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1
《安娜·卡列尼娜》巨大的思想和艺术价值,使得这部巨著一发表便引起巨大社会反响。托尔斯泰并没有简单地写一个男女私通的故事,而是通过这个故事揭示了俄国社会中妇女的地位,并由此来鞭挞它的不合理性。作品描写了个人感情需要与社会道德之间的冲突。1877年,小说首版发行。据同代人称,它不啻是引起了“一场真正的社会大爆炸”,它的各个章节都引起了整个社会的“跷足”注视,及无休无止的“议论、推崇、非难和争吵,仿佛事情关涉到每个人最切身的问题”。
但不久,社会就公认它是一部了不起的巨著,它所达到的高度是俄国文学从未达到过的。伟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兴奋地评论道:"这是一部尽善尽美的艺术杰作,现代欧洲文学中没有一部同类的东西可以和它相比!"他甚至称托尔斯泰为"艺术之神"。而书中的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则成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美丰满的女性形象之一。这个资产阶级妇女解放的先锋,以自己的方式追求个性的解放和真诚的爱情,虽然由于制度的桎梏,她只能以失败而告终。但她以内心体验的深刻与感情的强烈真挚,以蓬勃的生命力和悲剧性命运而扣人心弦。它最吸引人的是她胆大的作风以及华丽的文字和恰到好处的张力给这本旷世之作赋予了生命。也让后人能够记住它,不需要太多的理由。
2
安娜卧倒在了布满砂土和煤炭的枕木上,一颗曾经那么动人的、真挚的、生气勃勃的生命之星划过天际,终极陨落在她爱恨开始的铁轨上。《安娜卡列尼娜》的**版本很早以前便看过了,但总是怀疑那不是真正的安娜,因此始终渴看读到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可认真的捧上书本来品读时,内心却始终不得安宁。当安娜与渥伦斯基在火车站台第一次相见时,“但是感到他非得再看她一眼不可…当他回过头来看的时候,她也掉过头来了,她那双在浓密的睫毛下下面显得阴暗了的、闪耀着的灰色眼睛亲切而留意地盯着他的脸、似乎是在寻找什么人似的”一见钟情固然以悲剧结尾,可浪漫的邂逅却让我沉醉在美妙的、沉静的境界中。赛马场上安娜的失控表露了他们的恋情,安娜生下了他的孩子,卡列宁的宗教宽容让安娜感谢又愤怒,安娜与渥伦斯基出国了,又回来了,安娜遭到了社交界以及家庭的抛弃,而渥伦斯基却重新踏进社交圈,醉心于自己美好的前途,悬而未决的离婚协议、肝肠寸断的念子之情、自私深沉的爱情独占心理,这一切既让安娜体会到了八年的无爱婚姻里丧失已久,又让她平静的心灵经历了一场喜怒哀怨的风暴。而我也随着安娜的故事沉浮时而兴奋,时而忧伤,时而挣扎。尤其到了后面,安娜被孤独与嫉妒折磨得生不如死,没有人倾述、没有人理解时,我终于能稍微明白为什么安娜选择死亡,她太痛苦了,死亡才能摆脱一切。
3
《安娜卡列尼娜》与《战争与和平》一样是俄国伟大作家托尔斯泰的登峰造极之作之一。甚至是一部比《战争与和平》更完美的作品。虽然缺少了其伟大的气势――托尔斯泰已没有同样的欢乐去创造了,但支配作品的思想具有更纯熟的艺术手腕、更丰富的经验,心灵于它已毫无秘密可言,更明显的是,托尔斯泰把他的人格,他的哲学思想和人生的景色交错在了作品的内容之中。
《安娜卡列尼娜》交织着安娜追求爱情生活的悲剧和莱温探索社会出路这两条平行发展的主要情节线索,通过这两条情节线索,小说从城市到农村,从家庭婚姻、经济养况、政治面貌到思想道德等各方面构织了一张复杂的关系网。
