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了,那个状告亲二伯,郭德纲花3000万为她买别墅的女孩还好吗

13年了,那个状告亲二伯,郭德纲花3000万为她买别墅的女孩还好吗,第1张

2010年3月22日,郭德纲应邀参加汪小菲和大S的婚礼,郭德纲前脚还沉浸在汪小菲婚礼的喜悦里,3月23日,恩师侯耀文的葬礼在时隔45个月后突然在北京昌平天寿陵园举行了。

如今大S和具俊晔卿卿我我,往日的恩爱也只能化作浮云了。

恩师的葬礼郭德纲甚至连一份邀约也没收到,倒是恩师的女儿侯瓒和曾经对薄公堂的二伯侯耀华在众目睽睽之下 “一抱泯恩仇” ,格外刺眼。

郭德纲只在微博上写道: 三尺土埋师徒义,两段情缘死不渝。冷观宵小空嘁嘁,羞与他人共典仪。

2009年,恩师侯耀文去世两年后,郭德纲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侯家人情薄”。

接着又写下这样一段“指桑骂槐”的话,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句话是说谁的。

“你说张三死了,张三的财产全世界都惦记,那不可能,也没用。得是和张三挨得上的人才能惦记。不是说想惦记就能惦记。”

后来郭德纲为了给师妹侯瓒出头,拆东墙补西墙,背着骂名买下了恩师侯耀文生前的别墅玫瑰园,却不曾想侯家人连葬礼都没让郭德纲参加。

多年后,郭德纲提起这件事笑得难看 :“我一个外人什么都做不了,终究是家务事”。

人家终究还是一家人,亲情最终战胜了一切,“外人”始终都是外人。

而作为整件事的“主人公”侯瓒呢?除了缺席了将近20年的父爱,她是否是这件事最大的“受益人”?

2007年,知名相声演员侯耀文因突发心梗,在北京意外去世,在外演出的郭德纲听到恩师离世的消息,心中骤然紧促。

见恩师最后一面时,郭德纲哭得几度昏厥,用近乎沙哑的哭腔大喊:“ 没有师傅哪儿有我郭德纲的今天!

郭德纲难过的不止是恩师去世,还有恩师近乎为零的“ 亲情”

这时候的侯耀文已经和第二任妻子袁茵离婚,而前妻转身就嫁给了自己的师侄戴志诚,其中的弯弯绕不由得让众人匪夷所思。

而大女儿 侯瓒 不过和侯耀文刚刚和解不过3年,看着哭的伤心的侯瓒郭德纲更加悲痛。

这时候似乎所有人似乎都忽略了一个问题,侯耀文人走得急,没有留下任何遗嘱,在江湖打拼多年,侯耀文的资产自然不在少数。

侯瓒忙着伤心的日子里,侯耀文的二哥侯耀华第一时间赶到玫瑰园“ 打理后事”, 但后事打理完了,不光没有遗产,甚至还有欠债和贷款,甚至连家中的名表字画都已不见踪影。

这让所有人都震惊不已,此时如日中天的侯耀文已经到了如此“不堪”的地步了吗?

见此状郭德纲忍不住言道: “他老人家平日里就喜欢收藏一些名表还有玉石,这其中还有我送的几块不值钱的玉石,但我师傅却是爱不释手,如今全部都不翼而飞,你说奇了怪了。

侯耀文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打拼多年,却给女儿留下万千债务,而这所有的始作俑者唯一人脱不开干系,“主丧人”侯耀华。

一怒之下,侯瓒将这位至亲的二伯告上法庭,郭德纲在背后鼎力支持这位师妹,却不曾想自己连恩师的葬礼都不被侯家人允许参加。

一直以来 侯瓒父亲的印象十分模糊,当然这也不怪她,谁让她2岁的时候父亲就和母亲刘彦离婚了呢?

