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八年级下册几篇课文的教案和课件

寻找~八年级下册几篇课文的教案和课件,第1张

第八课短文两篇(八年级人教版)

8短文两篇

巴 金

教学目的

1.学习散文诗优美的语言,蕴含着哲理。

2.理解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

教学重点、难点

1.课文中的联想与想像。

2.理解作品的主题。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呖谷(y6ng)一撮灰(cuo1) 皓月(hao4)妲娥(heng2)

2.解释下列词语。

皓月:明亮的月亮。

露台:晒台。

yang谷:古书上指日出的地方。yang,日出。

二、导入

无数人咏叹太阳和月亮,留下了美好的诗篇。作者在特殊的年代里,对着这永恒的星球发出了自己的感叹。在《日>中,作者显然在飞蛾扑火、夸父逐日中寄托着深意;而寒夜里面对如镜的凉月,想起了嫦娥奔月,又是一种别样的心情。

作者简介:

巴金(1904~ ),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早年在南京东南大学附中学习,后赴法国巴黎学习。回国后长期从事著译。曾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建国后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家>、中篇小说<憩园>和随笔集。其散文思想深刻,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三、朗读课文,初步体会作品的主题

让学生交流读后心得。

四、精读《日》

学生朗读《日》一文。思考:文章按怎样的思路展开的如何理解

作品的主题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这篇散文诗仅仅250余字,却浓缩着丰富的感情,它像一团火,炙烤着读者的心灵。

开头两段,作者把自己的感情形象化,先是赞美飞蛾,因为它是为追求光和热而被灯火烧死的,接着又怀念夸父,因为它是为追赶日影而渴死畅谷的。这是作者思想感情形象化的表白,他所歌颂的是追求光和热的执着态度,是为了得到光和热不怕粉身碎骨的献身精神。飞蛾和夸父的形象,是作者思想性格的真实写照。

三、四两段,对追求光和热的献身精神正面展开议论,指出了生命是可贵的,但为了追求光和热应该不怕牺牲,并且还指出追求光和热的目的是为了给人间争得光明与温暖。这里渗透着进步的价值观、生死观的理论原则,言简意赅,发人深思。

第五段,作者又进一步明确地表示自己的决心。自己愿作人间飞蛾,为了追求光和热,飞向日球,失去知觉,化为灰烬,在所不惜。这是作者庄严的宣言,具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热情洋溢、感情奔放是巴金作品的突出特色,《日》一文便是凝聚着炽烈的热情的佳作。作者歌颂了不顾一切追求光明的精神,表露出不可遏制的为真理而勇于献身的思想,表达了为国家、为人民发光、发热,直到烧成灰烬的决心和意志。它蕴含着哲理,奔涌着热情,堪称“字挟风霜”、“声成金石”的艺术精品。

五、指导学习《月》

学生以小组形式,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学习<月>。

学生自由朗读《月>,提出问题,共同解决。

提问:月亮在这里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什么你是通过文章中的哪些描写体会出来的这里所表现的意境,能使你联想起古诗文中的哪些诗句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月亮在文章这里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寒冷。

相关的描写句子有:

“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面对凉月,我也有这感觉。”

“我望着明月,总感到寒光冷气侵入我的身子……觉得自己衣服上也积了很厚的霜似的。”

“的确,月光冷得很”。

“月的光是死的光。”……

作者笔下的月给人的是寒冷、阴冷,让人冷静,不同于日带来的热情洋溢。

学生交流写月的古诗文,进行整理归类。

(一)月,呈现不同的形态。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范仲淹<岳阳楼记>)

(二)月,撩拨满腹的愁绪。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三)月,包含着瑰丽的想像。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六、组织学生讲神话故事

如“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小组之间进行比赛。

七、小结

<短文两篇>是巴金建国前创作的散文诗。它散发着作者忧郁而热情的青春气息。 。

《日》表现作者热情洋溢的一面,在那个“没有了光和热”,只有“黑暗的寒冷世界”,“我愿做人间的飞蛾”,“飞向火热日球”,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表现了作者对真理的追求。

《月》则表现作者细腻幽静的一面,作者赞颂妲娥为了一个不知名的理想而放弃原有的一切,“妄想”改变“月”这个冰冷的星球。妲娥是作者理想精神的化身。

这两篇短文都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

八、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三。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到民间采风去

一、活动目标

1.借“采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欣赏生活、热爱生活。

2.培养学生运用问卷调查、采访、搜集整理文献资料等方法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加工分析资料的能力。

二、活动内容方法与形式

方法:

