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钟:是周代的名琴。此琴音之宏亮,犹如钟声激荡,号角长鸣,令人震耳欲聋。传说古代杰出的琴家伯牙曾弹奏过“号钟”琴。
2绕梁:今人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语。周朝时,韩国著名女歌手韩娥去齐国,路过雍门时断了钱粮,无奈只得卖唱求食。那凄婉的歌声在空中回旋,如孤雁长鸣。韩娥离去三天后,其歌声仍缠绕回荡在屋梁之间,令人难以忘怀。
3绿绮:是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弹奏的一张琴。司马相如原本家境贫寒,徒有四壁,但诗赋极有名气。梁王慕名请司马相如作赋,相如写了一篇“如玉赋”相赠。此赋词藻瑰丽,气韵非凡。梁王极为高兴,就以自己收藏的“绿绮”琴回赠。
4焦尾是东汉著名文学家、音乐家蔡邕亲手制作的一张琴。蔡邕在“亡命江海、远迹吴会”时,曾于烈火中抢救出一段尚未烧完、声音异常的梧桐木。依据木头的长短、形状,制成一张七弦琴,果然声音不凡。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就取名为“焦尾”。
《忆故人》其曲
在古代文人心中,故乡与知音是精神上最难割舍的。忆故人同思念故乡,绵绵的乡愁一样,是亘古不变的话题,大概是因为最难消散,最难排遣的便是这乡愁和对故人的思念了。古琴曲《忆故人》,相传是东汉时期的大文学家蔡邕所做,原曲是孔子思念自己挚爱的弟子颜回所做,后几经后人的重新修改,变成了对亲友的思念。明太祖之子朱权编纂的古琴谱集《神奇秘谱》中收录的《忆故人》的题解中有一句:“盖曲之趣也,我有好怀,无所控诉;或感时,或怀古,或伤悼,而无所发越者、非知音何以与焉?故思我昔日可人,而欲为之诉,莫可得也;乃作是曲。”可见这首琴曲是弹琴者因为感慨自己身旁没有知音者,自己的怀古伤时的情感无处倾诉,因而思念故人,做了这首曲子。乐曲描绘出山中朦胧月夜,潺潺流水之间,弹琴者离愁别绪,思念起和故人相处的种种过往,琴音之间不禁流露出伤怀念远之意。曲调缠绵悱恻,意在思念故人。每当静中奏之、即触发对远方的亲友的思念之情,而相会无期、催人泪下的凄清孤寂。全曲共六段,以泛音开头,清新飘逸,使人于空山幽谷的宁静之中油然而生思念故人之情。后几段则以缓慢沉稳的节奏,绵绵不绝的琴音抒发了思念故人的情深意切,感人至深。乐曲表现空山月下徘徊沉吟,怀念友人的感伤情绪。
《忆故人》是很著名的一首琴曲,但流传时间并不太长,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南方的一位古琴家彭祉卿先生家藏的谱子,著名的广陵琴家张子谦先生说:那时候其他的琴家希望彭先生把这谱子流传出来,然而彭先生说,他家藏谱子曾经要求不要外传,原因就是怕走形、变样。后来在多位老师、老前辈的努力下,彭祉卿先生同意将此曲公布出来,1937年由张子谦先生手抄刊登在《今虞琴刊》上。现代琴家对《忆故人》的演绎也多加入了自己的弹奏风格,张子谦先生的演奏可以说最接近原谱,张子谦先生弹琴的技艺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且曾受彭祉卿先生亲授,因此对琴曲的表达,更接近最开始的味道。
《忆故人》中的“忆”境表达
明末清初著名的琴家徐上瀛在其著作《溪山琴况》中提出了“弦与指合,指与音合,音与意合”,这三个要求就对弹琴者弹奏的技法有着明确的要求。《忆故人》中的思想是弹琴者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如果弹琴者的技法尚未达到极高的地步,可能仅仅只能照着琴谱将谱子上的乐句弹出来而已,而琴曲中所要表达的感情,则完全表达不出来,这样的情况下,弹出来的琴曲则寡淡无味,当初彭祉卿先生不愿意将此曲外传的原因,也于技法有关。《忆故人》具有声少韵多的艺术特点,从技法开始就以“回忆”点题,为呈现出“忆”的意境做铺垫,咱演奏中,要求弹琴者右手弹奏的速度和力度要恰到好处,弹奏出音弦悠长的韵味。其音乐内容以“忆”贯穿全曲,弥漫着惆怅的思绪,因此演奏中又要求弹琴者左手的吟猱绰注等技法能够将琴曲的主题融合在琴曲的旋律之中,让音乐有轻重缓急,起承转合的处理。弹奏《忆故人》之时,弹奏着的内心深处要有所感,才能有所发,若心中想的尽是和乐美满之事,则与原曲所要表达的意思大相径庭,演奏者做到这几点才能真正将《忆故人》这首曲子演绎出来。
