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远程研修观课报告

小学语文教师远程研修观课报告,第1张

听评课是一种最直接、最具体、最经常也是最有效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原方法和手段。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2017小学语文教师远程研修观课报告,欢迎大家阅读!

2017小学语文教师远程研修观课报告1

一春风拂面-(导入部分)

这是一篇议论文,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比较陌生,因此新课导入部分是至关重要的,怎样让学生很快地进入文本,使他们接近文本,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这是值 得我们执教者思考的。而老师的导入就像一阵春风 一样,令学生神清气爽。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许多学生们熟悉的名人,立刻渲染了课堂的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情感体验立即被这阵春风唤醒。就像全 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老师曾说过“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前提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要变处处牵着学生走的教师主宰式,为顺着学生的学来“导”的启发引导式。” 曹老师的课堂正是这句话的体现,老师在课始从科学家的不懈努力说起,让学生自己产生疑问“真理是怎样诞生的”,并对课题简单理解,其实就是对文章主要观点 有了初步的了解,也为学习下文做好了铺垫。

二春雨如丝-(词语教学,方法渗透)

纵观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人文感悟大大超过了对语言文学的感悟。有的教师甚至把语文教学中最基础的语言训练抛到了脑后,或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词语教学 是语言训练中的重头戏,如果没有扎扎实实的词语训练,那精彩纷呈的人文感悟又从何谈起呢我认为,要彰显语文教学的人文色彩,必须从扎实有效的词语教学入 手。而曹老师的词语教学宛如春雨,那样细腻那么缜密,令人耳目一新。曹老师在本堂课的'词语教学中,让学生选一个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自己的理解,并不是让孩 子孤立地解释词义。

而对于文本引用的三个事例,学生一读就懂。但是如果缺少深层次的比较研究,就难以发现作为议论文所引用的事例和记叙文所写事件的差异,也难以发现因不同的 观点而选择不同的事例这些重点等。这些议论选材和表达的特点,是需要作为引导者的教师特别的指导,讲述,学生才会去关注。当然,教师又不宜在文本知识上做 过 多讲解,要少用“论证,论点,论据“之类的术语。正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学中,曹老师抓住三个事例的共同特点,大胆取舍,精读第一个事例,研 读中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如“1这个事例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2哪部分写得最简单为什么作者将“发现问题”和“得出结论”想写3是不是发现问题,就轻松找到真理呢这中间会有怎么样的过程呢4课 文还写了两个事例,再对比第一个事例,看看这段话在写法上,内容上有什么相同”等等,这些问题的提出看似完成课堂目标,实则也将学习方法无声息地渗透给 学生,曹老师用最常见的提问促使学生将阅读的重点转移到关注三例的内容和表达上,进而关注三例的表达效果和意图上。从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发现了不同的文体 在叙事时的差异,发现了不同的观点在引用3例时的详略。

而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曹老师的“追问”艺术,著名语文专家吕叔湘说过“语文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不是传授语文知识”。曹老师对于文本的三个 事例不是简单地概括了事,而是在概括的基础上再设问题,并在层次上形成了一定的难度梯度,很好地补充与挖掘了文本的深度,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体现了教 师的功底,很难得。

三雨后春笋-(以问促学,方法运用)

阅读是学生的个体行为,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体验和理解。有人认为,这是一篇枯燥的议论文,有什么好读的呢但曹老师都充分地让学生在读中品 析,读中感悟真理。就像层层剥笋一样,与孩子们一起攻破一个个问题,完成一个个小目标。在重点研读第一个事例时,曹老师就让学生有层次,有目的地去读好重 点语句,通过多次默读,自由读,个别读,找出事例中的规律来,后两个例子作为略写,曹老师采用了对比阅读法,架设三个科学事例之间的联系性,引导学生初步 感受三个科学事例表达的共性,更精彩的是张老师巧妙地设计第二自然段的学习,突破了课文的重难点。第二段在课堂出现过两次。第一次是在课始曹老师用范读的 方式来引出课文的真理,揭示课堂;第二次是通过三个事例的对比朗读引出此段话,通过再读让学生感受文本语言的规范,准确巧妙使用符号语言所表达的独特效 果。最后曹老师利用引读法,让学生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总之,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让学生彼此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使学生 对课题,对课文的认识也得到了升华

四春光灿烂-(回归整体,理解观点)

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说“真情的交融,使师与生双方都同时感受教与学的无穷的趣味与自身的无法估量的潜力,使教学活动进入师生对话、充满生命活力的完美的境界”。我觉得张老师的课堂就有这样的魅力。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曹老师力求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并给学生充分自读自悟的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 进行思考,圈画,交流,汇报,解读,表达,举例等。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语文知识的阳光照进每个孩子的心中,让他们在语文课堂上都能有所收获

2017小学语文教师远程研修观课报告2

课堂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中心,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直接影响着课堂质量的高低和其自身的发展。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李凡老师的这节课上,教师利用用引导的策略和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让整节课的学习氛围非常浓厚,课堂气氛活跃。听完李老师的课,如雷雨过后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李老师的这堂课体现了小学语文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课堂特性:

一、导入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快!

雷雨是夏日的精灵,是人们身边熟悉的一种自然景象。老师和学生一起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关于雷雨的资料,如拉家常一般,一下子拉近了学生和老师的距离,为深入学问做了极好的铺垫。

二、识字教学,灵活多样。妙! 众所周知,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中之重。李老师在这堂课上非常重视识字教学,并且方法灵活多样。首先李老师引导同学说出,之前学生的识字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去偏旁、结合动作等。最后李老师进行了集中识字,其中把虫字旁的字集中在一起:蜘、蛛、蝉、虹,集中分析这些左右结构的字应注意些什么,分析出注意的事项:宽窄、高矮、笔画、穿插。其中重点强调了穿插的写法。并反复强调了写字坐姿。

三、课件丰富多彩,紧扣文本。美!

在教学中,李老师是个有心人。在教学写“雷雨前”这几小节中,教师先让学生看多媒体——雷雨前的情景,让学生初步感知此时的景

象,接着抓住重点词语:满天、黑沉沉、压、垂等词语进行体会,让学生再次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师用话语点拨,用激励评价,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理解,读中想象,学生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在读的过程中巧妙地将词语理解(“压”“垂”、“越来越响”的理解)、句子理解、积累运用融为一体,收到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综合效果。

四、演绎情景,多样练读!精!