1.问卷调查

2.访问座谈

3.查阅文献

4.摄影录像

活动形式:

1.角色扮演

2.研讨辩论

3.编写报刊

4.举办讲座

5.举办展览

活动内容:见教材

三、活动建议

1.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根据本地情况和学生实际确定活动主题,不求大而全,务求有实效,力求充分激发学生兴趣,积极认真投入到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增强能力,尤其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以此弥补课堂教学之不足。

2.选题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本单元多项活动内容(家乡素描、认识方言、乡土发现、节日等)应由学生自由选定,自由组合,教师不宜强行指定。

3.教师少干预多指导。指导学生根据选题制订计划,指导学生采用研究手段,为学生查阅资料提供帮助,鼓励学生用富于创造性的方法表达自己的采风结果。整个过程应由学生自行完成。

4.注重评价。切忌虎头蛇尾不了了之。评价标准:侧重态度,侧重过程(占60%),兼顾活动结果(占40%)。评价方法:①评比②展览③学生自我评估④学校与社会评估(如校园橱窗陈列,新闻媒体报道等)。

四、活动方案示例

示例一:搜集“地方民谚”活动

①确定研究方向与目标。

②研究手段及工具:录音、笔录、文献检索、采访专家

③制订活动程序:搜集民谚——阅读理解——深入研究——撰写论文。

④整理有关资料,形成最终结果(或表演,或编写词典或做报告或写论文)视参与者的爱好及研究结果而定。

具体过程:

1.搜集民谚

由于民谚来自农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达,有许多农谚已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伴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被人们淡忘。所以,要想真正地获得第一手材料,要特别关注那些年长的老者。

为了方便他们采访,我首先给同学们上了一堂文明礼仪课,教会他们如何深入调查,如何文明采访,如何使用采访工具(录音机、照相机等),如何尊重老人等等。为了方便工作,我们还请了地方文史研究人员来指导他们确定采集的地点和采访的对象。

2.阅读理解

要教会学生如何阅读自己搜集来的民间农谚和理论文章,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不搞信息封锁,提倡资源共享。通过互相交流,拓展阅读视野。我们给他们耐心讲解农谚的一般特点、阅读的基本方法、怎样进行比较、如何欣赏等等。其中方言的演变是我们研究中的一大难题,因为有些搜集到的民谚由于太久远,现代人已不能准确理解其内在含义了。为此,我们又特地邀请了地方的方言研究专家来帮助学生阅读理解。

3.深入研究

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我们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对他们不懂的问题要适时点拨,如农谚的历史演变,农谚的时代性、人民性、地域性等特点。经过讨论研究后,学生们的观点基本一致,便教他们如何去归纳总结自己的观点。学生们又集中在一起画呀,改呀。不久,一张张“观点汇总图”便诞生了。

4.撰写论文

如何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撰写成文呢?此时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对于他们的研究成果持欣赏的态度,并对论文写作提出相关要求。当然,我们绝不能以规范的学术论文的标准来衡量它,只要学生在文章中有自己的独特视角、独立思考和独到见解就行,哪怕是胡思乱想,异想天开(当然没有实践的胡编乱造是不行的)。因为,他们所获得的生活体验和研究经验也许是他们在书本中永远也学不来的。

附: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

沭阳地方农谚《九九歌》评析

寒假里我们到民间采风,在几位老人的帮助下收集到了我们沭阳的两首农谚——《九九歌》。仔细读来,深感韵味无穷,我们不禁为我们先祖们的智慧所惊叹。沭阳虽不是什么人杰地灵的地方,但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千百年来,祖先们在这块大地上辛勤劳作,创造了灿烂的民族地方文化。我们收集到的这两首《九九歌》,不但对计算气候时令十分方便,而且它通俗形象,内容丰富,涉及很多方面,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充分地显示出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也透视出沭阳地方文化深刻的内涵。

《九九歌》之一

一九和二九,满天寒气冷飕飕;三九尖嘴九,滴水变成冻琉琉;

最冷是四九,冰上行人结队走;五九回阳九,沿着河岸插杨柳;

六九解冻九,渐渐舒开两只手;屈指数七九,脱下棉衣把路走;

时节交八九,家家户户犁耙修;张口说九九,牛鞭遍野响不休;

九九尽了九,冬去春来花草稠。

《九九歌》之二

扳指数九冷风来,毛衣外套滑雪衫;二九天气变了脸,大衣毛帽不支(顶)寒;

三九四九冰封河,火炉旁边读报刊;五九禽畜圈里看,牛生新犊鸡下蛋;

