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如何让孩子爱上读书呢?

曾仕强:如何让孩子爱上读书呢?,第1张

人生要做的事情很多,我们需要有多方面的兴趣,然后才可以在适当的时间做合理的事情,但是我们要在这些不同的兴趣中找到一个最重要的,那就是读书,读书的兴趣是一辈子都受用不尽的。比如你说你会打乒乓球,那你能打多久?你说你喜欢做这件事,我再问你,你能做多久?只有读书是从小到老随时都可以做,而且时时都是很重要的事情。因此,我们有一句老话叫作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你看很多人都在骂这句话,实际上很简单,你只要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读书没有一样是不好的,除非你想靠着读书来升官发财,当然会有很多人不会同意这个说法,如果你不是为了升官、不是为了发财,而是因为你很喜欢读书,我相信没有一个人会反对。

所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它的先决条件是你的动机是为了求知、为了求上进、为了更了解宇宙人生而不是为了升官发财,当然附带的升官发财我们也不会反对,这样大家才知道中国 历史 上有那么多有名的人, 而且在我们中国人心目当中有两位是最了不起的:一个是孔子,一个是关公。 那么这两位有什么了不起之处呢?他们既没有当皇帝,也没有做大官,没有创立什么事业,更没有发大财,什么都没有。但是我们把孔子叫作文圣人,把关公叫作武圣人,其实很简单,就是孔子告诉所有的中国人要读书要读书,而关公告诉大家要讲忠义讲忠义,如此而已,这样可以知道我们中国人不管环境怎么变,人生最要紧的品德在于讲忠讲义,而兴趣方面就在于读书。当年胡雪岩跟左中堂合作的时候,左中堂每次看到胡雪岩都讲一句话,他说你就算是不为功名也应该多读书。很多人认为读书就是为了考取功名,为了升学,为了考试而不得以的选择,其实读书是为了求知,避免自己无知,读书是为了求上进,让我们活一天就更懂得一些道理,这不是好事情吗?所以我们今天总觉得一些学习型组织都是美国人倡导的,其实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就告诉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学到老活到老,学习是要一辈子做的事情”,读书如果没有兴趣就觉得很苦恼,你看有的小孩一看到书就犯困,一看到书他就恨不得丢掉,这就是从小没有培养他的习惯,就算不为功名利禄,多读书总是好事情。

但是,读书不明白道理还不如不读书,所以中国人又说了,尽信书不如无书,你完全相信书里面所写的内容你干脆把书丢掉,你去看越是生活在乡村的、越是没有读什么书的人越懂得道理,凡是读书读得多的人基本上不懂道理,这不很奇怪吗?就是因为有些人有了知识以后他就把道理丢开了,然后天天跟你讲很多知识,但是知识本身有很多是不合道理的,那就是有待考验的知识。知识有两种,一种知识是很合乎道理的,比如我们会觉得一个东西不但可知而且可行,有很多知识它根本就行不通。所以有的知识懂一懂就好了,不必花太多心思,因为那不合我们的用,所以我们现在读书读出来的结果是要看看合不合我们用,合我们用的就是合乎我们中国人道理的,我们就拿来用,不合乎我们用的我们也不必排斥它。

比如你们全家要出去 旅游 ,父母刚宣布这件事情,你的小孩马上说不行,我不能去,妈妈问为什么?他说我已经跟三个朋友约好了要去远足,所以不能跟你们一起去。那我问你,你怎么处理这件事情?你如果说不行,爸爸妈妈难得一起出去,你要跟爸爸一起走,至于你朋友那些人随时可以约改期,小孩说不行,我们约好了,你说怎么不行,我替你打电话。别人的事情你打电话过去替别人改约,替人家翻案是容易的,马上解决了,你认为这样对不对?合理不合理?你如果说不合理那你就是西方的思想,因为西方人是不容许你这样做的,西方的父母要出去 旅游 ,小孩有困难说他已经有先约了,做父母的要支持他。他说我不去,你们去了之后我怎么办?父母还要替他想办法解决这个难题。中国父母如果这样做的话,那我想这个小孩将来长大以后就很典型的个人主义,他就没有什么家庭思想,我们从这个方面去考虑考虑,中国人的做法一定是叫孩子要去 旅游 ,只不过那个时候打电话去改期也是不对的,所以我们对里面有不对,不对里面有对,这才是中国 社会 ,告诉孩子不急,让他去跟朋友商量商量,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千万不要一开始就由父母来改期。

