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人写给朋友的书信范文

关于古人写给朋友的书信范文,第1张

  现在的我有了手机和电脑,基本上已经很少人去写信了。那么你想知道附带的人是如何写信的吗你想知道古人写给朋友的书信范文怎么写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古人写给朋友的书信范文,一起来看看吧!

  古人写给朋友的书信范文

   旧时代的写信传统,格式严谨,讲究礼仪,无论是家事、公务,都叙述简洁明了,有概括性、可读性。称谓按辈份长幼极其礼貌地形成一个公式,比如“父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某某夫子尊鉴”、“某某仁兄座右”……等。对子女晚辈多写“某儿知悉”、“某女见字”、“贤妻庄次”、“某夫君如画”等,依关系、身份、区别称谓用辞,看上去会使你觉得写信人文质彬彬,恭敬礼貌;读信如睹人,你会感到一种亲切的安慰。起了互通消息和联络感情的作用。

 ——赵清阁为“书信选”所写的前言

 另外,古人书信为竖写,行文涉及对方收信人姓名或称呼,为了表示尊重,不论书写到何处,都要把对方的姓名或称呼提到下一行的顶头书写。

 正文

 信的正文,即写信人对收信人说的话,这是书信的主体。正文从信笺的第二行开始写,前面空两字。如果启辞单独成行,正文可在启辞的下一行空两宇开始书写。书信的内容各不相同,写法上也无需一律,以表情达意准确为原则。一般说来,应先谈谈有关对方的事情,表示关切、重视或谢意、敬意,然后再谈自己的事情。正文写好后,如发现内容有遗漏,可补充写在结尾后面;或写在信右下方空白处,并在附言之前加上“另”、“又”等字样;或在附言的后面写上“又及”或“再启”字样。

 结语

 结语,即信文的结束语,理应属正文的一部分。但与“启辞”相仿,旧式书信中也形成了一系列常用结语套辞,现时各界文化人士的书简中,仍频见使用。这里不妨胪列若干,供参考。

 书短意长,不一一细说。

古代书信格式

 (一) 信封格式 范

 范例二

 (二)

 启封词

 1 安启,福启:对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用 2 钧启:对尊长,师长及直属长官用 3 道启:对师长,学界,方外及德高者用 4 勋启:对军政界或有公职者用

 2赐启:对长官,长辈,学界,党政军界职位高或者年岁高者用

 3 台启:对平辈用 7 玉展:对年轻妇女用 8 芳启:对女士用

 4 公启:对机关,学校,公司,团体,民间社团用 10 亲启:对有机密性或秘密性书信用 11 礼启、素启:对居丧者

古人的书信用语

 启始

 惠书敬悉,甚以为慰。

 顷接大示,如见故人。

 久不通函,至以为念。

 前上一函,谅已入鉴。

 近屡奉笺,至感厚谊深情。

 接获手书,情意拳拳,至不欢愉。

 数奉手书,热情诚挚之情,溢于言表。

 日前曾奉尺牍,意其已抵左右。

 捧读知已惠书,音容笑颜,历历在目。

 昨得书笺,反复读之,深情厚意,感莫能言。

 思念

 别后月余,殊深驰系。

 睽违日久,拳念殷殊。

 分手甚久,别来无恙。

 故园念切,梦寐神驰。

 握别以来,深感寂寞,近况如何,甚念。

 鸿雁传来,千里咫尺,海天在望,不尽依依。

 相距甚远,不能聚首,转寄文墨,时通消息。

 别亦良久,甚以为怀,何日重逢,登高延企。

 奉读惠书,宛如天外飞来,回首往事,不啻依稀如昨。

 长怀盛德,聊吐愚衷,谨凭鸿雁之传,伫望白云之信。

 钦佩

 大示拜读,心折殊深。

 久钦鸿才,时怀渴谒。

 德宏才羡,屡屡怀慕。

 久慕英才,拜谒如渴。

 顷读诲语,如闻金玉良言,茅塞顿开。

 谨蒙诲教,疑或冰释,胜似春风甘霖灌顶。

 恩师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泰山北斗,谁不思慕。

 蒙惠书并赐佳作,浩如河汉,理至还必须真,拜服之至。嗣后如有所见,或有新作,望莫遗愚友之驽,尚请随时见示为盼。

 先生德高望重,文才武略,贯古今之论,晓中外之文,下风引领,敢下拜嘉。

1 写古人的书信作文4篇

2 旧式书信的格式及范文

3 古代书信中的礼仪

4 古代书信传递的故事

5 书信的格式范文400字5篇

6 写信给亲爱的朋友800字

1 用文言文写给妻子的信有哪些

《离思五首·其四》

唐代: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译文:曾经到临过沧海,别处的水就不足为顾;若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