李老师的课上还很重视学生的体验,如:让学生学做大树,当狂风吹来时,学生的手臂就是树枝,在风中摇摆不止,而老师对着这些摇摆不定的大树进行采访,学生连连说“风太了,我停不下来。”“我快要被吹倒了。”从学生的回答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已经进入了情境,这时他们就是大树,他们就是在风中摇摆的树枝。还有一个地方就是那只逃走的蜘蛛,周老师也让学生说说:蜘蛛,你为什么要逃走啊学生也很自然地自己的角色变成了蜘蛛,以蜘蛛的心理表白着自己的害怕。这样的移情体验,这样让学生换位思考,可以让学生学得更加入情入境,也学得津津有味,而且这样的设计也很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总之,李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能力发展。”本课设计便以“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串起了读、背、品、悟的

心智活动。整堂课如行云流水,丝丝入扣、清新自然、不落俗套,充分体现了大语文教学观。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统编版语文六上第一单元《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统编版语文六上第一单元《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1

 教学目标: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词的节奏、韵味,背诵课文。

 2抓“明月、惊鹤、鸣蝉”等词语进行品味,扣“说丰年”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这首词所描绘的意境,并在诵读中感悟作者关心人民,企盼丰年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词句的意思。在读中理解、想象词的意境,感悟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展开想象,体会词人所表达的情感。

 学习准备:学生课前了解词人辛弃疾及创作背景;预习课文。

 教学准备:收集辛弃疾的相关资料,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区别词与诗的形式,解题。

 1出示《静夜思》《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学生区别诗与词的大致形式。(题目、字数……)

 2解题。

 二、检查预习,读通字词

 (一)检查预习情况。出示词语。

 出示词语:(明月、清风)抽读。

 出示词语:(惊鹊、鸣蝉、蛙声)抽读。

 出示词语:(七八个星、两三点雨)抽读。

 (出示句子: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抽读指导读准确;老师示范读、学生齐读。

 (出示词语:忽见)抽读(正音,为什么读现呢?“见”是一个古今字,读“现”的音,是出现的意思。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是一样的。)

 (二)检测读文的情况。

 三、再读诗词,体会音韵

 (一)划出节奏。

 请同学们拿着笔,轻轻读这首词,试着划一划这首词的节奏。

 (二)读出韵味。

 押的是an韵,而这些句末押韵的字叫做这首词的韵脚。一起来读读这些韵脚。

 四、品读诗词,感受意境

 (一)品读夏夜的清幽

 (出示句子)“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师:描写了哪些景物?

 生:明月、惊鹊、清风、鸣蝉

 (1)抓住词中的意象“惊鹊”“明月”“清风”“鸣蝉”感受夏夜的美。

 (2)抓“鸣蝉”体会以动衬静的写法。

 2品读“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出示句子: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在“稻花香”中体会丰收的喜悦

 (2)换角色,体会丰收的喜悦

 (二)品读沉醉的喜悦

 1体会天色的变化。

 (出示句子: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2体会景美醉人。

 (出示句子: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五、链接背景,感悟情感

 (一)感悟情感

 1出示背景资料。(出示辛弃疾生平)

 2师:一位爱国词人,因为光复祖国的雄才大志得不到施展,一腔忠勇,奋发而为词,辛弃疾才会痛首疾呼:“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还写到:“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3诵读全诗,升华情感。

统编版语文六上第一单元《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2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辛弃疾所写的一首词。写的是夏夜在黄沙岭上所见到的美好景象,表达了词人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生活,企盼丰年的思想感情。这首词分为上阕和下阕两部分。词的上阕描写的是黄沙岭夏夜清丽喜人的景象,下阕描写了黄沙岭上轻云、阵雨的天气变化以及词人的愉快感受。

  教学目标:

 1.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

 2.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用问题为切入口,想象诗歌的意境。

 4.培养学生再造想像、创新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2、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咱们从一年级到现在学了很多很多的古诗,感受了诗歌的魅力。也积累了不少名句。能背上几句吗?

 1、名句背诵。

 师:我还记得一句“稻花乡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知道是谁写的吗?(南宋词人辛弃疾)相信大家对辛弃疾并不陌生,了解这位伟大的词人吗?

 2、简介辛弃疾,知背景:

 3、揭示课题:

 而“稻花乡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出自他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节课我们就跟随诗人一起到诗歌的王国去遨游吧!

 理解题目:(“西江月”是词牌名,夜行黄山道中是词的内容。)

 教师介绍黄沙道

 黄沙,就是指黄沙岭。辛弃疾当时隐居在江西上饶带湖,那里有一个黄沙岭,高约50多米,深而且敞豁,可容百人。下有两泉,水自石中流出,可灌溉农田十多亩。黄沙岭一带风景优美,农田水利条件很好

 二、整理学习目标

 1.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

 2.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用问题为切入口,想象诗歌的意境。

 4.培养学生再造想像、创新思维的能力。

 三、自主学习

 1、请看屏幕,指明读“学习任务”,齐读“自学提示”。

 2、学生自学。

 3、检验:

 (1)指明读词语,齐读词语。(评价)

 (2)解释词语

 (3)检查朗读:(评价)

 四、合作探究

 1、分组读“学习任务”、“温馨提示”。

 2、教师巡视指导。

 五、展示评价,点拨启发

 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夜半鸣蝉。”

 生1:词人看到了明月当空,喜鹊正在枝头欢叫,惊飞……(随机出示句子)

 板书:看:(学生写)明月清风惊鹊鸣蝉

 听:(学生写)鹊声风声蝉声

 师:谁还从这一句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2

 师:明月无语,但流泻的是清幽的月光;树枝不动,但鹊儿飞起,引起枝儿摇曳;它飞到另外的枝头,甚至边舞边鸣。明月之夜,清风无言,但在夏日的夜半,徐徐拂来,令人神清气爽;蝉儿一改酷暑的喧嚣鸣叫,或许是被枝的颤动惊醒,送来几声悠长而又凉丝丝的蝉声。)

 师:多美的月夜啊,词人深情地赞叹——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夜半鸣蝉。(引读)

 师:多美的月夜啊,我们深深地赞叹——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夜半鸣蝉。

 师:面对此情此景,我不由得想起“月落乌啼”的场面,让我们再次感受诗句——

 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引:还看到、听到或闻到了什么?

