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娜一生情史丰富,拜倒在狄娜的裙下之臣,除前夫游泳教练马益彰、为她自杀的李允中、有妇之夫刘家杰及名画家等。另外,狄娜之女天如承袭母亲美好身材,成年后却毅然做变性手术为翩翩男子,亦算奇事。奇女子,人人爱。狄娜虽然逝去,但她传奇一生依旧被人们反复提起。今天,我们向大家推荐她的传奇情史:除了最广为人知的四角恋及一段失败婚姻,她的追求者之多,据称过千,直到晚年都有络绎不绝的裙下之臣。其中,个个身份显贵,最令人称奇的是:她的丰采不仅迷倒咱中国人,魅力无限延至全球,泰国总理胞弟、GUCCI家族后人、老挝外贸部部长、意大利船业大亨……看这串跨国名单,真是让人惊到无言,服到五体投地。而他们怎么追求这位大美女呢?那可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过,可惜他们都没听过当年六岁的马天如一句话“叔叔,如果你想妈咪同你倾偈,你就要讲国家同社会,唔好话我爱你。”所以,这些用钱砸出来的花招都没哄得美人归。 意大利 Gucci家族后人
为引进该品牌到中国,狄娜跟当年年届四十二岁、最后一代的DrGucci合作。二人经常接触下互相欣赏,狄娜更大赞:“他是我所识的大商家中,唯一没有铜臭味的。”狄娜指二人甚有默契,遇上困难时,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说:“做天使真不容易!”这一句,变成他们之间的情话。两人曾单独相处,DrGucci全程大播情歌,凭歌寄意,两人仅靠心神领悟。惜不久DrGucci遭妻子买凶枪杀而死。 中国内地画家范曾为其设计卡片
范曾爱用书信,借诗词歌赋来向狄娜示爱意。另又花尽心思,替狄娜画画及设计卡片上的书法。虽然狄娜未有接受范曾,但她欣赏对方未有因爱成恨,反而成为知音。
中国香港黄沾只会送花不会说话
黄每次见狄娜例牌说“对唔住”,或者“对唔住,买花买唔到”及“对唔住,唔知讲咩好”。
黄沾每次约她吃饭都会送她一枝玫瑰花。惜那时代花档较早收,黄沾有一次对她表示“拍晒尖沙咀所有花档的门都无人应”,故去到餐厅,迟到之余,又是一句“对不起”。
江湖大佬 卖楼替她还债
当时粤语片式微,导演杨权请求狄娜支援。江湖大佬得知,遂将数十万现金交给她代支持。另得知狄娜破产时,第一时间将尖沙咀成幢楼给狄的律师卖掉还债,但狄娜未有接受。江湖大佬为讨她欢心,更送一块牌匾,匾上寓意是“情比金坚”,寄语改行成功才见她。
名作家三苏 为她疯狂廿年
六七十年代已誉满香港文坛的三苏,写信给狄娜,信中肉麻内容,中英夹杂,如下:“我们都是那一类人,Not so good,Not so bad。算了吧!Darling,我们是一堆垃圾好不好……”等等。2005年,狄娜主持《百年中国》,三苏再联络她,说:“我仍然为你疯狂,二十多年来我的感觉未变!” 加拿大 纺织富商送上头等环球机票
马云专从狄娜的孩子探听口风,知他们想去旅行,翌日马上送了一大叠环球机票,全部头等舱。另又送她一颗五卡梨形颈坠子白钻,但全遭她推回。他转而行情信攻势,文中提及愿意照顾她及孩子。惜狄娜嫌钱腥。
美国 飞机机长求爱未遂想撞机自杀
对狄娜十分疯狂,自言一上驾驶舱,看不清仪器,只见她的脸容。他更一度因求爱不遂要胁撞机自杀,并对狄娜说:“如果我不能够拥有你,我等于全面被毁,但我在毁灭之前,我要毁灭全世界,在毁灭全世界之前,我要毁灭你!”终由狄娜劝服。 墨尔本 赛车手写肉麻情信
K君在墨尔本赛车,冠军杯未领即走人,漏夜驾车赶往悉尼见狄娜,目的是陪她一起回香港。并交给她一封信,文中内容:“Oh!How I love you!The centre of the world is now HongKong……” 某国驸马 她一离婚,他就表白
大赞狄娜的容貌“绚丽绝伦”,又不时陪伴她母女。直至狄娜离婚当日,驸马爷亲身到港向她表白。并将他最常佩戴及最喜欢的手表给她,该表是由丹麦国王送赠,内里雕刻了他和国王的名字,但转头狄娜便送了给当时的男朋友。
泰国两影帝和总理弟弟 求爱“打崩头”
狄娜去泰国拍片,片中两位影帝男主角Mits及德宪都为了狄娜争风吃醋。而这个争爱事件还有一个当时总理的弟弟,而总理不满Mits与其弟争女朋友,一度下令要他剃头发,终由狄娜摆平事件。
而德宪则曾以左轮手枪玩俄罗斯轮盘,并对狄娜示爱说:“我愿意为了你,用我的生活碰运气。你现在能相信我吗?”
