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莉演《安魂曲》黄磊急疯了:催她背词,每天都要背一遍

孙莉演《安魂曲》黄磊急疯了:催她背词,每天都要背一遍,第1张

划重点:

文/裴晨昕 编辑/向荣

中文版《安魂曲》在北京保利剧院首演当晚,16公里外的工人 体育 场正在进行北京国安和北京人和的京城德比。夏日天黑得晚,蓝灰色的云低垂,带着一丝雨意。剧场大厅里,观众热络地和宣传展板上的倪大红合影,有人高声讨论要不要提前离场,以躲避两个小时后,工体北路上可以预见的拥堵。

剧场内,导演雅伊尔·舍曼和坐在前排的朋友打完招呼,就站在一楼观众席旁边的过道上,和工作人员闲谈。他背对着正在进场的观众,淹没在即将欣赏和评判他作品的人流中,直到全场压光,演出开始,剧场工作人员把他清出过道。

天使摇晃着铃铛走过,倪大红拖着沉重的步伐走上圆形舞台,用浑厚沙哑的声音念出全剧第一句台词:“我们的小镇泊普卡还不如乡下。镇上住着几个老人,却很少去死,小气吧啦的,让人不耐烦。”说着,他清了一下算盘。

正是拨弄算盘的动作,让雅伊尔意识到,这部以色列著名话剧的中文版,可能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在他以色列的家里,算盘是挂在墙上的古董,他从没见过会打算盘的真人。看到倪大红手指翻飞拨弄算珠,他彻底震惊了。

倪大红饰演的老人手中拿着算盘

中文版《安魂曲》筹备了5年,原作是以色列剧作家汉诺赫·列文最富盛名的作品之一。2006年,原版在中国演出时一票难求。雅伊尔·舍曼年少时看过两次,就达到“改变了我的人生”的神奇效果。列文遗孀邀请他导演这部剧的中文版时,他连细节都没问就答应了。他不敢肯定这次改编能否获得大众意义上的成功。“因为我们看待成功的角度不一样。有时候完全相反。”他只希望“用我的语言,我的风格来导演话剧,让剧中带有我的签名。”

1

杜宁林刚拿到剧本时,没看出什么感觉。倪大红说这剧挺好的,可她还是犯嘀咕。排练一开始,她很快体会到了妙处。抠戏时,导演把希伯来语翻译成英文,执行导演再把英文翻译成中文。有时候,导演和执行导演还在掰扯,杜宁林看他们眼神就明白了,“我说这件事你不用说了,我知道他是什么意思了。”

雅伊尔年轻又强势,他将排练日程精确到小时,对每个演员都直率地提出批判和意见。“我离开了我的家,我的家人,我的朋友,我的工作,来到这里面对这个项目,我只有我的专业性。”他对《贵圈》说。

演员是他亲自坐镇试戏选出来的,用制作人李淑俊的话说,都是一粒一粒淘出来的金子。

选角第一天恰逢世界戏剧日,老戏骨杜宁林开了一个多小时的车去试戏,《安魂曲》招聘演员的文案,把这部剧说得太诱人,让她忍不住想试试。另外,“倪大红演老头,我想跟他交交手。”

杜宁林与倪大红在《安魂曲》中合作

很多观众是冲着倪大红来的,保利剧院首演当天,中庭摆放的花篮中,有两个来自倪大红粉丝会。卖周边纪念品的长桌前,不时有小姑娘来问,几种环保袋和T恤衫,哪一个有倪大红在剧中的形象。

凭借电视剧《都挺好》获得空前的国民热度后,倪大红没有乘胜追击,而是选择藏身于舞台,先后演了《银锭桥》《安魂曲》两部话剧。有朋友向杜宁林打听,倪大红排练是不是天天请假,“没有请过一天假,而且每天都是提前半小时到现场”,杜宁林说。

雅伊尔第一天就立规矩:“如果彩排两点开始,我希望你们一点半就到”。在排练室要保持安静,手机一定要静音,在帘子后小声背台词也不可以,“因为帘子不隔音”。倪大红说,这就像是回到上大学那会儿,“在排练场里走动都不敢,甚至想把鞋脱了。”

