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的母亲河,被誉为”小九寨沟“的是哪条河?

丽江的母亲河,被誉为”小九寨沟“的是哪条河?,第1张

丽江的母亲河,被誉为”小九寨沟“的是白水河。

一、地理位置

丽江白水河是玉龙雪山风景区云杉坪旁的一条河流,由玉龙雪山融化的冰川和雪水汇合而成,由于水质纯净,河床和台地都是白色的大理石和石灰岩,因此得名白水河。据说白水河的水是从玉龙的口中流出来的,有灵性,是爱情的圣地。

白河是丽江的主要水源,可以说是孕育丽江的母亲河,这么多年来,不知有多少人生活在这里,当地居民对白河都很尊敬,对它的保护也很严格,白河的源头是玉龙雪山,河水是从高山上融雪而成,河水清澈,地势较高,因此河水十分清凉。

二、颜色多变的白水河

白水河是一条很漂亮、很有特点的河流,又被称为丽江九寨沟,天气好的时候,由于白水河的微量元素含量很高,所以大部分河水都是蓝色的,或者是淡绿色的。

白水河的河水好似天空的倒影,蓝得让人感觉到不真实,到底眼前的是天空还是头顶的才是天空,一片湛蓝的湖水让人挪不开眼睛,这是因为水富含铜离子,加上水也清澈才如此蔚蓝。

在阳光的照耀下,整个湖泊都亮了起来,就像是天上的繁星。周围都是青翠的树木,连绵的山脉,倒映着绿色的树木,一眼望去仿佛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一样,一群群的小鸟在林间鸣叫着,在森林中寻找着食物。

这里仿佛是世外桃源一般,一个人静静地站在那里,就能待上一个下午。

除此以外,白水河也是多变的,它还能变成白色,白水河的河底有很多白色的石灰石,雨天由于没有太阳的反射和蓝天的影子,河水就变成了罕见的灰色,这种灰色的河流是你不曾在其他地方看到过的。

潮白河为流经北京市北部、东部的重要河流,属海河水系。其上源有两支,东支为潮河,西支为白河。潮河,古称大榆河、濡河,又称鲍丘(邱)水,因其“时作响如潮”而称潮河。

发源于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草碾子沟南山下,经滦平县,自古北口入本市密云县境,有安达木河、清水河、红门川等支流汇入,在辛庄附近注入密云水库,市境内河长72公里。白河,古称湖灌水、沽水、沽河、潞水、潞河、溆水、白屿河。河多沙, 沙洁白,故名白河;河性悍,迁徙无常,俗称自在河。

发源于河北省沽源县,经赤城县,于白河堡进入本市延庆县境,东流经怀柔县青石岭入密云县,沿途有黑河、汤河、 白马关河等支流汇入,在张家坟附近注入密云水库。潮、白两河出库后,各自排放故道,于密云县城之西南的河漕村汇合后称潮白河。南 流,经怀柔区、顺义区,至通州区,沿途有支流怀河、箭杆河来汇,于通州区牛牧屯出北京市入河北省境,东流汇入海河而注渤海。

二道白河属于延边州。二道白河地区位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的南部,地处长白山的脚下,境内森林密布,该地区东与和龙市接壤,西与白山市毗邻,北与敦化市相接,南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整个地域呈东南向西北走向的狭长条形。白河地区平均海拔为800米,气候为冬季寒冷、夏季凉爽,特别适合红松、白桦等耐寒植物的生长。

地理环境:

森林覆盖率为94%共有林地面积272883公顷,区有120余种植物,30多种经济价值高的树种,如:红松、长白落叶松、柞木、水曲柳、核桃秋等,年均出材量约30万立方米。草原面积12342公顷,地域东西宽492公里,南北长648公里,其东呈环形状。白河地区总人口60000余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15%。二道白河浮游植物生物量及组成(毫克/升):浮植物总计063,硅藻100%。二道白河镇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境内,美丽的长白山脚下,在其境内可遥望长白山。现已开通吉林到二道白河的快速旅客列车。

二道白河镇是一个充满东北风情的特色小镇。它美丽的风景里没有世俗尘埃污染的痕迹。人们平静地生活在这里。初夏时节,处处鸟语花香、绿树成荫的奇妙景象,让人眼前一亮。

二道镇,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位于长白山北坡,距长白山入口约35公里,东南毗邻朝鲜。二道镇森林植被覆盖率高,水资源丰富,有“桦树之乡”、“美松之乡”的美誉,现为长白山周边著名的旅游小镇。

从名字上也可以看出,二道白河镇得名于二道白河,是一条从长白山流下来的河流,蜿蜒流过这里,滋润着这片土地。二道白河镇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也让这个小镇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

据当地人说,10年前,这里是完全不同的景象。现在,二道白河镇由于改造,不仅环境优美,还吸引了很多游客。在游客眼里,这个地方就像一个世外桃源,没有城市里的车水马龙,没有噪音,没有雾霾。空气很清新,住在这里的人自然幸福感很高,很适合发呆。