倾诉性的乐意表达
古琴是一件和自己对话的乐器,其音色沉静,琴声犹如低声轻语,娓娓道来。《忆故人》此曲更是将古琴这一特点表现的十分明显,所谓忆故人,正是弹琴者自己对故人的思念,不可能如同其他乐器那边喧哗,思念只有弹琴者自己才能体会,在琴声中独自沉溺与往事之中,弹琴是生命的振动。
梅花三弄:
汉族古琴十大名曲之一。此曲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来赞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曲中泛奇曲调在不同的微位上重覆了三次,所以称为「三弄」。
梅花三弄:古琴曲。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神奇秘谱》记载此曲最早是东晋桓伊所奏的笛曲。
郭茂倩《乐府诗集》卷第二十四南朝宋鲍照(约414~466)《梅花落》解题称,“《梅花落》本笛中曲也”,“今其声犹有存者”。今存唐诗中亦多有笛曲《梅花落》的描述,说明南朝至唐间,笛曲《梅花落》较为流行。
关于《梅花三弄》的乐曲内容,历代琴谱都有所介绍,南朝至唐的笛曲《梅花落》大都表现怨愁离绪的情感。
明清琴曲《梅花三弄》多以梅花凌霜傲寒,高洁不屈的节操与气质为表现内容,“桓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调,高妙绝伦,后人入于琴。”“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韵也”“三弄之意,则取泛音三段,同弦异徵云尔。”(明《伯牙心法》)从这里可看出,它首先是一首笛曲,后来才改编成古琴曲(作者究竟何人,难以定论)。
今演奏用谱有虞山派《琴谱谐声》(清周显祖编,1820年刻本)的琴箫合谱,其节奏较为规整,宜于合奏;广陵派晚期的《蕉庵琴谱》(清秦淮瀚辑,1868年刊本),其节奏较自由,曲终前的转调令人耳目一新。
此曲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三次,每次重复都采用泛音奏法,故称为《三弄》。体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1972年王建中改编成钢琴曲,音调取自此曲,表现的主题则是毛词《咏梅》。
《梅花三弄》全曲共分十段,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前六段,采用循环再现手法,后四段为第二部分,描写梅花静与动两种形象。乐曲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借物抒怀,来歌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
一首琴曲《梅花三弄》觉别具风情。“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韵也。审音者在听之,其恍然身游水部之东阁,处士之孤山也哉”。“从容和顺,为天地之正音;而仙风和畅,万卉敷荣,隐隐现于指下。但新声奇变,稍近时俗,然恬静幽清亦古曲也”。
“三弄”实际是三个变奏,正因为“主题”在古琴的不同徽位的泛音上弹奏三次(上准、中准、下准三个部位演奏),故称“三弄”。
乐曲主题表现梅花,其名称来由,源自前半部的泛音曲调在不同的徽位上作三次的重复,用来描绘梅花的清雅高洁。乐曲的后半部则用稍快的曲调再加上音色的变化,来表达梅花在寒风中迎风摇曳的坚毅不屈的形态。