当小孩子找到自己的朋友说,糟糕,我爸爸要出去玩儿,我要跟他们一起去,他正好说,奇怪,我爸爸也要带着我出去玩,这时候好像大家都想出去玩儿,那小孩说,我们事情怎么办?朋友说我们可以改期,如此什么事情都没有了。父母在这里搞了半天,他那边两句话就解决了。

在美国 社会 两个家庭都要支持这样的小孩去完成他们既定的约束,因为他们认为那是做人的根本,讲话要有信用。中国人认为讲话要有信用与像这种鸡毛蒜皮的事情就没有关系。

我们认为很重要的西方人不一定认为很重要,我们认为不重要的西方人会认为很重要,这是因为国土人情不一样,没有谁对谁错,这个才叫作国际化的态度,而不是说我们全盘西化,老实讲今天还在讲全盘西化是老掉牙的事情,只要是稍微有脑筋的人绝对没有人敢讲什么全盘西化,因为那已经辩论过100年,所有人都知道是行不通的事情。尤其很多人一辈子没有到过国外,然后天天讲国外,尤其是北欧性开放以后性犯罪就减少了,我觉得奇怪,就问他,你怎么知道?

他说我是到过北欧的,我到北欧也没发现性怎么开放,他们的性开放是在很特殊、很特定的地方,一般人还是规规矩矩的,我今年暑假在美国,美国最新的资讯就是好莱坞已经开始要女孩子重视贞操,要讲究谁是处女谁不是处女,好莱坞一直说性开放,一直说不要讲什么处女,然后拍出一部**叫作《美国最后的处女》,就代表美国从此没有一个是处女,但是今天好莱坞已经讲出来,他们要处女,因为美国人是求新求变的,变到最后没有办法变又恢复老古董了。

可是你没有常常去美国你怎么知道美国是什么样子的?从书上看的永远是老旧的资讯,**不是现实才叫**,所以读书要明白道理,而不是死记那些知识,我们现在满脑子都是知识就是权利,中国人是不会相信这句话的,那是西方人的事情,不要把它当真你要一个小孩读书明理最要紧的就是让他有兴趣,比如对读书有兴趣,老实讲一个人有兴趣做什么事情他不会累,也不需要你去逼他,一个人没有兴趣做什么事情都会累,比如打麻将这件事,如果你对打麻将没有兴趣,但是规定你一定要打麻将,你就会痛苦不堪,如果你对打麻将很有兴趣,在牙齿痛得要命、玩手机 ,两腿无力、玩手机 ,疲劳不堪的情况下,一听到打麻将你马上就说,来来来不累不累。所以人对于有兴趣的事情是不会感到累的。同样的道理,有的人对书没有兴趣,看到书就觉得累,有的人一天到晚读书不会累,因为他对读书有兴趣。

曾仕强是1934年出生在中国福建人,被称为中国管理教育之父。台湾多所大学教授。改革开放后多次往返大陆与台湾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易经等中国 历史 文化经典。用自己的研究与专研。写出了许多文化经典文书。广泛宣传中国(易经的智慧),被中央电视台邀请百家讲坛讲师。

本人曾经亲自聆听曾仕强老师的讲座。每次听到总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还有对人生境界的提升,曾仕强老师总能以一种绅士风度,打扮着知识理性温文尔雅,遇到学生提问,就是反对意见也能仔细听清问明白后,再做解答。这种以学者与学员式交流让人倍感亲切。仿佛是老师又是长者还象亲人。

同时,曾仕强按说他不是党员,但是在讲课中,只讲文化与管理。很少或者极少涉及敏感问题,但是又不回避问题与矛盾。总能恰到好处的由里到外的分析,从 历史 典故或者古代故事,启发学生的思想与创新。这种启发式教育,给改革开放的中国培养多少管理人才。又有多少人成为中国企业的领航者。又有多少人摒弃了消沉与无为。

正像我们评价白求恩一样,本来可以不到中国大陆来,但是为了事业为了中国的事业,不怕困难,还有两岸政治政见不一,能够传播中国文明与精髓。这就是智慧,是大家!