五六七九春色新,韭黄青菜绿茵茵;八九吹面风不寒,收拾农具忙生产;

数九尽了草木青,红红绿绿新春衫。

通过阅读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两首民谚有如下特点:

一、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两首农谚每首只有短短九句或七句,但却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九九歌》的命名,反映了沭阳人民的文化价值取向。我们中华民族向来以“九”为大,认为“九”是最吉利的数字,如“九九重阳”、“九九归一”、“九五之尊”、“一言九鼎”等等。名为《九九歌》,第一首歌正好九句,暗合“九”意。由于五六七九天气的变化不太大,所以第二首便合三为一:五六七九春色新,韭黄青菜绿茵茵。读起来更加简洁易懂。

另外,从一些语句中可以透视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审美观。我们知道,“红色”是喜庆的象征,“绿色”充满了生命的活力。红绿相配不仅符合大自然的配色规律,而且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充满智慧的沭阳人民也许早已发现了这一规律,沭阳的俗语中便有“红配绿(方言读lu,入声),看不足(看不厌)”的说法。所以第二首谚语便有“红红绿绿新春衫”之说。

二、形象生动的语言

两首农谚中使用了许多方言俗语,当地人读起来倍感亲切自然,充分表现了地方语言特有的淳朴和深刻,即便是外地人也能从中品味到其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如“尖嘴九、交、冻琉琉”等词。“尖嘴”在沭阳方言中意为“厉害、刻薄”,如,“这个人尖嘴毛唇的”,在这里充分表现出天气的干冷无情;“交”在沭阳方言中为“到”意,如“他交新年十八岁了”。“冻琉琉”指冬天雨雪天在屋檐下结挂成的冰柱,在本地还常用来指透明的物体,如称玻璃球为“琉琉球”。

还有一些表现物象的词语,准确地表现出数九天不同时节人和物的不同表现。有的再现了数九寒冬冰天雪地的酷冷,如:滴水变成冻琉琉。有的写出了寒冬中人们行动的艰难,如:冰上行人结队走。有的写出了春回大地,人间焕发出的新春喜庆气息,如:沿着河岸插杨柳、冬去春来花草稠、数九尽了草木青、红红绿绿新春衫。

在言语表达中,两首农谚充分体现了民歌的感情朴素、纯真、活泼的特点。如有一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来表情达意,如:二九天气变了脸。写出了二九天气的寒冷无情,变化无常,时而寒风凛冽、寸步难行,时而北风呼啸,滴水成冰。我们也能从中想像出人们在风中缩头拢袖的情景,形象生动,表意深刻。

三、真实独特的感受

这两首农谚,把人们在不同时节通过各种感官所获得的不同感受描述得淋漓尽致。如通过视觉来写时令景物的变化,如:冬去春来花草稠、韭黄青菜绿茵茵、红红绿绿新春衫、数九尽了草木青;通过触觉来写人对冬季来临的无奈和对春回大地的喜悦:扳指数九冷风来、满天寒气冷飕飕、渐渐舒开两只手、八九吹面风不寒;从听觉上来写入冬后寒流南下,北风呼啸的独特感受:一九和二九,满天寒气冷飕飕;还有写了春回大地,牛鞭不绝于耳的声响:牛鞭遍野响不休。

这两首谚语,还形象巧妙地通过入冬以后人们随时令而变的所有穿着打扮来表现对冬天的切肤之“感”,如:毛衣外套滑雪衫、大衣毛帽不支寒、脱下棉衣把路走、红红绿绿新春衫。

四、鲜明的时代特征

尤其让人欣喜的是两首农谚虽同出一地,形式上如出一辙,但内容却有所不同,从中可以透现出民歌的人民性和时代性特点。

几千年来,农业生产一直是华夏儿女生存发展的根本。一年之计在于春,作为勤劳的农民,最紧要的应该是适时而耕、及时劳作。农事大于一切,所以要“家家户户犁耙修、收拾农具忙生产、牛鞭遍野响不休”。当然也充分反映了过去人们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从事农业生产仍然要依靠笨拙的木制农具和工作效率极低的耕牛。而在第二首中,却出现了带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现代的时髦名词:毛衣外套滑雪衫、火炉旁边读报刊。这些名词的出现,充分地表现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精神文明的追求。前后比照真可谓是沧海桑田,翻天覆地!