梅花三弄》的艺术联想和审美意象:
《梅花三弄》给我们的艺术联想和审美意象是:清远而幽深;体现的风格是:超凡、脱俗;使用的语言是:清新、自然;所表现的形象是:贞洁、高雅;所反映的情绪是:乐观、向上;所蕴含的精神是:梅花在无畏中笑弄风霜,既无怒目环眼,又无悲怆、恐慌,是十分乐观、浪漫的洁美形象。
它是晋代人物《品藻》之风的艺术体现,是那个时代心灵美的写照。它又是民主向着残暴,进步向着落后,清新向着陈旧的战歌,是何等美妙的佳作!这首乐曲虽无处不具有高超的技艺,但绝无炫技的痕迹,这真正是中国人在审美追求上的“不巧之巧是为大巧”的极高境界。在晋代出现这样的作品,这样高的艺术成就,是那个时代知识界觉醒的产物。
1号钟
“号钟”是周代的名琴。此琴音之宏亮,犹如钟声激荡,号角长鸣,令人震耳欲聋。传说古代杰出的琴家伯牙曾弹奏过“号钟”琴。后来“号钟”传到齐恒公的手中。齐恒公是齐国的贤明君主,通晓音律。当时,他收藏了许多名琴,但尤其珍爱这个“号钟”琴。他曾令部下敲起牛角,唱歌助乐,自己则奏“号钟”与之呼应。牛角声声,歌声凄切,“号钟”则奏出悲凉的旋律,使两旁的侍者个个感动得泪流满面。
2绕梁
今人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语。其语源于《列子》中的一个故事:周朝时,韩国著名女歌手韩娥去齐国,路过雍门时断了钱粮,无奈只得卖唱求食。她那凄婉的歌声在空中回旋,如孤雁长鸣。韩娥离去三天后,其歌声仍缠绕回荡在屋梁之间,令人难以忘怀。
琴以“绕梁”命名,足见此琴音色之特点,必然是余音不断。据说“绕梁”是一位叫华元的人献给楚庄王的礼物,其制作年代不详。楚庄王自从得到“绕梁”以后,整天弹琴作乐,陶醉在琴乐之中。有一次,他竟然连续七天不上朝,把国家大事都抛在脑后。王妃樊姬异常焦虑,规劝楚庄王说:“君王,您过于沉沦在音乐中了! 过去,夏桀酷爱‘妹喜’之瑟,而招致了杀身之祸;纣王误听靡靡之音,而失去了江山社稷。现在,君王如此喜爱‘绕梁’之琴,七日不临朝,难道也愿意丧失国家和性命吗?”楚庄王闻言陷入了沉思。他无法抗拒“绕梁”的诱惑,只得忍痛割爱,命人用铁如意去捶琴,琴身碎为数段。从此,万人羡慕的名琴“绕梁”绝响了。
3绿绮
“绿绮”是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弹奏的一张琴。司马相如原本家境贫寒,徒有四壁,但他的诗赋极有名气。梁王慕名请他作赋,相如写了一篇“如玉赋”相赠。此赋词藻瑰丽,气韵非凡。梁王极为高兴,就以自己收藏的“绿绮”琴回赠。“绿绮”是一张传世名琴,琴内有铭文曰:“桐梓合精”
即桐木、锌木结合的精华。相如得“绿绮”,如获珍宝。他精湛的琴艺配上“绿绮”绝妙的音色,使“绿绮”琴名噪一时。后来,“绿绮”就成了古琴的别称。
一次,司马相如访友,豪富卓王孙慕名设宴款待。酒兴正浓时,众人说:“听说您‘绿绮’弹得极好,请操一曲,让我辈一饱耳福。”相如早就听说卓王孙的女儿文君,才华出众,精通琴艺,而且对他极为仰慕。司马相如就弹起琴歌《凤求凰》向她求爱。文君听琴后,理解了琴曲的含意,不由脸红耳热,心驰神往。她倾心相如的文才,为酬“知音之遇”,便夜奔相如住所,缔结良缘。从此,司马相如以琴追求文君,被传为千古佳话。
4焦尾
“焦尾”是东汉著名文学家、音乐家蔡邕亲手制作的一张琴。蔡邕在“亡命江海、远迹吴会”时,曾于烈火中抢救出一段尚未烧完、声音异常的梧桐木。他依据木头的长短、形状,制成一张七弦琴,果然声音不凡。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就取名为“焦尾”。“焦尾”以它悦耳的音色和特有的制法闻名四海。
汉末,蔡邕惨遭杀害后,“焦尾”琴仍完好地保存在皇家内库之中。300多年后,齐明帝在位时,为了欣赏古琴高手王促雄的超人琴艺,特命人取出存放多年的“焦尾”琴,给王仲雄演奏。王仲雄连续弹奏了五日,并即兴创作了《懊恼曲》献给明帝。到了明朝,昆山人王逢年还收藏着蔡邕制造的“焦尾”琴。