雅伊尔用5天拉完了15场戏,这是中国演员很少体会的强度。从技术上来说,背台词是最让人沮丧的部分。“如果你在排练的第一周就把台词背完了,再看时间表,就会觉得,哇,我还有一个半月可以雕琢我的角色。”雅伊尔说,他就是要“把绝望的部分往前挪”。

倪大红饰演的老人承担全剧60%的台词。“只要你看到他眼神游离呆坐在那儿,就是在背台词。”李淑俊发现,倪大红练起台词就不管不顾。“红红老师你吃点什么呀?”“我不吃!”“红红老师你喝点什么呀?”“我不喝!”“那你需要什么呀?”“我就想背台词”。

好几位演员在不同的场合告诉《贵圈》,剧场艺术是导演的孩子,某种程度上,演员也是导演的“道具”,他们非常努力想呈现出导演脑海中的《安魂曲》。雅伊尔是个人风格非常明显的导演,在以色列时因为深刻诠释列文的作品而受到推崇。他和杜宁林的儿子差不多大,却得到杜宁林无条件的尊重和信任,“有时候唱,有时候跳,有时候哭,有时候笑,没有问题,看导演要什么色彩。导演说你这再红一点,你这再绿一点,导演调。我都具备,这是演员。”

排练初期,最“绝望”的是饰演妓女的温子墨和王澜。温子墨的压力来自反串,他焦虑得犯了肠炎。王澜要突破自己“亲和友善”的一贯形象去演妓女,也紧张得血压飙升。

在朋友圈看到演员招募信息时,温子墨是想应聘醉汉的。第一句台词“走啊!”刚说完,就被导演打断:“你愿意试试妓女吗?”列文笔下的娼妓粗俗滑稽,肉体与精神完全分离,只把身体视为谋生工具。在面试了太多温和漂亮的女演员后,雅伊尔决定让男演员反串,“那种对身体的不在意,几乎是男性的本能。”

再怎么焦虑,还得自己想办法。温子墨找演过女性的师兄取经,师兄建议他先通过外在找找状态。他冲到北舞外面的服装店,买了条黑色百褶裙,排练时一直穿着。开始还有点不好意思,上厕所时搂着裙子遮遮掩掩的。导演对他说,上了舞台是要面对更多观众的,你得突破。

导演希望妓女展现出更多的力量感,王澜跑到公园,一边抽打树叶一边念“我就是喜欢干完那事以后吃完咸鱼”,去健身房举铁,一边默念台词一边和杠铃较劲,下课一看,肌肉都出来了。

导演建议演员排练时找贴近角色感觉的服装。李晓强一进排练场,就把背心一穿,马绳一缠,瞬间入戏。“十单不如一棉,十棉不如一缠。”他告诉《贵圈》,这都来自生活经验。倪大红找来几双草鞋,还友情赞助了杜宁林一双,“杜杜,穿上草鞋就找到角色感觉了”。

孙莉准备了一双小靴子,最初的设计中,她有大量的奔跑。《安魂曲》中传播最广的金句,几乎都是她的台词。一次联排中,她沉浸在角色丧子的悲痛中,背过身拧了一把鼻涕。“不许流鼻涕”,导演点评。她几乎每次排练都哭,哭到低血糖都犯了,直到排练中段,导演训练孙莉把外溢的情绪收起来。丈夫黄磊比她还着急,剧组偶尔放假,就催她背词,每天都要背一遍。

孙莉饰演母亲

一周5天排练,从下午两点持续到晚上十点。演员提前半小时到,雅伊尔则会提前两小时。中以两国有6小时时差,以方团队常常会在深夜传来服装、音乐、舞美素材,雅伊尔不和演员坐在一起,戴着耳机,忙着和以色列团队沟通。

排练间歇,中国演员说笑,他就在旁边看着,大家都笑了,他也不知道在笑什么。杜宁林觉得语言不通也很好,没有 情感 交流就不会厚此薄彼,反而让大家保持非常职业的状态。

“职业”是个高标准,并非人人都敢以此自况。杜宁林只用一天,就练会了导演教她的希伯来语摇篮曲。李晓强为了模仿马啸,找到马车前进的节奏,每天回家后都在车库练两个小时。第一次联排结束,导演宣布放三天假,这把倪大红愁坏了:“三天,那不放凉了吗?跟导演商量一下,能不能就休息一天?”后来,他拉上李晓强和杜宁林,自己加练,李淑俊负责订饭。

