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的小木屋好词好句

草原上的小木屋好词好句,第1张

(2个字)《好词》:

健谈 称赞 简洁 偏激 流畅 咒骂 唠叨 罗嗦 冗长 生硬 贴切 呐喊 诅咒 辱骂 狂吠 辩论 批驳 驳斥 训斥 怒斥 规劝 劝告 劝谏 相劝 传说 据说 详说 略说 评说 说理 说服 危言 谎言 谣言 恶言 狂言 流言 巧言 婉言 发言 傻话 胡话 俗话 怪话 废话 梦话 真话 假话 高谈 商议 商讨 应和 附和 呓语 梦呓 叫嚣 表白 枯燥 形象 诽谤 朴实 生动 干瘪 华丽 辩论 争吵 讲话 谈话 演说 报告 指示 汇报 叙述 复述 申述 声明 讲明 赞颂 称颂 称誉 朗诵 嘶哑 说服 评论 规劝 教导 寒暄 议论 讨论 商谈 洽谈 商量 叙述 说明 朗读 揭发 哭诉 申诉 质问 责问 指责 讲解 解释 解答 怒吼 笑谈 大喊 高叫 嚎叫 狂叫 疾呼

(4个字)《好词》:

窃窃私语 强词夺理 冷嘲热讽 口是心非 脱口而出 说长道短 声色俱厉 谈笑风生 对答如流 唇枪舌剑 吞吞吐吐 笨嘴拙舌 肺腑之言 谈古论今 大言不惭 不由分说 各抒已见 滔滔不绝 慷慨陈词 避而不谈 花言巧语 金玉良言 口若悬河 忠言逆耳 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 仗义执言 和盘托出 苦口婆心 尽情倾吐 开怀畅谈 谆谆教诲 再三表白 奔走相告 言出如山 理直气壮 天花乱坠 口角生风 能言善辩 婉转动听 惟妙惟肖 添枝加叶 纵横谈论 引经据典 旁征博引 辞采华美 津津乐道 唾沫四溅 喋喋不休 不足挂齿 夸大其词 夸夸其谈 能说会道 畅所欲言 七嘴八舌 伶牙俐齿

巧言善辩 出口成章 促膝谈心 反唇相讥 高谈阔论 理屈词穷 闪烁其辞 危言耸听 无言以对 言传身教 一言难尽 张口结舌 心直口快 循循善诱 言听计从 一语道破 油腔滑调 语意双关 赞不绝口 直截了当 侃侃而谈 语重心长 哑口无言 言外之意 一鸣惊人 娓娓动听 正言厉声 直言不讳 欲言又止 言简意赅 支支吾吾 自言自语 谈古论今 言近旨远 巧言妙语 一诺千金 巧言令色 巧舌如簧 甜言蜜语 胡说八道 胡言乱语 信口开河 语无伦次 大放厥词 指鹿为马 哄骗他人 瞎扯一气 道听途说 捕风捉影 胡诌瞎编 言不由衷 结结巴巴 不可言状 欲言又止 有口难言 默然不语 难以启齿 用词偏激 骂骂咧咧 指桑骂槐 阴阳怪气 恶毒诽谤 百般抵赖 无理取闹 恶意中伤 血口喷人 信口雌黄 口蜜腹剑 造谣惑众 佛口蛇心 搬弄是非 挑拨离间 大吼大叫 声嘶力竭 粗声粗气 奇谈怪论 言过其实 吹毛求疵 言而无信 出言不逊 污言秽语 脏言臭语 流言蜚语 强词夺理 啧啧称赞 真言相劝 言之有据 义正辞严

《名言警句》:

思路决定出路。

路是靠自己走出来的。

生命不止需要长度,更需要宽度

爱过才知痛滋味,痛过才知情可贵。

只要是世界上的事,总有完成他的一天。

吸取不等于收获,创造才是收获的终结。

人言为信,如果一个人没有“信”了,那他说的话也不算人话了。

发泄可以舒缓情绪,但是不可以用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方式。

天天晨练不仅为了健身,也为了体现生命的倔强。

回忆童年可以是一种解压的方式,但是不可以做为逃避现实的借口。

过去再优美,我们不能住进去;未来再艰险,我们只能走过去!

你能找一个理由让自己伤心,也能找一个理由让自己快乐。

当你感到无助的时候,还有一种坚实的力量可以依靠,那就是你自己

时刻都在心里认为自己是一个优秀的人,那么你做的事情也会因此而秀

再困难的事情,你一去做便不再困难了。

善用换位思考就能拥有快乐人生!

磨难首先是一种幸运,然后才是一种不幸。

当你坚持不住的时候,再坚持一下!

快乐并非取决于你是什么人,或你拥有什么,他完全来自于你的思想。

你怎样面对生活,生活也将怎样回报你。

如果你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还指望谁相信你?

就是老天都放弃你,自己也不要放弃自己。

不论你怎么样,父母总是在第一时间为你着想。

家,是一种心灵上的寄托,而不是我们生活上的负担!

你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你就会收获什么样的心情!

不要错过每一次值得流泪的时刻,让泪水悄悄滋润你干涸的灵魂。

大自然便是上帝所赐予人类最为珍贵的。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 萧楚女

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 —— 徐玮

读后感,顾名思义,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所谓“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要写好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读后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读好原文。“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了解,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果要读的是议论文,要弄清它的论点(见解和主张),或者批判了什么错误观点,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启发,还要弄清论据和结论是什么。如果是记叙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节,有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故事发生在哪年哪月。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还要弄清楚作品通过记人叙事,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节使人受感动,为什么这样感动等等。

其次,排好感点。只要认真读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如对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写成读后感,对原作其他内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写成读后感,对个别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写成读后感。总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内容,只要你对它有感受,都可以写成读后感。

第三,选准感点。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许多感点,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紧接着便是对这些众多的感点进行筛选比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点,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论证成文。

第四,叙述要简。既然读后感是由读产生感,那么在文章里就要叙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实,有时还要叙述自己联想到的一些事例。一句话,读后感中少不 “ 叙”。但是它不同于记叙文中“叙”的要求。记叙文中的“叙”讲究具体、形象、生动,而读后感中的“叙”却讲究简单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初学写读后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叙述不简要,实际上变成复述了。这主要是因为作者还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要点,所以才简明不了。简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简还要明。

第五,联想要注意形式。联想的形式有相同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同性)、相反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反性)、相关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关性)、相承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承性)、相似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似性)等多种。写读后感尤其要注意相同联想与相似联想这两种联想形式的运用。

杨万里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吉水县)人。南宋杰出的诗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中进士。授赣州司户,后调任永州零陵县丞,得见谪居在永州的张浚,多受勉励教诲。孝宗即位后,张浚入相,即荐万里为临安府教授。未及赴任,即遭父丧,服满后改知奉新县。乾道六年(1170)任国子博士,开始作京官,不久迁太常丞,转将作少监。淳熙元年(1174)出知漳州,旋改知常州。六年,提举广东常平茶盐,曾镇压沈师起义军,升为广东提点刑狱。不久,遭母丧去任,召还为吏部员外郎,升郎中。十二年(1185)五月,以地震应诏上书,极论时政十事,劝谏孝宗姑置不急之务,精专备敌之策,坚决反对一些人提出的放弃两淮、退保长江的误国建议,主张选用人才,积极备战。次年,任枢密院检详官兼太子侍读。十四年(1187),迁秘书少监。高宗崩,万里因力争张浚当配享庙祀事,指斥洪迈“指鹿为马”,惹恼了孝宗,出知筠州(今江西高安)。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绍熙元年(1190),为接伴金国贺正旦使兼实录院检讨官。终因孝宗对他不满,出为江东转运副使。朝廷欲在江南诸郡行铁钱,万里以为不便民,拒不奉诏,忤宰相意,改知赣州。万里见自己的抱负无法施展,遂不赴任,乞祠官(无实际官职,只领祠禄,等于退休)而归,从此不再出仕,朝命几次召他赴京,均辞而不往。开僖二年(1206),因痛恨韩胄弄权误国,忧愤而死,官终宝谟阁文士,谥“文节”。

杨万里一生力主抗战,反对屈膝投降,他在给皇帝的许多“书”、“策”、“札子”中都一再痛陈国家利病,力诋投降之误,爱国之情,溢于言表。他为官清正廉洁,尽力不扰百姓,当时的诗人徐玑称赞他“清得门如水,贫惟带有金”(《投杨诚斋》)。江东转运副使任满之后,应有余钱万缗,但他均弃于官库,一钱不取而归。他立朝刚正,遇事敢言,指摘时弊,无所顾忌,因此始终不得大用。实际上他为官也不斤斤营求升迁,在作京官时就随时准备丢官罢职,因此预先准备好了由杭州回家的路费,锁置箱中,藏于卧室,又戒家人不许买一物,怕去职回乡时行李累赘。后来赋闲家居的十五年中,还是韩胄柄政之时,韩新建南园,请他作一篇“记”,许以高官相酬,万里坚辞不作,表示“官可弃,‘记’不可作。”以止数事,可以想见其为人。诗人葛天民夸他“脊梁如铁心如石”(见《南宋群贤小集.葛无怀小集》),并非谥美之辞。