看性格,根据样式来说,温婉一点的可以用蕉叶、灵机、绿绮,大气敦厚的用伏羲、落霞、神农;个性刚强的可以残雷、师旷,其他样式的还有宣和、枯木龙吟,绕梁,凤起,不拉不拉一大堆……
根据音色来说,初始音好点的用混沌、正合,音色也分四川音色(稍亮),京津音色等(较浑厚)。
我现在是一把四川音色的正合式,但是弹了北京天津音色的琴后,还是喜欢浑厚一点的。
总结,单论样儿的话,还是绿绮比较漂亮,秀秀气气的,蕉叶和灵机也很漂亮的。
样式豆是呢些,琴关键要听音色,那个韵儿~~~~
“凤求凰”传说是汉代的古琴曲,演绎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以“凤求凰”为通体比兴,不仅包含了热烈的求偶,而且也象征着男女主人公理想的非凡,旨趣的高尚,知音的默契等丰富的意蕴。全诗言浅意深,音节流亮,感情热烈奔放而又深挚缠绵,融楚辞骚体的旖旎绵邈和汉代民歌的清新明快于一炉。历代同名的诗歌、小说、歌曲、影视很多。
传说卓文君是一个美丽聪明,精诗文,善弹琴的女子。可叹的是十七岁年纪轻轻,便在娘家守寡。某日席间,只因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多情而又大胆的表白,让久慕司马相如之才的卓文君,一听倾心,一见钟情。可是他们之间的爱恋受到了父亲的强烈阻挠。
卓文君凭着自己对爱情的憧憬,对追求幸福的坚定,以及非凡的勇气,毅然在漆黑之夜,逃出卓府,与深爱的人私奔。当垆卖酒为生。生活艰难,但两人感情日深。这也是一直流传至今的爱情故事里最浪漫的夜奔之佳话。
1形容女子弹古琴的诗句 古诗词中描写古琴的有哪些
1,《省试湘灵鼓瑟》唐代:钱起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白话文释义:常常听说湘水的神灵,善于弹奏云和之瑟。
美妙的乐曲使得河神冯夷闻之起舞,而远游的旅人却不忍卒听。那深沉哀怨的曲调,连坚硬的金石都为之感动、悲伤;那清亮高亢的乐音,穿透力是那样强劲,一直飞向那高远无垠的地方。
当如此美妙的乐曲传到苍梧之野时,连安息在九嶷山上的舜帝之灵也为之感动,生出抱怨思慕之情;而生长在苍梧一带的白芷,在乐曲的感召之下,也吐出了更多的芬芳。乐声顺着流水传到湘江,化作悲风飞过了浩渺的洞庭湖。
曲终声寂,却没有看见鼓瑟的湘水女神,江上烟气消散,露出几座山峰,山色苍翠迷人。2,《琵琶行》唐代:白居易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话文释义:忽听得江面上传来琵琶清脆声;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
寻着声源探问弹琵琶的是何人?琵琶停了许久却迟迟没有动静。我们移船靠近邀请她出来相见;叫下人添酒回灯重新摆起酒宴。
千呼万唤她才缓缓地走出来,怀里还抱着琵琶半遮着脸面。转紧琴轴拨动琴弦试弹了几声;尚未成曲调那形态就非常有情。
弦弦凄楚悲切声音隐含着沉思;似乎在诉说着她平生的不得志;她低着头随手连续地弹个不停;用琴声把心中无限的往事说尽。轻轻地拢,慢慢地捻,一会儿抹,一会儿挑。
初弹《霓裳羽衣曲》接着再弹《六幺》。大弦浑宏悠长嘈嘈如暴风骤雨;小弦和缓幽细切切如有人私语。
嘈嘈声切切声互为交错地弹奏;就像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盘。琵琶声一会儿像花底下宛转流畅的鸟鸣声,一会儿又像水在冰下流动受阻艰涩低沉、呜咽断续的声音。
好像水泉冷涩琵琶声开始凝结,凝结而不通畅声音渐渐地中断。像另有一种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时闷闷无声却比有声更动人。
突然间好像银瓶撞破水浆四溅;又好像铁甲骑兵厮杀刀枪齐鸣。一曲终了她对准琴弦中心划拨;四弦一声轰鸣好像撕裂了布帛。
东船西舫人们都静悄悄地聆听;只见江心之中映着白白秋月影。3,《生查子·含羞整翠鬟》宋代:欧阳修 含羞整翠鬟,得意频相顾。