 板书:闻:(学生写)花香听:蛙声人声

 A、此时此刻,鼻闻着稻花的馥郁芳香,耳听着水国的骄子们奏起了欢快的交响曲。词人拥有怎样的心情?为什么(板书:愉悦、与民同乐)

 师引:作者行走在黄沙岭的道途之中,沐浴着清风、明月,嗅着晚风送来的稻花的清香,那种轻松与愉悦之情已经是捂也捂不住了,情感已从心湖之中溢出来,流淌出来。

 他会想些什么呢?(课件)板书:想

 (如:“今年是一个丰收年啊!”他在心中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这样的赞叹!)

 师:是啊,面对此情此景,诗人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就让这种喜悦通过你的朗读传递出来吧!

 B、朗读诗句生1

 评:读得怎样?(生评)

 谁再来吟一吟?生2齐读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句千古名句,让我们也感受了丰收的喜悦。

 过渡:还有另外的发现吗?

 3、“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板书:雨声

 生:我看到了天空中挂着几颗星星,听到了雨的声音。

 师:谁也从这句听到了、看到了和想到了什么?

 A、这里词人采用了什么手法?(对偶)

 (师引导:“天有不测风云”几颗稀疏的星星在天空中眨着眼睛,小雨沙沙送来夜的清凉。这是无声中的有声,这是不动中的悄动。)

 B、师:让我们再次诗意地读——

 4、“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过渡:还看到了、听到了什么?

 A、从这句诗,你想到了哪句诗?(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诗人此时此刻有怎样的心情?(转急为安、兴奋不已、激动万分……)

 C、你是从哪里发现的?

 (“忽”字,更使作者的喜悦心情跃然纸上。夜来飞雨,并没有使作者懊恼、扫兴,相反,更增加了词人的兴致。)板书:惊喜

 D、请你带着诗人此刻的心情,再读——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兴奋、激动)

 师:是啊,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齐读这一句——

 六、当堂达标——品读诗歌,读中悟情,欣赏诗歌意境

 先配乐,后画面展示

 师:这样的一个夜晚,不仅是一首词,也是一幅优美的画,这幅画你可以用语言来描绘。咱们再默默地读一读这首诗,体会一下诗歌的意境。

 1.仔细品读,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

 此时此刻,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2、配乐写话

 师:此时此刻,老师知道你们一定有了自己的感受,自己的理解;请你拿起笔,静静地想,静静地写。写下那动人的画面。(师巡视指导)

 3、展示画面

 (1)师:你能给自己的画配上一个动听的名字吗?尽量用精炼的语言。

 (若有困难,小组讨论,比一比哪组的小标题最美。)

 (江南夏夜图、山村夏夜美景图、田野山水名作、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

 4、课件展示部分译文,一生朗诵

 (1)学生补白

 (2)译文展示:(师范读)

 ·夜晚走在乡村的小路上

 月儿出来惊动了树枝上的鹊儿,

 轻轻吹拂的夜风中不时送来阵阵蝉鸣。

 稻花飘香沁人心脾(预示丰收),

 驻足聆听那一片蛙声,

 好似在为人们的丰收而欢唱着……

 你看,天边还偶尔看得见七八颗星星,

 转眼山前便洒落了两三点雨。

 大雨将至,赶紧避雨,可一向熟悉的茅店竟找不到了,

 跑到溪头转弯处,

 嘿,茅店不就在眼前么?

 (3)教师朗诵

 师:简直是一幅优美动人、饶有情趣的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它充满诗情画意,给人以丰富的美的享受。尽管词人没有更多地表白,然而他笔下的一幅幅艺术画面,却流露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太平生活的珍爱。让我们再次把词人这种情、这种爱读出来吧!会背的可以背诵。

 板书:珍爱生活

 5、齐读(或背)整首词,整体感知(师生共读)

 师:我又一次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七、拓展延伸,对比欣赏。

 在这首词中,我们看到了作者怎样的文笔,怎样的风格?(清新欢快,豪放)但是由于词人的生活遭遇,他的风格沉郁顿挫,悲壮激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首词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也是最优秀的爱国词作之一,有人甚至称此词为辛词之首。全词表达了词人坚决主张抗金,而又反对冒进轻敌的思想,抒发了对沦陷区人民的同情,揭露了南宋政治的腐败,亦流露出词人报国无门的苦闷。同属豪放派,与苏轼相比,辛弃疾少了一份旷达、一份雄迈,多了几许悲凉、几许苍劲。)

 师生共读:

 念奴娇o赤壁怀古

统编版语文六上第一单元《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吟诵全词

 2、通过想象画面,大致理解词的意思

 3、品味词所蕴含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的吟诵全词

 2、品味词所蕴含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学期我们学过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你们还记得吗?让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吧,学而不忘真是个好习惯,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辛弃疾的另一首词

 二、读

 1、首先看看我们的题目,西江月应该是这首词的?(学以致用真好)夜行黄沙道中才是题目,让我们来好好的读读题目,根据我的要求来

 (1)重读夜(生读)(如知时间)

 (2)重读行(生读)(如闻事件)

 (3)重读黄沙(生读)(如晓地点)

 那题目的意思就是?

 2、好,千古美文在手,须得朗朗上口!今天就让我们像读题目一样,细细地读这篇词,首先请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读一读。(生读)

 3、古人常说,歌之不足,舞之蹈之。既然是一首词,我们也可以手舞足蹈一番,体会其节奏美。请伸出你的手把上阙手舞一番。

 不仅可以手舞,还可以足蹈,可以踏歌,让我们一起来踏歌下阙。

 把整首词手舞足蹈一番

 4、我们的诗歌也好,词也好,不仅要读出节奏,还要读出音韵美。请大家打开你的书,划出节奏,(生划好后)看看你们的节奏划得是否和老师一样呢?现在我们根据节奏来读读这首词,要做到音断气连(师试读一句,生再自读,再抽生读)

 5、现在观看我们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你有什么发现?(押韵,这些字叫韵脚)现在我们把韵脚拉长读一读,把这些含有韵脚的词语读一读。最后再连起来读,做到音断起连,韵脚拉长

 三、想

 1、词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夜行的道中,词人“遇”到了些什么?

 (明月,阙,清风,蝉,稻花,蛙,星,桥)

 2、读着这首词,说说你眼前出现了哪些画面?