杨万里是南宋杰出的诗人,在当时有很大的影响。他的诗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各,称“南宋四大家”。他起初模仿江西诗派,后来认识到江西诗派追求形式、艰深蹇涩的弊病,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尽焚其力作诗篇千余首,决意跳出江西诗派的窠臼而另辟蹊径。他在《荆溪集自序》中曾回忆过自己走过的创作道路:“余之诗,始学江西诸君子,既又学后山(陈师道)五字律,既又学半山老人(王安石)七字绝句,晚乃学绝句于唐人。……戊戌作诗,忽若有悟,于是辞谢唐人及王、陈、江西诸君子皆不敢学,而后欣如也。”他在诗中也曾明确表白:“传派传宗我替羞,作家各自一风流。黄(庭坚)陈(师道)篱下休安脚,陶(潜)谢(灵运)行前更出头。”(《跋徐恭仲省干近诗》之三)正因为他不随人脚跟、傍人篱下,敢于别转一路,推陈出新,终于自成一家,形成了他独具的诗风,其诗风格纯朴,语言口语化,构思新巧,号为“诚斋体”。对当时诗坛风气的转变,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杨万里学问渊博,才思健举。他的作品不拘一格,富有变化,既有“归千军、倒三峡、穿天心、透月窟”雄健富丽的鸿篇巨制;也有状物姿态,写人情意,随手拈来,却能曲尽其妙的写景抒情小诗。诗风平易自然、构思新巧、幽默风趣、清新活泼,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他又十分注意学习民歌的优点,大量吸取生动清新的口语谣谚入诗,因此,他的作品往往“俚辞谚语,冲口而来”(蒋鸿翮《寒塘诗话》),给人纯朴自然的感受。如:“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愁钉人来关月事,得休休去且休休。”(《竹枝歌》)完全似脱口而出的一首山歌,反映了他向民歌学习的成就。

杨万里现存的诗篇,有一部分直接抒写自己的爱国感情及对时政的关怀。特别是他充金国贺正旦使的接伴使时,第一次横渡江、淮,去北方迎接金使,亲眼看到宋朝的大好河山沦于金人手中,淮河成了南宋的北部边界,两岸的骨肉乡亲,不能自由往来,心中有无限感慨,写下了不少爱国的诗篇,如:“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初入淮河》)他路经镇江金山时,看到风景如画的金山的亭台变成了专门招待金使烹茶的场所,愤慨地写下了“大江端的替人羞!金山端的替人愁”(《雪霁晓登金山》)的诗句,深深地鞭挞了屈辱的南宋小朝廷。此外,如《过扬子江》、《读罪己诏》、《故少师张魏公挽词》、《虞丞相挽词》、《豫章江臬二首》、《宿牧牛亭秦太师坟庵》等诗章,或寄托家国之思,或呼吁抗战复国,或歌颂抗敌捐躯的将领,或讽刺卖国投敌的权奸,都是万里的名篇。

他也有一些诗作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表达了他对民生的关心及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如《悯农》、《观稼》、《农家叹》、《秋雨叹》、《悯旱》、《竹枝歌》、《插秧歌》等,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比较高。但上两类作品数量并不很多。

杨万里现存的诗篇,大部分是吟咏江风山月的写景抒情之作和应酬之作。这部分,作品有的题材过于细碎,缺乏高度的艺术概括,流于粗率浅俗。但他也有不少抒情写景的小诗,由于观察细致深入,描写生动逼真,感情真挚浓厚,因而意趣盎然,颇能动人。如“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闲居初夏午睡起》)“雾外江山看不真,只凭鸡犬认前村。渡船满板霜如雪,印我青鞋第一痕。”(《庚子正月五日晓过大臬渡》)“春回雨点溪声里,人醉梅花竹影中。”(《除夕》)均写得圆转自然,清新活泼,极有思致,和那些专门描摹风云月露的诗人走的是不同的道路。

杨万里一生写作极为勤奋,相传有诗二万余首,现存诗四千二百余首,诗文全集一百三十三卷,名《诚斋集》,今存。

建炎元年丁未九月二十二日(公元1127年10月29日),杨万里呱呱坠地。这是一个风狂雨横的年代。金兵大举入侵中原,于上年闰十一月攻陷汴京,这年四月,俘虏徽宗、钦宋二帝及太子、宗戚三千人北去,北宋宣告灭亡;五月,康王赵构即位,是为高宗,建立了偏安江南的南宋王朝。从此,便开始了宋、金战战和和南弱北强的长期对峙局面。

杨万里八岁丧母。父亲杨芾(公元1096-1164年〉,字文卿,号南溪居士。他精通《易经》,常忍着饥寒购买书籍,积十年,得藏书数千卷。他曾指着藏书对杨万里说:“是圣贤之心具焉,汝童怒之!”(胡铨《杨君文卿基志铭》)在父亲的影响下,杨万里自幼读书非常勤奋,广师博学,锲而不舍。他14岁拜高守道为师,17岁拜王庭程为师,21岁拜刘安世、刘廷直为师。绍兴二十年(公元1150年)春赴临安参加礼部试,落第而归,仍继续求学。27岁拜刘才邵为师。几年后在赣州司户任上,父亲又携领他去拜见滴居南安的张九成和途经赣州的胡锥。王庭珪、张九成、胡铨等前辈的学问、节操以及力主,抗金的爱国精神,给了杨万里以重要的影响。

绍兴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春,杨万里进士及第。二十六年(公元1156年),授赣州司户参军。二十九年(公元1159也年)十月,调任永州零陵县塞。时主战派领袖张泼滴居永州,闭门谢客。杨万里三次前往拜渴而不得见,后以书信力请,并通过其子张拭介绍,才得接见。张浚对他说:“元符贵人,腰金纤紫者何隙,惟邹志完、陈莹中姓名与日月争光!”(罗大经《鹤林玉露》甲编卷l)同时勉之以“正心诚意”之学。杨万里服膺其教终身,于是名其读书之室曰“诚斋”,以明己志。胡铨当时滴居衡州,杨万里又请他为此写了《诚斋记》。为丞零陵,“一日而并得二师”(《跋张魏公答忠简胡公书十二纸》),张浚、胡铨两位爱国名臣成方杨万里终生效法的榜样。

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六月,高宗赵构逊位,南宋政局发生重大变化。孝宗即位,锐意恢复,起用张泼为枢密使,不久又任其为相。隆兴元年(1163)秋,杨万里离零陵任,赴调至临安。因张浚推荐,除临安府教授。未及赴任,就因父病,而于二年正月西归吉水。八月四日,父病故,在家守服,"三年,户不闭而无客气《送王才臣赴秋试序》)。

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春,杨万里至临安,先后渴见副枢密使陈俊卿和枢毯使虞允文,上政论《千虑策》。《千虑策》分“君道”、“国势”、“治原”、“人才”、“论相”、“论将”、“论兵”、“驭吏”、“选法”、“刑法”、“冗官”、“民政”共30篇,深刻总结了靖康之难以来的历史教训,直率批评了朝廷的腐败无能,提出了一整套振兴国家的方针策略,充分显示了杨万里的政治才能。虞允文读后赞叹说:“东南乃有此人物!某初除,合荐两人,当以此人为首。”(《鹤林玉露》乙编卷4)

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杨万里除隆兴府奉新县知县。恰值奉新大旱,百姓生活十分困苦。杨万里于四月二十六日上任,见牢中关满交不起租税的百姓,官署-府库却依然空虚,深知是群吏中间盘剥所致。于是他下令,全部放还牢里的“囚犯”,并禁止逮捕、鞭打百姓,然后发给每户一纸通知,放宽其税额、期限。结果百姓纷纷自动前来纳税,不出一月,欠税全部交清。奉新任职虽只半年,却初次实践了他的不扰民政治,颇获治绩。

同年十月,因右相虞允文推荐,杨万里除国子博士,杨万里开始作京宫。次年,张栻由于反对侯幸近习执掌要职得罪虞允文而被挤出知袁州,杨万里抗章力争张拭不当去位,又致书虞允文,以正理相规劝,公而忘私,深为世人称道。七月,转太常博士;八年丸丹,升太常ZE兼权吏都右待郎官;九年四月,转将作少监。淳熙元年(1174)正月,除知漳州,临行时不忘上札,忠告皇帝戒贪吏、施廉吏。后因病未赴任,家居三年。淳熙四年春,出知常州。

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正月,除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公事。杨万里于二月携家离开常州,待次近一年,七年正月离吉水赴任广东。八年二月,改任广东提点刑狱。冬,闽“盗”沈师进入梅州,他率兵平定,被孝宗称为“仁者之勇”,赐直秘阁。九年七月继母去世,离任服丧。

淳熙十一年(公元1184年)十月服除,被召人京任尚书右郎,后任吏部员外郎。十二年五月,除吏部郎中,应诏上书,极论时事。塞相王淮问“宰相何事最急先务”,杨万里以“人才最急先务”为答,并条上《荐士录》,举荐朱蕉等六十人,都是正人端士。孝宗亲耀他为太子侍读,太子为题“诚斋”二字。淳熙十三年,转枢密院检详宫,历任尚书省右司郎中、左司郎中,仍兼东宫侍读宫。十四年十月,任秘书少监。十五年三月,孝宗昕纳翰林学士洪迈之议,以吕颐浩等人配飨高宗庙祀。杨万里力争主战名将张浚当配飨,指斥洪迈不俟集议、专辄独断,无异“指鹿为马”,惹恼孝宗:“万里以联为何如主”因而削去直秘阁,出知绢州(今江西高安)。

