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坛和其他著名景点的魅力
介绍
天坛位于北京市内,是中国著名的古建筑和文化景点之一。故宫、颐和园等景点也在北京市内,因此,为游客提供了多种选择。天坛和这些著名景点一起,为北京市增添了许多魅力。
探索中国古代文化
天坛是一处世界遗产,建于明代永乐年间,用于祭祀天神。与故宫的建筑风格相似,天坛是一处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在景点内可见到精美的建筑和雕塑,其细节深受游客喜爱。
同时,年度庆典也为游客带来了特殊体验,例如中国夏至节和农历新年庆典都是非常受游客欢迎的活动。通过庆典活动,游客能亲身感受中国文化的历史和传统。
颐和园 - 美丽的皇家园林
颐和园是北京市的另一个著名景点。作为一处皇家园林,颐和园被誉为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建筑最美的景点之一。它包含许多古代建筑和景点,因此吸引了许多新老游客。
与天坛不同,颐和园包括人工湖、山水园林和建筑群。这些组成部分使游客能够了解中国古代皇家生活和文化。许多节假日,颐和园会提供特别和有趣的活动,包括唱京剧和举办花神节等。因此,颐和园和天坛一起,成为了北京市一处不容错过的景点。
长城 - 壮丽的远景
从天坛附近,可以看到壮观的长城。长城是中国的宝藏之一,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遗迹。长城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历史建筑之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每年前来参观这座壮丽的建筑,因为它代表着中国的辉煌历史。
长城自古以来就代表着中国的文化和历史,秦朝、明朝、清朝的统治者都使用长城来保卫他们的国家和文化。今天,游客可以在长城看到历史和自然风光的完美结合。
结论
北京市有许多著名景点,其中天坛是不可错过的。天坛的文化重要性让人们能够了解中国的古代历史,同时,其他著名景点也为游客提供一种全面的旅游体验。颐和园、长城和其他著名景点,一起为北京旅行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天坛位于北京城南端,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它的严谨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结构,瑰丽的建筑装饰,被认为是我国现存的一组最精致,最美丽的古建筑群,天坛不仅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祈年殿是一座宏伟而又极具民族风格的独特建筑,鎏金宝顶三层出檐的圆形攒尖式屋顶,覆盖着象征“天”的蓝色琉璃瓦,层层向上收缩,檐下的木结构用和玺彩绘,坐落在汉白玉石基座上,远远望去,色彩对比强烈而和谐,上下形状统一而富于变化。
扩展资料:
祈年殿东边在内墙东门外,有72间走廊,是祈谷寺的附属建筑。为连檐通脊式的一面暖房,北面砌砖南面安设大窗门,俗名称为“七十二连房”。长廊中部偏北,有五间“神库”,是收藏祭祀用品的库房。“神库”西面是“神厨”,祭天时,在这里制作供馔和糕点。
祈谷坛的神厨、神库和宰牲亭与祈谷坛之间由长廊相连,长廊由东砖门至东北方的宰牲亭呈曲尺形,共72间,与祈年殿大小36根柱子相对应,象征七十二地煞。
祈年殿西柏树林西侧,是北京城最大的一片丁香林,占地6300平方米,种有丁香240丛,树龄近50年,在北京城已十分少见。天坛菊花以品种多、养护水平高闻名遐迩,著名的有“瑞雪祈年”、“丹陛金狮”等。
北京天坛
北京天坛地处,在原北京外城的东南部。位于故宫正南偏东的城南, 北京天坛
[1]正阳门外东侧。始建于明朝 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中国古代明、清两朝历代皇帝祭天之地。这个建筑综合体是帝王祭天的场所,它创造了一个象征性的联系,来加强孔子的社会的等级制度。总面积为273公顷。是明清两代帝王用以“祭天”“祈谷”的建筑。天坛(Temple of Heaven)1961年,国务院公布天坛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 2009年,北京天坛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帝祭天建筑。 北京天坛占地272万平方米,整个面积比紫禁城(故宫)还大些,有两重垣墙,形成内外坛,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穹宇、圜丘。圜丘建造在南北纵轴上。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祈年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初名“大祀殿”,是一个矩形大殿。祈年殿高382米,直径242米,里面分别寓意四季、十二月、十二时辰以及周天星宿,是古代明堂式建筑仅存的一列,也是天坛的主要建筑。圜丘建于明嘉靖九年。每年冬至在台上举行“祀天大典”,欲称祭天台。回音壁是天坛的圆形围墙。因墙体坚硬光滑,所以是声波的良好反射体,又因圆周曲率精确,声波可沿墙内面连续反射,向前传播。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有正式祭祀天地的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年,
北京天坛(20张)尚处于奴隶制社会的夏朝。中国古代帝王自称“天子”,他们对天地非常崇敬。历史上的每一个皇帝都把祭祀天地当成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活动。而祭祀建筑在帝王的都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必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以最高的技术水平,最完美的艺术去建造。在封建社会后期营建的天坛,是中国众多祭祀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天坛不仅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朱棣用工十四年与紫禁城同时建成,名天地坛。嘉靖九年(1530年)因立四郊分祀制度,于嘉靖十三年(1534年)改称天坛。清乾隆、光绪帝重修改建后,才形成现在天坛公园的格局。 在明朝初年,天与地原是合并一起祭祀,南北的郊坛都一样,设祭的地方名叫大祀殿,是方形十一间的建筑物。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改为天地分祀,在天坛建圜丘坛,专用来祭天,另在北郊建方泽坛祭地,原来合祀天地地大祀殿,逐渐废而不用。嘉靖十九年(1540年),又将原大祀殿改为大享殿,圆形建筑从此开始。 清廷入关后,一切仍按明朝旧制。乾隆时期,国力富强,天坛也大兴工程。乾隆十二年(1747年),皇帝决定将天坛内外墙垣重建,改土墙为城砖包砌,中部到顶部包砌两层城砖。内坛墙的墙顶宽度缩减为营造四尺八寸,不用檐柱,成为没有廊柱的悬檐走廊。经过改建的天坛内外坛墙,更加厚重,周延十余里,成为极壮丽的景观。天坛的主要建筑祈年殿、皇穹宇、圜丘等也均在此时改建,并一直留存至今。
编辑本段世界遗产
列入文化遗产
中文名称: 天坛 英文名称: Temple of Heaven 编号: 200-021 北京天坛已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北京天坛于1998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I)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天坛的评价: 北京天坛建于公元15世纪上半叶,坐落在皇家园林当中,四周古松环抱,是保存完好的坛庙建筑群,无论在整体布局还是单一建筑上,都反映出天地之间的关系,而这一关系在中国古代宇宙观中占据着核心位置。同时,这些建筑还体现出帝王将相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独特作用。
文化遗产价值
天坛外景
[2] (一)北京天坛是华夏文明的积淀之一。 天坛从选位、规划、建筑的设计以及祭把礼仪和祭祀乐舞,无不依据中国古代《周易》阴阳、五行等学说,成功的把古人对“天”的认识、“天人关系”以及对上苍的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各朝各代均建坛祭天,而北京天坛是完整保存中国两座天坛之一,另一座是西安的隋唐天坛。 (二)北京天坛建筑处处展示中国古代特有的寓意、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 圜丘的尺度和构件的数量集中并反复使用“九”这个数字,以象征“天”和强调与“天”的联系。天坛祈年殿以圆形、以蓝色象征天,殿内大柱及开间又分别离意一年的四季、二十四节气、十二个月和一天的十二个时辰(古代一天分十二时辰,每时辰合两小时)以及象征天上的星座――恒星等。处处“象天法地”是古代“明堂”(中国古代帝王专用的一种礼制建筑,处处象天法地)式建筑仅存的一例,是中国古文化的载体。 (三)北京天坛集古代哲学、历史、数学、力学、美学、生态学于一炉,是古代精品代表作。
编辑本段天坛布局