老挝外贸部部长 愿为她开创新生活
狄娜到老挝体验生活,由外贸部部长接待。临走前,狄娜建议对方开创新生活。事后,邱部长到泰国,他跟狄娜通电话说:“以前我没有值得冒险的动力,现在,为了你,我愿意闯。”
好看的穿越年代文推荐有:《70之炮灰原女主重生了》《八十年代军婚宠妻》《重生七零年代小媳妇》《在年代文里当女配[快穿]》《穿成年代文男主亲妈》等。
1、《70之炮灰原女主重生了》作者:文房二宝
多人重生方茹是年代文中的炮灰原女主,在穿书女主的有心算计下,名声扫地、憋屈而死。重生后,方茹决定远离男主男配,重新开始。
然而,没了方茹的参与:官配男主腿瘸了,黑化了,与穿书女主互相折磨、虐虐恨深,没了爱情,更失了事业。痴情男配被家世背景深厚却心怀他人之人设计,被迫守了一辈子“活寡”。而方茹:手握美容古方,财源滚滚;心怀药到病除医术,名利双收;更有痴情军官捧在手心,可爱儿女环绕膝下,活成了人人羡慕的人生赢家。
2、《八十年代军婚宠妻》作者:木梓潼
廖季临结婚后发现,婚前对他很冷漠的妻子变得热情四溢,特别喜欢撒娇,让他每每都把持不住。妻子说辞职,他同意了。大不了再找。妻子说不工作,他同意了。反正他工资高,能养得起一家。
妻子说投稿,他也同意了。大不了退回来他瞒着。可是后来一群人过来找妻子要买她书的影视版权,廖季临才发现,原来自己的妻子早就成了文坛大佬,不是他以为的天天被退稿的小可怜。
3、《重生七零年代小媳妇》作者:露漫漫
作为一个小军嫂,姚芳觉得最重要的是好好把握自己和军人丈夫的感情,顺便利用自己重生的优势,努力创业,让身边的亲人过上好日子。家长里短,发家致富,小军嫂的悠闲生活。
4、《在年代文里当女配-快穿》作者:九州大人
钱宝宝发现自己穿书了。作为女配,男女主正等着她去为他们的真爱事业添砖加瓦,然鹅钱宝宝对此并不感兴趣。试问一朝回到解放前,家里穷的叮当响都快揭不开锅了,谁还管人家真不真爱来着,先挣口吃的才是正经。什么你爱我我爱他他爱她的,滚滚滚。本宝宝一心脱贫,发家致富!