侯耀文是在铁路文工团对刘彦一见钟情的,在那个提倡自由恋爱的年代,他们的爱情成为很多人羡慕和模仿的对象。

1979年两人在众人的羡慕中登记结婚。

结婚后侯耀文带着父亲侯宝林的天赋和光环,和石富宽的相声小品事业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效果和反响也十分不错。

事业初期,侯耀文想要尽可能地抓住时机,在事业上更进一步,即便刘彦怀孕了,也顾不得停下脚步照顾妻儿。

直到1980年女儿侯瓒出生,侯耀文依旧在忙碌着,但对女儿侯耀文一直视若珍宝,但这却不能阻挡父亲侯耀文越来越少的回家次数。

侯耀文最忙的时候,几乎半年才能回家一次,面对如此名存实亡的“丧偶式“婚姻,刘彦主动提出了离婚,带着女儿回娘家居住了,这一住就是将近10年。

2岁的侯瓒在对父亲的爱还没有感知个记忆的时候,就失去了父爱。

日子慢慢地过,侯瓒看到每个孩子都能在门口迎接父亲,她也照做,以为父亲是 “等来 ”的。

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却从未见过父亲的身影。

这是侯瓒对父亲这个人的第一次深刻的认知,也是这个时候她的内心,对父亲有了一种莫名的 “憎恨”。

听到邻居对父亲的流言,让小小的侯瓒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认为父亲就是那个 “负心人”。

某次放学回家,侯瓒和妈妈在路上偶遇了印象几乎为零的父亲,侯耀文出于愧疚见到女儿的瞬间,骤然紧张起来。

“瓒瓒,爸爸来看你了,还给你带了新衣服和好吃的东西。”

侯耀文带着热情和女儿打招呼,但女儿跟着妈妈头也不回地走了。

回到单位,侯耀文跟同事痛哭流涕: “我确实没有做到一个父亲应有的责任,是我对不起孩子,但我也不曾想到她和我之间已经有了嫌隙。”

侯瓒10岁那年,侯耀文和刘彦正式离婚,侯瓒跟着母亲生活,尽管知道父母之间已经没有感情,但面对父母正式的分开,她心中还是依依不舍。

这时候的侯瓒对父亲侯耀文内心还有一丝渴望,直到1993年,这个还未成年的姑娘在电视上看到自己的亲生父亲和一个如花似玉的姑娘结婚的消息。

侯耀文再婚了,娶的是一个比她小20岁的女演员 袁茵, 两人在剧组相识,很快坠入爱河。

看着电视和杂志上对父亲侯耀文爱情的“ 歌颂” ,侯瓒从心底对她的亲生父亲侯耀文有了发自内心的怨恨。

5年后侯耀文和袁茵的女儿妞妞出生,侯瓒看着父亲抱着和第二任妻子的女儿,在电视上大肆宣扬自己将如何做一个称职的父亲的时候,内心对侯耀文的憎恨又凭添了几分。

这时候的侯耀文应该不知道,自己此刻光明正大对妻儿的宠爱,正在悄悄伤害自己的另一个孩子,也应该想不到,这份炫耀会成为日后被人 “嘲笑的” 把柄。

侯耀文和袁茵的婚姻表面光鲜,但直到2004年两人的关系近乎“ 冰点 ”,至于原因嘛,和一个名叫戴志诚的相声演员有关。

那时候的戴志诚已经和小品演员杨蕾结婚多年,直到2004年戴志诚对杨蕾主动提出离婚,杨蕾才明白,被自己一手拉起来,为他找关系,拉资源才能和姜昆搭档说相声的男人戴志诚,心思早已不在她这里。

因此,侯耀文对女儿侯瓒内心更加愧疚,他一直踌躇着应该以怎样的方式,才能让女儿放下之前的恩怨,和自己破镜重圆。

有时候喝醉了,就一句接一句地说着自己对女儿侯瓒的思念。

“瓒瓒,爸爸当初不应该将你一个人留下,爸爸真的很想念你,可你如今不认我,让我深深感觉到我作为一名父亲,是多么的失败。”

侯耀文身边的搭档,看到他的难处,也不断地给侯瓒做思想工作。

“你父亲也有他的苦衷,无论什么时候,他心中对你的爱永远是只增不减的。如今他也老了,人生还能有多少年的光阴呢?”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瓒瓒,放下曾经的仇恨,给你父亲一个机会吧。”