天坛的主要建筑均位于内坛,从南到北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全部宫殿、坛基都朝南成圆形,以象征天。整个布局和建筑结构,都具有独特的风格。祈年殿是皇帝祈祷五谷丰登的场所,是一座三重檐的圆形大殿,高38米,直径3272米,蓝色琉璃瓦顶,全砖木结构,没有大梁 长檩,全靠28根木柱和36根枋桷支撑,在建筑的造型上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
天坛被两重坛墙分隔成内坛和外坛,形似“回”字。两重坛墙的南侧转角皆为直角,北侧转角皆为圆弧形,象征着“天圆地方”。外坛墙周长6553米,原本只在西墙上开辟祈谷坛门和圜丘坛门,1949年后又陆续新建了东门和北门,并把内坛南面的昭亨门改为南门。 天坛的内坛墙周长4152米,辟有六门:祈谷坛有东、北、西三座天门,圜丘坛的南面有泰元、昭亨和广利门。主要建筑都集中在内坛,南有圜丘坛和皇穹宇,北有祈年殿和皇干殿,两部分之间有隔墙相隔,并用一座长360米、宽28米、高25米的“丹陛桥”(砖砌甬道)连接圜丘坛和祈谷坛,构成了内坛的南北轴线。 圜丘坛 是皇帝举行祭天大礼的地方,始建于嘉靖九年(1530年)。坛平面呈圆形,共分三层,皆设汉白玉栏板。坛面原来使用蓝琉璃砖,乾隆十四年(1749年)重建后,改用坚硬耐久的艾叶青石铺设。每层的栏杆头上都刻有云龙纹,在每一栏杆下又向外伸出一石螭头,用于坛面排水。圜丘坛有外方内圆两重矮墙,象征着天圆地方。圜丘坛的附属建筑有皇穹宇及其配庑、神库、宰牲亭、三库(祭器库、乐器库、棕荐库)等。 站在圜丘坛最上层中央的圆石上面虽小声说话,却显得十分洪亮。因此每当皇帝在这里祭天,其洪亮声音,就如同上天神谕一般,加上祭礼时那庄严的气氛,更具神秘效果。这是因为坛面光滑,声波得以快速地向四面八方传播,碰到周围的石栏,反射回来,与原声汇合,则音量加倍。 皇穹宇
皇穹宇位于圜丘坛以北,是供奉圜丘坛祭祀神位的场所,存放祭祀神牌的处所。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初名泰神殿,嘉靖十七年(1538年)改称皇穹宇。为重檐圆攒尖顶建筑。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重建,改为鎏金宝顶单檐蓝瓦圆攒尖顶。有东西配庑各5间。其正殿及东西庑共围于一平整光滑的圆墙之内,人们在墙的不同位置面墙说话,站在远处墙边的人,能十分清晰地听到,此为回音壁。皇穹宇台阶下,有三块石板,即回音石:在靠台阶的第一块石板上站立,击掌,可以听到一声回声,站在第二块石板上击一掌,可以听到两声回声,站在第三块石板上击一掌,可以听到三声回声。 皇穹宇的正殿和配殿都被一堵圆形围墙环绕,墙高372米,直径615米,周长193米。内侧墙面平整光洁,能够有规则地传递声波,而且回音悠长,故称“回音壁”。 祈谷坛
祈谷坛是举行孟春祈谷大典的场所,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东西配殿、祈年门、神厨、宰牲亭、长廊,祈谷坛的祭坛为坛殿结合的圆形建筑,是根据古代“屋下祭帝”的说法建立的。坛为三层,高56米,下层直径91米,中层直径80米,上层68米;祈年殿为圆形,高38米,直径327米,三重蓝琉璃瓦,圆形屋檐,攒尖顶,宝顶鎏金。祈年殿由28根楠木大柱支撑,柱子环转排列,中间4根龙井柱,高192米,直径12米,支撑上层屋檐;中间12根金柱支撑第二层屋檐;外围12根檐柱支撑第三层屋檐;相应设置三层天花,中间设置龙凤藻井;殿内梁枋施龙凤和玺彩画。 祈谷坛的另一座重要建筑是皇乾殿,它坐落在祈年墙环绕的矩形院落里,其间有琉璃门相通。这是一座庑殿式大殿,覆盖蓝色的琉璃瓦,下面有汉白玉石栏杆的台基座。它是专为平时供奉“皇天上帝”和皇帝列祖列宗神版的殿宇。神版均供奉在形状像屋宇的神龛里,每逢农历初一、十五,管理祀祭的衙署定时派官员扫尘、上香。祭祀前一天,皇帝到此上香行礼后,由礼部尚书上香,行三跪九叩礼再由太常寺卿率官员将神牌恭请至龙亭内安放,由銮仪卫的样铒抬至祈年殿内各相应神位安放,受祭。 圜丘坛、皇穹宇、祈谷坛是中轴线上三个主要建筑,连接这三座主建筑的是一长长的贯通南北的台基,叫丹陛桥,又叫神道或海墁大道。它长360米,宽294米,南端高1米,由南向北逐渐升至3米,象征着此道与天宫相接,皇帝由南至北步步升天。丹陛桥中间是神道,左边是御道,右边是王道。皇帝走御道,王公大臣走王道,神走神道。桥下有东西向隧道,是祭祀前将牲畜送去屠宰的洞口。 斋宫位于天坛西天门南,坐西朝东,是皇帝来天坛祈谷、祈天前斋戒沐浴的地方。所以,也可以说是一座小皇宫。它建有宫城,宫墙有两层:外层叫砖墙,内城称紫墙。外城主要是防卫设施,在外城四角建有值守房。外城东北角有一座钟楼,每逢皇帝进出斋宫,都要鸣钟迎送。斋宫内城分前、中、后三部分。前部以正殿为中心;后部是皇帝的内宅寝宫;中部是一个狭长的院子,院内两端各有廊瓦房五间,是主管太监和首领太监的值守房。斋宫面积4万平方米,有建筑房屋200余间,虽不及紫禁城金碧辉煌,但规模也很宏大,而且典雅清幽。明、清两朝皇帝均在祀前来此“致斋”三日,只有雍正皇帝以后“致斋”的前两日改在紫禁城内斋宫“致斋”,最后一天才迁居天坛斋宫。外围有两重御沟,外沟内岸四周有回廊163间。宫面东,正殿5间,为无梁殿式供券砖石结构。正殿月台上有斋戒铜人亭和时辰牌位亭,殿后有寝殿5间,东北隅有一座钟楼,内悬永乐年制太和钟一口。 神乐署在圜丘坛西天门外西北,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神乐署是管理祭天时演奏古乐的机关。明代叫神乐观,当时神乐观的乐舞官、舞生都由道士担任。明朝永乐十八年迁都北京时,有300名乐舞生随驾进北京,以后明代神乐观常保持有乐舞生600名左右。到嘉靖时乐舞生总人数达2200名。
编辑本段建筑特点
北京天坛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祭天建筑群之一。在中国,祭天仪式起源于周朝,自汉代以来,历朝历代的帝王都对此极为重视。明永乐以后,每年冬至、正月上辛日和孟夏(夏季的首月),帝王们都要来天坛举行祭天和祈谷的仪式。如果遇上少雨的年份,还会在圜丘坛进行祈雨。在祭祀前,通常需要斋戒。祭祀时,除了献上供品,皇帝也要率领文武百官朝拜祷告,以祈求上苍的垂怜施恩。 天坛建筑的主要设计思想就是要突出天空的辽阔高远,以表现“天”的至高无上。在布局方面,内坛位于外坛的南北中轴线以东,而圜丘坛和祈年坛又位于内坛中轴线的东面,这些都是为了增加西侧的空旷程度,使人们从西边的正门进入天坛后,就能获得开阔的视野,以感受到上天的伟大和自身的渺小。就单体建筑来说,祈年殿和皇穹宇都使用了圆形攒尖顶,它们外部的台基和屋檐层层收缩上举,也体现出一种与天接近的感觉。 天坛还处处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寓意、象征的表现手法。北圆南方的坛墙和圆形建筑搭配方形外墙的设计,都寓意着传统的“天圆地方”的宇宙观。而主要建筑上广泛地使用蓝色琉璃瓦,以及圜丘坛重视“阳数”、祈年殿按天象列柱等设计,也是这种表现手法的具体体现。
编辑本段圜丘坛
圜丘坛又称祭天台、拜天台、祭台,是一座露天的三层圆形石坛,为皇帝冬至祭天的地方,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扩建。坛周长534米,坛高52米,分上、中、下三层,各层栏板望柱及台阶数目均用阳数(又称“天数”,即九的倍数),符"九五"之尊。坛面用艾叶青石砌就。坛面除中心石是圆形外,外围各圈均为扇面形,数目也是阳数。每层都有汉白玉栏板望柱,均为9的倍数。顶层中心的圆形石板叫做太阳石或者天心石,站在其上呼喊或敲击,声波会被近旁的栏板反射,形成显着的回音。
古代中国将单数称作阳数,双数称作阴数。在阳数中,数字9是“阳数之极”,表示天体的至高至大,叫作“天数”。古人认为九是阳数之极,表示至高至大,皇帝是天子,也至高至大,所以整个圜丘坛都采用九的倍数来表示天子的权威。圜丘坛的栏板望柱和台阶数等,处处是9或者9的倍数。顶层圆形石板的外层是扇面形石块,共有9层。最内一层有9块石块,而每往外一层就递增9块,中下层亦是如此。三层栏板的数量分别是上屋栏板72块,中层108块,下层180块,合360周天度数。三层坛面的直径总和为45丈,除了是9的倍数外,还暗含“九五之尊”的寓意。 圜丘坛外有两重围墙,内圆外方,四面各辟棂星门一座。西南角有望灯台三座(南北二座只余遗迹),东南角有燔柴炉、瘗坎、燎炉和具服台。坛东还有神库、神厨、宰牲亭、祭器库、乐器库和棕建库等附属建筑。
编辑本段皇穹宇
皇穹宇
[3] 圜丘坛以北是皇穹宇,皇穹宇院落位于圜丘坛外壝北侧,坐北朝南,圆形围墙,南面设三座琉璃门,主要建筑有皇穹宇和东西配殿,是供奉圜丘坛祭祀神位的场所。祭天时使用的祭祀神牌都存放在这里。它始建于嘉靖九年(1530年),初名泰神殿,十七年(1538年)起改称皇穹宇。乾隆十七年(1752年)重修后为鎏金宝顶单檐攒尖顶建筑,用蓝色琉璃瓦铺设屋顶,象征青天。大殿直径156米,高1902米,由八根金柱和八根檐柱共同支撑起巨大的殿顶,三层天花藻井层层收进,构造精巧。殿正中有汉白玉雕花的圆形石座,供奉“皇天上帝”牌位,左右配享皇帝祖先的神牌。正殿东西各有配殿,分别供奉日月星辰和云雨雷电等诸神牌位。整个殿宇的外观状似圆亭,坐落在2米多高的汉白玉须弥座台基上,周围均设石护栏。另外,在皇穹宇殿前到大门中间的石板路上,由北向南的三块石板叫做三音石。在皇穹宇门窗关闭而且附近没有障碍的情况下,站立于第一块石板上击掌,可听到回音一声;于第二块石板上击掌,可听到回音两声;于第三块石板上击掌,可听到回音三声。 回音壁是皇穹宇的围墙。墙高372米,厚09米,直径615米,周长1932米。墙壁是用磨砖对缝砌成的,墙头覆着蓝色琉璃瓦。围墙的弧度十分规则,墙面极其光滑整齐,对声波的折射是十分规则的。只要两个人分别站在东、西配殿后,贴墙而立,一个人靠墙向北说话,声波就会沿着墙壁连续折射前进,传到一、二百米的另一端,无论说话声音多小,也可以使对方听得清清楚楚,而且声音悠长,堪称奇趣,给人造成一种“天人感应”的神秘气氛。所以称之为“回音壁”。
编辑本段祈年殿
祈年殿
