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资产包括哪些会计科目

流动资产包括哪些会计科目,第1张

流动资产包括: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代理业务资产、材料采购、在途物资、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库存商品、发出商品、商品进销差价、委托加工物资、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存货跌价准备。

分类

1、在实物形态上,流动资产基本上体现为各部门以及居民地物资储备。包括:

(1)处于生产和消费准备状态的流动资产,是指生产单位储备的生产资料和消费部门及居民储备的消费品;

(2)处于待售状态的流动资产。是指生产部门和流通部门库存尚未出售的生产资料和消费品储备以及国家储藏的后备性物资;

(3)处于生产过程中的流动资产。是指生产单位的在制品、半成品储备。

2、按照流动性大小可分为速动资产和非速动资产。包括:

(1)速动资产是指在很短时间内可以变现的流动资产,如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各种应收款项。

(2)非速动资产包括存货、待摊费用、预付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以及其他流动资产。

扩展资料:

流动资产审计一般遵循如下程序:

1、评审流动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分析判明企业流动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的可信赖程度,据以确定进一步审计的范围,重点,程序和方法;

2、验证流动资产账面余额的真实性和正确性,揭示企业少计、隐瞒或虚记流动资产情况,保证会计资料的可信性;

3、审查流动资产增减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正确性,揭示企业流动资产增减变动中存在的问题,保证流动资产的正常运行;

4、审查流动资产管理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揭示流动资产保管中存在的问题,保证流动资产安全完整和充分利用;

5、审查流动资产在会计报表上反映的恰当性,以利于报表使用者运用会计信息,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流动资金

会计主体不同,反映的内容相同。

政府会计的资产负债表和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的区别在于会计主体不同,联系是它们反映的内容相同。

资产负债表亦称财务状况表,表示企业在一定日期(通常为各会计期末)的财务状况(即资产、负债和业主权益的状况)的主要会计报表。

它利用会计平衡原则,将合乎会计原则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等交易科目分为资产和负债及股东权益两大区块,在经过分录、转账、分类账、试算、调整等等会计程序后,以特定日期的静态企业情况为基准,浓缩成一张报表。

资产的两个要义

(1)资产的经济属性即能够为企业提供未来经济利益,这也是资产的本质所在。

也就是说,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要成为资产,必须具备能产生经济利益的能力,这是资产的第一要义。

(2)资产的法律属性即必须是为企业所控制,也就是说,资产所产生的经济利益能可靠地流入该企业,为该企业提供服务能力,而不论企业是否对它拥有所有权,这是资产的第二要义。

《企业财务报告条例》和《企业会计制度》对资产的重新定义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将资产定义为: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这一定义,忽略了作为企业资产应当具有的最基本的性质,即资产应当是“预期会给企业带未来经济利益”。

按照中国基本准则规定的定义,在实务工作中产生的主要问题是:即使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不能再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仍然作为企业的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从而造成了企业产不实。

例如,由于技术进步,原有设备已经被淘汰或长期闲置不用,或从国外引进的设备原材料供应等原因在国内无法使用、这些设备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但因其符合资产定义而仍作为企业的资产,其价值仍反映在会计报表的资产方,造成企业虚增资产,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所反映的信息因此也失去其真实性。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国务院第287号令发布,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第九条中对资产进行了重新定义: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了《企业会计制度》。

对比两个定义可以看出,《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中资产定义在三个方面对原定义作了修正:一是新的定义把资产的内涵真正揭示了出来,强调资产的实质是预期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而原定义却忽视了这一点。

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产必须具有用性和盈利性,具有为企业服务能力或服务潜力、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或者控制别人得到这种利益都应该是企业的资产。

相反,如果企业某项财产预期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则该财产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如待处理财产损失预期不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入企业,则不能作为企业的资产。

二是新定义中删去了“能以货币计量”这一定语。

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货币计量是会计确认和计量的问题,不是资产的本质特征,只需要在关于资产的确认标准中规定,不必在资产的定义中进行提及。