2

排练的45天是北京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走出地铁口,顶着仲夏正午的毒辣阳光,62岁的杜宁林要穿过狭长的大石桥胡同。窄道两旁电缆交错,一根树枝都没有,只有遮阳伞撑出眼前的一方阴影。白色土狗慵懒地卧在墙边吐着舌头,小店门口的伙计打着瞌睡看店,住户窗台下晾着的红辣椒,似乎肉眼可见地在炙烤下变干变脆。一刻钟的路程拐三个弯,杜宁林终于走进排练厅。“我的天啊,我都觉得我快死了。”坐在排练厅旁的咖啡店,她攥着纸巾擦汗。

杜宁林是剧组年龄最大的演员,比倪大红还大3岁。她在《安魂曲》中饰演老妇,一个在孩子死后便“背对这个世界”的家庭妇女,操劳一生缺乏慰藉,死亡成了一种解脱。杜宁林的“解脱”是踏进排练厅的一刻。“一看大家都在那儿,马上回血,你也神采飞扬。”

杜宁林饰演老妇

“能不能让我稍微喘息一下?”连续拉了几小时的戏后,倪大红申请到半小时的缓冲时间。每次休息,大家会站在排练室门口的小院里,抽抽烟,聊两句天。《安魂曲》剧组驻扎的三号排练厅位于全总文工团大院,三层小楼粉刷着白漆,布满嫩绿色的爬山虎。

这里隐蔽低调却卧虎藏龙。隔壁的录音棚Tweak Tone Labs因为小清新的门脸,常被误认为是咖啡厅,内部却拥有世界顶尖的录音、混音和母带处理设备,小野丽莎、莫文蔚、林宥嘉都在此录过专辑。院里还有鼓楼西剧院,被戏剧翻译家胡开奇称为“中国第三代小剧场新锐代表”。在这里,史航主持的朗读会定期举办,上一期的主题是“你可以孤单一会儿,但不许孤单太久”,嘉宾席里坐着范冰冰和李玉。

为了找到这样一个排练厅,制作人李淑俊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首先要交通便利,倪大红住石景山,孙莉住顺义,选址必须在“城里”才可能兼顾所有人。其次要够大,200平米的要求淘汰了近一半备选场地。

李淑俊坚信“一个细节做不到位,可能都会导致剧目损失很多。”出于保密考虑,工作人员搬来出品方过往剧目的海报立宣,将排练厅的窗户严严实实遮住。烈日被挡在窗外,意外地达到降温效果。这个小院成了炎热夏天里的一方净土,身处其中,除了饰演马车夫的李晓强偶尔喊出的一嗓子,能听到的只有啾啾鸟叫与丝丝蝉鸣。

排练渐入佳境,组里的零食也越来越多,从水果、零食到坚果,导演还第一次发现了奶茶的美妙。他开玩笑说,回到以色列要开一家奶茶店。饰演卫生员的关皓天在家做了一次凉面,手擀的面条,配着菜码和调料搬到排练厅,倪大红吃了3碗,赞不绝口。趁着高兴,端着面条碗主创们拍了张大合影,王澜把照片上所有人的脸都P成了倪大红。

气氛渐渐松弛,排练却越来越紧张。雅伊尔在以色列是表演学的客座教授,很多细节都亲自示范。演员也对自己要求严格。排练时如果戏演得顺,王澜的表情就会特别轻松,如果不顺利,各种丧都写在脸上。有一天她连着三遍都演不对,排练结束后,她没像以往那样留下聊天,和李淑俊说“帮我和导演说对不起,我刚才没风度”,就走了。导演要的她都明白,但是做到需要过程。李淑俊说,塑造妓女这个角色是比较受折磨的,“她这个坡是一个缓坡,所以就会很痛苦。”

饰演天使的闪蓝桥是组里年纪最小的,他最喜欢在候场时看前辈们演戏,边看还边琢磨,要是自己演能怎么发挥。有时候要上场了,另外两位“天使”喊他,他才猛地反应过来。

导演和老演员的交流就像神仙打架。“你觉得这句台词的动机是什么?”每当雅伊尔向倪大红发问或是指出细节处理上的意见,得到的多是一段不尴不尬的沉默。“他是紧张了吗?”“他明白吗?”“他不明白吗?”雅伊尔开始总有点摸不着头脑。倪大红少有回应,总是沙哑着“嗯嗯”几声。“我每一次都会被他能那么深入地理解我的意思震惊。”雅伊尔感慨,“这是我想要的,但又绝对不是我预期看到的。”