慢慢的,侯瓒开始慢慢转变自己对父亲的态度,直到2004年,侯耀文和袁茵离婚这一年,侯瓒和侯耀文的关系有了质的改变。

众所周知的是,离婚后不久,袁茵就带着女儿妞妞嫁给了相声演员戴志诚。演员杨蕾还因为戴志诚闪婚的消息抑郁多年。

2004年,侯瓒因一场重病入院,刚入院的第二天,侯耀文的朋友便提着果篮来看她。

“你们真不愧是父女俩,他在外地心里总是不舒服,得知你生病后立马催促着我过来。”

住院的那段时间,侯瓒几乎每天都能收到父亲朋友的花篮。

某天下午,侯瓒去卫生间时,偶然看到了在走廊熟睡中的父亲,护士告诉她:

“你父亲已经来了两个多小时了,怕吵醒你就没进去。”

侯瓒百感交集,蹲下来准备看一下这个鬓角已经有了白发的父亲,却意外发现了他身边的一封信:

“女儿,爸爸得知你病了之后没能立马赶来,实在是抱歉,但是爸爸爱你,对不起。”

“爸!”

这一声“爸”将父女间所有的怨恨化为乌有,离婚后的侯耀文总算找到了一点亲情的慰藉。

也是这一年,侯耀文看到了“ 相声新人 ”郭德纲,北漂多年的郭德纲一直希望自己能有师承,但奈何一直没人认可。

侯耀文看郭德纲是个相声的好苗子,决心要收他为徒,相声界有无数人反对,即便侯耀文的徒弟都劝他三思,但惜才的侯耀文力排众议,还是收下了这颗“ 烫头山芋”。

他对众人说: “他会的传统相声,比我们多得多,我们相声队伍应该扩大,应该团结,要给孩子一碗饭吃。”

殊不知这个无意的举动,竟然给女儿侯瓒留下一个“ 至亲至爱的人”

2007年6月,侯耀文突发心肌梗塞去世,侯瓒给父亲侯耀文准备的礼物还未来得及送出去,侯耀文给侯瓒的生日礼物也就此搁浅。

侯瓒在对着父亲大哭: “爸,我还没有收到你的惊喜,你不能就这样把我抛弃。”

看着伤心欲绝的侄女,二伯侯耀华主动站出来说, “你爸爸要给你买车,买不成,大爷给你买。”

侯耀华说的惊喜,就是给女儿侯瓒买一辆车。

随后父亲生前的徒弟郭晓小带着她去提了 “马6” ,上牌照落户,全都在侯瓒名下,看着待自己不薄的二伯侯耀华,侯瓒打心眼里感动。

殊不知这辆车只是个“开端”,开这辆车的代价不光是吃官司,还要失去父亲的所有财产。

侯耀文去世后,第一时间进入玫瑰园的是侯耀华,主持后事的也是侯耀华。

一开始侯耀华还会主动和侯瓒商量侯耀文的后事,后来索性一句 “你们管不了”, 便打消了侯瓒所有的念头,一直等到父亲的丧事办完,等到侯家“ 去世后一年不能够分财产 ”的规矩过去,都始终没能等来一个结果。

直到2008年双十一,侯瓒才发现,父亲的玫瑰园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早已被搬空了。

等来等去,全然是一场空,父亲已经走了,如今连个纪念的东西都不曾留下,侯瓒一度以为始作俑者是父亲的第二任妻子袁茵所为,于是一纸诉状将同父异母的妹妹妞妞告上法庭。

结果发现妹妹妞妞也是受害者之一,“不翼而飞”的财产另有他人,想到整个葬礼都由二伯侯耀华一手操办,于是侯瓒一纸诉状将侯耀华和郭晓小夫妇告上法庭。

可能有人会说,侯瓒如此作为,不过是想分得侯耀文的财产罢了,侯耀华虽说不光彩不地道,但侯瓒也并非好人。

但事实并非如此。

原来侯耀文的玫瑰园是生前贷款买的,侯耀文去世后贷款一直没人还,侯瓒作为侯耀文的第一继承人,银行把她告上法庭,要求继续偿还拖欠的贷款500万元。

但不过30出头的侯瓒哪有那么多钱,而这时候父亲的徒弟郭晓小站出来说“ 马6” 的钱是他付的,也要起诉侯瓒让其还钱。

父亲去世后,原本让她感受到温暖的二伯侯耀华瞬间成了最刺痛她的人,这时候得被一个钱字逼到了绝境,四面楚歌。

亲侄女状告亲二伯,而且为此老父亲的尸骨一直未下葬,此事一出立马在网上引起 “轩然大波”,侯耀华“欺负侄女” 的事推上风口浪。

这时候郭德纲第一个站出来给支持侯瓒,“ 愿意配合妹妹侯瓒出庭作证,师傅生前的确有很多古董存在的。

就连侯耀华的儿子侯军也站出来说:

如此一来,侯耀华的直接成了众矢之的。

这么多贷款要还,侯瓒哪里有这个能力,于是想着要把玫瑰园低于市场价卖出,谁曾想这座往日光辉的玫瑰园此刻竟成了凶宅,即便远低于市场价,也无人接手。

郭德纲看到处于困难时期的恩师的女儿侯瓒,拆东补西的筹了3000万买下了这座玫瑰园,并将钱一次性付清,助她度过难关。

侯瓒还清房贷后,还把剩下的钱和妹妹妞妞平分了。

对于此举郭德纲表示就是想着能让师父早日入土为安,然而就砸郭德纲去参加大S和汪小菲的婚礼时,“主事人”侯耀华突然宣布将侯耀文下葬。

在葬礼上侯耀文和两个侄女上演了一场 “一抱泯恩仇” ,却丝毫没见郭德纲的身影,原来郭德纲从始至终都未曾接到过去参加恩师葬礼的通知。

忙前忙后,郭德纲最后连个送行的机会都没有,对此郭德纲只能感叹一句 “终归是家务事”。

虽说“ 一抱泯恩仇” 了,但侯瓒和侯耀华的案子并未解决,因此侯耀华也椅子在寻找着和侯瓒真正和解的方法。

但生性倔强的侯瓒怎肯低头,于是侯耀文的干儿子陈晖就成了 “和解” 的关键人物。

2010年6月4日的法庭上,陈晖拿出侯耀文去世后剪下的指甲照片,这个他留在世上最后的东西,侯瓒不禁泪流满面,被告席上的人也不禁想起 “兄弟是手足”的老话。

2个月后,侯瓒倜然宣布和曾经对簿公堂的二伯侯耀华和解,并签署了协议,协议的内容无人知晓,但总归侯耀文妥善安葬了,“侯家人”也并没有因此闹的大动干戈。

恩师下葬了,侯瓒也和侯耀华和解了,唯有郭德纲成了唯一的“恶人”,当初出手相救花3000元买下玫瑰园被人说成是趁火打劫,郭德纲有万般委屈,但也只能默不作声。

但事实是郭德纲并未倒手,而是一直住到了现在,不过对于外界的“非议”,侯瓒并不在意,而是和郭德纲结下一段不错的善缘。

2015年郭德纲被骂的最狠,“侯瓒与郭德纲不合”的传闻闹的最大的时候,侯瓒公开发文,将父亲的印章送给郭德纲,并表示: “相声界能有郭德纲是一大幸事。”

这一举动足以表示侯瓒对郭德纲的感激。

原本世界上最珍贵的亲情,在利益面前似乎变得一文不值,就连一向以文化人自居的相声艺术家都尚且如此苟且,这究竟是为什么?

难不成真的是利益高于一切吗?好在最后还是返璞归真,认清了 “兄弟是手足” 这个道理,这才让这件事有了一个还算圆满的结局。

但这件事从始至终侯瓒都是最大的受益者吗?这不见得,从小失去父爱,好不容易父女关系缓和了,却一下子阴阳两隔。

父亲去世后还要一个人孤苦伶仃地和一些所谓的 “亲人 ”斗智斗勇,即便是最后得到了父亲的遗产又怎样,没有了父亲,往后余生只能遗憾。

现在的侯瓒,和女儿过着平凡的生活,和郭德纲的关系处的也不错,和整个相声算基本没有瓜葛,但即便如此,当初和妹妹平分的钱也足以够她往后余生好好生活!