每当想起这位老师,无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的问题。都会有种力量,一种不愿意服输的感觉,这就是引领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人的传统文化。是中国这和华夏民族源远流长的脊梁。

曾仕强教授不似反科学者也不似得道高人,回到最基本的作为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也……所谓‘’侠者为国为民‘’,那士者自然应该是传道授业返璞归真。所以这两个头衔与曾老所从事实践出来的传统精髓和易经文化那接地气不浮躁,自然不做作的风格很不相符,有些其实难副。最好的状态是“一介布衣,行有格,言有物,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季羡林先生都辞"国宝、大师、泰斗"称号 ,自谪‘’教书匠‘‘‘爬格子’’’,所以称号到底是虚,难符合为师者脚踏实地的本意……

(源于网络)

39岁身体有恙深感头重脚轻的曾仕强听从爸爸建议开始研究易经,打破了自己思维模式里易经算命看风水的狭命论,他不崇尚用易经算命,而是用易经引导认清所处境地并如何透过爻辞思考度过眼下局面的不同阶段,要注意什么……每一卦都充满了古人估事处事的经验之谈,你能顺应爻辞的出世经验调整自己,那结果才会无咎,一爻变则吉凶反转,牵引人为之力的自我扭转而非传播迷信,自然与科学毫无相悖相冲,他也讲过"千万别再去求神明"。而授讲时几乎每一段都有引用谈古论今的真实事例,趣味横生之余也与生活息息相关,有职员篇的"为何我劝你不要盲目去升迁"、"说话的最高艺术之拐弯抹角"等能自由穿古越今,譬如胡雪岩篇时笑点金句频发——"当你有一个儿子,从小不好好教他,就会害了你全家。当你有一个女儿,从小你不好好教她,就会害了别人全家。所以,你跟谁有仇,你就宠坏你的女儿,嫁出去以后,就害了人家全家,大仇就报了。"没有脱离烟火的故作高深,世外隔绝之感,使深奥在嬉笑调侃、剧情反转过程中变得简练。由此看来他是平易朴实的存在,讲究阴阳调和,"反科学"和"高人"像两个彼端,他是那个寻求平衡点的凡人。

用诙谐的摆事实来讲道理,这就是让人理解复杂文化的最好方法,可谓"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去 探索 ,把复杂的简单化来剖析"。这只是一位为人师者传道授业解你心忧的初心,并不求高深莫测也不求玄而生畏……

惭愧浅尝辄止,然感君一阅

曾仕强先生是出生在中国福建的台湾人,他在大陆成为网红大家也是近几年的事。从宇宙角度看 ,他在大陆走红(不是一般的红)且深得相当的大陆民众的喜爱,套用一句著名的古语:”天将降大人于斯人也”;因为宇宙没有偶然,诚如爱因斯坦所说,宇宙的一切都是按排。曾先生在南怀瑾(中国浙江人,大陆解放前去台)之后,再次在大陆掀起中国传统文化热,其影响力远超内地学人。这也是不失可资研究的文化现象,为什么中华传统文化墙内开花墙外香。

曾先生讲国学,笔者认为比内地学人更有优势,因为他在大学读的是理工科,去老美深造,获美英管理学位。像这样一位 出生在中国传统文化家庭,受完整西方教育的学人,应该说具备研究型学者的完美人格—追求科学真理,不屈权势;他回归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是国人之大幸,是 历史 的安排。