整部作品除了在讲起莱温订婚的几章美丽的文字外,所有讲起的爱情,已远没有《战争与和平》中若干篇幅的年青的诗意了――这些篇幅是足以和一切时代美妙的抒情诗相媲美的。反之,这里的爱情含有一种暴烈的、肉感的、专横的性格。统制这部小说的定命论,不复是如《战争与和平》中的一种神,也不复是一个命运的支配者,而是恋爱的疯狂。当安娜与弗朗斯基在不知不觉中互相热爱的时候,亦是这爱神使安娜脸上发出一种光辉――“不是欢乐的光辉,而是在黑夜中爆发的火灾的骇人的光辉。”亦是这爱神使这光明磊落、理性很强的**,在血管中,流溢着肉欲的力,而且爱情逗留在她的心头,直到把这颗心磨炼到破碎的时候才离开她。接近安娜的人,无不感到这潜伏着的魔鬼般的吸引力与威胁。基季第一个惊恐地发现它。当弗朗斯基去看安娜时,他的欢乐的感觉中也有神秘的恐惧。莱温在安娜面前,失掉了他全部的意志。安娜自已亦知道她已不能自主。当小说情节渐渐演化的时候,无可震慑的情欲,把这高傲人物的道德壁垒,彻底毁掉了。她所有最优越的品德――她的真诚而勇敢的灵魂瓦解了,堕落了,她已没有勇气继续对世俗进行反抗,她的生命除了取悦她的爱人之外更无别的目标,她胆怯地、羞愧地不使自已怀孕且热心养马事业;她受着嫉妒的煎熬;她的举动中声音中眼睛中处处作伪;她堕入那种只要使何种男子都要为之回首一瞥女人群中。她用吗啡麻醉自已,身陷在精神的堕落却又清醒自已的堕落的痛苦矛盾之中,不可自拔,直到不可容忍而迫使她投身于火车轮下――她俯身伏在一张口袋上,把什么东西隐藏在内,这是她往日的生命、痛苦、欺妄和烦恼以及欢乐……
“我保留着报复之权”上帝说……
这是被爱情所煎熬的灵魂的悲剧,――为托尔斯泰一鼓作气以及深刻的笔角描写的一幅画。
但这部小说的更主要的意义,除了安娜的悲剧和一八六O年时代的俄国社会――沙龙、军官俱乐部、舞会、戏院、赛马等种种色相之外,在小说中,已屡次以一种讽刺的或剧烈的形式批评当时的俄国社会,这社会是为托尔斯泰在将来的著作中所不住地攻击的。攻击谎言、攻击一切谎言,对于道德的谎言和对于罪恶的谎言同样看待,指斥自由论调,抨击世俗的虚浮的慈悲,沙龙中的宗教和博爱主义,向整个社会宣战,因为它魅惑一切真实的情操,灭杀心灵的活力!在社会的陈腐的风气之上,死突然放射了一道光明。在垂危的安娜面前,矫伪的加列宁也感动了。这没有生气,一切都是造作的心魂,居然亦透入一道爱的光明而具有基督徒的宽恕。一霎时,丈夫、妻子、情人、三人都改变了。一切变得质朴正直。但当安娜渐渐回复时,三个人都觉得“在一种内在地支配他们的几乎是圣洁的力量之外,更有另一种力量,粗犷的、极强的、不由他们自主地支配着他们的生命,使他们不复再能享受平和”而他们预先就知道他们在这场战斗中是无能的,“他们将被迫作恶,为社会所认为必须的。”
莱温在书中的结尾中亦变得升华了,是因为死亦使他感动了之故。他素来是“不能信仰的,他亦不能彻底怀疑。”自从他看见他的兄弟死后,他为了自已的愚昧觉得害怕,他的新婚的幸福在一个时期内曾压抑这些悲痛的情绪。但自从他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之后,它们重复显现了。他时而祈祷,时而否定一切,他徒然地浏览哲学书籍,在狂乱的时光,他甚至害怕自已会自杀。体力的工作使他镇静了,暂时忘却了烦恼。莱温和农人们谈话;其中一个和他谈着那些“不是为了自已而是为了上帝生存的人”。这对于他不啻是一个启示,他发现理智与心的敌对性。理智教人为了生存必得要残忍地奋斗;爱护他人是全不合理的。
“理智是什么也没有教我;我知道的一切都是由心启示给我的。”
从此,平静重新归来,对于莱温,心是唯一的指引者――这个名辞把他重新领到上帝面前……什么上帝?他不想知道。这个时候的莱温如将来长久时期的托尔斯泰一般,在教会面前是很谦虚的,对于教义亦毫无反抗之心。
“既使在天空的幻象与星球的外表的运动中,也有一项真理。”
《安娜卡列尼娜》,如果你细细品味,终会感叹那是一部史诗般的巨作;如果你单纯的将其看作一部所谓批评资本主义的作品,无论对于《安娜卡列尼娜》还是托尔斯泰无疑是一种亵渎。
4
