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西双版纳傣族民俗附西双版纳旅游景点攻略

走进西双版纳傣族民俗附西双版纳旅游景点攻略,第1张

西双版纳,理想而神奇的乐土。关于版纳的印象和憧憬,想必大家都看过电视剧《孽债》吧,“美丽婀娜的版纳少女”、“月光下的凤尾竹”、“泼水节”令人向往。 那么接下来就由西双版纳博悦旅行社带大家走进西双版纳,体验原汁原味的傣族民俗风景附西双版纳旅游景点推荐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西南端,是云南省下辖的一个自治州。西双版纳,古代傣语为“勐巴拉那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乐土”,这里以神奇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

每年的泼水节于4月中旬举行,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的游客参与。它的水,清澈得纤毫毕现,宁静得微波不兴;它的山,一年四季总是浓得化不开的碧绿;好山好水造化出众多天使般的妙人儿,或是一把花伞,或是一领飘逸的筒裙,万种风情,迫面而来。

傣乡风情

傣族是西双版纳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拥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主要信奉小乘佛教,自古将孔雀和大象视为吉祥物。傣族少女服饰优美、容姿秀丽、能歌善舞,是版纳迷人的景致之一。

傣族民居

傣家竹楼颇具特色,大多临江河湖畔而建,是上下两层的干栏式建筑,周围绿树环绕,花香扑鼻,令人赏心悦目。

傣族与水

水在傣族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东西,他们的许多节日、习俗与水有关,例如辞旧迎新的泼水节。傣家人十分在意水源的清洁,路过傣家寨子时,切记不可往水井里扔东西。

傣族婚恋习俗

傣族男女恋爱自由,每当新年来临,姑娘们将做好的四角缀有缨须的菱形花布包在丢包场丢给意中人,这就是著名的“丢包”活动;小伙子夜晚来到中意的姑娘家楼下吹笛表白心意,叫做“串姑娘”,有意的姑娘会随小伙到竹林中密谈。傣族的婚礼也很有情趣,两家请客,但婚礼在女方家里举行,主要的仪式是为新郎新娘栓线,表示把两颗心栓在一起。

版纳佛风

西双版纳的原野隔绝了中原文化的教化,与泰国、缅甸等东南亚诸国却近在咫尺,于是小乘佛教随风潜入,版纳境内,人人都是俗家子弟,(男子少年之前都必须剃度侍佛,成年后还俗)。佛塔寺庙与傣家竹楼、翠竹古木交相掩映,一派神圣景象。

“上座部佛教”。

西双版纳地区主要信奉自斯里兰卡经缅甸传入的小乘佛教。“乘”是梵文的意译,指运载工具,比喻佛法如舟,济渡众生。大乘佛教出现于公元1世纪左右,对之前的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贬称为“小乘”。如今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南亚、东南亚各国并不接受“小乘”的称号,而自称为

版纳佛风有别中原而酷似东南亚,又融入傣族人的文化风格,从寺庙建筑可见一斑。飞龙白塔是版纳佛塔的典范,圆形尖顶,塔身如玉,塔尖金黄,到过曼谷的人们可似曾相识?景真八角亭亦是版纳有名的佛教建筑,基座高筑,锥型屋檐,又酷似傣家竹楼。

版纳人笃信佛教又不拘泥细节,因此,版纳的寺庙并没有很多清规戒律,对佛的信仰更体现在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之中,真正是时时有佛,处处是佛。

景点介绍

橄榄坝傣族园

橄榄坝位于景洪东南约30公里处的勐罕镇,几百户傣族人家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所以这里具有浓郁热带风光和民族色彩,是傣家竹楼及水上风光的结合。

橄榄坝意为“宫廷花园寨”,里面有两个比较大的寨子,一个是曼松满,也就是花园寨,另一个是曼听,也就是花果寨,无论你走进哪一个寨子,都会看到典型的缅寺佛塔和传统的傣家竹楼。

景区内的椰子树、槟榔树、芒果树、菠萝蜜、绣球果等热带植物和花卉布满整个村寨,树丛中掩映着座座傣家竹楼,赏心悦目。

每年的傣历新年,也就是泼水节期间,到橄榄坝镇上赶集的群众都要专程来这里游览、朝拜、欢度节日,非常热闹。而且,这里每天下午3点都会有表演,之后在广场上有大型的泼水活动,游客可以参加,尽情欢乐。

热带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于1959年1月1日在我国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教授领导下创建,地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勐仑镇,占地面积1100公顷,海拔570米,是一个集科学研究、物种保存、科学普及为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

漫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内,呈现您眼前的是一个充满勃勃生机的绿色世界:树木葱茏,绿草茵茵;繁花似锦,硕果累累。

在这里您可以欣赏到闻歌起舞的跳舞草、消渴解暑的旅人蕉、使酸变甜的神秘果、见血封喉的箭毒木、抗癌奇树美登木、心心相印的海红豆、似大象鼻子的象鼻棕、能产糖的糖棕……珍奇的热带植物、罕见的生态景观一定会让您目不暇接、惊喜连连。

