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把这些人啊.物啊的资料发给我吧!紧急啊~

帮忙把这些人啊.物啊的资料发给我吧!紧急啊~,第1张

  叶绍翁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祖籍建安,《四朝闻见录》自署龙泉(今属浙江)。从叶适学,与真德秀、葛天民交甚密。仕历不详,后弃官居西湖。有《四朝闻见录》五卷,诗多散佚,仅《江湖小集》中存《靖逸小板》一卷。叶绍翁诗,以汲古阁影宋钞《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江湖小集》(简称江湖集)、《两宋名贤小集》(筒称名贤集)。新辑集外诗附於卷末。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水(今属江西)人,他幼时家境清寒,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历任太常博士、宝谟阁直学士等职,韩侂胄当政时,因政见不合,隐居十五年不出,最后忧愤成疾而终。有《诚斋集》。

  杨万里的诗歌创作大体上经历了从模仿、过渡到自成一体的过程。绍兴三十二年以前,他是学江西派风格的,这诗作后来被他烧掉了。此后到淳熙四年(1177),是他诗风转变时期。在这一时期中,他一方面向张浚、张栻学习和切磋理学的奥旨,同时把从日常生活中体验与领会理致的见解挪移到文学创作中来。他在《题唐德明建一斋》诗中说:“平生刺头钻故纸,晚知此道无多子。从渠散漫汗牛书,笑倚江枫弄江水。”这种蔑视书本而重视日常生活的态度成为他诗风转变的契机。现存《江湖集》的七百多首诗中,既有学陈师道五律、王安石七绝及唐人绝句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风趣轻快的小诗,如: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之一)

  淳熙五年以后,杨万里诗歌的独特风格基本形成,他的诗学观点也基本成熟。其《荆溪集序》自言此时“忽若有悟,于是辞谢唐人及王(安石)、陈(师道)、江西诸君子,皆不敢学,而后欣如也。……予口占数首,则浏浏焉无复前日之轧轧矣。”而且,这时“步后园,登古城,采撷杞菊,攀翻花竹,万象毕来,献予诗材”,写诗十分顺利。这种重视观察自然、从日常生活中取材的见解,对于江西诗派主张从前人那里“夺胎换骨”、“点铁成金”的诗论正是有力的反动。

  不过,“诚斋体”的形成,不仅是重视从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获取新颖生动素材,还要求具有透脱的胸怀与哲理的思考;诗人在热情地投入自然万物与日常生活,与之打成一片而彼此交融的同时,又必须跳出来冷静理智地观照与领悟其中所涵蕴的人生哲理,这样写成的诗,才不仅有自然与生活的盎然生机,而且富于理趣,像下面几首诗: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乱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之五)

  春迹无痕可得寻,不将诗眼看春心。莺边杨柳鸥边草,一日青来一日深。(《过杨二渡》之一)

  碧酒时倾一两杯,船门才闭又还开。好山万皱无人见,都被斜阳拈出来。(《舟过谢潭三首》之三)

  此外,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溪回路转愁无路,忽有梅花一两枝”(《晚归遇雨》),“绿萍池沼垂杨里,初见芙蕖第一花”(《将至建昌》)等,都表现了“诚斋体”在创作方式上的特点:一是善于敏感地发现与迅速地捕捉在自然万物与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常人所不能发现或容易忽略的富于情趣与美感的景象,这正是他抛弃堆垛古人、剥扯古语、模仿古诗而热情地投入生活的结果;二是注意在这些景象中融入自己的主观领悟与体验,使之带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趣,即所谓“不是胸中别,何缘句子新”(《蜀士甘彦和寓张魏公门馆,用予见张钦夫诗韵作二诗见赠,和以谢之》),这则是他把理学及禅宗观物体验方式引入诗歌的产物。

  “诚斋体”在语言方面以自然流畅、风趣活泼为基本特征。

  由于杨万里的诗主要描写寻常的自然景物与日常生活,以表现其中的勃勃生机和自己内心中的人生体验,那种生涩或过于典雅的语言反而会妨碍他所要表现的内容,所以他在语言形式方面不太用力,而努力追求语言形式之外的某种意味,这正如他自己所说:“老夫不是寻诗句,诗句自来寻老夫。”

  (《晚寒题水仙花并湖山》)具体说来,首先,杨万里的诗句大多句法完整而意脉连贯,很少有断续拼合和跳跃连接的,这越过江西诗派而较多继承了宋诗自梅、欧、苏以来所形成的语言风格;其次,是多采用自然的口语、俗语入诗,使诗歌像日常对话那样活泼,并求得新颖、生动、轻快与风趣的效果。

  杨万里的诗较少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但这类诗虽为数不多,其中也有些是写得比较好的。如《悯农》“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写出了农民艰难度日的困苦;而《初入淮河四绝句》写他出使金国时所见所思,也能引发读者丰富的感想,如第三首: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从总体上说,机智活泼、风趣自然是杨万里诗的显著长处,但他的诗同时也很少表现尖锐的、深重的人生感受(在这一点上,他还不如黄庭坚),因此大多取材细琐,缺乏雄大的气魄。

  有些诗更有粗率滑易的毛病,让人觉得浅俗无味;偶尔也有卖弄学问的陋习,重又走到江西派的老路上去。但他毕竟开创了新的诗风,这是一味模仿古人的诗人所不能比拟的。在杨万里打破了江西派诗风的笼罩之后,有些诗人既想在江西诗派之外另辟蹊径,又缺乏独创的才力,于是就另外找些古代诗人作为效仿的对象,好像走出一间牢房又进了另一间牢房,总不如杨万里那样跳出牢宠,无拘无束。

  四朝闻见录

  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宋叶绍翁撰。绍翁自署龙泉人。又书中载程公许与论真德秀谥议手柬,字之曰靖逸,而厉鹗《宋诗纪事》称其字嗣宗,建安人,与自述互异。考所载高宗航海一条,自称本生祖曰李頴士,建之浦城人,则建安其祖籍欤?其历官始末无考。观所记庚辰京城灾周朝端讽其论事一条,及与真德秀私校殿试卷一条,则似亦尝为朝官,其所居何职则不可详矣。所录分甲、乙、丙、丁、戊五集,凡二百有七条。甲、乙、丙、戊四集皆杂叙高、孝、光、宁四朝轶事,各有标题,不以时代为先后。惟丁集所记仅宁宗受禅、庆元党禁二事,不及其他。绍翁与真德秀游,故其学一以朱子为宗,然卖武夷山一条乃深惜朱在之颓其家声(案:在朱子之子,时官户部侍郎),无所隐讳。则非攀援门户者比,故所论颇属持平。南渡以后诸野史足补史传之阙者,惟李心傅之《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号为精核,次则绍翁是书。陈郁《藏一话腴》尝摘其误,以刘禹锡题寿安甘棠驿诗为赵仲湜游天竺诗一条,周密《齐东野语》尝摘其光宗内禅慈懿於卧内取玺一条,又摘其函韩侂胄首求和误称由章良能建议一条。又摘其南园香山一条,盖小小讹异,记载家均所不免,不以是废其书也,惟王士祯《居易录》谓其颇涉烦碎,不及李心传书。今核其体裁,所评良允。故心传书入史部,而此书则列小说家焉。

  -

  ---出《四库总目提要》

  航天飞船是用多级火箭作为运载工具,从地球发射并可在宇宙空间航行的飞行器。

  载人航天飞船一般包括为飞船提供电源和动力支持的推进舱、为航天员提供安全可靠环境支持的返回舱、在轨道运行中为航天员提供工作生活环境的轨道舱和为科学试验提供各种保障的附加段。