仓促地由花丛中走过,懒得回头顾盼;这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的你。

《赠内子》

唐代:白居易

白发长兴叹,青娥亦伴愁。寒衣补灯下,小女戏床头。

暗淡屏帏故,凄凉枕席秋。贫中有等级,犹胜嫁黔娄。

译文:无

《夜雨寄北》

唐代: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您问归期,归期实难说准,巴山连夜暴雨,涨满秋池。

何时归去,共剪西窗烛花,当面诉说,巴山夜雨况味。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代: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肠断 一作:断肠)

译文: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不想让自己去思念,自己却难以忘怀。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即使相逢也应该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两人互相望着,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与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

2 “远方丈夫想念妻子”的文言文书信有哪些

1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宋代·李之仪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

2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唐代·李商隐《夜雨寄北》

3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唐代·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4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吴越王钱镠

5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

6 把盏独饮今宵夜,晚来风急,月明星稀,天崖海角来相阔,支字片语,只能追忆;胶柱鼓瑟难相守,任人说去,空杯已尽,悲莫悲己空悲切,些许愁怅,失意失意。

在我国古代留下了许多妻子思念远方丈夫的诗歌,如:

1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2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3 写给妻子的古文

意映爱妻如见:我现在用这封信跟你永别了!我写这封信的时候,还是世上的一个人,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成为阴间的一个鬼。

我写这封信时,泪珠和笔墨一起洒落下来,不忍写完而想搁笔,又担心你不能体察我的衷情,以为我忍心抛弃你而去死,以为我不了解你是多么希望我活下去,所以就强忍着悲痛给你写下去。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为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书竟,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我极其爱你,就是这爱你的念头,使我勇敢地走向死亡啊。我自从遇到你以来,常常希望普天下的“有情人”都能够结成恩爱夫妻;然而遍地是腥血、满街是狼犬,有几家能够称心快意地过日子呢?人民的灾难使我和白居易那样泪湿青衫,我不能学古代圣人那样忘情。

古语说:有仁爱心肠的人“尊敬我家里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里的长辈;爱护我家里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里的儿女”。我扩充一片爱你的心,去帮助天下人也能爱自己所爱的人,所以我果敢决定在你死以前先死,只好忍心丢下你而不顾了。

你要体谅我的一片苦心,在哭泣之余,也从全国人民的幸福着想,一定会乐于牺牲我和你个人的幸福,去为全国同胞谋求永久的幸福。你不要悲伤啊!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汝体吾此心,于悲啼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你记得吗?四五年前某个晚上,我曾经告诉你说:“与其使我先死,不如你比我先死。”你开始听了发怒,后来经过我委婉的解释,你虽然不认为我的话是对的,但也无言回答我。

我的意思原是说凭你的纤弱,一定经受不住失掉我的悲痛,我先死把痛苦留给你,我是不忍心的,所以宁愿让你先死,我来担当一切苦难与悲痛。唉!哪里料到我终于死在你之前呢?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

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辞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

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意映爱妻如见:我现在用这封信跟你永别了!我写这封信的时候,还是世上的一个人,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成为阴间的一个鬼。我写这封信时,泪珠和笔墨一起洒落下来,不忍写完而想搁笔,又担心你不能体察我的衷情,以为我忍心抛弃你而去死,以为我不了解你是多么希望我活下去,所以就强忍着悲痛给你写下去。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为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书竟,而欲搁笔。

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我极其爱你,就是这爱你的念头,使我勇敢地走向死亡啊。

我自从遇到你以来,常常希望普天下的“有情人”都能够结成恩爱夫妻;然而遍地是腥血、满街是狼犬,有几家能够称心快意地过日子呢?人民的灾难使我和白居易那样泪湿青衫,我不能学古代圣人那样忘情。古语说:有仁爱心肠的人“尊敬我家里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里的长辈;爱护我家里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里的儿女”。

