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雀羚神广告最后的结局确实让人意外,的确,所有的女孩子的敌人就是“时间”,从画面到剧情都与众不同,一改通常广告的简单粗暴,含蓄的告诉广大消费者,使用百雀羚产品就是能够抗衰老。
在人物设定上,一身绿色的旗袍也象征了百雀羚大多数产品的绿瓶装,像清明上河图一样展现民国的街景和风貌,最后来个神结局,不像一般的广告直接来说我的产品如何如何好,如果不看这个广告对于各大影视剧场景的抄袭,从广告创意来看确实是一个好广告,继杜蕾斯之后又刷新了广大消费者对于广告的认知。
朋友圈的社交心里来看,大家自然会转发一些比较新奇的文案,比如这个百雀羚神广告,一传十、十传百,转发自然越来越多。
从百雀羚月光宝盒销量来看,微信3000万+阅读转化不到000008,也是情理之中。
高的关注度与转发量,关注的只是百雀羚神广告的内容,而不是百雀羚产品本身,多少人在看了这条朋友圈之后只是感叹广告的出神入化,然后转发,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根本不会去了解月光宝盒系列产品。
再一次证明,产品要畅销还是要靠产品质量的提升,而不是各种花花绿绿的广告和包装。
作为一个爱国的妹纸,国产化妆品,想说爱你好难。老实交代,我用的护肤品、化妆品都是国外品牌,国产也试过,但真的与国外产品无法媲美,女孩子的脸只有一张,自然不肯怠慢。
国产护肤品牌为什么做不大、做不强,其根本原因是技术,而不是营销。
为了更好的让大家理解,国产护肤品的技术落后在哪里,插个小知识,化妆品怎么做?在古代,我们都是植物提取,自然健康,但自然提取是一件极其费力、费钱的事情,打个比方,几百斤的玫瑰花只能提取到几克的玫瑰精华成分,因此纯植物提取对于量产是行不通的。因此目前化妆品的普遍做法就是,先提取成分,然后分析其中的成分,根据分析出来的成分,用化学反应人工合成同样的物质,但化学反应合成的物质成分再相似,与植物提取的成分还是会有略微的差别。
国产化妆品的研发中,提纯和合成目前仍然无法做到国际一线品牌的技术。因此,广大妹子在使用的时候会感觉到确实国产化妆品质量不行。
此外,国产化妆品还有一个特点是,跟风国际一线品牌配方,既无法实现与一线品牌一样的合成技术,更不能突破现有的化妆品合成技术,真正实现技术上的创新。
百雀羚神广告确实令人惊喜,但要真正实现产品的高销量,还是要抓好产品质量的提升,如果护肤品确实好用,不用太多广告,广大妹纸也会奔走相告、相互推荐。销量自然会蹭蹭蹭上去。
最后,百雀羚神广告的抄袭问题,也反应了中国对于知识产权的观念相对落后,以及创新能力不强,习惯了拿来主义。中国要实现供给侧的改革,必须从研发、销售都做到自主创新,对于任何一个企业都是如此。
在马上就要到来的元宵节,就真正的说明春节节假日的终结,虽然早早上班和上学的人来说,已经完全没了这个概念。 羊年春节大家都集聚在抢红包的乐趣中,朋友圈到处都是晒红包的。过完大年初一,没错,就是大年初一,我的朋友圈就不淡定了,莫名其妙的被各种新奇话题刷屏。而这些话题是可以直接将红包余热彻底击破!而直至今日,个人对最近刷屏得出的总结就是:
不管你多讨厌朋友圈刷屏,代购,晒“yan(颜)照”,晒娃大队朋友圈如今是国内最强的当下流行方向标!
最坑刷屏:我把洗衣粉当奶粉喝了!