十六年(公元1189年〉二月,光宗受禅。杨万里五月复直秘阁,八月被召,九月人京。他连上三札,要求光宗爱护人才,防止奸佞做到“一日勤,二日俭,三日断,囚日亲君子,五曰奖直言”(《第三札子》)。十月,除秘书监。因绍熙改元,借焕章阁学士充接伴金国贺正旦使使,兼实录院检讨官。

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八月,孝宗《日历》修成,照例应由秘书监杨万里为《、日历》作序,而宰臣却另嘱他人,杨厅里于是自劫失职,请求去职,光宗挽留。接着又因要进孝宗《圣政》书,宰臣以他为进奉官,而孝宗犹念旧恶,大不痛快,于是出江东转运副使。

绍熙二年(公元1192年),朝廷下令于江南诸郡行使铁钱会子,杨万里上书谏阻,不奉诏,得罪宰臣,因而改知赣州。未赴,八月谢病自免,回归吉水。"如病鹤出笼,如脱兔投林……自此幽屏,遂与世绝"(《答沈子寿书》)。

宁宗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有召赴京,杨万里辞不往。九月,升焕章阁待制,提举兴国宫。四年正月,进封吉水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五年三月,升宝文阁待制,致仕。六年十二月,进封吉水县开国伯。嘉泰三年(公元1203年)八月,诏进宝漠阁直学士,给赐衣带;四年正月,进封庐陵郡开国侯,加食邑三百户。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召赴京,复辞;二年二月,升宝漠阁学士。

杨万里晚年誓不出仕,据传是由于不满权臣韩倪胃当国。韩筑南园,要请他作"记户,他说:"官可弃,记不可作也!"予以坚决拒绝。后因韩专傍日甚,遂忧愤快快成疾。家人知他忧国心重,凡一切时政消息皆不敢告知。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五月七日,一族侄从外而至,不知其惰,于是言及邸报所载韩倪胃出兵北伐之事,杨万里闻罢痛哭失声,愤然叹呼:“奸臣妄作,一至于此!”他料定韩倪胃意存侥幸,轻举妄动,必然会遭到失败,贻害国家,当晚彻夜不能成眠。第二日早晨,他又不肯进食,兀坐书斋中,呼纸手书云:"韩倪胃奸臣专权元主,动兵残民,谋危社寝。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别书十四言告别妻儿,笔落而逝。享年80岁。赐溢文节,追赠光禄大夫。杨万里是一位热忱的爱国者,又是一位清醒的政治家。他一生力主抗战,始终反对屈膝议和。在进奏皇帝的许多"书"、"策"、"札子"中,他一再痛陈国家利病,力排投降之误,爱国之情溢于言表。面对中原沦丧、江山唯余半璧的局面,他尖锐指出:"为天下国家者不能不忘于敌,天下之忧,复有大于此者乎!"(《千虑策•国势上》)告诫统治者要时刻不忘备敌谋敌、御敌制胜。他既大胆批评孝宗经过符离之败,"前日之勇一变而为怯,前日之锐一变而为钝"(同上《君道中》),又坚决反对一些人轻易用兵、盲目冒进,主张以"守而取"(《与陈应求左相书》)的积极、慎重策略,稳步进取,先实国力而后图恢复,以求最终胜利。他看重和同情人民,认为:"民者,国之命而吏之仇也。"(《千虑策•民政上》)将国家命运系之于人民,指斥官吏只会敲骨吸髓地压榨人民,激起人民的仇恨、愤怒和反抗。因此,他提醒光宗要节财用、薄赋敛、结民心,民富而后邦宁,兴国之计,就在于此(《转对札子》)Q这些,都表现杨万里的深刻见识和进步思想。

杨万里为人清直,个性刚褊。孝宗贬他“直不中律”,光宗称他“也有性气”(《鹤林玉露》甲编卷4)。他立朝刚正,遇事敢言,指摘时弊,无所顾忌,因而始终不得大用。实际上他一生视仕宦富贵犹如敝展,随时准备唾弃。在作京宫时,就预先准备好了由杭州回家的盘缠,锁置箱中,藏在卧室,又戒家人不许买一物,以免一旦离职回乡时行李累赘,就这样“日日若促装”待发者。这与那些斤斤营求升迁、患得患失之辈适成鲜明对照。

杨万里为官清正廉洁,不扰百姓,不贪钱物。江东转运副使任满时,应有余钱万缉,他全弃之于官库,一文不取而归。退休南溪之上,自家老屋一区,仅避风雨。当时诗人徐矶(公元1162-1214年}称赞他“清得门如水,贫惟带有金”(《投杨诚斋》),正是他清贫一生的真实写照。

杨万里的诗,在当时就有很大的影响:“今日诗坛谁是主,诚斋诗律正施行。”(姜特立《谢杨诚斋惠长句》)“四海诚斋独霸诗。”(项安世《又用韵酬潘杨二首》)他的诗歌创作,走过的是一条由广学博取、转益多师而至面向现实、师法自然的道路。他学诗最初由江西诗派入手,后于绍兴三十二年在零陵自焚尽其少作诗篇千余首,决意跳出江西诗派的窠臼,诗格至此一变;后又学陈师道五字律;又学王安石七字绝句;又学唐人绝句;至“戊戌……作诗,忽若有悟,于是辞谢唐人及王、陈、江西诸君子皆不敢学,而后欣如也”,自此“万象毕来,献予诗材”“前者未做而后者已迫,涣然未觉作诗之难也”(《荆溪集序》)。杨万里广泛地向前辈学习,但又绝不为前辈所固,而是立志要超出前辈。他说:“笔下何知有前辈。”(迈使客夜归》又说:“传宗传派我替羞,作家各自一风流,黄(庭坚)陈(师道)篱下休安脚,陶(渊明)谢(灵运)行前更出头。”(《跋徐恭仲省干近诗》)他正是以这种不肯傍人篱下、随人脚跟的开拓创新精神,终于“落尽皮毛,自出机抒”(吕留良、吴之振、吴自牧《宋诗钞•诚斋诗钞》),别转一路,自成一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诗风,创造了他的“诚斋体”,在诗歌史上独树一帜,建立了自己的诗派。

杨万里的诗歌作品不拘一格,富有变化,既有“归千军、倒三峡、穿天心、透月窟”的雄健奔逸气势,也有“状物姿态,写人情意,则铺叙纤悉,曲尽其妙”(周必大《跋杨廷秀石人峰长篇》)的委曲细腻功力。他的“诚斋体”诗,具有新、奇、活、快、风趣王幽默的鲜明特点,"流转圆美"(刘克庄《江西诗派小序•总序》),"活泼刺底"(刘祁《归潜志》卷8),尤其为人所称道。如《闲居初夏午睡起》:“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写得情致深婉,人称“胸襟透脱”(《鹤林玉露》甲偏卷4)。又如《戏笔》、《擞风伯》、《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夏夜玩月d》等,也都写得机智活脱,极有思致,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杨万里十分注意学习民歌的优点,大量汲取生动清新的口语人诗,往往“假辞谚语,冲口而来”(蒋鸿翔《寒塘诗话》),因而形成通俗浅近、自然活泼的语言特色。

杨万里是一位爱国志,士,他一生关心国家命运,留下了大量抒写爱国忧时情怀的诗'篇。特别是他充任金国贺正旦使的接伴使时,因往来江、淮之间,迎送金使哑亲眼看到沦丧于金国的宋朝大好河山和中原遗民父老,心中郁满国家残破的巨大耻辱和悲愤,爱国主义诗歌创作表现得最集中、最强烈。如著名的《初人淮河四绝句》:“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其一)”“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莺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二”(其三〉唱出了灾难深重中爱国士人和广大人民的共同情感。又如在见到金山吞海亭已成专为金使烹茶的场所时,他发出痛苦的呼喊:“大江端的替人羞!金山端的替人愁!”(《雪雾晓登金山》)鞭挝了南宋小朝延的屈辱和无能。此外如《题吁胎军东南第一山》、《读罪己诏》、《故少师张魏公挽词》、《虞ZE相挽词》、《宿牧牛亭秦太师坟庵》等,或寄托家国之思,或呼吁抗战复园,或歌颂抗金将领,或讽刺卖国权奸,都是直抒爱国思想的名篇。

杨万里的绝大部分爱国忧时诗篇,不象陆游那样奔放、直露,而是压抑胸中的万丈狂澜,凝蕴地底的千层熔浆,大多写得深沉愤郁,含蓄不露。如《过扬子江》:“携瓶自汲江心水,要试煎茶第一功。”表面似乎是说亲自动手汲水煎茶的雅兴,其实是蕴藏着深刻沉痛的感慨羞愤,须参照《雪雾晓登金山》一并领略。杨万里自己说过:“谁言咽月餐云客,中有忧时致主心。”(《题刘高士看云图》)他那些吟咏江风山月的写景抒情作品,不少也是抒写爱国情怀的诗篇。如《豫章江牵二首》、《九月十五夜月,细看桂校北茂南缺,未经古人拈出,纪以二绝句》、《月下果饮绝句》、《初丸夜月》等,都写得曲折多讽,意味深长,蕴含着对国家残破、中原未复的深沉郁愤。他晚年在《夜读诗卷》中曾沉痛自叙:“两窗两横卷,一读一沾襟;只有三更月,知予万古心。”其诗中寄寓的深意,值得后人细细咀嚼。