  载人航天飞船和宇宙空间站是供航天员、科研人员生活和工作的航天器,因此必须提供航天员在空间安全、工作和生活的生命保障系统,其设施与人造卫星有明显不同,除无人飞行的分系统外,还必须包括环境控制生物保障系统和应急救生系统。载人航天飞船又分为卫星式载人飞船和登月式载人飞船。

  载人航天工程主要由七部分组成:一、航天员的培训和锻炼;二、有效载荷的各种科学试验;三、载人航天飞船的研制;四、可靠的运载火箭保障系统;五、载人航天发射场的建设和保障;六、海基陆基联合测控网的建设和保障;七、可靠的着陆场的建设和保障。

  人类载人航天事业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航天员加加林驾驶人类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绕地球一周后,安全返回地面,从此揭开了人类载人航天的历史。

  1969年7月20日,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乘“阿波罗号”航天飞船,实现了人类首次登上月球的奇迹。

  1971年4月,前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个宇宙空间站“礼炮号”。“礼炮号”宇宙空间站总重量约18吨,总长约14米。

  1973年5月,美国发射了名为“天空实验室”的宇宙空间站,总重量约为82吨,总长约36米。

  1970年4月,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此开始了中国的航天事业。

  1999年11月20日和2001年1月10日,“神舟号”试验飞船和“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在刚刚成功的“神舟三号”发射中,还首次试验了逃逸系统,该系统可在火箭发射和升空阶段出现意外故障等紧急情况下,将飞船带离危险区域,以确保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火星是八大行星之一,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四颗。肉眼看去,火星是一颗引人注目的火红色星,它缓慢地穿行于众星之间,在地球上看,它时而顺行时而逆行,而且亮度也常有变化,最暗时视星等为+15,最亮时比天狼星还亮得多,达到-29。由于火星荧荧如火,亮度经常变化,位置也不固定,所以中国古代称火星为“荧惑”。而在古罗马神话中,则把火星比喻为身披盔甲浑身是血的战神“玛尔斯”。在希腊神话中,火星同样被看做是战神“阿瑞斯”。

  火星表面的土壤中含有大量氧化铁,由于长期受紫外线的照射,铁就生成了一层红色和**的氧化物。夸张一点说,火星就像一个生满了锈的世界。由于火星距离太阳比较远,所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只有地球的43%,因而地面平均温度大约比地球低30多摄氏度,昼夜温差可达上百摄氏度。在火星赤道附近,最高温度可达20℃左右。火星上也存在大气。其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碳,约占95%,还有极少量的一氧化碳和水汽。

  火星比地球小,赤道半径为3395公里,是地球的一半, 体积不到地球的1/6,质量仅是地球的1/10。火星的内部和地球一样,也有核、幔、壳的结构。

  火星的自转和地球十分相似,自转一周为24小时37分226秒。火星上的一昼夜比地球上的一昼夜稍长一点。火星公转一周约为687天,火星的一年约等于地球的两年。

  火星有两个卫星。靠近火星的一个叫火卫一,较远的一个叫火卫二。由于火星在希腊神话中被看做是战神阿瑞斯,所以天文学家以阿瑞斯的两个儿子——福波斯和德瑞斯命名它的两颗卫星。

  火星是地球的近邻。它与地球有许多相同的特征。它们都有卫星,都有移动的沙丘、大风扬起的沙尘暴,南北两极都有白色的冰冠,只不过火星的冰冠是由干冰组成的。火星每24小时37分自转一周,它的自转轴倾角是25度,与地球相差无几。

  火星上有明显的四季变化,这是它与地球最主要的相似之处。但除此之外,火星与地球相差就很大了。火星表面是一个荒凉的世界,空气中二氧化碳占了95%。浓厚的二氧化碳大气造成了金星上的高温,但在火星上情况却正好相反。火星大气十分稀薄,密度还不到地球大气的1%,因而根本无法保存热量。这导致火星表面温度极低,很少超过0℃,在夜晚,最低温度则可达到-123℃。

  这是美国宇航局海盗号环绕器拍摄的火星全球照片。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巨大的“水手谷”。水手谷长约4000公里,深度约8公里。(USGS)

  火星的内部结构图。火星的内部结构与地球相似,都有壳、幔和核,但由于数据不完全,火星核的组成和大小仍然未能确定。

  火星表面的景色。这是由着陆在火星表面的探路者号探测器拍摄的。远处可见名为“双子峰”的火星山峰。(NASA)

  火星表面纵横交错的河床。这些河床已经干涸,但它们可能是在远古时期由大量的洪水冲刷形成的。

  火星表面扬起的大范围沙尘暴。这次沙尘暴生成于火星南极附近,影响范围约有数百公里。

  这是美国宇航局的海盗2号探测器拍摄的火星南极地区的片状地貌。这些条纹是由冰和沉积物构成的。

  火星被称为红色的行星,这是因为它表面布满了氧化物,因而呈现出铁锈红色。火星表面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含有大量的红色氧化物的大沙漠,还有赭色的砾石地和凝固的熔岩流。火星上常常有猛烈的大风,大风扬起沙尘能形成可以覆盖火星全球的特大型沙尘暴。每次沙尘暴可持续数个星期。

  火星两极的冰冠和火星大气中含有水份。从火星表面获得的探测数据证明,在远古时期,火星曾经有过液态的水,而且水量特别大。这些水在火星表面汇集成一个个大型湖泊,甚至是海洋。现在我们在火星表面可以看到的众多纵横交错的河床,可能就是当时经水流冲刷而成的。此外火星表面的许多水滴型“岛屿”也在向我们暗示这一点。

  火星表面有一条巨大的“水手谷”。这是一个长约4000公里的巨大峡谷,它是在远古时期的洪水和火山活动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火星上的巨大火山——奥林匹斯山高约2万7千米,是地球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高度的三倍。它是太阳系中最高的山峰。火星有两个微小的卫星,直径都不到80公里,看起来更象是被俘获的小行星。

  一直以来火星都以它与地球的相似而被认为有存在外星生命的可能。近期的科学研究表明目前还不能证明火星上存在生命,相反的,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火星更象是一个荒芜死寂的世界。尽管如此,某些证据仍然向我们指出火星上可能曾经存在过生命。例如对在南极洲找到的一块来自火星的陨石的分析表明,这块石头中存在着一些类似细菌化石的管状结构。所有这些都继续使人们对火星生命的是否存在保持极大的兴趣。

  质量

  6421e+23 kg

  赤道半径

  3,3972 km

  平均密度

  394 gm/cm3

  平均日距

  227,940,000 km

  自转周期

  246229 小时

  公转周期

  68698 天

  赤道地表重力

  372 m/sec2

  赤道逃逸速度

  502 km/sec

  最低地表温度

  -140 ℃

  平均地表温度

  -63 ℃

  最高地表温度

  20 ℃

  大气压力

  0007 bars

  大气组成

  二氧化碳 9532%

  氮 27%

  氩 15%

  氧 013%

  一氧化碳 007%

  水 003%

  其他 0000291%

  1976年,美国海盗1号和海盗2号火星探测器首次成功登陆火星,传回了数万张照片。那次飞行没有找到火星上存在生命的证据。但是,美国地质学家舒尔策马库赫却公布一份论文说,当时探测器可能事实上已经找到了火星生物,但是由于火星生物的形态与地球生态的形态截然不同,以至于人们根本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存在,人类探测器向火星的土壤里倒水,这可能把火星上那些以另外一种细胞也存在的生命淹死。此外,人类探测器还加热了土星土壤, 这可能又把火星微生物给烤死了。

  克隆是英语单词clone的音译,clone源于希腊文klone,原意是指幼苗或嫩枝,以无性繁殖或营养繁殖的方式培育植物,如杆插和嫁接。

  如今,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克隆也可以理解为复制、拷贝,就是从原型中产生出同样的复制品,它的外表及遗传基因与原型完全相同。

  1997年2月,绵羊“多利”诞生的消息披露,立即引起全世界的关注,这头由英国生物学家通过克隆技术培育的克隆绵羊,意味着人类可以利用动物身上的一个体细胞,产生出与这个动物完全相同的生命体,打破了千古不变的自然规律。

  什么东西可以科隆?