三是新定义中把“经济资源”修正为“资源”。

预期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不仅仅是经济资源,也不仅仅是单一的、静态的、具体的某一资产。

会计上没有确认和计量但确实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其它项目,如知识产权、人力资源、商誉等也应该是企业的资源,而且是越来越重要的资源。

国际会计准则在框架中将资产定义为“资产是指作为以往事项的结果而由企业控制的可望向企业流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可以看到,变化后的定义从理论上与国际会计准则保持了内在的一致,其实践意义是可以据资产的定义明确纳入会计核算的资源范围。

重新思考

中国《企业财务报告条例》和《企业会计制度》对资产的重新定义可以说是中国会计理论与实务的重大突破,对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但笔者认为新定义也有两点不妥之处:

1关于特定主体对资产的权利即资产的法律特征问题。

某一特定主体与作为资产的“资源”究竟存在怎样的权利关系,也是资产概念的另一实质问题。

原定义和新定义都认为是“拥有或控制”,笔者认为,如果将资产的内涵理解为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则资源是“控制”而不是“拥有或控制”。

一方面,“拥有”自然就能“控制”,将二者并列有重复之嫌,而且企业的资产和是否拥有该资产的所有权并无必然联系。

如融资租赁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出租方在融资租赁期内,对租赁物有所有权,但与该租赁物相关的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给承租方,出租方对租赁物并非不具有实际控制权:而承租方对租赁物虽然没有所有权但有控制权。

另一方面,企业的资产要么来源于所有者,要么来源于债权人,企业不存在拥有所有者和债权人的资产所有权。

因此,以实际控制权来确认资产比较合理和恰当。

所以,笔者认为,某一特定主体对资产的权利是“控制”。

关于这一点可从国际会计准则中资产的定义中得到佐证。

2关于资产的来源。

新定义中的资产来源于“过去的交易、事项”,这只是对历史信息作出反映,没有着眼于未来的价值增值运动。

资产既然是企业控制的资源,那么相关的交易或事项必然已经发生,没有必要在资产定义中加上这一多余的定语来说明其来源。

定义只要能体现资产的两个要义,明确资产的两个本质特征即法律特征(为企业所控制)和经济特征(具有未来经济利益)就是科学而严密的。

据此,可以将资产定义表述为:“是为企业所控制的、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会计确认编辑

确认从理论上看,最严格的资产确认程序,应该是从资产的定义出发,确定资产的最本质属性,然后,根据这一本持属性的要求,建立资产确认的具体标准。

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定义为例:首先,“未来的经济利益”构成了资产的本质要求,任何不具备未来经济利益的内容,都不能被确认为资产。

这样,会计上的一些递延支出与待转销损失,就不应该作为资产的形式出现;其次,资产还应与特定的主体相联系,如某项未来经济利益不能被该主体所拥有或控制,它也不能作为该主体的资产。

这就将一些公共性资源,排除在企业资产之外;第三,任何资产,都应该是企业因为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取得的。

即使企业拥有了某项未来经济利益,如果没有明确的交易或事项,也不能确认为资产。

这使得自创商誉被排除在企业资产之外。

当然由于资产的定义目还不统一,因此,资产的确认标准,也很难进行严格的界定。

从历史发展角度看,资产的确认经历了从收付实现制发展权责发生制,再向现金流动制转变的反复。

理论上看,最严格的收付实现制以收到现金为收入,付出现金为费用。

这样,企业所有的资产就应该是现金资产,不存在任何非现金资产。

在这一理论下,资产的确认较简单、直观。

但是,只要是商品经济,就离不开商业信用。

也就是说,企业必须有相应的债权和债务,从而,出现了对收付实现制的第一次修正,资产的确认扩展到对债权、

资产

资产

债务的确认。

工业革命导致机器化大生产,固定资产问题再次成为会计所必要考虑的内容。

收付实现制出现了进一步的修订,将固定资产和折旧问题纳入确认的范畴。

多次修正的结果是:权责发生制逐步取代收付实现制,成为会计确认的基础。

按照权责发生制,资产的确认标准是企业已取得或拥有该项资产的权利,这样,对一些权利如购销合同、一些重要的资源如人力资源、一些重要的未来经济利益如商誉(包括自创商誉)等,都应该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考虑到会计基本假设中货币主价以及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可靠性和可验证性等的限制,这些还无法确认为资产。

