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张黎新作《少帅》

如何评价张黎新作《少帅》,第1张

说到《少帅》,一般人会将它与张黎之前的两部作品比较,一部曾经收视口碑双丰收的《人间正道是沧桑》。《人间正道是沧桑》与《少帅》有着相同的编导构成,张黎和江奇涛,甚至故事上也给人一种熟悉感——熟悉的军校生活,熟悉的叛逆少年。

但是身为中国找不出几个的富二代、官二代的“少帅”张学良,在成长史上与《人间》的杨立青相去甚远。据张黎所说,剧中的四个女人,代表着他人生的几个阶段。12岁,张学良丧母,失去母爱的张学良,内心多少有点“俄狄浦斯”情结,温柔待他的“表嫂”成了他的启蒙;16岁,和比他大三岁的于凤至成亲,这个女人是他听从父母之命娶的;他20岁出头,第一次带兵打仗,第一次见生死,也第一次决定他人的生死,这时候他和谷瑞玉产生了感情;27岁,张作霖被日军炸死,张学良忽然之间失去了靠山,所有的负担要由他一力承担,这时候只有15岁的赵一荻出现了,她像是张学良阴影中的一抹亮色,使他一见倾心。

感情故事是张学良最为外人津津乐道的地方,连张学良自己也说,“平生无憾事,唯一爱女人”。但在张黎的作品里,个人感情永远不是描绘的重点,“我们想拍的,是另类生命成长史”。27岁就不得不挑起东北这个担子,“西安事变”更是改写了他的人生,改写了整个中国的历史。在这样一个人物身上,有着“另类的父子情,另类的男女情,另类的师生情,另类的同僚情,可书写的地方很多。”

张学良的生命之中,争议最大的,当属是否下达不抵抗命令,张黎认为“把不抵抗罪名归于张学良一身肯定是不公平的”,但是他也没有想把张学良洗白,“只是说通过剧情,把事实给摆在这儿。”,张黎并非说讲述的一定是历史事实,在他看来,拍历史剧,更多的是在制造一种符合当时历史精神的主题。他剧里表现的只是一家之言。“没有证据和资料显示命令他不抵抗,但是所有的电报往来都是一句话,不要发生冲突”东北易帜之后,张学良不可能拥有东北外交的自主权,因此在对外兴兵的问题上是很矛盾的,但这也不意味着张学良就完全放弃抵抗了,辽吉失陷后,张学良改组了锦县、通化、宾县、依兰、龙江、黑河等地的抗日政权,与日军和汉奸策动的傀儡政权对峙1年零47天。

另一个让人总是会拿来比较的是《走向共和》,因为《少帅》剧情的时间线与《走向共和》几乎相连,出现了和《走向共和》同样的人物,甚至段祺瑞都是同样的演员饰演的。当小娱问张黎,“《少帅》还会不会造成《走向共和》那样的影响?”张黎却摇头,“很难”。不是因为“民智已开”,而是“泛娱乐化”浪潮之下强思考性的作品很难有太大影响。

《少帅》中,柳岩所饰演的是文章饰演的张学良的表嫂。

表嫂出场时,一身旗袍衬托出了她姣好的身材,完美的展现了民国时期的女性之美,两人从最初的相遇到最后的关系都可以说明表嫂对于张学良的一生有着很大的影响。

《少帅》百度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KP_Er389WzgmIOMAoY-3lg

提取码:59vi      

意思是:土匪张宝声把绑架来的商人,混在了山林警备队中,准备以后用来换取钱财。

肉票即被绑架的人质,剧中张宝声按照张学良的命令选700人成立山林警备队,可是张宝声在这700人中安排了此前他们土匪绑票的的肉票充数。

第14集剧情介绍:剿匪行动大获全胜 学良在外木屋藏娇

郭松龄带着储世新和鲍毓麟在密江东南带围困了一千余名匪徒,于是电报学良速带火炮与他们会合,火力全开,力争全歼。而长江好一众兄弟的各出路都被堵死,在二当家的建议下,大当家把手底下这一千多名兄弟交给了张学良,而他自己则单枪匹马离开了吉林。

学良按照原先承诺的七百人编制成立了山林警备队,他亲任队长,二当家张宝声担任副队长。另一边,日本外务省已经发布正式照会,同意撤退珲春日军。张作霖高兴之余,计划着拉拢老哥们冯德麟和汤玉麟。为此,他任命冯庸为二十八师上校团长,还邀请了冯德麟到家中秉烛夜谈。

吉林剿匪的成功和珲春危机的顺利化解让卫队旅也让学良声名大噪,张作相建议扩大剿匪范围。张作霖接受了他的建议,学良接到命令后在佳木斯和密山继续剿匪行动。在他亲自带兵在密林深处参加战斗时,一名伤痕累累的年轻士兵在他的怀里停止了呼吸。

虽然行动成功,但是生命的逝去还是让学良感到了不小的震撼。随后他回到营地,却又得知长江好的二当家,现任山林警备队副队长的张宝声竟然背信弃义,在他的眼皮子底下瞒天过海藏了十五名肉票。学良毅然决然下令枪毙张宝声。

扩展资料:

《少帅》以自传的方式,讲述了历史传奇人物张学良辉煌而又坎坷的一生。《少帅》第一次较为全面地展现了张学良的前半生,努力还原一个真实的张学良,不虚美不隐恶。

同时,对张学良早年在讲武学堂的学习历练、教官郭松龄对其爱国思想的启蒙都有着生动的描摹,对后来郭松龄倒戈讨伐奉军等也都有着浓墨重彩、惊心动魄的表现,显示出创作者客观求实的历史主义态度。

由于在尽量真实的历史背景及具体的历史事件中去表现传主的精神气质和性格特征,该剧较好地处理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

-少帅

人民网-人民日报:也谈“少帅”为什么吸引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0788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4
下一篇2024-04-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