 (一轮明月挂在天空,喜鹊被惊飞到了其他的树枝上,蝉此起彼伏的叫着,微风吹来很是惬意,稻田里飘来阵阵芳香,青蛙们聚在一起讨论丰收的场景,几颗星星挂在天边,几点雨落在我身上,我猜想大雨快来了,急忙想到找地方躲雨。以前熟悉的茅店好像就在土地庙旁边,怎么没看见了,转过溪桥,哦,原来它就在这里)

 四、品

 1、这些自然而然的景物,诗人对此赋予了什么样的感情,从这首诗中的哪个字可以看出来?(惊)

 2、请大家默读这首词,拿起笔,一边读一边品,推敲这词中的哪些地方,饱含了“惊”。

 (1)“惊”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什么被惊动了?鹊,是什么惊动了它?月,月亮太迷人,惊动了熟睡的喜鹊,让我想起了一句诗: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可见这月亮可真有魅力,所以我们惊叹月亮。鹊出来,谁也跟着来赏月了?蝉,好像也被月亮迷住了,不停地唱着歌儿。)

 过渡:惊有惊叹的意思,还可以是惊动或者是惊讶

 (2)“惊”声

 月亮惊动了哪些声音啊?

 鹊声,蝉声,蛙声还可能有人声,我们也惊讶词人在夜晚能听到这么多的声音,那是不是说夜晚很热闹呀?这些声音其实是突出了夜晚的宁静(以动衬静)

 其实这首词里不久有声音,它还感官齐聚,说说还有哪些?(嗅觉、触觉、视觉)

 过渡:这样美好的夜晚,让词人沉醉其间。可天公不作美,说变就变,要下起雨来了,词人只好慌忙躲雨,忽见这时候词人的心情是惊喜

 (3)“惊”见

 月亮太美是惊叹,它惊动了鹊和蝉,声音太多是惊讶,惊动了各种声音,那忽然出现的桥是惊喜,词人为什么会惊喜呢?(他太沉醉月色,忘记了身边的一切,连以前熟悉的茅店都找不到了,忽然找到自然惊喜,也不会淋雨了)

 我们再来看看这一句: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看这两句里面的数字,你有什么发现?(七八比较大,却是形容星星少,月明星稀,而两三点,数字比较小,却形容雨点大而稀。我们上阙的听取蛙声一片,这个一,数字最小,却感觉最大,满满的一大片全都是)

 这样美好的夜晚,给我们勾勒出一幅什么图呢?给它取个名字?(乡村月夜)

 月色迷人,丰收在望,诗人的心情自然是高兴的,此情此景,自然想到了老百姓的生活,这可以说是?(安居乐业)

 看到这“安居乐业”,你觉得词人最终向往的应该是什么呢?(看时间是否讲故事)

 (希望天下所有的人都能安居乐业,渴望国泰民安)

 小结:真好,这才是词人月夜所想,“安居乐业”才是他追求的境界,是词人寄托的精神家园。此景,此情,此刻,惊叹月夜,让我们带着这些感受,再次吟诵起来吧!

 五、唱

 千年前的月夜,让我们惊叹,让我们惊讶,让我们惊喜,就让我们把这“月夜”吟唱出来吧! 

  入门通例是王力的《诗词格律概要》。大学诗词那本观点颇为偏激,不宜初学。

  南方人还是看地区吧,有些地区的方言保留了入声(而不是仄声,中华土地不存在没有仄声的方言)。粤语,以及云南、浙江、湖南的某些地区的方言都有入声,其完整程度也不一样,最好自己对照一下(拿入声字声部跟自己的方言对照一下),发音短促(按国际音标就是辅音作尾)的就是入声了。

  若喜欢写词,还要多买一本《白香词谱》或者《唐宋词格律》。

  注意:以上的书目一定要买实体书,书店买不到,可以网上订购。地址:

  http://wwwamazoncn/mn/detailApp/ref=sr_1_3_encoding=UTF8&s=books&qid=1255138904&asin=B002B3XPZ6&sr=8-3)

  http://wwwamazoncn/mn/detailApp/ref=sr_1_1_encoding=UTF8&s=books&qid=1255138965&asin=B00127EDM6&sr=1-1

  绝不可从网站下载电子书。

  另附我编列的一份课程,你可以参考一下:

  说明: ­

  ●关于本课程,我是以各大院校的中文系基础课程为本,根据学习诗词的特殊需要作出调整和增添而成的。适用于有心学好诗词的朋友,对于无心写好诗词的朋友就没必要看了。 ­

  ●所谓“授人以渔”,故此下面主要列举了书目及说明了使用方法。 ­

  ­

  学前要则: ­

  一、参与劳动,多做运动,每天保证流汗四五升以上。否则学诗词很容易学进歧途,变成老穷酸。 ­

  二、全文分三大部分,对应学诗的三个阶段,可以按部就班。

  三、每部分由“精读、朗诵、工具、泛读、练习”四个栏目组成。精读,要求仔细阅读,认真理解;朗诵,不强制记忆(能背下当然更好),以培养语感为主;工具,主要是各类工具书;泛读,知识性、趣味性阅读,浏览便可。

  ­

  第一阶段 ­

  精读类: ­

  《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 ­

  ●注: ­

  这两本书很厚,可以选自己喜欢的篇章阅读,没必要一页页翻到底。如果实在嫌厚,可以用《唐诗小札》及《唐宋名家词导读》代替。 ­

  ★目的: ­

  学会如何欣赏一首诗。 ­

  朗诵类: ­

  《唐诗选》、《宋词选》 ­

  ●注:繁体版。学诗之人,繁体字可以不用,但不能不懂。终究学诗绕不过繁体字这一关的,不懂得准确辨析繁体字的话,诗也很难学得深。后面会细述个中缘由。 ­

  ●又注:每天起码朗诵半个小时以上,念完一遍从头再念。

  ●又注:无须深入求解,只要明白诗句的意思,读顺了口就行。 ­

  ★目的:培养语感。 ­

  ­应用类: ­

  《白香词谱》(或《唐宋词格律》)、《诗词格律概要》、《辞海》 ­

  ●注:在诗词写作中有格律的要求,一方面需要全篇合字数、合平仄,另一方面押韵也要按照约定俗成的规律。

  ●又注:《白香词谱》和《诗词格律概要》主要解说字数、平仄的要求。押韵方面需要《佩文诗韵》和《词林正韵》,这两本书一般都附录在前两本书里,无须单独购置。

  ●又注:建议从网上下载一个版本优的《佩文诗韵》和《词林正韵》,打印一份随身携带,方便使用。 ­

  ●又注:《辞海》是字典。比较厚,而且不属于古汉语专用,但其中的词条包罗万有,读诗时有什么看不明白的去查一下,常见历史人物和典故及常用文言都可以查得到。 ­

  泛读类: ­

  各朝代著名诗人生平的传记,四大名著,

  ●注:市面上版本不少,选自己喜欢的吧。 ­

  ★目的:增加兴趣。 ­

  ­练习: ­

  一、找自己喜欢的诗进行仿写,或者沿用前人的题材,自己重新演绎。这个阶段是一定写不出好东西的,目的仅仅是练习。又,不要去强调表现自我、宣泄情感等等,那需要相当的写作技术来支持。 ­