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娇云容易飞,梦断知何处。
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白话文释义:似娇还羞抿了抿秀发乌鬟,笑靥盈盈秋波流转频频顾盼。
玉手纤指轻弹,筝声婉转欢快,琴弦飞荡回旋,似春莺传情,低语交欢。曲终人去,宛如飞云飘逸,只留下娇柔的身影。
春梦已断不知何处寻觅。庭院深深,锁住的是寂寞和黄昏,还有那阵阵凄雨敲打芭蕉声。
4,《闻笛》唐代:赵嘏 谁家吹笛画楼中?断续声随断续风。响遏行云横碧落,清和冷月到帘栊。
兴来三弄有桓子,赋就一篇怀马融。曲罢不知人在否,余音嘹亮尚飘空。
白话文释义:是谁在美丽的楼阁上吹笛子?悦耳的笛声随着轻风断断续续传来。当笛声嘹亮时,就像横在碧蓝的天空上阻遏来往的浮云。
当笛声清和时,就像随着冰冷的月光照进我的床里来。笛声优美,就像当年桓伊随兴所至为王徽之奏的三首曲子;而曲调的优雅更让人想起马融的笛赋中所用的词句。
一曲吹毕,不知道吹奏的人是否还在画楼上,而那嘹亮的笛声却好像还飘荡在空中,久久淡散。5,《江城子·江景》宋代:苏轼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白话文释义:凤凰山下,雨后初晴,云淡风清,晚霞明丽。一朵荷花,虽然开过了,但是仍然美丽、清净。
什么地方飞过一对白鹭,它们也有意来倾慕弹筝人的美丽。忽然听见江上哀伤的调子,含着悲苦,又有谁,忍心去听。
烟霭为之敛容,云彩为之收色,这曲子,就好像是湘水女神奏瑟在倾诉自己的哀伤,一曲终了,她已经飘然远逝,只见青翠的山峰,仍然静静地立在湖边,仿佛那哀怨的乐曲仍然荡漾在山间水际。
2描写古代女子弹琴时的样貌和琴艺精湛的诗句描写古代女子弹琴时的样貌和琴艺精湛的诗句。一共有以下三句:
1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解释当年(琵琶女的)技艺曾教“善才服”,容貌总是被歌妓们嫉妒。白居易被贬谪后与
客人游江,遇到琵琶女,这句是琵琶女自述身世时的一句。作者通过琵琶女来反映自己的不幸
出处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
2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解释千呼万唤,终于出来了,但是还用抱着的琵琶遮住了半张脸,有比较勉强,不愿见人
之意。用来比喻事情不太明朗或不愿说清楚而遮遮掩掩。
出处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
3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解释为了所爱慕的人顾盼自己,便故意将弦拨错,弹筝女可爱形象跃然纸上。相传三国时
代的周瑜,二十四岁为建威中郎将,人称周郎,他精通音乐,别人奏曲有误,他就回头一看,
当时人称:“曲有误,周郎顾。”此诗当然受到这个故事的启发。
出处出自唐代李瑞的《听筝》
原文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3求形容古琴的诗词《听蜀僧浚弹琴》·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李白 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
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 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
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忆崔郎中宗之游南阳遗吾孔子琴,抚之潸然感旧》·李白 昔在南阳城,唯餐独山蕨。