曾先生肯定具有老美定义的具有公众科学素养的公民,但也肯定不影响他研究易经的功力。在老美,信仰是一回事,现实是一回事,没有黑白通吃这回事。所以老美研究特异功能与意识形态无干,是国安之需。台湾一名世界有名的半道体专家现在领衔研究特异功能,这事要放在内地,又是一件网络news。

曾先生以一颗炎黄子孙的赤子之心和融汇贯通的深厚的中西文化学养,晚年为中华文化的复兴在大陆奔走呼号,他是因召出山的文化伟人。

说曾仕强先生反科学?他反了哪方面科学?是不是得“道”高人?我想应该是吧。

很多人可能和我一样,是听了他在《百家讲坛》讲《易经》后认识他的。他对《易经》的讲解深入浅出,使我这个对《易经》并不了解的人受益匪浅。后来陆续又看了一些他关于中国文化及中西文化比较方面的书,可以说我稍微算了解他一些吧。可以肯定的说,他对中国文化的研究还是比较深刻的,我不知道说他忽悠的人到底看过他写的书没有?如果只凭一、二个视频就说他反科学,那可能是以偏概全了。

《易经》是我们祖先七、八千年前的智慧发现,是群经之首。很多人可能穷其一生也只能了解一个皮毛,但它却是我们文化的源头,每一个想了解本民族文化的人都应该学习一下,哪怕只是一点点,我感觉自己只是入门,甚至连入门都算不上,但我还是会继续努力学习它。能在这方面推广它讲述它,这都是功德无量的事,曾教授就是一个这样的人,所以应该得到尊重。而不是自己还一知半解的情况下还在诋毁他。

我们日常生活中,总在说的“福祸相依”、“否极泰来”不都从《易经》中来吗?孔子说善易者不仆,易经虽有仆卦功能,但仅仅是它的一小方面而已,以前我们所以反对它,说它迷信可能这方面原因多些吧!即使很多人不了解《易经》,其实也在不知不觉中运用它给我们的智慧。希望感兴趣的国人想了解《易经》,可以看看曾仕强在百家讲坛的讲座。

一个传播中华文化的长者,一个弘扬国学的老人,近看了一个视频,说曾教授病了,在此祝福他吧,祝福他早日康复吧!

曾仕强老师简介

@曾仕强:现任胡雪岩研究会副会长、台湾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统一促进会理事长等。曾仕强先生生于1934年,祖籍福建漳州。在教学、研究、写作、演讲、翻译各方面皆有卓越的成就。

以上是百度能查到的曾仕强老师的官方资料,在百家讲坛上他也是用“台湾师范大学教授”这一职务出现,因此我相信对于他的身份地位大家应该没有异议。

我接触到曾仕强老师讲课的一些图像资料是在 2003 年左右,距今已经有差不多15年了,到现在还记得很清楚,我当时从上海去北京出差,在机场休息室里面的书报摊上看到播出的《中国式管理》,当时觉得这人讲的很有趣、很生动、 很能扯 。

美国高管的故事

印象比较深的是他说的美国高管的故事:

要是按照一些较真的网友的看法,这段话里面有很多错误啊:

事实是这样吗?美国人都这样吗?美国公司的总裁都累成狗了吗?

肯定不是嘛!曾仕强你肯定在瞎讲嘛!你就编吧,编不死你!

得出这样结论的网友,我觉得各位很可爱,很好;但是我也同样为各位感到不值,因为你们正好犯了一个毛病,这个毛病就叫做“西式思维”。

曾仕强教授游学过西方国家,也在西方学府讲过课,他真的是对美国公司管理一窍不通,以至于要胡说八道,编造故事吗?