因此,资产确认基础是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混合。

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变,特别是创新金融工具在企业中的逐步应用,传统的资产确认标准 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一些国家或国际性的组织如美国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已将“风险和报酬的实质性转移”作为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标准,而不考虑某项工具的法律所有权是否转移(即:交易行为的发生)。

这样,有可能会对现行的会计基础进行再一次修订,从而导致现金流动制的产生和应用。

基础会计实训报告篇一

一、实训的基本情况说明

 在学了一个学期的基础会计之后,我们虽然掌握了理论知识,但对于把这些理论运用到实践还是有一定难度,不能够把理论和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众所周知,作为一个会计人员如果不会做账,如果不能够把发生的业务用账的形式体现出来,那么就不能算做会计。于是在大一地二个学期我们开了这门会计实训课。

 实训重在动手去做,把企业发生的业务能够熟练地反映出来,这样才能证明作为一个会计人员的实力。因此我们学校本着理论结合实际的思想,让我们学习实训课使我们不仅在理论上是强的,在动手能力更是强者。这样我们在三年毕业后走出校门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二、实训的基本内容

 基础会计实训这门课程主要以基础会计作为理论依据,进行一些企业发生的业务的实训。能够在理论的指导下把整个会计账务程序用一种完整的科学方法体现出来

 实训的具体内容主要有:

 1,如何填制原始凭证,它是让实训者对发生的业务以一种凭证的形式进行记录,并能够正确地填写业务发生情况。

 2,如何对原始凭证进行正确的审核。这需要实训者学会不仅能填制原始凭证,而且能对原始凭证的正误进行审核。3,如何填制复式记账凭证。这要求实训者能够分清帐户的借贷方,并正确地填在凭证上。

 4,如何填制单式记账凭证。由于这种记账方法不能全面地反映业务发生的对应关系,也不便于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和完整性。所以此内容只是老师课堂讲解没有资料做具体实训。

 5,如何对记账凭证加以正确的审核。

 6,怎样对日记账进行正确的登记。这要求实训者能够谨慎地对每日的现金账和银行账进行正确的登记。

 7,永续盘存制与存货明细账的正确登记。这是让实训者能正确地运用数量金额式账和各种存货计价方法进行登记账簿。

 8,如何进行错账更正。这要求实训者能用正确更正方法对已经登记错误的账簿和凭证进行更正。

 9,记账规则与结账。要求实训者能在会计准则下正确的登记账簿,在特定的日期进行正确的结账。

 10,如何对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进行编制。这是在银行账未达账项时,能够正确的核对账。

 11,怎样熟练地掌握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这是让实训者能够根据个会计主体的经营特点、规模大小、经济业务繁简程度的不同,合理、科学地适用账务组织方式。

 12,如何对账务报表进行编制。报表的编制是会计中重要的环节,也是最后环节,这主要是让实训者明确编制报表的要求和熟悉会计报表的种类、格式,弄清其填制资料的来源并掌握具体的编制方法。

 三、实训的基本过程

 在我们学校现有的硬件措施中,还不能达到完整的实训过程。但是,在我们卢老师的带领下,却能在这艰苦的环境中把实训搞的有滋有味,让我们轻松的度过每一个实训内容。

 我们的实训过程中,首先是老师根据最新的会计准则和理论给我们进行细致的讲解,其中还夹着他作为一个高级会计师的经历和一些有趣的事,这不仅仅让我们很快的吸收了课程中的讲义还使课堂气氛很活跃。其次,是对一些现在社会中出现的会计问题加以重点说明在讲解完后,留足够的时间让我们在课堂上进行实训,如有问题,卢老师都会认真的讲解直到我们听懂为止。最后,是老师对我们所做的实训批阅后进行点评。