[4] 祈年殿在天坛的北部,也称为祈谷坛,原名大祈殿、大享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天坛最早的建筑物。乾隆十六年(1751年)修缮后,改名为祈年殿。光绪十五年(1889年)毁于雷火,数年后按原样重建。目前的祈年殿是一座直径3272米的圆形建筑,鎏金宝顶蓝瓦三重檐攒尖顶,层层收进,总高38米。 祈年殿的殿座就是圆形的祈谷坛,三层6米高,气势巍峨。坛周有矮墙一重,东南角设燔柴炉、瘗坎、燎炉和具服台。坛北有皇干殿,面阔五间,原先放置祖先神牌,后来牌位移至太庙。坛边还有祈年门、神库、神厨、宰牲亭、走牲路和长廊等附属建筑。长廊南面的广场上有七星石,是嘉靖年间放置的镇石。 天坛的主体建筑是祈年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皇帝每年都在这里举行祭天仪式,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祈年殿呈圆形,直径32米,祈年殿高38米,是一座有鎏金宝顶的三重檐的圆形大殿,殿檐颜色深蓝,是用蓝色琉璃瓦铺砌的,因为天是蓝色的,以此来象征天。 祈年殿在建筑上出色之处是,祈年殿用28根楠木大柱和36块互相衔接的榜、桷,支撑着三层连体的殿檐。这些大柱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中央四柱叫通天柱,代表四季;中层十二根金柱,代表十二个月;外层十二根檐柱,代表十二时辰;中外层相加二十四根代表二十四节气;三层相加二十八根,代表二十八星宿;加柱顶八根童柱,代表三十六天罡;宝顶下雷公柱,代表皇帝一统天下。其附属建筑有皇乾殿、祈年门、神库、神厨、宰牲亭、燔柴炉、瘗坎、具服台、走牲路及72间长廊等。长廊南面的广场上有七星石,石上镂刻山形云纹图案,是明嘉靖时放置的镇石。 这座大殿坐落在面积达5900多平方米的圆形汉白玉台基上,台基分3层,高6米,每层都有雕花的汉白玉栏杆。这个台基与大殿是不可分的艺术整体。当游人跨出祈年殿的大门,往南望去,只见那条笔直的甬道,往南伸去,一路上门廊重重,越远越小,极目无尽,有一种从天上下来的感觉。难怪一位法国的建筑专家在游览了天坛之后说:摩天大厦比祈年殿高得多,但却没有祈年殿那种高大与深邃的意境,达不到祈年殿的艺术高度。这座大殿在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被雷击起火焚毁,据说,当时殿的大柱是用沉香木做的,燃烧时,清香的气味,数里之外都可以闻到。翌年,皇帝召集群臣商量重建祈年殿。因找不到图样,掌管国家建筑事务的工部便把曾经参加过祈所殿修缮事务的工匠们召集来,让他们根据记忆、口述制成图样,再施工建造。因此,现在的祈年殿是清代光绪年间的建筑,但是,基本建筑形式、结构,还保留着明代的样子。 九龙藻井
祈年殿内,天花板处是精致的“九龙藻井”,龙井柱则是描金彩绘。殿内中央有一块平面圆形大理石,石面上的花纹,是自然形成的龙凤花纹,一条行龙抱着一只凤凰,这便是“龙凤石”,即“龙凤呈祥”。 相传,这块石头上原来只有凤纹,而殿顶藻井内只有雕龙,年长日久,龙、凤有了灵感,金龙常常飞下来找凤石上的凤凰寻欢。不料有一天正遇见嘉靖皇帝来祭天,在石上跪拜行礼,金龙来不及飞回去,和石上的凤凰一起被嘉靖皇帝压进圆石里面,再也无法出来,从此才变成一深一浅的龙凤石。1889年祈年殿被焚烧时,这块龙凤石被烈火熏烧了一个昼夜,石块虽未被烧碎,但龙纹被烧成浅黑色,凤纹被烧得模糊不清。祈年殿前有东、西配殿各九间,称东庑和西庑,是收藏配神牌位的库房。明代祭天时,除祭祷皇天上帝外,还要配祭皇族朱氏祖先,以及日、月五星,东、西、南、北、中的五大岳,五小岳的五镇,四海四渎(河湖)、风云雷雨、山川、太岁、道教等各神祗和历代帝王等。
编辑本段闲唠天坛
1420年,明永乐皇帝朱棣用工十四年与紫禁城同时建成了天坛。这个巨大的祭天神庙位于故宫正南偏东的城南。也许和那个时候还保留着一些相似,南城在今天仍是京城中比较后发展的区域。拜后发展之赐,南城鲜有鳞次栉比的高大建筑群用来遮天蔽地,从长安街中心地段往南即使是步行也不需要很久,就可以张望到高撑空中盖笠一样的祈年殿鎏金宝石蓝琉璃顶或是绵亘数公里素朴的灰砖围墙之一隅。 北方的园林不比江南建造的细巧雅致,多是宏大叙事,动辄占地数百公顷。有一种说法,天坛当年的设计者们顾忌天坛是祭天之所,皇帝既然自称是天之子,“老天”的居所自然要大过“天子”,因此天坛的占地面积比故宫要大两倍。大概出于同样的顾忌,天坛的主体建筑都以深蓝琉璃瓦敷顶,不敢僭越使用本属皇家园林专用的明**琉璃,而每年度的祭天大典开始前皇帝更要到丹陛桥东侧专设的具服台临时将黄袍换成蓝袍以向上天演示他虔诚的敬畏和顶礼膜拜。这样的祭典在这里延续了数百年,直到上个世纪的1914年,史称窃国大盗的袁世凯当上皇帝的时候又声势浩大地操办了一次之后就正式拉上了帷幕。 天坛的南北东西各有一门,其主要建筑集中在内坛中轴线的南北两端。对于匆匆的游客来说,最好从南门开始游览。从南门进园,依次先到寰丘坛,这座几何造型祭天坛的建筑充满奇思巧技,坛面、台阶、栏杆所用的汉白玉石块全是九的倍数,象征九重天;皇穹宇是放置皇天上帝牌位的地方,造型像是一个小号的祈年殿;在皇穹宇的外面,有一道圆形磨砖对缝的围墙,门向南开,就是很有趣的回音壁。在回音壁试回音要方法得当,如果同行两人,两人应面向北分别站在东西配殿后才能听见彼此的说话。回音壁北有祈年殿、皇乾殿,是北端的重要建筑,其间由一条宽阔的丹陛桥相连接。天高云淡的晚秋时节跨出祈年殿的大门,顺着这条三百米长笔直的甬道往南望去,门廊重重,越远越小,天地渺然雄浑似是极目无尽,令人不得不赞叹当年设计建筑的手法和灵感。天坛另有东侧的游廊、神厨、宰牲亭和西天门的斋宫等建筑和古迹。特别是斋宫,因为是皇帝典礼前沐浴焚香清心静养留宿斋戒的地方,不似天坛的其他建筑那么恢弘高远俨俨然天庭气概。暮春时分,斋宫内外两道护城河的河池铺满盛开的紫花沙参,榆叶梅绚烂的花枝隐现在红墙悬山顶绿琉璃瓦建造的重重回廊房舍和小小的月亮门上,透着庭院深深的人间气息。难以想象,八国联军那时候怎么就能把联军总司令部设在这样清幽净心之地而不得些感化。 其实对于把天坛当作自己生活空间向户外延展的市民来说,天坛的华美建筑只是他们在这里活动的一个大背景,更大的吸引力来自这是城区独有的森林公园。明清以来天坛广植松柏,至今已成森然巨林。
1请问天坛的名句是什么
1、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出自明代王守仁的《元夕二首》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
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
堂上花灯诸第集,重闱应念一身遥。
去年今日卧燕台,铜鼓中宵隐地雷。
月傍苑楼灯影暗,风传阁道马蹄回。
炎荒万里频回首,羌笛三更谩自哀。
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
译文:故园的今天正是元宵节,我却在荒村独坐寂寞冷清。好在有剩下的经书可以作伴,也高兴没有车马经过相邀出游。春天到来时草阁的梅花率先开放,月亮照着空旷的庭院积雪尚未消溶。此时余姚家里的厅堂上灯火通明兄第们都来了,父母也一定思念我独自一人在遥远的地方。
去年的今天还住在京城,元宵节的铜鼓声隐约如滚地的雷响。月儿依傍着苑楼灯影暗淡,风中传来阁道上来回的马蹄声。在万里炎荒之地频频回首往事,夜深时听见百姓的笛声使人徒自悲哀。还记得先朝许多快乐的事情,孝宗皇帝曾经为两宫开禁。
2、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出自唐代郑谷的《天坛》
王孙莫把比蓬蒿,
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
由来不羡瓦松高。
译文:公子贵族莫把菊苗看成普通野生草,重阳佳节,插菊在鬓发,朵朵争俏。露水阳光让菊花更丰润,香满池岸绿满池岸,因此它从来不用羡慕寄生的瓦松是不是很高。
3、为结区中累,因辞洞里花。
出自唐代元稹的《天坛归》
为结区中累,
因辞洞里花。
还来旧城郭,
烟火万人家。
译文:为了避免在权力中心劳累,所以辞官回归田园生活,再次来到这个旧的城池,万家的灯火都是明亮的。
4、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清明天坛即事》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译文:京都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人们的心里自然就起了忧愁思念。马车声在路上繁杂地响着,东城郊外微风拂柳一片葱翠一片。落花飞舞芳草齐齐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成双成对的蝴蝶嬉戏不已。自己坐在空空的大堂里回忆往昔,以茶代酒,聊以慰藉。
5、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
出自宋代王禹偁的《清明日天坛独酌》
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
春来春去何时尽,闲恨闲愁触处生。
漆燕黄鹂夸舌健,柳花榆荚斗身轻。
脱衣换得商山酒,笑把离骚独自倾。
译文:一个地方官清闲的职位唯有(团练)副使,一年之中清冷的节日只是清明节。春去春来什么时候是尽头,闲恨闲愁所到之处就萌生。燕子和黄鹂争相鸣叫,柳絮和树荚竞相飞扬。脱去官服换来(隐士所居)商山的酒,独自笑吟《离骚》中的诗句。
2北京天坛祈年殿的名句咏雪 (元)吴澄 腊转鸿钧岁已残,①东风剪水下天坛。
剩添吴楚千汪水,②压倒秦淮万里山。 风竹婆娑银凤舞,③云松偃蹇玉龙寒。
④ 不知天上谁横笛,吹落琼花满世间。 注释 ①腊:腊月,农历十二月。
鸿钧:指自然界的变化。 ②吴楚:泛指今江苏、安徽、湖北一带,这里古代分属吴国和楚国。
③婆娑:形容盘旋的样子。 ④偃蹇(yǎn jiǎn):形容屈曲盘绕的状态。