“吾生十指不沾泥,毛锥便得傲寰衣”(《晚春行田南原》)杨万里不以士大夫自居,一生热爱农村,体恤农民,也写了不少反映农民生活的诗篇。如《悯农》、《农家叹》、《秋雨叹》、《悯旱》、《过白沙竹校歌》等写出农家生活的艰难和疾苦,1:歌舞四时词》、《插秧歌》等写出农民劳动的艰辛和欢乐,《望雨》、《至后入城道中杂兴》等写出对风调雨顺、安居乐业的喜悦和盼望,都具有比较高町,思想性和艺术性。

杨万里学问渊博,才思健举,写作极为勤奋,平生著述颇丰。相传有诗二万余首,现存诗4200余首,散文亦不乏佳品。今存《诚斋集》,有诗文133卷,由其长子杨长藉于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编定。杨长濡(公元1157-1236年),字伯子,号东山,晚号农圃老人,官至福建安抚使、敷文阁学士,居官廉节,有惠政,亦博学有才,工诗善文。

作品目录

初夏睡起 昭君怨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小池

闲居初夏午睡起 戏笔 宿新市徐公店

和段季承左臧惠四绝句 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 读严子陵传

春晴怀故园海棠 春晴怀故园海棠

春晴怀故园海棠 读严子陵传 归去来兮引/归去来兮

过杨村 好事近 寄陆务观 念奴娇 伤春

晚风 晚风 武陵春 戏笔

闲居初夏午睡起 小池 晓出净慈寺 新柳

忆秦娥 昭君怨 昭君怨

1 人说什么话的成语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jiàn rén shuō rén huà,jiàn guǐ shuō guǐ huà)是指看人们在说话办事的过程当中应变能力很强。能够做到见风使舵。

成语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8回:“第二要嘴巴会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了官场说官场上的话,见了生意人说生意场中的话。”

示例:无非‘~’,你要想他帮忙,就得先跟他做生意。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下册

2 指人说话言论的成语有什么

义正言辞/口无遮拦/妙语连珠/唇枪舌战/慷慨激昂/声嘶力竭/口若悬河。

3 指人话双的成语

(指单话双)不是成语,(单)字在第二位的成语只有10个:

1、影单形只 形:形体形容孤独,没有同伴

2、形单影只 形:身体;只:单独只有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影子形容孤独,没有同伴

3、衣单食薄 衣裳单薄,食物很少形容生活困苦

4、衣单食缺 衣裳单薄,食物缺少形容生活困苦

5、门单户薄 指家道衰微,人口不昌盛

6、人单势孤 指人数少,力量单薄

7、身单力薄 人少力量不大

8、形单影双 形容人无亲无友、孤独无依

9、形单影单 形:形体形容孤独,没有同伴

10、照单全收 指按照礼单的数目全部接受

4 有指人话媒这句成语吗

指人话媒 不是成语,指 开头的成语如下:

指不胜屈 指:手指;屈:弯曲。扳着指头数也数不过来。形容为数很多。

指东画西 指说话时的手势动作。比喻说话避开主题,东拉西扯。

指腹为婚 在怀孕时就为子女定下婚约。

指挥若定 形容态度冷静,考虑周全,指挥起来就象一切都事先规定好了似的。

指鹿为马 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指鸡骂狗 指着鸡骂狗。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那个人。

指名道姓 明确指出姓和名。

指日可待 指日:可以指出日期,为期不远;待:期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

指日可下 表示不久就可以攻下。

指桑骂槐 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那个人。

指山说磨 比喻错此说彼。

指手画脚 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形容说话时放肆或得意忘形。

指天画地 形容说话没有顾忌,目中无人。

指天射鱼 向着天空去射河里的鱼。比喻办事一定落空。

指天誓日 誓:发誓。指着天对着太阳发誓。表示意志坚决或对人表示忠诚。

指雁为羹 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指不胜偻 形容数量很多,扳着指头数也数不过来。偻:弯曲。同“指不胜屈”。

指东划西 指说话时的手势动作。比喻说话避开主题,东拉西扯。

指东话西 犹言东拉西扯。指说话文不对题或空言不实。

指东说西 ①见“指东话西”。②犹言指桑骂槐。

指方画圆 指谈论时以手指比画。

指挥可定 指一经调度安排,不须多久,局势即可平定。同“指麾可定”。

指麾可定 指一经调度安排,不须多久,局势即可平定。

指空话空 指故弄玄虚。

指李推张 指相互推委,逃避责任。

指鹿作马 比喻有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同“指鹿为马”。

指南攻北 犹声东击西。

指破迷团 指点解说,破除疑问。

指亲托故 指为亲戚,假托故旧。即指攀附有权势的人。

指囷相赠 囷:圆形的谷仓。指着谷仓里的粮食,表示要捐赠给他人。形容慷慨资助朋友。亦作“指囷相助”。

指日成功 指不久即可成功。

指日而待 指不久即可实现。同“指日可待”。

指日高升 指很快就可升官。旧时官场预祝之词。

指日誓心 对着太阳发誓,表明忠诚无二。

指桑说槐 比喻明指此而暗骂彼。同“指桑骂槐”。

指山卖磨 指着山上的石头当磨来卖。比喻事情还没有头绪就过早说出去或答应下来。也指以有名无实的手法进行欺骗。

指矢天日 指着天、日发誓,表白心迹。同“指天誓日”。

指事类情 谓阐述事理,譬喻情状。

指手点脚 犹指指点点。形容背后指点议论之状。

指手顿脚 一面指着骂,一面跺着脚。形容蛮横不讲理的样子。

指手划脚 用手指,用脚划。形容说话时用手脚示意,也比喻瞎指挥,乱加指点批评。

指树为姓 道教传说,老子生于李树下,因以李为姓。

指天为誓 誓:发誓。指着天誓。表示意志坚决或对人表示忠诚。

指瑕造隙 犹言寻找事端,制造分裂。瑕,玉上的斑点。隙,裂缝。

指皁为白 指混淆黑白,颠倒是非。

指皂为白 谓混淆黑白,颠倒是非。

指掌可取 掌:手掌。手掌里的东西随时可以取得。形容非常容易。

指猪骂狗 犹指桑骂槐。亦作“指鸡骂狗”。

5 形容“对什么人说什么话”的成语是什么

1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拼音: jiàn rén shuō rén huà,jiàn guǐ shuō guǐ huà

解释: 指看人说话与处事。形容人善于说话。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8回:“第二要嘴巴会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了官场说官场上的话,见了生意人说生意场中的话。”

2见风使舵

拼音: jiàn fēng shǐ ò

解释: 看风向转发动舵柄。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

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看风使舵,正是随波逐流。”

举例造句: 他们也就见风使舵,凡事一混了之。 朱自清《闻一多全集编后记》

3阳奉阴违

拼音: yáng fèng yīn wéi

解释: 阳:表面上;奉:遵守,听从;阴:暗地里。指玩弄两面派手法,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七回:“亦曾当面劝过他,无如卜知府阳奉阴违,也就奈何他不得。”

6 指人说话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是什么成语

妙趣横生

[释义] 横生:层出不穷地表露。 洋溢着美妙的意趣(多指语言、文章或美术作品)。

[出处] 秦牧《艺海拾贝·艺术力量和文笔情趣》:“好些平常的事物,在卓越的作者笔下妙趣横生,他们借助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运用譬喻。”

7 指人说话,议的成语

力排众议 竭力排除各种意议论,使自己的意见占上风。

议论纷纷

8 手指头人电话什么成语

指腹为婚

zhǐ fù wéi hūn

解释在怀孕时就为子女定下婚约。

出处《魏书·王宝兴传》:“汝等将来所生,皆我之自出,可指腹为亲。”

结构紧缩式。

用法用来形容家长包揽婚姻。一般作谓语、定语。

正音指;不能读作“zhí”;为;不能读作“为了”的“wèi”。

近义词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例句新中国法律规定;不允许父母包办婚姻;更别说~了。

英译parental betrothal

9 指“什么话都说”的成语有哪些

“什么话都说”的成语有:

1倾肠倒肚(qīng cháng dào dǔ)

2倾筐倒箧(qīng kuāng dào qiè)

3畅所欲言(chàng suǒ yù yán)

4百无禁忌(bǎi wú jìn jì)

5和盘托出(hé pán tuō chū)

6直言不讳(zhí yán bù huì)

10 指人说话议论的成语

: 指人物说话议论的成语 : 轻描淡写、 点手划脚、 碍口识羞、 词不逮理、 加油加醋、 言颠语倒、 引喻失义、 井然有条、 七搭八搭、

1 指字开头的四字词

指不胜偻 形容数量很多,扳着指头数也数不过来。偻:弯曲。同“指不胜屈”。

指不胜屈 指:手指;屈:弯曲。扳着指头数也数不过来。形容为数很多。

指东划西 指说话时的手势动作。比喻说话避开主题,东拉西扯。

指东画西 指说话时的手势动作。比喻说话避开主题,东拉西扯。

指东话西 犹言东拉西扯。指说话文不对题或空言不实。

指东说西 ①见“指东话西”。②犹言指桑骂槐。

指方画圆 指谈论时以手指比画。

指腹为婚 在怀孕时就为子女定下婚约。

指挥可定 指一经调度安排,不须多久,局势即可平定。同“指麾可定”。

指挥若定 形容态度冷静,考虑周全,指挥起来就象一切都事先规定好了似的。

指麾可定 指一经调度安排,不须多久,局势即可平定。

指鸡骂狗 指着鸡骂狗。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那个人。

指空话空 指故弄玄虚。

指李推张 指相互推委,逃避责任。

指鹿为马 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指鹿作马 比喻有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同“指鹿为马”。