我扩充一片爱你的心,去帮助天下人也能爱自己所爱的人,所以我果敢决定在你死以前先死,只好忍心丢下你而不顾了。你要体谅我的一片苦心,在哭泣之余,也从全国人民的幸福着想,一定会乐于牺牲我和你个人的幸福,去为全国同胞谋求永久的幸福。

你不要悲伤啊!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悲啼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汝其勿悲。你记得吗?四五年前某个晚上,我曾经告诉你说:“与其使我先死,不如你比我先死。”

你开始听了发怒,后来经过我委婉的解释,你虽然不认为我的话是对的,但也无言回答我。我的意思原是说凭你的纤弱,一定经受不住失掉我的悲痛,我先死把痛苦留给你,我是不忍心的,所以宁愿让你先死,我来担当一切苦难与悲痛。

唉!哪里料到我终于死在你之前呢?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辞相答。

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

4 用文言文写想念信怎么写

寤寐思服辗转反侧一日不见兮如隔三秋回目录《史记》译注报任安书支菊生 译注说明本篇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任安,字少卿,曾任益州刺史、北军使者护军等职,本书卷一百四《田叔列传》中附有褚先生补记的《任安传》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处以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是皇帝近臣,实则近于宦官,为士大夫所轻贱任安此时曾写信给他,希望他能“推贤进士”司马迁由于自己的遭遇和处境,感到很为难,所以一直未能复信后任安因罪下狱,被判死刑,司马迁才给他写了这封回信关于此信的写作年代,一说是在汉武帝征和二年(前91),另一说是在汉武帝太始四年(前93)司马迁在此信中以无比激愤的心情,向朋友、也是向世人诉说了自己因李陵之祸所受的奇耻大辱,倾吐了内心郁积已久的痛苦与愤懑,大胆揭露了朝廷大臣的自私,甚至还不加掩饰地流露了对汉武帝是非不辨、刻薄寡恩的不满信中还委婉述说了他受刑后“隐忍苟活”的一片苦衷为了完成《史记》的著述,司马迁所忍受的屈辱和耻笑,绝非常人所能想象但他有一条非常坚定的信念,死要死得有价值,要“重于泰山”,所以,不完成《史记》的写作,绝不能轻易去死,即使一时被人误解也在所不惜就是这样的信念支持他在“肠一日而九回”的痛苦挣扎中顽强地活了下来,忍辱负重,坚忍不拔,终于实现了他的夙愿,完成了他的大业今天我们读着这部不朽的巨著,遥想司马迁当年写作时的艰辛与坚毅,怎能不对他的崇高精神无比敬佩呢!本篇不仅对我们研究司马迁的思想以及《史记》的写作动机和完成过程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并且在文学史上是不可多得的散文杰作,古人早就把它视为天下奇文,可与《离骚》媲美此文之奇,首先表现为气势的磅礴作者长久郁积心中的悲愤,借此文喷薄而出,有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其气势之壮阔,令人惊叹此文之奇,更在于他的纵横开阖、起伏迭岩作者是坦率的,但内心的矛盾与痛苦又是极其复杂的,他无意矫饰,但三言两语又无法说清,所以他就一一地如实道来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如泣如诉;时而旁征博引,时而欲言又止曲折反复,一波三折,充分表现出笔力的雄健此外,行文的流畅,语言的生动,骈句、散句自然错落,排句、叠句时有穿插,使本篇在散文形式上也具有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本文原载《汉书·司马迁传》,后又收入《文选》,两书文字略有出入这里以《汉书》所载为底本,以《文选》参校译文太史公、像牛马一般的仆役、司马迁再拜说:少卿足下:前时,蒙您屈尊给我写信,教导我待人接物要谨慎,应把推荐贤士当作自己的责任情意那样诚恳,好像抱怨我没有遵从您的教诲,而是追随了世俗之人的意见我是不敢这样做的我虽然才能庸劣,也曾从旁听说过有德之人留传下来的风尚只是自己以为身体残缺处于污秽耻辱的境地,行动就要受指责,想做有益之事反而招来损害,因此只能独自愁闷,没有谁可以去诉说谚语说:“为谁去做事?谁来听从你!”锺子期死后,俞伯牙终身不再弹琴,为什么呢?士人要为他的知己效力,女子要为喜爱她的人梳妆美容像我这样的人,即使自己怀有的才能像随侯珠及卞和玉那样宝贵,品行像许由和伯夷那样高尚,终究不能再以此为荣,恰恰只能被人耻笑而自取污辱罢了您的信本应早日回复,正赶上随从皇上东巡归来,又忙于一些琐事,与您见面的机会较少,匆匆忙忙没有半点空闲,能够尽情陈述自己的心意如今您遭到无法预料之罪,再过一个月,逼近冬末,我又迫于跟随皇上到雍地去,恐怕突然之间就会发生不可避免的事,那样我最终也就不可能向您抒发我的愤懑之情了,那么您的魂魄也会抱恨无穷的请允许我把浅陋的意见略加陈述,时隔很久没有回信,望您不要责怪我听说,修身是智慧的集中体现;爱人和助人是仁的发端;要得到什么和付出什么是义的标志;有耻辱之心是勇敢的先决条件;树立名誉是行为的最终目标士人有了这五个方面,然后才可以立身于世并进入君子的行列所以祸没有比贪欲私利更惨的,悲没有比刺伤心灵更痛苦的,行为没有比污辱祖先更丑的,耻辱没有比宫刑更大的受刑之后得到余生的人,无法和别人相比,并非一代如此,由来已久了从前卫灵公和宦官雍渠同乘一辆车,孔子见到后就到陈国去了;商鞅依靠宦官景监的引见得到重用,赵良感到寒心;赵谈陪文帝乘车,袁丝脸色都变了自古以来就以宦官为耻辱那些才能平庸的人,事情只要涉及到宦官,就没有不感到丧气的,何况是那些志气昂扬的人呢?如今朝廷虽然缺乏人才,可怎么能让一个受了宫刑的人来举荐天下的豪杰呢!我仰仗先人留下的事业,才能在皇帝左右为官达二十多年所以常自思自想,往高处说,不能尽心报效诚信,也没有因出奇的谋略和特殊的能力受到赞誉,取得贤君的信任;其次又不能为皇帝拾取遗漏弥补缺陷,也不能招纳举荐贤能之人,并让山野中的隐士显露才能;对外又不能参加军队,攻城野战,有斩杀敌将夺取敌人军旗的功劳;往低处说,不能以日积月累的辛劳,取得高官厚禄,使亲族朋友都感到荣耀这四者没有一件如愿以偿,只好勉强求合以博得皇上的喜欢。

