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想赐尉迟恭公主,他说了哪句令后人汗颜的话?

李世民想赐尉迟恭公主,他说了哪句令后人汗颜的话?,第1张

英雄不能决定历史,但一定能在历史中发挥关键作用!邙山之战中,如果没有尉迟恭斜刺杀出,李世民恐怕命丧单雄信的槊下;玄武门之变时,如果没有尉迟恭挺身而出,李世民恐怕已被李元吉勒死。关于尉迟恭,人们似乎只记住了他的刚健勇武,其实历史上,他也是一种重情义的热血汉子!他对李世民说的一句话,更足以让后人们汗颜千年!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且看编者一一道来!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掌握朝廷大权,鉴于尉迟恭劳苦功高,而且多次救下自己的性命,因此对他厚加赏赐。在庆功大会上,尉迟恭与长孙无忌被列为头功,赐绢万匹,另外李世民还下令将李元吉的齐王府封存,里面所有的财币器物,尽赐敬德。李世民称帝后,又加封尉迟恭为吴国公,食封一千三百户。

影视剧中李世民的形象

按说尉迟恭的赏赐已经足够丰厚了,但李世民似乎觉得仍然不够,在他心中财物已经不能发挥作用了,于是他想和尉迟恭结门亲事。李世民这位皇帝,与他的父亲一样,不停的纳后妃,拼命的生孩子,到最后一共有14个儿子、21个女儿。李世民本职做皇帝, 做媒人,他把自己的女儿们嫁给功臣之子,与他们结成儿女亲家,拉近双方的关系。

比如长乐公主嫁给了长孙冲(长孙无忌之子),清河公主嫁给了程怀亮(程咬金的的儿子),高阳公主嫁给了房遗爱(房玄龄之子)。尉迟恭有一子尉迟宝琳,但偏不凑巧,此人太过年幼,与公主年龄有差距。李世民于是把尉迟恭叫来,跟他说朕将嫁女与卿,称意否?这里插一句,其实尉迟恭比李世民还要大13岁。

影视剧中尉迟恭的形象

迎娶公主就要休掉原配,一边是年轻貌美的公主,一边是年老色衰的老妻,可能大多数人都会心动吧,岂料尉迟恭回答的很干脆,臣妇虽鄙陋,亦不失夫妻情。臣每闻说古人语:‘富不易妻,仁也。’臣窃慕之,愿停圣恩。然后向李世民叩头坚决推辞。李世民没想到尉迟恭如此重情重义,对他十分赞赏,赐婚之事也就作罢了。

从尉迟恭生活的年代到现在,已经过了1400多年,在这一千多年的时间,又有几人做到富贵不弃结发妻呢?许多成功男人都是只能共苦,不能同甘,艰难时相濡以沫、举案齐眉,成功后视如草芥,弃如敝履。如今更是一个崇尚财富,物欲横流的年代,换妻如换衣的实例更是举不胜数,尉迟恭的话绝对值得后人思量。

在这个世上,再鲜艳的花朵也会枯萎,再美的容颜也抵不过时间的浸染,时间是冷漠无情的,但人是有感情的,不要辜负那个陪你一路走来的她,到最后什么都改变了,唯有真情不变,唯有真爱永恒!当你再提起尉迟恭,不要再说他只是一介武夫,他还是一个重情重义的好男人!

PS:关于影视剧小说中所说的黑白二夫人为虚构人物,尉迟恭的这位夫人在史书上名不经传,但她能够嫁给这样的重感情的丈夫,应该也是幸福的了,她为尉迟恭生下一子,尉迟宝琳。

北周宣帝皇帝宇文_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荒唐公子哥。他政治能力低,但他爱美。有时他甚至为了个人之情而侵犯皇族的权益,有时导致周执政的危机。

其实他的父亲北周武帝宇文雍并不是一个懦弱的皇帝。他生前特别重视太子的教育。

而周武帝却用猛压制的方法管理儿子,以为只要掌握了太子的言行,就能监督儿子健康成长。因此,它让人窥探王子的行为。如果说有什么过错,那就是棒子加在一起,他坚信只有严厉打击,才能收获太子不凡的野心。