鲁迅曾经说过,悲剧就是将美丽的东西撕毁给人看,《安娜卡列尼娜》这部作品中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实际是病态社会的曲折反映。任何描写爱情的作品都不应该是为了写爱情而写爱情,伟大的作品更是如此,因为任何爱情都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借爱情题材反映社会问题是常用而有效的方式。在伟大作家的笔下,爱情悲剧往往也有着相似的爱情和历史价值。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塑造女性形象中最富有人性光彩和魅力的形象,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具艺术魅力的形象之一。她光彩夺目,美丽高贵,充满了浓重的悲剧色彩。
安娜出身贵族,自幼受到正统的贵族教育,因而尽管后来受到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尽管在托尔斯泰的笔下她是一个具有个性解放色彩的妇女形象,但事实上,她没有也不可能完全摆脱贵族阶级的传统观念,她的思想感情仍同封建意识保持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由于两种意识同时存在于她的思想之中,并进而规定着她的行动,因而在她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就不可避免起内心尖锐的矛盾。对待家庭,她极端厌恶,渴望摆脱无爱的环境,尽管在卡列宁的心中她只是一个漂亮的花瓶而已。尽管卡列宁为了维护表面的和谐,幸福的家庭形式,不愿意离婚,而用法律,宗教道德等将安娜置于一个犯罪的妻子的地位,可是一旦真要离开家庭,抛弃丈夫,她又同情卡列宁的处境,对他又负罪感,称赞卡列宁“真是一个好人”“是一个圣人”不能完全割舍与家庭的关系。对待儿子,她怀有强烈的母爱。以前,她把所有的爱寄托在儿子身上,儿子成了她的幸福,快乐的源泉,用这种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其内心世界的空虚,后来为了沃伦斯基,而丢下珍爱的儿子,而这却使安娜的内心因失去母爱的权利而备受痛苦的煎熬。
5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19世纪伟大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的批判现实主义经典制作。托尔斯泰一生著述达90卷之多。64年的日记是他长期的道德自我反省,自我修养的最好见证。这种沉思默想的习惯,使其文学作品少一丝浮躁,多一些沉稳,少一分轻佻,多一种厚重。
《安娜卡列尼娜》写于1873-1877年,反映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奴制改革后,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的残余势力和新生尚未完善的资本主义并存的俄国社会现实。作品试图以形象的方式探讨阶级与革命的立场,贵族和平民的命运,婚姻与家庭的意义。生与死的价值,道德修养和宗教信仰等诸多问题,是一部发人深思的长篇巨制。
6
并不太喜欢安娜,她毕竟还是太脆弱,深陷于激情不能自拔,没有更高的追求,后来为情所困更是将自己的人生逐渐庸俗化。但是如果比较起其他人比如卡列宁什么的来,我宁愿喜欢安娜。因为她真诚,始终遵从自己的内心生活。一个人遵循内心的自由意志,这就是一种闪光。
许多人抨击安娜最激烈的一点就是,女人应该以妻子和母亲的责任来控制自己的情欲。可是千百年来,有哪一个时代不是以此来压抑和约束着女性,而大部分女性又默默地约束着自己呢。——尽管是非自愿的无爱的,但你已是一个妻子一个母亲了么,就认命吧。——如果这种责任自始至终都是被迫的压抑人性的,难道不应该去打破它,让它成为自愿和自己选择的责任吗?这里的疑问是:妻子或母亲的责任是否亘古就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女人,首先是一个人。波伏娃的《第二性》揭示了这点,女性是被社会造就的。社会赋予她最根本的角色就是妻子与母亲。但成为这两种角色却往往是不自主的。难道因为被迫成为了妻子和母亲,就必定得放弃做人的权利?正因为此,女性才如此容易被男性压迫和操控了。这样悲惨的历史,还嫌不够长久不够残酷么?很多女性却连自己也不自觉,受了这千百年的无意识的压制,却还要来压制女性同胞。