五、科学准确的结论

这两首农谚还形象地揭示了生物的周期性现象与时节气候的关系,与现代科学家竺可桢的物候学理论研究成果竟不谋而合,如:五九回阳九,沿着河岸插杨柳;九九尽了九,冬去春来花草稠。

农谚中“五九回阳九,沿着河岸插杨柳”之说,这里的“回阳”是有科学依据的。地理学、天文学研究表明,从冬至日也就是开始数九之日始,太阳已从南回归线渐渐向赤道转移。到了五九时节,天气明显变暖,太阳也离人越来越近了,当地的农民的“回阳”之说正与此不谋而合。

从气候、物候及农事活动的实际考察来看,这两首歌不仅适用于我们宿迁一带,还大体适应于黄河流域,对于指导农副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都有一定的作用。

“当然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气温变化、气候寒冷的程度不同,《九九歌》也因地而异。晋冀鲁豫等北方地区流传的是:“一九二九莫伸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江浙沪等南方地区流传的是:“头九暖,二九寒,三九冻得百鸟乱,四九腊中心,冻死腊虫精,五九四十五,刀斩勿入土,六九五十四,再冷无意思,七九六十三,衣帽两可挽,八九七十二,猫狗找阴地,九九八十一,百草报青叶。”这些都生动地反映了冬至后的八十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客观规律。但不知怎的,读起来好像都没有我们所采集到的这两首农谚亲切自然,因为它语意中还透着一股家乡的泥土气息和甘醇如酒的亲情!

(资料来源:http://jingtaoneasenet/wenjihtm)

示例二:民俗文化调查

活动准备:

1.开始布置:教师动员,阐明“民俗文化调查”制作的目的和意义,让同学们按照各自实际情况自由组合,以3~5人为一组,制定题目并上交教师审阅。

2.提出要求:教师根据各小组上交的题目,讲授题目制定的科学性和制作要求:封面设计要有标题、作者姓名、制作时间、班级等;内容排版美观,一定要有,正文内容不得少于3页;制作时间不得超过一个学期。

3.搜集素材:各小组按照要求和题目去搜集,包括书刊、杂志、CD—ROM等。

4.讲授方法:介绍一些计算机编辑软件及使用方法。

5.成果制作:利用WPS、WORD、PHOTOSHOP、VB等软件设计制作。

活动成果:

由于学生选题的范围广泛,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因而丰富和补充了课堂教学内容,在地方乡土史调查、专题史、文化史等方面。如《家乡城建史》《宗教建筑史》《茶楼建筑史》《民间忌语》《歇后语研究》《春节礼仪的沿革》《点心与小吃》《徽菜与徽文化》《宣纸历史研究》《牌坊与贞节、礼教》等。

学生须自己搜集素材、编辑展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必须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去搜集素材和学习,改变了过去作业形式的单调性,这是一种质的变化。

http://yw8hdjyjcom/indexasp

这个网站相当详细,并且免费的,教案,课件,都有

推荐去南京金陵翻译院 那里名师多

德 语

无论您想到德语国家求学、在德资企业工作还是到德语国家出差、旅游抑或定居,良好的德语都是您的最佳名片。南京金院将和您一起共同制作您精美实用的“语言名片”。

我院德语培训包括:德语初级(I)册培训班、德语初级(II)册培训班、德语初级(I、II)册培训班、留德全程强化初级班和中级班等一系列培训项目。

09寒假、秋季德语基础培训课程、出国强化培训课程设置

48

德语一册班

寒假

白班:09年1月19日---2月5日

每天上下午

《大学德语》

一册

500元

晚班:09年1月19日---3月18日

周1、3、5晚

春季

双休班:09年3月22日---6月14日

周日上下午

晚班:09年3月23日---6月10日

周1、3晚

49

德语二册班

寒假白班:09年1月19日---2月5日

每天上下午

《大学德语》

二册

650元

春季

双休班:09年3月22日---6月14日

周日上下午

晚班:09年3月23日---6月10日

周1、3晚

50

德语一、二册班

寒假

白班:一册:09年1月19日---2月5日

每天上下午

二册:自选时间,一年内有效

《大学德语》

一、二册

1020元

晚班:一册:09年1月19日---3月18日

周1、3、5晚

二册:自选时间,一年内有效

双休班:一册:09年3月22日---6月14日

周日上下午

二册:自选时间,一年内有效

晚班:一册:09年3月23日---6月10日

周1、3晚

二册:自选时间,一年内有效

说明:

Ø 德语一册:

ü 培训对象:零基础起点;

ü 培训目标:学完第一册学员可以比较熟练地应付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日常对话。

Ø 德语二册:

ü 培训对象:已经学过《大学德语》第一册的学员或具有同等水平的学员;