但要说起来,遗产案的最大赢家还要数郭德纲了,虽说他分文未得,但比起身败名裂的侯耀华,和失去父亲的侯瓒来说,他的“雪中送炭”给了恩师侯耀文最大的安慰。

尽管有争议,但郭德纲总算是买了心安,也和师妹侯瓒的关系处的融洽,也算赢家。

人活一辈子,能得到的爱,碰到的人本就不多,尤其是当下的情况,更应该珍惜每一份爱和亲情,至于其他的,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

侯耀华和郭德纲不和,这不是什么新闻了,俩人从发文进行语言攻击,最后诉诸官司,十几年来从未消停过,侯耀华还自作主张,要把郭德纲从侯氏相声家谱中除名。 其实,他是没有资格的,我们接下来就分析下事情的始末,以及分析一下他没有资格的具体原因。

相声是最讲究师承的行当,有了师父,就等于有了根,成了大家族里的一员,你在行业内立足就有了底气。 对郭德纲来说,早年间的不得志,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没能拜上好山头,他受排挤、遭打压、自成一派的后续发展,都来自于此。

其实不是没人教他。他的启蒙老师,就是常家第二代里的常宝丰先生,但与其他行业不同,学生和徒弟,在相声界的位置差别很大。

此后,他一边在各地的戏班子流连,一边向各种名家求艺,杨志刚、赵小林等人都曾不同程度地教过他,但未曾有过正式的拜师仪式,一直到他三闯京都,依然是游离于体系之外的散户。

32岁的时候,郭德纲认识了李菁,以及张文顺先生,他们一起成立了相声大会,即后来的德云社。2000年,郭德纲和借调助演的于谦结识,并在2004年邀请对方正式加入德云社, 从此,除拥有一个很好的搭档外,他的艺术生涯有了另一种发展途径。

于谦的师父石富宽先生,跟侯耀文是多年的老搭档,于谦本人跟侯三爷同样交情不浅,在他们的牵线搭桥下,侯耀文生出了收郭德纲为徒的心思,而这犯了众怒。

2004年的德云社,正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只差一个契机就能鱼跃成龙, 侯耀文也跟郭德纲在一些节目上说过几段,对这个后辈颇有欣赏之意。

众所周知,侯三爷很爱提携后辈,加上他是侯宝林儿子的身份以及圈内的地位,一旦老郭拜在他门下,能享受到的资源将难以计数,那可就是天时地利人和,想不起飞都难了。

但是,外界的压力纷涌而至,来自天津的杨志刚等人极为愤慨,但侯三爷就是这么个宁折不弯的性子,他力排众议,坚持在当年十月举行收徒仪式。 郭德纲正式有了师承,往上推,他是侯耀文的徒弟、赵佩茹先生的徒孙,全都是相声界鼎鼎有名的人物。

次年,他顺便加入师父领衔的铁路文工团,进一步稳固了自己的地位,而2005年,也是德云社一飞冲天的年份。 从2004年底到2007年中,接近三年时间里,师徒两人倾心相交,侯耀文把自己几十年攒下的相声艺术倾囊相授,更在场下为德云社撑起了坚实的屏障。

侯耀文的女儿称郭德纲为兄,他的侄儿侯震加入德云社,而他的二哥侯耀华,也跟郭德纲有了短暂的交流。 郭德纲遵循传统,称呼侯耀华为师伯,两人在2006年还合作了一部喜剧《小房东》,至少在发布会上,两者很融洽,谁也想不到之后会闹成那样。

谁也想不到,侯三爷的去世那么突然,2007年,这位相声大师,“文”字辈优秀的两位艺人之一(另一位是马季), 在自己六十大寿到来之前,心肌梗塞导致去世,一场大戏拉开了大幕。

仅仅一个月之前,他还给刚刚缓和关系的长女侯瓒准备了生日惊喜,而郭德纲正积极筹备师父的六十大礼,打算好好孝敬自己的贵人。接到电话噩耗时,老郭正在外地演出,他急忙往京都赶,到了师父的别墅玫瑰园时,二大爷侯耀华正接管了家里的一切事务,并主持了葬礼。

事情到这里都没啥问题, 但之后师妹侯瓒告诉他,侯耀华借主持之机,把侯耀文家里所有的财产控制在自己手里,而侯瓒和妹妹则没得到应有的遗产 ,这场纠纷一直持续了一年多,双方甚至闹到法庭。

郭德纲虽是侯耀文的徒弟,但也只是28位弟子之一,即使跟师父的情谊再好,也不应该介入侯家的家务事,委托侯震去处理可能更合适。

但彼时的老郭正值事业的顶峰,他看不得也忍不了这种事,决定自己出手帮师妹拿回财产。 他先是多方搜集证据,之后拉着侯瓒上诉,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了局内人,跟侯耀华的大戏正式打响。