但是若放在现在,又另当别论,因为现在的女性有自己选择做妻子和母亲的权利,所以应该要负相应的责任。
安娜的可贵在于她的自我觉醒。在那个黑暗的时代,这是一束光明。实际上,在过分压抑自由意志和正常需求的时代,对它的反叛即使过激也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因为它在腐朽的规则上撕开了一个口子,使女性的命运增加了可能性。我们现代女性在婚姻与个人生活上的自由,不然是怎么来的呢?就是一代代的女性离经叛道一点点争取来的。
为何安娜会有这样的悲剧?她的追求太狭隘,始终囿于个人的情欲,且将人生的意义寄托于一个男人的爱情上。但是仔细分析起来,恐怕她也没有什么别的出路。就算娜拉走后也不知该怎样。在那样一个社会里,女性没有独立的生存能力,个性的真诚更是为生存增加难度。同样是女性,同样是受着无爱的婚姻的折磨——这是肯定的,上流社会的婚姻更多是利益与地位的权衡——大部分上流社会贵夫人都红杏出墙,但是她们却可以保持一种双重生活,私底下,表面上心照不宣地保持着所谓的贵族风度,维护着那套秩序。那时欧洲的上流社会奉行一套彪悍的道德标准,女性在婚前必须安分守己,结婚反而是获得解放的途径,在合法的身份之下女性似乎获得了放纵的自由。随你怎么搞,别撕破脸就成。这种“自由”本质上就是对虚伪腐朽道德观的屈从,是肉体的放纵,却与灵魂无关。肉体与灵魂的这种相安无事甚至是一种更无耻的不道德。安娜厌恶的正是这种虚伪,她做不到。上流社会对公然挑战这种秩序的安娜,当然也是难以容忍,安娜无路可走,毕竟她依然属于那个社会,却无法再行走在那个圈子既定的轨道上。
7
安娜毋庸置疑是美丽的,她如同芜草丛中的奇葩,她的美不仅溢于言表,更富于内心,她心地善良,感情热烈真挚,一种妩媚却真诚,充满活力而且轻盈,聪明又懂分寸的美。她热情感性,八年不懂爱情的生活,使她在遇到真爱时可以不顾一切,断然放弃名誉家庭甚至儿子。安娜,她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她正直不放荡。当她一经接受弗龙斯基的爱情以后,她勇敢地向丈夫跟旧生活决裂,她说:“我知道了我不能再欺骗自己,我是活人,罪不在我,上帝生就我这样一个人,我要爱情,我要生活。”她追求真挚的爱情,她也曾对弗龙斯基说:“爱,我所以不喜欢那个字眼,就正因为它对于我有太多的意义,远非你所能理解的。她是真诚单纯的,爱变爱的轰轰烈烈,无所遮掩,宁玉碎,不肯容忍自己欺骗。
卡列宁,这个官僚制度的化身,他在生活中孜孜以求的只是勋章和官爵。在他看来,他之所以需要一个家庭,并非出于爱情的需要,而是因为他在仕途上少不了这样一个点缀品。
这么一个冷酷的政界高官,一个从小便是孤儿不懂得爱只会追逐名利的人,一个让安娜八年后想起便会哆嗦的丈夫!他是现实卑劣的,为了前程娶下毫无感情基础的妻子,冷漠对待安娜与自己唯一的儿子。他,无疑不能给安娜带来她所心心念念的爱情。他和安娜的结合,在我看来,自始至终都是个错误。安娜心中对爱情的渴求与可列宁的冷酷无情完全无法磨合。所以,安娜之后才会如飞蛾扑火式的深爱弗龙斯基,因为他能带给她所谓的爱情。
我想在我看来安娜是勇敢的,她始终不悔自己选择的道路:“假使一切要从头再来,也还是会一样的。”她鄙视那班贵族男女堕落虚伪的生活,在剧院里她向整个社交界抬起了高傲的美丽的头。
8
安娜的人生可以说是巨大的悲剧,但这悲剧到底是谁造成的呢?有一些观点认为,她的悲剧是上流社会和旧道德造成的,但试问换一个社会,安娜就能避免所有的不幸吗?