 四、实训后的心得和体会

 在对基础会计实训四个多月的学习中,我有了更深的认识和见解。

 1做会计要诚信

 在这充满竞争、挑战的社会中,诚信越来越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诚信品德,就不可能有坚定的的信念。一个平时不将信用的人在关键的时刻就不可能为崇高的理想信念做出牺牲。而我们作为一名会计人员,在掌握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国家的金库,如果不守,那将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要想做一个好的会计员,要想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就一定要以诚信为本。

 2做会计要讲依据和证据

 在现行的法制社会,无论做什么都讲究证据。如果不能拿证据证明你做了一件好事即使你说的再好也没人承认。所以只有证据才能说明一切。而我们作为会计人员在进行填制记账凭证和登记账簿时,都以证据进行操作,没有合法的凭证做依据来证明业务是否发生,则不可以进行账务处理。所以在会计中,讲证据是最重要的。

 3做会计需要很好的敬业精神

 敬业精神无论在哪个行业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只有以热忱的心情去面对自己的工作,才能不断的进步并使自己所做的业务更好的发展,才能够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我们会计行业中更需要敬业精神,我们整天与数字打交道如果不敬业、不谨慎的对待工作,那将产生很大的损失。所以我们作为会计人员更应该对自己的工作敬业,并不断的更新新知识、提高专业技能。

基础会计实训报告篇二

一、实验目的

 掌握会计业务处理的基本方法、程序,掌握建账方法和流程。能够根据给出的经济业务分析会计分录,完成会计凭证的编号,对会计凭证的错误要根据规定进行更改。能够根据深刻无误的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对登记错误的账簿采用正确而的方法进行更改。

 能够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理论基础,借贷记账规则进行失算平衡,编制科目汇总表,为了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要进行对账。要做到账实相符。进行账账核对、账证核对、能够按照规定将各项账簿记录定期结算的账务工作,结账的目的是编制会计包表。能够依据科目汇总及其他会计资料编制跨级表白(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能够依据国家规定对会计凭证进行行管理保管。要定期对会计凭证装订成册。

 二、实验工具、材料

 (1)账、证、表

 (2)其他工具

 (3)辅助工具书(可选)《会计基础》、《会计职业道德与财经法规》;

 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各一套;会计学模拟实验指导书一本。

 1建账:根据指导书的要求开设xx机械厂20xx年x月的总分类账,明细账及日记账。

 2审核原始凭证:对原始凭证的进行审核,确认凭证是否无误。

 3填制记账凭证: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

 4编制科目汇总表:根据各种记账凭证编制科目汇总表。

 5登记总分类账: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

 6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根据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

 7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根据收付款凭证逐笔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8编制会计报表:根据总账和明细账及资料所给的期初余额编制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

 这次实训加强我对会计基础各方面的知识记忆。会计实训主要是提高我们会计基础知识的实际应用水平,在这过程中,从做分录,填制凭证,我们学会了很多东西,例如看懂了并理解了账户期初余额表和各种支票的填写。在填写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细心”如原始凭证金额会计实训,让我对会计账务处理整个流程的操作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也大小写,日期,用途,出票人,收款人都不能写错,否则就会作废。在曾老师的教导下我们学会了如何建账,及结算方式,学习了增加修改会计科目,设置项目大类,并录入期初余额进行试算平衡等等。

 当然在实训过程中我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如:分录的编制不够熟练,同时不够细心,经常看错数字数字填写,不是多了就是少了。导致核算结果出现错误,试算不平衡,最后当即发现寻找出错点及时给予改正。

 通过这学期对会计实训的学习,让我深刻的认识到在会计实践工作中,学会会计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找出了自身的不足,对今后学习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且对会计核算有了更感性的认识,掌握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过程和会计操作的基本技能;即将会计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不仅宽开阔了我们视野,增进我们对企业实践运作情况的认识,而且为我们即将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基础会计实训报告篇三