解析 这是一首描写冬日雪景的诗。诗的大意说:大自然运转到腊月,一年也就快过完了,寒冷的东北风把水剪成片片雪花,降落到天坛。
大雪纷纷,铺天盖地,更加增添了吴楚一带的千条江水。皑皑白雪,气势磅礴,仿佛要压倒秦淮流域的万里群山。
雪压竹枝,在阵风的吹拂下,摇曳不定,宛如银凤飞舞。高高的云松,像屈曲盘旋的玉龙,令人望而生寒。
不知谁在天上吹奏横笛,吹落这琼瑶碎玉般的雪花撒满人间。这首诗是吟咏雪的,但诗的通篇没有出现一个“雪”字。
可是读起来,会觉得句句都是在写雪,并且写得巧妙、新奇、夸张、形象,这是这首诗的一个突出特点。
关于天坛的资料 关于天坛的简介
1、天坛公园在北京市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约273万平方米。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2、天坛公园在明、清两代是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
3、天坛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天坛有垣墙两重,分为内坛、外坛两部分。主要建筑集中于内坛。天坛主要建筑在内坛的南北中轴线上,圜丘坛在南,祭天,有圜丘、皇穹宇等;祈谷坛在北,祈谷,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中间有墙相隔。两坛由一座长360米、宽近30米、南低北高的丹陛桥(也称海墁大道或神道)相连。丹陛桥两侧为大面积古柏林。内坛西墙内有斋宫,是祀前皇帝斋戒的居所。外坛西墙内有神乐署、牺牲所等。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圜丘、皇穹宇、斋宫、无梁殿、长廊、双环万寿亭等,还有回音壁、三音石、七星石等名胜古迹。
天坛公园景点介绍
天坛公园景点介绍:天坛公园在北京市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约273万平方米。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天坛公园在明、清两代是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
天坛主要景点
1、祈年殿
由28根金丝楠木大柱支撑,柱子环转排列,中间4根“龙井柱”,高192米,直径12米,支撑上层屋檐;中间12根金柱支撑第二层屋檐,在朱红色底漆上以沥粉贴金的方法绘有精致的图案;外围12根檐柱支撑第三层屋檐;相应设置三层天花板,中间设置龙凤藻井;殿内梁枋施龙凤和玺彩画。
2、圜丘坛
圜丘坛是举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场所,主要建筑有圜丘、皇穹宇及配殿、神厨、三库及宰牲亭,附属建筑有具服台、望灯等。圜丘明朝时为三层蓝色琉璃圆坛,清乾隆十四年(1749)扩建,并改蓝色琉璃为艾叶青石台面,汉白玉柱、栏。
3、祈谷坛
是举行孟春祈谷大典的场所,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东西配殿、祈年门、神厨、宰牲亭、长廊,附属建筑有内外_墙、具服台、丹陛桥,内坛墙上东南西北各设天门,西外坛墙设祈谷坛门,内坛东部有七星石。祈谷坛的祭坛为坛殿结合的圆形建筑,是根据古代“屋下祭帝”的说法建立的。
天坛的简介
天坛,在北京市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约273万平方米。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
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
扩展资料:
1、天坛建筑特点:
天坛以严谨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构造和瑰丽的建筑装饰著称于世。总占地面积约270万平方米,分为内坛和外坛。主要建筑物在内坛,南有圜丘坛、皇穹宇,北有祈年殿、皇乾殿,由一条贯通南北的甬道--丹陛桥,把这二组建筑连接起来。外坛古柏苍郁,环绕着内坛,使主要建筑群显得更加庄严宏伟。坛内还有巧妙运用声学原理建造的回音壁、三音石、对话石等,充分显示出古代中国建筑工艺的发达水平。天坛公园,是中国保存下来的最大祭坛建筑群。
2、历史沿革:
(1)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形制建天地坛,合祭皇天后土,当时是在大祀殿行祭典。
(2)嘉靖九年(1530年)嘉靖皇帝听大臣言:“古者祀天于圜丘,祀地于方丘。圜丘者,南郊地上之丘,丘圜而高,以象天也。方丘者,北郊泽中之丘,丘方而下,以象地也。”于是决定天地分祭,在大祀殿南建圜丘祭天,在北城安定门外另建方泽坛祭地。
(3)嘉靖十三年(1534年)圜丘改名天坛,方泽改名地坛。大祀殿废弃后,改为祈谷坛。
(4)嘉靖十七年(1538年)祈谷坛被废,于十九年在坛上另建大享殿,二十四年建成。
(5)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改名祈年殿。以后多次修缮、扩建。
(6)1900年八国联军曾在天坛斋宫内设立司令部,在圜丘上架炮。文物、祭器被席卷而去,建筑、树木惨遭破坏。
(7)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对天坛的文物古迹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保护和维修。
(8)1961年,国务院公布天坛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2007年5月8日,天坛公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参考资料:
天坛里面有什么景点
天坛公园有哪些景点
你好。
北京天坛占地272万平方米,整个面积比紫禁城(故宫)还大些,有两重垣墙,形成内外坛,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穹宇、圜丘。圜丘建造在南北纵轴上。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干殿、祈年门等。祈年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初名“大祀殿”,是一个矩形大殿。祈年殿高382米,直径242米,里面分别寓意四季、十二月、十二时辰以及周天星宿,是古代明堂式建筑仅存的一列,也是天坛的主要建筑。圜丘建于明嘉靖九年。每年冬至在台上举行“祀天大典”,欲称祭天台。回音壁是天坛的圆形围墙。因墙体坚硬光滑,所以是声波的良好反射体,又因圆周曲率精确,声波可沿墙内面连续反射,向前传播。
天坛里有哪些著名的景点
祈年殿:是天坛的主体建筑,又称祈谷殿,是明清两代皇帝孟春祈谷之所。祈年殿为砖木结构,殿高38米,直径32米,三层重檐向上逐层收缩作伞状。建筑独特,无大梁长檩及铁钉,二十八根楠木巨柱环绕排列,支撑著殿顶的重量。祈年殿是按照“敬天礼神”的思想设计的,殿为圆形,象征天圆;瓦为蓝色,象征蓝天。殿内柱子的数目,据说也是按照天象建立起来的。内围的四根“龙井柱”象征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中围的十二根“金柱”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外围的十二根“檐柱”象征一天十二个时辰。中层和外层相加的二十四根,象征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三层总共二十八根象征天上二十八星宿。再加上柱顶端的八根童柱,总共三十六根,象征三十六天罡。宝顶下的雷公柱则象征皇帝的“一统天下”。祈年殿的藻井是由两层斗_及一层天花组成,中间为金色龙凤浮雕,结构精巧,富丽华贵。
圜丘:位于天坛的最南端,外面有二层圆形围墙,中间是三层圆形石坛,上层台面四周环砌台面石,中心一块圆形石板称“天心石”。其外环砌石板九块,再外一圈为18块,依次往外每圈递增九块,直至“九九”八十一块,寓意“九重天”。人站在天心石上说话,声音特别浑厚、洪亮。
皇穹宇(回音壁):位于圜丘坛以北,是供奉圜丘坛祭祀神位的场所,存放祭祀神牌的处所。为鎏金宝顶单檐蓝瓦圆攒尖顶,砖木结构,殿内没有横梁,全靠8根檐柱、8根金柱和众多的斗拱支托屋顶。三层天花藻井,层层收进,极有特色,为古建筑中少有。正殿外就是著名的回音壁、三音石和对话石。
斋宫:斋宫是皇帝进行斋戒的场所。斋宫在天坛圜丘坛成贞门外西北,坐西朝东,平面为方形。宫墙两层,外层叫砖城,周长为6607米;内层宫墙叫紫墙,周长为4133米。斋宫正殿,面阔五间,殿座全是汉白玉石基和石柱,建筑结构和正式宫殿一样,重檐垂脊,吻兽俱全,但殿顶成拱券形,不露栋梁榱桷痕迹,故名无梁殿,是北京著名的古建筑。殿前左右各置配殿3间,丹墀(露台)之上,左右各置一座高大的白石亭子,左边的叫斋戒铜人亭,右边的叫时辰亭。
神乐署:神乐署坐落北京天坛西门内稍南侧,坐西向东,是天坛五组大型建筑之一,是专司明清两代皇家祭天大典乐舞的机构。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02年)。又名神乐观,清乾隆八年(1743年)称神乐所,乾隆十九年改今名。神乐署是管理祭天时演奏古乐的机关,是专门用来培训祭祀乐舞人员的机构。
希望有帮助
北京天坛公园是北京的著名景点吗
天坛
是北京的著名景点
,在北京市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约273万平方米。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干殿、祈年门等。
北京天坛附近有哪些好玩的景点?