人是共同体的一员,是处于特定社会关系的个体。人不仅会受到社会的影响,也必然会影响社会和他人,只是影响范围大小有所区别。因为人本身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因此人的爱情也不可能是完全纯粹的,不考虑社会和他人的。
安娜指责上流社会中一些人的爱情观“虚伪”、“欺骗”,她认为自己追求的是真正的,纯粹的爱情,不同于上流社会*乱的通奸,诚然,她的指责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道理的,她所在的沙俄上流社会确实缺乏真正的爱情,夫人们充满虚伪,对安娜的“堕落”幸灾乐祸。然而,在任何一个社会中,作为普遍意义的“婚姻”都是不应被随意破坏和践踏的,即使以“真正的爱情”这种宏大词汇也不适合。为了爱情而出轨,破坏婚姻,对夫妻双方,子女,其他亲属甚至周围的人的伤害都是不可估量的。同样地,这种行为对社会的破坏也是不可估量的,加入为了追求爱情不顾既有婚姻的存在成为社会风气,那么这个社会中必定人人自危,几乎所有人的幸福都得不到保障,社会稳定也谈不上了。因此一个社会对其个体成员背叛婚姻的行为作出道德上的谴责是正确的,正常的,不管是安娜所处的沙俄时代,还是当今社会,都不可能也不应该对背叛婚姻的行为报以完全的宽恕。
安娜卡列尼娜对爱情的追求是有原因的,因为她本人的婚姻是盲目的,没有爱情,而且她的丈夫卡列宁事实上对她的出轨也不甚在乎。但这种情况毕竟是少见的,个别的,社会不可能因为个别原因而对其行为差别对待。因此,安娜在社会上受到了鄙视和侮辱,最终被放逐于她所处在的社会之外,从某种程上讲,这一切情有可原。爱情虽然是一种美好,重要的情感,但不能为了爱情破坏社会,否则,不仅会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也会像安娜卡列尼娜那样受到社会的惩罚。
9
《安娜·卡列尼娜》是由两条主要的平行线索和一条联结性次要线索结构而成的,整体上反映了农奴制改革后一切都翻了一个身,一切都刚刚安排下来的那个时代在政治、经济、道德、心理等方面的矛盾。小说通过安娜——卡列尼——渥伦斯基线索展示了封建主义家庭关系的瓦解和道德的沦丧;通过列尼——吉提线索描绘出资本主义势力侵入农村后,地主经济面临危机的情景,揭示出作者执着地探求出路的痛苦心情。而道丽——奥勃朗斯基这一次要线索巧妙地联结两条主线,在家庭思想上三条线索相互对应、参照,勾勒出三种不同类型的家庭模式和生活方式。作者以这种建筑学而自豪,圆拱将两座大厦联结得天衣无缝,“使人觉察不出什么地方是拱顶。”
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美丰满的女性形象之一。她以内心体验的深刻与感情的强烈真挚,以蓬勃的生命力和悲剧性命运而扣人心弦。
安娜第一次出现时的音容笑貌令人难以忘怀:她姿态端丽、温雅,一双浓密的睫毛掩映下的眼睛中有一股被压抑的生气在她的脸上流露……仿佛有一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的全身心,违反她的意志,在眼神和微笑中显现出来。在这幅出色的肖像中展现了安娜的精神美,也提示我们去探究她的生活之谜。安娜父母早逝,在姑母包办下嫁给了比她大二十岁的大官僚卡列尼。婚后在宗法思想支配下她曾安于天命,只是把全部感情寄托在儿子身上。渥伦斯基唤醒了她晚熟的爱情。她渴望自由而大胆地爱,不愿像别特西公爵夫人那样在家宴上公开接待情人;也不愿接受丈夫的建议仍然保持表面的夫妻关系,偷偷与情人往来;终于冲出家庭与渥伦斯基结合,公然与整个上流社会对抗。从此安娜失去了一个贵族妇女在社交界的一切地位和权利,除了渥伦斯基的爱,她一无所有,因此,她热烈而执着地献身于这种爱。确实,在国外,在渥伦斯基的庄园里,安娜曾体验过短暂的“不可原谅的幸福”。她丢弃母亲的天职,但内心无法平息因失去爱子而产生的悲伤;她想昂起骄傲的头,宣称她是幸福的女人,但却摆脱不掉有罪的妻子的意识。她的灵魂一直受到折磨。而孤注一掷的、囿于自我的对渥伦斯基的爱又不可能得到相应的感情反响,安娜绝望了,她在临终前满含怨愤地喊出:“一切全是虚伪、全是谎言、全是欺骗、全是罪恶。”
