要求的淘宝网卖家将可获得最高十万元的个人小额信贷。

这是一个抱团过冬的场景体验,谁说草根经济只是普通消费者的钱袋子,其实它也可以是中小创业者们的生命线。

阿里的金融布局,从表面上,是依靠支付宝来构建一个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资金池,而且由于在2013年6月,余额宝的出现,并以高昂的回报率,实现一天之内用户百万,成功撬出银行千亿存款,而被人大多以为,阿里的互联网金融将是一个以理财为核心的体系。

其实恰恰相反,依靠自己电商平台和商家多年之间的交集所形成的交易大数据,阿里比中国的任何一家银行、机构都更了解中小微企业的状况,而且还是个体状况。因此,在互联网金融之上,它一样使用了电商的长尾理论。2014年10月,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以蚂蚁金融服务集团的名义正式成立,其实就很能说明个中关键所在,而其业务包括支付宝、支付宝钱包、余额宝、招财宝、蚂蚁小贷和网商银行,也恰恰体现出了整个阿里的长尾矩阵的构架。

利益挂帅的阿里金融缺了场景。一个立足于商,且尤其是“微”商的信贷架构下,面向同样是“微”的草根,以理财相号召的庞大资金池。而这个体验场景中,除了日常的电商支付这样的花钱体验外,更关键的就是通过理财或信贷,帮草根赚钱。而获取草根的超长尾巴,聚沙成塔,则是阿里金融的关键要义所在。

其实至此,通过余额宝神话了互联网经济的阿里,所给予用户的体验依然还是非场景化的,更准确地描述依然是和传统金融机构在对用户的利益诱惑水准上的比拼。

但用户基数和黏合度由此已经稳固,接下来阿里的战略开始从线上转到线下,2014年和腾讯在打车补贴上的对战只是一次初试锋芒,阿里的目的更明确,就如马云所说:“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破局点同样放在了场景之上,这本身就是聚合庞大草根的互联网的优势所在。

情怀?技术?和草根愉快玩耍。阿里的场景金融由此变成了两条截然不同的线路。

其一是情怀系。因余额宝而一战成名的天弘基金,就依托阿里,开始针对用户,细分场景,比如其为情侣开发“爱基金”,情侣“亲密存”、“亲密取”,并可参加情侣任务,进入情侣论坛进行社交活动,此外还有事项记录、互动提醒等功能,类似于在小恩爱这类的情侣应用中加入理财场景。另一个以“孝基金”为名的产品,其玩法也大同小异。这颇为类似上文提到的理财通520玩法,也同样,暂未找到合适的破局口。

但真正在阿里体系中,最为有情怀感、也颇为成功的,则是娱乐宝,其主打网民出资100元即可投资热门影视剧作品,预期年化收益7%,并有机会享受剧组探班、明星见面会等娱乐权益的泛娱乐玩法,以及背靠阿里影业这一阿里泛娱乐体系的资源优势,使得其对有投资能力的影迷群体的挖掘能力达到空前,更成为了全球最大的C2B**投资融资平台。

一个可供产生足够联想的情怀释放空间,其实只是在传统后援团模式上激发粉丝经济活力后的跨界混搭产品而已,但战力缺非同一般。

其二则是技术系。7月22日于上海世博展览馆举办首届“淘宝造物节”中,阿里虚拟现实(VR)购物技术“buy+”首次向公众开放。表面上看来通过VR技术来构造一个虚拟卖场,只是阿里电商大视野下的一个新进击点,是为了确保其电商的优势而进行的技术加分项。但实质上这样的技术一旦在购物环节上实现,也同样能够在金融服务中实现更多场景——谁说购买金融服务就不是一种购物呢?谁又会拒绝导购,而只是枯燥的看一堆数字呢?