  二、这个时期最好严格按照格律来练习。如果静不下心来琢磨格律的话,有可能为日后的学习埋下祸端。无论能否遵照格律,都必须要清楚一点:格律不是限制、不是死板的形式,它是你写好一首诗最好的工具。写诗好比钉钉子,格律好比锤子,熟手工人也许可以用石头甚至手掌代替,但终究是不如锤子好用的。即使一些场合无法使用锤子了,必须用其他工具代替,那也得懂打钉子才行,而没拿过锤子的人又怎么学得会打钉子呢? ­

  三、无须苛求每一首习作的质量,因为想苛求也没这能力,反倒搞得自己很迷茫。只须多练就可以。 ­

  四、这个时期的学习目的就是感受下诗词写作是什么一回事,也打好日后写作的一些感性方面的基础。 ­

  ­

  第二阶段 ­

  精读类: ­

  《写作概要》、《文学概论》、《古代汉语》 ­

  ●注:选各大高校的教材通常会比较客观。 ­

  ●又注:这部分绝对要学扎实。认真学习的话,少则半年,多则一年,就能基本掌握这三本书了。 ­

  ●又注:《古代汉语》是繁体书(包括白话讲解部分),所以前面要打繁体字基础。而且,越学到后面,越要接触大量的繁体书籍。 ­

  ●又注:先弄清楚什么是文学,再弄清楚什么是诗词,那么视角会高明得多、眼界将宽广得多。文学就好比一间房子,诗词就好比房子里一个茶壶,站在房子里能够一眼看清楚茶壶的形状,站在茶壶里却永远搞不清茶壶的造型。固然,这不是唯一的学习途径,却是比较有效的学习方法。 ­

  ★目的:了解什么是文学?什么是写作?了解古汉语是什么一回事。 ­

  ★开始时机:待上述的仿写练习不觉得困难之后。 ­

  朗诵类: ­

  三曹诗选;李白选集、杜甫选集、唐朝边塞诗集,王维选集,孟浩然选集;豪放派词选,婉约派词选 ­

  ●注:按上面的内容找吧,市面版本太多,更新也快,不过也没必要太挑剔,只要没错漏就行了,最好是繁体本。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话,买中华书局出版的书,质量最为可靠。

  ●又注:同样是不需要求深解的朗读。 ­

  ●又注:之所以选诗多于词,主要是“诗庄词媚”的历史现实。并不是说诗比词更好(那是外行人说的话),而是在学习之初,学词太多很容易走入小道,最后钻了死胡同。 ­

  ●又注:之所以选盛唐最多,因为盛唐是中国历史上诗文化最鼎盛、文人们精神最丰满、国民心态最自信的年代(连王维这种惊才绝艳的诗人也只能屈居三、四,这是中国诗史上仅见的)。学诗首练“胆、气”,此二者未得,写一百年都不过是滑手、诗匠。有人说婉约清灵一路不需要胆气,其实花间也好、易安也好,其胆气是含而不露而已。 ­

  ●又注:之所以漏掉大批的非重点诗人,是因为第一阶段已经面积性地扫过一遍了,第一阶段那两本书有空还是得翻的。 ­

  ★目的:进一步加强语感;深入体会最优秀的诗文化;体会什么叫“丰满的精神”。 ­

  ★开始时机:随便吟出一句应景诗(一句而已),象诗了,而不是文言文口号。至于象不象,可以找几个水平较高的帮看一下。 ­

  应用类: ­

  《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 ­

  ●注:若能买得到后者,就可以省下前者了。两本都买下自然更好。

  泛读类: ­

  一、《李杜诗学》(杨义)、《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美术史简编》、《中国音乐史简编》、《世界艺术史略》 ­

  ●注:第一本建议多读几次,第二本建议选取记忆(不是背诵),后面三本以最简略的方式读就可以了。 ­

  二、《孟子》、《庄子》、《墨子》、《韩非子》、《孙子》的白话本 ­

  ●注:白话本可以了,原著以后看,现阶段看的话很容易打瞌睡的。 ­

  ●又注:《孙子》也可以选原著,因为文字比较浅显。推荐《宋本十三家孙子注》。 ­

  三、《战国策》、《国语》、《左传》、《史记》、《资治通鉴》的白话本 ­

  ●注:完全可以当成历史小说来看。

  四、前面提到的两本鉴赏辞典不能放下。 ­

  ★目的:了解文学艺术的历史;了解中国传统思想、传统审美观的根源;了解诗词中涉及的历史典故。 ­

  练习: ­

  一、各种题材、各种技法、各种风格都尝试一下,尽可能地拓宽诗路。 ­

  二、把个人作品区别对待,一些是写着玩的,随意即可;一些是用心去写的,就得反复推敲琢磨,从段落结构到个别字眼,乃至放下数月又翻出来继续修改,这是最有效的提高途径。

  三、非常不建议找人帮你改诗。写诗,到最后还是得形成个人风格的,这里面的过程不可能假手于人,只能自己辛苦耕耘。

  四、发现自己的诗不满意,第一时间要修改的是整体结构,然后是句法,最后再抠个别字眼。 ­

  五、到后期,就是学懂了精读部分的若干理论之后,就要有标的性地练习。主要有: ­

  A结构练习,进行各体各种常见结构的专题练习。计有:

  绝句无对仗起承转合结构。 ­

  绝句首句起,二句承,三四句对仗转合。 ­

  绝句一二句对仗起,三句承转,四句合。 ­

  绝句全对仗。 ­

  绝句逆起式。 ­

  律诗起承转合结构。 ­

  律诗承转互换结构。 ­

  律诗全对仗结构。 ­

  律诗颔联重心结构。 ­

  律诗颈联重心结构。 ­

  律诗尾联重心结构。 ­

  律诗逆起式。 ­

  ●注:词的体裁比较复杂,所以练习词结构没有范式,建议还是从诗结构学起,诗学好了转写词一点也不难。 ­

  ●又注:也可以按传统的结构分类法来练习。总之目的在于对诗词文本的结构心中了然。 ­

  B句法练习,熟悉运用各种句法。句法太多就不一一列举了,反正在修改自己作品的时候,可以多尝试用不同的句法来表达同一句意,并比较效果。 ­

  C炼字。没有方法,牛活,犟着脾气抠吧,有不顺眼的字就换,换到没法换为止。 ­

  D比兴。许多初学者写诗就知道表白,其表白方式比对老公老婆还赤裸裸。故此这个阶段得学会东拉西扯的比兴了。倘若嫌比兴这个词不好理解的话,那么可以这么说:一、场景描写。举个例子:说悲伤,总不能从开头到结尾都大吼“我很悲伤”吧,所以要刻画、渲染一个悲伤的场景;二、象征。写诗就象谈恋爱一般,要挑逗不要挑衅,所以要适当地含蓄点,有些东西没必要说得清楚明白,只需用一些物性相近的替代就可以,比方说“我是好人”,那么就拿“我是香草”来取代(呵呵,幽默了,不过学到这一步,大概就能从这个玩笑中了解我的意思了)。三、典故。试着用吧,是个不容易的课题。 ­

  E叙事。虽然说诗词不侧重情节,但是基本的叙述能力还是得有的。于此可以多学习点杜甫和白居易的歌行,及汉魏南北朝的乐府民歌。 ­

  ­

  第三阶段 ­

  精读类 ­

  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审美学概论》 ­

  ●注:同样是找高校的教材。 ­

  ●又注:《作品选》的教学提纲中要求背诵的一定要背,记忆力好的话整本背下来吧。 ­

  ★目的:了解、并一定程度上掌握文言语体;了解什么叫“审美”,初步懂得运用审美常识来判断自己的诗作。 ­

  二、《诗经》、《楚辞》、《古诗源》 ­

  ●注:繁体版。实在看不下去的篇章可以跳过,但至少要精读三分之一。 ­

  三、《唐宋八大家文选》 ­

  ●注:繁体版。不需要背诵,但要能掌握其行文之妙。 ­

  四、《庄子》、《曹子建集》、《庾子山集》 ­

  ●注:《庄子》是先秦文学中最富有文采的散文集;曹植是建安时期最有成就的诗人;庾信是南北朝时期的集大成者。 ­

  ★目的(二、三、四):系统学习唐朝以前最优秀的文学家。 ­

  五、从唐宋诗人中找适合自己风格路子的诗人全集 ­

  ●注:如喜欢走沉郁一路的,就学杜工部集;喜欢走简约一路的,就找王、孟等等。以词做为主攻方向的也同理。 ­

  ★目的:开始有意识地为自己的个人风格添皮补肉。 ­

  六、《左传》、《战国策》、《史记》 ­

  ●注:前两本简直是诗词的典故库。《史记》是中国史书中最富有文采的,其他史可以不看,这个绝对不能绕过。 ­

  ★目的:能够灵活运用典故;体验一下传统诗人对历史的激情。 ­

  ★开始时机:初步确定自己的写作路子之后。 ­

  朗诵类 ­

  《全唐诗》、《全宋词》 ­

  ●注:读就行,别管自己读了什么。

  ★目的:最全面地感受唐宋诗词文化。 ­

  ★开始时机:当你随便看到一首诗就立刻能把握住它的风格特点之后。 ­

  应用类: ­

  一、《诗韵合璧》 ­

  ●注:其实用途并不太大,备一本吧,总有用得上的时候。 ­

  二、《古汉语小字典》 ­

  ●注:为什么把这本入门书放到这里呢?因为到了这个阶段,已经开始跟大量的古籍打交道,这本小东西方便随手翻查。等到了看一篇文言文基本上不用看注解的时候,这本东西可以暂休了。 ­

  三、《说文解字》等 ­

  ●注:看个人需要吧,一些训诂类的工具书还是要的。不过就写诗来说,训诂学无须很精通,明白基本原理就够了,这个在《古代汉语》中有教的。 ­

  泛读类 ­

  一、《山海经》、《水经注》、《神异经》、《穆天子传》、《神仙传》等 ­

  ●注:神话、传说是诗词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构成部分。 ­

  ●又注:选文白对照的版本就可以,因为除了《水经注》之外,其他几本都无甚文采可言,其实《水经注》也就是个别篇章比较富有文采而已。《山海经》有岳麓插图本的,推荐。 ­

  二、《论语》、《孟子》、《荀子》、《老子》、《韩非子》、《墨子》 ­、《晏子春秋》、《淮南子》等

  ●注:这次要看原版的了,因为涉及到文言语境的理解及典故的运用。除上述数“子”外,也可以选些对自己胃口的其他“子”,如《吴子》、《尸子》、《鬼谷子》之类。 ­

  三、《易经》 ­

  ●注:必须选注解详尽的,因为即使有注解也看得你很莫名。我手头上是南怀瑾早年注的版本,还可以。 ­

  四、《世说新语》、《文选》 ­

  ●注:了解性的就行了,前者跟诗词关系不算太大,不过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文学作品;后者良莠不齐,主要是容易受到骈丽文风的影响而走入歧途——兵器虽然无罪,但好歹也是危险品。 ­

  五、《文心雕龙》、《人间词话》、《沧浪诗话》、《诗品注》、《艺概》等 ­

  ●注:一定要先把《审美学概论》学透之后再看。 ­

  六、近代至今编撰的各类文学、诗学相关的论丛 ­

  ●注:太多了,自己找些感兴趣的浏览吧。 ­

  练习 ­

  这个阶段已经没其他了,确定一两种个人追求的风格,选定一些适合自己的格式体裁,写吧。 ­

  ­

  补充:

  第四阶段 ­

  ●完成上面三个阶段后,你面前已经是天高海阔了,也许你的诗还写得不算很好,甚至暂时比不上那种天天捧一本《XX集》的临摹型诗人(他们是速成的)。 ­

  但是!你现在已经对诗词、乃至对文学有一个鸟瞰式的了解,你足以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指导你自己学习和写作。 ­