5、《穿成年代文男主亲妈》作者:开花不结果
何晓芸穿到七十年代,成为一本书中男主的母亲。这老太太年轻时的丰功伟绩一口气说不完:假装落水赖上同村一当兵的、给对方下药怀上孩子、仗着有儿子吵着要分家、怀疑丈夫出轨到部队撒泼打滚闹翻天……何晓芸之前一直觉得,男主的父亲是倒了八辈子霉,才摊上这么个极品,现在她自己成了这个极品,感觉再也说不出风凉话了。
民国女作家们的爱恨纠葛,写文登报送醋互讽各有手段,谁才是站在食物链顶端的女人?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有女人的江湖更是充满了刀光剑影。
在那个风云际会、风起云涌的乱世,各种思想激烈碰撞,文艺界展现出无与伦比的活力。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当闺阁**拿起了笔,时代便成就了她们,她们在文坛上留下的赫赫威名,成了现代人遥不可及的传说。
文人相轻,放在女作家身上尤甚,几个最出名的民国女作家之间都有些不睦,虽无伤大雅,却也各有手段,那么谁才是站在食物链顶端的女人?
提起民国女作家,今人最熟悉的莫过于张爱玲、冰心、林徽因,除此之外还有现代不那么出名的潘柳黛,游离于作家圈外专注翻译的杨绛等,这几人各有个性,在文学领域也各有千秋,谁最厉害不好说,张爱玲、冰心、林徽因、杨绛在今天都有很多粉丝,但在她们的年代,虽同为当时出名的女作家,关系可不怎么样。
01
塑料姐妹花
冰心1900年出生于一个海军军官家庭,生活优渥,父母恩爱,可谓备受宠爱长大,而林徽因出生于1904年,父亲是外交官,她是妾生的庶出,但也颇受父亲宠爱,她们都是福州人,算是老乡。
冰心和林徽因曾经是“密友”,在后世看来这个密友得打上个引号,因为她俩简直就是塑料姐妹花。
她们本无缘,全靠老公牵。
冰心和林徽因本来不相识,但冰心的老公吴文藻和林徽因的老公梁思成在清华大学时是关系不错的舍友,后来吴文藻和冰心去美国康奈尔大学学法语,梁思成和林徽因去康奈尔大学访友,这两对情侣度过了不坏的一段时光,结伴郊游什么的,当时拍的照片现今还在流传,照片里这两位后来反目成仇的女同志看起来岁月静好,笑语嫣然。
其实从照片上就能明显看出,俩人就不是一路人,林徽因美丽纤弱,着装时尚,冰心相貌普通,朴素大方,两人站一起,对比太惨烈,冰心注定只能当绿叶,我想哪个女人都不能忍受这一点。
两人真正爆发矛盾是回国后,林徽因喜欢举办沙龙,当时众多有影响力的学者都是她的座上宾,不光是文学圈的,哲学家金岳霖、物理学家周培源、考古学家李济、包括她老公建筑学家梁思成等,都是这个沙龙的拥趸者,可以说林徽因的沙龙汇集了当时中国一批顶尖的知识分子,而作为女主人的林徽因,更是在一群高智人群中混的风生水起。
可是,保守的女同志很是看不惯这种结了婚还在男人堆里玩的女人。
于是1933年冰心在天津《大公报》上发表了一篇小说——《我们太太的客厅》,文章中娓娓道来的调侃讽刺,明眼人一看就是在影射林徽因。
文人就这点讨厌,写个东西指桑骂槐,当面对峙吧又不愿意承认,还显得别人对号入座,不撕破脸吧又咽不下这口气。
不得不说林徽因真的是个妙女子,她当时正和老公在山西考察,山西啥最出名,又老又陈的醋啊,林徽因得知冰心写文登报讽刺她后,托人给冰心送了坛山西老陈醋。
真是反击的幽默又可爱。
两人的公案就到此,虽然林徽因后来在给她唯一的女性好友费慰梅写的信中讽刺过冰心,但那已经属于私人性质的吐槽。
02
相看两相厌
张爱玲1920年出生,比冰心小了20岁,但是她有一句名言——出名要趁早,她自己也是这么践行的,12岁就开始在校刊杂志上发表小说,等到23岁的时候,已然在文学上取得了不菲的成绩,成为当时上海滩最红的女作家。
张爱玲因为原生家庭的伤害,性格孤僻怪异,没什么好朋友,唯有和苏青、炎樱关系不错。
苏青也是当时比较出名的女作家,有一次上海滩的女作家们聚谈,她和张爱玲都在,当时有的女作家比较推崇冰心,苏青却说:我从前看冰心的诗和文章,觉得很美丽,后来看到她的照片,原来非常难看,又想到她在作品中时常卖弄她的女性美,就没有兴趣再读她文章了。真是说也可笑。
这就是苏青的不对了,就事论事,评价文章就评价文章,只用看人写的好不好就行,上升到相貌上进行人身攻击就过分了,这难道不是她自己的傲慢与偏见吗?