野象谷

野象谷位于景洪市北部47公里的勐养镇,北距普洱市115公里,位于213国道西侧。在那里,游客有可能亲眼看到野象,当然这样的机会并不太多,主要看是否有运气赶上野象出没的时候。

而独具特色的热带雨林景观,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此外,景区内还可观看富有民族风情的表演。

望天树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望天树景区是西双版纳州特有的树种之一,仅分布在州内勐腊县的补蛙、景飘等地。望天树属龙脑香科,常绿高大乔木。

因它长得挺拔笔直,高达七八十米,如利剑般直刺蓝天,有“林中巨人”、“林中美王子”之美誉。望天树适应能力强,寿命长,用途广泛,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澜沧江风光

西双版纳的人经常说“到云南不到西双版纳,不算到过云南,到西双版纳不乘船游览澜沧江,则不算到过西双版纳,乘船游澜沧江不上岩观赏橄榄坝风光,就感受不到傣家村寨的美景。”这是因为景洪至橄榄坝一段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是西双版纳最完美的缩影

空中走廊

1990年,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美国自然综合保护研究会合作,在望天树林中架设了一条500多米长的“空中树冠走廊”。

“空中走廊”以大树作为支柱,用钢绳悬吊、尼龙绳、网作护栏,直接在树上捆绑而成;走廊以铝合金梯子作踏板,每一段均与修在树干上的水质平台相连接;走廊离地面最高距离达40多米。

基诺山

基诺山位于景洪市东面的基诺乡,距市区50公里,东距勐腊县勐仑镇42公里,西距勐养20公里。基诺族自称“基诺”或“雅诺”,世代居住在基诺山,基诺人种植茶树的历史比较悠久,基诺山是普洱茶的六大茶山之一。

基诺族自称是孔明的后裔,传说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三国时代,孔明南征到这里,一部分落伍的士兵在此定居下来,自己取了民族称号叫“丢落”,成为当今基诺族的先民。基诺族住的竹楼,形如“孔明帽”,十分别致。

曼听公园

曼听公园位于景洪市东南,距离市区约2公里,地处澜沧江与流沙河交汇的三角地带,又名“春欢公园”,“春欢”是傣语,意为灵魂之园,该园占地面积350亩,是一个天然森林公园。

公园内有干栏式佛寺、凉亭和花果园,园内绿树成荫,清凉宜人,是西双版纳最古老的公园,相传,这里曾是泰国国王的御花园,泰王妃来公园游玩时,园内的美景吸引了王妃的灵魂, 因而得名。

园内古老的黑心树林,有仿建的曼飞龙佛塔、八角亭,还立有32米高的周总理铜像。另外,佛协、佛寺瓦、曼听寨都在周围,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游乐点。公园在晚上会有演出和篝火晚会。

好了,关于这座1 18W人口的西双版纳, 傣族民俗 先更新到这里吧,有关于云南 旅游 、西双版纳旅游不明白的事,都可以留言给我,看到后我会第一时间回复大家的。西双版纳博悦旅行社希望更多的人来揭开西双版纳神秘的面纱。了解它、走进它。西双版纳欢迎各位游人来观光来做客。 #带着微博去旅行#

云南傣族与古傣族的百越人有亲缘关系。主要从事农业,主要种植水稻,信仰小乘佛教。人口约1025128人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傣族人有自己的语言。傣族不仅能歌善舞,还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尤其是傣历、傣药和叙事诗。

自定义:

禁止外人骑马、赶牛、挑担、披头散发进入寨子;进入傣家竹楼,要在门外脱鞋,往里轻走;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对面,不能进主人的内室,不能坐在门槛上;不能在火池上动鼎,不能蹬火;在家禁忌吹口哨、剪指甲;不要用衣服当枕头,也不要坐在枕头上;晾衣服时,上衣要在高处,裤子和裙子要在低处;进入佛寺时,应脱鞋,避免触摸小和尚头像、佛像、猫哥、旗帜等一系列佛教圣物。

婚姻习俗:

“抓黄鸡”是西双版纳青年男女通过吃谣言来寻求爱情的一种方式,即姑娘把黄鸡拿到集市上去卖。如果买家是女生的意中人,女生会主动拿出凳子让它坐在自己身边。通过交谈,如果双方相爱,就会抱着鸡,拿着凳子到树林里互相表白;如果买家不是女孩的心上人,女孩会加倍要价。

“吃点酒”。一男一女订婚,男方收拾酒菜,去女方家请客。客人散了,男的由三个男同伴陪着,女的和她的三个女同伴,摆了一桌饭。“吃点酒”就是吃三道菜:第一道是辣的;二是盐要多;第三,要有甜食。它意味着热情、深沉和甜蜜。新房落成时,是小伙子先上楼,扛着牛头,唱着祝福歌,成熟的男人扛着箱子,已婚的女人扛着被褥,姑娘们依次扛着粮食,然后在火塘上支起三脚架,摆酒菜,唱着新房歌,村民们还要给主人送些吉祥的礼物。