  应该说有生命的都可以克隆。

  现在已经克隆什么?

  蛙:1962年,未成功。

  鲤鱼:1963年,中国科学家童第周早在1963年就通过将一只雄性鲤鱼的遗传物质注入雌性鲤鱼的卵中从而成功克隆了一只雌性鲤鱼,比多利羊的克隆早了33年。但由于相关论文是发表在一本中文科学期刊,并没有翻译成英文,所以并不为国际上所知晓。(源自:PBS)

  古代神话里孙悟空用自己的汗毛变成无数个小孙悟空的离奇故事,表达了人类对复制自身的幻想。1938 年,德国科学家首次提出了哺乳动物克隆的思想,1996年,体细胞克隆羊“多利”出世后,克隆迅速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人们不禁疑问:我们会不会跟在羊的后面?这种疑问让所有人惶惑不安。然而,反对克隆的喧嚣声没有抵过科学家的执着追求,伴随着牛、鼠、猪乃至猴这种与人类生物特征最为相近的灵长类动物陆续被克隆成功,人们已经相信,总有一天,科学家会用人类的一个细胞复制出与提供细胞者一模一样的人来,克隆人已经不是科幻小说里的梦想,而是呼之欲出的现实。目前,已有三个国外组织正式宣布他们将进行克隆人的实验,美国肯塔基大学的扎沃斯教授正在与一位名叫安提诺利的意大利专家合作,计划在两年内克隆出一个人来。

  由于克隆人可能带来复杂的后果,一些生物技术发达的国家,现在大都对此采取明令禁止或者严加限制的态度。克林顿说:“通过这种技术来复制人类,是危险的,应该被杜绝!”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主任洪国藩也明确表示反对进行克隆人的研究,而主张把克隆技术和克隆人区别开来。

  克隆人,真的如潘多拉盒子里的魔鬼一样可怕吗?

  实际上,人们不能接受克隆人实验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阻碍。千百年来,人类一直遵循着有性繁殖方式,而克隆人却是实验室里的产物,是在人为操纵下制造出来的生命。尤其在西方,“抛弃了上帝,拆离了亚当与夏娃”的克隆,更是遭到了许多宗教组织的反对。而且,克隆人与被克隆人之间的关系也有悖于传统的由血缘确定亲缘的伦理方式。所有这些,都使得克隆人无法在人类传统伦理道德里找到合适的安身之地。但是,正如中科院院士何祚庥所言:“克隆人出现的伦理问题应该正视,但没有理由因此而反对科技的进步”。人类社会自身的发展告诉我们,科技带动人们的观念更新是历史的进步,而以陈旧的观念来束缚科技发展,则是僵化。历史上输血技术、器官移植等,都曾经带来极大的伦理争论,而当首位试管婴儿于1978年出生时,更是掀起了轩然大波,但现在,人们已经能够正确地对待这一切了。这表明,在科技发展面前不断更新的思想观念并没有给人类带来灾难,相反地,它造福了人类。就克隆技术而言,“治疗性克隆”将会在生产移植器官和攻克疾病等方面获得突破,给生物技术和医学技术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比如,当你的女儿需要骨髓移植而没有人能为她提供;当你不幸失去5岁的孩子而无法摆脱痛苦;当你想养育自己的孩子又无法生育……也许你就能够体会到克隆的巨大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治疗性克隆的研究和完整克隆人的实验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治疗性克隆所指向的终点就是完整克隆人的出现,如果加以正确的利用,它们都可以而且应该为人类社会带来福音。

  科学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但是,某项科技进步是否真正有益于人类,关键在于人类如何对待和应用它,而不能因为暂时不合情理就因噎废食。克隆技术确实可能和原子能技术一样,既能造福人类,也可祸害无穷。但“技术恐惧”的实质,是对错误运用技术的恐惧,而不是对技术本身的恐惧。目前,世界各国对克隆人的态度多有“暧昧”,英国去年以超过三分之二的多数票通过了允许克隆人类早期胚胎的法案,而在美国、德国、澳大利亚,也逐渐听到了要求放松对治疗性克隆限制的声音。可以说,哪一个国家首先掌握了克隆人的技术,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拥有了优势和主动,而起步晚的国家可能因此而遭受现在还无法预测的损失。如同当年美国首先掌握了原子能技术,虽然这项技术从一开始便展现着它罪恶的一面,但后来各国又不得不加紧这方面的研究和实验。单从这个角度上讲,对克隆人实验采取简单否定的态度也是值得探讨的。

  至于人们担忧克隆技术一旦成熟,会有用心不良者克隆出千百个“希特勒”,或者克隆出另一个名人来混淆视听,则是对克隆的误解。克隆人被复制的只是遗传特征,而受后天环境里诸多因素影响的思维、性格等社会属性不可能完全一样,即克隆技术无论怎样发展,也只能克隆人的肉体,而不能克隆人的灵魂,而且,克隆人与被克隆人之间有着年龄上的差距。因此,所谓克隆人并不是人的完全复制,历史人物不会复生,现实人物也不必担心多出一个“自我”来。

  绵羊:1996年,多利(Dolly)

  猕猴:2000年1月,Tetra,雌性

  猪:2000年3月,5只苏格兰PPL小猪;8月,Xena,雌性

  牛:2001年,Alpha和Beta,雄性

  猫:2001年底,CopyCat(CC),雌性

  鼠:2002年

  兔:2003年3-4月分别在法国和朝鲜独立地实现;

  骡:2003年5月,爱达荷Gem,雄性;6月,犹他先锋,雄性

  鹿:2003年,Dewey

  马:2003年,Prometea,雌性

  狗:2005年,韩国首尔大学实验队,史纳比

  尽管克隆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目前克隆的成功率还是相当低的:多利出生之前研究人员经历了276次失败的尝试;70只小牛的出生则是在9000次尝试后才获得成功,并且其中的三分之一在幼年时就死了;Prometea也是花费了328次尝试才成功出生。而对于某些物种,例如猫和猩猩,目前还没有成功克隆的报道。而狗的克隆实验,也是经过数百次反覆试验再得来的成果。

  多利出生后的年龄检测表明其出生的时候就上了年纪。她6岁的时候就得了一般老年时才得的关节炎。这样的衰老被认为是端粒的磨损造成的。端粒是染色体位于末端的。随着细胞分裂,端粒在复制过程中不断磨损,这通常认为是衰老的一个原因。然而,研究人员在克隆成功牛后却发现它们实际上更年轻。分析它们的端粒表明它们不仅是回到了出生的长度,而且比一般出生时候的端粒更长。这意味着它们可以比一般的牛有更长的寿命,但是由于过度生长,它们中的很多都过早夭折了。研究人员相信相关的研究最终可以用来改变人类的寿命。

  克隆人违背人类生命伦理

  现代科技,特别是现代生命科技,要不要尊重伦理学原则,要不要倾听伦理的声音?有关专家针对一些科学狂人在美国秘密克隆人的做法指出——克隆人违背人类生命伦理,存在着极大的争议和难以解决的一系列法律等问题。