安娜的形象在作家创作过程中有过极大变化:从一个低级趣味的失足女人改写成真诚、严肃、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女性。托尔斯泰通过安娜的爱情、家庭悲剧寄寓了他对当时动荡的俄国社会中人的命运和伦理道德准则的思考。作家歌颂人的生命力,赞扬人性的合理要求;同时,他又坚决否定一切政治、社会活动(包括妇女解放运动)对改善人们命运的作用,强调母亲--妇女天职的重要性。作家世界观的矛盾构成安娜形象的复杂性。一百多年来各国作家按自己的理解把安娜搬上舞台、银幕、荧光屏。安娜形象一直激动着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读者,这正说明安娜形象的艺术生命力是不朽的。
列文则是托尔斯泰式主人公中自传性特别强的一个人物,他在托尔斯泰的创作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他身上艺术地再现了作家世界观激变前夕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感受,从结构安排来看,列文的幸福家庭与安娜的不幸家庭互为对照,但从思想探索来看,列文婚后却产生了精神危机,他为贵族阶级自甘败落而忧心忡忡。他研究劳动力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制定“不流血的革命”"方案,探讨人生的目的,但却毫无出路。罗曼·罗兰指出,列尼不仅体现了托尔斯泰看待事物的既保守又民主的观点,而且列尼和吉提的恋爱,他俩婚后的头几年生活,就是作家自己家庭生活回忆的搬演。同样,列文哥哥之死也是托尔斯泰的哥哥德米特里之死的痛苦追忆。而作品的尾声则是作者本人趋向精神革命的过渡。
10
读完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一种苍凉不觉涌上心头,自己也仿佛随着书中的主人公走完了一个人生——一个不凡的人生。
安娜本来也算是个幸福的女子。上帝给她太多:美丽的容貌、姣好的身材、活泼的儿子、能为她带来安逸富足的生活的丈夫。可是幸福,每个人又是怎么定义的呢上帝却没有给她最想要的——理想中的爱情。与比她大二十岁的高官,卡列宁。结婚十余年,丈夫地位显赫、醉心功名,也会对安娜好,但是这些的“好”,只不过是她丈夫关注的社会性的舆论,遵守并履行结婚的宗教意义,以及为人丈夫对妻子的责任而已。每晚进行循例式的对话,更令安娜生厌。生活上的富裕,却难以掩盖心灵上的干渴。
火车站下的相遇,造就了安娜与渥伦斯基在火车上了结的孽缘。她拥有的丈夫是一潭死水,如今一股热流像海啸般向她涌来。冷水如热流的相涌,最终冲破了安娜的堤防,任由渥伦斯基的爱如海啸般一泻万里。如果没有婚姻制度、如果没有生下爱儿、如果没有社会舆论,安娜与渥伦斯基的水乳交融的相爱,来得太迟且来得让人感到欣慰。但是现实便是现实,他们的结合,虽然并不稀奇,反而在圣彼得堡,拥有情人是常事。看来违反婚姻制度,失去母亲职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毅然破坏了上流社会体面的游戏规则。但是,安娜,却头一回为自己做了主——她想拥有完整的爱情。
可是,最后安娜却卧轨而死。一个真挚、动人、生机勃勃的生命就这样逝去。回顾安娜的人生轨迹,从有一个快乐单纯的家庭,快乐的生活,到渥伦斯基的介入,并美名其曰“爱情”。而这个“爱情”的到来,却带走了她的一切。