故宫60,老年证30,学生证20
天坛15,园中园20
颐和园35
长城(各段各段门票价格不同)
鸟巢、水立方各50(不进场馆不收费)
这些是现在北京旅游必去的,其他还有十三陵、恭王府、北海、景山、钟鼓楼、雍和宫、孔庙、国子监、圆明园、香山等景点,有时间可以去看看,都挺好的。
北京的景点门票相对来说不贵,公共交通很便宜,所以光是游玩花不了多少钱,不算食宿的话,两个人1000块足够了。
天坛有哪些景点
你好。
北京天坛占地272万平方米,整个面积比紫禁城(故宫)还大些,有两重垣墙,形成内外坛,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穹宇、圜丘。圜丘建造在南北纵轴上。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干殿、祈年门等。祈年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初名“大祀殿”,是一个矩形大殿。祈年殿高382米,直径242米,里面分别寓意四季、十二月、十二时辰以及周天星宿,是古代明堂式建筑仅存的一列,也是天坛的主要建筑。圜丘建于明嘉靖九年。每年冬至在台上举行“祀天大典”,欲称祭天台。回音壁是天坛的圆形围墙。因墙体坚硬光滑,所以是声波的良好反射体,又因圆周曲率精确,声波可沿墙内面连续反射,向前传播。
天坛有什么好玩的
天坛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天坛有垣墙两重,分为内坛、外坛两部分,坛域平面北呈圆形,南为方形,象征“天圆地方”。外坛东西长1700米,南北宽1600米,面积270多公顷。主要建筑集中于内坛。天坛主要建筑在内坛的南北中轴线上,圜丘坛在南,祭天,有圜丘、皇穹宇等;祈谷坛在北,祈谷,有祈年殿、皇干殿、祈年门等,中间有墙相隔。两坛由一座长360米、宽近30米、南低北高的丹陛桥(也称海墁大道或神道)相连。丹陛桥两侧为大面积古柏林。内坛西墙内有斋宫,是祀前皇帝斋戒的居所。外坛西墙内有神乐署、牺牲所等。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干殿、圜丘、皇穹宇、斋宫、无梁殿、长廊、双环万寿亭等,还有回音壁、三音石、七星石等名胜古迹。天坛的建筑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且有些建筑还巧妙地运用了力学、声学、几何学原理,因此具有重要价值。[2]
圜丘坛
圜丘坛
圜丘坛[7]
圜丘坛是举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场所,主要建筑有圜丘、皇穹宇及配殿、神厨、三库及宰牲亭,附属建筑有具服台、望灯等。圜丘明朝时为三层蓝色琉璃圆坛,清乾隆十四年(1749)扩建,并改蓝色琉璃为艾叶青石台面,汉白玉柱、栏。圜丘形圆象天,三层坛制,高517米,下层直径5492米,上层直径2365米,每层四面出台阶各九级。上层中心为一块圆石,外铺扇面形石块九圈,内圈九块,以九的倍数依次向外延展,栏板、望柱也都用九或九的倍数,象征“天”数。
圜丘坛全景
圜丘坛全景[7]
圜丘台面石板、拦板及各层台阶的数目均为奇数九或九的倍数。如台面石板以上层中心圆石为起点,第一圈为九块,第二圈为18块,依次周围各圈直至底层,均以九的倍数递增。各层汉白玉石栏板的数目也是如此。燔柴炉位于圜丘坛外_内东南,座南朝北,圆筒形,绿琉璃砖砌成,其东西南三
天坛旅游景点有什么好玩
著名景点
圜丘、皇穹宇
北京天坛附近有什么景点
陶然亭公园
前门
天安门
龙潭公园
德云社
北京博物馆
天桥杂技
北京天坛的景点讲述
天坛,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天坛,在北京市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约273万平方米。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干殿、祈年门等。
天坛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天坛有垣墙两重,分为内坛、外坛两部分。主要建筑集中于内坛。天坛主要建筑在内坛的南北中轴线上,圜丘坛在南,祭天,有圜丘、皇穹宇等;祈谷坛在北,祈谷,有祈年殿、皇干殿、祈年门等,中间有墙相隔。两坛由一座长360米、宽近30米、南低北高的丹陛桥(也称海墁大道或神道)相连。丹陛桥两侧为大面积古柏林。内坛西墙内有斋宫,是祀前皇帝斋戒的居所。外坛西墙内有神乐署、牺牲所等。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干殿、圜丘、皇穹宇、斋宫、无梁殿、长廊、双环万寿亭等,还有回音壁、三音石、七星石等名胜古迹。
圜丘坛是举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场所,主要建筑有圜丘、皇穹宇及配殿、神厨、三库及宰牲亭,附属建筑有具服台、望灯等。圜丘明朝时为三层蓝色琉璃圆坛,清乾隆十四年(1749)扩建,并改蓝色琉璃为艾叶青石台面,汉白玉柱、栏。圜丘形圆象天,三层坛制,高517米,下层直径5492米,上层直径2365米,每层四面出台阶各九级。上层中心为一块圆石,外铺扇面形石块九圈,内圈九块,以九的倍数依次向外延展,栏板、望柱也都用九或九的倍数,象征“天”数。
圜丘台面石板、拦板及各层台阶的数目均为奇数九或九的倍数。如台面石板以上层中心圆石为起点,第一圈为九块,第二圈为18块,依次周围各圈直至底层,均以九的倍数递增。各层汉白玉石栏板的数目也是如此。燔柴炉位于圜丘坛外_内东南,座南朝北,圆筒形,绿琉璃砖砌成,其东西南三面各出台阶九级。燔柴炉是举行冬至祭天大典望燎仪时焚烧祭祀正位(皇天上帝)供奉物用的。
皇穹宇
皇穹宇院落位于圜丘坛外_北侧,坐北朝南,圆形围墙,南面设三座琉璃门,主要建筑有皇穹宇和东西配殿,是供奉圜丘坛祭祀神位的场所。皇穹宇由环转16根柱子支撑,外层八根檐柱,中间八根金柱,两层柱子上设共同的溜金斗拱,以支撑拱上的天花和藻井,殿内满是龙凤和玺彩画,天花图案为贴金二龙戏珠,藻井为金龙藻井。皇穹宇殿内的斗拱和藻井跨度在中国古建中是独一无二的。皇穹宇配殿,歇山殿顶,蓝琉璃瓦屋面,正面出台阶六级,饰旋子彩画,造型精巧。东殿殿内供奉大明之神(太阳)、北斗七星、金木水火土五星、周天星辰等神版,西殿则是夜明之神(月)、云雨风雷诸神神牌供奉处。皇穹宇殿前甬路从北面数,前三块石板即为“三音石”。当站在第一块石板上击一下掌,只能听见一声回音;当站在第二块石板上击一下掌就可以听见两声回音;当站在第三块石板上击一下掌便听到连续不断的三声回音。这就是为什么把这三块石板称为三音石的原因,也有人专门把第三块石板称为“三音石”。
回音壁
皇穹宇院落周围的圆形围墙,墙高约372米,厚09米,墙身用山东临清砖磨砖对缝,蓝琉璃筒瓦顶,这就是著名的“回音壁”。皇穹宇圆形院落的墙壁自然形成音波折射体,磨砖对缝的砌墙方式使墙体结构十分紧密,墙的表面直径651米,围墙高327米。当人们分别站在东西配殿的后面靠近墙壁轻声讲话,虽然双方距离相距很远,但是可以非常清楚地听见对方讲话的声音。这是因为圆形十分光
北京天坛五十字简介
始建于1420年,约有600年历史,为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旅游局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天坛,在北京市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约273万平方米。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
1961年,国务院公布天坛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2007年5月8日,天坛公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扩展资料
天坛公园有古建筑92所、600余间,集明、清建筑技艺之大成,是中国古建珍品,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古代祭天建筑群。巍峨壮美的祈年殿,圣洁崇高的圜丘,优雅庄重的斋宫都坐落在万千树木掩映中,形成独特的园林景观。
天坛公园作为武术主题公园,太极拳的辅导点很多,各拳种、流派在这里都有,天坛也因此被很多太极拳爱好者形容为太极拳活动的博物馆。成为一处集中国古代建筑学、声学、历史、天文、音乐、舞蹈于一体的风景名胜。
人民网-太极圣地——北京天坛
-天坛公园 (北京—明清天坛公园)
北京天坛公园景点介绍 关于天坛公园的介绍
1、天坛公园有斋宫、圜丘坛、祈年殿、长廊、万寿亭、回音壁、三音石、七星石和古柏等景点古迹。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占地273公顷,面积占整个崇文区的1/4。天坛建筑布局呈“回”字形,有垣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
2、天坛是北京“天地日月”诸坛之首,是我国和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是一座典型坛庙,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每年孟春祈谷、孟夏祈雨、孟冬祀天。无论从架构、力学还是美学角度来看,天坛都是出类拔萃、举世无双的建筑杰作。现已辟为公园开放,昔日的皇家坛庙现已成为北京市区富有特色的旅游公园。
3、最佳的时间应该是春秋两季。这是因为天坛的绿化主要是草,在夏天不能提供足够的遮阳,长时间暴露在太阳下容易中暑;如果冬天去又太过于冷清。但冬天去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利用这个冷清的时段好好体会天坛那些声学建筑物(三音石、回音壁等)的效果。当然,不管是什么季节,想仔细欣赏那些古建筑就最好早点去。
北京是全国各族人民向往的圣地。如果说天安门是泱泱华夏的象征,那么天坛就是北京的标志,它是北京 旅游 必须要去的地方,中轴线上一个重要的风景和名胜。而且两地相距很近,坐地铁很方便,骑单车十几分钟就可以到达,不建议打车。
天坛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 旅游 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它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的场所。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观念。
天坛是华夏文明的 历史 沉淀,具有中国传统特殊的寓意和象征的艺术呈现。它是集古代哲学学、数学、力学、美学个生态为一体的宏伟建筑。它不仅是 历史 的文化象征,更是古人的一种精神信仰。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天坛东里甲1号
北京的各大 旅游 景点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和不同的文化底蕴!游玩故宫天安门后应该去一次天坛公园,它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特别是祈年殿更值的一看我这就不细说了。
我有靠谱回答,刚去天坛自助认真游览完,并作了拍摄记录。我的回答是非常值得去!