倪大红觉得,这样的过招让他受益匪浅,他将进入这个剧组看作一种幸运。在写对这部戏的感想时,特意表示“谢谢你!雅伊尔先生……”为了表达由衷的敬意,他送了双潮鞋给导演,导演喜欢得不得了。

排练结束已是月上柳梢,演员们结伴走过白石桥胡同去坐地铁。杜宁林精神体力都有些透支,“和导演说完拜拜,明天见,这个时候就完蛋了,走地铁也走不回去,他们就拽着我。”闪蓝桥则很兴奋,既有交完作业的轻松,也有创作带来的快乐。有时导演也会加入,聊些排练厅里来不及充分交流的细节,也会聊聊以色列的房价和在中国的趣事。胡同里安静下来,路灯下偶尔有还没散的象棋局。他们的说笑,融化在温暖的夜色里。

3

带妆联排的第一天,温子墨脱下自备的黑色纱裙。这个角色,头上是1尺有余的冲天发型,脚下踩着8厘米高跟鞋——他本就瘦高的身形被拉得更长,晃晃悠悠地,在后台摔了一跤。当时是在调节舞台打光,演员们全副武装反复上场又退场,饰演胡瓜醉汉的演员王上斌从背景板后探出头——因为在试戏时唱了一段音乐剧《狮子王》选段,导演一直叫他辛巴。“Go back,Simba”“Simba go”“go”,拿着麦克风,雅伊尔冲着舞台大喊着。“辛巴”吓得像土拨鼠一样立刻把头缩了下去。

剧院大门紧闭,层层帷幕高高悬起,将后台包裹在一片漆黑中。温子墨没看清前方悬着的一根绳索,被绊倒了,整个人摔在一块铁板上。在这之前他一直提心吊胆,担心摔跤,摔了这一下,反而踏实了。

《安魂曲》灯光设计

临近首演,所有人都处在高度紧绷的状态里。雅伊尔在舞台和控制席间穿梭,严格把控着灯光、音响的每个细节。当晚的排练要延长两小时。每小时场地租金5000块,这意味着预算又要追加1万。进入合成周,面对不断超支的账单,李淑俊开始在导演和投资方之间斡旋。

每一处打磨精进都意味着新的开销。五天内,剧组先是拉来一套音响设备,而后又运来了重达3吨的灯光升降梯。此外,为了更贴合演员个人特色,增强舞台效果,以色列的造型设计在看到演员后又对本已定稿的服装造型再次修改。

“人家不是说制作人和导演会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吗?导演肯定有他的艺术追求,但我肯定要考虑预算”。李淑俊不是没想过直接和导演说不。有一次,投资方提出“一定要跟导演连夜开会”,但当她站在观众席看到舞台时,还是选择了最大程度为导演争取空间。

3月《安魂曲》早鸟票开售,一分钟就被抢光,观众的期待真切可感。得知此消息后,雅伊尔表情平静,“如果票卖得不好,我可能压力更大。因为我不想让演员们失望。当剧场是满座的时候,通常演员的发挥会更好,剧场里的能量也会更加强大。”

所有的努力都为了最后呈现的舞台能达到完美状态, “如果你问我,对这部剧投入了多少,我会说我是全倾投入。”雅伊尔说,“就像我把血淋淋的心都押在桌上了。”来中国后,他专门去看了《恋爱的犀牛》,想知道中国观众在剧场中的表现,可以解构一部话剧到什么程度,什么样的隐喻他们能够理解。

演员也感受到莫大的压力。温子墨和王澜的定妆照,一个高瘦,一个圆润,站在一起就像《灰姑娘》里后妈带来的两个姐姐。导演告诉他们,这是严肃戏剧大师的深刻作品,这两个人物有喜感却不能卡通化,要走心,要有真实感。为了实现这样的真实,温子墨从最初模仿女性的肢体动作,转而从内心去理解角色。微博里翻到艺妓的爱情故事,他就融合到角色对梦中情人的想象中。