  我国多家媒体近日转载了国外媒体报道的一条惊人消息:一群受邪教组织操纵的科学狂人,正在美国内华达州大漠深处进行着一项克隆人的秘密实验。他们根据英国科学家创造世界第一只克隆羊“多利”的同样原理,从一个今年2月份夭折的10个月大的美国女婴身上提取细胞制造克隆人。据称,“如果进展顺利的话,世界上第一个克隆人将于明年年底诞生。”

  消息披露后,克隆技术及其带来的伦理学问题再一次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如果这一消息属实的话,应当如何看待此事,如何正确地评价和思考这个问题,记者为此走访了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伦理、法律和社会部主任、上海社科院哲学研究所沈铭贤研究员。

  沈教授说:自1997年英国罗斯林研究所成功地克隆出“多利”羊后,国外不断有人在名利的驱使下,提出并试图从事克隆人的研究。尽管各国政府明令禁止,但与克隆人有关的报道近两年来不止一次见诸报端。但是,这次速度这么快,又与邪教组织有关联,确实令人感到震惊。

  痛失爱女的父母,希望通过克隆技术使女儿复活,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科学家借此进行克隆人的实验,就值得讨论了。沈教授认为:即使撇开邪教不谈,这种做法也是不可取的。就“克隆人”这一个体而言,他会生活在“我是一个死去的人的复制品” 这样一个阴影中,这对他的心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按照生命伦理学的观点,科学技术要从长远利益出发,造福整个人类。它必须遵循“行善、不伤害、自主和公正”这四项国际公认的伦理原则。“多利”羊的克隆成功经过了200多次的失败,出现过畸形或夭折的羊。而克隆人更为复杂,无疑会遇到更多的失败,如果制造出不健康、畸形或短寿的人,将是对人权的一种侵犯。

  人类基因的多样性是人类进化的生物学基础,而那些科学狂人要制造的所谓“不朽的生命”,实际上是同一基因的翻版,这就有可能减少基因的多样性,不利于人类本身的进化。所以,无论从个体、整体,还是从社会进化、生命伦理角度看,都应该坚决反对克隆人的行为。

  沈教授指出:现在科学界把克隆分为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两种。前者是利用胚胎干细胞克隆人体器官,供医学研究、解决器官移植供体不足问题,这是国际科学界和伦理学界都支持的,但有一个前提,就是用于治疗性克隆的胚胎不能超出妊娠14天这一界限。而对于生殖性克隆,即通常所说的克隆人,由于它在总体上违背了生命伦理原则,所以,科学家的主流意见是坚决反对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人类基因组伦理委员会和各国政府也都非常明确地表示,反对生殖性克隆。即使克隆人真的诞生了,我们还是要坚持这一基本立场。

  现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其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现代科技,特别是现代生命科技,要不要尊重伦理学原则,要不要倾听伦理的声音?沈教授指出:现在有些科学家提出,只要科学上有可能做到的,就应该去做。事实上,这是错误的观点。如果技术上我们能制造出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的超级生命,难道也可以去制造吗?一些科学狂人正是打着“科学自由”的旗号,去做一些危害人类的事。因此,我们要警惕现代科学技术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另外,也不能把科学自由和

海伦·凯勒说:“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那该有多好啊!”海伦为什么这样说?

答:因为人们在生活中往往会怠倦,很难理解每一天的意义,缺少对生活的热情;也为了突出中心思想。

1880年6月27出生在美国亚拉巴马州塔斯喀姆比亚。

1882年1月因患猩红热致盲致聋。

1887年3月安妮·沙利文成为凯勒的老师。

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

1902–1903撰写出版《我的一生》(有的译作《我生活的故事》)。

1904年6月以优等成绩大学毕业。

1908–1913 著《我的天地》(又译作《我生活中的世界》)、《石墙之歌》、《冲出黑暗》。

1916年遭受婚姻不幸。

1919年应邀去好莱坞主演**。

1924年成为美国盲人基金会的主要***。

1929年著《我的后半生》(也译作《中流––––我以后的生活》)。

1930年旅游英国。

1931–1933年荣获坦普尔大学荣誉学位。访问法国、南斯拉夫、英国。

1936年10月20日老师安妮·沙利文去世。

1942–1952年出访欧、亚、非、澳各大洲十三国。

1953年美国上映凯勒生活和工作的记录片《不可征服的人》。

1955年著《老师:安妮·沙利文·梅西》 荣获哈佛大学荣誉学位

1959年联合国发起“海伦·凯勒”世界运动。

1960年美国海外盲人基金会颁布“海伦·凯勒”奖金。

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

1968年6月1日与世长辞。

《我的生活》《石墙之歌》《走出黑暗》《乐观》《老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后半生》《我的天地》

课文背景知识

1.马克·吐温说过,19世纪出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海伦·凯勒就是本文的作者,她虽然自幼失明,但却荣获过美国公民的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还曾被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一个残疾人何以如此受人尊敬?认真阅读课文,不难得出答案。如再能读一读她的几部自传体小说,相信你定会感到海伦·凯勒荣获这些荣誉实在是当之无愧。

2.“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的热切盼望。这充满想象活力和生命激情的文字,是否会引发你对人生、生命、生活等等问题的思考呢?那么,这篇散文显示出的情和理是什么?它给予我们怎样的人生启迪?

3.作为抒情散文,本文不像其他散文那样设计许多机巧,运用大量修辞,而是通篇采用白描手法,直白地描述热切真挚坦诚的内心活动,虽然如话家常,但极具感染力与鼓舞作用。请你反复诵读,仔细品味,说说这种感染人、鼓舞人的力量究竟来自何处?

重点难点讲解

重点提要

1.基础知识

(1)关于作者: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七岁时,安妮·莎莉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50年。在莎莉文的帮助下就读于马萨诸塞州剑桥女子学校,又入剑桥的拉德克利夫学院,190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在大学期间写了第一本书《我生命的故事》,叙述她如何战胜病残,不仅给盲人而且给成千上万的正常人带来了鼓舞。这本书被译成5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以后她为许多杂志撰写文章,还写了几部自传性小说,《我所生活的世界》、《从黑暗中出来》、《我的信仰》《中流——我以后的生活》和《愿我们充满信心》,在这些著作中,她表明黑暗与寂静并不存在。凯勒后来成为卓越的社会改革家,她到美国各地,到欧洲、亚洲发表演说,为盲人和聋哑人的教育筹集资金。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访问多所医院,慰问失明的士兵。她的精神受到人们的尊敬。1964年被授予美国公民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

(2)行文思路:本文只是节选了原作的主要部分,但仍显得篇幅过长,如不理清思路,读起来必定既费时又费力,要鉴赏,更是难有很好的效果。把握本文思路可思考下边两个问题:

假如给她三天光明,海伦·凯勒要做看些什么呢?我们可以根据文章内容来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白 天

夜 晚

第一天

看望麦西夫人,约朋友来家,树林散步,看落日

回忆这一天

第二天

参观自然历史博物馆,参观艺术博物馆

看戏

第三天

游览纽约城,看日常世界

看喜剧

接下来我们可以探索作者在仅有的三天时间内,为什么是选择看这一些东西而不是另外的一些东西。我们可以明确,这中间主要体现了作者这样一些思想感情:

首先,海伦·凯勒亲身感受到了作为一个盲人而受到的周围人的爱,特别是麦西夫人对自己的关心的培养,以及在麦西夫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人间的真情,坚定地面对困难的坚强毅力和人类的同情心,因此海伦·凯勒对自己周围的人怀着极其真挚的友爱,希望能看到表现他们内心美的外部特征,这说明她是何等的善良。