安娜应该是一个诚实、勇敢、十分有人格尊严感的女性,当她接受渥伦斯基的爱情以后,她说她再也不能容忍自己原来的“虚伪与欺骗”的生活处境,并勇敢地向丈夫跟决裂,她说:“我知道了我不能再欺骗自己,我是活人,罪不在我,上帝生就我这样一个人,我要爱情,我要生活。”她是一个正直而不放荡的女人,她追求真挚的爱情。安娜挣扎在贵族社会虚伪的污泥里,极力想得到超脱,她追求“真正的人的生活”,在她心目中,妇女不是被玩弄的对象,不是男性生活的点缀品,她们是活生生的人,有感情,有渴望,有人格,有尊严。她将自己的追求寄托在真挚的爱情里,企图寻到一条道路来彻底解放自己和人格,为此,她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包括她的家庭、名誉、社会地位、还有她最深爱的儿子。
世上的爱情本如此,荡气回肠的也有,生死相许的也有,细水长流的也有……爱情面前,没有对错,只有有没有真心爱过。难道不是吗
作品讲述了贵族妇女安娜追求爱情幸福,却在卡列宁的虚伪、渥伦斯基的冷漠和自私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最终落得卧轨自杀、陈尸车站的下场。
庄园主列文反对土地私有制,抵制资本主义制度,同情贫苦农民,却又无法摆脱贵族习气而陷入无法解脱的矛盾之中。
矛盾的时期、矛盾的制度、矛盾的人物、矛盾的心理,使全书在矛盾的漩涡中颠簸。这部小说是新旧交替时期紧张惶恐的俄国社会的写照。
扩展资料:
《安娜·卡列尼娜》作者介绍: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1844年入喀山大学 ,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
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
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
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 70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一1882)。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
——《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和夜莺。
经查阅《爱人罗兰》这则故事,得知老巫婆的两个女儿是安娜和夜莺,继女是安娜,亲生女儿是夜莺。
《爱人罗兰》是收录于《格林童话》中的一则童话故事,由格林兄弟搜集编撰。
永生了。《放开那个女巫》是作者二目笔下的小说,首发于起点中文网,主角是罗兰·温布顿,是灰堡王国四王子,来自地球的灵魂穿越者,最后的大团圆结局是罗兰永生了,和夜莺、安娜三人永远在一起。小说主题女巫就是第一生产力,通过征战世界,体验异世界的轻松日常。
贵族青年妇女安娜卡列尼娜由姑母做主嫁给比自己大二十多岁的大官僚卡列宁,婚后毫无感情。在一次去莫斯科的途中,认识了近卫军官沃伦斯基,彼此产生了感情,在同丈夫离婚未遂后,毅然离家与之同居,因而遭到上流社会的谴责。但与沃伦斯基结合后表面上的安逸生活,无法掩饰其对儿子的思念以及因这种不合法的结合所造成的内心痛苦,加之自己又不为沃伦斯基理解以致常常争吵,最后终于卧轨自杀。与此相对应的事,年轻地主列文致力于农事改革,与贵族**吉提经过一番旅情波折后终成眷属。通过安娜的悲剧和列文的探索经历,作品反映了俄国农奴制改革后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在社会政治、经济、道德、心理等方面的矛盾,揭露了上流社会的虚伪和冷酷,描绘了资本主义社会侵入农村后,地主经济面临崩溃的情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