  甚至你已经为你自己打下一个非常良好的基础,无论你以后打算玩复古派、当代派、实验派,乃至你的创作路向在诗、词、杂言、四言、排律等等之间频繁切换,甚至从格律诗词转型为诗歌、散文、小说,你会发现很轻而易举——难度是很低的,能不能转得好就看自己有多用心了。 ­

  ●貌似上面列举的书目多得让人头晕。其实都分好类了:工具书平常是拿来摆的;朗读类的只需每天半小时到一小时,念经般的就可以;泛读类的可以作为无聊时打发时间的调剂(如果你无聊的时候想打游戏逛商场多于想学诗的,那当我没写过、也当你没读过此文);至于精读类的,确实要好好琢磨,大概短则三年,长则五年,最笨也不会超过七年,坚持不懈就可以全部学透。如果连三五年都不能沉静下来学习的话,那么也别学诗了,学火星文(又名脑残体)就不错。不然学了大半辈子还是没看见文学的大门,这是浪费生命啊。 ­

  ●以上我很少提及到金元明清的内容,主要是这四代在古典诗词上比较敏感,在还没了解诗词和文学之前就钻进去的话,不大明智。 ­

  ●可能大家会疑问,为什么我一直强调朗读诗词不需要求深解。那是因为学习了古汉语之后、能对文言文有足够的阅读能力之后,诗词的字词便成了很简单浅显的东西。而朗读不但是培养语感,还是培养感性的诗心,太多于考究训诂无益反害。至于如何去理解诗作,学完审美理论以及前人诗论之后,再加上阅读今人的诗评,理解一首诗就水到渠成了,无须刻意苦求。 ­

  ●以上书籍绝不能找电子书,电子书这玩意错漏百出。注明要繁体版的就不要用简体取代。­

三、每个人在读古诗词的过程中多多少少都有一个故事触发自己内心,正如黄晓丹的《春日忆迦陵师》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因为曾有过这样的经验——当经历生命中某个重要事件或瞬间时,已经有一句诗歌在那个时空中等他,使感受到全然的被理解和被说出。 ”

请问唐明丽老师 ,您在学习古诗词中有没有这样被照亮过的经历?唐明丽:当你说出这一段话时,霎时我感到内心灵光一闪,我我回忆起自己早年曾被古诗词照亮的经历。记得少年的我在读杂志《人间世》时,其中有篇小说让我记忆犹新,但留下印象深的并不是小说本身,而是小说中玉树临风的男主人公 为了引起意中人的注意,他在窗外吟诵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的诗句,暗暗挑逗着闺中女子的心 。当时我似乎被这这首诗照亮了,原来诗还可以向心仪的人委婉传递自己的爱 ,表白自己的情 。该小说的情节早已忘却,就是这个情景让我对《关睢》生出了不同寻常的爱 。我知道我被这首诗中的美感特质打动了 ,少年使得我对窈窕淑女这个词语特别有好感 ,可能我当时也有想成为窈窕淑女的梦想。我也从此爱上了这首诗 ,而且一爱就是这么多年 。

还有我的初中语文老师给我讲过《 诗经》釆编的故事 ,这也让我久久难忘 。老师说过我:周朝设有采诗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来民间采诗 。一听到这个场景,我就心向往之 。而今我的脑中总出浮现这样一幅美丽的画面:每年春天,周朝乡邑的一条条大路上,逶迤驶来一辆牛车, 车上载着摇着木铎的采诗官来了,阡陌上劳动的先民们纷纷围拢上来,唱着他们在劳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民歌 ,这种场面该是多么美!这种采风形式多么浪漫,这才是诗歌的样子,这才是文学最浪漫的编撰方式 。有时我想诗歌的兴发感动的力量就因为植根于民间生活吧。这一刻,我的心被古诗词照亮了,这一刻,我的内心陶醉在那绝美的风景中了 。

四、请问微课 等新技术用于与语文古诗词 阅读教学中有哪些积极作用 ?请“技术达人”美女老师张颖谈谈自己的认识。

张颖:这是一个读图与看脸的时代 ,对于00后的中学生们来说,尤是如此 。他们似乎有一心多用的能力,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于一件事上。如果老师习惯于长时间讲授或制作的课件过于单调 ,这无法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与热情 ,因此我们有必要借助于微课这种新型的手段 ,引发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在课堂上更专注,同时也调节了学生会注意力 。此外在微课中采用多样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这也显示了老师在学习中不断提升的魅力 ,本身对学生来说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所以我们有必要把微课用于语文阅读教学中,借用这些新技术,让语文课堂更有实效 ,让语文课堂更得学生的关注这也正是我们课题研究的方向及研究的价值所在。

后记

我最近读《戴老师的魔性诗词课 》,感觉收获挺大的 。先前给学生讲飘逸时,我只会说李白想象奇特,语言如轻快的风, 如飘飞的云。最多举“一夜飞度镜湖月”之类的诗句 ,总感觉讲不到位 。而今看了戴老师的讲解后,对于飘逸有了准确的感知 。戴老师以《峨眉山月歌》为例,他谈到李白在此诗中用了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及渝州五个地名,但没有半点人工堆砌的痕迹 。这首诗总共28个字,而这五个地名就占了12个字 。估计大多数人都会死在这五个地名上,可李白在诗中让空间转化成了时间,而时间又暗示了情感,于是地名空间的转换成了情感意识的流动 。戴老师的这种讲解,马上让我体会到李白诗歌流动的轻快感 。我感觉自己站也在了思维的高处 。这一刻我有了胜读十年书的感觉 。我的心灵再一次受到了触动,感到熨帖了很多。 我不能不为戴老师这种举重若轻的方法而叫好!

这个经历告诉我们 ,作为语文老师,必须要广泛的阅读名家鉴赏古诗词方面的 书。例如:我们可以读一读王国维《人间词话》 ,还要多读读叶嘉莹先生鉴赏唐诗宋词的作品,也可以读一读蒋勋的《说宋词 》,还可以读一读周汝昌的《千秋一寸心 》等。相信借助这些名家独到的理解 ,会让我们在古诗词教学上游刃有余 ,同时也起到了带领学生阅读的作用 ,从而 让教师成为引领学生爱上古诗词的摆渡人。

  摘 要 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主动自主的学习进行自我知识建构,以师生、生生的多向互动,共同合作为主要方式,灵活、机智地调动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和谐自主地发展。

关 键 词 新课程理念;教师;干什么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主要是通过语言交际互动来推进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的活动都是从教师的主观出发预先设计好,教师说什么内容,怎么说,说多长时间,都要提前备在教案上。这样的课堂教学,教师就是“备台词”“背台词”,学生就是听众或配角。

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主动自主的学习进行自我知识建构,以师生、生生的多向互动,共同合作为主要方式,学生由“听众、观众、配角”的角色转化为主角,教师的“中心、权威”地位发生了变化,变为“指导者、帮助者、高级合作伙伴”的角色。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地位趋于平等了。这时,教师提前准备好的话语不大可能按照“计划”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去讲了。因此,课堂上一“放开”——让学生自主学习,不少教师便感到了困惑——我怎么备课?我说什么?我干什么?