我相信有智慧的人不会这样想。曾仕强教授故意这么说美国人的管理:

第一是为了引起听众的兴趣;

第二是善意的讽刺;

第三是希望大家能带着反思去看待“西方式管理”;

美国式管理存在问题吗?存在。曾仕强老师说的这种现象是不是真的?就我所知这并不是完全编造。我曾经在某顶级世界五百强药企(罗氏制药)做企业流程优化管理,公司的CFO是个典型的美国式高管(现在已经荣升基因泰克公司的CFO及高级副总裁),每天他正常是早上来得最早的几个人之一,晚上是下班走得最晚的几个人之一,每周六下午基本上在办公室里还能碰到他一个人在加班,四十多岁头发已经开始花白了,公司会因为他周末加班给他加班费吗?一分钱也没有。但是他很自觉的这么做,每一份报告都事无巨细的认真阅读,只要有一点不懂的都找下属仔细询问(有时候真不习惯他那种刨根问底的追问),你说他累不累?

说不累的大概是铁人。但是成果真的那么高吗?

从我内心来说,我不认同这种管理方式。他做得很辛苦,下属们也很痛苦,很多人不理解,甚至怀疑他的决断力和管理能力,其他部门的高管也偶尔觉得他很刻板,做事情太细。有个英文名词来形容这种管理方式-- Micro Management (微观管理)

西方式管理好不好?

回答好和不好的都是0分。(模仿曾仕强教授语气)

管理的方式并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这是曾仕强教授着重强调的一点,这也是我们中国人所独家拥有的思维观念,这就是我们传统文化、道家思想、儒家思想中的闪光点:

好的管理思想,优秀的管理方法,一定是顺应时势的发展变化而变化,而不是拘泥于某一固定的模式,该宏观管理的时候就宏观管理,该微观管理的时候就微观管理。从不讲究形式,不搞排场,不生搬硬套。

那有人会问那不是乱了吗?什么标准都没了,还怎么管理?

曾仕强教授给出了答案:

中国式管理

中国人所有的处世哲学和管理方法,说到最后就两个字:

不偏不倚是为“中”,符合情理是为“庸”。

为什么我曾经的领导,美国人CFO管得这么累?那是他根本没有深入了解过中国人的管理之道,他很拼命、很努力,但是中国人就是不吃他那一套。

中国人只会被领导的赏识所感动,而从不畏惧强权(我打不过你我消极怠工);中国人除了要求合理的报酬还要求领导的尊重;中国人最能主动的去想方设法解决问题而不是生搬硬套操作方法和标准手册。

治大国如烹小鲜

如果各位认真的去了解曾仕强教授的思想理念,认真的去读一读、听一听、看一看他的文章和视频,我相信你不会得出“ 他是反科学者还是得道高人? ”这样的看法。

当然,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我相信曾仕强教授会欢迎善意的批评,而不需要一些浮于表面的抨击甚至是斥骂。

与大家共勉。

1934年出生在中国福建人,被称为中国管理教育之父。台湾多所大学教授。改革开放后多次往返大陆与台湾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易经等中国 历史 文化经典。用自己的研究与专研。写出了许多文化经典文书。广泛宣传中国(易经的智慧),被中央电视台邀请百家讲坛讲师。

本人曾经亲自聆听曾仕强老师的讲座。每次听到总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还有对人生境界的提升,曾仕强老师总能以一种绅士风度,打扮着知识理性温文尔雅,遇到学生提问,就是反对意见也能仔细听清问明白后,再做解答。这种以学者与学员式交流让人倍感亲切。仿佛是老师又是长者还象亲人。

同时,曾仕强按说他不是党员,但是在讲课中,只讲文化与管理。很少或者极少涉及敏感问题,但是又不回避问题与矛盾。总能恰到好处的由里到外的分析,从 历史 典故或者古代故事,启发学生的思想与创新。这种启发式教育,给改革开放的中国培养多少管理人才。又有多少人成为中国企业的领航者。又有多少人摒弃了消沉与无为。

正像我们评价白求恩一样,本来可以不到中国大陆来,但是为了事业为了中国的事业,不怕困难,还有两岸政治政见不一,能够传播中国文明与精髓。这就是智慧,是大家!

每当想起这位老师,无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的问题。都会有种力量,一种不愿意服输的感觉,这就是引领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人的传统文化。是中国这和华夏民族源远流长的脊梁。

总之吧他算得上是国学大师了,非常了不起!