ü 培训目标:可以参加大学德语四级考试并能掌握德语的各种常用句型和语法,能进行复杂的口语表达。

Ø 授课教师:王庆寿、汪国权、董祖祺、秦阳、张怡匀等全程授课。

以上各单科班均上24次课,每次4学时,共96学时。《大学德语》一、二册共48次课,192学时。

备注:德语(一、二册)的二册上课时间由学员根据全年开学时间自由选择期别上课,时间自本期开学之日起一年内有效。

61

初 级

(TestDaF强化)

(零起点)

寒假

白班:09年1月19日-- 5月14日

周1、2、4、5上午8:30--11:30

周六上午8:00--12:00

下午13:00—17:00

《新求精德语强化教程》 初级1、2册

4500元

(含教材光盘)

晚班:09年1月19日-- 5月14日

周1、2、4、5晚18:30--21:30

周六上午8:00---12:00

下午13:00—17:00

白班:09年3月23日--- 7月10日

周1、2、4、5上午 8:30---11:30

周六上午8:00—12:00

下午13:00---17:00

晚班:09年3月24日--- 7月12日

周2、4、5晚1 8:30---21:30

周六下午13:00—17:00

周日上午8:00—12:00

下午13:00---17:00

中 级

(TestDaF强化)

晚班:09年3月23日--- 7月10日

周1、2、4、5晚18:30--21:30

周日上午8:00---12:00

下午13:00—17:00

《新求精德语强化教程》 中级1、2册

5000元

(含教材光盘)

说明:

Ø 德语速成强化初级班:

ü 培训对象:零基础起点;

ü 培训目标:克服出国留学、生活及在德资企业就业的德语语言关,通过学习,能够达到听、说、读、写、译初级水

平。

Ø 德语速成强化中级班:

ü 培训对象:德语速成强化初级水平或同等水平者;

ü 培训目标:通过中级强化学习,可以达到听、说、读、写、译中级水平,并顺利参加德福(TestDaF)考试或在外企

就业。

授课教师:著名德语教学专家王庆寿等全程授课。 德语速成强化班各班共400学时。

德语培训课程介绍

德语初级(I)册培训班:培训对象为零起点学员,从基本的字母和发音教起,讲授德语基础的语法现象,在完成培训课程后,学员将可以比较熟练地应付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日常对话。使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的《大学德语》的一册。

德语二册培训班:培训对象是已经学习过《大学德语》I册的学员或具有同等水平的学员。法语二册培训班学员在培训后可以掌握法语的各种常用句型和语法,能进行复杂的口语表达。使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的《大学德语》的II册。

培训目标:通过非专业德语四级考试。

以上各门课程培训课时:均为108学时。

大学德语四级考试简介

大学德语四级考试是目前国内唯一的高校德语水平考试,每年举行一次,在六月底,与其他语种在同一天进行。考试只进行笔试,目前没有开展口试。考试难度相当于大学德语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四级水平。一般有200学时以上可以去试一试。词汇要求约2200左右,掌握基本的语法,具备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下面介绍以下考试的题型 听力理解 听力部分共15题,分为两节,目的是检验学生获取口头信息的能力。A节有10题,每题听一个小对话(两句),结束后提问;B节听两篇短文,每篇后提2-3个问题,共5题。听力部分的对话,短文和问题都听两遍。录音的语速为每分钟100个单词。相对与英语4,6级的听力来说,德语4级的听力还是比较容易的,只要能认真完成教材上的听力练习,要应付过去是十拿九稳的。 阅读理解 阅读也分成两节。A节阅读短文若干篇,总字数在600字以内。阅读后完成文章后共20题选择题;B节为完型填空,在一篇150字左右的短文中填15个空白,当然也是选择。阅读是德语4级的一个难点,尤其是完型填空。而且,阅读所占的分数也是最多的。所以,一定要加以重视。 语法和词汇 也分成两节,分别是选择题(30题)和单词填空(20题,也就是在一句句子中填一个词,没有选择的)。其中语法和词汇的占70%和30%。这其实是考试中比较难的一个部分,因为大多数考生的语法基本功都不是很好,词汇量也太少。还在所占的分数不多。 作文 要求在30分钟内写出一篇80-90词的短文,题材一般是日常生活中的。除作文外,其他3个部分都是四项选择题。而且各部分题目在总分中所比重都不相同。 序号 题号 部分 题目数 记分 时间 I1-15 听力理解 15 15 15 II 16-50 阅读理解 35 45 45 III 51-90 语法词汇 40 25 30 IV 91 作 文 1 15 30 合计91 100 120。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1175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7
下一篇2024-04-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