其次,自然历史博物馆和艺术博物馆分别揭示人类物质方面的成就和精神财富的进步,海伦·凯勒之所以要看这些地方,是希望看到地球和它的居民的简要历史,通过这些来探索人类的灵魂,还要看到人类精神的千姿百态,这又显示了海伦·凯勒积极进取的精神。

再次,海伦·凯勒关心日常世界,希望在日常生活的人们中间度过平凡的一天,从观察中去了解他们生活中的一些东西。海伦·凯勒看到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场面,把别人的欢乐和痛苦当成自己的欢乐和痛苦,这又表现了她的博爱精神以及跟外部世界交流的强烈愿望。

2.鉴赏重点

先说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一篇文章主要体现了两个方面的思想感情。首先是对世人的规劝,作者在文章中要告诉我们的是,虽然大多数人有正常的天赋——健全的五官和四肢,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天赋的可贵,没有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活的美好,而是在懒怠中虚度光阴,因此作者规劝人们要像明天就会变成瞎子一样充分利用眼睛和其他感官,感受生活的美好,做幸福的人、充实地活着的人。其次是表白自己的内心世界,作者虽然身有残疾,但品性、人格却是美好的,作者虽然面对种种在他人看来难以克服的困难,但以微笑面对厄运,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以杰出的成就显示一个残疾人的生命价值。同时,我们也可以感觉到,作者身处黑暗中,渴望与人类交流,并得到世人的厚爱,也想借此文表达对世人的博爱襟怀。从一个残疾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人类最美好的心灵、最善良的天性。

再说丰富的想象。《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篇文章的内容完全是作者通过假设想象出现的,事实上作者生活在黑暗与寂静中,对声音、色彩无记忆,无感觉,她全凭触觉来感知世界,感知的范围窄小得很,对活生生的感性世界的了解少得很。作者先提出假设,然后安排三天的活动。而所谓的活动,也纯属虚构,但作者偏爱虚构她不能看到的或听到的那些场景和事情,例如,作者并不知道太阳的光辉是怎么回事,却多次写到。其实,从丰富的想象的背后,我们看到了作者一颗火热的心:一生都急欲打开视听感觉的窗口;也想现身说法,对世人提出劝告。

最后说说朴素、真挚的语言。这篇文章大量采用白描手法,直白地写自己的内心世界,与热切、坦诚、真挚的内心活动相适应。这种发自内心的召唤,具有感染人、鼓舞人的神奇力量。从审美角度看,本文表现出别具一格的朴素美。

难点解析

本文学习的难点是对本文细腻生动的心理描写和情真意切的语言表达的鉴赏。

鉴赏本文细腻生动的心理描写和情真意切的语言表达,可以选择几段有代表性的文字来进行分析。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作家总是根据内容的需要来选定技巧,而后斟酌语言文字的,一段成功的文字常常是综合运用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技巧,并且包含着作者的真情实感。所以对有代表性的文段采用综合分析的方式,更有助于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例如,假如给海伦·凯勒三天光明,她首先要“长时间地凝视着我亲爱的教师安妮·莎莉文·麦西夫人的脸”,“不仅要看她的脸部的轮廓”,“还要仔细研究那张脸,并从中找出同情的温柔和耐心的生动的形迹”。海伦·凯勒这样“打量”麦西夫人,为的是永远记住她并认识她的温和、耐心和性格力量,这充分表现了海伦·凯勒对麦西夫人的感激和尊敬。

再如,作者想象第三天纽约观光的情景,字里行间表露出来的是她对人类心灵的力量和聪明的赞叹,对纽约城的赞美。文中有如下一段文字,“对于欢乐和悲哀,我总是睁大眼睛去关心,以便能深刻探索和进一步了解人们是如何工作和生活的。我的心里充满了对人和物的憧憬,我不会轻易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东西,力求捕捉和把握所目击的每一件事物。有些场面是令人愉快的,让你内心喜悦,可有些情景却使你感到悲哀和忧郁。对后者我也不会闭上眼睛,因为它们毕竟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对它们闭上眼睛就等于紧锁心灵,禁锢思想”,在这里,在作者想象中的仅有的三天光明中,海伦·凯勒并没有回避生活中的阴暗的一面和生活中的矛盾,而是勇于面对现实,表现出其博爱胸怀和了解现实生活的愿望,也可以视为作者对她所有读者的规劝。

课文阅读指导

例 对下列文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课文的标题显示了海伦内心对光明的渴望及对生活乐观向上的情感。

B.“我要看到那些好心的、温和的、友好的、使我的生活变得有价值的人们。”海伦把朋友们摆在了最重要的地位,说明她有一颗炽热的、友爱的心。

C.“到午夜,我从盲人痛苦中得到的暂时解脱就要终结了,永久的黑夜将重新笼罩我周围。”说明幸福的时光将离“我”远去,生活又重新陷入一片无边黑暗的痛苦绝望中。

D.“不过我脑海中会塞满那美妙的回忆,以至根本没时间去懊悔。”这一句揭示“我”并不因光明的短暂而去埋怨命运的不公,将珍藏那美好的“三天”,微笑着面对未来。

解析 这种题目考查的是对课文中语句的理解揣摩,所以需在读的基础上进行文句分析。本文没有运用很深奥的意境来流露情感,质朴浅近,而文章的整体感情基调便是对生活的热爱和渴望。如果对文句的理解过于肤浅,可能误导思维。A.B.D三项都能够扣紧文中的感情基调,表达作者的一颗真心;而C项中的文句,必须放在上下文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作者可能会有遗憾,但不是绝望。故C项分析不确切。

答案 选C项。

点悟 如果仅从自身的肤浅理解去选,可能会选D项。

拓展延伸探究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两题。

摆渡自己

生命的日子里,有晴天,也会有阴天雨天雪天。

人生的路上,有平川坦途,也会撞上没有舟的渡口,没有桥的河岸。

烦恼、苦闷常常像夏日里的雷雨,突然飘过来,将心淋湿。挫折、苦难常常猝不及防地扑过来,你甚至来不及发出一声叹息就轰然被击倒。

倒在挫折的岸边,苦难的岸边,四周是无边的黑暗,没有灯火,没有星星,甚至没有人的气息。恐怖和绝望从黑暗里伸出手紧紧地钳住可怜的生命。有的人倒在岸边再没爬起来,有的人在黑暗里给自己折了一只船,将自己摆渡到对岸。

20岁忽然残了双腿的史铁生,为自己折了一只船。这是一只名为“写作号”的船。他是在看穿了“死是一件无须着急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才在软椅里给自己折了这只船,将自己从死亡的诱惑里摆渡出来,“决定活下去试试”。

正攻读博士学位,却患上了运动神经细胞病,不能说,不能动的史蒂芬·霍金,做了一场自己被处死的梦。梦醒后,万念俱灰的他突然意识到,如果被赦免的话,他还能做许多有价值的事情。于是他给自己折了一只思想的船,驶进了神秘的宇宙,去探讨星系、黑洞、夸克、“带味”的粒子、“自旋”的粒子、“时间”的箭头……

在苦难的岸边匆匆折成的船,成了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

也许一生中我们不会遭遇这样的大灾大难,然而我们何曾摆脱过绝望的纠缠!折磨人生的一是生存,一是爱情,它们常常突然间就浊浪翻滚地横亘在面前,你愁肠百结地找不到过去的桥,痛不欲生地找不到可以渡过去的船。这种无路可走的绝望,一生中谁不碰上几回!