一类莫名其妙的状态大肆刷屏。比如我把洗衣粉当奶粉吃了,我发现我喜欢上同性了,今晚谁追我我答应谁等等!小编就奇怪了,怎么明明直男一个突然说自己喜欢同性了。只怪自己后知后觉啊,原来这是个朋友圈整蛊方式!因为娱乐性和隐蔽性很强,所以最近爆发开来。还被蒙在鼓里的,都过来看看这是什么“鬼”。
通过夸张的没有任何解释的朋友圈状态,吸引朋友圈里人的好奇心。圈主就是“受骗者”,他的状态就是引出下一个“受骗者”。一旦你点赞或点评,你就得从13句话中选择一句发在自己的朋友圈!一直这么接龙下去。 就是如下这段话 玩不起就认怂一年 出来混要玩得起 发状态不能作弊,选择吧~ 1今晚谁追我,我答应谁 2我想裸奔。 3我已找到真爱,求赞求祝福 4我今年计划生孩子。 5我怎么感觉我喜欢同性了。 6我终于怀孕了。 7我今天在大街上被人无意吻了。 8我把洗衣粉当奶粉喝了。 9我今天表白被拒绝了。 10我没想到自己会出轨,怎么办? 11我就要结婚了。 12我好像喜欢上(他)她了怎么办? 13我要正正经经的追一个女生(男生) (不能有任何解释,纯文字,至少保持一天,愿玩服输)
最搞刷屏:成龙Duang登BBC热门报道 Duang到全球去了!
自从成龙的《我的洗发水》中的“Duang”在春节期间成为微博排名第一的热搜词后,“Duang”这一形容词竟迈出国门成了英国BBC的热门报道,而外国友人的报道除了向大家描述了“Duang”有多火外,更提出了至今也不懂"Duang"到底是一个什么意思这一结论。许多网友看到这则报道则纷纷转发留言称“Duang都火到全世界去了。” “当我第一次知道要拍洗发水广告的时候,其实我是,是拒绝的,我跟导演讲,我拒绝,因为,其实我,根本没有头发……导演跟我讲,拍完加特技,头发很黑很亮很柔……加了一个月特技之后呢,头发‘duang’。后来我也知道他们是假的,是化学成分的。我现在呢,每天还是加特技,加了很多特技,头发duang,duang,duang,我的头发乌黑浓密,因为我,加特技……” 其实,视频源于2004年成龙代言某品牌洗发水但遭工商部门打假。而近日,这则广告再次被网友挖出并进行恶搞,还与庞麦郎的《我的滑板鞋》神同步成《我的洗发水》。“duang”也因此和“加特效”这一解释紧紧地联系到了一起,还成为羊年第一个网络热门词。而因为没有对应的汉字,有网友甚至提出词语“嘟昂”比较接近其意味,也有网友生造了一个汉字,这个字上下结构,上面是成,下面是龙,合起来就是“duang”字,当然这个新造的字并未真正纳入新华字典。
最匪夷所思刷屏:这件衣服颜色很多人傻傻分不清!
事情大致就是,Tumblr上一个名为@swiked 的美国女孩上传了下面这张照片,但是颜色确让很多人傻傻分不清楚了。
争论迅速蔓延到了推特和脸书等其他社交网络,最终演变成了一场互联网大战。在推特上,#theDress 等相关话题迅速成为热门,支持白色和金色的人开始疯狂地刷#WhiteAndGold 这个话题,他们称自己是Wg党;支持蓝色和黑色的则刷#BlackAndBlue,称自己是Bb党。 无数的人参与进来,很快造就了2015年英文互联网上第一个现象级的网络事件,和所有的网络热门话题一样,各种衍生的创作开始出现了。
一时间,夫妻争吵,情侣分手,基友反目……
那件衣服是白色和金色的,但是我男朋友却说是蓝色和黑色的。他说我是色盲,我说他是个骗子。
最惊奇刷屏:AR技术下的3D小熊!
一款名叫“奇幻咔咔”的手机APP软件几乎刷爆朋友圈、微信群、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因为通过它再结合另一台手机上展示的几张小熊,透过安装APP手机的屏幕,你可以看到一只活灵活现的3D全息小熊蹦跳在镜头下的另一块屏幕上,甚至你可以用手去捉它!这个视觉效果实在是太神奇了,难怪大家玩的乐开花!