本人在此,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该干什么,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教师怎样备课

新课程理念下的备课,不同于以前的备课,不能把课堂上教师要说什么话,先讲什么再讲什么,都事先备在本子上。

1. 备教科书上。我认为,备课不必用专门的备课本,就在课本上备课。采用勾画、圈点、批注、说明、诠释等方法,备目标,备要点,备难点,备易遗忘点,备注意点等,因人而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作用,发挥教师的创新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 备教学方法。教师事前考虑,我怎样引入新课,才能调动起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在课堂上会有什么问题,我该怎样给学生解答;哪些东西是课堂上必须教给学生的……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当然,这样的备课,难度肯定不小。

3. 备教学后记。对上完课后有什么所得,有什么缺失,有什么需要改进的……把 心得体会 及时记录下来。不断反思,如果再上一次这一节课的内容,该怎么上?只有这样,教师的教学能力才能不断提高。

二、教师在课堂上该干什么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对于孩子来说,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只有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他们的学习才会有内驱力,才会全神贯注,行动才会最积极,思维、观察、想象等多种智力活动才会最主动、最有效。

情境学习理论要求,学生的有效学习发生在“真实的社会情境、生活情境、科学研究活动”中,改造学校教育,使学生有可能在真实的、逼真的(计算机拟真)活动中,通过观察、概念工具的应用以及问题的解决,形成科学家、数学家或史学家等看待世界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师生双向建构。其教学模式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创设能够引发学生学习需要的教学情境。

怎样创设教学情境?通过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拟真、游戏、实践活动、语言等来创设情境。刘华山教授在讲“功”的概念时,先提出问题:推门时,在什么位置推门最省力?为什么?这是靠生活实践来创设情境。在导入新课时,可凭借多媒体技术,把师生共同完成的这一组冬景图展现在学生面前,把生活情境带进课堂,把学生引入到如诗如画般的冬天世界里,再让学生谈谈观图后的感受。学生的思维和想象非常活跃,表现出极高的学习热情。

(二)交待任务,明确学习方法

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之后,教师要布置具体的学习任务——具体的学习目标,学习分工,学习方式等,学生才会有事可做。

交待任务不仅仅是教学过程的开头;学习任务的延续、深入、转换,教师都应该针对学生实际,通过具体的语言来交待、提示;此外,还包括学生自主学习后对“学生进行交流讨论”进行组织,安排等。

(三)调控进程,保证有效学习

情境合作方式下的“自我建构”式学习,以学生群体(小组)或个体学习为主,这给教师安排班级授课制下的课堂教学目标与实践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向的把握给予调控。具体表现为:征询与商议。教师及时观察学生的学习状况与进程,通过个体化的征询——“读完了吗?”“想好了吗?”“还有多少?”“可以再等一等吗?”“抓紧时间好吗?”……了解学生的方向和进度;同时,可以和学生商量:“我们可以交流了吗?”“请先停下好吗?我发现学习中有这样一个问题……”等,抓住典型的问题,先“中断”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必要的指导。

(四)提出问题,引发深入思考

面对学生的交流,抓住学生相关认知结论中的矛盾、问题,提出问题,引发争论或进一步读书。这样的问题,是学生没引起重视或没有察觉的,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提出来。

(五)帮助指导,顺利进行学习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所做的工作更多地表现为“对学生的帮助和指导”。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鼓励——在学生进行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针对“怕难、无奈”等畏难情绪,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鼓起学生的自信。这种鼓励,以个别化的言语为主。

纠错——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方式方法上的问题、错误,教师通过“指出问题,要求其再思考;组织讨论,要求其再读书或讲解”的方式,纠正其出现的错误。

引导——针对学生自学以后认识不全面的问题,通过提问、提示、组织不同见解的交流等方式,使之认识全面;针对学生自学以后认识不深入的问题,通过提问、提示、组织不同见解的交流研讨等方式,使之认识趋于深入;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提示,使之认识学习方法,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针对学生学习材料的不足(知识经验的储备不足),提示到哪里去找或直接提供给学生。

讲解——有些内容,学生即使读了几遍书,因知识经验的欠缺,实在不能理解,而这样的问题,又不能让学生模糊,教师给予必要的讲解,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有关的问题。

辩论——在平等的基础上,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允许学生充分表白,与学生展开辩论。其前提是学生的意见得到尊重,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敢干并坚持自己的意见。

(六)制造气势,调动学习情绪

教学中,学生会因学习时间长,学习内容单一或不适合等因素,出现情绪低落或不够振作。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绪进行调整、调动。“同学们,同意他的意见吗?”“他这样说好不好?”恰当、适时地运用这样鼓动性的语言,能激起学生高昂的学习情绪。

(七)有效评价,激发自我激励

学生的学习活动,同时又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他们的学习活动或结果,总要得到评价,才能产生相应的体验。成功是求知的有力支柱,自信是成功的动力。李晓文教授指出:人的本能是自我实现——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身又是一个挑战自我,实现自我的过程。儿童的自我意识从幼儿开始进入“交互反观阶段”,从交往对方的角度来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是否实现了自我)[2]。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组织学生相互评价,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重要的任务。

对学生的评价具体包括:目标的完成情况,学习方法、过程以及各种学习品质等。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积极的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积极参与学习的自信心。适度对成绩给予表扬,引发自激励;否定,不指向结果,而指向其学习方法,提出疑问,进行商量,帮助其改进方法,求得正确。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越学越爱学。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该干什么,教师要自主创新地去设计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灵活、机智地调动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和谐自主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文. 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J]. 教育发展研究,2001(8).

[2] 李晓文. 学生自我发展之心理学探究[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3] 钟启泉,崔允淳,张华.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0515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2
下一篇2024-04-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