虽都是以建筑为主,但天坛是祭天和祈谷的地方,目的不同,建筑的形式也大不同,文化也大不同。在天坛举行活动时,皇帝也得认真肃穆按规矩来
下面我以图文的形式,介绍一下主要景点和相关的祭祀规矩。祭天的地方在圆丘,当然是主要景点了。
它主要看的东西有,灯杆,因为祭祀在黎明时分进行,所以需要灯照亮。燎炉和燔柴炉是祭天时焚烧献给皇天上帝的牛用的。祭坛上的望柱和龙头雕刻很精美,墙基和地面的石块,每一层的数量都是九的倍数。因为奇数为阳数,偶数为阴数,天为阳,9最大。上祭坛的台阶,每一层也是9级。天心石,站在天心石上发声说话,会从四面八方传来悦耳的回音,仿佛是要唤起人们意识上的一种神秘感觉,使人的整个心灵都沉浸在声响幻境中。
皇穹宇景区。其中东西配殿是供奉圜丘坛祭祀神牌的处所。供奉大明之神即太阳、北斗七星、金木水火土五星、周天星辰。夜明之神即月、云雨风雷诸神。
回音壁很神奇。若两个人分别站在东、西配殿后,一个人靠墙向北说话,无论说话声音多小,对方也听得清清楚楚,而且声音悠长,有种“天人感应”的神秘气氛。
皇穹宇,殿内没有横梁,全靠8根檐柱、8根金柱和众多的斗拱支托屋顶。最厉害的是三层天花藻井,层层收进,这种形式在古建筑中极为少有。
祈年殿景区,它是明清两代皇帝孟春祈谷的地方。殿顶覆盖上青、中黄、下绿三色琉璃,寓意天、地、万物。殿为圆形,象征天圆;瓦为蓝色,象征蓝天。
祈年殿内围的四根“龙井柱”象征春、夏、秋、冬;中围的十二根“金柱”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外围的十二根“檐柱”象征一天十二个时辰。中层和外层相加的二十四根,象征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三层总共二十八根象征天上二十八星宿。再加上柱顶端的八根铜柱,总共三十六根,象征三十六天罡。
祈年殿的殿座就是圆形的祈谷坛,三层6米高,气势巍峨。每一层的中间都有丹陛石雕,第一层是祥云纹,第二层是凤,最高一层是龙。雕刻大气精美。
怎么样朋友们,建筑形式和文化内涵都很特别吧?你觉得值得去吗
天坛公园非常值得去, 它是明清两代皇帝每年祭天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是中国保存下来的最大祭坛建筑群。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 旅游 景区。
天坛建筑布局严谨、建筑构造奇特,建筑装饰瑰丽。它的主要建筑集中于内坛的南北中轴线上,可游览的地方有祈年殿、皇乾殿、圜丘、皇穹宇、斋宫、无梁殿、长廊、双环万寿亭等,还有巧妙运用声学原理建造的回音壁等名胜古迹,充分显示出古代中国建筑工艺的发达水平,非常值得游览,你一定不虚此行。
交通:从天安门坐地铁1号线,东单换乘5号线,在天坛公园东门下车即到,非常方便。
感谢您的关注。
对于很多来北京游玩的游客来说,故宫是首选,也是最重要的游览场所,毕竟故宫在古代又被称为紫禁城,是明清帝王和后宫居住的地方,充满了神圣和神秘感。而天坛则相对陌生一点,那么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有必要前往天坛游玩吗?答案当然是有。
如今的天坛,位于北京市南部,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约273万平方米。和故宫不同,天坛是明清皇帝举行祭天典礼的地方。前往天坛游玩,可以有如下收获:
1、更好的了解古代的祭天文化
最早的祭天文化,大概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早在商周时期,就有祭天仪式,而且层级非常高。自从周朝以来,帝王一般自称天子,也就是上天之子,强调承天命,对上天极为崇敬。到了明朝永乐十八年,仿照南京天地坛,建立天坛,用来做每年的祭天仪式场所。如今在天坛,每年春节依然会有祭天大典,我们可以近距离还原观看明清皇家祭天仪式。
2、对于明清皇家建筑有独特的了解
天坛有非常独特的建筑,比如说著名的祈年殿、圜丘坛、皇穹宇、祈谷坛、丹陛桥,都是原汁原味的古建筑,特别好玩的就是三音石,每次敲击都可以听到三声回响,很多人都喜欢在这里敲击,也是非常独特的。
天坛太值得去了,转完故宫、天安门广场,往南一直下去,经大栅栏天桥就到天坛了。让人感觉到第一,就是天坛的大。看着景点不是太多,但实在是太宽阔了。第二,就是天坛的壮。宏伟的祈年殿,宽广的回音壁,渗透着庄严,正气。第三,就是天坛的幽。主体的外囲百十棵高大的参天古柏,更映衬出天坛幽静,素雅。第四,就是天坛的韵。每一处建筑精美绝伦,韵味十足。总之,来到天坛,感觉和其它地方不一样,从来没有喧闹,粗俗的景象。此外到天坛来,还有一种说不出的神密感,既然说不出来,就请诸位自己亲临,去尝试感受一下吧!
德翁
天坛还是非常值得一去的,离天安门距离并不远不到五公里,打车约20分钟。我曾经在非典2003年和2014年两次游览天坛公园,见证了它奇特雄伟、瑰丽的传世建筑。
天坛,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 旅游 景区。
在北京市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具今已经600岁了,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以严谨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构造和瑰丽的建筑装饰著称于世。
如果没有到过天坛公园,不会感受到这里的规模庞大,差不多是故宫的4倍大,走进天坛公园,远远的可以看到电视中经常出现的祈年殿。
天坛公园中经典著名的景点非常多,核心建筑集中在内坛之中,且以南北中轴线分布,分为圜丘坛和祈谷坛两大部分,祈谷坛由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组成,两个坛之间由墙相隔,并由丹陛桥相连通。
祈年殿是天坛的主体建筑,又称祈谷殿,是明清两代皇帝孟春祈谷之所。它是一座鎏金宝顶、蓝瓦红柱、金碧辉煌的彩绘三层重檐圆形大殿。
丹陛桥是连接祈谷坛南砖门及其南天门(成贞门)的甬道,也是连接祈坛和圜丘坛的轴线。丹陛桥上有三条石道,中为神道,东御道,西王道,北高南低,北端高4米,南端1米,北行令人步步登高,如临天庭。
回音壁的墙壁是用磨砖对缝砌成的,墙头覆着蓝色琉璃瓦,墙面十分光滑整齐。夜晚在回音壁景区,如果一个人站在东配殿的墙面下,而另一个人站在西配殿的墙面下,共同对着墙壁轻声说话,并把耳朵靠近墙面,就能清楚地听见远在另一端的对方的声音,回音轻悠且长。
北京名胜古迹众多,但还是非常推荐来天坛游玩,在这里不仅可以感受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可以一揽古代匠人高超的建筑工艺。
旅游 一事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但是很多人有从众意识,人家去过的地自己没去过好像说不过去。所以才有了网红之地。但是很多人也不过去去拍个照证明曾经到那点过卯而已。
北京天坛,不过是明清两代祭祀苍天祈愿五谷丰收之处。这里的祈年殿、皇乾殿、圜丘、皇穹宇、回音壁、三音石等建筑颇有些名气。祈年殿由28根金丝楠木大柱支撑,柱子环转排列,中间4根“龙井柱”,支撑上层屋檐;中间12根金柱支撑第二层屋檐,外围12根檐柱支撑第三层屋檐;相应设置三层天花,中间设置龙凤藻井;殿内梁枋施龙凤和玺彩画。祈年殿中间4根“龙井柱”,象征着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中层十二根大柱比龙井柱略细,名为金柱,象征一年的12个月;外层12根柱子叫檐柱,象征一天的12个时辰。中外两层柱子共24根,象征24节气。
这里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五A级景区。
因为时间紧促,因此不可能深度游玩,建议游览故宫时主要游览三大殿,三大宫,节省出一点时间去天坛看一看,故宫游览从南门进北门出,主要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其它一走一过,顺便看一下。
1、太和殿
太和殿是用来举行各种典礼的场所,明清两朝24个皇帝都在太和殿举行盛大典礼。
2、中和殿
明清两代,中和殿的使用功能基本上相同,即皇帝到太和殿参加大型庆典前在此休息准备。有时候皇帝也会在这里召见官员或赐食。
3、保和殿
保和殿于明清两代用途不同,明朝大典前皇帝常在此更衣,册立皇后、皇太子时,皇帝在此殿受贺。
4、乾清宫
明清十六个皇帝的寝宫: 明朝的十四个皇帝和清代的顺治、康熙两个皇帝,都以乾清宫为寝宫(自雍正始移居养心殿)。
雍正帝虽移居养心殿,但还是经常到这里选派官吏、批阅奏文。
5、交泰殿
是皇帝和后妃们起居生活的地方,明清时于此举行册封皇后和皇后诞辰典礼。
6、坤宁宫
在明代,坤宁宫是皇后的寝宫。
从故宫北门出去后打车去天坛。天坛是古代祭天和祈福的地方。为了节省时间,游览如下:
1、一小时路线方案
公园南门→圜丘→回音壁→九龙柏→丹陛桥→祈年殿→出北门。
公园北门→祈年殿→丹陛桥→九龙柏→回音壁→圜丘→出南门。
公园东门→长廊→祈年殿→丹陛桥→回音壁→圜丘→出南门。
2、两小时路线方案
公园南门→圜丘→回音壁→九龙柏→丹陛桥→祈年殿→出祈年殿西门向西→神乐署→斋宫→出西门→结束。
公园北门→祈年殿→丹陛桥→九龙柏→回音壁→圜丘→出圜丘南门向西→神乐署→斋宫→出西门,结束。仅供参考,游玩愉快!