而好朋友当然要站在同一立场啊,于是张爱玲也附和道:冰心的清婉往往流于做作。
张爱玲的评价倒是真心,因为她和冰心压根不是一个文风。
这还没完,后来这俩好朋友进行商业互吹,张爱玲给苏青的书作序,在《我看苏青》有这么一段话:“如果必需把女作者特别分作一栏来评论的话,那么,把我同冰心、白薇她们来比较,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只有和苏青相提并论是我甘心情愿的。”
给好朋友做个序还要拉踩别人抬高自己,要是搁现在绝对会引起粉丝们血雨腥风的撕逼大战。
而且苏青和张爱玲后来因为胡兰成断绝关系,之前的互相吹捧则显得尤为尴尬。
对于张爱玲的评价,冰心是怎么回应的呢?答案就是没回应。
03
装逼遭雷劈
张爱玲除了文采好,还因私德不佳为人熟知,主要表现为跟已婚男人兼大汉奸胡兰成勾搭,政治态度不明确。
其实真有点冤枉她,那时的女作家彪悍的多了去,萧红未婚先孕跟过三个男人,丁玲曾幻想同时跟两个男人好,就连张爱玲的好朋友苏青也跟胡兰成有一腿。
但是张爱玲文锋犀利,擅长冷冷的讽刺,除非是鲁迅这样能以一敌十笔战群儒的大佬,一般人喷不动她。
胡兰成为了向张爱玲献殷勤,在报纸上对张爱玲的身世和俩人的爱情大力鼓吹,在《论张爱玲》里,称赞张爱玲的文章“横看成岭侧成峰”,还鼓吹她的“贵族血液”,就连傅雷对张爱玲的善意批评,也极尽讽刺。
俗话说的好,莫装逼,装逼遭雷劈。
张爱玲的奶奶是李鸿章的女儿,也确实出身名门,但都民国了,老提这个有意思吗?更别说胡兰成是个有家室的汉奸,在一起值得炫耀吗?
张爱玲曾经的友人潘柳黛就是这么想的,她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论胡兰成论张爱玲》,这名字取的有趣,文章也有趣,先是对胡兰成的身份大加称赞,称他是“政治家第一把交椅”,胡兰成不是说张爱玲的文章横看成岭侧成峰吗?就问胡兰成是什么时候横看的,又是怎样侧看的。
我怀疑潘柳黛在开车,但我没有证据。
潘柳黛还挖苦讽刺了张爱玲的贵族血液,她说李鸿章就是大清的奴才,称不上贵族,而张爱玲一个跟李鸿章差了好几辈的远方亲戚,更没有什么资格称贵族。她还比喻,说太平洋里淹死了一只鸡,喝黄浦江水的上海人便称自己喝了鸡汤,这哪是潘柳黛自称的幽他一默,简直损到家了。
这篇文章一发表,贵族俩字便火了,作家陈蝶衣经营着一家大中华咖啡馆,在文章发表后,便推出了贵族排骨面。
经此一文,张爱玲和潘柳黛便断绝了往来。
04
貌丑事还多
杨绛给人的感觉一向是个温暖的老太太,乐观豁达,但其实杨绛也有毒舌的一面,她曾讽刺过张爱玲,总结起来就是嫌弃张爱玲貌丑还事儿多。
杨绛去世后,她的好友钟叔河在《湖南日报》上发表由人代写的怀念文章——《用生命之火取暖——杨绛致钟叔河信两封》,文章中提及杨绛对张爱玲的评价:我觉得你们都过高看待张爱玲了,我对她有偏见,我的外甥女和张同是圣玛利女校学生,我的外甥女说张爱玲死要出风头,故意奇装异服,想吸引人,但她相貌很难看,一脸“花生米”(青春痘也),同学都看不起她。我说句平心话,她的文笔不错。但意境卑下。她笔下的女人,都是性饥渴者,你生活的时期和我不同,你未经日寇侵略的日子,在我,汉奸是敌人,对汉奸概不宽容。“大东亚共荣圈”中人,我们都看不入眼。夏至(志)清很看中张爱玲,但是他后来对钱钟书说,在美初见张爱玲,吓了一跳,她举止不自然,貌又可怕。现在捧她的人,把她美化得和她心目中的自己一样美了(从照片可证)。我没有见过她。她的朋友苏青却来找过我。苏青很老实,她要我把她的《结婚十年》编成剧本。