当我们知道苦难是生命的常态,烦恼痛苦总相伴人生时,我们何必要自怨自艾,早早地放弃、早早地绝望?

有的人将求生的本能折成一只船,将自己摆渡出绝望的深渊;有的人将新的欲望折成一只船,渡过了挫折后的痛苦与沮丧。有的人将希望折成一只船,驶过了重重叠叠的黑暗。实在无船可渡的人,哪怕用幻想折只小船,也要奋力将自己摆渡到对岸。

也许我们不曾经历感情的剧痛,不曾经历失败的打击,不曾经历无路可走的绝望,可是晴朗的日子里也常会有阴风晦雨袭来。它像一只黑乌鸦扇着翅膀在你周围鼓噪着,足以将一个好心情蹂躏得乱七八糟。这种时候,我们同样需要一只船来摆渡自己。这只船也许是去听一场音乐会,也许是捧起一本书,也许是去给互联网上从未谋面的网友发封电子邮件,也许是背上旅行袋悄悄出门。

所以,无论命运多么晦暗,无论人生有多少次颠踬,都会有摆渡的船,这只船常常就在我们自己手里。

1.《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与《摆渡自己》相比,二者在语言风格上有何不同?两文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又有什么共同点?

2.下列选项中,对于文段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倒在挫折的岸边,苦难的岸边……有的人倒在岸边再没爬起来,有的人在黑暗里给自己折了一只船,将自己摆渡到对岸。”用比喻的手法,揭示出不同的人面对命途的多舛时会采取的态度,重点放在积极向上的精神上。

B.“也许一生中我们不会遭遇这样的大灾大难,然而我们何曾摆脱过绝望的纠缠!”说明我们一生之中时时刻刻都在和绝望相伴,正如哲学家所云:“人生来就是受苦。”

C.“所以,无论命运多么晦暗,无论人生有多少次颠踬,都会有摆渡的船,这只船常常就在我们自己手里。”告诉我们生命中或许会遇到很多次的风浪打击,但只要我们心不死,我们就能让自己找到方向,走出阴霾。

D.“当我们知道苦难是生命的常态,烦恼痛苦总是相伴人生时,我们何必要自怨自艾,早早地放弃、早早地绝望?”用语情理相融,告诉我们应鼓起直面生活的勇气,语言很有感染力和鼓舞作用。

答案

1.《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用语极为平直,口语化,如家常对话般;而《摆渡自己》则运用散文化的语言,比较优雅含蓄。而两文中都蕴含了坚强面对人生坎坷命运的哲理。

2.选B项。

点拨 文句理解不能停留在肤浅的表面,要从文章的立意、情感基调上往深层挖掘。

命题趋势分析

学习本文,要着重鉴赏细腻生动的心理描写和情真意切的语言表达。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1.鉴赏细腻生动的心理描写。从上文关于海伦·凯勒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海伦·凯勒虽然身有残疾,但品性、人格却是美好的,虽然面对在他人看来难以克服的种种困难,但她能微笑面对厄运,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以杰出的成就显示一个残疾人生命的价值。同时,我们也可以感觉到,作者身处黑暗中,渴望与人类交流,并得到世人的厚爱。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海伦·凯勒在这篇文章中,用细腻生动的笔触,表白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对世人的强烈的爱和殷切的希望。

2.分析作品内容,把握作者情感。《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篇文章,海伦·凯勒是用第一人称写成的。虽然整篇文章的内容都是虚拟的,所记叙的事情都是非现实的,但是作者在文中倾诉了她对生活的礼赞,表达了她的生活态度,使我们感受到了更高的真实,那就是情感的真实。文章之所以能深深地打动我们,除了因为它那丰富的想象和流畅的文笔之外,还在于它的真挚而强烈的感情,在于它所给予读者的敞开心扉的亲切感。例如,作者想象自己在看美术作品时,连用“细细观察”、“让眼睛享受”、“捕捉”等语写她着迷的程度,甚至说“如果我的眼睛管用的话,我将会多么愉快地去着手这件令人心醉的研究工作”。

3.体悟文中对比手法的作用。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处处用视听健全的人来和自己作比,整篇文章都是用对比手法来写的。例如,在想象自己参观纽约自然博物馆时,海伦·凯勒写道:“我不知道本文读者中究竟有多少人曾仔细观察过在那个激动人心的博物馆里展出的那些栩栩如生的展品的全貌。当然不是人人都有这样的机会。不过我敢断言,许多人有这种机会却没有很好地利用。你们有视力的人可以在那里度过无数个大有所获的日子,而我,在想象中能看东西的短短的三天里,对此只能作匆匆的一瞥便得离去。”在这一段有多方面对比的文字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人对生活要有强烈的紧迫感,缺乏这种态度,我们虽然视听健全,却有可能什么都看不见;具备了这一生活态度,你将会发现一个美丽的新世界在你面前敞开。在对比中,作者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生活态度。

4.揣摩意味深长的语句。文中许多语句,例如,“因为在我生活的漫长黑暗里,我读过的书以及别人读给我听的书,已经变成一座伟大光明的灯塔,向我揭示出人类生活和人类精神的最深泉源”,“然而有人告诉我,对于你们许多有视力的人来说,艺术的世界是一个沉沉的黑夜,是一个无法探索和难以找到光明的世界”等,充满着诗意和哲理意味,具有劝诫的作用。

  海伦·凯勒说:“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那该有多好啊!”海伦为什么这样说?

  答:因为人们在生活中往往会怠倦,很难理解每一天的意义,缺少对生活的热情;也为了突出中心思想。

  1880年6月27出生在美国亚拉巴马州塔斯喀姆比亚。

  1882年1月因患猩红热致盲致聋。

  1887年3月安妮·沙利文成为凯勒的老师。

  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

  1902–1903撰写出版《我的一生》(有的译作《我生活的故事》)。

  1904年6月以优等成绩大学毕业。

  1908–1913 著《我的天地》(又译作《我生活中的世界》)、《石墙之歌》、《冲出黑暗》。

  1916年遭受婚姻不幸。

  1919年应邀去好莱坞主演**。

  1924年成为美国盲人基金会的主要***。

  1929年著《我的后半生》(也译作《中流––––我以后的生活》)。

  1930年旅游英国。

  1931–1933年荣获坦普尔大学荣誉学位。访问法国、南斯拉夫、英国。

  1936年10月20日老师安妮·沙利文去世。

  1942–1952年出访欧、亚、非、澳各大洲十三国。

  1953年美国上映凯勒生活和工作的记录片《不可征服的人》。

  1955年著《老师:安妮·沙利文·梅西》 荣获哈佛大学荣誉学位

  1959年联合国发起“海伦·凯勒”世界运动。

  1960年美国海外盲人基金会颁布“海伦·凯勒”奖金。

  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

  1968年6月1日与世长辞。

  《我的生活》《石墙之歌》《走出黑暗》《乐观》《老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后半生》《我的天地》

  课文背景知识

  1.马克·吐温说过,19世纪出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海伦·凯勒就是本文的作者,她虽然自幼失明,但却荣获过美国公民的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还曾被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一个残疾人何以如此受人尊敬?认真阅读课文,不难得出答案。如再能读一读她的几部自传体小说,相信你定会感到海伦·凯勒荣获这些荣誉实在是当之无愧。

  2.“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的热切盼望。这充满想象活力和生命激情的文字,是否会引发你对人生、生命、生活等等问题的思考呢?那么,这篇散文显示出的情和理是什么?它给予我们怎样的人生启迪?