谢谢!非常感谢有个机会在这里跟大家做个交流。

1、 如何看待曾仕强先生,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素质,以及你的文化层次和境界。这些年我一直向曾仕强老师学习,我觉得他讲的东西比较适合我,很多时候,我有一种特别的感觉,我跟他就是同一个磁场,同一个能量场里的人。所以对于曾仕强先生如何看待,我是平视去看他的,这样我就可以和他平等对话,对于他讲的任何东西也会非常客观地看待,甚至对他本人也是一样的。我认为曾仕强先生跟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都是一个平平凡凡的人,他只是懂的东西比我们多一些,理解的能力比我们强一些,为人处世更圆融一些,认识他的人多一些,也仅此而已,既然是这样,我就多跟他请教请教,以此来弥补我身上的不足。因为人生都是一样的:自作自受,最后也都是4个字:不了了之。

2、 当我们看一个人时,如果你仰视他,你跟他是有距离的,你们之间注定不可能平等对话。所以就有了什么得道高人,我相信曾仕强先生本人不会这样认为的,虽然他今天又很多的身份,有很多的光环,他会觉得自己很无知,因为在知识、智慧、圣人、自然等面前,人永远都是无知的。所以无知是一种大智慧,只有自己真正懂得很多的人,而且就像题主说的得道高人,才敢说自己很无知。对于我们这些平凡人,说自己无知,那就真的叫无知了。

3、 当我们低下头去看一个人时,你会觉得他都讲的是什么呢,一窍不通,全是糊弄人的,好像自己很牛哄哄的。这样你也不可能很客观地看待一个人,至于你说他是反科学者,你的这个观点我做保留,但我想告诉你的就是,一个人不要迷恋科学,不要太相信科学,否则你就是迷信,而且那样下去你就会迷失自己的,又何必呢?对于任何东西我希望大家坚持一个信念:不要马上相信,也不要马上否定,以此来培养自己的正知正见。对于科学也是一样。

既然题主敢提出他是反科学者,就说明你对科学很了解了。请问何为反科学者?何为不是反科学者?你能回答吗?你了解多少科学?一个人对一个东西不了解的时候,最好不要乱开口,闭嘴是最保险的,看看再说嘛,你那么心急干嘛呢?

以上不是想针对题主,只是希望我们可以客观地看待某事某人。

4、 总之,我们把曾仕强先生当做一个平凡的人,就像是自己的长辈,如父亲,这样你再去看他的时候就会很平等,否则你不可能很客观地看他,最后还是你自己为自己买单。至于什么反科学者,得道高人,那些都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关键是我们能不能从曾仕强先生的身上学到我们自己想要的东西,能不能学到他的智慧,能不能学到他的那些真本事,以此来指导我们的人生,让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都变得更好一点。我觉得这才是最有意义的,也是最有价值的。

5、 人生短短几十年,希望大家珍惜时间,不要天天在那里做一些没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到头来后悔的是你自己。请记住人生都是自作自受!

以上只是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浅见,欢迎大家留言和交流。

谢谢!

曾仕强教授既不是反科学者,又不是得道高人,而是中华文化的传播者!

伟大的中华民族 历史 悠久,文化灿烂。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无论是《易经》,还是老子的《道德经》,都是先祖留下来的大智慧,我们不但不能遗弃,还要不断的传承,让其发扬光大,造福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我想这就是曾仕强教授不厌其烦传播中华文化的真谛!

因此,我们华夏儿女都要学习曾教授,做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曾先生走了,愿他一路安好!

在04年左右,那阵子我才20多岁,心高气傲,总觉得自己有改变世界的力量,人生的逆袭仿佛就在明天!也就是在那时期,了解到了曾先生,说实在的那时心浮气躁,觉得自己以前读了几本书就明白了人生的真谛,所以对曾先生的书不屑一顾!实质今日小鲜肉已变成老腊肉,一路走来曾先生的书与视频相伴多年,指导前行!受益良多!曾老用最简单易懂的语言文字讲述了着几千年来自然与人生的道理,我看有些人批评曾老,其实要批评可以,首先要去读他的著作,读其书,履其行,验证之后评论是负责的评论态度!否则充其量只是信口开河,有什么资格来评论!科学的态度就是如此!什么是迷信?什么是科学?需我们亲身去验证,思考辨别!不要广而概之,以偏概全!自己要去独立思考,切勿人云亦云!如今 社会 信息量超大,更需要大家去独立思考,不断提升自己,在能够在迷雾中看清方向!要想知道曾老所说是否具有普世的指导与践行的意义,请大家多看看曾老的视频与书籍!

