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歌德《绿蒂与维特》爱情诗赏析

〔德国〕歌德《绿蒂与维特》爱情诗赏析,第1张

德国歌德《绿蒂与维特》爱情诗鉴赏

〔德国〕 歌德

青年男子谁个不善钟情

妙龄女人谁个不善怀春

这是我们人性中的至洁至纯;

啊,怎么从此中有惨痛飞迸

可爱的读者哟,你哭他,你爱他,

请从非毁之前救起他的声名;

你看呀,他出穴的精魂正在向你耳语:

请做个堂堂男子哟,不要步我后尘。

(郭沫若 译)

这是广为流传的一首爱情诗,是歌德1774年完成的著名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的卷首诗。

《少年维特的烦恼》以书信体的形式,叙述了一个名叫绿蒂的姑娘与少年维特的爱情悲剧。维特爱上了已与青年阿尔贝订婚的姑娘绿蒂,他明知道这是无望的爱,因此他曾一度强迫自己离开绿蒂,投身到繁忙的工作中,以求解脱,但他失败了,这使他极端痛苦,走上了自杀的道路。这部小说融和了作者本人和他一位朋友的部分经历和体验,在当时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深刻的社会内容,它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烦恼、苦闷,个人的追求。恩格斯就说过歌德写的维特是“建立了一个最伟大的批判的功绩”。维特的悲剧具有反封建腐朽的进步性,是对虚伪现实的揭露和抨击,然而维特的反抗是一种消极的反抗,表现了德国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斗争中的软弱性。

《少年维特的烦恼》道出了时代的呼声。小说发表后,在德国和欧洲引起强烈反响,形成一股“维特热”,以致于有不少失恋青年也效仿维特,自杀殉情。

1775年,《少年维特的烦恼》再版时,歌德将这首诗附在小说正文前,表示出作者对维特的态度。

这首诗只有二节。第一节旨在说明青年男女的相互倾慕,是人之常情,是人性中至洁至纯的表现,不应让惨剧发生其中。诗人以两个设问句起笔,说明了青年男女谁也不能避开爱情的事实。这两句诗概括力极强,已成名句流传于广大青年中。接着诗人又以反问的形式提出了对爱的悲剧结局的思考,也引发了读者的深思。

诗的第二节,诗人要求读者对维特的不幸遭遇寄予同情,“你哭他”“你爱他”。并希望在“非毁之前救起他的声名”,这是诗人要求广大读者不要对作品发生误会,曲解了作者的写作目的。诗人写维特的爱情悲剧是根据他亲身的部分经历和感受来反映的,有现实的基础,并不是单纯化为维特一个人的不幸,而是一种时代病,具有普遍性。因此,诗人要读者对维特以正确的评价。于是,诗人通过维特出穴的精魂来自白:“请做个堂堂男子哟,不要步我后尘”诗人并不赞赏维特自杀的道路,诗人认为有为的青年应从爱情的创伤中奋起,求得事业的成功,而不应 情的牺牲品。歌德一生曾多次恋爱,在爱情生活中也遇到过挫折,也曾失落、低沉、沮丧过,但是诗人从未一蹶不振,因此,诗人始终是个七尺身躯的堂堂男子。

这首诗的发表是有针对性的。当时许多青年人恋爱受挫后相继仿效维特;以自杀结束生命,这使诗人的心深感不安,于是诗人写了这首诗,奉劝那些“忠实”的读者,要理解维特的时代性。本诗在客观上起了积极的作用。

第一首诗有两个错字:Schlusselein,正确的是Schlüsselein,fur是für

第二首属于发挥版,根据增加的那个字可以说是精细版,别有韵味。因为也合辙押韵,所以也是正确的。

gewiss和sicher在此处的意思大致相同,从音律和语法上都没有问题。但是我从网上查了一下,用sicher的要大大多于用gewiss的。你可以自己查一下,很有意思。我认为二者都没有问题,但是sicher更普及化。

另外,这样的民间诗歌并没有标准版本,我们又何必一定要像考卷答案一样对待它呢?