  3.作为抒情散文,本文不像其他散文那样设计许多机巧,运用大量修辞,而是通篇采用白描手法,直白地描述热切真挚坦诚的内心活动,虽然如话家常,但极具感染力与鼓舞作用。请你反复诵读,仔细品味,说说这种感染人、鼓舞人的力量究竟来自何处?

  重点难点讲解

  重点提要

  1.基础知识

  (1)关于作者: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七岁时,安妮·莎莉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50年。在莎莉文的帮助下就读于马萨诸塞州剑桥女子学校,又入剑桥的拉德克利夫学院,190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在大学期间写了第一本书《我生命的故事》,叙述她如何战胜病残,不仅给盲人而且给成千上万的正常人带来了鼓舞。这本书被译成5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以后她为许多杂志撰写文章,还写了几部自传性小说,《我所生活的世界》、《从黑暗中出来》、《我的信仰》《中流——我以后的生活》和《愿我们充满信心》,在这些著作中,她表明黑暗与寂静并不存在。凯勒后来成为卓越的社会改革家,她到美国各地,到欧洲、亚洲发表演说,为盲人和聋哑人的教育筹集资金。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访问多所医院,慰问失明的士兵。她的精神受到人们的尊敬。1964年被授予美国公民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

  (2)行文思路:本文只是节选了原作的主要部分,但仍显得篇幅过长,如不理清思路,读起来必定既费时又费力,要鉴赏,更是难有很好的效果。把握本文思路可思考下边两个问题:

  假如给她三天光明,海伦·凯勒要做看些什么呢?我们可以根据文章内容来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白 天

  夜 晚

  第一天

  看望麦西夫人,约朋友来家,树林散步,看落日

  回忆这一天

  第二天

  参观自然历史博物馆,参观艺术博物馆

  看戏

  第三天

  游览纽约城,看日常世界

  看喜剧

  接下来我们可以探索作者在仅有的三天时间内,为什么是选择看这一些东西而不是另外的一些东西。我们可以明确,这中间主要体现了作者这样一些思想感情:

  首先,海伦·凯勒亲身感受到了作为一个盲人而受到的周围人的爱,特别是麦西夫人对自己的关心的培养,以及在麦西夫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人间的真情,坚定地面对困难的坚强毅力和人类的同情心,因此海伦·凯勒对自己周围的人怀着极其真挚的友爱,希望能看到表现他们内心美的外部特征,这说明她是何等的善良。

  其次,自然历史博物馆和艺术博物馆分别揭示人类物质方面的成就和精神财富的进步,海伦·凯勒之所以要看这些地方,是希望看到地球和它的居民的简要历史,通过这些来探索人类的灵魂,还要看到人类精神的千姿百态,这又显示了海伦·凯勒积极进取的精神。

  再次,海伦·凯勒关心日常世界,希望在日常生活的人们中间度过平凡的一天,从观察中去了解他们生活中的一些东西。海伦·凯勒看到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场面,把别人的欢乐和痛苦当成自己的欢乐和痛苦,这又表现了她的博爱精神以及跟外部世界交流的强烈愿望。

  2.鉴赏重点

  先说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一篇文章主要体现了两个方面的思想感情。首先是对世人的规劝,作者在文章中要告诉我们的是,虽然大多数人有正常的天赋——健全的五官和四肢,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天赋的可贵,没有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活的美好,而是在懒怠中虚度光阴,因此作者规劝人们要像明天就会变成瞎子一样充分利用眼睛和其他感官,感受生活的美好,做幸福的人、充实地活着的人。其次是表白自己的内心世界,作者虽然身有残疾,但品性、人格却是美好的,作者虽然面对种种在他人看来难以克服的困难,但以微笑面对厄运,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以杰出的成就显示一个残疾人的生命价值。同时,我们也可以感觉到,作者身处黑暗中,渴望与人类交流,并得到世人的厚爱,也想借此文表达对世人的博爱襟怀。从一个残疾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人类最美好的心灵、最善良的天性。

  再说丰富的想象。《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篇文章的内容完全是作者通过假设想象出现的,事实上作者生活在黑暗与寂静中,对声音、色彩无记忆,无感觉,她全凭触觉来感知世界,感知的范围窄小得很,对活生生的感性世界的了解少得很。作者先提出假设,然后安排三天的活动。而所谓的活动,也纯属虚构,但作者偏爱虚构她不能看到的或听到的那些场景和事情,例如,作者并不知道太阳的光辉是怎么回事,却多次写到。其实,从丰富的想象的背后,我们看到了作者一颗火热的心:一生都急欲打开视听感觉的窗口;也想现身说法,对世人提出劝告。

  最后说说朴素、真挚的语言。这篇文章大量采用白描手法,直白地写自己的内心世界,与热切、坦诚、真挚的内心活动相适应。这种发自内心的召唤,具有感染人、鼓舞人的神奇力量。从审美角度看,本文表现出别具一格的朴素美。

  难点解析

  本文学习的难点是对本文细腻生动的心理描写和情真意切的语言表达的鉴赏。

  鉴赏本文细腻生动的心理描写和情真意切的语言表达,可以选择几段有代表性的文字来进行分析。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作家总是根据内容的需要来选定技巧,而后斟酌语言文字的,一段成功的文字常常是综合运用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技巧,并且包含着作者的真情实感。所以对有代表性的文段采用综合分析的方式,更有助于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例如,假如给海伦·凯勒三天光明,她首先要“长时间地凝视着我亲爱的教师安妮·莎莉文·麦西夫人的脸”,“不仅要看她的脸部的轮廓”,“还要仔细研究那张脸,并从中找出同情的温柔和耐心的生动的形迹”。海伦·凯勒这样“打量”麦西夫人,为的是永远记住她并认识她的温和、耐心和性格力量,这充分表现了海伦·凯勒对麦西夫人的感激和尊敬。

  再如,作者想象第三天纽约观光的情景,字里行间表露出来的是她对人类心灵的力量和聪明的赞叹,对纽约城的赞美。文中有如下一段文字,“对于欢乐和悲哀,我总是睁大眼睛去关心,以便能深刻探索和进一步了解人们是如何工作和生活的。我的心里充满了对人和物的憧憬,我不会轻易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东西,力求捕捉和把握所目击的每一件事物。有些场面是令人愉快的,让你内心喜悦,可有些情景却使你感到悲哀和忧郁。对后者我也不会闭上眼睛,因为它们毕竟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对它们闭上眼睛就等于紧锁心灵,禁锢思想”,在这里,在作者想象中的仅有的三天光明中,海伦·凯勒并没有回避生活中的阴暗的一面和生活中的矛盾,而是勇于面对现实,表现出其博爱胸怀和了解现实生活的愿望,也可以视为作者对她所有读者的规劝。

  课文阅读指导

  例 对下列文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课文的标题显示了海伦内心对光明的渴望及对生活乐观向上的情感。

  B.“我要看到那些好心的、温和的、友好的、使我的生活变得有价值的人们。”海伦把朋友们摆在了最重要的地位,说明她有一颗炽热的、友爱的心。

  C.“到午夜,我从盲人痛苦中得到的暂时解脱就要终结了,永久的黑夜将重新笼罩我周围。”说明幸福的时光将离“我”远去,生活又重新陷入一片无边黑暗的痛苦绝望中。

  D.“不过我脑海中会塞满那美妙的回忆,以至根本没时间去懊悔。”这一句揭示“我”并不因光明的短暂而去埋怨命运的不公,将珍藏那美好的“三天”,微笑着面对未来。

  解析 这种题目考查的是对课文中语句的理解揣摩,所以需在读的基础上进行文句分析。本文没有运用很深奥的意境来流露情感,质朴浅近,而文章的整体感情基调便是对生活的热爱和渴望。如果对文句的理解过于肤浅,可能误导思维。A.B.D三项都能够扣紧文中的感情基调,表达作者的一颗真心;而C项中的文句,必须放在上下文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作者可能会有遗憾,但不是绝望。故C项分析不确切。