我也是通过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栏目知道“曾仕强”先生的,所讲的栏目有《易经的奥秘》和《胡雪要的启示》,至于他倍受质疑的原因就是从《易经的奥秘》开始的……首先我要说明一下“曾先生”不是搞“玄学”的,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国学”学者。与其它学者不同,曾仕强教授只是喜欢经常的抛头露面出现在各大栏目中而已。

曾仕强教授倍受质疑的根本原因其实就是他经常抛头露面和他出的几本书,既然你“敢为天下先”了,自然就得承受来自外界的质疑和刁难,我想曾教授也早就想到过了。比如有人说他是个十足的“反科学论”者,我本人觉得太言过其实了,教授的本意是希望科学应以服务“自然”为本,而不是仅服务于人类自己的“私欲”!很多所谓的“科学家”就跳出来断章取义对他痛批一番……

再者就是他对《易经》的解读引起了很多研究者的不满,就是他对《易经》的一些理解。本人更是觉得没必要…因为我也读过《易经》这本书,而仅仅只是看了个大概,就再没往下读…因为《易经》不是简单的“论证”著作,更多偏向于“哲学”,可以从“人与人、人与 社会 、人与自然”任何角度去解读……只要不脱离“易理”,怎么理解都对。这也就是我们古代那么多人说它“广大经纬,无所不包”并奉它为“万经之首”的原因。文化本没有错,错的是人们把它“误解”了,这才是关键!

最后就是他出的几本书,赚了不少钱,然后很多“同行”就不满了,非要跳出来骂两句,那更是可笑!教授出的书那么受欢迎自然是大家愿意接受的,人们都愿意为自己的“智慧”买单,哪来的错?我们很多“国学”学者,看似学识渊博,实则对外界不闻不问,闭门造车……还喜欢跳出来讲两句,就是一个活脱脱的“腐儒”而已……

曾教授的本意是希望我们多去关心自己的“传统文化”,因为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命脉,我们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唯一的“幸存者”,就是因为我们的文化一直延续不曾消逝!人的脑子里不该只有“是非对错”,同样需要“智慧”……我们先祖留下智慧更不该被遗忘,这才是曾仕强教授的初衷。

曾老对中华文化,中国关系,中国管理,中国家庭,和其中优点与一些运作体系的理解比较深刻。

1、曾老的中国管理思想糅合中国的文化和人际关系,更能指导当今的中国管理。

2、曾老有留洋背景,更加包容看待中西文化,所以他经常对比评价中外文化的时候说“没有说哪个不好”,突出中华文化的优点。

3、曾老对神秘文化比如风水,八卦,祖先有德很有了解,我们可以看到其思想的核心之一:对老板说“你今天这么大成就的原因”是因为“祖上有德”,也比如曾老对“绝对宇宙”和“相对宇宙”的阐述(强烈推荐大家在网上找一本书看《透视灵魂看人生》,详细反映曾老的这方面观点)。

百家讲坛

在百家讲坛讲《易经》、《胡雪岩的启示》深受观众欢迎。

人生只做三件事,知道此生为何而来,这是目标,知道如何完成,这是方法,知道如何做得更好,这是改善。三件事听起来简单,真正做起来并不那么容易,需要付出一生的时间和精力。

曾仕强曾任台湾交通大学教授,美国东西方大学管理学教授,成功杂志的首席顾问,专研中、美、日管理比较,易经管理,中、西管理思想比较,人际关系与沟通,中国人的民族性与管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0685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3
下一篇2024-04-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