指名道姓 明确指出姓和名。

指南攻北 犹声东击西。

指破迷团 指点解说,破除疑问。

指亲托故 指为亲戚,假托故旧。即指攀附有权势的人。

指囷相赠 囷:圆形的谷仓。指着谷仓里的粮食,表示要捐赠给他人。形容慷慨资助朋友。亦作“指囷相助”。

指日成功 指不久即可成功。

指日而待 指不久即可实现。同“指日可待”。

指日高升 指很快就可升官。旧时官场预祝之词。

指日可待 指日:可以指出日期,为期不远;待:期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

指日可下 表示不久就可以攻下。

指日誓心 对着太阳发誓,表明忠诚无二。

指桑骂槐 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那个人。

指桑说槐 比喻明指此而暗骂彼。同“指桑骂槐”。

指山卖磨 指着山上的石头当磨来卖。比喻事情还没有头绪就过早说出去或答应下来。也指以有名无实的手法进行欺骗。

指山说磨 比喻错此说彼。

指矢天日 指着天、日发誓,表白心迹。同“指天誓日”。

指事类情 谓阐述事理,譬喻情状。

指手点脚 犹指指点点。形容背后指点议论之状。

指手顿脚 一面指着骂,一面跺着脚。形容蛮横不讲理的样子。

指手划脚 用手指,用脚划。形容说话时用手脚示意,也比喻瞎指挥,乱加指点批评。

指手画脚 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形容说话时放肆或得意忘形。

指树为姓 道教传说,老子生于李树下,因以李为姓。

指天画地 形容说话没有顾忌,目中无人。

指天射鱼 向着天空去射河里的鱼。比喻办事一定落空。

指天誓日 誓:发誓。指着天对着太阳发誓。表示意志坚决或对人表示忠诚。

指天为誓 誓:发誓。指着天誓。表示意志坚决或对人表示忠诚。

指瑕造隙 犹言寻找事端,制造分裂。瑕,玉上的斑点。隙,裂缝。

指雁为羹 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指皂为白 指混淆黑白,颠倒是非。

指皂为白 谓混淆黑白,颠倒是非。

指掌可取 掌:手掌。手掌里的东西随时可以取得。形容非常容易。

指猪骂狗 犹指桑骂槐。亦作“指鸡骂狗”。

2 “久”开头的四字成语有多少

“久”开头的四字成语有19个:久安长治 形容国家长期安定、巩固 《汉书·贾谊传》:“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 428久别重逢 指朋友或亲人在长久分别之后再次见面 455久病成医 病久了对医理就熟悉了比喻对某方面 《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战国楚·屈原《 467久而久之 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 808久负盛名 负:承受,承担,引申为享有长时期 574久惯牢成 比喻深于世故 411久旱逢甘雨 干旱了很久,忽然遇到一场好雨形容 宋·洪迈《容斋四笔·得意失意诗》:“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1043久怀慕蔺 比喻想望十分殷切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 576久假不归 假:借;归:归还原指假借仁义的名 《孟子·尽心上》:“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545久经风霜 比喻经过长期艰难困苦的磨练 428久居人下 现指处境或职务长期处于他人之下 403久闻大名 闻:听到早就听到对方的盛名多用 415久悬不决 拖了很久,没有决定 405久要不忘 久要:旧约、旧交不忘旧约或旧交 《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461久惯老诚 比喻深于世故同“久惯牢成”无 31久归道山 早已去世道山,传说中的仙山旧时 无 27久久不忘 久久:好久,很久形容印象深刻 陶铸《松树的风格》:“虽是坐在车子上,一棵棵松树一晃而过, 46久历风尘 经历过很多艰苦的日子 无 32。

3 指开头的四字成语

指手画脚、

指鹿为马、

指日可待、

指名道姓、

指桑骂槐、

指腹为婚、

指山卖岭、

指麾可定、

指天射鱼、

指天说地、

指鸡骂狗、

指山说磨、

指敌忘身、

指雁为羹、

指山卖磨、

指亲托故、

指天画地、

指天誓日、

指天誓心、

指佞触邪、

指点江山、

指瑕造隙、

指顾从容、

指天为誓、

指树为姓、

指李推张、

指不胜屈、

指日成功、

指东骂西、

指方画圆

指顾之间、

指矢天日、

指日高升、

指日可下、

指顾之际、

指古摘今、

指腹为亲、

指南攻北、

指一说十、

指破迷团、

指通豫南、

指心恋母、

指挥若定、

指皂为白、

指东话西、

指空话空、

指掌可取、

指事类情、

指囷相赠、

指东打西、

指水盟松

4 跪求 指开头的四字成语

指鹿为马、

指日可待、

指手画脚、

指桑骂槐、

指腹为婚、

指雁为羹、

指手划脚、

指天画地、

指日高升、

指挥若定、

指名道姓、

指囷相赠、

指不胜屈、

指天射鱼、

指山卖磨、

指鸡骂狗、

指猪骂狗、

指天誓日、

指鹿作马、

指东说西、

指皂为白、

指东画西、

指山说磨、

指日可下、

指东划西、

指日而待、

指树为姓、

指不胜偻、

指手点脚、

指桑说槐

不好意思 看错了

5 各打头的四字成语大全

各奔前程 奔:投向,奔往;前程:前途。各走各的路。比喻各人按不同的志向,寻找自己的前途。

各不相谋 谋:商量,计义。各自按照自己的意思办事,不互相商量。

各不相让 让:歉让。互不谦让、让步。

各持己见 持:抓住不放。各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

各从其志 从:听任;志:志向。各人执照各人的意志行事。

各得其所 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各个击破 各个:逐个;击:攻。军事术语。指利用优势兵力将被分割开的敌军一部分一部分消灭。有时也比喻将问题逐个解。

各尽所能 各人尽自己的能力去做。

各取所长 指要善于运用事物或人本身所具有的长处。

各色名样 色:种类。各种类别,各种式样。

各色人等 色:种类;人等:人们。社会上各种职业各个阶层的人们。

各抒己见 抒:抒发,发表。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各为其主 各人为自己的主人效力。

各行其是 行:做,办;是:对的。按照各自认为对的去做。比喻各搞一套。

各有千秋 千秋:千年,引伸为久远。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比喻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人有各人的特色。

各有所长 长:长处、优点。各有各的长处、优点。一般多指人才而言。

各有所短 短:不足。各有各的不足。

各有所好 好:爱好。各人有各人的爱好。指人的爱好出自人的本性,只应听其自然。

各有所职 各人有各人负责的事。比喻分工明确。

各执己见 各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

各执一词 执:坚持。各人坚持各人的说法。形容意见不一致。

各自为战 各自成为独立的单位进行战斗。

各自为政 为政:管理政事,泛指行事。各自按自己的主张办事,不互相配合。比喻不考虑全局,各搞一套。

各安生业 各自安于赖以生活的职业。生业:谋生之业。

各得其宜 指人或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置。

各就各位 各自到自己的岗位上。

各取所需 各自选取自己所需要的。

各色各样 色:种类。各种类别,各种式样。

各式各样 指多种不同的式样、种类或方式。

各抒所见 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同“各抒己见”。

各司其事 司:主管,经营。各自管好各自的一摊事。

各行其志 各人执照各人的意志行事。同“各从其志”。

6 四字开头的成语

四面八方、四面楚歌、四平八稳、四分五裂、四体不勤

一、四面八方 [ sì miàn bā fāng ]

解释:指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

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忽遇四面八方怎么生?”

翻译:忽然遇到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怎么生?