游玩故宫天安门与游天坛是两个概念,故宫是皇帝生活和工作的地方,而天坛是皇帝祭天的地方,在游览故宫和天安门旳时候,如果你有时间还是应该去天坛看看的。
北京天坛公园景点介绍 关于天坛公园的介绍
1、天坛公园有斋宫、圜丘坛、祈年殿、长廊、万寿亭、回音壁、三音石、七星石和古柏等景点古迹。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占地273公顷,面积占整个崇文区的1/4。天坛建筑布局呈“回”字形,有垣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
2、天坛是北京“天地日月”诸坛之首,是我国和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是一座典型坛庙,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每年孟春祈谷、孟夏祈雨、孟冬祀天。无论从架构、力学还是美学角度来看,天坛都是出类拔萃、举世无双的建筑杰作。现已辟为公园开放,昔日的皇家坛庙现已成为北京市区富有特色的旅游公园。
3、最佳的时间应该是春秋两季。这是因为天坛的绿化主要是草,在夏天不能提供足够的遮阳,长时间暴露在太阳下容易中暑;如果冬天去又太过于冷清。但冬天去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利用这个冷清的时段好好体会天坛那些声学建筑物(三音石、回音壁等)的效果。当然,不管是什么季节,想仔细欣赏那些古建筑就最好早点去。
天坛有哪些景点
天坛的景点有:祈年殿、圜丘坛、祈谷坛、 皇穹宇、皇乾殿、丹陛桥、神乐署、南神厨院、七十二连房、斋宫。
1、祈年殿
由28根金丝楠木大柱支撑,柱子环转排列,中间4根“龙井柱”,高192米,直径12米,支撑上层屋檐;中间12根金柱支撑第二层屋檐,在朱红色底漆上以沥粉贴金的方法绘有精致的图案;外围12根檐柱支撑第三层屋檐;相应设置三层天花,中间设置龙凤藻井;殿内梁枋施龙凤和玺彩画。
2、圜丘坛
圜丘坛是举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场所,主要建筑有圜丘、皇穹宇及配殿、神厨、三库及宰牲亭,附属建筑有具服台、望灯等。圜丘明朝时为三层蓝色琉璃圆坛,清乾隆十四年(1749)扩建,并改蓝色琉璃为艾叶青石台面,汉白玉柱、栏。
圜丘形圆象天,三层坛制,高517米,下层直径5492米,上层直径2365米,每层四面出台阶各九级。上层中心为一块圆石,外铺扇面形石块九圈,内圈九块,以九的倍数依次向外延展,栏板、望柱也都用九或九的倍数,象征“天”数。
3、祈谷坛
祈谷坛是举行孟春祈谷大典的场所,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东西配殿、祈年门、神厨、宰牲亭、长廊,附属建筑有内外_墙、具服台、丹陛桥,内坛墙上东南西北各设天门,西外坛墙设祈谷坛门,内坛东部有七星石。
祈谷坛的祭坛为坛殿结合的圆形建筑,是根据古代“屋下祭帝”的说法建立的。坛为三层,高56米,下层直径91米,中层直径80米,上层68米;殿为圆形,高38米,直径327米,三重蓝琉璃瓦,圆形屋檐,攒尖顶,宝顶鎏金。
4、皇穹宇
皇穹宇院落位于圜丘坛外_北侧,坐北朝南,圆形围墙,南面设三座琉璃门,主要建筑有皇穹宇和东西配殿,是供奉圜丘坛祭祀神位的场所。皇穹宇由环转16根柱子支撑,外层八根檐柱,中间八根金柱,两层柱子上设共同的溜金斗拱,以支撑拱上的天花和藻井,殿内满是龙凤和玺彩画,天花图案为贴金二龙戏珠,藻井为金龙藻井。
皇穹宇殿内的斗拱和藻井跨度在中国古建中是独一无二的。皇穹宇配殿,歇山殿顶,蓝琉璃瓦屋面,正面出台阶六级,饰旋子彩画,造型精巧。东殿殿内供奉大明之神(太阳)、北斗七星、金木水火土五星、周天星辰等神版,西殿则是夜明之神(月)、云雨风雷诸神神牌供奉处。
5、七十二连房
祈年殿东边在内墙东门外,有72间走廊,是祈谷寺的附属建筑。为连檐通脊式的一面暖房,北面砌砖南面安设大窗门,俗名称为“七十二连房”。长廊中部偏北,有五间“神库”,是收藏祭祀用品的库房。“神库”西面是“神厨”,祭天时,在这里制作供馔和糕点。
祈谷坛的神厨、神库和宰牲亭与祈谷坛之间由长廊相连,长廊由东砖门至东北方的宰牲亭呈曲尺形,共72间,与祈年殿大小36根柱子相对应,象征七十二地煞。
6、斋宫
斋宫是皇帝举行祭天大典前进行斋戒的场所,位于祈谷坛内坛西南隅。宫内建有无梁殿、寝殿、钟楼、值守房和巡守步廊等礼仪、居住、服务、警卫专用建筑,均采用绿色琉璃瓦,以两重宫墙、两道御沟围护。斋宫布局严谨,环境典雅,是中国古代祭祀斋戒建筑的代表作。
无梁殿即斋宫正殿,绿琉璃瓦庑殿顶,殿内为砖券拱顶,殿前月台崇基石栏,三出陛,正阶13级,左右各15级。无梁殿是皇帝白天斋戒场所,殿内陈设朴素,明间所悬“钦若昊天”匾为乾隆皇帝御笔,表达了天子对皇天上帝的虔诚之心。
—天坛
天坛里面有什么景点
天坛公园有哪些景点
你好。
北京天坛占地272万平方米,整个面积比紫禁城(故宫)还大些,有两重垣墙,形成内外坛,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穹宇、圜丘。圜丘建造在南北纵轴上。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干殿、祈年门等。祈年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初名“大祀殿”,是一个矩形大殿。祈年殿高382米,直径242米,里面分别寓意四季、十二月、十二时辰以及周天星宿,是古代明堂式建筑仅存的一列,也是天坛的主要建筑。圜丘建于明嘉靖九年。每年冬至在台上举行“祀天大典”,欲称祭天台。回音壁是天坛的圆形围墙。因墙体坚硬光滑,所以是声波的良好反射体,又因圆周曲率精确,声波可沿墙内面连续反射,向前传播。
天坛里有哪些著名的景点
祈年殿:是天坛的主体建筑,又称祈谷殿,是明清两代皇帝孟春祈谷之所。祈年殿为砖木结构,殿高38米,直径32米,三层重檐向上逐层收缩作伞状。建筑独特,无大梁长檩及铁钉,二十八根楠木巨柱环绕排列,支撑著殿顶的重量。祈年殿是按照“敬天礼神”的思想设计的,殿为圆形,象征天圆;瓦为蓝色,象征蓝天。殿内柱子的数目,据说也是按照天象建立起来的。内围的四根“龙井柱”象征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中围的十二根“金柱”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外围的十二根“檐柱”象征一天十二个时辰。中层和外层相加的二十四根,象征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三层总共二十八根象征天上二十八星宿。再加上柱顶端的八根童柱,总共三十六根,象征三十六天罡。宝顶下的雷公柱则象征皇帝的“一统天下”。祈年殿的藻井是由两层斗_及一层天花组成,中间为金色龙凤浮雕,结构精巧,富丽华贵。
圜丘:位于天坛的最南端,外面有二层圆形围墙,中间是三层圆形石坛,上层台面四周环砌台面石,中心一块圆形石板称“天心石”。其外环砌石板九块,再外一圈为18块,依次往外每圈递增九块,直至“九九”八十一块,寓意“九重天”。人站在天心石上说话,声音特别浑厚、洪亮。
皇穹宇(回音壁):位于圜丘坛以北,是供奉圜丘坛祭祀神位的场所,存放祭祀神牌的处所。为鎏金宝顶单檐蓝瓦圆攒尖顶,砖木结构,殿内没有横梁,全靠8根檐柱、8根金柱和众多的斗拱支托屋顶。三层天花藻井,层层收进,极有特色,为古建筑中少有。正殿外就是著名的回音壁、三音石和对话石。
斋宫:斋宫是皇帝进行斋戒的场所。斋宫在天坛圜丘坛成贞门外西北,坐西朝东,平面为方形。宫墙两层,外层叫砖城,周长为6607米;内层宫墙叫紫墙,周长为4133米。斋宫正殿,面阔五间,殿座全是汉白玉石基和石柱,建筑结构和正式宫殿一样,重檐垂脊,吻兽俱全,但殿顶成拱券形,不露栋梁榱桷痕迹,故名无梁殿,是北京著名的古建筑。殿前左右各置配殿3间,丹墀(露台)之上,左右各置一座高大的白石亭子,左边的叫斋戒铜人亭,右边的叫时辰亭。
神乐署:神乐署坐落北京天坛西门内稍南侧,坐西向东,是天坛五组大型建筑之一,是专司明清两代皇家祭天大典乐舞的机构。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02年)。又名神乐观,清乾隆八年(1743年)称神乐所,乾隆十九年改今名。神乐署是管理祭天时演奏古乐的机关,是专门用来培训祭祀乐舞人员的机构。
希望有帮助
北京天坛公园是北京的著名景点吗
天坛
是北京的著名景点
,在北京市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约273万平方米。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干殿、祈年门等。
北京天坛附近有哪些好玩的景点?