此外,这里距离长白山核心景区仅30公里。作为长白山的门户,享有“长白山第一镇”的美誉。大多数去长白山旅游的人都会选择住在这里,同时也会到这里一游,感受这个小镇的宁静和美丽。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二道白河镇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唐代,人们就在这里生活繁衍。清朝的时候,长白山因为被奉为圣山而被封禁了200年,使得这里的生态环境非常原生态。

对于北方人来说,二道白河镇就如同一座“江南古镇”,流水潺潺,环境幽静。对于南方人来说,身处二道白河镇,真的会被眼前的景象震惊。很不可思议,北方居然有这么美的小镇,但是真的存在,而且是个青山绿水,人好的好地方。

二道白河镇也是一个因为旅游而兴起的小镇。这里的旅游业非常繁荣。为此修建了很多娱乐项目,比如这里的天空廊桥和天空玻璃观景台,都是为了方便游客游览二道白河镇,同时也方便当地人游玩。

世界上有20个必去的城镇。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其中一个就是二道白河镇。

刚去二道白河镇的时候,就感受到了这里的宁静,道路非常干净整洁,空气清新宜人,尤其是夏天,气候凉爽,非常适合居住一段时间。

白河水库是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市境内的一座水库,位于玛瑙河支流白河上,建于1966年。

基本介绍 中文名 :白河水库 地理位置 :位于湖北宜昌当阳境内 正常库容 :1230万立方米 集雨面积 :3991平方千米 水库正常库容为1230万立方米,集雨面积为3991平方千米,海拔为1724米。

南阳市白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河南南阳白河国家湿地公园地处南阳市中北部,由北向南成片带状走向,主要包括鸭河口水库及其下游的白河和周边一定区域,地理坐标为:东经112°24′55"~112°40′50",北纬33°4′29"~33°24′54"。规划总面积172762公顷。

湿地公园以大型人工湖泊和具有丰富水量的自然河流为核心,以由永久性河流、洪泛平原湿地、大型库塘和运河/输水河组成的复合湿地生态系统为特色,在河南省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在中原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公园内湿地总面积为13076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57%。

湿地公园位于我国三大候鸟迁徙路线的中线主干,其开阔的水域、良好的水质、宽阔多样的生境以及周边众多可以取食的农田,为迁徙候鸟在南阳段提供了重要的停歇和觅食场所。湿地公园是我国候鸟迁徙路线中线的重要节点。

湿地公园地处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区域。过渡性气候为动植物生长提供了多样的生境。调查显示,湿地公园内有高等维管植物900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7种,包括乌苏里狐尾藻、野菱、野大豆、莲、金荞麦和中华结缕草等。有野生脊椎动物256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21种,包括黑鹳、大天鹅、小天鹅和鹗等;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的两栖动物、鸟类和兽类达154种。湿地公园还地处我国南水北调中线生态走廊上。

湿地公园以鸭河口水库和白河为主体,贯穿上段森林景观、中段乡村田园景观和下段现代城市景观,营造并组合而成的具有不同风貌的复合湿地景观极具特色。同时,湿地公园还蕴藏着深厚的地域历史文化、独特的河南民俗文化、丰富的湿地生态文化、厚重的汉文化和三国文化,配合湿地公园周边巨大的城乡人口,为开展科普宣教与生态休闲奠定了客源基础。

湿地公园秉承“保护优先、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集湿地保护保育、恢复修复、湿地功能和湿地文化展示、湿地科普宣教、湿地科研监测和湿地生态旅游于一体,被区划为保护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和管理服务区4个功能区。

保护保育区主要包括鸭河口水库及周边一定范围的水源涵养林,以及下游白河段。保护保育区面积为161967公顷,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938%。该区是湿地公园的主体和生态基质,是南阳市的战略水源地,是以水禽为代表的众多生物的主要栖息场所。规划该区在对现有水体、动植物及其生境进行严格保护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生态恢复和修复,构建良好的水文联系,营造良好的生境,打造水禽栖息乐园。

恢复重建区主要包括湿地公园范围内的白河最下段,规划对现有的采砂行为进行规范,对采砂迹地通过水系疏通等重建良好的河流水文特征,打造良好的生态水岸,适度恢复和修复水禽栖息地,构建良好的河流廊道水禽栖息乐园。

宣教展示区主要包括鸭河口水库大坝和溢洪道区域至焦柳线河段。主要通过室外和室内相结合的宣教方式,进行湿地宣教中心、湿地宣教长廊、湿地文化长廊的建设,打造湿地科普宣教基地,传播湿地科学知识,提高人民群众湿地保护意识。

管理服务区包括湿地公园管理、服务机构和设施,主要包括湿地公园管理局和湿地保护管理站等。

通过规划与建设,白河湿地将被建设成:

南阳市优质充足水源地和生态安全屏障,水禽栖息乐园!

整体形象突出、基础设施完备、湿地景观独特、科普教育与游览观光兼备、具有浓郁汉韵风情的国家级湿地公园!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滨河西路

邮箱:nybhsd@163com

邮编:473006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1209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7
下一篇2024-04-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