一、实训时间

 XX年下学期15-16周。

 二、实训地点

 xx学院实训楼xx室模拟实训办公室。

 三、实训目的

 为了掌握基本的做账,登记各种账簿。

 四、实训内容

 编制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登记总分类账及编制财务会计报表。

 五、实训步骤

 1、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登记记账凭证。

 2、在编制记账凭证时同时也对记账凭证进行编号。

 3、将已登好的原始凭证附在所属记长凭证的后面并粘贴好。

 4、对已登好的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进行核对,查看是否金额有误,内容是否不符。

 5、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逐日逐笔登记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做到日清月结。

 6、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

 7、在登记账簿时应注意在记账凭证上做好已记账的标志。

 8、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

 9、进行对账。

 10、根据核对无误的总分类账编制财务会计报表。

 六、实训心得体会

 经过这两周的实训让我掌握了记账的基本程序,同时也让我锻炼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使我更深一步了解到里面的乐趣,让我对它有了更一步的了解,也让我学了很多,更重要的是让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它使我全面系统地掌握会计操作一个完整的业务循环,即从期初建账,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填制、审核,账簿的登记、核对,错账的更正,会计处理程序的运用到会计报表的编制,从而对企业会计核算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也让我了解到这半年来到底学到了些什么,使更加我爱好这个专业。

政府财务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

1、资产是指政府会计主体过去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形成的,由政府会计主体控制的,预期能够产生服务潜力或者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经济资源。服务潜力是指政府会计主体利用资产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以履行政府职能的潜在能力。经济利益流入表现为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入,或者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流出的减少。

政府会计主体的资产按照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是指预计在1年内(含1年)耗用或者可以变现的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

非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长期投资、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资产、文物文化资产、保障性住房和自然资源资产等。

2、负债是指政府会计主体过去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资源流出政府会计主体的现时义务。现时义务是指政府会计主体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未来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

政府会计主体的负债按照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是指预计在1年内(含1年)偿还的负债,包括应付及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缴款项等。

非流动负债是指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包括长期应付款、应付政府债券和政府依法担保形成的债务等。

3、净资产是指政府会计主体资产扣除负债后的净额。净资产金额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净资产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

4、收入是指报告期内导致政府会计主体净资产增加的、含有服务潜力或者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的流入。 收入的确认应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一)与收入相关的含有服务潜力或者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很可能流入政府会计主体;

(二)含有服务潜力或者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流入会导致政府会计主体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

(三)流入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符合收入定义和收入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收入费用表。

5、费用是指报告期内导致政府会计主体净资产减少的、含有服务潜力或者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的流出。 费用的确认应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一)与费用相关的含有服务潜力或者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很可能流出政府会计主体;

(二)含有服务潜力或者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流出会导致政府会计主体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

(三)流出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符合费用定义和费用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收入费用表。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

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包括哪些报表?我们日常说的报表是哪些?如果对这部分知识点不了解,那就和深空网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包括哪些?

目前必须编报的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财政收入支出表(有财政资金的话)。年要执行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必须编报的报表包括:

财务会计: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净资产变动表和附注,选编现金流量表

预算会计:预算收入支出表、预算结转结余变动表、财政拨款预算收入支出表

我们平常说的报表是哪些报表?

1、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theBalanceSheet)亦称财务状况表,表示企业在一定日期(通常为各会计期末)的财务状况(即资产、负债和业主权益的状况)的主要会计报表

2、利润表: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当前国际上常用的利润表格式有单步式和多步式两种

3、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是财务报表的三个基本报告之一,所表达的是在一固定期间(通常是每月或每季)内,一家机构的现金(包含银行存款)的增减变动情形

4、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反映公司本期(年度或中期)内至截至期末所有者权益变动情况的报表。其中,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应当全面反映一定时期所有者权益变动的情况

5、附注:附表即从属报表,是指对主表中不能或难以详细反映的一些重要信息所做的补充说明的报表。现行的附表主要有:利润分配表和分部报表,是利润表的附表;应交增值税明细表和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是资产负债表的附表。主表与有关附表之间存在着勾稽关系,主表反映企业的主要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附表则对主表进一步补充说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0476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2
下一篇2024-04-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