忆与崔宗之,白水弄素月。 时过菊潭上,纵酒无休歇。
泛此黄金花,颓然清歌发。 一朝摧玉树,生死殊飘忽。
留我孔子琴,琴存人已殁。 谁传《广陵散》,但哭邙山骨。
泉户何时明?长扫狐兔窟。 《废琴》·白居易 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
古声淡无味,不称今人情。 玉徽光彩灭,朱弦尘土生。
废弃来已久,遗音尚泠泠。 不辞为君弹,纵弹人不听。
何物使之然?羌笛与秦筝。 《船夜援琴》·白居易 鸟栖鱼不动,夜月照江深。
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 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
心静声即淡,其间无古今。 《夜琴》·白居易 蜀桐木性实,楚丝音韵清。
调慢弹且缓,夜深十数声。 入耳澹无味,惬心潜有情。
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 《清夜琴兴》·白居易 月出鸟栖尽,寂然坐空林。
是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 清泠由木性,恬澹随人心。
心积和平气,木应正始音。 响余群动息,曲罢秋夜深。
正声感元化,天地清沉沉。 《对琴待月》·白居易 竹院新晴夜,松窗未卧时。
共琴为老伴,与月有秋期。 玉轸临风久,金波出雾迟。
幽音待清景,唯是我心知。 《琴酒》·白居易 耳根得听琴初畅,心地忘机酒半酣。
若使启期兼解醉,应言四乐不言三。 《听幽兰》·白居易 琴中古曲是幽兰,为我殷勤更弄看。
欲得身心俱静好,自弹不及听人弹。 《弹秋思》·白居易 信意闲弹秋思时,调清声直韵疏迟。
近来渐喜无人听,琴格高低心自知。 《听弹湘妃怨》·白居易 玉轸朱弦瑟瑟徽,吴娃徵调奏湘妃。
分明曲里愁云雨,似道萧萧郎不归。 《听弹古渌水》·白居易 闻君古渌水,使我心和平。
欲识慢流意,为听疏泛声。 西窗竹阴下,竟日有馀清。
《听郑五愔弹琴》·孟浩然 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 半酣下衫袖,拂拭龙唇琴。
一杯弹一曲,不觉夕阳沉。 余意在山水,闻之谐夙心。
《江上琴兴》·常建 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 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
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 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黄金。
《听琴秋夜赠寇尊师》·常建 琴当秋夜听,况是洞中人。 一指指应法,一声声爽神。
寒虫临砌默,清吹袅灯频。 何必钟期耳,高闲自可亲。
《张山人弹琴》 ·常建 君去芳草绿,西峰弹玉琴。 岂推丘中赏,兼得清烦襟。
朝从山口还,出岭闻清音。 了然云霞气,照见天地心。
玄鹤下澄空,翩翩舞松林。 改弦扣商声,又听飞龙吟。
稍觉此身妄,渐知仙事深。 其将炼金鼎,永矣投吾管。
《咏琴》·刘允济 昔在龙门侧,谁想凤鸣时。 雕琢今为器,宫商不自持。
巴人缓疏节,楚客弄繁丝。 欲作高张引,翻成下调悲。
《琴歌》·李颀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馀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题僧房双桐》·李颀 青桐双拂日,傍带凌霄花。 绿叶传僧磬,清阴润井华。
谁能事音律,焦尾蔡邕家。 《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李颀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沈沈飞雪白。