- 破折号,在此处表示总结上文:既然精致的钥匙丢了,你打不开门,就只好留在里面了。

gewiss和sicher在这里确实意思相同。

有问题再发信给我,不然我不会再看这个问题了!

〔德国〕歌德《纺车旁的格蕾辛》爱情诗鉴赏

〔德国〕 歌德

我失去安宁,

内心烦闷;

要找回安宁,

再也不能。

他不在身旁,

到处像坟场,

整个世界使我伤怀。

我可怜的头疯疯癫癫,

我可怜的心碎成万段。

我失去安宁,

内心烦闷;

要找回安宁,

再也不能。

我眺望窗外,

只是望他,

我走出家中,

只是找他。

他高迈的步武,

高贵的雄姿,

口角的微笑,

眼睛的魅力。

像悬河似的

他的口才,

他的握手,

啊,他的亲嘴!

我失去安宁,

内心烦闷;

要找回安宁

再也不能。

我的胸怀

思慕着他,

唉,但愿我能

紧抱住他,

让我吻他,

吻个酣畅,

受到他亲吻,

死也无妨!

(钱春绮 译)

歌德抒情诗的主要源泉是爱情。这首诗是他在1773年到1775年间写成的又一首描写爱情的抒情佳作。

全诗共有十节。前三节主要写女主人公格蕾辛在思念心上人时心潮澎湃,坐卧不宁的心理状态。主人公自从见到“他”以后,就失去了往日安宁的生活,以致于现在因为“他”一刻也得不到安宁。爱情的力量是如此神奇,以至于“他”不在身边,周围的一切都索然无味,像个“坟场”,甚至整个世界都“使我伤怀”。因为爱情,她已经被折磨得“疯疯癫癫”。可见她的爱是多么深入! 多么执著!

中间四节主要是对主人公的恋人的描写。“他高迈的步武,高贵的雄姿,口角的微笑,眼睛的魅力。”以及“他的口才,他的握手……”他的一举一动都令她着迷,他对她的爱抚更让她心驰神往,让她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最后三节是格蕾辛的心灵独语,抒发了她对他的热烈、执著的爱和她对爱情的甚于生命的忠诚。处在爱河中的人谁也不愿离开自己的恋人,这里格蕾辛把自己的心曲直接叹出“唉,但愿我能/紧抱住他,”不事雕琢,表意直接,对自己的心曲,她豪不掩饰,表现了她对爱情的真诚。曲有曲的美,直亦有直的妙处。

这首诗运用了反复的手法。诗人在诗句中把“我失去安宁,/内心烦闷,“想找回安宁,再也不能。”进行了三次重复,既照应了标题,反映出格蕾辛站在纺车旁回旋往复的心思,又使抒情逐步深入,更加强烈,表现了格雷辛在爱火的燃烧下的风雨激荡、飘摇不安的感情世界。

另外,诗句用语大胆,明白如话;抒情热烈,酣畅淋漓,体现了歌德在赫尔德尔的影响下,摆脱了古典主义束缚,运用适于表现狂飙突进运动反封建精神的艺术方法。不愧为德国诗歌中的精品。

〔德国〕席勒《“一切生趣消失在遗弃者的一声长叹里”》爱情诗鉴赏

〔德国〕 席勒

美丽得像天使,充满英雄的幸福,

他是一切青年中的最漂亮的人物,

他那眼光温暖得像五月的太阳,

反射在蓝色的海的镜面上。

他那拥抱——热烈得叫人消魂!

强有力,火热,心敲着心,

嘴和耳朵都失去知觉,心迷神醉,

魂灵向天上飞升,飞升。

他那亲吻——是天上的乐园!

就像两片火焰互相吞并,

就像琴音彼此协调,

奏起来像仙乐一样谐和。

冲击,飞翔,精神和精神同流,

嘴唇,面颊,在燃烧,发抖;

灵魂奔入另一灵魂,天地浮动

像包围着相爱的人而逐渐消融。

他死去了,绝望,唉,绝望,

用痛苦的叹息去追怀也是枉然,

他死去了——一切生趣也就

消失在遗弃者的一声长叹里了!