温子墨(右一)和王澜(右二)饰演妓女

《安魂曲》中三个承受着死亡和悲伤的故事,一个比一个绝望。角色的悲剧也刺激着演员。杜宁林每天拍完戏,尽量回家就放空。“就不能想,一想就演不了了。”心里说不想,可是还是不行,越排斥越近,越推越近,“每一根汗毛孔都沉浸在这里面了。”

李晓强每次出场都在模拟马车前进时的颠簸状态,踢着高抬腿,汗一身一身的出。前几次联排,导演都没有给他具体的指导,只是说“特别好”,这让他十分不安。试戏时,导演本来希望他演更具“喜剧感”的醉汉,但李晓强是奔着车夫来的。车夫的原型来自契诃夫的短篇小说《苦恼》:独子因病离世,满腹苦痛,来来往往的客人却没有一个肯驻足聆听,他只能对着自己的马倾诉。年轻时,李晓强在伊犁当过兵,在兵团农场拉庄稼,赶马车,到河里游泳,把自己晒得黑黑的。他也有许多“对父母不能说的,对老婆孩子不能说的话,只能自己生扛”。他第一次读契诃夫小说时,便被这个角色打动,“我很理解他,事不一样,但是情绪是一样的,苦恼是一样的。”

倪大红分享过雅伊尔对这部剧的解读:“就像一个蚂蚁窝的一群蚂蚁,都在做着各自的工作,如果有的蚂蚁死了,蚂蚁死了就死了吧。我们的状态就是蚂蚁,或者是把它的尸体拖回去,继续忙碌着,工作着。没有看到他们那样子的悲伤,不是说没有悲伤,只是没有看到那样子的悲伤。”

角色定妆照前发布前,工作人员找到演员,希望每个人说说自己的感悟,在收集来的13段话中,提及死亡的有10处,“生”则有22处。戏里戏外,每个人都试图在悲剧的表象外,捕捉到更内核的一点希望。

雅伊尔一直试图让演员体会到“每一个悲剧的故事后都还有一点希望”,起初王澜并不能理解,“希望到底是什么”,后来她终于悟出,“你活着,就拥有选择的权利。你活着,就能看见希望的曙光。”

4

7月17日《安魂曲》首演时,灯光和音响设备先后出现瑕疵,部分演员的表现也不在巅峰状态。台下观众的反应不如预期中热烈。第二天,豆瓣评分出现,比以色列原版低了很多。

首演的效果让此前看过联排的人感到意外。每个星期五,剧组都会进行一次联排,第四次联排结束后,李淑俊克制不住激动,在群里抒发了对各位演员的感谢。本来聊 美食 聊得热火朝天的群一下子安静了。1分钟之后,倪大红说,“俊姐,我们在聊火锅呢。”

第五次联排后,李淑俊组织大家去吃了一顿小龙虾。导演在餐桌上说了好多话,聊得特别感性。孙莉喝了很多红酒,认真地表白,“好爱导演啊。”

7月6日排练结束后的合照

李淑俊说,这些专业的舞台剧演员都希望去演好戏,希望获得更多技术上的成就和收获。导演恰好给了他们这些东西。倪大红也说,排这个戏,他就像一个海绵,不断吸满了水再排干,再吸满再排干,如同一场甜蜜的折磨。

首演谢幕时,演员、导演和幕后团队共同站在台上,迎接观众的掌声。接下来的5个月里,他们将在12个城市的30多个夜晚不断上演。

那一刻,他们仿佛回到45天前,鼓楼西剧场的排练厅内,剧组第一次进行剧本围读。中方演员、以方团队,二十多人围坐在由6张长条木桌拼起来的会议区。制作方、出品方的工作人员也捧着剧本旁听。窗外白墙藤蔓缠绕,爬山虎的叶片重重叠叠,随着微风扑簌簌地摆动着。

读剧本时,雅伊尔有些紧张,之前以色列团队和中方制作人有不少分歧,第二天团队要回国,冲突还没解决。围读结束后,他发现有人激动得流泪,“他们听到中国演员读台词,发现他们那么投入”。