不知这个会不会是年度刷屏之最?柴静雾霾调查。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3月3日11时,48小时之内柴静的《穹顶之下》视频在几大网站的播放量已经超过12亿人次。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字?要知道,央视2015年羊年春晚的收视率为6个多亿(央视自己公布的数据),考虑到电视收视率的调查方法是以家庭电视机为单位,事实上,很多家庭成员在家庭电视机播放春晚时并没有观看这一节目(比如我女儿一直在电视机前玩iPad),那么,央视公布的这6亿人群数量还要大打折扣。 以受众数量和关注度而言,柴静发布的这一视频当属2015年最有影响力的传播事件之一。有好事者称,《穹顶之下》视频中涉及的敏感话题,撕裂了自己的朋友圈,并引发网友将战火进一步延伸至关于柴静拍摄此视频的个人动机乃至私生活的争论中。
更多 0
刷屏做的就有点让人反感,如果是偶尔发布一下广告的话还是可以让人接受的,让人反感的不能接受。就是不停的发东西,只要你打开你的朋友圈基本上全是他的信息,这个就是刷屏。建议最好不要刷屏,这样很让人反感。其实每个人的价值观都是不一样的,有很多人是喜欢刷屏,但是比也不能让他们不刷,如果你不喜欢可以默默的屏蔽 。
世界上或许没有比营销界更喜新厌旧的行业了。同样的创意和玩法,重复10遍尚且能叫偷懒,若是重复20遍,就只能被骂做庸俗,并被同行嗤之以鼻了。可灵感和新意的蝴蝶,不会轻易落入我们的网中,即使我们已经疏通感官,竖起捕蝶网时刻等候。在跟风和模仿的乱流中,营销人更需要用心洞察用户的心理,那里有一些新鲜的欲望和喜好正在悄然生长,并且能够发展为帮助我们实现成功营销的强大推力。菲利普·科特勒在《营销革命30》一书中提到:被网络连接的消费者,越来越像一个具有共同精神追求和普世价值观的立体的“人”,我们需要超越琐碎而狭隘的“营销技术与手艺”,将“交换”与“交易”提升为“互动”和“共鸣”。这篇文章想与你分享5种新兴的互动玩法以及隐藏在它们背后的,用户心理的变化。一、身份的转移:从猎物到队友长久以来,人们都把营销视作一场“零和博弈”:一方的收益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品牌主和消费者有意无意地总是处在对立的两端。品牌主想方设法地从消费者身上攫取注意力、好感度和金钱,在这样的思维导向下,用户往往被视作一个个静止的“猎物”,被各式各样的广告信息“围猎”并“俘获”。社交媒体的崛起,打破了这种不平等的对立局面。渠道的下沉与碎片化,给用户手里递去了“麦克风”,他们对品牌的意见能够轻易被发表、被聆听,并且容易对其他潜在客户产生影响。这些普通用户,以及他们中的意见领袖,取代了广告话术和明星代言人,决定着品牌、产品的口碑和命运。在新的传播环境下,品牌主想要使自己的信息得到大量传播,就不能再将用户视作“猎物”,而要将他们视作亲密的“队友”:给予他们充分的激励,调动他们在整个营销过程中的参与度,并促使他们输出正向评价。一些嗅觉敏锐的品牌主已经做出大胆的尝试。2016年,75岁的美国巧克力豆品牌M&M’s就曾把巧克力豆常规口味的决定权让渡给用户。他们发起一场投票,让消费者在蜂蜜坚果、咖啡坚果和辣坚果的花生巧克力豆中做出选择,最后咖啡味胜出,成为M&M’s的常规口味。值得注意的是:这三款产品在测试阶段时,最受欢迎的就已经是咖啡味巧克力豆,M&M’s在某种程度上,只是借这个营销活动与用户一起“玩耍”一番,让用户获得参与感,建立起双向沟通。最近,越来越多的品牌主开始采取“把用户变队友”的营销手段。西班牙汉堡王近期在Instagram上发起一项调查,它们通过9支短片,让用户选择自己青睐的口味,如汉堡中要加几片肉、几片生菜,酱汁选哪种口味等。完成调查后,用户可以获得优惠券,在规定的时间内可到门店兑换票选出的定制汉堡,在几小时内,这场活动的参与用户就超过45万人,并产生了27万次互动。可以看到,在新的营销思维下,用户的身份已经发生转移,从“猎物”变成了“队友”,参与感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因素。