好长一段文字,重点在于貌丑和事儿多,关键她也没见过张爱玲,一切都是听她外甥女传的,不免有失偏颇缺乏公正,平心而论,人的外貌又不是自己选的,长得丑也是罪过了?如此看来,她和苏青一样喜欢以貌取人,再说张爱玲笔下的女性角色哪里是性饥渴者了?说张爱玲是汉奸更无稽之谈,她不过爱错了人,自己可从没做过汉奸之事,张爱玲还专门写文章为自己辩解过。
倒是杨绛笔下老实的苏青可并不老实,交往过的男人比张爱玲只多不少。
这里说一个有趣的现象,大美女通常都不会对别人的外貌指指点点,林徽因就没抨击过别人长得丑,反而是长得一般的人才喜欢指摘别人的外貌。
05
人老有温度
虽然杨绛对张爱玲评价很低,但晚年的张爱玲性格平和许多,年轻时的傲气也远去。
杨绛在八十年代出版了《干校六记》,有人给张爱玲寄去了一本,张爱玲在回信中写道:“新近的杨绛‘六记’真好,那么冲淡幽默。而有昏蒙怪异的别有天地非人间之感”。这话出自张爱玲之手,已是很高的评价。
只是不知张爱玲是否知道杨绛对她的评价,如果知道还能给出如此客观公正的赞美,晚年的张爱玲真的是心胸豁达。
林林总总这么多,到底哪位民国女作家才是食物链顶端的女人呢?
当然是世纪老人杨绛啊,杨绛1911年出生,2016年去世,活了105岁,活得越久,在人们心中越被神化,剩下的只剩赞美,谁舍得对一个百岁老人过分苛责呢?
冰心1999年去世,活了99岁,潘柳黛2001年去世,活了81岁,而张爱玲1995年去世,活了75岁。
红颜薄命的林徽因1955年去世,只活了51岁,死的太早,管不到身后事,任由丈夫的续弦对其肆意污蔑,大泼脏水,林徽因所有不好的传言都是这个续弦的“功劳”,明明是个爱国忧民心系国家的奇女子竟被污蔑成“绿茶婊”。
可见要想笑傲东方,日出不败,没别的法子,唯有长寿,熬死你所有的敌人。
曾巩是:八大家之一。
唐宋八大家是古代的八位著名散文家,他们在创作上追求言之有物、感情真挚,扭转了文学创作中的积弊。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古文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在唐宋八大家中,有一位低调的文人叫曾巩。他在唐宋八大家中,显得缺少“存在感”。不过,只要你了解了曾巩的生平经历,就会发现,他能够入选“八大家”,的确是实至名归。
曾巩出生于宋真宗年间,他是江西人。曾巩的家庭是官宦世家,他自幼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从小就有“神童”的美誉。曾巩18岁前往京城,认识了王安石,他们二人一见如故,以文会友,相谈甚欢。而后,曾巩拜访了欧阳修,与这位文坛大佬也有了师生之谊。
曾巩十分好学,让他管理馆阁藏书简直就是如鱼得水。曾巩对照多个古籍版本校对了《战国策》、《列女传》等经典文献。也许是胸怀天下的缘故,没过几年,曾巩请求外放为官,造福百姓。十几年间,他先后在越州、洪州、亳州等地担任通判。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曾巩赈济灾民,减少苛捐,深得民心。