5 写一篇丈夫对妻子思念的信

一样心情千万伤;伤到极处泪冲昊。

昊天化雨满江河;河海从此水苦涩。 涩涩浪滔冲滩沙;沙入漠北戈壁滩。

滩水从此皆干竭;竭来沙苦涩又咸。 咸中还透海水寒;寒风透骨影单孤。

孤孤单单谁人知;知己知音万里隔。 隔山隔水隔情音;音绝两地信渺茫。

茫茫天际无迹寻;寻觅三更梦多情。 情逝如烟魂漂零;零零碎碎月影残。

残风楚雨心长憾;撼叹世情难相聚。 聚散两地难相依;依寻春风寒抖峭。

峭峰峦处连理泣;泣断柔肠悲鸣号。 号起山水皆失色;色彩斑斓道人生。

生死相依唯今世;世人一但化尘逝。 逝去叹留空悲伤;伤痛还随魂魄去。

去到天边化奔雾;雾凝泪珠满山川。 川失翠颜月失娇;娇容只为伊人凋; 凋零花瓣化尘泥;泥中暗透芬芳香; 香消花雾腾空去;去到天边诉谁听, 听闻牛郎相思哭;哭闻织女泣断肠; 肠牵万里银河遥;遥遥相望雀诧惊; 惊呼百鸟架虹桥;桥连两心都有聚; 聚中为何无你我;我心寸断如车轧; 轧碎化作一江水;水流东去百川愁; 愁满天际日月昏;昏沉入梦梦复泣; 泣来又添相思重;重重山岳皆无言; 言难尽,尽泪流;流传千古梁祝缘。