一场带有battle味的互动、一套新奇有趣的激励机制,都有可能将用户转化成与你并肩作战的“队友”,拉近品牌与用户间的距离,为营销注入强大的话题性和自传播力。二、“打卡”心理学:体验更具“可晒性”让用户主动地、热心地传播品牌、产品?这是每个营销人梦寐以求的密匙。新媒体时代,用刺激性的“情绪”煽动用户从而让内容获得病毒式的传播,已是一种屡试不爽的招数,但它的缺陷也显而易见,那就是情绪喧宾夺主,往往使品牌、产品信息难以在用户脑中留下深刻印象。与线上的“情绪”相比,线下的“体验”就能较好地弥补这项缺憾。如今,在青年人群尤其少女群体中,流行着一个词,叫“打卡”;不同于健身打卡、背单词打卡,这个“打卡”是指去了某个地方之后,拍照晒留影这一行为,比如“打卡XX网红餐厅”“打卡XX拍照圣地”。这是一种在线上分享线下体验的行为,它带有某种程式化的意味,“打卡”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是“晒”,并在晒的同时留有供后打卡者参考、模仿的意义。比如下图中的芝加哥火烈鸟网红墙,就吸引着无数INS网红前来打卡。据美国活动平台Eventbrite数据显示:超过3/4的80后、90后消费者,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会优先考虑购买“体验”,而非产品。这是一个有趣的数据,“体验”显然比产品更具有丰富性和“可晒性”,能够帮助用户更好地完善自己的“人设”。从去年以来就层不不穷的品牌“快闪店”可以看出,线下体验和情感互动正变得流行,它们通过沉浸式的体验让用户对品牌产生记忆,并且在空间中给予品牌信息更多样化的露出。去年底,马蜂窝在北京三里屯举办了一场名为“攻略全世界网红墙”的体验活动,它将全球12面知名网红墙进行了一次缩小版“复刻”(如美国救赎山、日本千本鸟居等),并搬到一个展厅中,让用户在1小时内就完成穿越全球的网红墙打卡。雪糕品牌梦龙近期也让一组具有“打卡”价值的巨幅插画,出现在巴黎、伦敦、罗马等主要市场的街头,在富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中,隐藏了梦龙雪糕的形状。插画家认为:“如果能吸引人们在紧张的通勤时间中依旧为此停留了两秒,这就已经成功了。”其实在“打卡”心理的背后,隐藏着另一个动作,那就是“将照片po到社交网络”,而这种用户行为正是营销活动实现自传播的关键,甚至无需奖品的激励。在这个用户对广告营销信息早已免疫的时代,提供一个体验的场景,构建与用户交流互动的软空间,或许比喧宾夺主的情绪营销来得更优雅而有效。三、告别程式化,制造WowMomentWowMoment(哇哦时刻)是指用户惊喜并发出感叹的时刻。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在信息过载、注意力稀缺的时代,营销必须为用户创造意外和惊喜。有三个因素可以构成WowMoment:WOW要让人惊讶,当某人有一定期望值,而结果超出这个值时,他就会发出惊叹;WOW是个人化的,只有通过个人的体验才能触发。个人深藏的需求一旦得到满足也会引发WOW时刻;WOW是有传播性的,经历了WOW时刻的人会自主向他人传播这一信息。泰国文胸品牌SabinaDoommDoomm曾经拍摄过一支脑洞大开的广告片,把天堂描述成一间“办公室”,处理着人类的所有活动:“许愿宝”团队负责人类的许愿,“报酬”团队负责惩罚小人,比如对“有外遇、交友复杂、爱搞暧昧又满嘴谎话”的男子处以“一道雷劈”的惩罚而片中主角,负责“造人”的普罗米修斯则是人力资源部的负责人。普罗米修斯奉行“艺术是急不得的”,但面临情人节带来的20万人口激增时,也变得手忙脚乱起来,这导致,有的作品变得不那么完美。短片的最后,一位对普罗米修斯的“手艺”不满意的漂亮女孩,购买了一件SabinaDoommDoomm,并告诉观众“不用靠老天也能很丰满”。当普罗米修斯质问“是谁让你们拍这种片子”时,女孩说“是神啊”,“哪个神?”,“顾客”。