在那一刻,紧张的气氛消失了,这个跨越国界、直指人性的话剧,有了一个美妙的开端。

我建议去华纳吧,然后去旁边的必胜客吃顿西餐,不贵,然后可以去江边溜冰

上次我们就这样玩的

找个环境幽雅的西餐厅,两个人,听着钢琴曲就餐是很浪漫很难忘的事~~

建议你去道理的欧罗巴西餐厅,比较有档次,价格也不贵你们两个人,200块就够了~~

女孩子嘛,都是喜欢浪漫的,你带她去哪,她绝对会开心的

主动告白的0损失

高考结束后,要不要告白呢

要不要做一件事情,想一想成与不成的结果。

成:

①假期里两个人可以无忧无虑玩耍,可以约会很多次且光明正大。

②三个月刚刚好是一个爱情的分水岭,能否长远刚刚好能看出来。

③不留遗憾。

不成:

①趁早断了念想,三个月自己也可以玩得很快乐。

②进入大学,开始新的机会。

③不留遗憾。

综合考虑以上,既然对自己都是好的,为什么不去做!

如果一起去旅行的话,去哪里

强烈推荐珠海!

第1天(刚到):

打卡的是当地有名的醉鹅(火焰醉鹅坊)晚餐后:去了白石桥

(PS:要早一点去,晚上10点之后灯就闭了)

第2天:

情侣路附近的早茶店吃饱喝足之后,开始游玩啦爱情邮局-->珠海渔女-->日月贝一路上,有共享单车,很方便!

晚上骑共享单车回酒店

(酒店定在了招商花园城的周边,那边是性价比最高的区域)

如果一起去旅行的话,去哪里

强烈推荐珠海!

第3天:淇澳岛

自驾去的建议自驾/租车,因为很方便停车,还免费

租一辆小摩托,2个小时150可以骑着小摩托看看海景,享受一下自由的味道还可以拍照尤其是拍照,绝对的完美!

红树林也在周边,都是非常不错的地方以上就是很紧凑的3天2夜的珠海行程

对于初次旅行,不建议太长时间

哈哈哈哈,个人建议

时间充裕的同学,可以适当延长

推芳的地点绝对是值得一夫的

[编辑本段]人物档案

姓名:潘长江

出生日期:1957年7月1日

出生地:黑龙江省东宁县

籍贯:吉林省怀德县

身高:160cm

血型:O型

个人家庭:妻子、女儿

代表影视作品:《桥》、《过河》、《迎亲》、《开心一刻》、《农民歌手》、《手术之前》、《别拿豆包不当干粮》 、《杨德财征婚》

代表歌曲专辑:《男人40一枝花》

妻子:杨云

女儿:潘阳

1997年二炮文工团

[编辑本段]从艺经历

潘长江出生在一个梨园世家。父亲潘林生,母亲王晶平均为辽北地区著名的评剧演员,自幼受艺术熏陶,唱、念、做、打四功俱佳。

1979年考入铁岭县评剧团,专攻小花脸。

**作品

1982年改演二人转,主演过《三请樊梨花》、《猪八戒醉酒》、《换亲记》、《柜中缘》等。

1984年调入铁岭市民间艺术团主演了《四圣巧戏猪八戒》,等节目多次获省级表演奖。

1986年与赵本山合演的《大观灯》在东三省引发轰动,被观众誉为“东北丑王”。

1989年参加第三届国际青年戏剧节的二人转《猪八戒拱地》获“个人表演金奖”。走上了小品的艺术道路后,获辽宁十佳演员第二名。又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元旦和综艺大观等文艺晚会,一举成名。

1992潘长江等表演《草台班子》

1993年春晚潘长江表演《桥》

1996年潘长江、阎淑萍表演《过河》

1998年小品潘长江 黑妹 大山表演《一张邮票》

2000年潘长江、巩汉林等表演小品《同桌的她》

《雨天有故事》很早的一部片子很少有人知道网络上也很难找到相关资料,喜剧

2005年潘长江表演春晚《魔力奥运》

2001年潘长江、黄晓娟等表演小品《三号楼长》

2007年春晚小品表演潘小品《将爱情进行到底》

2008年主演《清凌凌的水蓝蓝的天》

[编辑本段]评价

圈内人士评价潘长江时,都称他是个“能演、能唱、能跳、能翻”的好演员,其实,除了《过河》之外,他演唱过好多歌曲,拍过多部MTV,**《明天我爱你》中的片头歌,片尾歌以及片中插曲《姑娘姑娘我爱你》等就全部是由他一人演唱录制的。他凭**《明天我爱你》获颁中国**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其实与陈道明、李雪健、尤勇等大腕儿相比,其貌不扬的潘长江实在称不上有什么偶像风范。但正是这个个头不高的大众笑星,凭着朴实、幽默的演技打动了广大观众,力挫群雄,出人意料地登上了百花奖“最佳男主角”的宝座。

潘长江表达能力非常强,巧舌如簧这个词用来形容他是最合适不过了。除此之外,他表演天赋也是超强的,是由于此,他深深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他也是一个非常重感情、重婚姻、重家庭的好男人哦!