二、四面楚歌 [ sì miàn chǔ gē ]

解释: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翻译:项羽的军队在垓下,兵少,粮食也吃完了,汉军会同诸侯军队包围了一层又一层。夜里听到汉军四面都唱起楚歌,项羽就大吃一惊,说:‘汉军已经全部得到楚国吗?怎么楚人这么多呢。’

三、四平八稳 [ sì píng bā wěn ]

解释:原形容身体各部位匀称、结实。后常形容说话做事稳当。也形容做事只求不出差错,缺乏积极创新精神。

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四回:“戴宗、杨林看裴宣时,果然好表人物,生得面白肥胖,四平八稳,心中暗喜。”

翻译:戴宗、杨林看裴宣时,果然好表人物,生得面白肥胖,做事只求不出差错,缺乏积极创新精神,心中暗暗高兴。”

四、四分五裂 [ sì fēn wǔ liè ]

解释: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团结,不统一。

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一》:“张仪为秦连横说魏王曰:‘魏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于韩,是韩攻其西;不亲于楚,则楚攻其南: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

翻译:张仪为秦国连横游说魏襄王说:‘魏国向南亲近楚国与齐国而不,那齐国攻打城东;东边和齐国而不与赵,那趟从北面进攻;不符合在韩国,这是韩国攻打他的西;不亲附楚国,那么楚国就会攻打魏国的南:这就是四分五裂的方法。

五、四体不勤 [ sì tǐ bù qín ]

解释:四肢不劳动,形容脱离劳动。

出自:刘绍棠《瓜棚柳巷》:你也该学一学人家眉妹子,不应四体不勤 ,好逸恶劳。

杨万里(1127-1206) 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曾任太常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尚书左司郎中兼太子侍读、秘书监等。主张抗金,正直敢言。宁宗时因奸相专权辞官居家,终忧愤而死。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家。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自成一家,时称“诚斋体”。其词风格清新、活泼自然,与诗相近。著有《诚斋集》。杨万里是南宋杰出的诗人,在当时有很大的影响。他的诗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各,称“南宋四大家”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吉水县)人。南宋杰出的诗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中进士。授赣州司户,后调任永州零陵县丞,得见谪居在永州的张浚,多受勉励教诲。孝宗即位后,张浚入相,即荐万里为临安府教授。未及赴任,即遭父丧,服满后改知奉新县。乾道六年(1170)任国子博士,开始作京官,不久迁太常丞,转将作少监。淳熙元年(1174)出知漳州,旋改知常州。六年,提举广东常平茶盐,曾镇压沈师起义军,升为广东提点刑狱。不久,遭母丧去任,召还为吏部员外郎,升郎中。十二年(1185)五月,以地震应诏上书,极论时政十事,劝谏孝宗姑置不急之务,精专备敌之策,坚决反对一些人提出的放弃两淮、退保长江的误国建议,主张选用人才,积极备战。次年,任枢密院检详官兼太子侍读。十四年(1187),迁秘书少监。高宗崩,万里因力争张浚当配享庙祀事,指斥洪迈“指鹿为马”,惹恼了孝宗,出知筠州(今江西高安)。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绍熙元年(1190),为接伴金国贺正旦使兼实录院检讨官。终因孝宗对他不满,出为江东转运副使。朝廷欲在江南诸郡行铁钱,万里以为不便民,拒不奉诏,忤宰相意,改知赣州。万里见自己的抱负无法施展,遂不赴任,乞祠官(无实际官职,只领祠禄,等于退休)而归,从此不再出仕,朝命几次召他赴京,均辞而不往。开僖二年(1206),因痛恨韩胄弄权误国,忧愤而死,官终宝谟阁文士,谥“文节”。

杨万里一生力主抗战,反对屈膝投降,他在给皇帝的许多“书”、“策”、“札子”中都一再痛陈国家利病,力诋投降之误,爱国之情,溢于言表。他为官清正廉洁,尽力不扰百姓,当时的诗人徐玑称赞他“清得门如水,贫惟带有金”(《投杨诚斋》)。江东转运副使任满之后,应有余钱万缗,但他均弃于官库,一钱不取而归。他立朝刚正,遇事敢言,指摘时弊,无所顾忌,因此始终不得大用。实际上他为官也不斤斤营求升迁,在作京官时就随时准备丢官罢职,因此预先准备好了由杭州回家的路费,锁置箱中,藏于卧室,又戒家人不许买一物,怕去职回乡时行李累赘。后来赋闲家居的十五年中,还是韩胄柄政之时,韩新建南园,请他作一篇“记”,许以高官相酬,万里坚辞不作,表示“官可弃,‘记’不可作。”以止数事,可以想见其为人。诗人葛天民夸他“脊梁如铁心如石”(见《南宋群贤小集.葛无怀小集》),并非谥美之辞。

杨万里是南宋杰出的诗人,在当时有很大的影响。他的诗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各,称“南宋四大家”。他起初模仿江西诗派,后来认识到江西诗派追求形式、艰深蹇涩的弊病,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尽焚其力作诗篇千余首,决意跳出江西诗派的窠臼而另辟蹊径。他在《荆溪集自序》中曾回忆过自己走过的创作道路:“余之诗,始学江西诸君子,既又学后山(陈师道)五字律,既又学半山老人(王安石)七字绝句,晚乃学绝句于唐人。……戊戌作诗,忽若有悟,于是辞谢唐人及王、陈、江西诸君子皆不敢学,而后欣如也。”他在诗中也曾明确表白:“传派传宗我替羞,作家各自一风流。黄(庭坚)陈(师道)篱下休安脚,陶(潜)谢(灵运)行前更出头。”(《跋徐恭仲省干近诗》之三)正因为他不随人脚跟、傍人篱下,敢于别转一路,推陈出新,终于自成一家,形成了他独具的诗风,号为“诚斋体”。对当时诗坛风气的转变,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杨万里学问渊博,才思健举。他的作品不拘一格,富有变化,既有“归千军、倒三峡、穿天心、透月窟”雄健富丽的鸿篇巨制;也有状物姿态,写人情意,随手拈来,却能曲尽其妙的写景抒情小诗。诗风平易自然、构思新巧、幽默风趣、清新活泼,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他又十分注意学习民歌的优点,大量吸取生动清新的口语谣谚入诗,因此,他的作品往往“俚辞谚语,冲口而来”(蒋鸿翮《寒塘诗话》),给人纯朴自然的感受。如:“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愁钉人来关月事,得休休去且休休。”(《竹枝歌》)完全似脱口而出的一首山歌,反映了他向民歌学习的成就。

杨万里现存的诗篇,有一部分直接抒写自己的爱国感情及对时政的关怀。特别是他充金国贺正旦使的接伴使时,第一次横渡江、淮,去北方迎接金使,亲眼看到宋朝的大好河山沦于金人手中,淮河成了南宋的北部边界,两岸的骨肉乡亲,不能自由往来,心中有无限感慨,写下了不少爱国的诗篇,如:“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初入淮河》)他路经镇江金山时,看到风景如画的金山的亭台变成了专门招待金使烹茶的场所,愤慨地写下了“大江端的替人羞!金山端的替人愁”(《雪霁晓登金山》)的诗句,深深地鞭挞了屈辱的南宋小朝廷。此外,如《过扬子江》、《读罪己诏》、《故少师张魏公挽词》、《虞丞相挽词》、《豫章江臬二首》、《宿牧牛亭秦太师坟庵》等诗章,或寄托家国之思,或呼吁抗战复国,或歌颂抗敌捐躯的将领,或讽刺卖国投敌的权奸,都是万里的名篇。

他也有一些诗作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表达了他对民生的关心及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如《悯农》、《观稼》、《农家叹》、《秋雨叹》、《悯旱》、《竹枝歌》、《插秧歌》等,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比较高。但上两类作品数量并不很多。

杨万里现存的诗篇,大部分是吟咏江风山月的写景抒情之作和应酬之作。这部分,作品有的题材过于细碎,缺乏高度的艺术概括,流于粗率浅俗。但他也有不少抒情写景的小诗,由于观察细致深入,描写生动逼真,感情真挚浓厚,因而意趣盎然,颇能动人。如“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闲居初夏午睡起》)“雾外江山看不真,只凭鸡犬认前村。渡船满板霜如雪,印我青鞋第一痕。”(《庚子正月五日晓过大臬渡》)“春回雨点溪声里,人醉梅花竹影中。”(《除夕》)均写得圆转自然,清新活泼,极有思致,和那些专门描摹风云月露的诗人走的是不同的道路。

杨万里一生写作极为勤奋,相传有诗二万余首,现存诗四千二百余首,诗文全集一百三十三卷,名《诚斋集》,今存。

5de闵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1768765htmlfr=qrl3

回答者:jiucha - 助理 三级 6-4 20:19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自号诚斋,吉水人,有“诚斋集”。南宋时所推重的“中兴四大诗人”是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和陆游四位互相佩服的朋友;杨和陆的声名尤其大,俨然等于唐诗里的李白和杜甫。不过,十个指头也有长短,同时齐名的两位作家像李白和杜甫。元稹和白居易慢慢的总会分出个高低。宋代以后,杨万里的读者不但远少于陆游的,而且比起范成大的来也数目上不如。在当时,杨万里却是诗歌转变的主要枢纽,创辟了一种新鲜泼辣的写法,衬得陆和范的风格都保守或者稳健。因此严羽“沧浪诗话”的“诗体”节里只举出“杨诚斋体”,没说起“陆放翁体”或“范石湖体”。

杨万里的创作经历见于“江湖集”和“荆溪集”的自序。据他说,他最初学江西派,后来学王安石的绝句,又转而学晚唐人的绝句,最后“忽若有悟”,谁也不学,“步后园,登古城,采撷杞菊,攀翻花竹,万象毕来,献余诗材”,从此作诗非常容易。同时人也赞叹他的“活法”、他的“死蛇弄活”和“生擒活捉”的本领。