(杨文震 常文 译)

席勒(1759—1805)德国诗人、剧作家,“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作家。童年就喜欢看歌剧、学演戏,《阴谋与爱情》是他青年时期的代表剧作。18岁起即在杂志上发表一些抒情诗试作,如《赠劳拉》、《夜晚》等。席勒的叙事诗格调优美、语言生动,为广大群众所喜爱,成为他在戏剧以外取得的最大文学成就。他还写了若干哲理诗和警语诗。他和歌德结下了终生友谊并对德国的民族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首诗选自席勒的五幕悲剧《强盗》,是该剧的女主人公爱米丽亚悼念其心上人卡尔的一首抒情诗。其实,此时卡尔并没有死,而是卡尔的弟弟弗朗兹为窃取爵位继承权并企图占有爱米丽亚而想出的诡计。他编造出卡尔中弹身亡的谎言,又伪造了卡尔写给爱米丽亚的一封劝她嫁给弗朗兹的遗书,爱米丽亚信以为真,悲痛不已、万念俱灰,以未亡人的身份来表达自己对卡尔的追思和悼念,同时更深深地表达了她的坚贞不渝的爱情。诗人通过爱米丽亚之口,歌颂了一位敢于向黑暗势力挑战的青年英雄,从而他们的爱情也因正义的事业得到升华,显得更伟大、更悲壮。

全诗五节,第一节描写了爱米丽亚对卡尔的赞美。她为他感到无限幸福和自豪把他比作美丽的天使,是青年中最漂亮的人物。“他那眼光温暖得像五月的太阳”,他那心胸博大得像蓝色的海洋。这样写一方面通过侧面描写烘托主人公卡尔,这也正是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与全剧的主题相契合;另一方面强烈地反衬出爱米丽亚此时此刻的心情。她心爱的人死了,这样美丽、英俊、威武、潇洒的恋人离去了,怎能不使她悲痛欲绝! 她愈是思念就愈是忘不了他的一切……

生离死别,对未亡人来说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她认为最激动人心、最幸福的时刻。诗人精心选取了拥抱和亲吻这两个销魂的时刻来进一步表达爱米丽亚对卡尔的无限怀恋和镂骨的相思。热烈的拥抱使他们“心敲着心”,使他们的灵魂融化在一起,火热的亲吻使他们心迷神醉,仿佛是在“天上的乐园”。他们的爱是那样的荡气回肠、绵远幽深,“奏起来像仙乐一样。”但这如痴如醉的爱情,如诗如画的情感却被黑暗的、邪恶的势力扼杀了,怎能不令人惋惜悲伤、痛心疾首! 第四节概括了他们拥抱和亲吻时的感觉,他们仿佛合二为一,精神和灵魂都融合在一起。“天地浮动,像包围着相爱的人而逐渐消融。”天上人间竟是如此的不同,“他死去了”,留给爱米丽亚的只有绝望和叹息,她的美好生活从此消失了,一切乐趣都不复存在了。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是极力描写了美好的爱情,从而反衬出爱情的毁灭给女主人公带来的痛不欲生的沉重打击。作者把他们的爱写得越美,那么它的毁灭就越令人同情、令人悲哀,使人更加痛恨窒息人性的黑暗封建统治,因此深化了这首诗的主题。

其次,比喻的贴切精到新颖也是本诗的一大特点。诗人把“眼光”比喻成“温暖得像五月的太阳”,变无形为有形,变视觉为触觉,利用人们五官的通感,把难以形容的“眼光”比作是有冷暖的阳光,真是形象、直观、奇特的比方。再如把触觉“亲吻”比喻成听觉“就像琴音彼此协调,奏起来像仙乐一样谐和。”使读者联想到他俩火一样的爱情,心旌摇荡的亲昵必是天上人间最动听的爱的奏鸣曲,令人陶醉,使人获得音乐的美感。