缘断楼台双双蝶;蝶舞翩翩鸳鸯梦; 梦断桥,桥不断,断桥溪边雷峰塔, 塔下难封千古情;情留万世今悲撼。 憾看莺莺与张生,生世难把情相牵。

牵线红娘虽有心,心碎还留到至今。 今生撼,撼今生;生世情梦不成真。

真谛真情何处寻,寻寻觅觅无踪迹。 迹寻长成闻谁泣,泣诉寒衣无人试。

试看城塌十万顷,顷刻魂断废墟石。 石没五岳千山雪;雪满川山情披孝。

孝情能把天地感,感问世心否铁铸。! 铸成相思连心痛,痛心失血颜苍白。

白水茫茫无声号;号啕此时心最伤。 伤万千,千万叹,叹满沟壑地也颤。

颤动地摇海狂啸,啸澜冲天掩天碧。 碧浪连云冲天哮,哮咆日月无容颜。

颜消瘦;瘦还添;添在眉头又心头。 头昏头沉思绪乱。

乱理头绪且更乱。 乱中情感似霜残;残风愁雨人以狂;。

6 古代丈夫感谢妻子的文言文

与同时代其他词人多描绘文人与歌妓之间的感情所不同的是,毛滂的这些爱情词多以反映夫妻感情为主。在纵情声色的封建社会,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毛滂的发妻赵英,是北宋名臣赵抃之孙女,自幼失怙,知书达礼,十八岁时由赵抃作主嫁与毛滂。她“薄铅黛,衣简文绣”,然而却盛待宾客,慈惠下人。青年时期的毛滂“性懒慢,不喜为吏,家人辈窃共笑且骂,以为痴拙人”,赵英却劝慰他说:“人生衣食裁足,正可休。君先大家,殆藏万卷,其间圣贤俱在;君虽闭门以老,终不落寞。”⑥可见小两口情投意合,夫妻生活甚为相得。《东堂词》中,有在旅途中眷恋妻子的:“短棹犹停,寸心先往。说归期、唤做的当。夕阳下地,重城无样。风露冷、高楼误伊等望。今夜孤村,月明怎向。依还是、梦回绣幌。远山想象,秋波荡漾。明夜里、与伊画著眉上。”(《殢人娇约归期偶参差戏作寄内》)有与妻共度七夕佳节的:“短疏萦绿象床低,玉鸭度香迟。微云淡著河汉,凉过碧梧枝。秋韵起,月阴移,下帘时。人间天上,一样风光,我与君知。”(《诉衷情七夕》)还有众多表达对妻子美好祝愿的题为“家人生日”的祝寿词。

毛滂的爱情词不见卿卿我我,也不见香言艳语,却是一往情深,含而不露,绝无肉麻腻语。如:“寒满一衾谁共。夜沈沈、醉魂蒙松。雨呼烟唤付凄凉,又不成、那些好梦。明日烟江暝曚。扁舟系、一行螮蝀。季鹰生事水弥漫,过鲈船、再三目送。”(《夜行船雨夜泊吴江,明日过垂虹亭》)毛滂词直接言情之处甚少,即以下面这首《生查子》来看,词人愁苦万状的哀思全凭晚春的暮色、江畔的落日、飘散的风香、凋谢的春花、乱舞的飞絮等凄迷而又具有象征意味的景物烘托出来。

春晚出山城,落日行江岸。人不共潮来,香亦临风散。

花谢小妆残,莺困清歌断。行雨梦魂消,飞絮心情乱。

在古代诗词中,夫妻之间真挚纯洁的情感往往以悼亡、惜别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毛滂却让它在舟旅、节日、寿庆等日常生活中得以展现,感情温馨缠绵,情调轻松欢愉,较为完整地记录下了一位封建士人对妻子执著不渝的情感历程,显然具有独特的思想价值。