故宫60,老年证30,学生证20
天坛15,园中园20
颐和园35
长城(各段各段门票价格不同)
鸟巢、水立方各50(不进场馆不收费)
这些是现在北京旅游必去的,其他还有十三陵、恭王府、北海、景山、钟鼓楼、雍和宫、孔庙、国子监、圆明园、香山等景点,有时间可以去看看,都挺好的。
北京的景点门票相对来说不贵,公共交通很便宜,所以光是游玩花不了多少钱,不算食宿的话,两个人1000块足够了。
天坛有哪些景点
你好。
北京天坛占地272万平方米,整个面积比紫禁城(故宫)还大些,有两重垣墙,形成内外坛,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穹宇、圜丘。圜丘建造在南北纵轴上。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干殿、祈年门等。祈年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初名“大祀殿”,是一个矩形大殿。祈年殿高382米,直径242米,里面分别寓意四季、十二月、十二时辰以及周天星宿,是古代明堂式建筑仅存的一列,也是天坛的主要建筑。圜丘建于明嘉靖九年。每年冬至在台上举行“祀天大典”,欲称祭天台。回音壁是天坛的圆形围墙。因墙体坚硬光滑,所以是声波的良好反射体,又因圆周曲率精确,声波可沿墙内面连续反射,向前传播。
天坛有什么好玩的
天坛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天坛有垣墙两重,分为内坛、外坛两部分,坛域平面北呈圆形,南为方形,象征“天圆地方”。外坛东西长1700米,南北宽1600米,面积270多公顷。主要建筑集中于内坛。天坛主要建筑在内坛的南北中轴线上,圜丘坛在南,祭天,有圜丘、皇穹宇等;祈谷坛在北,祈谷,有祈年殿、皇干殿、祈年门等,中间有墙相隔。两坛由一座长360米、宽近30米、南低北高的丹陛桥(也称海墁大道或神道)相连。丹陛桥两侧为大面积古柏林。内坛西墙内有斋宫,是祀前皇帝斋戒的居所。外坛西墙内有神乐署、牺牲所等。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干殿、圜丘、皇穹宇、斋宫、无梁殿、长廊、双环万寿亭等,还有回音壁、三音石、七星石等名胜古迹。天坛的建筑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且有些建筑还巧妙地运用了力学、声学、几何学原理,因此具有重要价值。[2]
圜丘坛
圜丘坛
圜丘坛[7]
圜丘坛是举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场所,主要建筑有圜丘、皇穹宇及配殿、神厨、三库及宰牲亭,附属建筑有具服台、望灯等。圜丘明朝时为三层蓝色琉璃圆坛,清乾隆十四年(1749)扩建,并改蓝色琉璃为艾叶青石台面,汉白玉柱、栏。圜丘形圆象天,三层坛制,高517米,下层直径5492米,上层直径2365米,每层四面出台阶各九级。上层中心为一块圆石,外铺扇面形石块九圈,内圈九块,以九的倍数依次向外延展,栏板、望柱也都用九或九的倍数,象征“天”数。
圜丘坛全景
圜丘坛全景[7]
圜丘台面石板、拦板及各层台阶的数目均为奇数九或九的倍数。如台面石板以上层中心圆石为起点,第一圈为九块,第二圈为18块,依次周围各圈直至底层,均以九的倍数递增。各层汉白玉石栏板的数目也是如此。燔柴炉位于圜丘坛外_内东南,座南朝北,圆筒形,绿琉璃砖砌成,其东西南三
天坛旅游景点有什么好玩
著名景点
圜丘、皇穹宇
北京天坛附近有什么景点
陶然亭公园
前门
天安门
龙潭公园
德云社
北京博物馆
天桥杂技
北京天坛的景点讲述
天坛,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天坛,在北京市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约273万平方米。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干殿、祈年门等。
天坛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天坛有垣墙两重,分为内坛、外坛两部分。主要建筑集中于内坛。天坛主要建筑在内坛的南北中轴线上,圜丘坛在南,祭天,有圜丘、皇穹宇等;祈谷坛在北,祈谷,有祈年殿、皇干殿、祈年门等,中间有墙相隔。两坛由一座长360米、宽近30米、南低北高的丹陛桥(也称海墁大道或神道)相连。丹陛桥两侧为大面积古柏林。内坛西墙内有斋宫,是祀前皇帝斋戒的居所。外坛西墙内有神乐署、牺牲所等。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干殿、圜丘、皇穹宇、斋宫、无梁殿、长廊、双环万寿亭等,还有回音壁、三音石、七星石等名胜古迹。
圜丘坛是举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场所,主要建筑有圜丘、皇穹宇及配殿、神厨、三库及宰牲亭,附属建筑有具服台、望灯等。圜丘明朝时为三层蓝色琉璃圆坛,清乾隆十四年(1749)扩建,并改蓝色琉璃为艾叶青石台面,汉白玉柱、栏。圜丘形圆象天,三层坛制,高517米,下层直径5492米,上层直径2365米,每层四面出台阶各九级。上层中心为一块圆石,外铺扇面形石块九圈,内圈九块,以九的倍数依次向外延展,栏板、望柱也都用九或九的倍数,象征“天”数。
圜丘台面石板、拦板及各层台阶的数目均为奇数九或九的倍数。如台面石板以上层中心圆石为起点,第一圈为九块,第二圈为18块,依次周围各圈直至底层,均以九的倍数递增。各层汉白玉石栏板的数目也是如此。燔柴炉位于圜丘坛外_内东南,座南朝北,圆筒形,绿琉璃砖砌成,其东西南三面各出台阶九级。燔柴炉是举行冬至祭天大典望燎仪时焚烧祭祀正位(皇天上帝)供奉物用的。
皇穹宇
皇穹宇院落位于圜丘坛外_北侧,坐北朝南,圆形围墙,南面设三座琉璃门,主要建筑有皇穹宇和东西配殿,是供奉圜丘坛祭祀神位的场所。皇穹宇由环转16根柱子支撑,外层八根檐柱,中间八根金柱,两层柱子上设共同的溜金斗拱,以支撑拱上的天花和藻井,殿内满是龙凤和玺彩画,天花图案为贴金二龙戏珠,藻井为金龙藻井。皇穹宇殿内的斗拱和藻井跨度在中国古建中是独一无二的。皇穹宇配殿,歇山殿顶,蓝琉璃瓦屋面,正面出台阶六级,饰旋子彩画,造型精巧。东殿殿内供奉大明之神(太阳)、北斗七星、金木水火土五星、周天星辰等神版,西殿则是夜明之神(月)、云雨风雷诸神神牌供奉处。皇穹宇殿前甬路从北面数,前三块石板即为“三音石”。当站在第一块石板上击一下掌,只能听见一声回音;当站在第二块石板上击一下掌就可以听见两声回音;当站在第三块石板上击一下掌便听到连续不断的三声回音。这就是为什么把这三块石板称为三音石的原因,也有人专门把第三块石板称为“三音石”。
回音壁
皇穹宇院落周围的圆形围墙,墙高约372米,厚09米,墙身用山东临清砖磨砖对缝,蓝琉璃筒瓦顶,这就是著名的“回音壁”。皇穹宇圆形院落的墙壁自然形成音波折射体,磨砖对缝的砌墙方式使墙体结构十分紧密,墙的表面直径651米,围墙高327米。当人们分别站在东西配殿的后面靠近墙壁轻声讲话,虽然双方距离相距很远,但是可以非常清楚地听见对方讲话的声音。这是因为圆形十分光
天坛公园景点介绍
天坛公园景点有天坛公园-祈年殿、天坛公园-回音壁、天坛公园祈年门、圜丘、皇穹宇、皇乾殿、回音壁、三音石等,地址是在北京市东城区天坛东路甲1号天坛公园。
天坛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天、求雨祈祷丰年的场所,主要分为内坛、外坛,天坛公园的建筑结构十分精美,还有回音壁、三音石等一些奇特的建筑,从中可以看出古人的智慧。
一般去天坛公园游览的时候是南门进北门出,按照顺序游览圜丘、皇穹宇、丹陛桥、祈年殿和皇乾殿,需要注意的是斋宫和宰牲亭周一的时候是不开门的。
天坛最早的建筑就是祈年殿,是举行孟春祈谷大典的一个场所,祈年殿是天坛的标志性建筑,祈年殿里面有28根金丝楠木大柱,里面还有龙凤和玺彩画,整个建筑十分宏伟。
回音壁就是皇穹宇的圆形围墙,墙身是由山东临清砖磨砖对缝,上面有一层蓝琉璃筒瓦顶。
祈年门是庑殿顶建筑,中三间是门,崇基石栏,中国古代最高等级门制就是这样,是专门供皇天上帝专用的,是明初的建筑原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