80后著名代表诗人、学者,年轻一代文坛才神申宝峰曾这样写自传诗评价大众最喜爱的笑星潘长江

《潘长江》

笑星潘长江,生在黑龙江。

从小学评剧,练得好唱腔。

早期进剧团,专供小花脸。

唱念做打强,百姓齐夸奖。

后与赵本山,合演二人转。

演技震三江,东北称丑王。

一九九三年,长江不寻常,

初次上春晚,一炮就打响。

别看潘长江,其貌并不扬

但有热心肠,人好似牛郎。

长江心宽广,做人坦荡荡。

从艺数十载,美名被传扬。

长江才艺广,天下绝无双。

说学逗唱演,样样都奇强。

长江身健壮,浓缩是精良。

生下好姑娘,名字叫潘阳。

潘阳好长相,美貌赛秋香。

遗传爹和娘,能演又会唱。

祝福潘长江,年年都吉祥。

事业已辉煌,该把福来享。

感谢潘长江,把笑传四方。

作品永传颂,百姓永不忘。

[编辑本段]家庭与感情

潘长江的妻子杨云二十多年前是铁岭县的一个打字员兼播音员。那时,热爱戏剧的杨云想考铁岭县评剧团,于是便拜在潘长江的母亲门下学唱腔。年轻的潘长江因此便有了与她接触的机会。当时追求杨云的人不在少数,但多才多艺聪明伶俐的潘长江从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很快赢得了杨云的芳心。相处八个月后他们就幸福的结婚了。婚后,他们开始了期望已久的幸福生活。女儿潘阳在北京市海淀区白石桥路34号解放军艺术学院读书。 多年来,和谐、快乐一直是他们家庭生活的主旋律。

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给潘长江的艺术事业带来更大的创作动力。从1986年开始,潘长江的艺术之路渐渐从地方走向了全国,他的名字和作品也渐渐为很多人所熟知。此时的潘长江,在家庭幸福和事业辉煌中,彻底摆脱了婚前的一点自卑,强化了作为一个男人的自信。在小品《过河》中,我们不难看到,经历了丰富人生的潘长江已今非昔比了。在潘长江和杨云长达二十多年婚姻时光中,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人,到成为一个在全国家喻户晓的知名演员,经济条件、社会地位的变化,使他们这艘一向平稳温馨的家庭小船,偶尔也会随波荡漾。曾经有一段时间,潘长江回到家,看着眼前勤勤恳恳、相夫教子的杨云,总想给平静的家庭生活挑起点波澜。但这段不平静的日子在杨云的疏导下,不知不觉地走过去了。经历了这个过程,潘长江对妻子更加充满了感激和爱护。工作不忙的时候,他经常会做些家务,或者陪妻子在附近的公园里散步。从曾经艰苦的生活条件,到眼前优越的家庭环境,两个人为同一个家付出了各自不同的艰辛。长期生活在一起,夫妻俩有了鱼水难分的深厚感情呢。

**作品

《大内咪咪探》

《举起手来》

《大胃王》

《老少爷们打鬼子》

《别惹小孩》

还有《三请樊梨花》、《猪八戒醉酒》、《换亲记》、《柜中缘》、《绝境逢生》、《三女休夫》、《飞虎队》、《明天我爱你》、《球迷心窍》、《宫廷斗鸡》和二十七集电视连续剧《雨天有故事》,二十集连续剧《八旗子弟》深受观众喜欢。《过河》MTV还获得了中国音乐电视大赛金奖。