7 文言文的信我想用文言文给朋友写封信,信的内容包括很久不见甚是想

XX君足上:经月未见,寒暖不定,君身康健否?余心久念甚矣,只惜常日俗事烦扰,未得闲时以探之,憾矣余前日偶得一书,字句珠玑,良解烦忧,心甚喜之思君近长需之,但凭以赠,盼君见书如面,一偿心事,二可解颐,余心之所慰也古人云,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君有鸿鹄之志,盛世之中,岂可蜗居而安乎?幸国泰物丰,天竞百业,此是为大展宏图之良机也盼君朝乾夕惕,勿纵微时,早日得偿所愿年关将近,早祝平安,君心得悦,余心足矣余身无恙,万勿相念罔寄鱼雁,盼复德音XX顿首呃,根据楼主的意思大概写这些,楼主可以凭自己的情况再添加内容,希望能帮得上忙。

一、书信开头语  

惠书敬悉,情意拳拳。 接获手书,快慰莫名。 昨得手书,反复读之。 

谕书敬读,不胜欣慰。 拳拳盛意,感莫能言。 顷接手示,甚欣甚慰。 

久不通函,至以为念。 前上一函,谅已入鉴。 喜接来函,欣慰无量。 

顷奉惠函,谨悉一切。 顷接手示,如见故人。 得书甚慰,千里面目。 

二、结束语  

结尾问候语,是问候受信人安好。  

草率书此,祈恕不恭。 匆此先复,余后再禀。 特此致候,不胜依依。 

临书仓卒,不尽欲言。 谨申数字,用展寸诚。 书不尽意,余言后续。 

诸不具陈。谨申微意。 请长纸短,不尽依依。 言不尽思,再祈珍重。 

日来事忙,恕不多谈。 专此奉复辟。 手此奉复。 敬候回谕。

三、常用书信套语  

提称语,用在对方称呼后面,表示尊敬——  

父母:膝下、膝前、尊前、道鉴  

长辈:几前、尊前、尊鉴、赐鉴、道鉴  

师长:函文、坛席、讲座、尊鉴、道席、撰席 

平辈:足下、阁下、台鉴、大鉴、惠鉴  

同学:砚右、文几、台鉴  

晚辈:如晤、如面、如握、青览  

女性:慧鉴、妆鉴、芳鉴、淑览 

四、祝愿语  

父母:恭请福安、叩请金安  

长辈:恭请崇安、敬请福祉、敬颂颐安  

师长:敬请教安、敬请教祺、敬颂海安  

平辈:顺祝

五、常用的提称语  

提称语是提高称谓的语词,用以表达盼望受信人阅览这封书信之意。

对长辈:叩禀、敬叩、拜上  

对平辈:谨启、鞠启、手书  

对晚辈:字示、白谕 

扩展资料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是有名的礼仪之邦。人们的社会交往和思想感情交流,大多通过一定的礼仪形式和一定的文化活动方式来进行。在实际生活中,每个人都经常使用到一系列的应用文,如传统的书信、名片、柬贴、启事、题诗题词、对对联等,现代的如电报、传真、特快专递、电子邮件等。这些应用写作包含着丰富的礼仪内容,具有中华民族浓厚的文化色彩。

书信是一种向特定对象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应用文书。“信”在古文中有音讯、消息之义,如“阳气极於上,阴信萌乎下。”(扬雄:《太玄经·应》),另外,“信”也有托人所传之言可信的意思,不论是托人捎的口信,还是通过邮差邮递的书信用语言文字向特定对象传递信息和进行思想感情交流的信、

一是有运用文字述说事情原委和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能力。

二是具备相应的书写工具。

三是有人进行传递。

亲笔给亲戚朋友写信,不仅可以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且能给受信人以“见字如面”的亲切感;科技不断进步,又相继出现了电话、电报、邮寄录音带、录像带、电子邮件等交流信息的手段,可以预见,未来电子邮件这一新兴的手段会被越来越多的人运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在进行重新建构,书信的运用除传统用法,即公函私函之外,一个新的发展动向便是原先私函类中因为个人需要而向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知名学者等个人所发的事务性的信件,这一类信件的使用量逐渐增多,值得注意。我们将其称为个人公文。

另外,在古代书信作为主要的通信来源,它不仅仅传达着国与国的文化交流,同时也传递着人们思想的情怀(对家乡父老、对爱人、对朋友)。还起到了报平安的深层含义。

参考资料:

-书信

  旧时代的写信传统,格式严谨,讲究礼仪,无论是家事、公务,都叙述简洁明了,有概括性、可读性。称谓按辈份长幼极其礼貌地形成一个公式,比如“父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某某夫子尊鉴”、“某某仁兄座右”……等。对子女晚辈多写“某儿知悉”、“某女见字”、“贤妻庄次”、“某夫君如画”等,依关系、身份、区别称谓用辞,看上去会使你觉得写信人文质彬彬,恭敬礼貌;读信如睹人,你会感到一种亲切的安慰。起了互通消息和联络感情的作用。

  ——赵清阁为“书信选”所写的前言

  另外,古人书信为竖写,行文涉及对方收信人姓名或称呼,为了表示尊重,不论书写到何处,都要把对方的姓名或称呼提到下一行的顶头书写。

  正文

  信的正文,即写信人对收信人说的话,这是书信的主体。正文从信笺的第二行开始写,前面空两字。如果启辞单独成行,正文可在启辞的下一行空两宇开始书写。书信的内容各不相同,写法上也无需一律,以表情达意准确为原则。一般说来,应先谈谈有关对方的事情,表示关切、重视或谢意、敬意,然后再谈自己的事情。正文写好后,如发现内容有遗漏,可补充写在结尾后面;或写在信右下方空白处,并在附言之前加上“另”、“又”等字样;或在附言的后面写上“又及”或“再启”字样。

  结语

  结语,即信文的结束语,理应属正文的一部分。但与“启辞”相仿,旧式书信中也形成了一系列常用结语套辞,现时各界文化人士的书简中,仍频见使用。这里不妨胪列若干,供参考。

  书短意长,不一一细说。

古人书信的格式即在正文开头称“某启”或“敬启者”,

“启”表写信的人向对方表白启告。

启(qǐ),汉字。基本字义有:1、打开;2、开始;3、开导;4、陈述;5、书信;6、姓氏;7、夏朝君王之一。

打开:启封,启门,某某启(信封上用语,表示由某人拆信),启齿。

也表达为亲启,亲启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qīn qǐ。意思是除了收信人之外的所有人请勿打开该信函阅读,另外也请收信人不要张扬信中内容。

扩展资料:

动词性

1、会意。从户,从口。甲骨文字形,右边是手(又),左边是户(双扇为户,单扇为门);用手开门,即开启的意思。后繁化加“口”,或省去手(又)而成“启”。本义:开,打开。

启,开也。——《说文》

《东周列国志》第一百二回:“魏王曰:‘书中必有情节,不启不明。’”

又如:启沃(开诚忠告,旧时指用治国之道开导帝王);启扉(开门);启请(开口询问;请教);启户(开门)。

—启

爱情,是文学创作永恒的主题。男人如山,女人如水,山水相依,永不分离。既然相爱了,就离不开表白,如何表达爱情,是一门大学问,中国人含蓄,中国古人就更含蓄了。古人向喜欢的人表达爱情不像今日这般直白奔放,由于受中国文化那种内在含蓄美的深刻影响,决定了古人表达爱情是委婉的。

古人一般用文雅优美的诗句来表达爱情,那么“我爱你”三个字古人是怎么表达的呢。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1f178a82b9014a904bd04f74a2773912b21bee09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凤求凰琴歌

汉代司马相如

有美一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何日见许兮,慰我厢濉/p>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77c6a7efce1b9d16ba0193a8f8deb48f8d546430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怨郎诗

汉卓文君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却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不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凭栏,九月重阳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焚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红如火,偏遭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已心寒,忽匆匆,三月桃花流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恨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29381f30e924b8997cd270f165061d950b7bf609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诗经国风秦风

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濉K蒌Т又雷枨矣摇K萦未又鹪谒b。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d788d43f8794a4c2f7deeee205f41bd5ac6e397d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诗经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48540923dd54564ecea3edf0b8de9c82d0584f30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长相思汴水流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9358d109b3de9c82b1a3f0466781800a18d84330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上邪

汉乐府民歌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11385343fbf2b2118e878c87c18065380dd78e49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江城子别徐州

北宋苏轼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08f790529822720ef420eb3370cb0a46f31fab09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金陵酒肆留别

唐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1、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2、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

3、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4、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5、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6、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7、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8、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9、只缘感君一回顾, 使我思君朝与暮。

10、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0755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4
下一篇2024-04-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