家务事总是掺杂不清的,所以这官司至今也没有公论,两人各执一词,都有利于自己的证据,可都是无法打败对方。 郭德纲主要从玫瑰园的家具损坏和丢失入手,间接证明大部分财产落入侯耀华名下。

由于侯三爷育有两个女儿,按继承顺序来看,还轮不到侯耀华来继承。而侯耀华则表明自己并未夺取财产,只不过两个侄女年幼,出来主持公道,侯瓒彼时虽有27岁,但由于是前妻所生,另一个还不到十岁,更不必说了。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圈里圈外人也纷纷卷入,开始站队。侯宝林先生三子二女,长子侯耀中、二子侯耀华、三子侯耀文、长女侯耀茹,其中长子侯耀中、长女侯耀茹与两个弟弟同父异母, 明显表态的只有侯耀华一人,侯耀中和儿子侯震则甩手不管。侯耀文的徒弟们和好友们则分成两派,最终也没分出个胜负。

既然直接交锋不成,那么只能在别的地方做做文章了,双方互寻黑料,而且两人黑料如此之多,最终演变成由内到外的攻坚战。当年之事,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些靠语言吃饭的人,语言攻击确实很厉害。 郭德纲攻击侯耀华的私德,侯耀华则跑到天津明察暗访,期待从根上否定郭德纲,甚至把他从侯氏相声家谱除名。

说回侯耀华,其实他根本不是相声演员。侯宝林先生自己吃了太多苦,因此拒绝孩子们再走这条路,他坚持要求侯耀华放弃学相声,转而到工厂当了一名工人,而侯耀文能够从事这个行业,完全是耍性子先斩后奏。

相声三大派:马、侯、常,其中马家子嗣不多,常家人都学艺,只有侯家是自己揽着自己。不过侯耀华还是继承了父亲的文艺基因,他虽不说相声,却写出过不错的相声剧本,也有很明显的时代印记,但让他声名鹊起的还是在小品和影视舞台上。

我国早期的情景喜剧《编辑部的故事》里,侯耀华跟葛优搭档,奉献了精彩的表演,之后在春晚的小品剧中,侯耀华也成了观众眼中的熟面孔,艺术成就上,他还是排得上号的。

当然,他跟郭德纲比起来,自然差了不少,老郭是奔着继往开来去的,说句相声复兴的奠基人不为过,无论怎样,都得承认他把相声的影响力推上了新高度,火出圈了。

不过,侯耀华毕竟是长辈,说一千道一万,从侯宝林大师那儿算起,两人都差了一辈,问题是,辈分高,说话就算数吗? 不能这么讲,相声里师承很重要,徒弟甚至不比儿子差,代拉师弟的行为虽然常见,但那也得先得到同行的广泛认可才行,儿子只享有父亲遗产的继承,却无法拥有对徒弟进行处分。更何况,侯耀华甚至都不是相声圈里人。

而另一个层面上,郭德纲是否应该被除名呢?只有欺师灭祖,做出行业不允许的行为后,才能得到如此待遇 ,郭德纲虽然跟侯耀文艺术风格不完全相同,但显然不是背道而驰。

为此, 侯耀华给出的理由是,郭德纲早在天津时, 就拜过杨志刚为师,未经师父允许,决不能转拜他人(相声到大鼓、西河等属于跨行,这个不算), 他拜到侯耀文门下,显然是不合规的。

深究这件事,当事人同样各说各话,郭德纲表示自己未经正式拜师,不算杨志刚的徒弟。 而杨志刚则表示,当年已经定好了收徒仪式,只等其他徒弟一起来举行仪式,也就是个时间问题。

双方说的都是客观事实 ,但关键就在于这段时间里,郭德纲北上京都,闯出了自己的天地,此后鱼跃龙门,杨志刚此话听起来,就有点马后意思了。

但很有趣的是, 郭德纲自己的徒弟何云伟叛出德云社后,居然转投到侯耀华门下,两人从师徒变成了平辈,这无疑为战火又添了一瓢油, 所以十多年过去了,双方的仇怨不仅未见平息,反而愈演愈烈, 老郭和侯耀华之间的问题,在可见的未来,仍然看不到结尾。