回答者:风铃622 - 助理 二级 6-4 21:06

杨万里(1127-1206) 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南宋时所推重的“中兴四大诗人”是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和陆游四位互相佩服的朋友;杨和陆的声名尤其大,俨然等于唐诗里的李白和杜甫。不过,十个指头也有长短,同时齐名的两位作家像李白和杜甫。元稹和白居易慢慢的总会分出个高低。宋代以后,杨万里的读者不但远少于陆游的,而且比起范成大的来也数目上不如。在当时,杨万里却是诗歌转变的主要枢纽,创辟了一种新鲜泼辣的写法,衬得陆和范的风格都保守或者稳健。因此严羽“沧浪诗话”的“诗体”节里只举出“杨诚斋体”,没说起“陆放翁体”或“范石湖体”。 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曾任太常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尚书左司郎中兼太子侍读、秘书监等。主张抗金,正直敢言。宁宗时因奸相专权辞官居家,终忧愤而死。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家。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自成一家,时称“诚斋体”。其词风格清新、活泼自然,与诗相近。著有《诚斋集》。杨万里是南宋杰出的诗人,他的诗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各,称“南宋四大家”

初夏睡起 宋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此诗描写梅子成熟、芭蕉荫浓的初夏风光和儿童扑捉柳花的场景,表现了清闲恬淡、天真无邪的情趣。“留酸软齿牙”句写啖梅传神;“分绿”句形容蕉叶的浓荫,暗示反光、投影作用;“捉柳花”句写儿童专心戏嬉之状,跃然在目。诗句显示了诗人化工肖物的本领。

回答者:sssss9023 - 助理 二级 6-4 21:10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自号诚斋,吉水人,有“诚斋集”。是南宋杰出的诗人,他的诗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各,称“南宋四大家”

回答者:wty960213 - 试用期 一级 6-4 21:30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自号诚斋,吉水人,有“诚斋集”。是南宋杰出的诗人,他的诗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各,称“南宋四大家”

回答者:海洋世界sea - 魔法学徒 一级 6-5 14:05

杨万里(1127-1206) 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曾任太常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尚书左司郎中兼太子侍读、秘书监等。主张抗金,正直敢言。宁宗时因奸相专权辞官居家,终忧愤而死。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家。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自成一家,时称“诚斋体”。其词风格清新、活泼自然,与诗相近。著有《诚斋集》。

初夏睡起

宋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自号诚斋,吉水人,有“诚斋集”。南宋时所推重的“中兴四大诗人”是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和陆游四位互相佩服的朋友;杨和陆的声名尤其大,俨然等于唐诗里的李白和杜甫。不过,十个指头也有长短,同时齐名的两位作家像李白和杜甫。元稹和白居易慢慢的总会分出个高低。宋代以后,杨万里的读者不但远少于陆游的,而且比起范成大的来也数目上不如。在当时,杨万里却是诗歌转变的主要枢纽,创辟了一种新鲜泼辣的写法,衬得陆和范的风格都保守或者稳健。因此严羽“沧浪诗话”的“诗体”节里只举出“杨诚斋体”,没说起“陆放翁体”或“范石湖体”。

杨万里的创作经历见于“江湖集”和“荆溪集”的自序。据他说,他最初学江西派,后来学王安石的绝句,又转而学晚唐人的绝句,最后“忽若有悟”,谁也不学,“步后园,登古城,采撷杞菊,攀翻花竹,万象毕来,献余诗材”,从此作诗非常容易。同时人也赞叹他的“活法”、他的“死蛇弄活”和“生擒活捉”的本领。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自号诚斋,吉水人,有“诚斋集”。是南宋杰出的诗人,他的诗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各,称“南宋四大家”

回答者:4661000z - 门吏 三级 6-7 17:36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自号诚斋,吉水人,有“诚斋集”。是南宋杰出的诗人,他的诗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各,称“南宋四大家”

回答者:我是小猪童童 - 魔法学徒 一级 6-9 13:13

杨万里(1127-1206) 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曾任太常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尚书左司郎中兼太子侍读、秘书监等。主张抗金,正直敢言。宁宗时因奸相专权辞官居家,终忧愤而死。

回答者:我行我素1997 - 门吏 二级 6-9 15:41

是人,是诗人,是地球诗人,是地球亚洲诗人,是地球亚洲中国诗人,是地球亚洲中国宋朝诗人(嘻嘻,都是废话)

回答者:83260574 - 门吏 三级 6-11 20:19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水(今属江西)人,他幼时家境清寒,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历任太常博士、宝谟阁直学士等职,韩侂胄当政时,因政见不合,隐居十五年不出,最后忧愤成疾而终

回答者:x332865000 - 初学弟子 一级 6-11 21:06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历任太常博士、宝谟阁直学士等职,韩侂胄当政时,因政见不合,隐居十五年不出,最后忧愤成疾而终。有《诚斋集》。

杨万里的诗歌创作大体上经历了从模仿、过渡到自成一体的过程。绍兴三十二年以前,他是学江西派风格的,这诗作后来被他烧掉了。此后到淳熙四年(1177),是他诗风转变时期。在这一时期中,他一方面向张浚、张栻学习和切磋理学的奥旨,同时把从日常生活中体验与领会理致的见解挪移到文学创作中来。他在《题唐德明建一斋》诗中说:“平生刺头钻故纸,晚知此道无多子。从渠散漫汗牛书,笑倚江枫弄江水。”这种蔑视书本而重视日常生活的态度成为他诗风转变的契机。现存《江湖集》的七百多首诗中,既有学陈师道五律、王安石七绝及唐人绝句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风趣轻快的小诗,如: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之一)

淳熙五年以后,杨万里诗歌的独特风格基本形成,他的诗学观点也基本成熟。其《荆溪集序》自言此时“忽若有悟,于是辞谢唐人及王(安石)、陈(师道)、江西诸君子,皆不敢学,而后欣如也。……予口占数首,则浏浏焉无复前日之轧轧矣。”而且,这时“步后园,登古城,采撷杞菊,攀翻花竹,万象毕来,献予诗材”,写诗十分顺利。这种重视观察自然、从日常生活中取材的见解,对于江西诗派主张从前人那里“夺胎换骨”、“点铁成金”的诗论正是有力的反动。

不过,“诚斋体”的形成,不仅是重视从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获取新颖生动素材,还要求具有透脱的胸怀与哲理的思考;诗人在热情地投入自然万物与日常生活,与之打成一片而彼此交融的同时,又必须跳出来冷静理智地观照与领悟其中所涵蕴的人生哲理,这样写成的诗,才不仅有自然与生活的盎然生机,而且富于理趣,像下面几首诗: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乱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之五)

春迹无痕可得寻,不将诗眼看春心。莺边杨柳鸥边草,一日青来一日深。(《过杨二渡》之一)

碧酒时倾一两杯,船门才闭又还开。好山万皱无人见,都被斜阳拈出来。(《舟过谢潭三首》之三)

此外,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溪回路转愁无路,忽有梅花一两枝”(《晚归遇雨》),“绿萍池沼垂杨里,初见芙蕖第一花”(《将至建昌》)等,都表现了“诚斋体”在创作方式上的特点:一是善于敏感地发现与迅速地捕捉在自然万物与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常人所不能发现或容易忽略的富于情趣与美感的景象,这正是他抛弃堆垛古人、剥扯古语、模仿古诗而热情地投入生活的结果;二是注意在这些景象中融入自己的主观领悟与体验,使之带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趣,即所谓“不是胸中别,何缘句子新”(《蜀士甘彦和寓张魏公门馆,用予见张钦夫诗韵作二诗见赠,和以谢之》),这则是他把理学及禅宗观物体验方式引入诗歌的产物。

“诚斋体”在语言方面以自然流畅、风趣活泼为基本特征。

由于杨万里的诗主要描写寻常的自然景物与日常生活,以表现其中的勃勃生机和自己内心中的人生体验,那种生涩或过于典雅的语言反而会妨碍他所要表现的内容,所以他在语言形式方面不太用力,而努力追求语言形式之外的某种意味,这正如他自己所说:“老夫不是寻诗句,诗句自来寻老夫。”

(《晚寒题水仙花并湖山》)具体说来,首先,杨万里的诗句大多句法完整而意脉连贯,很少有断续拼合和跳跃连接的,这越过江西诗派而较多继承了宋诗自梅、欧、苏以来所形成的语言风格;其次,是多采用自然的口语、俗语入诗,使诗歌像日常对话那样活泼,并求得新颖、生动、轻快与风趣的效果。

从宋诗自北宋后期至南宋前期的发展来看,黄庭坚以他独有的风格与技巧开创了新的诗风。但这种诗风本身带有弊病,而江西派后期的诗人不能以独立的创造取代前人,只是跟在后面亦步亦趋,更造成诗界凝滞的僵局。这使得许多人感到不满,就连吕本中也在提倡“活法”来纠正其偏失。杨万里正是运用了在禅宗和理学那里极受推崇的“活法”,自出机杼,用活泼的眼光观察变化无穷的世界,用活泼的语言表现新鲜独特的人生感受,这才打破了江西派诗风的笼罩,成为宋诗转化的又一枢纽。他的《跋徐恭仲省干近诗》之三说:

“传派传宗我替羞,作家各自一风流。黄陈篱下休安脚,陶谢行前更出头。”这种态度正是他能自成一体的根本原因。

杨万里的诗较少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但这类诗虽为数不多,其中也有些是写得比较好的。如《悯农》“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写出了农民艰难度日的困苦;而《初入淮河四绝句》写他出使金国时所见所思,也能引发读者丰富的感想,如第三首: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从总体上说,机智活泼、风趣自然是杨万里诗的显著长处,但他的诗同时也很少表现尖锐的、深重的人生感受(在这一点上,他还不如黄庭坚),因此大多取材细琐,缺乏雄大的气魄。