这样的神结局就能制造WowMoment,并且让用户忍不住转发,分享给自己的朋友,这则短片仅在微博上就已经有1235万次播放量,并且因为剧情与产品的强关联,让用户看完短片后对产品也能产生较深的记忆。四、拒绝标签,欢迎“微标签”营销人往用户身上粗暴贴标签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然而这并不代表“标签”已经完全失效。用户通过向他人、向外界展示自己,以此寻求认同和正向反馈是天然的需求,他们之所以反感“标签”,心理根源是“我不想和别人一样”,不想让自己的性格和别人“撞衫”,这是一种对趋同和自身个性泯灭的恐惧。如果换做描述入微、与他人重合度较小的“微标签”(microlabel),就既能弥补普通标签的粗暴,又能让用户向外界较为轻松和清楚地展示自己的个性。给用户提供“微标签”,是近期多个成功营销的关键。如果观察仔细,你会发现近期刷屏的多个测试类H5,都不只是简单地利用了用户爱晒爱秀的心理,而是都用到了“微标签”这一技巧,通过数量足够多的、并且能够形成多样化组合的文案,为用户勾勒出不那么与别人“撞签”的画像。网易云音乐的测试类H5“个人使用说明书”,通过让用户聆听6种声音,生成用户的个性描述,如“XX吃得越少,越会变胖”、“要定期给予XX喂食,他相当单纯”等,单从文案来看,或调侃或常规,并没有格外引人注目之处。但它的巧妙之处就在于:一共准备了66组不同的文案,用排列组合公式简单计算一下就知道,它们可以组成4万多份“不撞衫”的“个人使用说明”,告诉用户“你是特别的,和别人不一样”,在这样的心理下作用下,用户极易产生分享转发的冲动,主动为自己贴上“微标签”。而网易新闻的刷屏H5《睡姿大比拼》,则将“微标签”图像化,通过足够多样化的组成部件,让用户可以生成自己专属的“睡姿”和“生活图景”。为了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个性展示需求,H5中仅放置在床上的小物件就有多达27种选择,为用户的“微标签”自创作提供了巨大的发挥空间。五、“模仿律”法则:释放“种草”本能如果留心就会发现,如今,诸如“网红餐厅”、“网红酒店”、“网红面膜”、“网红打卡地”等说法越来越普遍了。任何商品、服务、体验,只要加上“网红”两个字的前缀,都很容易让用户“种草”(指用户心里有了对某种商品的购买欲望或计划)。对网红产品的迷恋,对“种草”和“拔草”的享受,是新时代消费者的一大特征。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曾在其著作《模仿律》中提出过一个观点: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社会是由相互模仿的个人组成的群体,每一种人的行动都在重复某种东西。塔尔德的“模仿律”可以解释为什么大众对更容易种草“网红”产品,它们是拥有各种背书的、经过验证的、拥有良好口碑的绝佳模仿对象。就像戴森Supersonic吹风机在各种推荐贴中被塑造为优雅中产生活的标配,购买它则可以视作对这种生活状态的追求与模仿,用户的心理机制则是“购买了戴森Supersonic吹风机,我就过上了优雅精致的生活”。值得关注的是:电子支付和电商的发达,已将“种草”到“拔草”之间的过程大大缩减了,对于那些客单价较低的商品,甚至只需要短短几分钟的时间。这个时候,如果能在商品文案中扩大“模仿律”的作用,对用户进行心理暗示,则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许多种草贴中,都能看到“它在INS上火的不行”、“时尚博主力推”等字眼,就是在悄悄使用“模仿律”,释放用户“种草”力的技巧。结语这是一个营销的坏时代,注意力从未如此稀缺,用户从未如此挑剔;这也是一个营销的好时代,这个时代的用户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具有合作性、人文精神和幽默感,他们身上藏有帮助品牌主实现自传播的钥匙,唯有跟紧他们的心理趋势,才能从疲惫的跟风者变为新颖玩法的创造者。