侯耀华开始大量收徒,其实是侯耀文去世以后的事情,在这之前他压根就没打算进相声行业,只不过跟着侯耀文偶尔票一下罢了。

侯耀华在没进入相声门里之前,收徒弟都是玩闹的性质。比如他收的第一个徒弟刘桦,也就是《疯狂的石头》中的道哥。刘桦跟王迅是哥们,而王迅(极限三傻之一)是有正经相声门户的,他的师父是杨紫阳,也就是侯宝林的徒弟,所以王迅论着管侯耀华叫叔。而刘桦经常跟着王迅去侯家窜门,一来二去混熟了,干脆就拜个师父吧,说不说相声另说,纯当拉近感情了。

73岁侯耀华代言虚假广告

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侯耀华是谁,他的父亲是曾经的相声大师侯宝林,一共有两个儿子,一个侯耀华一个侯耀文。侯耀文在相声上的造诣要更强一些,是郭德纲的恩师。但是因为疾病的原因早早的就去世了,是行业当中的一个遗憾。而侯耀华的做法却令人寒心,不仅立马霸占了弟弟的家产,让侄女把自己告上了法庭,更是扬言要把郭德纲踢出门。而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侯耀华不仅喜好收女徒弟,而且经常代言一些虚假广告。

相关部门公布了一些查处的非法广告案件,而侯耀华所代言的产品就名列其中,瞬间就将侯耀华带上了风口浪尖,大家都指责他为了赚钱连别人的利益和健康都不顾了,自己的眼中只有钱。这样的做法无异于消费人们对于他的好感和知名度。明星代言广告产品不在少数,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有些产品质量不过关,仍然让明星们来代言。而明星们的社会号召力很高,在不知道产品质量如何的情况下,就冒然的代言产品,很显然不是一个公众人物应该做的事情。

网友们知道之后也是进行了调侃,表示他是不是又收女徒弟了?他曾经收过一个叫做安娜金的拜金女,每天和徒弟一起用美颜合照,一点也没有一个艺术大师的样子,给徒弟买了一个名牌包包,后来被发现是山寨的,成为了一个笑柄。不过希望侯耀华还是怜惜一下自己的名气吧,不然的话可就真的晚节不保了。

侯耀华声称要开除郭德纲的原因

侯耀文收徒弟其实也不怎么讲究,他的徒弟没几个是他教出来的,大部分都是有名气之后,侯耀文去收现成的,而且收了就往铁路文工团塞,壮大自己的队伍,陈寒柏郭德纲等都是这么收的。只不过郭德纲没能如侯耀文愿进入文工团,原因是他自己不乐意被管着,另外郭德纲的档案有问题,文工团的人去天津没能调出来。

说白了,侯耀文当时就是侯氏相声的二代掌门人,替侯大师延续侯门的相声香火。当时侯大师其他孩子,大爷侯耀中根本不跟老二老三来往,亲妹妹侯錱跟二哥三哥又有嫌隙,所以只能侯耀文带着铁路文工团撑门面,侯耀华负责辅助弟弟。

结果一切都因为侯耀文意外去世而变了天,侯耀文不光是留下了一个遗产的烂摊子隐患,更重要的是侯门相声圈的人脉,必须由侯耀华接管了,否则就只能作鸟兽散。

侯耀华后来拜师常宝华,根本原因就是他要正式进入相声界,代替弟弟把他在相声界的人脉保住,不让侯氏相声就这么画上句号。侯耀文那一众徒弟必须有个当家主事者管着,理论上应该是大师哥贾伦顶门,但贾伦是出了名的面,根本镇不住场子,宁愿给二大爷当跟班也不想得罪人。

这也是后来侯耀文葬礼上,侯耀华主持开除了李成博李成良兄弟,还有一个南方相声演员(不是奇志)的原因,而且杨进明等三人也是侯耀华代收入门的。当然侯耀华这么做,同行争议也大,但相声界本来就各种乱象,不按规矩的操作多了去,关键是侯耀文弟子中除了郭德纲,所有人都跟着侯耀华,而且接受他的管理,那么同行再怎么争议也无可奈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0927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5
下一篇2024-04-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