关于李师师的美貌很多诗人都曾写诗赞美过。
婉约派鼻祖晏几道作词:“遍看颖川花,不似师师好”,又作词“年来今夜见师师,双颊酒红滋”。在晏几道眼中,李师师就是标准的国民女神,连老司机见到,也会感觉初恋般的羞涩,满脸羞红,手足无措。另一个大词人张先,也是被李师师的容貌所倾倒,赋诗:“香钿宝珥,拂菱花如水,学妆皆道称时宜,粉色有、天然春意。蜀彩衣长胜未起,纵乱云垂地,都城池苑夸桃李,问东风何似,不须回扇障清歌,唇一点、小于珠子。正是残英和月坠,寄此情千里。”而这个词牌,后来就叫“师师令”。可“美艳不似人间物”的李师师,偏偏流落青楼,她的绝代风华,自然是艳名远播,成为北宋士大夫阶层的“大众情人”。
靖康之变,宋徽宗做了女真俘虏,李师师则先是家产被抄没奉给了金人。此后,女真人垂涎李师师的美色,点名索要李师师。而李师师就这样被押送到了金营。女真人为李师师摆宴接风,而师师却对汉奸张邦昌怒骂:“你们得到高官厚禄,朝廷哪点对不起你们,为什么事事帮敌人来危害国家?我蒙皇帝眷宠,宁愿一死。”说完便折断金簪,吞金而亡。可怜的大宋“神威”,却连一朵娇花嫩蕊都无法守护。可怜的大宋“风骨”,却连青楼名妓都不如。
其实关于李师师的结局,民间还有江南终老等传说,仔细搜罗版本不下十种。而金营之中“吞金而亡”版,是我们文化最为推崇和接受的一种,亡国阴影笼罩之下,我们文化中,连娇弱的妇女也能大义凛然、慷慨赴义,这等风骨,才是我们民族文化得以血脉延续的重要因素。或许在北宋年间,自柳永与张师师起,“师师”便已经是美人的代称,而李师师则把“师师”一词推向了巅峰,从此成为一个“美学”文化符号。
古时候人们也追星,追星的方式其实跟现在差不多,要么收藏字画,要么就四处宣扬他的故事。
一、追星在古代是存在的,比如在宋朝很多人的偶像都是苏轼。
古时候也是有追星的,只不过那个时候的“星”与现在的“星”不一样罢了。现在的追星基本上追的都是演员歌星之类的,但是在古时候追星追的一般都是些名人。比如北宋的苏轼,苏轼在当时就是很多人的偶像,男女老少都非常仰慕这位大才子。苏轼自小就非常聪明,享受盛名。特别是在他可考科举的时候。
在科举考试时,他的文章受到了当时文坛大佬欧阳修的认可,欧阳修亲口说自己不如苏轼,苏轼名声大作。汴梁当时更是出现了苏轼一字难求的现象,后来苏轼名气更大了,墨宝可以说是值千金。那个时候人们为了得到苏轼的墨宝可谓是煞费苦心,跟现在要明星签名一样困难。而且苏轼的墨宝是有价无市,在后世更被炒成了天价。
二、古代追星,有时候宣扬自己的偶像开始杜撰一些假事。
在古时候人们追星有时候也是盲目的,为了夸大自己的偶像虚构了很多事情。在晋朝的时候诸葛亮有一个脑残粉叫郭冲,这个人是非常喜欢诸葛亮的,四处宣扬诸葛亮的丰功伟绩。郭冲逢人边夸诸葛亮如何如何的优秀,后来觉得诸葛亮的优秀不应该只有这些,便自己虚构一些子虚乌有的事情。
他写了一篇文章来夸奖诸葛亮,文章的题目就叫做“诸葛亮不为人知的五件事”。里面将诸葛亮神化了,什么草船借箭,空城计都是出自这里。他所写的哪五件事压根就不存在,但是在他的大肆宣扬下,还是有人信了。后世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就是深受他的毒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