先拂声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慽慽。 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窃听来妖精。
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 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
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 川为静其波,鸟亦罢其鸣。
乌孙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 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
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长安城连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
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听岳州徐员外弹琴》·张祜 玉律潜符一古琴,哲人心见圣人心。
尽日南风似遗意,九疑猿鸟满山吟。 《琴》·王昌龄 孤桐秘虚鸣,朴素传幽真。
仿佛弦指外,遂见初古人。 意远风雪苦,时来江山春。
高宴未终曲,谁能辨经纶。 《闻亡友王七嘉禾寺得素琴》·李益 故人惜此去,留琴明月前。
今来我访旧,泪洒白云天。 讵欲匣孤响,送君归夜泉。
抚琴犹可绝,况此故无弦。 何必雍门奏,然后泪潺湲。
《僧院听琴》·杨巨源 禅思何妨在玉琴,真僧不见听时心。 离声怨调秋堂夕,云向苍梧湘水深。
《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酬张少府》·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弹琴》·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听尹炼师弹琴》·吴筠 至乐本太一,幽琴和乾坤。 郑声久乱雅,此道稀能尊。
吾见尹仙翁,伯牙今复存。 众人乘其流,夫子达其源。
在山峻峰峙,在水洪涛奔。 都忘迩城阙,但觉清心魂。
代乏识微者,幽音谁与论。 《旅次江亭》·杨衡 扣舷不有寐,皓露清衣襟。
4描写一位古典美女弹古筝和跳舞的句子,越文雅越好琴艺:
微微福身,婉婉落座。玉指百轻扬,露出纤细白皙的玉指,抚上琴面,凝气深思,琴声徒然在殿上响起,琴声委婉却又刚毅,券券而来,又似高尚流水,汩汩韵味……
琴音渐响,拖着绮丽的舞裙,一跃而起,向后一扬,长长的水袖在空中划出完美的弧度,迷醉了眼,也迷醉了心。遮在脸上的面纱度被风挑起,在空中打了个旋,悠悠然飘落而下,扫过屏住呼吸的宫人,看着她他的眼睛熠熠生辉,掩住了那丝淘气,百转千长
古筝:
柔柔浅笑,发辫轻扬,缓缓抬起螓首,淡淡一笑,右手轻抬,微转螓首,甩出水袖,水袖恰好遮去脸庞,颇有些尤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玉手纤长,一拨,如缓流的溪水,清清静静,溪水潺潺,鸟语花香,绿草野花竞相开放,似风起云涌,波涛拍岸……一曲动天下
琵琶:
轻盈的抱出一把琵琶,纤纤细指在琵琶上面划弄了起来,一阵清音传来,宛如一只夜莺傍晚专时分的疲惫,昏昏欲睡,声音柔而委婉,半晌,节奏轻快了起来,仿佛月亮升上了天空,夜莺在月光的迷幻中沦陷,发出婉转的歌喉,渐渐的,音律有一种感染力,传遍了四周,夜莺的歌声停留在了月光中,它删翅而去,踏碎了满园的月色,声音戛然而止,但横梁中仿佛还环绕属这这曲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