08年电视剧《清凌凌的水蓝盈盈的天》

电视剧 《别拿豆包不当干粮》

婚姻故事

潘长江是家喻户晓的笑星,他的矮个子和寸头早已成为演艺界一道标志性的风景。然而,在“矮子爬坡——步步登高”的背后,他与高个妻子杨云的爱情故事却鲜为人知。潘长江调侃地说:“咱俩虽然落差较大,但心灵距离为零。”

意外重逢 潘家郎娶了杨家女

1957年,潘长江出生在黑龙江东宁县的一个梨园世家。父亲潘林生、母亲王晶平都是辽北地区著名的评剧演员,因为自幼受艺术熏陶,潘长江唱、念、做、打四功俱佳,1979年他考入了辽宁省铁岭县评剧团。这一年冬天,潘长江随团前往腰堡乡慰问演出,作为乡政府打字员兼播音员的杨云负责演出团的接待工作。潘长江对这个水灵灵的姑娘一见钟情。但杨云对他十分客气,根本没有那种意思。演出结束后,潘长江恋恋不舍地回到了城里,但杨云的倩影时时在他的脑海里闪现。

接下来,富有戏剧色彩的事情发生了:一个星期天,潘长江正在家里发呆,忽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请问这是王老师家吗?”潘长江打开门,先是惊讶,继而高兴得眉开眼笑。杨云愣住了:“你怎么在这儿?”他乐呵呵地说:“这是我家呀。”杨云说她想考评剧团,团里老师特意为她介绍了一位姓王的评剧界前辈做老师。潘长江一听,暗自高兴:“你说的王老师就是我妈呀!以后,你就天天来我家学吧。” 潘长江热情地向母亲引见杨云,母亲见杨云聪明乖巧,儿子又在一旁极力撮合,就笑着答应了。

从那以后,杨云常常到潘长江家来学习评剧。潘长江仗着会一手板胡,自告奋勇当起了伴奏。每次杨云回家,潘长江都用自行车把她送到车站。他的一举一动,杨云都看在了眼里,姑娘的心像一池被吹皱的春水波澜起伏。 不久,杨云参加了剧团的考试,但因发挥失常而没能考上。眼看着杨云就要离开,情急之下潘长江央求母亲买来两张戏票,请杨云一起去看戏。坐在黑压压的戏院里,潘长江压根没心思看戏,他只想抓住这难逢的好机会,向心上人表白。他瞅空对杨云一字一顿地说:“小杨,我对你印象很好,其实我们全家都挺喜欢你的,你看……”虽然杨云早就明白潘长江的心思,但当听到他火辣辣的表白后,还是感觉有些突然,只是说:“这事儿我得回去跟家里商量商量。”

第二天,杨云到评剧团跟潘长江告别。潘长江像往常一样将她送到车站,眼睛红红的。话别后,杨云走出好远了,回头还看见那小小的人影在那儿张望。那一刻,她心潮起伏,潘长江那瘦小的身影,红肿的双眸,挤出的笑容,无声无息地走入了她的心田,第一次留下了不同寻常的意味。 当杨云向家人说起潘长江时,家里人都表示反对,他们认为潘长江个子太矮,又是在剧团工作,没前途。并且当时有个不成文的成规:杨家将被潘仁美家族给害死了,从那以后潘杨两家再也不能结亲。

但杨云有自己的主见,她给父母作出分析:“潘长江的确个子小,但心胸宽、人品好;虽然他是个唱评剧的,但他身上有一股奋发向上的精神气质;至于潘杨不能结亲,根本就是封建思想。” 之后,潘长江经常往杨云家里钻,把自己的长处展示给她父母看:嘴甜,手脚勤快,热心肠。有时还帮他们下地干活,渐渐地杨云一家喜欢上了他。一次,杨云开玩笑地问潘长江:“我是农村户口,要是将来你嫌弃我怎么办?”潘长江立马答道:“我就攀上你这个人了,就算你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我也就相中你这一堆一块了。即使要饭,我喝稀的,也给你吃上干的!”

1981年8月31日,潘长江和杨云举行了简朴而热烈的婚礼,为了记住这一历史时刻,他们后来给女儿取名为潘阳(杨)。在恩爱的互帮互学下,两人的“功力”日渐增长,潘长江还被招进了铁岭市曲艺团。演出间隙,夫妻俩常常一起研讨剧本,分析人物性格,研究唱腔,共同切磋,其乐融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0813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4
下一篇2024-04-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