至少,对于立足草根的阿里来说,如果不能用情怀下的场景把草根经济变成粉丝经济,就用更真实的虚拟场景,让并不精通理财的草根们,随时随地能够得到优质的客服,而且看着很真实。

但一切依然还是不能和电商脱了关系,阿里其实就是在造世界,无论买、卖、理财、投资,都在阿里的金融闭环里完成。

百度:场景体验要在线下更要技术

在互联网金融上,百度可谓出招最晚,布局最慢的一家。除了百度百发、百赚等理财产品在“余额宝热”的当口惊鸿一瞥外,大多数时候,百度都像一个置身事外的存在——当然了,如今看来这显然只是外界的误读。

起手式未必一定要很金融。布局O2O这个看似和金融关联不大的战略,其实这恰恰是百度金融的关键。看似迟到者的百度,其之前的布局都在金融之外,却实实在在的目标指向金融。百度需要的,是先构筑好足够丰富的场景,再用金融之力实现足够的体验。因此,百度布局O2O,其实就是这个隔山打牛布局的一个重头戏。

目前而言,BAT公司的O2O布局排名分别是百度第一,阿里第二,腾讯第三。以O2O布局老大而知名的百度拥有百度外卖、去哪儿、携程、糯米、Uber打车等等一系列布局,其植入线下之深,对应的场景之广,是后两家所不能比拟的。

而现在已经呈现出来的百度金融布局,大体可以简约划分为:面向用户的“百度理财”、面向中小企业客户的“百度小贷”,面向金融客户的“金融知心”,以及百度钱包,还有刚刚浮出水面的保险和银行。

虽然O2O,但总在跟随着别人的场景。百度金融有一个很特别的节点,即较之腾讯、阿里都在走“自营”业务的闭环模式,百度的这些业务,大多数都和它的O2O一样,走的是和传统机构的联营路线。银行联手中信、保险联手安联,百度钱包深度植入其O2O伙伴的支付链条,百度有戏、百度有钱这类的理财产品也纷纷和影视公司、教育机构玩联产承包。同时,百度也在充分利用它的搜索流量大数据、地图LBS大数据等进行深层次的融入。这些技术元素,和腾讯的社交、阿里的电商一样,属于互联网基础应用,而且其结合O2O之类的场景更加深透。其对资金的导向性也就更为明显。最终,所有落脚点都在线下,尤其是在百度糯米的O2O小伙伴们的洗车、点餐等服务中得到具象化和场景化体现,而早前百度投资优步,则是进一步完善这一O2O多样化场景体验的链条,把百度地图、百度钱包等全线接入其中,真正实现其在金融乃至百度整体功能上“连接人和服务”的战略导向。

除了依靠自己在底层互联网技术上制造出来的流量为王优势,希望在O2O领域扩张外,百度的其他场景体验乏善可陈。在第三方平台和类余额宝产品上,百度钱包、百度百发等均采取战略跟随态势。而在春节红包大战中,其利用百度的图像识别技术,和线下实体店联手推出“拍‘福’送福袋”互动形式,虽然新颖,但因为切入的春节场景体验角度不佳(走亲戚依然较之逛商超更主流)、过程比“摇一摇”更繁琐,而战绩不佳。

最为典型的是5月25日,百度贴吧宣布贴吧娱乐频道正式上线,并同时发布了百度贴吧的首款理财产品:娱乐盈。其跟随腾讯娱乐宝的特质更为明显,尽管百度通过贴吧的社交体验,对粉丝情怀这一场景体验进行了强化。

技术将是百度场景体验的杀手锏。真正在未来百度的场景金融上最有看点的,依然是技术。7月初,百度创始人兼CEO李彦宏现身巴黎Viva科技大会,表示多数的服务都已经基于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作为互联网的“水电煤”,以图像识别为例,早已成功融入百度云服务。而早在4月1日愚人节,百度通过散发的一张facebook截图对外宣称,百度公司美国研发中心研发中的超级理财机器人AI DU或将问世,这将是百度推出的第一款人工智能金融理财管家。

尽管是一个愚人节新闻,但以百度早前用愚人节试水发布自己新产品如筷搜的惯例来说,用AI来协助用户理财,或许将是百度真正破解互联网金融跟随战术的关键点。

谁会不乐意又一个类似钢铁侠中AI管家“贾维斯”的场景体验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1229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7
下一篇2024-04-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