谁知物极必反,王子本人也对自己的环境生活毫无顾虑。当他在这里结束他的课程时,当他享受那里的生活时,他忘记了一切。时间长了,太子还挺能适应环境,想出了一套反侦察的技巧来对付武帝。整天装着一副顺从君子的样子,有时还贿赂宫里的人给爹传递一些虚假的信息,武帝一直以为太子在自己手里,盲目自信。

武帝,一个英明的皇帝,认为自己为帝国培养了一个优秀的王子,直到去世,所以安心离开了。众所周知,武帝下葬前,太子原形毕露,恨不得和宫女们混在一起。

所以,汉武帝,武帝地下有知,怎么能闭上眼睛呢?当然,和宫女混在一起,算了。毕竟武帝死了,不能惹麻烦。但他实际上爱上了部长的妻子,这就够了。

根据北周的规定,皇妃必须例行到皇宫觐见皇帝,因此宣帝必须不断会见宗室成员的妻子。这是一个正常的宫廷习俗,但它为我们的宣帝提供了一个不恰当的机会。

的妻子魏,美若天仙。当宣帝在宫殿里遇见她时,她扮演了一个邪恶的角色。他不管女贵族的身份有多敏感,就哄她喝酒,欺负她运气好。

魏是谁?她的丈夫于文文是宣帝的表妹。他的岳父于是的堂兄,也是周朝皇室成员。魏奇帆的祖父魏奇炯也有深厚的背景。因为他平定了蜀国,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被封为蜀公。他的母亲是长乐公主,北周政权创始人宇文泰的妹妹。这么亲密的关系,宣帝能不知道,都隶属于家族,这不等于明争暗斗吗?

毫无疑问,这就是导火索,后果真的太严重了。我不知道一个震动宣帝法庭的大事件即将爆发。

于在前线时,跟随魏孝宽元帅攻打。他得知此事后,忍无可忍,怒不可遏:小畜生安可以如此无礼,败坏我们周玉文家的家风。我想永远成为英雄。我怎么会被这个羞辱?

为了给小皇帝一个教训,他密谋造反。他计划攻击南征的魏孝宽元帅,抢劫他的部队,然后选举皇室的长老为首领,攻打首都,为自己报仇。

但是他有一个叫如宽的人背叛了他,去找魏小宽揭发他。当率领十万骑兵去攻打魏孝宽的军营时,他失败了。魏孝宽领兵反击,于被杀,他的儿子也受牵连而被杀。

宣帝听说后非常高兴,对魏小宽赞不绝口。更加理直气壮大胆地把魏池叫进后宫,正式把我的侄女和妻子收为公主,封她为长贵妃,后来又封她为皇后。

虽然宣帝利用他的权力得到他想要的东西,但朝鲜的所有官员都知道宣帝是什么。北周交给这种人渣,他怎么可能有前途?宣帝生活腐化,健康状况迅速恶化。两年后,公元580年,他因病去世。他才22岁,活该!

魏奇帆,《北史》是魏奇帆的

 从《高阳公主》、《大唐情史》、《武媚娘传奇》等电视剧中可以看出唐太宗李世民对高阳公主的宠爱,看似戏分最多、最得宠,但或许是因为《旧唐书》一句「初,主(高阳公主)有宠于太宗,故遗爱特承恩遇,与诸主婿礼秩绝异。」让人误以为高阳公主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最爱的女儿,但真相并非如此。

 历史上的高阳公主是李世民十七女,名字无记载,生母不详,下嫁房遗爱,婚后与辩机和尚私通,和吴王李恪来往甚密,后因「房遗爱谋反桉」遭到赐死,追赠合浦公主。由此看来,高阳公主恃宠而骄的个性可能与李世民宠爱有关,但却谈不上是「最喜欢」。

 首先,高阳公主生母不详,根据古代帝王爱屋及乌道理,一般君王都会喜欢自己最 的孩子,而具历史考证,李世民最宠 是长孙皇后,而史书上也对长孙皇后所生下的四个公主有着明确记载:

 长乐公主李丽质「上以公主皇后所生,特爱之。」;城阳公主「初,荷以功臣子尚城阳公主,赐爵襄阳郡公,授尚乘奉御。」;晋阳公主李明达与哥哥李治同为李世民亲自抚养,是李世民唯一亲自抚养的女儿,因此也是最宠爱的孩子;而新城公主则是长孙皇后最小的女儿,年仅9岁就获得首封。