#专栏作家#乌玛小曼,微信公众号:wumaxiaoman,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资深文案策划人,专注分享文案、营销及TMT领域的观点与干货。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刷屏,也叫作洗板(版),洗屏,广义指在网上论坛、留言版、BBS以及即时聊天室、网络游戏聊天系统(公频),弹幕视频网站等同一ID或少数ID短时间集中发送大量内容重复或高度相似的信息。
在网络游戏的聊天系统短时间内发表重复内容又叫洗屏,狭义(炸版)则大约指利用大量发文进行对服务器进行攻击,遇到此现象,应该及时寻找管理员。
刷屏起源于最早在网络上流行的页面聊天室,一般是出于蓄意捣乱或发泄情绪的心理,表现形式是不断地重复发送相同的文字或者符号,连续发出的信息覆盖当前整个屏幕,影响到其他人的正常发言,别人的发言一出来就被很快地淹没下去了,严重影响了聊天室里的正常聊天秩序。
防范刷屏的策略
由于刷屏影响其他人正常使用论坛和聊天系统,论坛和聊天系统的拥有者通常会采取措施杜绝此类现象。在一些论坛中,有新近用户不能发表新帖,或者一段时间内不能发言的规定,其后,又加入了发帖时间间隔的限制。
而在即时聊天系统中,存在两种方式,一种是检测发言内容,阻止短时间内重复的发言,但发言者往往修改个别字句以逃过检测。而第二种则是规定发言间隔时间。吧主或版主需要维护吧的秩序。在弹幕视频网站以及网络游戏聊天程序中发现这种情况需要及时举报或者联系客服。对于刷屏,比较通用的办法是限制每位用户的每日发图数量。
方言广告基于 地理位置进行投放 ,当地消费者听到了本地方言,会忍不住被方言所特有的 亲切感 所吸引,进而观看广告片。
这样的广告片可以准确到达目标受众,并且,相比一般广告片,消费者会因方言所带来的亲切感而 提升对品牌的好感 。
此次重庆版的华为广告就是一个例证。除了此次的华为广告,之前各大品牌也曾有过方言广告投放,均取得了传播效果。
对于一向走暖心路线的华为广告,被川渝地区网络搞笑视频红人果子哥哥配上重庆方言之后,收获了出其不意的广告效果,且远远超出了原来的广告热度,网友直呼:“ 这才是原版啊!”
当下,一本正经用普通话念广告词恐怕对年轻人不会有多少吸引力。加入一点方言元素,可能会让年轻人觉得很有趣,从而受到他们的喜欢。
这支广告中母亲和“儿子”的对话里,就能听出这口音不是重庆的就是四川的,反正区别不大,四川人,重庆人绝对都能听得懂。
广告以“家”和“亲情”作为话题,通过母亲和孩子打电话的方式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电话响起, 一股浓浓的方言味对话传来 ,身为四川人, 莫名的产生了亲切感。
优衣库为了推广轻型羽绒服,前年让模特用粤语、山东话、上海话、闽南语、四川话和东北话欢快地唱起rap。可以想象网友听到一个原本低调的日本品牌唱出 “贼拉轻 贼拉暖和 ”是一种什么样反差魔性的感觉。
优衣库观察认为,对当下的年轻人来说,讲方言是一件很酷的事。他们更推崇在地文化…城市归属感,标签感,和独特的傲娇造就了一种独特的酷。
04
东北味的宜家广告
2018年6月,宜家入驻哈尔滨,出了一组开业文案,充满了东北的大碴子味。无论是“ 嘎嘎配沙发床 ”还是引人注目又朗朗上口的“ 咋整 ”二字,亦或是带着搞笑意味的“这根杆子 能嘎哈 ”,宜家这次的广告颠覆以往的性冷淡风,以生动接地气的纯正东北味吸引广大消费者前来。
注意一点,方言广告在内容上制作 不要为了扩大传播效果而大杂烩 ,多个地方的方言放在一条广告里,会给人四不像的感觉,效果也会适得其反。
因此,方言广告的缺点就出来了,如果只有一支广告片,对于非方言所在地的消费者而言,他们可能听不懂这些方言,因此无法对广告产生亲切和熟悉感;而如果是多支不同方言的广告片,那么 品牌的预算 就要增加。
所以,制作方言广告,最重要的是 预算问题要解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