有些诗更有粗率滑易的毛病,让人觉得浅俗无味;偶尔也有卖弄学问的陋习,重又走到江西派的老路上去。但他毕竟开创了新的诗风,这是一味模仿古人的诗人所不能比拟的。在杨万里打破了江西派诗风的笼罩之后,有些诗人既想在江西诗派之外另辟蹊径,又缺乏独创的才力,于是就另外找些古代诗人作为效仿的对象,好像走出一间牢房又进了另一间牢房,总不如杨万里那样跳出牢宠,无拘无束。

回答者:瞬间001号 - 初入江湖 二级 6-11 21:33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吉水县)人。南宋杰出的诗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中进士。授赣州司户,后调任永州零陵县丞,得见谪居在永州的张浚,多受勉励教诲。孝宗即位后,张浚入相,即荐万里为临安府教授。未及赴任,即遭父丧,服满后改知奉新县。乾道六年(1170)任国子博士,开始作京官,不久迁太常丞,转将作少监。淳熙元年(1174)出知漳州,旋改知常州。六年,提举广东常平茶盐,曾镇压沈师起义军,升为广东提点刑狱。不久,遭母丧去任,召还为吏部员外郎,升郎中。十二年(1185)五月,以地震应诏上书,极论时政十事,劝谏孝宗姑置不急之务,精专备敌之策,坚决反对一些人提出的放弃两淮、退保长江的误国建议,主张选用人才,积极备战。次年,任枢密院检详官兼太子侍读。十四年(1187),迁秘书少监。高宗崩,万里因力争张浚当配享庙祀事,指斥洪迈“指鹿为马”,惹恼了孝宗,出知筠州(今江西高安)。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绍熙元年(1190),为接伴金国贺正旦使兼实录院检讨官。终因孝宗对他不满,出为江东转运副使。朝廷欲在江南诸郡行铁钱,万里以为不便民,拒不奉诏,忤宰相意,改知赣州。万里见自己的抱负无法施展,遂不赴任,乞祠官(无实际官职,只领祠禄,等于退休)而归,从此不再出仕,朝命几次召他赴京,均辞而不往。开僖二年(1206),因痛恨韩胄弄权误国,忧愤而死,官终宝谟阁文士,谥“文节”。

杨万里一生力主抗战,反对屈膝投降,他在给皇帝的许多“书”、“策”、“札子”中都一再痛陈国家利病,力诋投降之误,爱国之情,溢于言表。他为官清正廉洁,尽力不扰百姓,当时的诗人徐玑称赞他“清得门如水,贫惟带有金”(《投杨诚斋》)。江东转运副使任满之后,应有余钱万缗,但他均弃于官库,一钱不取而归。他立朝刚正,遇事敢言,指摘时弊,无所顾忌,因此始终不得大用。实际上他为官也不斤斤营求升迁,在作京官时就随时准备丢官罢职,因此预先准备好了由杭州回家的路费,锁置箱中,藏于卧室,又戒家人不许买一物,怕去职回乡时行李累赘。后来赋闲家居的十五年中,还是韩胄柄政之时,韩新建南园,请他作一篇“记”,许以高官相酬,万里坚辞不作,表示“官可弃,‘记’不可作。”以止数事,可以想见其为人。诗人葛天民夸他“脊梁如铁心如石”(见《南宋群贤小集.葛无怀小集》),并非谥美之辞。

杨万里是南宋杰出的诗人,在当时有很大的影响。他的诗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各,称“南宋四大家”。他起初模仿江西诗派,后来认识到江西诗派追求形式、艰深蹇涩的弊病,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尽焚其力作诗篇千余首,决意跳出江西诗派的窠臼而另辟蹊径。他在《荆溪集自序》中曾回忆过自己走过的创作道路:“余之诗,始学江西诸君子,既又学后山(陈师道)五字律,既又学半山老人(王安石)七字绝句,晚乃学绝句于唐人。……戊戌作诗,忽若有悟,于是辞谢唐人及王、陈、江西诸君子皆不敢学,而后欣如也。”他在诗中也曾明确表白:“传派传宗我替羞,作家各自一风流。黄(庭坚)陈(师道)篱下休安脚,陶(潜)谢(灵运)行前更出头。”(《跋徐恭仲省干近诗》之三)正因为他不随人脚跟、傍人篱下,敢于别转一路,推陈出新,终于自成一家,形成了他独具的诗风,其诗风格纯朴,语言口语化,构思新巧,号为“诚斋体”。对当时诗坛风气的转变,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杨万里学问渊博,才思健举。他的作品不拘一格,富有变化,既有“归千军、倒三峡、穿天心、透月窟”雄健富丽的鸿篇巨制;也有状物姿态,写人情意,随手拈来,却能曲尽其妙的写景抒情小诗。诗风平易自然、构思新巧、幽默风趣、清新活泼,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他又十分注意学习民歌的优点,大量吸取生动清新的口语谣谚入诗,因此,他的作品往往“俚辞谚语,冲口而来”(蒋鸿翮《寒塘诗话》),给人纯朴自然的感受。如:“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愁钉人来关月事,得休休去且休休。”(《竹枝歌》)完全似脱口而出的一首山歌,反映了他向民歌学习的成就。

杨万里现存的诗篇,有一部分直接抒写自己的爱国感情及对时政的关怀。特别是他充金国贺正旦使的接伴使时,第一次横渡江、淮,去北方迎接金使,亲眼看到宋朝的大好河山沦于金人手中,淮河成了南宋的北部边界,两岸的骨肉乡亲,不能自由往来,心中有无限感慨,写下了不少爱国的诗篇,如:“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初入淮河》)他路经镇江金山时,看到风景如画的金山的亭台变成了专门招待金使烹茶的场所,愤慨地写下了“大江端的替人羞!金山端的替人愁”(《雪霁晓登金山》)的诗句,深深地鞭挞了屈辱的南宋小朝廷。此外,如《过扬子江》、《读罪己诏》、《故少师张魏公挽词》、《虞丞相挽词》、《豫章江臬二首》、《宿牧牛亭秦太师坟庵》等诗章,或寄托家国之思,或呼吁抗战复国,或歌颂抗敌捐躯的将领,或讽刺卖国投敌的权奸,都是万里的名篇。

他也有一些诗作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表达了他对民生的关心及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如《悯农》、《观稼》、《农家叹》、《秋雨叹》、《悯旱》、《竹枝歌》、《插秧歌》等,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比较高。但上两类作品数量并不很多。

杨万里现存的诗篇,大部分是吟咏江风山月的写景抒情之作和应酬之作。这部分,作品有的题材过于细碎,缺乏高度的艺术概括,流于粗率浅俗。但他也有不少抒情写景的小诗,由于观察细致深入,描写生动逼真,感情真挚浓厚,因而意趣盎然,颇能动人。如“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闲居初夏午睡起》)“雾外江山看不真,只凭鸡犬认前村。渡船满板霜如雪,印我青鞋第一痕。”(《庚子正月五日晓过大臬渡》)“春回雨点溪声里,人醉梅花竹影中。”(《除夕》)均写得圆转自然,清新活泼,极有思致,和那些专门描摹风云月露的诗人走的是不同的道路。

杨万里一生写作极为勤奋,相传有诗二万余首,现存诗四千二百余首,诗文全集一百三十三卷,名《诚斋集》,今存。

建炎元年丁未九月二十二日(公元1127年10月29日),杨万里呱呱坠地。这是一个风狂雨横的年代。金兵大举入侵中原

1:千军万马

[qiān jūn wàn mǎ] 

形容雄壮的队伍或浩大的声势。

2:马到成功

[mǎ dào chéng gōng] 

古时打仗,常以“旗开得胜,马到成功”祝愿迅速取得胜利。现在用来形容人一到那里,工作刚开始就取得成就。

3:走马观花

[zǒu mǎ guān huā] 

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也说走马看花。

4:骑马找马

[qí mǎ zhǎo mǎ] 

比喻东西就在自己这里,还到处去找。也比喻一面占着现在的位置,一面另找更称心的工作。

5:人仰马翻

[rén yǎng mǎ fān] 

人马都被打得翻倒在地。形容惨败的狼狈相。也比喻乱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

6:悬崖勒马

[xuán yá lè mǎ] 

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醒悟回头。

7:指鹿为马

[zhǐ lù wéi mǎ] 

秦朝二世皇帝的时候,丞相赵高想造反,怕别的臣子不附和,就先试验一下。他把一只鹿献给二世,说:“这是马。”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吧,把鹿说成马了。”问旁边的人,有的不说话,有的说是马,有的说是鹿。事后赵高就暗中把说是鹿的人杀了(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比喻颠倒是非。

8:人困马乏

[rén kùn mǎ fá] 

形容体力疲劳不堪(不一定有马)。

9:马马虎虎

[mǎ mǎ hǔ hǔ] 

形容做事马虎、随便。

10:单枪匹马

[dān qiāng pǐ mǎ] 

也说匹马单 枪。比喻行动无人帮助,独自勇往直前。五代汪遵《乌江》诗:“兵散弓残挫虎威,单枪匹马突重围。”

11:兵荒马乱

[bīng huāng mǎ luàn] 

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景象。

12:素车白马

[sù chē bái mǎ] 

旧时办丧事用的车马,后用作送葬的语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1211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7
下一篇2024-04-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