最后,此诗感情奔放、豪迈,语句大胆、有力量。这哀悼的本身就是对黑暗统治的诅咒、呐喊和战斗。

〔德国〕乌兰德《酒家女》爱情诗鉴赏

〔德国〕 乌兰德

三个小伙子渡过莱茵河面,

走进一家老板娘的小店:

“老板娘,你可有好酒来招待

你的漂亮女儿怎么不出来”

“我的酒全都清凉又晶亮,

我的小女儿躺在灵台上。”

他们三个走进姑娘的闺房,

只见黑棺材里躺着姑娘。

第一个小伙子把面纱揭开,

望着姑娘,神色显得悲哀:

“唉! 要是你还活着呀,

美女,从此以后,我会永远爱你。”

第二个再用面纱把她覆盖,

转过脸去,不由得哭泣起来:

“可叹你今天以棺台作床!

我曾爱过你多少年时光!”

第三个立刻又拉起了纱巾,

并且亲吻着她苍白的嘴唇:

“我一直爱你,今天毫不变更,

我将继续爱你,直到永恒。”

(飞白 译)

乌兰德(1787~1862),德国诗人。在政治上属于资产阶级自由派的左翼,文学上是“施瓦本浪漫派”的首领。他的诗歌创作以叙事谣曲和浪漫曲见长,音韵优美、语言朴质,胜似民歌。许多作曲家都曾为他的诗谱曲。在反拿破仑的“解放战争”时期写了一些激昂慷慨的爱国诗歌。乌兰德是日耳曼语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从古到今,文学有两大永恒的主题,一是生命的主题,另一个是爱情的主题。“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这首《酒家女》把爱情与死亡连在一起,以寓言式的体裁和浪漫的笔法,描写面对一个躺在黑棺材里的美丽的姑娘,三个小伙子的三种爱,三种境界和三种对爱情的理解,从而突出了这首诗的主题:爱是超越了生死界限的永恒。

这首诗以奇特的艺术构思为我们虚拟了一个特定环境:莱茵河畔、小酒店中,三个小伙子为了他们都倾心爱慕的姑娘来到这里。然而,只见酒来,不见伊面,他们便“走进姑娘的闺房”,映入眼帘的是“黑棺材里躺着姑娘。”诗人大胆地把死亡与爱情浓缩在这个虚构的情境中,为整个诗篇打下哀婉、凄惨的基调,使我们听到了下面三段耐人品味的生对死的自白,感受到了他们三个人不同的内心活动。第一个小伙子显然是不会爱那个姑娘了。在他看来,爱就是为了获得。那么姑娘已命赴黄泉、红颜已逝,他的爱情也该划上句号了。第二个小伙子则不然,他曾经用心爱过那个姑娘。他不忍心看她的遗容,痛哭不已,为姑娘的青春短暂而惋惜、伤心和悲恸。他哀叹姑娘的同时,也对自己的这次爱情做了祭奠。而第三个小伙子的爱情是超越了生死界限的。他把爱情视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终生不渝、至死不悔、直到永远。如果姑娘地下有知,她一定会起死回生,重返人间的。由此可见,以奇特的艺术构思真实地再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是本诗的最突出的特色。

其次是语言的洗炼、朴素、口语化和个性化。全诗读起来像是在讲一个娓娓动听的故事,又像是一则含蓄深邃的寓言,耐人寻味。三个人物的动作、表情、话语,用字虽少,但表现力极强,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典型性,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Du bist mein, ich bin dein:

dessen solltest du gewiss sein

Du bist verschlossen

in meinem Herzen

verloren ist das Schlüsselein:

du musst für immer drinnen sein

君身属我兮,我身属君,

此情君应知之深!

我今将君兮

心头锁;

钥匙儿失落兮,

君只得永在我心头存!

这是德国最早也是最美得一首爱情诗,发现在中世纪一位修女用拉丁文写给她情人的一封信的背面,约成于公元 1200 年前后。作者不详。原诗是古高地德语写成的,这里的新德语译文是 Max Wehrli 所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0892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5
下一篇2024-04-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