 如果说高阳公主是李世民最宠爱的女儿,史书不可能不提及她的名字,就连长乐公主李丽质和晋阳公主李明达都是连名带姓详尽记载。而根据史书记载,描绘最多的为晋阳公主李明达。

 第一,她是李世民亲自养大,自然更亲;第二,晋阳对初唐而言有着特殊意义,是李唐的龙兴之地,封号晋阳,可见对其的重视;第三,晋阳公主学得一手好书法,尤其是飞白,与其父相比,几乎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只有总和太宗在一起,才有机会模彷的惟妙惟肖;第四,晋阳公主不幸12岁去世,令李世民悲痛不已,长达一个多月不能正常进食,下令有关部门登记她封地的剩馀资产,在她的墓旁边建佛寺。

根本就是传说,公主不是因为家暴去世,而是怀念驸马伤心过度病逝的。公主的第一任老公长孙驸马因为家族牵连就被高宗处死了,公主整天伤心,高宗为了让自己妹妹开心起来,又替公主找了一个新驸马,谁知道公主嫁过去没有多久就病逝,而高宗迁怒驸马,杀了驸马。

01、李世民最疼爱的小公主衡山公主

根据历史上的记载,李世民非常疼爱一个小公主,在这个小公主才8岁的时候,就被封为衡山公主。衡山公主长到9岁的时候,李世民就为她选择好未来丈夫,就是魏征长子,可是在魏征过世之后,我们都知道李世民对魏征有误解,又把公主和魏征长子婚约收回来。

李世民看到公主又是单身,整天都在想哪家的儿郎配得上衡山公主,挑来挑去就选中了长孙皇后娘家的一个年轻有为的侄子。可惜这次在准备婚礼的过程中,李世民过世了,作为李世民的女儿要为他守孝三年,从而耽误下来。

02、传言新城公主都是假的,事实是公主病逝了

就在衡山公主为李世民守孝满三年之后,高宗改封衡山公主为新城公主。因为新城公主婚约是李世民定下来的,高宗也不好说什么,就让他们两个完婚。结婚之后的新城公主过非常幸福,长孙驸马对她非常好,两个人恩爱有加。

但是长孙家族的人犯事就连累到驸马,高宗根本不考虑公主感受就杀了驸马,从而公主一直在思恋驸马中度过。高宗也不想自己妹妹这么伤心,就让公主再嫁,以为公主会开心起来,没有想到公主嫁过去没有多久就病逝了,高宗不愿意相信公主是伤心过度病逝的,认为是驸马没有照顾好自己妹妹,从而杀了驸马。

  高阳公主

  高阳公主是唐太宗的第十七女,特受太宗钟爱,因此骄恣无忌。她下嫁给名相房玄龄的少子房遗爱。房遗爱也因高阳公主得宠之故,特受太宗的优礼,远过于其他的女婿。

  http://baikebaiducom/view/96372htmlwtp=tt

  高阳公主(?-653),唐太宗第十七女,母不详。后封合浦公主,下嫁房玄龄子遗爱。主,帝所爱,故礼异它婿。主负所爱而骄。房遗直以嫡当拜银青光禄大夫,让弟遗爱,帝不许。玄龄卒,主导遗爱异赀,既而反谮之,遗直自言,帝痛让主,乃免。自是稍疏外,主怏怏。会御史劾盗,得浮屠辩机金宝神枕,自言主所赐。初,浮屠庐主之封地,会主与遗爱猎,见而悦之,具帐其庐,与之乱,更以二女子从遗爱,私饷亿计。至是,浮屠殊死,杀奴婢十余。主益望,帝崩无哀容。又浮屠智勖迎占祸福,惠弘能视鬼,道士李晃高医,皆私侍主。主使掖廷令陈玄运伺宫省禨祥,步星次。永徽中,与遗爱谋反,赐死。显庆时追赠。

  李世民的第十七女,性聪慧,备受宠。嫁给宰相房玄龄次子房遗爱,夫妻不谐。后与会昌寺僧人、玄奘高足辩机私会。数年后,事发,辩机被腰斩,高阳公主身边的侍女均被处死。后来唐高宗李治登基,高阳公主开始与僧人寻欢作乐。三位僧人怂恿高阳公主推翻李治造反,被赐死,年仅二十七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0469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2
下一篇2024-04-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