婚礼当天,双方都会在家里举行婚礼,大部分都是先在女方家举行。婚宴上,桌上要铺上绿色的芭蕉叶,菜肴有血旺(百旺)、年糕和各种菜肴,象征吉祥如意。宴会开始前,新娘和新郎要做一个绑线仪式,即主婚人用一根白线绕过双方的肩膀,然后在新娘和新郎的手腕上分别绑上两根白线,象征纯洁。然后,老人将糯米揉成三角形,蘸上盐,放在火塘上的鼎顶上,燃烧后让其自然脱落,象征着爱情坚如铁。

饮食习惯:

大米和糯米是主食。德宏傣族的主食是粳米,西双版纳傣族的主食是糯米。一般都是当场吃。人们认为,粳米、大米只有在现场食用时才需要米饭,所以不吃或很少吃隔夜饭,习惯用手揉米。所有配菜和小吃都以酸为主,如酸笋、酸豌豆粉、酸肉、野酸果;我喜欢吃酸菜干。据说傣族人经常吃酸菜是因为他们经常吃不容易消化的糯米,酸的食物有助于消化。

日常肉类包括猪、牛、鸡鸭,不含或少含羊肉。生活在大陆的傣族人喜欢吃狗肉,擅长烤鸡、烧鸡,喜欢鱼、虾、蟹、螺、苔等水产品。苔是傣族特有的风味菜肴。做鱼的时候可以做成酸鱼或者烤成香茅鱼,也可以做成鱼排(即烤好后捣碎的鱼,拌上香菜等。)、鱼冻、烧鱼、白酱鳝鱼等。吃螃蟹时,螃蟹一般连壳带肉剁成蟹酱,和米饭一起吃。傣族人称这种蟹酱为“蟹布丁”。

苦瓜是产量最高、含co最多的日常蔬菜

傣族地区湿热,昆虫种类繁多。昆虫制成的风味菜肴和小吃是傣族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食用昆虫有蝉、竹虫、奥库莫、田龟、蚁卵等。傣族人嗜酒,但酒精度不高。是他们自己酿的,味道很甜。茶是当地特产,但傣族人只喝不加香料的大叶茶。喝的时候只在火上翻炒至焦烂即可。冲泡时,口感微焦。嚼槟榔,混烟草和石灰,一天到晚。典型的食物有狗肉汤锅、干猪肉、腌鸡蛋、干鳗鱼等。

服装:

傣族的女装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就像骄傲的孔雀一样,五彩缤纷,惊艳全场。只要了解情况的人觉得这一点都不夸张。傣族女性一般身材苗条,清纯美丽,容貌婀娜,有“金孔雀”之称。她们不仅漂亮,而且善于打扮,用独特的服饰把自己打扮得如花似玉。傣族妇女普遍喜欢穿短袖和短裙,以充分展示她们苗条的身材。上面穿白色或深红色内衣,外面穿紧身上衣,窄袖有领,大翻领和双翻领,颜色有粉色、浅黄、浅绿、雪白、天蓝等。现在多采用乔其纱、丝绸、涤纶等材料缝制。袖上衣紧紧包住手臂,几乎没有缝隙。很多人还是喜欢用肉色的料子缝。不仔细看,是看不出袖子的。前后裙刚好齐腰,紧紧裹住身体,再用银带系上短袖上衣和制服裙,配齐脚踝的制服裙。腰部纤细小巧,下摆宽大。傣族妇女的这种服饰,充分展现了女性的胸、腰、臀之美,所用面料柔软,色泽鲜艳,无论走路还是做事,都给人一种雍容华贵、雍容华贵的感觉。

傣族男子一般穿无领双排扣或大排扣小袖衫、长袖长裤,头戴白布、绿布或绛布,有的戴花呢帽,显得雍容华贵。

傣族人,无论男女,出门总喜欢在肩上背一个用棉花织成的挎包(手帕)。挎包颜色鲜艳,款式简单,具有浓郁的生活色彩和民族特色。有珍禽异兽、树木花草或形象生动的几何图形。每个图案都包含特定的内容,如:红色和绿色是为了纪念祖先;孔雀图案预示好运;大象图案象征丰收、美好生活;充分展现了傣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节日:

庆祝傣族新年是中国最著名的民族节日之一。一般在公历4月13日到15日之间。届时,人们会去附近的佛教寺庙为佛像沐浴,然后互相泼水,以表达真诚的祝愿,关于泼水节的起源。这里流传着一个古老的神话传说,在游览过程中你会听到导游的介绍。泼水节期间,将举行斗鸡、跳孔雀舞、扔钱包、赛龙舟、放灯笼等丰富多彩的民间娱乐活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0767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4
下一篇2024-04-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