  答案 选C项。

  点悟 如果仅从自身的肤浅理解去选,可能会选D项。

  拓展延伸探究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两题。

  摆渡自己

  生命的日子里,有晴天,也会有阴天雨天雪天。

  人生的路上,有平川坦途,也会撞上没有舟的渡口,没有桥的河岸。

  烦恼、苦闷常常像夏日里的雷雨,突然飘过来,将心淋湿。挫折、苦难常常猝不及防地扑过来,你甚至来不及发出一声叹息就轰然被击倒。

  倒在挫折的岸边,苦难的岸边,四周是无边的黑暗,没有灯火,没有星星,甚至没有人的气息。恐怖和绝望从黑暗里伸出手紧紧地钳住可怜的生命。有的人倒在岸边再没爬起来,有的人在黑暗里给自己折了一只船,将自己摆渡到对岸。

  20岁忽然残了双腿的史铁生,为自己折了一只船。这是一只名为“写作号”的船。他是在看穿了“死是一件无须着急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才在软椅里给自己折了这只船,将自己从死亡的诱惑里摆渡出来,“决定活下去试试”。

  正攻读博士学位,却患上了运动神经细胞病,不能说,不能动的史蒂芬·霍金,做了一场自己被处死的梦。梦醒后,万念俱灰的他突然意识到,如果被赦免的话,他还能做许多有价值的事情。于是他给自己折了一只思想的船,驶进了神秘的宇宙,去探讨星系、黑洞、夸克、“带味”的粒子、“自旋”的粒子、“时间”的箭头……

  在苦难的岸边匆匆折成的船,成了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

  也许一生中我们不会遭遇这样的大灾大难,然而我们何曾摆脱过绝望的纠缠!折磨人生的一是生存,一是爱情,它们常常突然间就浊浪翻滚地横亘在面前,你愁肠百结地找不到过去的桥,痛不欲生地找不到可以渡过去的船。这种无路可走的绝望,一生中谁不碰上几回!

  当我们知道苦难是生命的常态,烦恼痛苦总相伴人生时,我们何必要自怨自艾,早早地放弃、早早地绝望?

  有的人将求生的本能折成一只船,将自己摆渡出绝望的深渊;有的人将新的欲望折成一只船,渡过了挫折后的痛苦与沮丧。有的人将希望折成一只船,驶过了重重叠叠的黑暗。实在无船可渡的人,哪怕用幻想折只小船,也要奋力将自己摆渡到对岸。

  也许我们不曾经历感情的剧痛,不曾经历失败的打击,不曾经历无路可走的绝望,可是晴朗的日子里也常会有阴风晦雨袭来。它像一只黑乌鸦扇着翅膀在你周围鼓噪着,足以将一个好心情蹂躏得乱七八糟。这种时候,我们同样需要一只船来摆渡自己。这只船也许是去听一场音乐会,也许是捧起一本书,也许是去给互联网上从未谋面的网友发封电子邮件,也许是背上旅行袋悄悄出门。

  所以,无论命运多么晦暗,无论人生有多少次颠踬,都会有摆渡的船,这只船常常就在我们自己手里。

  1.《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与《摆渡自己》相比,二者在语言风格上有何不同?两文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又有什么共同点?

  2.下列选项中,对于文段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倒在挫折的岸边,苦难的岸边……有的人倒在岸边再没爬起来,有的人在黑暗里给自己折了一只船,将自己摆渡到对岸。”用比喻的手法,揭示出不同的人面对命途的多舛时会采取的态度,重点放在积极向上的精神上。

  B.“也许一生中我们不会遭遇这样的大灾大难,然而我们何曾摆脱过绝望的纠缠!”说明我们一生之中时时刻刻都在和绝望相伴,正如哲学家所云:“人生来就是受苦。”

  C.“所以,无论命运多么晦暗,无论人生有多少次颠踬,都会有摆渡的船,这只船常常就在我们自己手里。”告诉我们生命中或许会遇到很多次的风浪打击,但只要我们心不死,我们就能让自己找到方向,走出阴霾。

  D.“当我们知道苦难是生命的常态,烦恼痛苦总是相伴人生时,我们何必要自怨自艾,早早地放弃、早早地绝望?”用语情理相融,告诉我们应鼓起直面生活的勇气,语言很有感染力和鼓舞作用。

  答案

  1.《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用语极为平直,口语化,如家常对话般;而《摆渡自己》则运用散文化的语言,比较优雅含蓄。而两文中都蕴含了坚强面对人生坎坷命运的哲理。

  2.选B项。

  点拨 文句理解不能停留在肤浅的表面,要从文章的立意、情感基调上往深层挖掘。

  命题趋势分析

  学习本文,要着重鉴赏细腻生动的心理描写和情真意切的语言表达。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1.鉴赏细腻生动的心理描写。从上文关于海伦·凯勒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海伦·凯勒虽然身有残疾,但品性、人格却是美好的,虽然面对在他人看来难以克服的种种困难,但她能微笑面对厄运,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以杰出的成就显示一个残疾人生命的价值。同时,我们也可以感觉到,作者身处黑暗中,渴望与人类交流,并得到世人的厚爱。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海伦·凯勒在这篇文章中,用细腻生动的笔触,表白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对世人的强烈的爱和殷切的希望。

  2.分析作品内容,把握作者情感。《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篇文章,海伦·凯勒是用第一人称写成的。虽然整篇文章的内容都是虚拟的,所记叙的事情都是非现实的,但是作者在文中倾诉了她对生活的礼赞,表达了她的生活态度,使我们感受到了更高的真实,那就是情感的真实。文章之所以能深深地打动我们,除了因为它那丰富的想象和流畅的文笔之外,还在于它的真挚而强烈的感情,在于它所给予读者的敞开心扉的亲切感。例如,作者想象自己在看美术作品时,连用“细细观察”、“让眼睛享受”、“捕捉”等语写她着迷的程度,甚至说“如果我的眼睛管用的话,我将会多么愉快地去着手这件令人心醉的研究工作”。

  3.体悟文中对比手法的作用。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处处用视听健全的人来和自己作比,整篇文章都是用对比手法来写的。例如,在想象自己参观纽约自然博物馆时,海伦·凯勒写道:“我不知道本文读者中究竟有多少人曾仔细观察过在那个激动人心的博物馆里展出的那些栩栩如生的展品的全貌。当然不是人人都有这样的机会。不过我敢断言,许多人有这种机会却没有很好地利用。你们有视力的人可以在那里度过无数个大有所获的日子,而我,在想象中能看东西的短短的三天里,对此只能作匆匆的一瞥便得离去。”在这一段有多方面对比的文字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人对生活要有强烈的紧迫感,缺乏这种态度,我们虽然视听健全,却有可能什么都看不见;具备了这一生活态度,你将会发现一个美丽的新世界在你面前敞开。在对比中,作者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生活态度。

  4.揣摩意味深长的语句。文中许多语句,例如,“因为在我生活的漫长黑暗里,我读过的书以及别人读给我听的书,已经变成一座伟大光明的灯塔,向我揭示出人类生活和人类精神的最深泉源”,“然而有人告诉我,对于你们许多有视力的人来说,艺术的世界是一个沉沉的黑夜,是一个无法探索和难以找到光明的世界”等,充满着诗意和哲理意味,具有劝诫的作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0456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2
下一篇2024-04-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